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常观察
辉常观察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
IP属地:未知
9关注
277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辉常观察
05-11 10:11

京东、腾讯「重启」金融科技

  曾几何时,金融科技,被冠以了互联网的集大成者的角色。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几乎所有的互联网玩家们都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了它的身上,俨然,金融科技成为了互联网的终局。   阿里如此,腾讯如此,百度同样如此。   然而,仅仅只是将金融科技的集大成者,而没有将金融科技进一步地发展和进化,那么,它的发展,依然会陷入到互联网式的怪圈之中。   以蚂蚁金服的上市被叫停为肇始点,金融科技开始跌落神坛,彻底沦为了互联网的外衣。   同以往的呼风唤雨、光芒万丈相比,金融科技的发展开始变得一蹶不振,黯淡无光。   蚂蚁金服式样的金融科技模式,开始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境和挑战。   金融科技,开始进入到了一场深度洗牌期。   如果对这样一个阶段的金融科技的发展进行总结和定义的话,洗牌和调整,无疑是主题词。   经历了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之后,金融科技开始告别以往的沉沦,找到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以京东数科、腾讯金融为代表的玩家们开始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金融科技的发展,并且开始将金融科技的发展带入到了重启的全新阶段。   复盘京东数科、腾讯金融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或许可以总结出金融科技实现重启的内在逻辑。   贯穿产业,金融科技有了新内涵   以往,提及金融科技,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站在产业末端,仅仅只是做最后的收割。   以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玩家们,之所以会投身其中,更多地是基于这样一种逻辑来看待的。   虽然这样一种做法,可以让金融科技获得短暂的红利,然而,等到红利被收割殆尽,金融科技,依然会陷入到类似互联网的困境之中。   蚂蚁金服的上市之所以被叫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显而易见的是,仅仅只
京东、腾讯「重启」金融科技
avatar辉常观察
05-10 08:53

梁建章向携程办公「开刀」

  你很难用商界大佬的名头去定义梁建章,原因在于,他在缔造了携程之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人口学家;   你很难用管理者的名头去定义梁建章,原因在于,他并不会对携程的管理运营发表太多的意见。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两面人」,梁建章却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着外界对于他的刻板印象。   早在两年前,梁建章和他的携程,就已经开始了「混合办公」的上班模式。   所谓的「混合办公」,其实就是每周三、周五,公司各事业部、职能部门可根据实际管理需求,实行或逐步推行1-2天的混合办公,即每周有1-2天,符合条件的员工可自行选择办公地点,既可以是家里,也可以是咖啡厅或者度假酒店等。   据携程对外公布的混合办公两周年资料显示,已有七成员工体验了混合办公带给自己的便利性,累计节省约70万小时通勤时间。   其中,有员工累计申请了167次混合办公。女性申请人次占比略高,年轻人更青睐混合办公,90后和00后占比近八成。混合办公政策惠及了更多的有娃家庭,已有63%的宝爸和58%的宝妈申请过混合办公。   在混合办公推出了两周年之际,梁建章再次放出大招,将混合办公进行了升级。   5月7日,携程集团宣布,客服团队全面推行春节回乡办公政策,各客服团队可根据实际需求,实施该政策。   以2025年春节为例,员工可申请2024年12月29日至2025年2月15日回乡办公。也就是说,携程客服可在明年春节前提前一个月返乡,在春节后两周返回公司,携程的混合办公将在春节期间延长至一个半月的时间。   据携程方面介绍,此次春节回乡政策发布基于2024年1月20日至3月1日的600余位员工回乡办公实验结果。   数据显示,与春节公司办公的员工相比,回乡办公员工的单位效率提升了5.2%,员工对公司的好评率提
梁建章向携程办公「开刀」

