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观新金融
周观新金融认证媒体
老虎认证: 金融科技领军原创自媒体
IP属地:未知
4关注
119粉丝
0主题
0勋章

金融大模型新赛点:应用效果开“卷”

文 | 周公子 编 | 周星星 短短1年时间,动辄采购、上马千亿级别的大模型基础设施的“技术卡位战”已告一段落,相关的“业务应用”却在明显提速,甚至有部分业务效能提升的成果,已可管窥。 结合2023年报季已入尾声,亦可进一步察觉银行等金融机构都在强调大模型在应用层面的落地情况在“扩容”——除了集中度较高的前台零售与客服、后台研发与风控等环节之外,更多的场景也慢慢进入金融机构的考虑范畴,比如知识管理、精准营销、智能开户等。 显而易见,大模型的商用及成果,依旧是2024年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关注重点。 从“技术卡位战”快进至“业务效能初现”,在研发上持续探路“降本增效”,已经成为金融大模型长跑的新赛点。 Part 1 “技术卡位战”快进至“业务效能初现” 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600036)$ 在2023年度报告中提到,其在大模型方面的举措主要有两方面,一边是引入千亿参数大模型,用自有语料调优、训练、适配行内场景,同时跟进开源大模型技术的发展,并在专业场景自研百亿参数大模型。另一边,是探索大模型在零售、批发、中后台的应用。 不难发现,作为业内最早披露千亿级大模型采购信息的银行(回戳:《银行招投标透露了金融大模型落地的哪些信号),其大模型相关的技术“基建”已告一段落。而2024年的主要KPI,想必也是围绕银行的研发、业务场景的适配与落地应用。 不仅招行,周观统计发现,以银行为代表的各大金融机构,只要提及“大模型”的进展和布局都不离“应用”。与2023年初最大的不同是,各家已经从紧张刺激的技术“卡位战”中走出来,转而更强调技术落地进展和成效。 比如奇富科技 $奇富科技-S(03660)$ ,就在2023年财
金融大模型新赛点:应用效果开“卷”

消失的“选股专家”汇添富?

文 | 周先先 编 | 周星星 “选股专家”、“坚信长期投资的力量”,这些汇添富基金曾经留给投资者的“标签式”印象,已逐渐不被买账。 据已公布的2023年年报,东方证券旗下汇添富基金营收与净利润下滑幅度,在全公募行业排名倒数第三(倒数第一为东方证券旗下东方红资管)。 年报数据显示,汇添富基金全年营收53.71亿元,同比下滑20.87%,较2021年营收下滑超过40亿元;净利润14.15亿元,同比下滑32.39%,甚至不足2021年32.63亿元净利润的一半。 数据来源:东方证券年报 数据来源:东方证券年报 小周统计其年报数据时还发现,若以偏股产品管理费总额/偏股产品规模作为参考标准,即每管理1000元的资产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汇添富所收取的管理费高达15.29元。 而公募基金的盈利来源主要是管理费收入,也就是说,在行业费率普降的背景下,汇添富即便收取如此高额的管理费,仍然没有挽救其盈利状况滑落至十大公募中“吊车尾”的情况。 Top10公募基金偏股产品规模与管理费比值排名 数据来源:2023年报 制表:周观新金融 Part 1 三年开倒车 实际上,作为业内不折不扣的“黑马”,汇添富曾有过辉煌时刻。过去十多年里,在总经理张辉亲自带队之下,汇添富几乎集中一切投研力量于消费、医药、新能源板块,成为了大型公募中权益规模比重最高的公司之一。 2020年牛市,汇添富以5573.64亿的非货币基金规模跃居行业第二。 但过去三年,汇添富的管理规模出现大幅倒退。尤其是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上,已从2020年的行业第二掉到2023年底的行业第九,全年缩水额度高达680亿元,是十大基金公司中唯一一家缩水超过600亿元的基金公司。 不仅是管理规模,汇添富新发产品规模一样开始掉队。其中偏股主动型基金的发行情况最为明显,2023年,汇添富的发行偏股主动型产品的规模从2020年高点的1305.16
消失的“选股专家”汇添富?

