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EV
HiEV认证媒体
老虎认证: HiEV大蒜粒车研所
IP属地:未知
0关注
83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HiEV
04-29 12:02

当一家智驾公司决定争夺NOA三强

作者 |张祥威 编辑 |德新 不再低调行事,智驾公司元戎启行放话要争夺「NOA三强」。 NOA是Navigate on Autopilot的简称,行业通常称为领航辅助驾驶,有高速和城市之分。其中,城市NOA更具挑战性,也是高阶智驾的核心之争。 当前,行业中真正量产城市NOA的公司仍为少数,挤进前三强,便是要与华为、Momenta等头部玩家终极一战。 元戎启行的发力点正是高阶智驾。 今年北京车展期间,元戎启行发布了一套基于「无图」且使用了端到端模型的量产方案「DeepRoute IO」,这套方案可用于解决复杂的城市场景,提供更加拟人化的驾驶策略。 过往技术演进趋势表明,要做高阶智驾,必须去掉高精地图,要拥有更好的体验和效率,则需要基于BEV+Transformer,以及引入端到端大模型。 几乎所有的智驾公司、车企都在围绕上述技术趋势展开布局。 以端到端为例,特斯拉FSD V12展现了端到端的魅力,小鹏、蔚来等也在布局端到端。现在,端到端的智驾方案量产节点由元戎启行提出,意味着行业普及高阶智驾的进程在加速。 元戎启行为何能成为较早推出端到端方案的玩家,又是否真正做好了量产上车准备,北京车展前一天,元戎启行CEO周光与HiEV大蒜粒车研所在内的媒体展开交流,对这些问题做出解答。 一、周光喊话:城市场景「可以和华为PK」 衡量一家公司的智驾方案水平的高低,技术方案是最直接的切入点。 NOA功能兴起后,从高速、城市快速路开始,后来进入城市道路,技术路径其实几经周转。 早期的方案主要基于高精地图,后来由于系统成本、泛化效率和政策法规限制等原因,行业开始转向去高精地图的方案,以「BEV+Transformer」的技术获取感知结果。 稍有不同的是,在「去高精地图」呼声起来后,智驾行业出现分化: 一种是基于「轻地图」,对高精地图的精度进行「阉割」,以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同时满足智驾的感知
当一家智驾公司决定争夺NOA三强
avatarHiEV
04-26

AI大模型,如何拯救车企的降本焦虑?

‍作者 |苗岭 编辑 |德新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价格战愈演愈烈。为抢占市场份额,车企纷纷降价,展开近身肉搏。 据不完全统计,一进入4月,超过10个品牌陆续推出优惠活动。除了降价,车企采取了增配减价、车电分离、置换补贴等多种方式来吸引消费者。 但降价只是竞争的手段之一。如何提升内功,提高产品力、优化企业的成本结构,才是车企谋求强盛更重要的手段。 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是车企的必争之地。车企利用AI大模型提升自动驾驶功能、智能座舱体验背后,也将经受数据、算力和成本控制的考验。 本届车展上,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透露,已经开发出L2++级别的城市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并在昊铂车型上搭载。预计在今年内,该系统将覆盖全国市场。 极越汽车宣布城区PPA,5月开100城,年内实现全国都能开。 大众汽车亮相概念车ID. CODE概念车,搭载L4级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在人工驾驶和L4级自动驾驶模式间自由切换。 小鹏汽车发布了小鹏X9 AI智能座舱版,X9搭载XOS天玑系统,而天玑系统正是将 AI 技术应用于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的操作系统。 包括新势力、自主品牌、合资品牌、豪华品牌全部都押注量产高阶智驾与智能座舱技术。 当前除了提高车型本身的智能化水平,AI大时代,车企也纷纷拥抱AI大模型,通过AI能力来改善企业研发与运营的全流程。车企借助AI新应用提升全周期用户服务能力,优化企业研发、运营和协同等机制,作为应对激烈竞争的新思路。 今年1月,中国一汽联合阿里云通义千问打造了大模型BI应用(Business Intelligence商业智能)。 今年3月,比亚迪宣布与英伟达多项合作,其中包括利用开发虚拟工厂规划和零售配置器工具与应用程序的NVIDIA Omniverse平台,推动智能驾驶、智慧生产和定制化营销等领域的发展等。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大厂商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一家顶级国际
AI大模型,如何拯救车企的降本焦虑?
avatarHiEV
04-22

