巨潮WAVE
巨潮WAVE
个人简介:融入时代巨潮,发现商业决策
IP属地:未知
1关注
2161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巨潮WAVE
05-13 15:11

锂周期反转可能比预期的要早

文 | 谢泽锋     编辑 | 杨旭然 一则行业文件的公布,引爆了锂电股的一次涨停潮。 5月8日,工信部发布了对锂电池行业的规范条件及公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指出要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项目,被称作做锂电行业的“供给侧改革”。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带动下,锂电产业链刚经历过一轮炸裂的周期演变。下游销售火爆,中游电池供不应求,上游“挟锂为王”,甚至出现了“整车企业为电池企业打工,电池企业为锂矿企业打工”的状况。 但这样的局面并未维持多久,随着锂矿-电池企业疯狂扩产,动力电池由“供不应求”转为“供过于求”,产能过剩愈演愈烈。 国内碳酸锂价格从60万/吨的历史高位,一路跌破9万元/吨关口,目前维持在11万元/吨左右,基本回到了2021年的水平。 周期行业的低谷要持续多久,通常都是很难判断的,但如今已经有人选择逆势加码。5月7日晚,锂矿龙头赣锋锂业计划25亿元加仓海外锂辉石矿项目,被外界看做是锂周期反转的一个迹象。 目前,许多机构预测2025年碳酸锂仍是现供大于求,价格回升要到2025年以后。但行业参与者——尤其是重要参与企业的决策,对于行业周期的判断其实更为重要。 当前海外多个锂矿项目宣布停产或减产,随着产能出清加速,行业脱离周期底部的时间节点似乎已经渐行渐近。周期会重复,但不会简单的重演。‍   01 逆势加码 由于锂价急速下坠,今年一季度,锂矿企业从“小甜甜”变为“牛夫人”。 锂矿板块中的19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有6家净利润亏损。天齐锂业因参股的智利化工矿业公司(SQM)陷入税务诉讼裁决,以及产品毛利大幅下降,一季度暴亏38.97亿元。赣锋锂业、盛新锂能也未能幸免,分别亏损4.39、1.44亿元。 但天齐锂业的业绩亏损并未影响赣锋锂业买矿的节奏。根据5月7日的公告,赣锋国际拟斥资3.427亿
锂周期反转可能比预期的要早
avatar巨潮WAVE
05-12 01:06

格局打开:特步多品牌战略跑出新平衡

文 | 小卢鱼 编辑 | 杨旭然 将亏损品牌从上市公司体系中剔除,特步国际似乎在用一种“割肉”的方式,来优化财务结构,向市场表达公司将兼顾股东短期利益与中长期利益的决心。 5月9日晚间,特步国际公告称将以1.51亿美元的价格,把旗下盖世威、帕拉丁品牌出售给董事局主席兼CEO丁水波及其家族。 受此消息影响,公告第二天特步国际的股价一度高开大涨7.59%,但最终收涨于0.56%。这种冲高回落,体现了市场对此番运作的认可,和相对乐观的态度。 特步国际股价表现(自2023年11月至今) 01 稳局面 剔除盖世威、帕拉丁这两个品牌后,特步国际的财务报表会变得更好看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集团内还在亏损的品牌确实不多。 2023年特步国际实现营业总收入143.5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特步品牌收入119.5亿,同比增长7.4%,专业运动JV(索康尼&迈乐)收入8亿元,同比翻倍,且索康尼已实现盈利。 相较而言,盖世威、帕拉丁品牌业务自2019年起持续亏损,总金额已超过1亿美元,且今年大概率也会录得亏损。这对三年营收都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特步国际财报而言,确实会形成一定拖累,影响一些投资者信心。 相比短期的业绩表现,多品牌的特质是更倾向于长期战略价值。例如特步旗下聚焦跑步和社会双精英人群、售价在千元左右的索康尼,已经在2023年实现了收购后的首次盈利,其今年一季度的流水和盈利表现也都好于预期。增加通勤和经典系列后,还将有望获得更好的市场表现。 索康对特步的意义,也许不亚于FILA对安踏的意义。虽然索康尼目前的营收规模还不能与FILA相比,但至少这条通过收购国际中高端品牌,来丰富中国市场产品线的道路,是有先例证明了可以走通的。   02 找平衡 无论是渠道经营,还是品牌经营,获得年轻的认可,可以说是当下所有品牌的战略重点。此番剥离盖世威与帕拉丁,并不代
格局打开:特步多品牌战略跑出新平衡