腾讯焕新、阿里反思、百度重生的背后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玩家们,开始加入到修正自身的战略打法的新变革浪潮之中。   这其中,以腾讯、阿里、百度表现得最为明显。   无论是腾讯借助AI对于自身业务的「焕新」,还是阿里开始反思自身在过去五年里的战略失误,乃至是百度开始在AI的新征程上越走越顺,无一不是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如果对发生在BAT们身上的这些新动向和新趋势进行总结和定义的话,抢滩产业互联网的新红利,以抵消消费互联网时代的红利业已见顶的现实,无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可以预见的是,当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玩家们加入到这样一场全新的战役里,我们将会看到产业互联网巨大红利的持续释放,从而将BAT们带向一个全新的蓝海。   仅仅只是以以往的消费互联网的眼光,看待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玩家们对于产业互联网的下注,或许是永远都无法理解它们的内在逻辑的。   只有跳出以往的思维定式,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BAT们抢滩产业互联网的新浪潮,我们才能把握这样一场全新浪潮背后的内在逻辑。   当腾讯焕新,阿里反思,百度重生,更多地为我们展现出来的是,产业互联网的新大陆,正在浮现在我们的面前。   自我革命,BAT们投身产业互联网的新姿势   在消费互联网时代,我们听到的最多的就是,互联网玩家们通过烧钱和补贴的方式来改变用户的消费行为和习惯的话语。   互联网玩家们,是这么说的,同样是这样做的。   时至今日,经历了互联网玩家们的引导与改造之后,人们的消费行为和习惯,业已发生了深刻而彻底的改变。   当这样一种改变发生,互联网玩家们,开始享受到了由此所释放出来的红利。   如果我们对消费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玩家们的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和定义的话,它们更多地是,通过改造外部元素的方式来获得
腾讯焕新、阿里反思、百度重生的背后

当雷军向「蔚小理们」致敬

  或许直到小米SU7的价格最终发布的那一刻,我们才知道了小米早前所打出的像诸多造车玩家们致敬的标语的内在含义。   从本质上来看,小米之所以会像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致敬,更多地传递出来的是,它并不是蔚小理们的竞争对手,而是保时捷们的竞争对手。   虽然雷军的做法让小米汽车暂时可以躲避掉来自造车新势力们的围追堵截,但是,在造车赛道的竞争日渐白热化的当下,雷军想要在夹缝中找到生存空间,或许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小米SU7的定价以及功能上来看,它更多地被定义为一款跑车,而非蔚小理们的轿车。   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小米SU7的确是不会和蔚小理有针尖对麦芒的竞争的。   然而,在造车行业的竞争日渐白热化的今天,特别是在造车的红利日渐出清的当下,小米汽车如何找到属于自身的差异化,并以此来攫取造车赛道上的新红利,或许才是确保小米汽车未来究竟走多远的关键所在。   当雷军向蔚小理致敬,特别是将造车三剑客的带头人们邀请到小米SU7的发布现场,我们更多地需要思考的是,雷军以及他所带领下的小米汽车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会有怎样一种打法。   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把握小米汽车乃至造车行业未来发展的内在逻辑。   雷军正在复制小米   虽然雷军一直都在撇清自身与小米手机之间的联系,甚至开始将所有的精力都聚焦在造车上,但是,我们丝毫无法怀疑他想要复制小米的决心和勇气。   因此,如果我们寻找雷军像蔚小理们致敬的内在逻辑的话,试图通过在日渐进入到稳定期造车行业撕开一个口子,像小米手机一样为小米的发展打开新的天窗,或许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事实上,小米当初投身到造手机行列里,与现在小米投身到造车的行列里,颇有几分相似之处的。   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手机
当雷军向「蔚小理们」致敬

当贾跃亭「叫板」雷军

  小米造车的风潮,并不仅仅只是影响到了国内的造车市场,纵然是远在大洋彼岸的贾跃亭,同样对雷军造车异常关注。   当小米SU7正式发布之后,贾跃亭在微博上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小米汽车的首次发布非常成功,体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近几年的日臻成熟和中国制造体价比的巨大优势。   小米造车的执行力和营销能力诚然值得点赞,但是,山寨文化、走捷径模式和follower思维却被很多人奉为圭臬,令人担忧。   价值观决定了天花板,对标、抄袭和浅层次的创新无法带来根本性的技术变革和基础科技跨越。   只有变革文化成为主流,而不是山寨文化依然盛行;   只有原创精神刻进创业家的骨子里,而不是将follower思维视为创业「圣经」;   只有涌现出一个又一个伟大企业家和冒险家,而不是仅仅培育出一批批成功的商人;   只有科技产业的头部企业成为开创者,而不是走捷径的跟随者;   只有建立全球价值观征服全球市场,而不仅仅是着眼局部市场利益;   才能真正推动科技进步,引领全球产业变革。   不得不说,贾跃亭的这样一段话,还是颇具大局观和全球视野的。   从点到面,管中窥豹,由细入微,不仅委婉地指出了小米造车的问题,同样还对当下的造车行业进行了一番深度思考。   然而,除了贾老板所展现出来的胸怀之外,我们还应当看到的是,他所带领下的法拉第未来正在遭遇到的问题和瓶颈,以及他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日臻完善的眼羡。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当贾跃亭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来「点拨」雷军这样一个造车赛道上的「新人」,无伤大雅。   但是,如果我们将其与贾跃亭当下所遭遇到的瓶颈以及时下的造车赛道联系在一起的话,或许可以窥探到更多不一样的讯息。
当贾跃亭「叫板」雷军