如果马斯克来做激光雷达,可能就是这种思路

‍作者 |苗岭 编辑 |德新 关于激光雷达,业界最激烈的反对意见来自马斯克。早在5年前,马斯克就发表了他那个著名的观点,「Anyone relying on Lidar is doomed(靠LiDAR搞自动驾驶早晚完蛋)。」 5年之后,激光雷达在中国市场率先爆发,2023年中国市场的车载前装ADAS激光雷达出货量达到约80万台。 不过相比于激光雷达快速增长的应用规模,以及它本身不算便宜的成本,激光雷达的作用还没有完全被发挥出来。 一位大疆车载工程师评价,「市面上有不少智驾方案是带激光雷达的。一颗激光雷达至少3千块钱成本,两颗算6千,它有没有发挥出,对应的3千、6千块产品体验的增量。现在大部分其实是并没看出太大的区别。」 这也是大疆车载选择入局这类传感器的原因。 今年3月,大疆车载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发布了「惯导三目及激光雷达总成」技术,简称「激目」。 大疆的「激目」,主要凭借其多年积累的惯导双目技术,以「弱激光+强双目」的思路,让这两类技术充分互补,既降低成本,也提升体验。 大疆车载希望以新一代的「激目」作为基础,下一代面向L3系统的智驾方案在高速路段,能够做到千里级少于一次接管,在城区路段能做到百公里级少于一次接管。 「激目」把前向感知所需要的传感器集成到一起,光学器件、电子元器件、整体驱动做成一体化的设计,形成视觉和激光雷达一体化的系统,并且拿掉了激光雷达内部的计算芯片,从而使传感器整体的体积、重量、噪声等实现最优。也因为这些优化,「激目」可以放到车舱内。 相比于目前市面上普遍的「激光雷达 + 前向摄像头」方案,激目可在成本上降低30% - 40%,大疆车载计划在2025年底/2026年初量产激目。 激目方帮助大疆车载落地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是他们面向更高等级智驾的最新探索。 一、「激目」,怎么比激光雷达更省成本 激目传感器,顾名思义就是激光雷达,再
如果马斯克来做激光雷达,可能就是这种思路
avatarHiEV
04-19

长城魏建军首次直播,长城城市NOA水平如何?

作者 |德新 编辑 |王博 本周一,超级大佬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亲自在保定首次开播自家的全场景NOA。 自主品牌一把手亲自上阵,而且一上来就是城市NOA,那是相当硬核。 今天带大家,从这场直播细细拆解这套系统。 单OrinX + 单激光雷达 + 无图的城市NOA方案,实现「BEV + Transformer + OCC」三大件量产上车。 长城把这套算法架构称为「SEE一体化智驾大模型」,SEE分别代表了Safety、Efficiency和Experience,集成了感知和决策的超级大模型,让系统开车更加拟人,也让这次直播中全场景NOA的表现十分抢眼。 在城区路况下,要做一套效率、安全性、舒适性,尤其是在地域泛化上,高度可用的一套智驾系统,目前真正做出来的厂商,还是凤毛菱角。 这场直播,长城证明了:它的全场景NOA已经跻身高阶智驾第一梯队。
长城魏建军首次直播,长城城市NOA水平如何?
avatarHiEV
04-18

大模型时代,AI三巨头商汤、旷视、讯飞逐鹿智驾

作者 |张马也 编辑 |德新 2024年的智驾竞争已经处于收敛的阶段,但仍有新的巨头进入这一极度内卷的赛道。他们是商汤、旷视、科大讯飞等以算法见长的AI平台公司。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说,上一个十年是新能源的十年,下一个十年将是智能化的十年。 汽车智能化水平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已经成为车企全力打造的差异化能力。面对这一趋势,车企为了保持产业的领先地位,通过自研、收购等方式构建智能化核心竞争力;以地平线等为代表的新兴公司早已深耕多年,终于迎来收获季;传统Tier1巨头同样不甘落后,加速布局智能化核心技术。 现在,又有新的力量开始崛起。这几家公司长期以来一直蛰伏一旁,但由于市场不明朗,只是保守跟随,或者做一些预研性的研究。 比如商汤,早在2016年,市场普遍对L4级智能驾驶抱有极大热情和期待的时候,就已开始参与本田自动驾驶项目。但之后的几年,除了一些展示性的项目,鲜有商业化落地。 2021开始,事情发生了变化。 商汤成立智能汽车事业群,对外发出了更强烈的信号; 旷视也在同一年将智能驾驶上升为重点业务; 2022年上半年,讯飞的智能驾驶子公司浮出水面。 一、为什么是这个时间点? 从技术上来讲,这几家公司所擅长的AI算法,一直是智能驾驶的核心,尤其是感知所依赖的计算机视觉。各家的创始团队也均有浓厚的学术背景。 但在此前,纯AI公司入局智能驾驶,所面临的一大挑战是硬件平台多样化,包括不同的芯片平台和传感器类别。 这让以算法见长的AI公司难以用一套软件去适配各种硬件,也导致不得不在不同的有定制化需求的项目中奔波,而且往往安全性达不到要求。 除此之外,成本也是重要因素。 一开始,为保证行车安全,智能驾驶的路线是多传感器融合,配置大算力芯片,很难满足车厂的低算力低成本要求。要知道,传统汽车厂商的营业利润率一般在5% - 10%之间。 直到2020年,
大模型时代,AI三巨头商汤、旷视、讯飞逐鹿智驾
avatarHiEV
04-18

