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油价再度下破70元大关后,OPEC+达成共识,决定将原本计划在2023年底结束的减产160万桶/日的措施延长至2024年底。值得关注的是,沙特阿拉伯计划在7月单独减产100万桶/日,这是其数年来的最大减产幅度,使其产量降至自2021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每日900万桶。然而,其它产油国并未跟随沙特的步伐。沙特能源部长坚定表示,“为了维持市场稳定,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在OPEC+决议中,将2024年参与减产协议的国家的总日产量设定为4046万桶。减产配额由俄罗斯、尼日利亚、安哥拉等国转移至产能更强的阿联酋。尼日利亚等国正在削减产能,而阿联酋却持续提升产能,因此在此次会议中,阿联酋得以获得更大的产量配额。仅在一个月前实施减产计划后,OPEC+选择了延长此计划。作为OPEC+中最有影响力的产油国,沙特显然对近期油价的下跌感到非常紧迫。回顾4月初宣布减产160万桶/日后的油价走势。此举引发了油价大幅上涨至80元以上,但在80元以上的位置仅维持了半个月便开始回落。到了5月初,由于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以及原油库存的意外增加,油价下跌至70元左右,并在此价格区域保持了一个月。5月底,由于美国经济强劲,加息的概率增加,油价开始重新下挫,跌破70元大关。 当原油价格跌破70元关口,即意味着OPEC+实施的减产计划已经无法挽回油价下跌的局面,减产带来的价格上涨效应已经被抵消。面对这种情况,OPEC+选择延长减产计划,同时沙特选择单独额外减产100万桶/日。这清楚地说明,70元的油价是OPEC+高度关注的关键价格门槛。一旦价格跌破70元,OPEC+就可能出手实施减产以稳定价格。因此,沙特独自率先减产100万桶,而其它产油国暂未跟进,可能是在留下未来进一步减产的操作空间。沙特能源大臣表示,这次增加减产是为了打击原油市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