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成长股还是价值股?别再争论了,未来是属于价值的

花生投资见闻
2023-03-10

在投资思路上永远都会有价值、成长投资的争论。这两个观点在很多人眼里水火不相容,仿佛价值就是没有增长,成长代表未来。

我偏向没有这么严重的区别,价值和成长都是价值投资的模式。只要是以公司利润、估值为出发点的投资都是价值投资,而以各种概念、新鲜的事情、道听途说的理由为出发点,并没有落实到公司盈利和估值的衡量都是概念炒作和博弈。

价值和成长能有如此大的分裂和分歧,是因为人们对于短期暴利的追逐。成长股在短期内会形成比较快的涨幅,人们的贪婪也就认为成长好于价值。我们以美国股市为例,苹果公司、亚马逊、Facebook的成功让人们更加愿意去选择成长的股市,因为那是上百倍的涨幅。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公司和卡特彼勒这个传统的价值型放在一起去看这些涨幅,也许我们能看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出现。

1678439213052.jpg

苹果公司以15年248.7倍的涨幅居于这几个公司的首位,腾讯控股以接近800倍的涨幅应该是冠居全球。这个也是大家喜欢做成长股的一个原因。如果抛出最开始的涨幅,我们从2009年至今的涨幅来看,卡特彼勒9年的涨幅比苹果少了1倍。

1678439230506.jpg

从另外一个侧面,我们看A股的价值股(已经成为平台型、组织型公司),从2012年的底部到2018年最高点,他们的长期下来涨幅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的资产管理者的投资收益。我们以此为标杆,如果投资者的年化收益率能超过这些公司的涨幅就已经可以在市场中排在前列,甚至可以成为股神了。

图表中的公司是最容易研究、最好研究、研究最为透彻、确定性最高的公司,但是在过去的7年中,这些公司长期被人所冷漠,认为是不创造成长的价值股,没有未来,大多数人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他们认为的成长股的身上。实际真实的世界是:我们认为没有未来的价值拥有未来,而我们认为代表未来的成长却是没有未来。

做成长股,都会面临着一些问题:

1、最开始的时候市值低,承纳不了多少资金

往往一些大牛股最开始的时候市值都很低,苹果最低的市值只有48亿美金,能容纳多少的资金呢?管理规模一旦起来,这样的公司能对净值起到的作用也许并不会那么的高。苹果公司2003年只有40亿美金市值,即使涨了5倍200亿美金市值,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对冲基金,买入足够仓位也是存在一定困难。

2、确定性不足、有确定性已经完成了较大的涨幅

初期阶段往往确定性不足,能买入重仓需要足够大的赌性,一旦有足够大的赌性,那么也有可能在其他的相应的成长股上陷入误区;当基本面确定性很足之后,股票价格已经涨起来很多,这个时候怎么下手,下多少的仓位?这个时候要克服的是“追高”的心魔,持有的过程还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魔:在调整的时候不会因为恐慌而选择卖出,或者因为其他的诱惑提前下车,一系列的问题。虽然“以合理价格买入好的公司长期持有”这个话说的这么容易,但是如何保证自己持有的标的就是好的公司,买入的价格就是合理价格,是否能长期持有。这三个定语往往会让很多投资者思考很多年。

3、给与成长过高的预期

市场往往给与所谓的成长过高的估值,还美其名曰:“这些公司代表未来,通过未来的业绩增长会拉低估值”。

这个说法本身具有很强的欺骗性,然后给与所谓的成长过高的估值,甚至用了一个名词“PEG”指标来表示应该给与什么样的估值,本身“PEG”这个指标是在互联网泡沫时期,为了解释泡沫合理性编造的一个指标,市场从来没有按照这个给过公司估值。

它是为了解释不合理的泡沫而出现的指标,然后再拿这个解释不合理的指标当做估值参考的重要依据,这个是不是有些“博傻”的意味呢?“博傻”的定义:“把别人当傻子,别人不当傻子,那么我就是那个傻子”。

任何的成长都有一个估值的极限,这个极限不是来自市场的走势,而是来自资本面的变化,超过某一定估值极限之后基本上可以列为泡沫的范畴,就是泡沫化,虽然泡沫化时候涨势是快速凌厉,但是至少目前任何一个市场上能知道的大师都不是依靠赚取泡沫化那段成为投资的大师,因为这一段是可靠性最低,这一段在我们的股票市场也有一个专有名词“市场情绪”,一个以股价涨跌来判断的跟随性指标,可靠程度甚至还不及“市场预期”。给与成长过高的估值,未来一定会为此付出代价,至少从历史的统计数据,高估值的股票收益率长期下来并不会获得超于市场的盈利。

