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财报来袭,618电商大战下谁的财报谁更给力?

拼多多将于北京时间5月26日美股盘前发布Q1财报,你认为本次财报会有惊喜吗?而即将来临的618电商大战,你更看好谁?欢迎大家来聊一聊。

avatar美股解毒师
2023-06-21

史上最卷618,能让阿里京东们重获新生吗?

号称史上规模最大的“618”浩浩荡荡的告一段落,与往年激进的“捷报频传”不同的是,今年没有一家公布带GMV的618数据。按照以往电商领域“no news is bad news”(不公布就是数据差)的预期,很多投资者都认为不公布业绩的潜台词是“都不太好”。 $京东(JD)$ 恰逢创业20周年,投入最多、举措也最强,但是也没有公布成交数据,只在19日公布“2023年京东618增速超预期,再创新的纪录”的模糊之词,其中3C数码、家电家居产品以旧换新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50%, $阿里巴巴(BABA)$ 方面,淘天集团也将重点从以前的花式营销转移到了低价策略。有意思的是,上淘宝刷短视频用户同比增113%,浏览量和观看时长也相应实现翻倍增长,从而吸引更全面的商家类型参与。 $拼多多(PDD)$ 一向对购物节比较冷淡,但每次也是默默地参加,在优势品类本来就有差异化的情况下,实现了不同品类的倾向性扶持,百亿补贴先后上线了“数码家电消费季”“家电超级加补”“电脑超级加补”“手机加补专场”等系列活动,对手机、家电等品类进行重点倾斜,相当于变相进攻。抖音、 $快手-W(01024)$ 等短视频平台的增长更为显著,当然它们的基数比较小。随着新电商时代的格局确立,流量价格的持续走高。短视频平台由于一直拿“天天618、日日双11”做口号,因此与拼多多亿元,购物节的意义并不大。我们从A股上市公司 $百亚股份(0030
史上最卷618,能让阿里京东们重获新生吗?
avatar启霖资本
2023-06-30

价格内卷开始,会是腰部玩家的机会吗

国内经济持续温和修复,与之相对的是降本增效,下沉市场等等关键词频繁占据人们的视线。 今年的6·18表现中规中矩,尽管各大电商平台拿出了“史上最大投入”的优惠政策,但是没能实现“大爆发”的盛况,平台们再次选择在低调中结束这场战役。 如今,不管是哪一个领域,似乎低价都是营销的一大优势;而下沉市场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这是一种自下而上做出的转变——最根本的消费需求仍在持续释放,然而却没有带来预期中的爆发性增长,因为人们对于价格显然更加敏感。 端午期间,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3.10亿元,同比增长44.5%,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9%。这和五一的情况如出一辙,都是出行量大幅提升但人均支出持平甚至低于2019年同期。相似的旅游数据再一次验证了消费观念的转变,市场的整体氛围处于活跃而谨慎的状态。因此作为提供产品与服务的一方,企业与品牌需要调整策略,寻找消费舒适区,以迎合大环境的转变。 各大巨头的策略方向不约而同瞄准一个方向,共同指向性价比之争。京东放出百亿补贴,一边提高自身物流能力,一边控制价格;淘宝专注中小商家,吸引大规模的商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的选择……消费更加理性的时代,即使是淘宝这个在互联网电商领域称霸了二十年的庞然大物,在当前的大环境下也产生了紧迫感和危机感。马云在阿里的内部会议上提到“三回归”——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强调未来会是淘宝的机会,而不是侧重高端消费的天猫,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低价策略大行其道的今天,也已经演变出了价格战的进阶版本——低价高质。这里的低价,不再是单纯的“以质换价”。价格放低的同时,用质量去换价格的置换规则却不再被认可。因为消费者拒绝为劣质的产品买单。商家难以将层层叠加的成本转嫁出去,价格紧缩的代价便需要自行承担。一
价格内卷开始,会是腰部玩家的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