让15万的车也配激光雷达,速腾发布中长距「千元机」MX

‍作者 |老缅 编辑 |德新 4月15日,国内头部激光雷达公司速腾聚创发布了新一代中长距激光雷达MX。 相比较其产品配置,最令人惊喜的是它的价格。 「MX将以低于200美元的价格作为基础,实现第一个项目的量产。」速腾聚创CEO邱纯潮在发布会现场说道。 速腾聚创表示,MX实现发布即定点,目前已拿到3个量产项目定点,首个定点项目将于2025年上半年大规模量产。 一、以200美金为量产起点,向千元内挺进 作为一款中长距激光雷达,MX的最远探测距离为200米,水平视场角120°,垂直视场角25°,126线(ROI区域等效251线),功耗仅10W,官方使用的说法是「平替M1 Plus」,足以满足智驾系统前向主激光雷达所用。 MX激光雷达在M平台的基础上,对扫描、处理以及收发模块进行了高度的芯片化重构和集成,帮助设备尺寸得到显著优化——MX相比M1/M1 Plus以及后续的M2,体积大幅度下降40%,厚度也仅有25mm,外露窗口尺寸也较上一代产品下降80%。 这也使得,搭载MX的车型不用非得设计成「瞭望塔」造型,而可以嵌入挡风玻璃后、车顶前照灯和进气格栅等位置,确保对用户视野最小的遮挡。 在此基础上,MX沿用了速腾聚创之前的二维扫描MEMS扫描结构,因为没有扫描电机的参与, MX没有机械震动噪声,运行声音无限接近背景噪声,这也是MX可部署在车内的一个原因。 同时,MX延续了速腾M系列ROI可调的特性,实现了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动态调整,并借此成为行业第一款可以实现全维度动态调整扫描的激光雷达。 邱纯潮表示,接下来1-2年,随着在生产良率的优化,上游供应链的支持推动,最终MX价格会锁定在千元级别。 MX之所以能以这个性能指标做到200美元级甚至千元机的低价,主要原因是: 速腾过去3年多在芯片化方面的投入。邱纯潮介绍,速腾目前组建了一支100多人的芯片团队,从扫描、收发以及数据处理三个
让15万的车也配激光雷达,速腾发布中长距「千元机」MX
avatarHiEV
04-17

激进与克制,沈子瑜执掌亿咖通的艺术

作者 |张祥威 编辑 |德新 沈子瑜带队的亿咖通,正成为吉利的智驾后手,目标是扮演华为车BU的增量部件供应商角色。 纵观吉利旗下,推进智驾最快的是陈奇团队,作为前华为自动驾驶研发部部长,陈奇负责极氪的自动驾驶自研工作。而沈子瑜主导的亿咖通,在布局智能座舱后,如今也在将重心移至智驾领域。 沈子瑜发力智驾,展现出了激进与克制。 激进在于,亿咖通近日推出了自动驾驶芯片AD1000、自研激光雷达光之炬两款产品。 克制在于,亿咖通对于高阶自动驾驶的策略是,提供标准化产品,但算法更多交由车企客户去主导。 主机厂客户方面,亿咖通的合作伙伴已有极星、领克、Smart、一汽红旗等,吉利和非吉利的比例约7:3,目标是未来做到5:5。 眼下,陈奇负责的极氪智驾推进迅速,沈子瑜操盘的亿咖通同样在智驾领域谋篇布局。 一、发力智驾,沈子瑜的激进与克制 在亿咖通成立的第七个年头,沈子瑜准备将智驾作为重头戏。 在这之前,智能座舱是其发力重心,且斩获了一大批量产订单,支撑亿咖通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但其实,亿咖通自2017年成立至今,围绕智驾进行了一系列布局: 朗歌,高精地图; 吉咖,感知算法; 芯擎,自动驾驶芯片; 光之炬,激光雷达。 这一过程中,亿咖通围绕智驾的整个布局在持续变化。最大的变化是,对高精地图和感知算法的投入表现出了克制。 这一方面源于,行业在发展智驾过程中对高精地图的舍弃。另一方面,亿咖通本身对于感知算法拥有自己的思考。 「高阶智能驾驶一定要汽车公司去做,很难让第三方去做,因为有太多的客制化、定制化与整车工程混在一起,还要保证安全等。同时,传感器的配置以及布置也有很多要求。」沈子瑜在接受HiEV等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 有所克制的同时,亿咖通在发力智驾时则展现出激进一面,希望提供标准化的服务。 比如,为车企提供自动驾驶芯片、激光雷达传感器。芯片的控制单元可以做到标准化,算法可以多元化,
激进与克制,沈子瑜执掌亿咖通的艺术
avatarHiEV
04-12

专访安霸CEO王奉民:怎么帮助OEM在智驾上和特斯拉竞争

采访| 德新 撰文| 苗岭 整个2023年,安霸CEO王奉民两次到访中国,一次是参加上海车展;另一次,他拜访了所有能约上的主机厂及Tier 1客户。 王奉民积极地出现在国内,跟安霸当前押注汽车领域有关。 这家成立于2004年的芯片厂商,全面进入汽车领域始于2016年。 2017年第一颗基于CVflow AI引擎的视觉芯片诞生,其采用了14nm工艺,随后CV2、CV22、CV25、CV28等芯片陆续实现规模化凌婵。 经过多年酝酿,2023年,安霸首个面向量产智驾域控制器的芯片CV3-AD685顺利点亮并开始提供样片。采用由三星代工的5nm制程工艺,这款芯片算力达到750 eTOPS(等效算力)。 2024年1月,安霸又推出了两款汽车智驾域控制器芯片:CV3-AD635和CV3-AD655。 王奉民向HiEV介绍: CV3-AD685针对L3、L4级乘用车自动驾驶以及L4级自动驾驶卡车; CV3-AD655针对城市NOA场景,CV3-AD635则针对高速NOA场景。 2023、2022和2021财年,安霸的营收分别为3.376亿美元、3.319亿美元和2.230亿美元;净亏损分别为6540万美元、2640万美元和5980万美元,公司市值约20亿美元。 「我们大概70%~75%的营收来源是非汽车芯片。25%的营收是从汽车来的。」王奉民说,「可以看出来,我们还是利用其他的市场来持续支持我们在汽车市场的投资。 「我要先把CV3这个概念推出去。然后我们要用自己的车和客户的车去担保,一旦证明说安霸的芯片真的性能很好,power(功耗)很低,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可以合作。」王奉民说。 王奉民相信,与中国市场打交道,只要你有东西,就会有人愿意给你机会。这份底气源于他与这个市场30年的磨合。 自1994年,他开始频繁往返大陆,在中国售卖VCD芯片,「第一个在中国卖VCD芯片的公司就是
专访安霸CEO王奉民:怎么帮助OEM在智驾上和特斯拉竞争
avatarHiEV
04-08