4、基本面的恶化

做成长型股票,要随时担心是否基本面发生了变化,这个也就给与很多投资者一个新的方式,叫“跟踪紧密”,甚至恨不得公司和行业的一点风吹草都想提前知道,进一步深化下去就有些游走于法律、法规的边缘。

绝大多数成长型股票的最担心的就是基本面的恶化(国内绝大多数所谓的成长型股票还是没有脱离单产品和单行业的机遇型公司),大部分公司的盈利基础很脆弱,基本面一旦恶化,那么“戴维斯”双杀的可怕性就会显现。

股票市场聪明的地方在股票价格很多时候是领先基本面,不会等基本面出现恶化才产生下跌,而是股价跌着、跌着各种利空就都出现了,成长股的一个终极死结。

而我们看到过去的腾讯、阿里巴巴、苹果公司、亚马逊等公司是有必然性也是有其偶然性,我们在后面章节中会讲到这种必然性和偶然性,全世界只有一个腾讯、一个苹果公司,一般开始讲第二个某某公司的时候就是这个行业和板块要到头的时候。成长股的路径能从机遇型上升到平台型,再上升到组织型的公司真是少之又少。

5、是因为我们自以为是的成长逻辑上涨,还是因为市场整体的上涨?

要清晰的认识到“赚的是什么样的钱”,能分清楚到底是因为我们自认为的那些逻辑上涨,还是因为股票市场整体水涨船高导致的上涨。

在前两年我曾经收到过以推荐卫宁健康、乐视网为自我阐述的简历,我倾向于会把这种简历放在一边,因为这种是不清楚自己到底赚的是什么样的钱,在下跌的过程没有办法掌控下行风险。

我们记得在2013年、2014年参与定性增发的很多人赚得比较多,这些参与定向增发的资金很多是配置了杠杆。这两年能赚钱不是因为他们选择的股票多好,而是时间点好,在一个牛市启动初期,那个时候重要的仓位,而不是股票。随后这部分人在后续的熊市中都亏掉了盈利,甚至还倒亏钱。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说的就是这个逻辑。

而所谓的价值股,在盈利的确定性、资金容纳程度、估值、预期等方面要远远好于成长股,所以“数月亮”的投资策略在中长期的收益会取得十分满意的结果。有一句很偏激的话,但是确实反映一定的问题,“连这些确定性最好、最容易研究的行业和公司都赚不到钱,那么去抓那些黑马成功的概率也许并不会那么的高,即使成功也是存在很大的运气,具有生存偏差的嫌疑”。

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去抓“黑马股”?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我认为偏向两个方面,贪婪、虚荣。

绝大多数人资产管理者的资产规模不会超过3个亿,那么重仓压中一只中小股票黑马涨幅的弹性会对整体产生巨大的影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的突出。而且这个所谓的黑马在短期内具有很强的爆发性,显得自身净值和盈利具有很好的表现。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些“黑马”在概率上是存在生存偏差,极有可能某一个的盈利被其他的成长股跌幅所吞噬。

为了显示和别人不一样,“我比别人想的多,比别人聪明,比别人挖的细,你们都不如我,我什么都知道,还能赚钱”。

$贵州茅台(600519)$ $腾讯控股(00700)$

分享我的交易策略
交易策略分享,说一说自己在交易中的那些神操作吧,你的idea说不定价值百万!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 华尔街的花儿姐
    2023-03-12
    华尔街的花儿姐
    权衡这两种投资风格的优劣,好像是要在蝙蝠侠和超人之间做出决定哪个更强,结果是两个都想要。
  • 花梨坎站
    2023-03-12
    花梨坎站
    成长性必须是建立在长寿性、稳定性、盈利性基础上的成长性,这样才是真正的成长性,才是具有护城河的成长性,才是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成长性。
  • 互联网第N代
    2023-03-12
    互联网第N代
    巴爷爷的风格不就是价值吗?意思是已经稳定盈利赚大钱了,过了高速增长期,已经能结出果实了。缺点是不能一夜致富,成长股多少带点赌未来的意思。
  • 来一口汤
    2023-03-12
    来一口汤
    选择成长还是价值要看哪个板块。比如说消费板块,消费板块的成长性就是天花板很高。选价值呢,要看价值和现在的股价有没有太大偏差,有的价值股现在股价已经很贵了,就不是好选择。
  • 想念家乡
    2023-03-11
    想念家乡
    股票投资要投资自己了解的公司,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持续性关注一两个公司的股票我认为是求稳的秘籍。
  • 发发发超
    2023-03-12
    发发发超
    打卡
发表看法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