高铁涨价背后逻辑

文 | 小卢鱼 编辑 | 杨旭然 五一将近尾声时传来消息,京广高铁武广段、沪昆高铁沪杭段、沪昆高铁杭长段和杭深铁路杭甬段4条热门高铁线路上,运行的时速3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列车票价准备上涨。 京广高铁武汉至广州南间二等座公布票价较现行票价调升19%,执行票价以公布票价为上限实行灵活折扣,最低5.5折为304元、较现行票价调低34%。 受此消息影响,5月6日高铁概念股开盘后迅速拉升,广深铁路当日股价涨停,京沪高铁收涨于3.34%,铁龙物流收涨于5.09%。 资本市场看好高铁板块投资价值的同时,也有相关带情绪的话题热度攀升。 但事实的情况是,高铁本身并非完全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而是也有一定的商品属性。涨价更多是供需关系影响价格的逻辑在起作用,其公共利益属性与商品属性会保持一定程度的平衡,而不是过度偏向其中一方。   01 出行火爆 每到节假日,想抢到一张时间合适的铁路票都不太容易。在火爆的出行需求下,铁路运输即使加开班次也无法做到百分百覆盖。 据央视网报道,本次五一假期首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069万人次,创下单日历史新高,而5月5日的假期返程客流最高峰,全国铁路则预计发送旅客1865万人次。 其实自今年春节以来,旅客出行需求便明显反弹,铁路运输甚至已经超过疫情前水平,反弹速度更快。 根据交通运输部,预计2024年春运期间(1月26-3月5日)客流总量约为18亿人次,比去年增长13%左右。其中全国铁路将収送旅客4.8亿人次,与2023年春运相比将增长37.9%,与2019年春运相比将增长18%(国铁集团数据)。 根据交通运输部,2024年清明节3天假期内,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则达到日均24679.5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日均增长53.5%,比2019年同期日均增长18.9%。 其中铁路客运量4968.2万人次,日均1656.1万人次,比2023年
高铁涨价背后逻辑

冰箱出口大王再战海外

文 | 谢泽锋 编辑 | 杨旭然 奥马电器即将更名为“TCL智家”,这意味着李东生在白电产业大刀阔斧的整合,马上要进入到下个阶段了。 资本市场上,奥马电器命运多舛。它起初由蔡拾贰、王济云等科龙容声的离职人员创立,靠ODM出口起步;但京东原副总裁赵国栋入主后,便打起了互联网金融的算盘,潘多拉魔盒就此打开。2018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监管收紧,奥马电器陷入巨亏泥潭,期间还一度被“ST”。 但其实,奥马冰箱一直头顶全球冰箱出口的桂冠,属于名副其实的行业细分“隐形冠军”。 深耕家电产业多年的李东生,自然深知奥马电器的价值。自2021年起,TCL频频举牌奥马电器,并成功获得实控权。 此后在TCL的支持下,奥马解决了历史问题,并通过吸收TCL白电业务,拟收回子公司奥马冰箱49%股权,奥马电器浴火重生。 家电出口回暖之际,改头换面的“冰箱出口大王”,正在强势回归。   01 海外主战场 回归主业的奥马电器,在海内外需求复苏、大股东支持、资产重组的三重利好下业绩气势如虹,股价也逐步脱离底部区域。 2023年,公司营收突破150亿元,归母净利润达到7.87亿元,同比增长近70%,均创历史最高记录。今年一季度高增长态势得到延续,营收41.98亿元,同比增长24.6%;净利润2.25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7.83%。 奥马电器逆袭反转,和出口周期回升密切相关。 受益于全球消费复苏、海运价格回落等因素,冰箱出口景气度持续升高。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冰箱出口额同比大增33.2%,出口量同比增长34.4%。 作为冰箱出口最大玩家,公司受益匪浅。2001年,蔡拾贰离开被顾雏军收购的科龙电器,后自立门户创立奥马电器。一开始,他就将公司定位为类似富士康的ODM模式,并和惠而浦等国际巨头达成了战略合作。 目前,奥马电器已经连续15年蝉联冰箱出口量冠军,连续16年位居冰箱出
冰箱出口大王再战海外

瑞士名表遭遇断崖式大降温

文 | 老鱼儿 编辑 | 杨旭然 瑞士名表的天,要变了。 根据瑞士钟表行业联合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3月瑞士手表出口额同比下跌16%至20亿瑞士法郎,瑞士手表出货量下跌25%至110万枚。 这样的下跌并非毫无征兆。在2024年2月,瑞士手表行业就已经显出颓势,出口额21.55亿瑞士法郎,相比去年同期下滑3.8%。即便是说2024年1月份瑞士手表行业19亿瑞士法郎的出口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也只是微增了3.1%。 2023年,瑞士手表出口额同比增长了7.6%,达到了创纪录的267亿瑞士法郎的总额,紧接着就迎来了迅速的大降温。 2024年的这波颓势中,中国市场尤其明显。3月份,瑞士手表最大市场美国出口额同比下跌6.5%,但是第二大市场中国内地和第三大市场中国香港的出口额,分别同比暴跌了42%和44%;在2月份,对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出口额也分别同比下滑25.4%和19%。 显然,这是一个过于剧烈的下跌行情。 曾几何时,手表从一种计时工具,靠着涨价与奢华的设计,逐渐演变到带有奢侈品属性的“类珠宝商品”,并在全世界备受追捧。 但是这种所谓的珠宝属性和奢侈品属性,在如今国人消费习惯更迭,以及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演变过程中,已经迅速瓦解。   01 涨成奢侈品 19世纪之后,工业革命兴起,手表应运而生。由于制作工艺复杂,其诞生之初就成为当时贵族阶级的专属品,自带奢侈品气质。 进入20世纪,随着工业生产的加速,手表开始走进千家万户,淡化了奢侈品属性,行业也产生了差异化的定位——中国是较低端手表的主要生产国,产量一度占全球产量的80%,深圳手表更是以**国产量53%、占全球产量42%而声名大噪,甚至有了“深圳手表按斤买”的传说。 与之相反的是,瑞士手表长期坚持着更加高端的产品定位。 本质上看,无论是20块一块的中国手表,还是20万一块的瑞士名表,他们的基
瑞士名表遭遇断崖式大降温