广发基金急速扩张按下暂停键

文 | 周先先 编 | 周星星 规模断崖式下跌,业绩在行业中垫底,2023年,规模急速扩张的广发基金按下了暂停键。 据广发证券3月28日年报,旗下广发基金2023年现营业收入76.43亿元,同比减少8.93%,净利润19.50亿元,跌出“20亿俱乐部”,同比减少8.62%。 与2021年高点相比,广发基金连续两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已缩水17.03亿元、6.58亿元,营收、净利润增速在十家大型公募中据倒数第三。 数据来源:广发证券,单位:万元 (制表:周观新金融) 数据来源:广发证券,单位:万元 (制表:周观新金融) Part 1 管理规模断崖下跌 回顾过去,广发基金管理规模在十年间翻了十倍:2016年,广发基金在公募规模中排名第11;2020年,广发基金在第6名和第7名间徘徊;2022年年中,广发基金规模已经升至第二。 在2022年到达巅峰水平后,广发基金的管理规模下滑拐点出现,仅2022、2023两年时间,权益类产品缩水1358亿,缩水近四成。 去年第四季度,在A股市场与基金费率改革的双重影响下,依然有半数以上的公募规模获得正增长,其中21家规模增逾百亿元。同期,广发基金规模缩水超过800亿元,其中权益产品缩水262.45亿元,成为公募基金单季规模缩水幅度最大的公司。 广发总管理规模变化 数据来源:wind 广发偏股基金管理规模变化 数据来源:wind 除了管理规模上的变化,广发基金在发行规模与数量上同样出现缩水。从偏股基金的发行情况来看,2023年,广发基金的发行数量约为2021年高点的二分之一,但发行规模却从2021年高点的1122.47亿元,降到了2023年的23.83亿元,仅为前者的四十七分之一。也就是说,单只基金的平均发行规模从“巨无霸”变成了“迷你基”。 今年一季度,广发基金的发行态势依然没有明显起色,偏股基金年初至今发行2只,发行规模共计7.9
广发基金急速扩张按下暂停键

稳中求进,中信银行信用卡2023实现高质量增长

文 | 周公子 编 | 周星星 十年间,中信银行 $中信银行(601998)$ 零售业务板块对营收占比从约两成不断攀升至今已经站上了四成有余。具体看2023年的数据:零售管理资产规模达到4.24万亿,较上年末增长8.32%。零售营收贡献提升至42%,稳步进阶。 “在可比口径下,零售个人管理资产(AUM)个人信贷(含信用卡)的总量和增量均站稳同业前二,并进一步拉大同业比较优势。”中信银行管理层在2023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在中信银行“零售第一战略”的引领下,信用卡业务坚持客户导向、价值导向,实现经营业绩稳健发展。 截至去年末,中信银行信用卡已累计发卡超1.15亿张,较上年末增长8.37%;信用卡贷款余额超520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2.24亿元。两项指标稳居可比同业第一阵营。 经过二十多年的沉淀,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能力体系。2023年,中信银行信用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发挥全行零售融合优势,全方位满足用户便捷支付、消费信贷等金融需求,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新活力,中信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还在持续对整个零售服务释放价值。 Part 1 零售第一战略: 实现信用卡业务创新突破 当前,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呈现结构波动,出现下滑的现象。而从中信银行数据看,该行2023年中信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623.57亿元,同比增幅2.65%,实现稳健增长。 中信银行管理层在发布会上,对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策略,做出表示,信用卡是中信银行新零售“五主”客户关系中主结算、主融资等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该行打造“领先的财富管理银行”的重要支撑。 据介绍,2023年,该行信用卡新增获客量766万,可比同业第一,信用卡多项核心指标在可比同业排名中都实现了相对领先。 从获客和规模看,截至2023年末,中
稳中求进,中信银行信用卡2023实现高质量增长

渤海银行2023财报:负债结构持续优化 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3月28日,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银行”或“该行”;股份代号:9668.HK)发布了2023年度财报。 截至报告期末,渤海银行 $渤海银行(09668)$ 总资产规模达到人民币1.73万亿元,较上年末新增人民币732.74亿元,增幅4.42%;年内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49.97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50.81亿元;资产质量风险可控,不良贷款率为1.78%,贷款拨备率为2.79%,拨备覆盖率为156.94%,符合监管要求。 整体而言,渤海银行在2023年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的表现是亮点,负债结构持续优化,致力于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营发展稳中提质 负债结构持续优化 无论是从营收、资产规模还是负债结构等情况看,渤海银行2023年总体发展态势平稳,各类指标可以说是稳中提质。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渤海银行资产总额达到人民币17327.34亿元,较上年末新增人民币732.74亿元,增幅为4.42%。负债总额为人民币16183.31亿元,较上年末新增人民币688.22亿元,增幅4.44%;其中,吸收存款人民币9345.94亿元,较上年末新增人民币706.60亿元,增幅8.18%,存款规模稳定增长,并围绕“存款发展”这一核心目标,实现负债产品体系持续优化、负债质量管理持续加强、负债结构不断优化。 在经营保持稳健,资产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渤海银行的资产质量保持持续稳定,整体风险可控。 截至报告期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人民币165.58亿元,比上年末下降人民币2.4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8%;贷款拨备率为2.79%,拨备覆盖率为156.94%,符合监管要求。 与此同时,渤海银行服务半径持续拓宽。截至报告期末,已进驻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5个副省级城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
渤海银行2023财报:负债结构持续优化 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金融乘风“出海”正当时