合资红利耗尽,海外喜忧参半:上汽2023有点“遗憾”

作者 |老缅 编辑 |德新 3月29日,上汽集团发布2023年全年财报。 数据显示,2023年上汽集团实现总营收7447.05亿元,同比增加0.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06亿元,同比减少12.48%;基本每股收益1.226元,同比减少12.43%;扣非净利润100.4亿元,同比增长11.7%。 2023年,上汽集团销售整车502.1万辆,同比下滑5.31%,但仍连续18年保持国内第一;其中,自主品牌整车销售277.5万辆,占公司销量比重超过55%,较上一年度年提升了2.5个百分点;海外市场销售120.8万辆。 不过,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增速较行业水平明显偏低。 新能源汽车销售112.3万辆,同比增长4.6%,相比同期国内新能源汽车38%的销量增速,上汽没有吃到新能源转型的红利。 一、三驾马车销量下滑,合资红利耗尽 如果对比2021年上汽集团终端零售581.1万辆的成绩,以及2022年530.3万辆的销量,不难发现上汽2023年的销量继续下滑。 上汽集团的销量巅峰是在2018年,这年其705.17 万辆的整车销售业绩,一度将上汽的市场占有率拉到了恐怖的24%。 然而,时过境迁,当年助力上汽集团勇攀高峰的三驾马车——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已连续几年下滑。其中,2023年: 上汽大众销量为121.5万辆,同比下滑8.01%; 上汽通用销量为100.1万辆,同比下滑14.45%; 上汽通用五菱销量为140.3万辆,同比下滑12.31%。 2023年,上述三家公司全年销量合计为361.91万辆,同比减少11.5%,相比2022年少了近50万辆,相比2018年更是大降近250万辆。 尽管上述品牌均采取了“以价换量”的策略,但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在电动化转型以及价格战的投入上,距离国产新能源品牌仍有显著差距。 直接反应就是,
合资红利耗尽,海外喜忧参半:上汽2023有点“遗憾”
avatarHiEV
04-07

极越夏一平反思:论技术我们很能打,要解决品牌认知问题

作者 |张祥威 编辑 |德新 今年起,新能源汽车竞争强度明显再上一个台阶。 华为主导下的问界强势逆袭,雷军亲自坐镇的小米汽车在发布后斩获丰厚的大定订单,给其它汽车品牌带来压力。3月末,在小米发布会前几日,极越在北京举办AI Day活动。这场活动上,极越CEO夏一平也与媒体就销量、竞争格局、大模型技术等展开沟通。 作为与小米汽车差不多同时期进场的选手,极越同样有着互联网大厂背景。极越始于百度造车,吉利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加持。2021年3月,百度旗下「集度」注册成立,由夏一平主导。直到去年8月,集度更名为极越,成为吉利控股旗下高端智能汽车机器人品牌。 极越01作为品牌旗下首款新车,基于吉利浩瀚平台打造,智能化由百度这一后援强力支持。无论是整车电子电气架构,还是智能化技术,均能与特斯拉等头部玩家一较高下。 不过,极越的品牌认知度,明显不敌进场更早的特斯拉,与擅长营销的小米也差点意思。 夏一平在反思销量情况时称,「作为一个新的品牌、新的品类产品,当一个用户进入我们门店的时候,思考的第一个问题不是我要买车,而是这个品牌是什么牌子,能不能相信,这是我们要去解决的问题。」 在今年的价格战主基调下,极越既要补齐品牌等短板,还要将手中的智能化王牌打出去。 一、销售组织迅速迭代,「不会让大家失望」 去年11月,极越01开始向首批用户进行交付,至今已有近半年时间,销量大概为数千台级别。 沟通会上,夏一平对过去几个月销售工作进行了反思。比如,前期目标用户不够精准,品牌相对比较年轻,正处于认知建立的过程等等。 对于一个新的汽车品牌,车企通常会投入几个月甚至超过一年时间进行推广。到发布新车时,还要经历亮相、发布、上市等多个环节,如此才能让用户对品牌产生一定的认知。 从集度更名为极越,前期的品牌建立工作中断,对极越的影响不小。 好在,极越01的长项是智能化,智驾功能基于纯视觉技术,智能座舱语音交互基于百
极越夏一平反思:论技术我们很能打,要解决品牌认知问题
avatarHiEV
04-02