孤勇者张裕

文 | 胡墨 编辑 | 杨旭然 葡萄酒行业哀鸿遍野的环境下,张裕A交出了一份不错的2023年业绩报告:全年营收43.85亿元,同比增长11.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2亿元,同比增长了24.20%。 大多数葡萄酒厂商还在亏损运营的时候,张裕却创下了近几年最好的业绩和最高的增速。让还在关注这个领域的商家、消费者、投资者一度以为,中国葡萄酒产业的春天要回来了。但今年一季度张裕的营收、净利润再次下滑。 对比2011年营收60.28亿、净利润19.07亿元,张裕已经离开巅峰很久了。 进口葡萄酒市占率的提升、价格战的冲击、低劣产品劝退消费者,都是以张裕为代表的国产葡萄酒厂商长期面临的重重问题。 于张裕而言,目前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中国能够拥有更强势的本土葡萄酒文化,消费者对于葡萄酒的认知能够发生改变。但显而易见,这个进程太漫长,太复杂了。   01 难言复苏 2023年是张裕自2020年以来业绩最好的一年,营收、净利增速都创下了十年来的新高,也顺利完成了去年42亿元的经营目标。 拆分来看,2023年张裕葡萄酒营收31.39亿,同比增长10.48%;白兰地实现营收11.53亿,同比增长16.35%;旅游版块实现营收8298万元,同比增长8.59%。 值得注意的是,白兰地作为张裕近年来才开展的高端业务,如今营收占比已达到四分之一,且是增速最快的一个板块,逐步成长为张裕的第二增长曲线。 张裕之所以能在去年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主要源于四个字:量价齐升。 销量方面,根据年报,张裕的葡萄酒和白兰地产品销量均实现了产量和销量的增长。其中,葡萄酒去年卖了6.57万吨,同比增长0.21%;白兰地去年卖了2.99万吨,同比增长8.8%。二者加起来一共实现9.56吨的销售量,同比增长2.75%。 价格方面,根据张裕总经理孙健在去年5月份投资者交流
孤勇者张裕

吉利已经不再依赖沃尔沃

文 | 小卢鱼 编辑 | 杨旭然 吉利控股近期计划出售持有的沃尔沃集团全部B类股份的消息逐渐发酵,根据市场测算,这部分股份约折合人民币96.3亿元。受此消息影响,沃尔沃股价明显下行,近一个月的跌幅已经达到14.6%。 其实年初以来,吉利控股已连续数月减持沃尔沃集团的持股,累计套现超过70亿瑞典克朗,使其股权比例从8.2%降至6.8%。完成全部B类股减持后,吉利控股仍可以凭借手中的8850万股沃尔沃集团A类股,稳坐第二。 吉利控股年初的解释是,主要为了获得现金以偿还债券。而现在吉利控股的理由已经变成了战略调整——即将沃尔沃集团纳入其汽车制造和投资组合,是“集团进行风险管理和推行多元化投资战略的一环。” 当然,市场更好奇的是吉利对沃尔沃汽车的安排。毕竟沃尔沃集团主营卡车、客车、航空航天、建筑等业务,而独立运营的沃尔沃汽车才是对吉利更具有战略意义的那个。 虽然吉利控股在去年11月少量减持了沃尔沃汽车的股份,持股比例从82%下降到78.7%,两者的电动汽车业务也面临直接竞争。 目前来看,吉利完全抛售沃尔沃汽车的可能性非常低。只是吉利的长期发展战略,早已不再必须依赖沃尔沃才能完成。   01 盈利 吉利汽车的销量一向能打,2023年吉利汽车超额完成销量目标,全年累计销量168.7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8.7万辆,同比增长48%,占到集团整体销量的三成。 2024年1-3月,吉利汽车累计销售47.6万辆,同比增长47.5%,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14.4万辆,同比增长130.9%。 强势的汽车销量也是支撑住了吉利的营收数据,2023年吉利汽车实现营收1792亿元,同比增长21%,创下历史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达53.08亿元,对比2022年撇除一次性溢价收购受益后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大涨51%。 在新车型研发和生产上不断加大投入,并通过收购或参股沃尔沃
吉利已经不再依赖沃尔沃

