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打一巴掌给个枣吗,我枣呢?

证悟君
01-06

上周二,A股创下近年来最差年终表现;上周四,A股又创出数年来最差开年表现。上周表现最好的是周三,不开盘。整周看,中证红利ETF周跌2%+,恒生科技周跌3%+,这些都算含蓄的。上证50周跌4%+,沪深300跌幅5%+, $科创50ETF(588000)$ 周跌7%+,创业板周跌8%+,中证1000周跌8%+,中证2000周跌近9%。至于原因,肯定是有不怀好意的小作文,被辟谣了就不赘述了。投资市场就是这样,有人被跌跑,更多是被吓跑的。

莎士比亚有句名言叫「凡是过往,皆为序章(What's past is prologue)」。很多人误读成:过往的序章已翻篇,我们要往前看 —— 错了。不论是英文世界的用法,还是人家莎士比亚的原意,这句话都是:过去决定了现在。你不可能放下历史包袱想做什么做什么,往往是你的历史决定了你能做什么。

经历过2024年1,2月的流动性枯竭,股价无差别下杀的投资者心里都有一根叫“警惕”的刺。从今天往前看一周,PMI的数据不及预期。往前看三周,各技术指数都在横着耗时间,旗形整理出收敛三角形。这样的形态,一旦选择了方向,就会惯性向前走,只是不凑巧选了左。说不凑巧,因为最近的事实没变,只是叙事变了。说事实,1月20日川普正式就任是事实,3月5日我们召开重要会议是事实,在这两个提前知道的重大事实之前,机构们的叙事是:市场已进入政策真空期。十年期国债跌破1.6%是事实,悲观的叙事是:机构不看好经济。乐观的叙事是:股债收益差又降到-2倍,于是相比债,股票资产的性价比又变得性感了。11月和12月的经济数据和业绩显示,经济复苏依旧不太顺畅,这是事实,偏悲观。乐观的叙事是:能倒逼政策加码。上周四,7家券商获批参与第二次互换便利,合计达1050亿。上周五,以旧换新加码到手机,平板等, $小米集团-W(01810)$ 股价直接创了新高。 $京东集团-SW(09618)$ ,苏宁,阿里天猫都直接受益,相比之下 $拼多多(PDD)$ 最难受益。上周末,央行也官宣了择机降准降息。

最近A股的胜负手就看业绩是否真能触底反弹,但这是4月的事了,在此之前市场信心更关键。目前的政策虽好,也只创造了事实,没牛市就没乐观叙事。因为事实取决于,上面怎么做。而叙事取决于,市场怎么想。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过去一年,标普500屡创新高,全年累计涨幅24%,超越华尔街平均预期,纳斯达克指数更是大涨了近30%,这是“一如既往的”牛。同时,过去一年,股神巴菲特手中的现金从1000多亿美元增加到3000多亿美元。而股票的持仓已不足3000亿美元。持仓已降至5成以下,值得思考。过去一年,中资通过南向资金流入港股近7800亿港元。其中腾讯,阿里,小米三家吸金1000亿港元,厉害。但被中外一致看好的吸金大师是高息股,吸引中资超5000亿港元,这是“不同以往的”牛。港股公司的回购2500亿+港元,也远超前几年,其中1083亿港元是 $腾讯控股(00700)$ 贡献的。过去一年,全球大类资产涨幅超过9%的15席,中国占了6席,这是“不同以往的”牛。分别是恒生科技,恒生指数,沪深300,上证指数,万得全A,中国国债。2025,对中国市场,资金可以看好或看淡,但很难忽视。

对未来,继续看好A股,恒生科技,中概股。2024年的经验是:模糊的正确优于精确的错误。比如924之后的6个交易日,如果你没在场,那么2024年投A股的收益大概率是负数。

至于操作,上周已提到,最近几周在逐步降仓位。如果减仓错了,那么剩下的仓位就对了。 Right is right. Left is also right。没想到,减仓,对了......花开的时候就是春天来了,现在花不开,就先欣赏落叶吧。有些仓位是一早就想好的短暂陪伴,到了年底,不论好坏都会走,不纠结。至于短暂陪伴是礼物还是惩罚?若不贪心,便是礼物,若还期待,便是惩罚。

莫言曾说:“走近一个人的时候,要慢一点,以免看不清;离开一个人的时候,要快一点,以免舍不得。”现在看,用在A股加减仓也不违和。

全网同名:证悟君

恒指上半年全球最佳!大家看好哪个板块?
香港恒生指数涨年初至今+19.11%,跑赢全球资产!年初美银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就预言:AI重塑市场格局,南下流动性涌入,港股有望成为全球最佳市场。【大家看好港股今年表现吗?如果等待中国资产机会,你更看好哪个版块?】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发表看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