你以为BBA电车不行?看看宝马财报里电车有多挣钱

作者 |许行知 编辑 |德新 如果放在中国市场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电动车里,宝马的电动车乍看确实平平无奇。 但从全球市场来看,电动车早已成为宝马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3月末,宝马集团举办线上沟通会,总结了其2023年的业绩表现,并发布了新世代X概念车。 财报数据显示: 2023财年宝马集团全年营收达到了1554.9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21万亿,同比增长9%; 息税前利润攀升至184.8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447.1亿元,同比增长32.0%; 其中,汽车部门息税前利润全年迎来大幅增长,达到129.8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16.5元亿,同比增长22.1%。 与通常认知的BBA电车不行不同,在宝马的财报里,纯电车型交付量的提升,已经是其业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一、BBA电动车,宝马跑得最快 2023年宝马集团共交付255.4万辆新车,同比增长6.4%,市场份额仍在上升。 中国、美国、德国是宝马销量最高的三大市场,销量分别为82.4万辆、39.5万辆以及28.1万辆(含MINI)。宝马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是美国市场的2倍,占其全球总销量的约1/3。 在纯电动车领域,宝马在BBA中拥有领先优势。2023年,宝马在全球累计交付纯电车型超过37.5万辆,同比增幅达到74.2%。宝马这年的电动车销量,约是奔驰的1.5倍,奥迪的2倍,同年奔驰和奥迪的全球纯电动车销量分别为24.07万辆、17.8万辆。 「宝马集团纯电车型最大的增量来自中国市场。去年,中国市场售出近10万辆BMW纯电动车,同比增长138%。很显然,我们电动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并不是滞后的。」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认为。 齐普策还强调宝马集团的销售结构处于正常水平:「全球市场来看,2023年纯电动车型销量占集团总销量的15%,燃油车占85%。燃油车依然有着庞大的客户需求,中国的纯电动车型销量占比和集团其他市场的差别并不大。
你以为BBA电车不行?看看宝马财报里电车有多挣钱
avatarHiEV
03-31

速腾聚创发布首份财报:冲击年销百万台,押注人形机器人

作者 |老缅 编辑 |德新 港股「激光雷达第一股」速腾聚创,交出了上市后的首份业绩报告。 3月27日,速腾聚创发布了2023年度财报。 报告期内,公司迎来高速的业务增长——2023年总收入达到人民币11.2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11.2%。这主要得益于车载ADAS激光雷达大卖。报告期内,车载激光雷达的销量约24.3万台,同比增长558.5%;ADAS产品收入达7.77亿元,同比增长384.6%。 2023年,速腾录得毛利约为人民币0.94亿元,2022年同期为毛损人民币0.39亿元,毛利率从2022年的负7.4%改善到2023年的正8.4%;经调整净亏损约为人民币4.34亿元,同比收窄22.8%。 截止到今年2月底,其已与22家汽车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的激光雷达产品的量产定点订单增加到63款车型,且为上述22家汽车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中的12家实现了25款车型的SOP。 2024年,速腾的目标是冲击百万台级销量。 一、LiDAR降本,销量暴增 2023年,中国市场的车载前装ADAS激光雷达出货总量达到约80万台,真正从原型级、测试级的出货迈向百万台级的「量产级」出货。 放在智驾行业里,这年对激光雷达来说最重要的意义是,头部车企在30万元以上甚至20万元以上的车型选择拥抱激光雷达。 同时,受到大规模出货摊销的积极影响,以及出于车企降本增效的需求推动,行业内激光雷达的出货价格降至3000元级别。速腾聚创财报中的数据也印证了这点,2023年全年,其用于ADAS的激光雷达产品的平均价格约为3200元。 2024年这两项趋势都将继续。 国内最大的新能源主机厂比亚迪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今年比亚迪计划推出10款以上可选装激光雷达和高阶智驾的车型,同时比亚迪在年度的商务年会上,王传福透露希望未来激光雷达的价格能够做到900元级。 2024年,速腾的目标销量在100万台左右,根据市场情况有20%
速腾聚创发布首份财报:冲击年销百万台,押注人形机器人
avatarHiEV
03-31