宁王还是宁王

文 | 谢泽锋 编辑 | 杨旭然 不久前的北京国际车展上,周鸿祎穿梭于各大展台,用自己卖迈巴赫换新能源的“大课题”,给国产汽车上了一轮高度。 一个有意思的插曲是,除了拜会各路车企大佬,会场上有一位企业家被他称作“真正的大佬”,那就是为国产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的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 目前,宁德时代已经连续7年蝉联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榜首,2023年的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36.8%,创下历史新高。依然是不折不扣的“动力电池之王”。 二级市场,宁德时代股价反弹凌厉,自1月底的低点反弹超40%,市值重新逼近1万亿关口。摩根士丹利更是将其评级上调至超配,并毫不吝啬溢美之词,称其为一颗“长期的摇钱树“。 虽然业绩增长放缓,但当前的宁德时代市盈率仅有20倍,估值下降的空间有限,利润向上的空间相比之下更加值得关注——尤其是在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向海外扩展的势头如此迅猛的情况下。 在国内,剔除自给自足的比亚迪,宁德时代市占率超过60%,在任何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这都属于天花板级别的存在。 但海外,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量空间,在美国,宁德时代正通过LRS(技术授权)和车企达成合作,有望绕过限制性法案;在欧洲市场、东南亚及其他区域,宁德时代还在不断开疆拓土。 新能源汽车黄金赛道的宽广程度远超想象,海外合作也逐渐厘清思路。再加上上游锂矿降价,“宁王”此前一段时间所遇到的舆论,大多都已经不再是问题。   01 坚决出海 “既要搞电动车,又要限制中国制造。”这就是美国当下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两难选择。 一方面,美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远低于中国和欧洲,2023年底的渗透率仅有9.3%,此前已经提出要在2030年前实现“零排放汽车”新车销量占比50%的目标; 但另一方面,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面落后于中国,美国目前没有一家全面自主的动力电池厂商,电池技术亟需中国企业指导。 机遇与挑战并存,
宁王还是宁王

奇瑞背后的大赢家

文 | 谢泽锋 编辑 | 杨旭然 以前很少抛头露面的车圈大佬们,如今像下饺子似的纷纷开始直播。其中就有被雷军、余承东逼出来的62岁“老汉”尹同跃。 相比二十年前的意气风发,如今的尹同跃已经满头白发,略感沧桑。但靠着海外市场的崛起,奇瑞有重回巅峰之势,甚至是越活越年轻。 继2023年以翻倍的增速出口了近百万辆汽车后,今年的奇瑞继续高歌猛进,前三月销量近53万辆,同比大增60%以上,其中出口25万辆,同比增长41%。 国内同行无限内卷、大打价格战的时刻,奇瑞的主战场已经在更加辽阔的海外市场。如今其已经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名。 不仅海外销量占据半壁江山,国外的车价甚至数倍于国内同等车型,海外车主用真金白银支持奇瑞。 曾经的自主王者,以一种大多数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走出了泥潭。而这一切都离不开2019年的混改,先是青岛五道口百亿注资,后又转让部分股权给立讯精密,如今安徽国资依然是其最大话事人。   在掌门人尹同跃的精心谋局之下,奇瑞和几大股东实现了共赢局面。   01 外销大市场 2023年,中国正式反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今年以来,中国汽车继续在国际市场大杀四方。一季度累计向海外销售了132.4万辆汽车,同比增长33.2%。 奇瑞的海外销量高达25.3万辆,同比增长40.9%,也就是说,我国每出口5辆汽车,其中就有一辆来自奇瑞。 奇瑞一季度累计销售汽车529604辆,同比增长60.3%,这意味着国际市场占了奇瑞的一半身家。这样的比例在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极少有过。 与20年前中国汽车给外界留下“低质低劣低价”的印象不同,如今,设计务实的奇瑞靠的是过硬的技术。 在俄罗斯,奇瑞一年就卖出了11.9万辆乘用车,是其最大的海外市场构成。奇瑞主品牌、星途、欧萌达、捷途组成联合舰队,合计销量仅次于本土汽车巨头拉达汽车。
奇瑞背后的大赢家

低空经济不仅是飞行汽车

文 | 小卢鱼 编辑 | 杨旭然 大概一年前,波音完成了对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制造商Wisk Aero的收购,并在今年初增资了足足4.5亿美元,以支持该公司开发无人驾驶空中出租车。这让Wisk Aero成了同类竞争者中资金最充裕的“创业公司”。 波音公司首席技术官表示,计划在2030年前进入亚洲的飞行汽车业务市场,重点挖掘交通拥堵城市里客户快速出行的需求,与波音有着长期合作的日本有望成为波音选择开拓的第一个亚洲市场。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在波音之前已有多家公司向日本政府申请飞行出租车认证,包括本土的初创公司SkyDrive、德国的VoloCopter等。据说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上,这些企业的eVTOL也将亮相飞行。 中国更是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珠海市最近提出规划,到 2035年全面建成“天空之城”;成都市希望通过三年行动计划提升工业无人机产业链;广东省发布应用场景机会清单,推动低空经济相关项目;苏州、无锡、合肥等强市亦有布局。 而且盯上eVTOL和低空市场的不只有波音,更激进的玩家实际上是发展势头正盛的新能源企业们。如果能从中分得一杯羹,对于这些新锐公司意味着未来更大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   01 无人机 也许现在提起低空经济,大家最容易联想到的是飞行汽车、空中巴士等画面,但其实最早开启低空市场的是无人机。 因为具备不载人、体积小、造价低等优势,工业级无人机近年来颇受欧美亚等国家公共事业部门的青睐,在科学探测、农林植保、电力巡线、航空拍摄、环境监控、抗震救灾等领域被广泛运用。 如今无人机的新应用场景层出不穷:从血站到医院车程2小时,无人机却可以在半小时内将血液送去急救;无人机吊起15公斤的水袋,精准投放到着火点;无人机在深圳每月配送一万多外卖,接下来将用于运送零售商品…… 无人机已经顺利地走进了千家万户,从一个有点贵的玩具逐渐发展成能用
低空经济不仅是飞行汽车