文 | 周公子编 | 周星星伴随产业迭代与政策红利加持,“出海”已是中国企业近两年来发展的关键词之一。“2023年中国、美国、英国和新加坡等国家的金融科技投融资增长依然稳健而有力,大模型、央行数字货币、保险科技、大数据、支付科技等成为各国关注和发展热点。”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发布的《中国金融科技与数字金融发展报告(2024)》指出,金融科技已然成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显而易见,作为“五大篇章”的重要组成,金融科技、数字金融已是经济活动与参与全球竞争的必然要求。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金融科技产业、数字金融产业“出海”也正迎来更高质量发展的风口,成为中企出海新浪潮中的“新势力”。Part 1新浪潮和过往最大的不同是,中国各类产业出海的“新浪潮”正在走出“低价、贴牌”的老路子,迈入了打造业务、品牌等核心竞争力的新阶段,而金融科技、数字金融相关产业更是其中的代表性力量。据普华永道预计,中国独角兽企业海外扩张仍将加速,67%的独角兽企业表示计划维持或加大海外扩张力度。具体到数字金融领域看,这一趋势同样明显。比如,专注解决金融科技底层技术的独角兽们。华为云的全球部署也在加快,部署30个区域、84个可用区,聚合全球4.2万家合作伙伴、500万名开发者,已服务全球300万家客户。阿里云海外市场增长也亮眼,近五年增长超20倍,到2023年,营收已达1053.96亿元,同比增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要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毫无疑问,新一轮的科技产业革命正在到来,放眼全球视野,抢占市场先机与话语权,是独角兽们的机遇,更是使命。Part 2新势力在中企出海进入更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东风”之下,各类数字化金融服务出海“乘风”而行,已汇聚成出海新浪潮中不可忽视的“新势力”
数字金融乘风“出海”正当时

先立后破,陆控走出U型底了吗?

文 | 周公子编 | 周星星近日,陆金所控股(下简称“陆控”)披露了2023年度业绩。值得关注的看点是,在“U型”底部徘徊了近两年后,为提升资产治理水平、厘清发展方向,陆控采取了诸多调整举措,包括推进100%担保模式,提升消金业务比重、小微持续深化等。此前,小周也曾关注过,为何同业都在向去担保的“轻资产”模式迈进,而陆控却坚持推进100%担保的业务模式。承袭过往观察思路,从最新一期财报看看,陆控的业务结构调整进度如何,“U型”复苏是否可期?Part 1消金业务比重上升实际上,从原有的陆金所成长为“陆控”,一路上就经历过多次业务结构调整。于2020年10月在纽交所挂牌以来,“陆控”的上市体系就包括了平安普惠、平安消金,以及协议持有陆金所信息科技(即原有P2P平台陆金所,于2021年12月更名陆金所信息科技,业内俗称“小陆金所”)。在2022年以前,陆控的收入结构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分别为技术平台收入(零售信贷)、技术平台收入(财富代销)、利息收入、担保收入。但随着业务结构的调整,原来的小陆金所业务占比(财富代销)不断收缩,自2022年3季度后,陆控已不再披露财富代销部分的收入。与此同时,陆控的消费金融业务占比却在近两年快速上升。从2019年11月21日获批筹建到2020年3月30日获得开业许可,平安消金的牌照获批用时不到5个月。而到2022年末,消费金融贷款余额占比已达5%,到2023年末则迅速上升至12%。“我们战略性调整了我们的业务与产品组合,丰富产品供应以纳入商业级消费贷款。”陆金所控股董事长兼CEO赵容奭在财报中提到。截至2023年末,平安消金新增贷款规模为人民币712亿元,占新增贷款比重上升至34%。不难发现,在拿下消费金融牌照并正式展业后,“陆控”的业务结构调整思路才变得越发清晰,并正迅速成长为其业务的新引擎。再加上此前已在小微贷款领域专注多年的平安普惠
先立后破,陆控走出U型底了吗?

货币基金也割韭菜?年收益1%,管理费收0.9%

文 | 周先先 编 | 周星星 这几天一组数据引起了小周的关注: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3月17日披露的年报数据,2020年以来,新发货币基金平均管理费竟然从0.23%直接提升到0.86%。而同期,新发股票基金、新发债券基金的平均管理费为0.55%、0.31%。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报(2023) 本来货币基金应该是低费率产品,然而,高达0.86%平均管理费让人乍舌,这一数据甚至高于不少股票基金。当前的权益市场环境下,不少基民将资金转向了低风险的货币基金,没成想碰到了更大的“镰刀”? Part 1 说好的稳赢, 竟有货基扣除费率后负收益? 小周发现,的确有高管理费的“货基刺客”拉高了货币基金平均费率。 目前市场上有21只货基年管理费高达0.9%,接近同期公募基金0.23%平均管理费的4倍,其中包括广发资管现金增利、国联现金添利、中信建投智多鑫、平安证券现金宝、华泰紫金天天发等,另有14只管理费也明显高于同类货基0.15%的管理费,介于0.4%至0.85%之间。 费用收得高,业绩还跟不上。上述产品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仅为1.189%,落后于同期现金类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2.09%,收益率最低的东证融汇现金管家,7日年化收益率仅为0.943%,还不足1%。 图片 部分高管理费货币基金  数据来源:wind 高管理费严重侵蚀了这些货基持有人的利益,若再加上0.25%的年托管费、0.05%的销售服务费,一年综合费率高达1.2%,也就是说,这些货基扣除费率后,年化收益低于1.2%的23只货币基金到手竟然是负收益,这些产品中年化收益最高的一只到手收益也不足0.5%,可以说是狠狠地被机构“收割”。 收益没有落到投资人手里,却为机构贡献了可观的收入。据wind,35只高管理费货基的管理人均为券商机构,总规模2607亿元,若按照行业平均管理费测算,这些券商
货币基金也割韭菜?年收益1%,管理费收0.9%