吉利4月销量战报:银河系列超能“打” 日均销售400多辆

5月1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公布的最新销量数据显示,该集团旗下新能源销量(含吉利、领克、极氪)51428辆,同比增长约75%,环比增长约15%。其中,全新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吉利银河”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拓展力。4月销量共计12725辆,环比增长约25%,这意味着,每天卖出402.4辆车! 如此亮眼的销售业绩,主要依托于该品牌的超强产品力和创新力。比如,4月,吉利银河E8凭借高价值原创设计,又斩获2024 红点产品设计大奖、意大利A Design Awards最高奖项“铂金奖”等全球重量级设计奖项。凭借优越的产品设计叠加雄厚的技术实力作为后盾,吉利银河系列的多款车备受消费者青睐。 同月25日,银河科技旗舰SUV原型车“银河星舰”全球首秀,集合了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新一代雷神电混、11合1智能电驱、AI数字底盘、银河AI数字精灵、AI智能音响系统、AI智能座椅等多项行业顶尖科技,为汽车设计解锁想象力的上限,打造未来出行的高价值体验。 对此,行业分析认为,正是得益于在产品创新和市场定位上的成功,银河系列品牌成功获得消费者认可。依托于产品力的市场竞争力,成为银河品牌销量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吉利4月销量战报:银河系列超能“打” 日均销售400多辆

雷军一脚踏进了造车圈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小米造车的话,「快」,无疑是最贴切不过的了。   然而,小米造车的「快」,并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它们新车下线和交付的「快」上,而且还体现在雷军融入到造车圈速度的「快」上。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雷军在北京车展上与不同的造车玩家们的频繁互动上,看出一丝端倪。   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们,自然是不必说的。   蔚来李斌就曾经拍下了视频,和雷军肩并肩喊出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加电」的口号,而理想李想同样与雷军频繁互动,并且称「理想L6不赚钱」。   如果说,雷军与蔚小理之间的互动,是他们所处的行业同质带来的与生俱来的的亲切感的话,那么,雷军与长城老板魏建军之间的互动,则是让我们看到了雷军从「科技博主」跨界成为「车圈博主」的成功转身。   除了送给魏建军小米SU7之外,雷军还在北京车展上商量,建议统一各家车企的统一接口,以降低成本,带给消费者更好地体验。   雷军对魏建军说,「我昨天和李想、小鹏(何小鹏)讲,他们都挺愿意的,中午李斌也来一起商量了一下,能不能把生态统一?如果能统一,可玩度就高多了。要不你牵头组织一下呢?」   可以说,现在的雷军,早已不再是那个张口闭口都谈及小米手机的雷军,而是一个妥妥的造车老炮。   这似乎印证了早前雷军给自己的定位,即,未来的一个时期,他将会把时间和精力聚焦在造车,从而为小米的发展找到第二条增长曲线。   可以预见的是,雷军以及他背后所携带着的泼天的流量,将会逐渐从数码圈,转移到造车圈,从而将造车行业的发展引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然而,正如现在的新能源造车市场面临着的洗牌和调整一样,一脚踏进了造车圈的雷军,或许将会面临更多新的挑战。   一   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 &nb
雷军一脚踏进了造车圈

周鸿祎还是那个周鸿祎

  如果一定要找到今年北京车展的亮眼之处的话,除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车型之外,「鸿雷」CP,无疑是最不可被忽视的那一个。   同雷军去现场为小米SU7进行宣介不同,周鸿祎更多地是在为哪吒汽车站台,更多地在刷存在感。   当周鸿祎坐在了车顶上,很多人开始惊呼,周鸿祎成为了北京车展唯一的「车模」。   周鸿祎亲临北京车展现场,引发的这样一场关注,仅仅只是其成为企业家网红的延续。   早前,无论是他在风马牛大会上和程前的辩论,还是通过直播的方式在线传授程前做人秘籍,乃至是在大模型究竟是开源还是闭源的问题上,表达出与李彦宏的分歧,以及最近卖掉多年的「座驾」迈巴赫,转而选择国产新能源汽车所引发的360楼下的车展,我们都可以看出,周鸿祎在成为网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如果你仅仅只是因为这些事件就简单地认为周鸿祎才开始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流量上的话,那么,势必是无法完美勾勒出一个完整的周鸿祎的,势必是无法完整理解周鸿祎之所以成为周鸿祎的内在逻辑的。   事实上,纵然是在那样一个直播并未风靡的年代里,周鸿祎同样用别样的方式来吸引着流量的注意,从而将他想要事业推向了高潮。   遥想当年的3Q大战,其实,正是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可以说,正是通过了这样一场大战,周鸿祎所带领下的360才被广为人知,并且成为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无法被抹去的痕迹。   当时间的指针再一次来到了新的时区,周鸿祎同样正在用以往的方式演绎着自我,并且试图再一次在互联网进入到新阶段的当下,再一次刷存在感。   一   毫无疑问的是,现在的互联网行业,正站在一个全新的十字路口。   无论是新技术、新模式的层出不穷,还是以往的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模式的逐渐失灵,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一点。 &nb
周鸿祎还是那个周鸿祎

商汤何以跑出大模型落地的「逃逸速度」?