谁是毛戈平

文 | 胡墨 编辑 | 杨旭然 毛戈平,一个很多男生都没听说过的化妆品牌,拥有84.8%的毛利率,和国内数量规模第二的线下自营专柜,又一次在冲击IPO了。 之所以说又,是因为早在2016年,毛戈平就首次向A股递交了招股说明书,不过9个月之后上市进程便开始搁浅。一直到2021年毛戈平才成功过会,但一直未能拿到证监会批文,再一次不了了之。 2023年3月,毛戈平公司再次更新了招股书并获得受理,第三次向A股市场冲刺上市。但是,生不逢时,由于资本市场不断下探,监管层开始收紧IPO,导致毛戈平部分文件过了有效期。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毛戈平是中国市场十大高端美妆集团中唯一的中国公司,若按2022年零售额计算,毛戈平排名第八。 那么,为何毛戈平能够成功挤入国内十大高端美妆品牌?这次港股IPO,能最终如愿吗?   01 高端从何而来? 如果你不熟悉化妆品行业,你一定会好奇一个问题,对比雅诗兰黛、OLAY、迪奥等全球知名品牌,毛戈平既没有历史背景,也没有品牌故事,那么一个以创始人名字命名的品牌,为何能成功打入高端化妆品市场,让消费者买账? 这必须要从毛戈平化妆品的创始人毛戈平开始说起。 毛本是一名化妆师,而他的伯乐正是知名演员刘晓庆。 当时,刘晓庆正在拍摄《武则天》,需要出演从16岁到82岁中,每个不同时期的武则天。为此,剧组请来了台湾、香港等地的化妆师,但是在经过几次尝试之后都未能让刘晓庆满意。 就在剧组一筹莫展之际时,有一个妃子的扮演者推荐了当时还不怎么有名气的毛戈平。当时的刘晓庆自然看不上眼,不过当她看完这位扮演妃子的演员拿出毛戈平给她画过的妆容照片后,刘晓庆立马改变了主意,想请毛戈平来试一下。 这一试,让43岁的刘晓庆感觉瞬间找回了自己年轻时的样子,当即拍定了毛戈平作为自己的化妆师。 但此时的毛戈平却有所纠结,因为在当时他有另一个去北京做剧组化
谁是毛戈平

铜行情的逻辑没有硬伤

文 | 小卢鱼 编辑 | 杨旭然 铜作为重要的工业金属,价格一直在不断走高。重要产铜国智利总统加夫列尔·博里奇明确表态,“我们已经注意到了铜价的上涨。” 从历史数据来看,铜价基本紧跟中美制造业PMI走势,而当下美国的ISM 制造业PMI时隔16个月重回荣枯线上,中国1-2月的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达到9.4%,对宏观经济的预期改善支撑着铜价的基本面。 在宏观情绪情绪推动下,包括黄金、原油乃至整体有色金属等能象征经济及通胀预期的商品都出现了显著上行。比如国际金价不断创出历史新高且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LME三个月期铝触及2023年2月以来高位,三个月期锡创下22个月的高位。 这种短线上涨很好地体现了铜的金融属性。比如有不少投资者不敢在股价高企的时候介入英伟达等科技股,就会选择投资铜和铜概念股——某种程度上,铜在投资市场正是AI的对手盘。 这其实也暗合了本轮铜价上涨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对铜需求的显著增长,决定了其不断上涨的价格。   01 新需求 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金属,具有仅次于银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优良的延展性、可塑性和耐腐蚀性,是许多合金的主要成分,被广泛运用于建筑、机械、电力等行业。 可以说,铜的需求变化与全球经济形势环境密切相关。 根据国际铜业研究小组ICSG数据,2023年全球精炼铜消费量为2701.3万吨,同比增长 4.6%,而中国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大铜需求国,消费占比超过 50%。 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驱动力正处在从地产、基建等“旧动能”切换到风光发电、电动车等“新动能”的关键节点,铜的终端消费去向也体现了这其中的行业发展风向变化。 根据SMM数据,2023年中国精炼铜消费量为1522万吨,同比增长 4.5%,在电力、家电、交通运输、建筑、机械电子、其他领域的精铜消费量占比分别为 46.3%、13.9
铜行情的逻辑没有硬伤