打击金融黑灰产,“共治”比“识别”更难

文 | 周公子编 | 周星星金融行业“代理维权”黑灰产的治理与讨论由来已久,对于近期收到的两份相关文件,分别为《中国银行业应对“代理维权”灰产识别标准(征求意见稿)》 和《中国银行业应对“代理维权”灰产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也有不少机构表示已经提交了意见反馈。小周多方了解发现,除了期待上述两份意见稿的正式文件尽快发布,业内更普遍指出目前仍存的两大难点:其一,是如何精准识别。要知道,在两份文件正式下发之前,业内对“代理维权”灰产的认定没有标准,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往往容易增加合规及法律成本。因此,业内普遍对这两份文件的正式下发,有着“亟待落实”的期望。其二,比精准识别更难的,是后续行业如何共建治理机制。目前,“代理维权”黑灰产多是有组织、批量化的行为,但金融行业却尚未形成“共治”机制,因此金融机构应对黑灰产往往都是单打独斗,即便能与警方联合,投入的人力及资源成本往往与治理成果不匹配。因此,这两份意见稿的下发,以及后续如何落实共治,将持续成为今年行业的关注点。Part 1有标准,识别更精准“其实对于很多科技能力强的机构来说,从技术上要做到精准识别并不难,难的是之前行业对黑灰产没有明确的标准和定义。”有业内人士对小周表示。而近两年,“停息停催”、“挂账停息”、“合作减免债务”、“债务优化”、“代理维权”、“代理投诉”等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逃债商业模式横行,各式碰瓷金融机构的做法居然还形成了一套套操作指南,一套套完善的方法论。甚至,恶意逃债黑灰产猖厥到利用违规手段帮债务人减免理应偿还的债务后,居然还可以堂而皇之地发庆功喜报。金融灰产之所以长期难以界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相关从业人员或团体此前通常披着多层马甲,包括律师律所、财务顾问、咨询公司。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其实早有行动,北京、湖南、辽宁、广东、山西等多个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联合司法机关,早在两年前就相继发布了防范
打击金融黑灰产,“共治”比“识别”更难

公募基金2024:持营与新发双重压力待解

文 | 周先先 编 | 周星星 #基金#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公募基金的寒意显然比这个冬天还冷。以前是“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以后很有可能基金公司也变得“难赚钱”。 一方面,是“新发难”,曾经的核心资产和赛道股纷纷偃旗息鼓,由于收益表现不佳,行业整体新发规模遇冷,有部分公司甚至全年“一基未发”。 另一方面,是“持营卷”。新发难,再看存量市场的“持营”也越来越卷,尤其是在“降费”大背景下,容易上量的指数型产品成为公募基金持营的重点产品之一,价格战已经明显“卷”起。 加之,基金公司成本相对刚性,费率改革直接影响利润,公募通过产品变阵应对成本压力的动作已在显现。 Part 1 成本压力下持营卷 以量补价并非谁都可以 复盘2023年,公募基金“费改”可以说是迎来了里程碑式变革。其带给公募基金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利润压力。与渠道相比,由于基金公司的成本相对刚性,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节约压缩,因此面对降费带来的压力,公募要应对,要化解。 而“以量补价”就是有效策略之一,指数型产品就是规模“上量”的好选择。此外,指数产品也符合行业发展和政策改革的趋势,已是岁末年初基金公司对产品条线优化的重点之一,不仅发行队伍密集,也成为价格最“卷”领域。 其中,ETF已成为“头部玩家”们抢占规模的必争之地。 一方面,2023年ETF领域新品频出,头部公司积极上报,产品发行也十分密集(比如,11月以来,多只深证50ETF、上证科创板100ETF开始发行,还有创业板中盘200ETF等产品获批)。数据显示,截至12月29日,全市场ETF总份额已突破2万亿份大关,创下历史新高,较年初增长超过40%。 另一方面,主动权益基金打响降费第一枪后,持续有公司或主动或被动地加入降费队伍,ETF成为2023年最卷领域,“价格战”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其中,易方达基金在2023年就曾多次下调旗下ETF产品费率,华安基金刷新行
公募基金2024:持营与新发双重压力待解
avatar周观新金融
2023-11-22