  当商汤董事长兼CEO徐立在一面颇具中国风的背景面前发布全新升级的「日日新SenseNova 5.0」大模型体系,预示着商汤成为了首家实现了云端边全栈布局的企业,而正是在这样一面背景之上,赫然写着「AI大模型时代 II」。   于是,人们不禁会问,商汤何以跑出了大模型落地的「逃逸速度」,实现了大模型性能超越GPT-4 Turbo的呢?   如果我们对商汤日日新5.0大模型以及商汤背后强大的算力支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便不会对此有任何的惊讶。   正如徐立所言,「商汤在尺度定律的指导下,会持续探索大模型能力的KRE三层架构(知识-推理-执行),不断突破大模型能力边界。」以此为基点,我们或许能够找到商汤跑出大模型落地的「逃逸速度」的内在逻辑。   商汤日日新5.0性能全面超越GPT-4 Turbo   自去年4月正式上线以来,商汤日日新大模型系统已经完成了五大版本的迭代升级。而此次升级,主要是基于超过10TB tokens训练、覆盖大量合成数据,采用混合专家架构,推理时上下文窗口可以有效到 200K 左右,以及聚集增强了知识、数学、推理及代码能力,全面对标 GPT-4 Turbo,主流客观评测上达到或超越 GPT-4 Turbo。   得益于这些更新,日日新5.0的「文科能力」、「理科能力」以及多模态能力,全面得到了一次质的提升。   以日日新5.0和GPT-4回答趣味推理问题为例:“妈妈给圆圆冲了一杯咖啡,圆圆喝了半杯后,将它加满水,然后她又喝了半杯后,再加满水,最后全部喝完。问圆圆喝的咖啡多,还是水多?”,日日新5.0回答正确,GPT-4回答错误。   日日新5.0的这些能力的提升,可以在中文语境下,更好地为用户进行总结和问答,助力教
商汤何以跑出大模型落地的「逃逸速度」?

蔡崇信:阿里巴巴落后了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过去五年阿里巴巴走过的路的话,「迷失」,或许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无论是阿里巴巴对于其互联网时代战略打法固执地进行延续,抑或是阿里巴巴对于新领域的谋篇布局的亦步亦趋,我们都可以非常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   直到以蔡崇信、吴泳铭为代表的元老们重新执掌阿里巴巴,迷失着的阿里巴巴,终于才开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方向。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蔡崇信的最近一次采访当中,看出一丝端倪。   按照蔡崇信的说法,「当我们审视内不并反思过去几年的情况时,我们发现,我们落后了,因为我们忘记了我们真正的客户是谁。我们的客户是使用我们的应用程序购物的用户,我们没有给他们最好的体验。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有点自食其果,并没有真正关注价值所在,我们能在哪里提供价值。」   不得不说,蔡崇信敢于直言当下的阿里巴巴,正在遭遇到的这样一场危机,多少是有些勇气的。   然而,透过蔡崇信的这样一种表态,我们同样可以看出的是,阿里巴巴正在拨开以往萦绕着自身眼前的层层迷雾,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由此,不妨可以大胆想象,阿里巴巴将会开启一场自我救赎,重新找到从前的那个自己。   马云离开阿里的五年,是阿里巴巴迷失的五年。   显而易见的是,阿里巴巴在过去的五年里,并未真正找到与时下的市场相契合的发展之道,并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价值,从而将阿里巴巴的发展,带入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里。   认识到这样一种迷失,并且找到真正适合阿里巴巴的发展之道,或许才是阿里巴巴真正跨越周期,迎来触底反弹的关键所在。   盲目执着于互联网,缺少壮士断腕的勇气   当马云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张勇真正成为阿里巴巴的掌舵者,我们看到的是,张勇对于阿里巴巴的一系列的改造和升级。
蔡崇信:阿里巴巴落后了