一位“诗人董事长”的自责

文 | 谢泽锋 编辑 | 杨旭然 如果要问谁是中国上市公司中最懂诗情画意的掌门人,利亚德董事长李军也许能拔得头筹。 利亚德2023年财报开篇致辞中,李军再次作诗一首: 羞愧难当发年报,业绩锥心责难逃;知耻后勇齐协力,发奋图强看今朝。 从诗中可以很明显看出,他对于公司过去一年的表现并不满意,自觉难辞其咎,并列举了五大失误供投资者批评指正。 自2016年起,李军几乎都会在公司财报中秀一秀自己的才华,虽然这些诗并不一定符合七绝的各种规则,但并不妨碍投资者们从中窥见公司的业绩变化。 ‍从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到羞愧难当、度日如年,利亚德的业绩和股价走出了一条标准的抛物线‍——从上市到2017年,是发展的高速成长期,2018年陷入增长困局,2020年因突发事件影响导致巨大商誉减值引发亏损,后续几年重回盈利,但如今再度失速。 足够努力,足够真诚,但时运不济,大势不在,难怪这位“诗人董事长”意难平。   01 一份不满意的财报 李军的自责来源于2023年的财报。 2023年,利亚德营收下降了近7%,仅收获76.15亿元;净利润微增1.6%,达到2.86亿元。无论是和历史业绩相比,亦或与者同行对比,都不太合格。 上市以来,利亚德的业绩画出了一条弧度陡峭的抛物线。2012年上市到2017年,在上一轮经济黄金期,受益于夜间消费、文旅、市政工程的红利,利亚德利润增长了近20倍,总资产膨胀了12倍。 在这期间,公司股价最高攀升13倍(后复权),实现了标准的戴维斯双击,一个妥妥的高成长股榜样。 彼时的李军豪情万丈:“业绩翻番何所惧,开疆拓土何人敌。”2024-2016年,利亚德连续三年净利润翻番,2017年,增速依然高达80.88%。李军又写道:“去年峥嵘创伟绩,八成增长太不易;景观亮化井喷至,智能显示我第一。” 李军将当时的利亚德比作“稚嫩而纯情的少女”。在他看来,
一位“诗人董事长”的自责

“东哥AI分身”启示录:人工智能重塑零售的开始

文 | 董二千 编辑 | 杨旭然 就在所有关注者都猜测刘强东会以怎样的方式开始自己的直播时,他选择以“AI数字人”的形式登场。一个可能是历史上真实度最高、还原度最好的AI人物形象,出现在了京东家电家居、京东超市采销的直播间。 这是业内首次有互联网大佬进行数字人直播。根据介绍,“采销东哥AI数字人”运用的是京东云言犀自研的AI数字人技术。 “东哥AI数字人”直播画面 巨潮认为,刘强东的“AI数字人分身”直播,其启示性的意义被低估了。这场直播,或许标志着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真正从云端向具体的商业场景的落地,并且前所未有地与普通消费者产生了近距离的、可感知、可接受的直接接触。 一方面,作为一位自带流量的创始人,刘强东仅凭名字的话题性,就能为京东带来一波不小的流量,也能为人工智能AI技术带来一波前所未有的消费者关注度。 此前刘强东曾经在2016年做过一次直播首秀,当时单是化身大厨现场烹饪大盘鸡和波龙,就已经创造过累计几千万人观看的数据。这一次AI分身直播的情况也是如此如此。京东数据显示,“采销东哥AI数字人”空降京东家电家居、京东超市采销直播间后,不到1小时,直播间观看量超2000万,整场直播累计成交额超5000万元,其中京东超市采销直播间甚至创造了开播以来观看人数的最高峰。 另一方面,京东大方坦诚直播的是“数字AI刘强东”,这在此前的中国商界是从未有过的,相当于刘强东用自身的信誉、民间美誉度,在为自己公司的人工智能技术做展示和背书。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和观看者也倾向于认为,AI刘强东可以代表刘强东本人去和消费者、观众互动,这是一种双方向的认可、信任和接受。 可以说,此次“东哥AI分身”直播首秀,是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第一次与数量庞大的普通消费者之间建立直接联系,是一个标志性的时刻。而技术的基础设施一旦成熟,必然能转化出多种多样的落地形式,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所有基于
“东哥AI分身”启示录:人工智能重塑零售的开始

中国车企,东南亚夺食日系车

文 | 老鱼儿 编辑 | 杨旭然 东南亚一直是日系车企的后花园。最近,却遭遇了中国新能源车企的频频动土。 4月2日,广汽埃安与印度尼西亚INDOMOBIL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整车制造、汽车销售服务及金融、能源生态、出行市场、产业链上下游开展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在此之前的2月初,广汽埃安首个海外生产基地——广汽埃安泰国工厂项目在泰国罗勇府罗勇工业园已经正式开工。 3月底开幕的曼谷国际车展期间,比亚迪宣布,在泰国的乘用车生产基地即将在今年三季度竣工并启动投产。 2023年7月初,奇瑞介绍了在东盟的相关战略,表示将分别在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设立工厂。 除此之外,上汽、长城、比亚迪、哪吒等多家车企,也宣布在东南亚建厂。截至2023年10月,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已经在泰国投资14.4亿美元。 甚至宁德时代也开始前往泰国建厂,参与电动汽车的产业链配套建设。 一片如火如荼之际,中国车企在东南这个舞台上并非独角戏,竞争不容回避。但是对日本企业来说,卧榻之侧,又岂容他人鼾睡? 中国车企已经在东南亚市场上拉开架势。不远的将来,一场中日鏖战即将开始。   01 切糕很硬 在“Quora”上有人问:为何泰国街上99%的都是日系车?底下有答案回复“没有99%那么夸张,但也高达85%。”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Marketline的数据,2022年泰国本土销售约85万辆汽车,其中销量前十名的车企品牌,有八家都是日系车企。日系车企在泰国的市占率常年都在八成以上。 印尼也不例外。2022年,印尼汽车批发量104.8万辆,是东南亚最大的汽车消费国。其中日系车企占据了九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面对东南亚市场,曾经无数车企都觊觎这块蛋糕,也不乏撒下重金试水的。不过,真动起嘴来,才发现这哪里是蛋糕,分明是切糕,太硬了! 东南亚是日系车势力最稳固的地区之一 日系车独霸东南亚并非偶然。总体
中国车企,东南亚夺食日系车