信也科技2023年Q3:深化科技服务布局 持续拉动实体消费

编 | 周星星 北京时间11月21日,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集团信也科技(NYSE:FINV)公布2023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信也科技三季度在国内、国际市场延续稳健增长态势,实现季度营收31.98亿元(人民币,下同),较去年同期增长7.6%;当季促成交易额513亿元,同比增长12.7%;季末在贷余额659亿元,同比提升9.3%。 Part 1 数字金融服务优化 持续拉动实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国内数字金融产业蓬勃发展,对实体经济的贡献日益凸显。作为领先的金融科技企业,信也科技持续为金融机构提供高新技术和数字化升级服务。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信也科技已为88家国内金融机构提供数字化服务,并累计连接近2500万用户,为其提供信贷撮合服务。 得益于集团客群上浮战略的持续深入和稳健的风控策略,信也科技继续锁定优质客群,保持风险指标处于低位。财报显示,信也科技当季优质用户占比超80%,保持稳定;90天以上逾期率1.67%,持续优于行业水平。 集团持续加大对小微金融服务业务的战略投入,进一步优化下调国内市场的平均贷款利率,以满足更多有贷款需求的小微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实现普惠金融服务的更广泛覆盖。第三季度,信也科技共服务约44.8万小微用户和个体工商户,促成贷款共123亿元,同比增长9%,环比涨幅为7%。 信也科技首席执行官李铁铮表示:“信也科技践行的长期主义和稳健发展的经营方式,在面对当下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时展现出特别优势。第三季度,我们在国内、国际市场延续良性增长态势。我们也积极响应监管机构号召,致力于为金融机构提供优质的数字化服务;同时优化对客利率,不断提升小微业务水平,推动普惠金融事业发展。” 信也科技首席财务官徐佳圆表示:“我们在第三季度的表现依然让人欣喜。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逐步复苏,我们也在持续拓展与金融机构展开合作的新机会。同时,我们的资产流动
信也科技2023年Q3:深化科技服务布局 持续拉动实体消费
avatar周观新金融
2023-11-14

银行招投标透露了金融大模型落地的哪些信号?

文 | 周公子 编 | 周星星 近期,一份来自银行的千亿级别大模型采购结果公布,引发不少科技公司关注。与此同时,也有不少银行密集发布了“大模型”相关的需求调研、项目采购信息,有部分中标信息已经公示。小周整理了部分公开的招投标文件发现,目前已有明确“落地”需求的多为大型商业银行,并且需求多与模型训练、语言模型、数据处理相关。 一方面,这些公告固然是金融大模型正式“走出纸面规划”,开始落地到行业应用的信号; 另一方面,综合公告的情况亦可窥见,目前金融行业大模型谈“效果”依然为时尚早,这些需求后面真正的“难题”被看见,也许只是开始。 这种现状,或许恰好印证了此前恒生电子对数百家金融机构的走访调研结果:AI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只有8%在立项阶段,17%在测试阶段,超过70%的金融机构还处于调研阶段,在实际落地应用过程中的是极少数。 Part 1 多家银行公布大模型招投标项目 除了大家熟知的“大厂”们,银行供应商“预选”之列也让业内看到,“外脑”还有更丰富的选择。 今年10月,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600036)$ 披露了“招商银行预训练基础大语言模型(千亿级)采购项目”结果,中选供应商为“上海稀宇科技有限公司”。 据悉,这家中标招行大模型项目的上海公司,也就是MiniMax,国内最早入场大模型创业的公司之一,创始团队出身中科院系,创始人是前商汤科技副总裁、通用智能技术负责人闫俊杰。MiniMax成立于2021年,比刚杀入AI大模型市场的另一家明星公司百川智能,还要早成立2年。今年,MiniMax还拿到了来自腾讯的2.5亿美元投资。而和MiniMax一起参与招行招标的还有清华大学系的智谱AI和all in大模型的百度。 招商银行之外,工商银行
银行招投标透露了金融大模型落地的哪些信号?
avatar周观新金融
2023-10-26

乐信十年踏准AI“奇点”:业务应用全面拥抱大模型

文 | 周公子 编 | 周星星 这是一个旧红利消失的时代。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资源,这些催生中国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传统红利正在逐渐消失。说到新的红利,那必然离不开技术,尤其是LLM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 过去10年,中国金融科技领域抓住了人口和规模的红利,推动金融业务持续高速增长。《全球金融竞争力报告2022》显示,中国全球金融竞争力排名世界第八,与第一名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 刚满10周岁的乐信,便是其中一个缩影。2019年,乐信 $乐信(LX)$ 作为中国金融科技代表入选哈佛商学院案例,国际媒体All Tech Asia在一篇《金融科技行业到了Copy中国的时候了吗?》的报道中,引用哈佛商学院教授Lauren H. Cohen的观点称,“中国已经成为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导者,世界其他国家应该向其学习。” 面向下一个10年,乐信希望抓住新一波技术红利推动业务持续稳健发展,LLM大模型显然是不能错过的新变量。 乐信CTO陆勇表示,LLM大模型将会重塑各行各业,带来全新的生产力,金融科技行业也不例外。 图片 LexinGPT正式对外亮相 今年一季度,乐信自研大模型LexinGPT正式对外亮相。据乐信CTO陆勇介绍,目前LexinGPT 已加速融入乐信业务全流程。乐信正率先借助AI和大模型,在助力业务层面迈出坚实一步。 Part 1 自研大模型加速落地应用 全流程助力业务提质增效 从一季度LexinGPT正式对外亮相后,乐信就不断加速自研大模型的落地应用,帮助业务去肥增肌、提质增效。 一方面,大模型在数据萃取、模型构建等底层能力建设上发挥重要价值,助力业务和企业经营的智能化决策。 作为细分行业领先的金融科技平台,目前乐信坐拥近2亿优质高成长的年轻用户,其庞大的用户行为画像数据、真实交易链
乐信十年踏准AI“奇点”:业务应用全面拥抱大模型
avatar周观新金融
2023-10-19