小米首车爆单:发布会上,雷军有哪些没讲的造车细节

作者|德新 编辑|王博 一、3年150台,爱开车的雷军 造车得爱车、懂车。 雷军是特斯拉车主、保时捷车主,去年雷军还提了一辆路特斯Eletre S+,是北京的第一台。这辆黄色的Eletre S+,售价102.8万起,经常停在小米汽车办公楼的地面车位,格外招眼。 小米造车之初雷军也立目标要开满100辆车,到去年12月,他自述已经不折不扣地开了超过150辆车。 期间雷总还考了赛照,甚至专门学了一段时间漂移。 二、致敬雷军的兄弟们 小米发布会当天,不少大佬现身会场,包括深蓝汽车CEO邓承浩、顺丰CEO王卫、何小鹏、李斌、长城魏建军、北汽集团董事长张建勇、李想等人。当然,这些大佬既是兄弟,大部分也是「竞争队友」。 真正真金白银、支持力度最大的,是小米生态链的兄弟们。在SU7上市前1 - 2周内,不少生态链企业已经开始在内部收集员工和高管们的购买意向。 SU7开启预定10分钟后,5000台的创始版就售罄了。 三、低配对标Model 3,高配对标保时捷 小米SU7的发布会,明确提到的竞品车型只有两台,一台是特斯拉Model 3,一台是保时捷Taycan Turbo。 雷军在发布会上甚至把SU7和Model 3焕新版的参数拉出来,SU7只在两个数据上弱。 一项是能耗数据,特斯拉能做到百公里11.x度。「不过没关系,耐不住SU7的电池大啊」。 另一项是特斯拉的FSD,HW4.0计算硬件算力720 Tops,SU7是508Tops。这次应该是FSD HW4.0的参数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被公布。Elon Musk估计也没料到,这会发生在小米汽车的发布会上。 SU7 Max对标的竞品,保时捷Taycan Turbo,是Taycan的次顶配(顶配是Taycan Turbo S)。 SU7 Max版的性能指标,主要是百公里加速和最高时速都比Taycan Turbo高了一点点。 当然,Taycan
小米首车爆单:发布会上,雷军有哪些没讲的造车细节
avatarHiEV
03-28

亲历中国智驾大战,吴新宙加入NVIDIA半年后首秀

‍作者 |张祥威 编辑 |德新 吴新宙近日现身NVIDIA GTC,这是其从小鹏汽车离开加入NVIDIA之后的首次公开亮相。 吴目前担任NVIDIA汽车事业部副总裁,全面负责NVIDIA的车载计算产品线DRIVE平台的产品定义以及工程落地工作。吴新宙最广为人知的经历,是在中国市场与小鹏汽车一起打造彼时最强的智驾系统,可以说是推动智驾量产数一数二的领军人物。 在GTC的现场,吴新宙发表了题为《加速向AI定义汽车时代转变》的演讲,介绍了NVIDIA对于AI以及汽车变革的思考: 汽车如何从软件定义汽车向AI定义汽车转变? 未来的自动驾驶技术栈如何变成端到端的范式? 如何真正打造能够长时间连续决策的智能汽车? 在吴新宙看来,自动驾驶的研发重心将向云端转移,随着软件定义汽车的成熟,以及要解决更多的Corner Case,自动驾驶会迎来新的开发范式。生成式AI和LLM,将有可能解决这些更复杂的问题,打造一个真正类人的高阶自动驾驶技术栈。 以下是吴新宙在GTC上的演讲,HiEV做了不改变原意的删减: 一、三大趋势重新定义汽车 欢迎大家参加NVIDIA GTC的DRIVE开发者日。 我是吴新宙,担任NVIDIA汽车事业部副总裁。我是最近在6个月前加入的NVIDIA,负责整个汽车业务部门,主要职责是为Drive平台制定产品定义,以及做好相应的工程落地。 今天,我将谈谈「AI定义汽车」,这一不可逆转的未来趋势,以及NVIDIA在这一领域正在做什么,从而加速向人工智能定义车辆的转变。 按照议程,首先我将谈一谈我们的发展历程,以及驱动下一波创新并将其应用于AI定义汽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之后是NVIDIA在这个领域做了什么。 过去十年的汽车行业发生着诸多令人惊叹的变化,也许是百年汽车业未曾见过的。我认为,过去10年,三大趋势对汽车行业进行了重新定义。 第一,电动化。为了建设一个更清洁、更环保
亲历中国智驾大战,吴新宙加入NVIDIA半年后首秀
avatarHiEV
03-28

地平线赴港IPO:斩获中国前10大车企定点,高阶智驾量产进入快车道

作者 |德新 编辑 |王博 软硬结合+大规模验证是核心 3月26日,国内智驾科技公司地平线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 2023年度营收16亿人民币,全年毛利率70.5%,累计交付处理硬件500万套,当年定点车型增加100多款,这是这家头部智驾科技公司拿出的最新成绩单。 在智能电动车快速渗透的中国市场,前10大中国OEM均采用了地平线的智驾方案。 从营收规模、交付数量和车企影响力等多个维度来看,地平线可能是国内市场排序第一的智驾解决方案公司。 智驾的商业化之路荆棘重重。 透过IPO招股书,我们也可以相对完整地看到地平线的产品技术路径、商业战绩以及财务表现。 值得关注的是,从2021年到2023年,地平线实现年复合增长率82.3%,2022 - 2023年辅助驾驶及高阶智驾方案装机量增长4倍,且三年毛利都稳定在70%左右。 这些数据也反映了在智能化进展最快同时也竞争最激烈的中国市场,在经历了9年的发展与探索之后,地平线找到了一条合适于这个市场、经受住了大规模验证的商业路径。 一、智驾优等生:16亿营收,每年递增82.3% 地平线创办于2015年,其第一个前装量产项目,是2020年年中与长安汽车合作,在长安UNI-T上搭载量产征程2。长安UNI-T应用征程2,首先是在座舱领域。 随后,2021款理想ONE首发了基于双征程3的智驾系统,2022年理想L8 Pro又首发了基于征程5的智驾系统。 地平线从这里步入陡峭的增长区间。 理想L系AD Pro搭载地平线征程5 招股书的数据也显示,2021年地平线营收为4.667亿元人民币,2022年提升至9.057亿人民币,2023年再跃升至15.516亿。从2021 - 2023年,地平线差不多用了3年时间完成从破局到加速普及,期间的平均年复合增长率是82.3%。 「可以说今天中国基本上所有的主流车企,都已经跟地平线在深度合作」,前不久
地平线赴港IPO:斩获中国前10大车企定点,高阶智驾量产进入快车道
avatarHiEV
03-27