马斯克作出了一个艰难的选择

文 | 胡墨 编辑 | 杨旭然 特斯拉正在逐渐丧失来自消费者的关注度。从产品上来看,无论是Model Y、Model 3、Model S、Model X都是多年前的老款产品,难以刺激消费者愈发挑剔的神经。 路透社此前称特斯拉已放弃2.5万美元的低价电动汽车Model 2的生产计划。马斯克对此予以否认,并称8月8日将发布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来予以还击。 但在如今的消费环境下,廉价汽车才是提升销量的法宝,Model 2的意义显然比Robotaxi要大。尤其对于处在销量下滑趋势中的特斯拉来说。 宏观政策上来看,特斯拉面对的局面更加艰难。美欧为了保护传统车企的利益,对纯电汽车的扶持力度开始下降,欧洲也在新能源转型上飘忽不定。 一些决策者为了减缓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渗透,为本土传统汽车工业争取更多的时间,刻意放缓了产业变革的进度,但其中受伤最为严重的并非中国车企,而是欧美自己的核心新能源汽车企业特斯拉。 被卷入到全球经济与产业博弈洪流的马斯克,已经开始面对一场恶战。其尴尬的角色也决定了他必须给企业指出新的方向——Robotaxi无人出租车就是他给出的答案。   01 终究卷不过 路透社此前报道了一个独家新闻,称特斯拉已放弃2.5万美元低价电动汽车Model 2的生产计划,原因是因为中国市场太卷了,这让特斯拉股价暴跌了6%以上。 一向看不惯媒体的马斯克,也是站出来回应“路透社在撒谎”。不过几个小时后,马斯克突然宣布,特斯拉将在8月8日发布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 由于马斯克并没有具体说明路透社哪一部分内容“说谎”,再加上突然发布Robotaxi无人出租车,说明特斯拉廉价汽车项目被砍掉或推迟的概率非常大。  路透社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此前,也有过几位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特斯拉取消了入门车型Model 2的开发工作,转向在小车平台开
马斯克作出了一个艰难的选择

不必理会针对中国制造的噪音

文 | 谢泽锋 编辑 | 杨旭然 近期,中国制造再次成为国际焦点。这次被核心关注的,是所谓过度低价导致的问题。 某海外著名财政官员、经济学家日前在中国访问时指出: “中国(经济规模)对其他国家来说太大了,中国的一举一动可以改变世界价格,当廉价的中国商品进入全球市场时,美国和其他外国公司还能不能够生存下去,就是个问题了。”  其核心判断就是,中国通过对光伏、新能源汽车等制造业进行补贴,规模庞大而又廉价的产品进入欧美和其他市场后,会造成这些国家制造业的空心化,引发企业破产和社会问题。 海外资本担心的一是中国产品数量太过庞大,二是价格过低,扰乱其原有的价格体系。但其实,其他国家在光伏、动力电池等领域的补贴比中国早的大有人在,中国企业实现反超,根本上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曾几何时,中国制造一直被视作“廉价低质”,“8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还言犹在耳,但现在的中国已经深入到大飞机制造领域,成为行业一极。 相应的,如今人们对“中国制造”也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 一方面,SHEIN、Temu、Tiktok等将中国高性价比产品输出海外,受到国外消费者欢迎,但鞋帽、玩具等低附加值产品日益陷入低价竞争的怪圈; 但另一方面,继高铁、核电出海后,如今C919飞出国门,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售价是国内的两倍,中国高科技产品的附加值在大幅提升。 对中国企业来说,打破低利润魔咒是一直以来的夙愿。但在无限内卷,消费者追求极致性价比的情况下,摆脱这种局面还需有很长的路要走。 整体来看,我们有理由保持乐观。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在不断提升,一直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绝非企业、社会乃至国家所期望看到的。   01 低价缘由 2023年,中国制造业总产值占全球35%,超过第2-10名的总和;经济附加值占29%,超过第2-4名的总和。 经合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13
不必理会针对中国制造的噪音