研究了下基金经理颜值与业绩的负相关性

文 | 周公子编 | 周星星这是一篇纯属好奇的观察,灵感源于圈内一个颇为有趣的话题:“基金经理颜值越高,投资回报率越低”。你没看错,这不是段子,而是出自一篇正儿八经的学术论文。这篇论文被发表在SSRN(社会科学研究网)上,作者基于一项深度学习模型进行的面部美容预测来量化基金经理的面部吸引力,对市场1677名股票基金经理的照片进行评分。论文的结论很有意思:颜值低的基金经理,比颜值高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年度回报率高出了2%,而且,基金的规模越大,这种现象越明显。图片这论文的选题,小周是佩服的。无论是业绩好还是不好的基金经理,看完都沉默了...不过吧,结论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小周查了下今年来前三季度业绩表现倒数的几位基金经理,还真出了不少俊男美女:数据来源:windPart 1上银施敏佳:买对“冠军股”,拿了倒第一小周找资料看了下前三季度垫底前十位,最让人目瞪口呆的就是上银施敏佳,不仅人长得猛,操作也是真猛。图片来源:天天基金网这位“猛男”持股不但高度集中,还基本上“打一枪换一个地方”。2017年集中配置有色,2018年集中配置新能源产业链,2019年配置消费和医药,2020年配置芯片。施敏佳目前管理的上银新能源产业精选,今年前三季度累计下跌39.60%。其亏损的原因之一就是重仓配置了今年表现最差的光伏行业,需要注意的是,截至目前中证光伏指数在今年的亏损幅度为29%,大部分光伏ETF亏损幅度在25%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施敏佳额外创造了约10%的“超额亏损”。更有意思的是,施敏佳前两周刚卸任的上银科技驱动,今年上半年押宝对了传媒和计算机,也就是说,布局行业和上半年股基冠军相同,但是现在亏损幅度竟然也接近35%。究其原因,施敏佳换手率高达1153%,如果持有不动或者换手率没这么高,上银科技驱动是可以盈利的。Wind资料显示,施敏佳曾经管理的海富通国策导向混合,在2016年和2
研究了下基金经理颜值与业绩的负相关性
avatar周观新金融
2023-10-12

民生磐石系列再升级,中欧磐固的低波策略有何不同?

霍华德·马克斯在他的著作《投资中最重要的事》中提到:投资最重要的不是追求伟大成功,而是避免重大错误。 2023年以来,投资环境持续低迷。面对这样的投资市场,“想赚又怕亏”的投资者,去哪儿找一个靠谱的低波策略基金经理,来帮助他们做好稳健投资呢? “坚持稳健为先,兼顾收益”的民生磐石,或许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Part 1 什么是民生磐石?升级后有什么亮点? 民生磐石是2020年民生银行联合18家头部公募基金公司,为有中、低风险投资需求的投资者打造的投资品牌。 据民生银行 $民生银行(600016)$ 财富管理部/私人银行部官微数据显示,2022年民生磐石系列产品整体优于偏债混合型基金2.2%,合作的大多数基金经理收益位于市场同类前50%。 以民生磐石系列中的安信民稳增长为例,该产品自2020年1月14日成立以来,经受了股债市场波动行情的考验。据安信民稳2020年到2023年季报显示,截至今年9月17日,近三年来回报率达38.9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6.07%,近半年回报率2.8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01%,近半年在同类债券基金中排名位列前2%(22/1362)。 2023年,民生磐石进行了品牌升级,聚焦为投资者提供满足感、获得感、信任感、安全感、自由感等五大核心需求,这背后折射了民生新磐石五大能力的迭代升级。 周观新金融了解到,民生磐石2.0版本主要更新在以下方面: 1)产品形态。根据客户的投资目标、期限规划等不同需求,推出适配性更高的产品选择。 2)投资策略和投资团队。选择更多不同能力圈的管理人、运用多策略组合,增厚投资收益。 3)风险控制。对业绩和回撤考核实行更加严苛的准入标准,前置回撤目标,借助量化、人工智能等手段严控风险,降低组合波动。 4)产品种类和服务。
民生磐石系列再升级,中欧磐固的低波策略有何不同?
avatar周观新金融
2023-10-10