马斯克一思考,特斯拉就裁员

纵然是在现在的市场情势之下,我们依然无法低估特斯拉作为新能源汽车第一品牌的江湖地位。   可以说,特斯拉的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到整个造车行业的发展,用「晴雨表」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当造车行业的发展进入到分水岭,特斯拉率先感受到了这种寒意,并且宣布将会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0%以上。   据有关报道显示,当地时间4月15日,特斯拉向所有员工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宣布了这一消息。   按照马斯克的说法,「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拥有多家工厂。但随之而来的是,特斯拉在某些领域出现了角色和工作职能的重叠。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力,公司对组织机构进行了彻底的审查,并做出了在全球范围内减少10%以上员工人数的艰难决定。」   如果按照特斯拉此前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特斯拉全球员工总数为140473人,这意味着特斯拉此次裁员将波及1.4万余名员工。   尽管从2017年以来,特斯拉业已进行过很多次的裁员,但是,早前的那些裁员更多地像是马斯克在「阳光灿烂的时候修屋顶」。   而此刻进行的这样一次裁员,更多地向外界展现出来的是,特斯拉业已感受到了新能源造车市场扑面来袭的凉意。   因此,透过这样一次裁员,我们需要更多地看到的是,特斯拉的「高处不胜寒」。   一   事情并不是毫无征兆。   今年一季度,特斯拉销量业已出现了罕见的同环比双降的情况。数据显示,特斯拉一季度在全球的交付量为38.68万辆,大幅低于此前机构预测的43万辆,同比下滑8.3%,环比下滑高达20.1%。   对于一直以来销量较好的特斯拉来讲,面临如此大的销量跌幅,必然是一件无法接受的事情。   于是,为了缩减开支,特斯拉便开始了新一轮的裁员。
马斯克一思考,特斯拉就裁员

刘强东和李彦宏走到了一起

  当百度创作者大会在南国如火如荼地举行,李彦宏正在台上热情洋溢地演绎着百度AI的一切。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北国,作为京东「1号采销」的刘强东数字人,同样开始登陆京东直播间。   尽管距离遥远,刘强东与李彦宏却因为同样一个元素走到了一起。   这个元素,便是AI。   无独有偶的是,当蔡崇信与吴泳铭接手阿里巴巴一周年之际,我们同样看到了马云以千字长文的方式对于两人的改革和创新进行了点赞和支持。   同样地,马云也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在了AI上。   如果我们在将观察的目光放长,更加可以清晰地看到的是,一场以AI为主导的新浪潮,正在涌动而来。   虽然刘强东与李彦宏参与AI的方式不同,但是,透过他们身后所代表的企业——京东与百度的发展和变化,不难看出,刘强东与李彦宏,其实正走在同样一条道路上。   如果一定要对这样一条道路进行总结和定义的话,以AI为切入点,重塑与改造他们所创立的企业——京东与百度,无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一   正如所有的互联网企业在红利见顶之后,便遭遇到了困难和挑战一样。   京东与百度,同样遭遇到了互联网浪潮退却之后的发展困境。   无论是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上,还是在企业业务的发展上,几乎都有所展现。   深入分析京东与百度遭遇到的困境,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以互联网为主要驱动力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且开始越来越多地展现出问题和弊端,无疑是最值得我们去关注的重要方面。   欲要解决这样一种问题,仅仅只是用互联网的方式和手段来解决,必然是无法奏效的。   彻底摆脱对于互联网的依赖,用新的技术、模式来寻求解决方案,或许才是真正让京东和百度摆脱发展困境的关键所在。   在经历了持续不断地摸索
刘强东和李彦宏走到了一起

腾讯、京东们坐上金融科技的新牌桌

  当数实融合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找到其中的路径,成为了每一个玩家们能否取胜的关键。   有人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了新技术的布局上,有人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了新模式的探索上,有人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了新市场的开拓上。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仅仅只是用传统的互联网模式,必然是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实融合的。   找到实现数实融合的新路径,并且由此为互联网玩家们的发展打开新的天窗,或许才是正确的发展之道。   在这个过程当中,业已经历了深度嬗变和升级的金融科技,逐渐成为了实现数实融合的绝佳方式和方法。   无论是金融科技在腾讯布局C端新市场上开始发挥出越来越多的作用,抑或是金融科技在京东承接供应链、产业链上所展现出来的巨大魔力,无一不是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当金融科技在实现数实融合的过程当中开始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金融科技开始为互联网玩家们赋能实体经济提供越来越多的可能性,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金融科技将不再是互联网金融的代名词,而是真正成为了互联网玩家们迭代升级的集中体现。   以此为开端,非但金融科技的发展,将会进入到新阶段,就连互联网玩家们的发展,同样将会进入到新周期里。   透过腾讯、京东在金融科技上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可以看出,金融科技在数实融合的新阶段应当发挥的功能和作用。   由此,我们或许将会打开金融科技发展的新天窗,让金融科技纵然是在后互联网时代依然可以找到自己的新角色和定义,并且真正将金融科技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新周期里。   腾讯:以金融科技赋能万千场景   根据腾讯发布的全年财报显示,腾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收入同比增长15%至人民币2038亿元。其中,第四季度收入为544亿元
腾讯、京东们坐上金融科技的新牌桌