这可能是大润发们的命门所在

文 | 董二千 编辑 | 杨旭然 “目前阿里的资产负债表上依然有一些传统的实体零售业务,他们不是核心的聚焦业务,阿里退出也是合理的,但考虑到当前的市场情况,退出可能需要时间去实现。”  在最新的财报会议上,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表示。 此言一出,“大润发第二次输给时代”的评论再一次甚嚣尘上。多数人将所谓“时代”归因为电商的崛起,和线下租金成本的上涨。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惯性思维其实经不起推敲。 一个典型的反例,就是当前开得热火朝天的线下零食量贩店。灼识咨询的数据显示,零食量贩品牌门店数量从2017年不到500家至2022年已超过13000家 [1],并且赵一鸣等品牌大店趋势明显,如今更倾向于开150平方米以上的大店。 赵一鸣零食是表现火热的线下零售业态‍‍ 同样面临着“电商时代”的冲击,为何这两种业态呈现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其答案显而易见:大卖场的价格比较贵,所以不愿意去消费。 但是站在零售商的角度,大卖场的矿泉水可以卖一块二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大卖场体系里,要给经销商留利润,要雇导购员,要给卖场进场费、条码费,要买陈列、买堆头,否则商品即便是进到卖场里,也只能被堆在角落和最底部的货架上,因此品牌定价只能高。 2019年,东北区域连锁超市比优特为了找到客流下滑的原因,做了大量对标性调研,“调研的企业包含线上电商平台,京东、淘宝,也包括社区店、夫妻小卖店和农贸市场,结果发现,我们竟然有4000多个单品比别人贵。”[2] 比优特准备调价后,却发现了更大的问题——调价后竟然有300多个单品是负毛利。 比优特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零售企业 创始人孟繁中因此发问:“什么给大卖场供货价要贵这么多,有时候比小卖店的卖价还高?我们调研后才知道,因为小卖店不需要导购员、不需要陈列费,没有那么多费用,所以供应商给它供货便宜。” 再往
这可能是大润发们的命门所在

中国家电,又吃一波红利

文 | 小卢鱼 编辑 | 杨旭然 近期,多家家电企业公布了2023年年度报告,白电龙头企业业绩继续稳健增长,小家电企业表现则可圈可点,带动家电板块股价上涨,港股家电股也开始了逆势上升。 家电行业指数表现(自2024年1月至今) 目前市值最高的家电企业美的集团,2023年营业总收入3737亿元,同比增长8.10%,实现归母净利润337亿元,同比增长14.10%。此外,公司拟派发分红每股3元,分红率达到62%,对应3月29日股价,股息率为4.67%。 海信家电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856亿元,同比增长15.5%,实现归母净利润28.37亿元,同比增长97.73%,利润增速领跑家电行业。同时,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13元,分红金额比去年增加95.9%。 海尔智家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614.28亿元,同比增长7.3%,实现归母净利润165.97亿元,同比增长12.8%。公司还将推出三年股东回报计划,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50%。 从上述公司大方分红的举动不难看出,家电企业们不仅真赚钱,而且对未来的预期也相对乐观——海外市场对其业绩增长的良好推动作用几乎成了明牌。   01 产销两旺 家电早已是我国出口产品中的重要类别,2023年家电行业出口额突破千亿美元(为1030.7亿美元),在轻工业中排名第二,占比达到11.5%。 今年家电出口的开局更是好。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1月、2月家电整体出口量、出口额(美元)、出口额(人民币)分别增长38.6、20.8、24.3%,量额均实现快速增长。 分地区来看,中国家电品牌在南美洲的表现最为突出,大部分品类出口额都在高速增长,非洲次之,在亚洲市场则是厨房和个护小家电表现相对较好。 传统的出口重镇欧洲市场也有所回暖。美国市场则相对冷淡。目前墨西哥已经取代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电视产品输出国,越南则取代了
中国家电,又吃一波红利

李嘉诚遭遇十四年来最差成绩

文 | 谢泽锋 编辑 | 杨旭然 因合作伙伴被捕入狱,李嘉诚操控长和系巨轮从英国驶入越南的计划被迫搁置。 这样一来,李氏家族当下的资产仍主要集中在英国为主的欧美国家,以及大本营香港。但这些区域的经济普遍受阻,再加上国内地产行业的变化,长和、长实两大旗舰2023年的业绩均出现罕见下滑。 受此影响,长和股价已经跌到了2011年的水平,地产为主的长实在业绩发布后股价暴跌超10%,来到历史低位。 目前李超人的盘子里,只有“管道型”业务能够保持稳健,比如涉足电网、水务、交通等公共事业的长江基建,输配电的电能实业,以及电力销售的港灯-SS盈利仍能温和增长。 李氏父子一边重仓电信、水利、输配电、港口等公用事业,凭借稳定现金流,实现较为稳健的盈利,保证长江集团基本盘;另一边,靠着“低买高卖”的操作,玩钱生钱的游戏。 但是,李嘉诚前期成功的高科技投资获利后,已基本没有增量,中国地产行业周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再加上在越南出师不利的局面,都让这艘庞大商业巨轮的行驶越发缓慢。 以十年为单位运作的长线型商业机构,遭遇了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何时才能够驶出浅滩,恐怕李氏父子也并不清楚。   01 腾挪受阻 涉案文件6吨重,涉嫌诈骗超百亿美金、相当于国家GDP总额3%的资金。3月5日,越南女首富、万盛发集团创始人张美兰一案开审,越南检方建议判处其死刑。 两年前,李嘉诚旗下长实集团受到万盛发集团邀请,前往越南,共同商讨在胡志明市的投资事宜。长江实业还承诺将与万盛发一起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当地注入大量资金。 一时间,“李嘉诚撤资英国,转投越南”的消息甚嚣尘上。 长实当时明确表示,投资越南的重要原因是“在当地找到合适、了解市场、有能力与国际接轨的合作伙伴”,而这一合作伙伴,正是万盛发。 但随着张美兰东窗事发,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李嘉诚在越南的运作计划。 2013-2018年,基于
李嘉诚遭遇十四年来最差成绩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