消金机构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以数字化加速打造新业态

“消费金融不仅要有金融的本质,还要有科技的内涵。” 从2010年首批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获批至今,已经过去十三年。 十三年来,有繁荣,有低谷。而科技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消费金融行业的面貌,重塑着消费金融行业的生态体系与发展格局。 在科技迅速迭变的时代,如果不想“被改变、被重塑”,那就要转换攻守位置,主动拥抱数字科技,顺应数字化浪潮,内外协同向前跨越。 今年上半年,持牌消费金融行业业绩呈现恢复向好态势。零壹智库统计20家数据披露较全的消费金融公司财报发现,整体业绩普涨,其中12家实现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增长。从盈利角度看,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马上消费仍处于第一梯队,净利润均超过10亿元。 业绩整体向好的原因,除了政策暖风之外,各机构推进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通过科技进行服务创新和降低经营成本等也是重要因素。 当下,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一道必答题,但从何处切入值得探讨。发展至今,我国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科技创新现状如何,专利布局策略有何异同,科技成果是否落到业务实处,这是本文探讨行业发展状况的重要着力点。 一、从支撑发展到主动赋能,持牌消金科技战略“攻守转换” 在国家战略和技术发展的双重驱动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消费金融焕发新生的重要驱动力。相对于银行、保险、证券等其他传统金融业态,消费金融机构对科技自主创新更为重视。 这首先是因为,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诞生和运营之初,赶上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消费金融机构运行本身依靠技术驱动,需构建牢固的数字底座。此外,消费金融行业重视科技自主创新,也是消金机构扩容+监管趋严+高质量发展要求背景下“破局”的需要。 从战略层面看,众多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快速应对转型需求,将科技创新上升为重大发展战略。以马上消费为例,自成立以来就坚持以科技为驱动,走自主产研的发展战略,目前已自主研发1000余套核心技术系统,为营销、风控、运营等业务赋能,构建了覆
消金机构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以数字化加速打造新业态
avatar周观新金融
2023-09-19

重塑财富成长韧性,平安银行私人银行演绎资产配置“新解法”

文 | 周公子编 | 周星星从“产品销售”转向“资产配置”,已是财富管理行业知易行难的“共识”。对于机构而言,这已不仅仅是理念转变的问题,更是综合能力的考验,尤其是对于服务高净值客群的私人银行而言,更是保持核心竞争地位的关键。要知道,财富客群对经济大环境的感知更敏锐。从这一客群的视角出发,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经济发展也在迈入新常态,如何在与时代共振的大周期轮动中,实现科学资产配置,放眼长期价值成长?财富,不仅需要成长,更需要有韧性的健康成长。这才是财富人群的核心需求。麦肯锡调查亦指出,预计未来10年,富裕及以上客群个人“非存”金融资产占比将超过55%,此类客群在财富管理上存在明显差异化需求,资产配置偏好更个性化,如何服务好这批价值主张鲜明的财富客群,已成为机构首要考虑的问题。显然,敏锐感知这一市场变化的,不止有麦肯锡。切脉客户需求变化,帮助客户在新的时代机遇下重塑财富成长之韧性,亦是平安银行 $平安银行(000001)$ 私人银行近几年在业内强势突围生长的“密码”。近日,周观新金融对话平安银行私行财富事业部总裁洪帅、联席总裁蔡灿煌,解码该行资产配置“新解法”。Part 1刷新对“用户需求”的理解投资市场是动态的,客户在不同阶段、不同市场环境中的需求也是动态变化。尤其是在财富管理市场快速成长的近10年,客户对多元化“资产配置”意识也在快速觉醒,不再局限于不动产或单一金融产品,也不再满足于“看介绍选产品”的被动销售模式。据《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白皮书》,国内居民“非存”金融资产配置占比,已从2013年的37%,快速提升至2021年的50%。但在2022年受市场波动影响,个人现金及储蓄规模激增至130万亿元,“非存”金融资产规模占比回落至46%。显而易见,客户需求是随市场变化而变化的。
重塑财富成长韧性,平安银行私人银行演绎资产配置“新解法”
avatar周观新金融
2023-09-15