京东比阿里抢先了一步

  当马云千字内部信的余波尚未平息之际,京东方面宣布,刘强东AI数字人将会开启一场在线直播。   虽然并不是刘强东本人参加直播,但是,刘强东即将开启直播带货的消息,依然引发了不少轰动。   如果我们将马云的千字长文看成是其为阿里投身到AI电商的浪潮擂鼓助威的话,那么,刘强东以AI数字人的身份进行直播,则是用躬身入局的方式,向外界宣示了京东即将投身到AI电商浪潮里的决心。   如果我们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以往直播风靡的年代里,特别是当阿里巴巴依然还如日中天的时候,其实,马云同样参与到了直播之中,只不过,他参与直播的方式,是与网红带货主播李佳琦进行了一场联合直播。   如果我们将马云与李佳琦联袂为用户奉献的那样一场直播,真正将阿里巴巴带入到了直播带货时代的话,那么,此次刘强东以AI数字人的身份投身到直播带货之中,则是将京东带入到了AI直播带货时代。   当刘强东以时下炙手可热的AI数字人的身份,投身到直播带货的行列里,它所体现出来的,并不仅仅只是京东方面对于直播带货的重视,并不仅仅只是刘强东以另类的方式返场,更多地为我们反映出来的是,当下的直播带货行业,乃至整个电商行业正在发生着的深刻变化。   无论是马云以长文的方式鼓励阿里人投身到AI浪潮里的「虚」,还是刘强东以AI数字人的方式躬身入局到AI浪潮里的「实」,我们都可以看出虚虚实实之间,京东与阿里之间对于业已带来的AI时代的开放态度以及彼此之间的明争暗斗。   可以预见的是,在业已到来的AI时代,京东与阿里之间或许将会继续擦出火花,并且将电商行业的竞争,带入到一个全新的周期里。   不过,从刘强东不惜以个人IP的形式投身到AI直播的浪潮里,我们更加需要看到的是,京东在拥抱AI上比阿里更加迫切,以及京东在布局AI电商上更为激进的态度。 &nb
京东比阿里抢先了一步

有赞加持AI,微盟发力WOS的背后

  一切与互联网相关的行业,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无论是互联网技术也好,还是互联网模式也罢,无一不是如此。   作为一个与互联网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存在,SaaS服务商们的演进和进化,同样未能跳出这样一种俗套。   观察以有赞、微盟为代表的SaaS龙头企业的发展和演进,我们同样可以看出,一场全新的变革,正在这样这样一个行业上演。   无论是微盟推出的WOS系统,抑或是有赞新近开启的拥抱AI的新尝试,无一不是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如果我们将微盟的WOS系统看成是其将互联网时代的SaaS服务进行了集成的话,那么,有赞对于AI的加持,则真正将SaaS的发展带入到了一个发生质变的全新阶段。   透过这些新的迹象,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一场全新的嬗变,正在SaaS行业发生。   SaaS行业走到了临界点   回顾以有赞、微盟为代表的SaaS玩家们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一条非常清晰的路线图。   这条路线图,紧跟着互联网的演进和变化,复现着互联网的迭代与升级。   可以说,SaaS行业的每一次红利的释放,几乎都是对于互联网玩家们需求的满足。   无论是衍生于流量机制之下的产品和服务,还是萌发于电商机制之下的产品和服务,无一不是如此。   然而,当互联网的发展走到了临界点,仅仅只是衍生于互联网机制之下的发展模式开始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境和挑战。   对于有赞和微盟来讲,如何把握好互联网业已走入到临界点的现实,以此来寻找SaaS的临界点以及未来的新方向,自然成为了它们必然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看到的是,以有赞全面拥抱AI,微盟开始推出WOS系统的事件的发生。   它,告诉我们,仅仅只是以以往的逻
有赞加持AI,微盟发力WOS的背后

