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消费 陈晓京 奶粉行业日前最大的事件,莫过于伊利股份入主澳优管理层——强强联合,可能会改变今后的市场竞争格局。 上一次奶粉行业的分化,还是2008年。15年里,外资品牌趁虚而入,赚得盆满钵溢;国产品牌刮骨疗伤后逆势赶超,终于回归主场。 依靠高端产品,中国飞鹤站到婴配粉市场的金字塔尖;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在液态奶主业外,积极布局奶粉业务;规模稍小的奶粉企业,还在这一领域稳扎稳打。 这期间,美赞臣中国、多美滋中国业务先后被出售,曾盛极一时的雅培,去年底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国产奶粉品牌二次崛起,逐步收复失地,迄今市场占有率已超50%。 随着婴配粉市场持续下沉,中外品牌的角力还在延续。只不过,如今婴配粉市场,已进入了存量时代,强者更强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 两大寡头 2021年,伊利股份(600887.SH)战略入股澳优,62.45亿港元的对价,堪称当时奶粉行业最大一次并购。 这一年,伊利股份收入规模首破千亿,国内唯此一家;紧随其后的蒙牛乳业(02319.HK),次年才越过900亿元的门槛。 乳业双雄的液态奶主营业务基本稳定,其他业务发展各显神通。 蒙牛乳业收购雅士利国际,为发展奶粉划上注脚,伊利股份则成为澳优单一最大股东,加码奶粉业务,拉满了弓弦。 伊利股份发展奶粉业务,较蒙牛乳业略胜一筹。关键在于,入局较早。伊利股份2020年奶粉及奶制品收入规模达128.85亿元,次年162.09亿元;2022年达到262.60亿元,增速62.01%,创近年来新高。 这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澳优的贡献。以至于公司2022年婴配粉市场零售额份额较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成人奶粉市场零售额份额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在国内婴配粉领域,中国飞鹤(06186.HK)是名副其实的巨头,婴配粉产品收入占收入近9成比例。 不过,如今正遭遇上市以来最大的困扰。2022年,公司收入为213.1亿元,同比下降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