银行理财全面反攻至年初水平,产品结构巨变

文 | 拆数据的UU编 | 周星星反攻号角吹了八个月,银行理财终于在8月末迎来了胜利的调子。周观从可信渠道获悉了14家主要理财公司(六大国有行理财公司和招银、兴银、信银、光大、平安、浦银、民生、华夏八家股份行理财公司)的产品余额数据,提炼了以它们为代表的银行理财,正在发生的几个规律性和拐点性的变化。一是券商研报说的应该是对的,8月理财规模环比增超千亿。近日有券商研报测算,2023年8月理财规模环比增长超过1200亿元至27.34万亿元。而校尉掌握的14家理财公司的规模环比增长近1100亿元,两者大致相当。其中,浦银理财8月规模增加超过580亿元,环比增长7.4%,当月增量、增幅均位列股份行理财公司首位,其中规模增幅连续2个月位居股份行理财公司第一,延续上涨态势。工银 $工商银行(01398)$ 、信银理财的表现也不错,8月末管理规模超过300亿元,环比增长2.68%、2.11%。二是14家理财公司总规模站重回年初水平,收复了不少失地。14家理财公司存续余额合计约19.3万亿,经过8个月的流失、平复和收复,终于较年初数据增长了百亿。其中,兴银、信银、光大、交银、平安 $平安银行(000001)$ 五家股份行增长都很争气,规模增量都在千亿以上。信银理财犹如黑马突围,前八月规模增量最大,达15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行业座次,招银理财和兴银理财稳守两万亿梯队,而1.6~2万亿这个区间里,几家理财公式咬得很死,贴身肉搏。就在两个月前的6月末,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和信银理财守住了行业前三的“宝座”,而四大国有行理财公司已落于第二梯队;而到了8月末,工银理财和农银理财双双杀回第三和第四名,以不到五百亿的优势险压第五名
银行理财全面反攻至年初水平,产品结构巨变
avatar周观新金融
2023-08-28

财富管理新形势下的“平安式”突围:练就「买方视角」陪伴式服务

文 | 周公子 编 | 周星星 经济下行叠加地缘政治,各类资产波动加剧,近两年来财富管理市场难度陡增。 一方面,是居民资产负债表尚待修复、风险偏好仍处低位;另一方面,房产升值预期扭转,金融资产配置需求增加,投资者对财富管理回归“服务”的呼声渐高。无论是投资环境变化还是市场需求变化,都预示着财富管理业务发展正在迈入更具挑战的“新形势”。 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停留在卖方销售的老路子,只会离投资者越来越远。周观也曾多次关注到,比起规模和“中收”,更让银行等机构日益重视的,是客户的获益和体验。 因此,要最大化留存客户并且挽回客户信任度,也考验着各家行财富管理的“核心”内功——“专业资产配置”和“客户持续陪伴”相结合的“买方视角服务”。 眼下,围绕“买方视角服务”专业与价值的行业竞逐,才刚刚开始。 Part 1 财富管理新形势下祭出新打 过去几年,中国财富人群的避险情绪、观念变化正在被金融机构敏锐感知。 “在全球经济周期变迁的牵引下,中国财富人群的资产配置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普华永道在《中国财富人群情绪指数(2022)》报告中指出,“投资者们正在积极探求不确定环境中的确定因素”,“并密切关注和重塑各类资产的相关趋势特征”。 可见,站在时代周期轮动与行业格局重塑的交叉点,机构要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并不容易。 机构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回归客户需求本源,洞察客户的真实风险偏好。 普益标准亦分析认为,“只有回归服务客户的本源”,从“卖出产品”向“留住客户”转型,才能提升客户体验,逐步建立客户信任和客户粘性,形成良性循环。 素来对市场变化嗅觉灵敏的平安银行,也早已意识到财富管理要回归“服务”则要回归“人本位”。 于是,强化银保业务升级,以银保渠道驱动财富管理业务新增长,平安银行 $平安银行(000001
财富管理新形势下的“平安式”突围:练就「买方视角」陪伴式服务
avatar周观新金融
2023-08-25

行业向“轻”,陆金所为何向“重”?

图片一个简单问题的复杂答案▼  ▼  ▼  ▼  ▼   ▼  ▼  ▼  ▼文 | 周公子编 | 周星星翻开陆金所控股 $陆金所(LU)$ (下简称陆金所)半年报,被讨论颇多的“U”型反转尚未出现,其业绩触底的时间或比想象中要漫长。而比业绩更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在助贷行业都在降低担保业务比例,往“轻资产模式”转型的当下,陆金所却在强调“继续向100%担保模式推进”。了解陆金所的这种“逆向”转型的原因,或许更能理解为何其走出U型底的时间,要比想象中漫长。Part 1受业务模式影响众所周知,与主要提供个人消费信贷的其他助贷平台不同,陆金所 $陆金所(LU)$ 主要业绩贡献目前仍依赖平安普惠,而平安普惠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小微企业。从件均看,其放款额度要比其他助贷平台高很多,但又比银行的企业贷款低很多,客群定位更偏向银行与助贷之间的夹层客户。据陆金所回港的招股书显示,2022年底,平安普惠大约82%的贷款余额来自小微企业主,平均贷款期限在38个月以上,无抵押贷款件均为24万元,有抵押贷款件均为44万元。不难看出,比起主营C端消费信贷的助贷平台,陆金所的贷款产品不仅额度更高,周期也更长,又主要依赖线下获客,很难和其他助贷平台一样转型更“轻”的无担保模式。如果说,早期为了降低风险,赢得机构合作,“助贷+担保”是很多平台的增信方式,那么陆金所的增信方式就是“助贷+信用保证保险”。但随着监管政策的更新和助贷业务模式迭代,朝科技属性更强的“轻资产模式”转型成为助贷平台主流发展方向,既降低有担保的贷
行业向“轻”,陆金所为何向“重”?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