美团感受到了寒意

  当互联网行业的洗牌进入到深水区,仅仅只是用以往的打法开始显得愈发捉襟见肘,跳出以往发展模式的怪圈,找到与时下相匹配的发展新模式,才能将自身的发展带入到新阶段。   如果对这样一种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定义的话,不再仅仅只是做平台和中心,而是深入到行业之中,寻找自身与行业结合的方式和方法,或许是最值得我们去关注的重要方面。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美团的发展和演进上看出一丝端倪。   我们都知道,早在几年前,王兴就已经将美团的战略调整成为了「零售+科技」。   虽然美团在这样一个方向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布局,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将「零售+科技」看成是一句口号,而没有找到其与美团所处的外卖领域的结合点,那么,等到这样一种发展模式不再具有想象力,美团的发展依然会陷入到死胡同里。   在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玩家们开始自身与所处的行业的结合点,并且走出一套虚实融合的新道路的时候,美团同样感受到了这样一种发展趋势。   于是,美团开始对它的组织架构进行升级。根据美团发布的内部信显示,美团将会对外卖事业部做出调整,具体内容如下:   (1)撤销直营业务部,转而成立城市经营业务部,任命黄小芹担任负责人,负责白领直营城市及城市商家的经营管理;   (2)成立连锁业务部,任命李嘉怡担任负责人,负责全国连锁商家及城市连锁商家的经营管理;   (3)成立供给探索部,任命初征担任负责人,负责推动包含美食集合店在内的供给模式发展;   (4)原直营业务部校园业务部,继续由吴敏担任负责任。以上负责人,均向外卖事业部负责人薛冰汇报。   通过美团的这样一种组织架构的调整,不难看出,美团开始发力自身原本的「势力范围」——外卖,并且期望通过对于外卖事业部的升级,以达到更加扁平化的目的,从而来应对来自内
美团感受到了寒意

马云:不在江湖,心在江湖

  当蔡崇信在接受采访时直面阿里巴巴面临的问题时,我们仿佛看到了以往那个熟悉的阿里巴巴正在回归。   这和以往彭蕾在面对支付宝问题时「有错,会改」的表态,如出一辙。   然而,这样一股回归的势头,并未止步。   几天之后,马云罕见地以长文的形式发声,对于蔡崇信和吴泳铭执掌阿里巴巴之后进行的改革进行肯定,再一次让人们看到了创始人对阿里巴巴回归的良好势头的鼓掌支持。   在长文中,马云肯定了过去一年蔡崇信和吴泳铭从公司业务、治理以及组织架构上对阿里巴巴进行的改造,并肯定了阿里巴巴正在重新回到客户价值的轨道。   可见,纵然是在寻找新的江湖的时候,马云依然还在关注着阿里巴巴的发展和变化。   阿里的改革,「云」知道。   回想过去一年的阿里巴巴,完全可以用「风雨飘摇」来形容,无论是市值的被超越,还是股价的一蹶不振,乃至是市场份额的不断跌落,无一不是这一现象的直接体现。   纵然是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蔡崇信和吴泳铭依然对阿里巴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从对于年轻人的大胆启用,到对于老阿里人的大胆动刀,再到对于AI的全面拥抱,无一不是如此。   马云的长文透露出来的是,他对于阿里改革的支持。   对于这个时期的阿里巴巴来讲,马云的发声,的确是有必要的。   原因在于,现在的阿里巴巴,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   对于改革和创新的一以贯之,将直接关系到阿里巴巴能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触底反弹,并且继续102年的道路。   作为阿里巴巴的「精神领袖」,马云在此刻发声,向外界清晰而明确地传递出来了一个声音——阿里的改革,「云」知道。   一   在马云的长文当中,他依然在用102年的时间跨度来定义阿里巴巴。  
马云:不在江湖,心在江湖

小米智己,相煎太急?

  小米与造车势力之间,相敬如宾的和谐氛围被打破。   事情的起因在于,智己在新车L6发布时错误地将小米SU7的参数进行了标注。   纵然是在智己接连致歉的情况下,小米方面依然表现出来了异乎寻常的愤怒。   一方面,透过小米出离愤怒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小米方面对于其第一款新车是多么地重视,多么地爱惜自己的羽毛;   另一方面,透过智己的反应,我们可以看出,造车赛道当下的竞争是多么地惨烈,多么地短兵相接,多么地内卷。   无论是小米的反应过于强烈,还是智己的反应过于轻描淡写,透过小米智己,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现在的造车赛道,并不是像雷军在发布会上慷慨激昂地介绍小米SU7,台下的造车新势力们听得津津有味的和谐融洽的场景。   所谓的造车江湖,也并不仅仅只有人情世故,同样充满了打打杀杀。   未来,我们或许还将会看到小米智己般论战场景的不断出现。   曾经,很多人认为,造车赛道的格局业已确定。   除了以恒大、高合为代表的玩家们被淘汰出局之外,剩下的玩家之间,或许仅仅只会剩下不断地保存自身业已确立下来的势力范围的精细化操作。   然而,小米的强势加入,似乎给一潭死水的造车市场,增添了一条鲶鱼。   这样一条鲶鱼,不仅将会搅动业已沉寂的造车市场,甚至还将会把业已确定的造车市场格局,再一次被打破。   从表面上看,小米对智己方面对于错误标注自家汽车参数的事件,颇有些不依不饶的味道。   如果我们深入了解小米SU7之于小米造车的特殊意义,如果我们对当下的造车市场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便会发现,小米方面的表现,并非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咄咄逼人,而更多地是雷军「赌上所有的声誉」,再次创业的真实再现。   一   提及小米
小米智己,相煎太急?