迈向千T算力时代,2024智驾芯片王者之争

作者 |Alex博士 编辑 |德新 已经过去的2023年延续了智驾市场火爆的态势,出货量和渗透率进一步提升,随着消费者认知的深入,智驾作为整车的卖点属性正在逐步加强。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年智驾L2等级及以上的SoC全球出货量超过6000万颗,最大的出货量依然来自 Mobileye和瑞萨,占据市场超过80%的份额,但主要集中在前视一体机等低阶智驾功能,可以认为是传统L2 ADAS领域商业模式的延续。 一、高中低三阶分化,高阶芯片仅占市场的1/10 为了便于后续分析,基于当下市场格局,我们将智驾SoC按照算力大小做下简单略显“粗暴”的分类,以AI算力30TOPS和100TOPS(INT8)为两个分界线: 低于30TOPS分界线为低算力SoC; 高于100TOPS的为高算力SoC; 介于30-100TOPS之间则为中算力SoC。 如果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中高算力智驾SoC,就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端倪: 第一,2023年中高算力智驾SoC的出货量全球为500多万片,仅占智驾SoC总量十分之一,占比较小; 第二,真正有较大出货量的中高算力SoC仅有英伟达的Orin系列/Xavier系列、Tesla的FSD(HW3.0/4.0)、地平线的J5系列和华为的升腾610系列,这四家占据了98%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Tesla占比超过60%,其采取的硬件预埋策略贡献很大; 第三,如果把目标继续收窄到第三方芯片供应商,就只剩下英伟达和地平线两家,二者主要市场均在中国,且Orin X和J5是2023年少有的大规模量产出货的超百TOPS的芯片。 站在智驾系统的视角,智驾SoC芯片牵一发动全身,已经成为智驾的核心节点和关键胜负手,就像大厦的地基一样,决定了大厦整体构型和建造高度,甚至影响后续平台的演进。 回顾2023年,智驾芯片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卷”,这个“卷”体现在高中低各个维度上。 在
迈向千T算力时代,2024智驾芯片王者之争
avatarHiEV
03-18

小鹏MONA将至:10 - 15万级,用性价比打新势力,用智驾打比亚迪

作者 |老缅 编辑 |德新 小鹏的全新品牌即将发布,10-15万级也能有高等级智能驾驶。 3月16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上,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提出:“下一个十年将是智能化的十年。未来18个月内高阶智驾的拐点将到来”。 所谓拐点,小鹏内部认为目前智能驾驶平均每百公里需要人为接管10次,未来应该降低至百公里少于1次(包含城区在内)。小鹏AI智驾大模型将于今年第二季度上车。 何小鹏还剧透,小鹏汽车将推出全新品牌,正式进军10-15万级全球汽车市场,打造年轻人的第一台AI智驾汽车,带来该价格段全新的智驾体验及极致性价比。 何小鹏提到的新品牌,也就是此前小鹏与滴滴合作开发的代号为「MONA」的项目,新品牌最快将于1个月内正式发布。 如果一切顺利,小鹏汽车将成为中国首个将高阶智驾能力带到10-15万元A级车市场的车企。 一、2024冲击28万台,小鹏急需销量爆款 目前已知的消息,“MONA”首款车型定位于售价10-15万元的A级车,并会面向全球市场发售。 此前,网上曾曝出一组疑似小鹏与滴滴合作打造的全新车型的相关谍照,后者代号正是MONA。该车型由滴滴负责设计,小鹏提供智能驾驶技术,定位为经济实惠、性价比较高的“智能化好车”,同时面向B端、C端两个市场销售,但主要面向B端的网约车市场。 但显然,MONA并不仅限于一款车型,而将被小鹏打造为一个全新的品牌。 不难猜测,小鹏此举,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包括比亚迪、吉利、蔚来等车企已经形成或正在发起的多品牌战略,以期在不影响主品牌的前提下,竞争更加广阔也更易走量的10-15万元市场。 2023年全年总交付只有14.16万辆,目标完成率刚过七成。而今年,小鹏定下了更高的销量目标,冲击全年28万辆。这也就意味着,剩下的十个月里,小鹏必须要月销2.7万辆。 「MONA」承载的希望与压力,可见一斑。 小鹏急需一个走量的车型。并且从长
小鹏MONA将至:10 - 15万级,用性价比打新势力,用智驾打比亚迪
avatarHiEV
03-18

专访沈劭劼:7千元干出城市NOA,大疆车载如何在「西瓜上雕树林」?