落后的阿里,需要一场自我救赎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过去五年阿里巴巴走过的路的话,「迷失」,或许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无论是阿里巴巴对于其互联网时代战略打法固执地进行延续,抑或是阿里巴巴对于新领域的谋篇布局的亦步亦趋,我们都可以非常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   直到以蔡崇信、吴泳铭为代表的元老们重新执掌阿里巴巴,迷失着的阿里巴巴,终于才开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方向。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蔡崇信的最近一次采访当中,看出一丝端倪。   按照蔡崇信的说法,「当我们审视内不并反思过去几年的情况时,我们发现,我们落后了,因为我们忘记了我们真正的客户是谁。我们的客户是使用我们的应用程序购物的用户,我们没有给他们最好的体验。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有点自食其果,并没有真正关注价值所在,我们能在哪里提供价值。」   不得不说,蔡崇信敢于直言当下的阿里巴巴,正在遭遇到的这样一场危机,多少是有些勇气的。   然而,透过蔡崇信的这样一种表态,我们同样可以看出的是,阿里巴巴正在拨开以往萦绕着自身眼前的层层迷雾,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由此,不妨可以大胆想象,阿里巴巴将会开启一场自我救赎,重新找到从前的那个自己。   马云离开阿里的五年,是阿里巴巴迷失的五年。   显而易见的是,阿里巴巴在过去的五年里,并未真正找到与时下的市场相契合的发展之道,并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价值,从而将阿里巴巴的发展,带入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里。   认识到这样一种迷失,并且找到真正适合阿里巴巴的发展之道,或许才是阿里巴巴真正跨越周期,迎来触底反弹的关键所在。   盲目执着于互联网,缺少壮士断腕的勇气   当马云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张勇真正成为阿里巴巴的掌舵者,我们看到的是,张勇对于阿里巴巴的一系列的改造和升级。
落后的阿里,需要一场自我救赎

淘宝需要一枚「火箭」

  当阿里巴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褪去互联网时代的光环,焦虑与迷茫的情绪,开始萦绕在这样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头部互联网企业的身上。   总市值被拼多多所超越、原有的势力范围一点一点地被竞争对手们蚕食、诸多投资标的的失利,无一不再告诉我们,现在的阿里巴巴,正处在一个多事之秋,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   归根到底,阿里巴巴跌落的原因在于,它并未始终引领电商行业的发展,而仅仅只是变成了一个新方向的追随者和老模式的守旧者。   无论是在以资本、流量为代表的传统的电商机制之下,还是在以出海、下沉市场为代表的新电商的机制之下,阿里巴巴始终都找不到一个拿得出手的突破口。   资本、流量方面的投资接连遭遇滑铁卢,出海、下沉市场方面的对于希音、TEMU的追随,无一不是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显而易见的是,当阿里巴巴作为一家电商公司,开始失去它的核心本质与原始价值之后,这样一种跌落,几乎是一件肯定的事情。   在经历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高光时刻之后,阿里巴巴开始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境和难题。   于是,我们看到了马云的接棒者——张勇的下课,以及以吴泳铭、蔡崇信为代表的老阿里人的回归。   经历了吴、蔡二人的调整和打磨之后,阿里巴巴开始不断地聚焦,再聚焦,开始不断地收缩,再收缩。   说到底,阿里巴巴开始要做回原来的自己,开始真正再一次成为一家电商公司。   于是,当吴泳铭和蔡崇信对阿里巴巴动刀进行改造之后,我们看到了淘宝深度拥抱AI以及联合箭元科技的事件的发生,我们看到了以戴珊下课、俞永福去职、侯毅退休等一系列代表事件的出现。   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阿里巴巴正在做回自己。   可以预见的是,当吴泳铭、蔡崇信对于阿里巴巴的改造变得深入和完善,它将会进一步聚焦在电
淘宝需要一枚「火箭」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