作者 |张祥威 编辑 |德新 在中国乃至全球智驾的供应商中,大疆车载是一家需要被重视的公司,这家公司在「极致性价比」的方向上进展极快。 去年,大疆发布了基于TITDA4 VH的量产方案,在五菱宝骏云朵等车型上进行了量产。一年后,随着智驾功能攻入城市场景,大疆车载又循着高性价比持续进阶。 3月17日,大疆车载在已量产的「7V+32TOPS」基础版配置上,推出「7V+100TOPS」及「10V+100TOPS」两个配置,并表示可以实现“无高精地图依赖、无激光雷达依赖”的城市领航以及其他所有L2+智能驾驶功能。 其中,「7V+32TOPS」方案只需将算力提升至100TOPS,而无需更改原有传感器构型,就可升级至城市领航功能,从而将城市领航的硬件BOM成本打到了7000元级别。 以上三个配置今年均有新款量产车落地,大疆车载的「成行平台」将全面覆盖市面主流8 - 25万多种动力车型。 此外,大疆车载还发布了「惯导三目及激光雷达总成」技术,简称「激目」。 沈劭劼认为,在「成行平台」现有多阶梯方案推动下,高阶智能驾驶的标配趋势将会在未来三年内形成在30万内市场全面覆盖的新格局: 入门级的7V+32TOPS配置,从今年开始将慢慢实现8 - 15万级别车型的标配; 通过极致压榨硬件性能和算法优化,在100TOPS算力内实现的“无图”城市领航L2+智能驾驶功能,技术将逐渐普及至15万元级别及以上的各类车型; 激目系统将在2025年开始上车,在2026年左右与L3异构域控制器组合配置,有望把L3等级自动驾驶能力下放至25万左右级别的车型上。 与其它智能驾驶方案供应商相比,大疆有诸多不同之处。 大疆车载对于智驾芯片的选择以及工程化落地颇具特点,这家公司绕开了地平线、英伟达等主流芯片,而是基于TI、高通等进行算法开发,主打一个性价比,并且基本上做到行业首发。 在通往高阶智驾的路上,大疆车载虽
专访沈劭劼:7千元干出城市NOA,大疆车载如何在「西瓜上雕树林」?
avatarHiEV
03-18

华为汽车业务迎关键节点,长安深蓝加入HI模式,车BU预计今年扭亏

、‍编辑 |HiEV 一年之前,同样是在电动汽车百人会的论坛上,余承东在外界对于华为和AITO的质疑声中,第一次公开阐释了华为选择走智选车模式的逻辑。 一年之后,伴随问界M7改款、问界M9上市,华为智选车模式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问界M7在上市后第一个月卖了6万台,创造了中国30万元以上车型的一项记录; 均价50多万元的问界M9,上市至今也卖出了将近5万多台; 从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华为的智选车模式开辟了4个样板间。 余承东说:我们把华为十几年积累的To C的能力,向深度赋能车企往前走了一步。我们试了一下,发现还是work的。 余承东谨慎略显谦卑的表述背后,智选车模式和HI模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绩。在HI模式的条线上,除了长安阿维塔,长安深蓝也将加入这一合作模式,东风的岚图以及猛士也有可能采用类似合作方式。 余承东预告:继智选车在今年前3个月实现扭亏为盈后,华为车BU将在今年实现扭亏为盈。 华为的智能汽车业务正从高昂的研发成本、供应链短缺中走出,伴随新一个代际的产品,开启全新的一章。 以下是余承东演讲的文本内容,HiEV作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 汽车在这个时代应该说发生了一个巨大的改变,它需要的技术,有芯片的技术,有软件算法,有AI语音,有新能源的一些技术,所以这是我们华为来助力产业的改造升级发展(的原因)。 从芯片操作系统到算法,在智能座舱上,我们目标是打造从芯片到整体解决方案,来实现人车互联的鸿蒙操作系统的体验,打造鸿蒙生态互联的智能座舱。 一、「智驾过去小鹏第一,我们要改写行业格局」 在智能驾驶领域,我知道过去这个领域在国内市场做的最好的是小鹏,但是今天我们来了以后,我们要改写了这个行业(现场笑)。 我们的ADS高阶智能驾驶,应该还是被大家公认为我们是用户体验最好的。这个行业很卷,大家这种良性的竞争蛮好的,也促进大家共同进步,相互学习。 在智能驾驶领域
华为汽车业务迎关键节点,长安深蓝加入HI模式,车BU预计今年扭亏
avatarHiEV
03-13

比亚迪的智能化风暴:量产征程5,高阶智驾向20万级挺进

作者 |德新 编辑 |王博 2024年,所有人都在关注比亚迪的降价攻势。荣耀版高喊「电比油低」的口号,开局即向合资车企盘踞的燃油车市场发起总攻。 价格战之下,比亚迪今年还有一项重要的战略方向——智能化。 1月,比亚迪举办盛大的「梦想日」,宣布未来在智能化领域投入1000亿人民币,押注智能化下半场。2月末,比亚迪最为畅销的主力车系之一,王朝网的汉荣耀版车型上市。 汉DM-i荣耀版将C级新能源轿车的入门价格打到了16.98万元,而汉EV则是将比亚迪体系的高阶智驾车型推进到了25万以内。售价24.98万的汉EV 四驱天神之眼智驾版本,搭载了DiPilot 100计算平台,内置地平线征程5芯片,除了L2基础辅助驾驶功能外,支持OTA升级至高速/城市快速路NOA以及AVP代客泊车功能。 汉EV荣耀版,是继去年仰望U8、腾势N7搭载高阶智驾功能之后,比亚迪第三款搭载高阶智驾的车系。 看起来与蔚小理相比,比亚迪进入智能化领域的时机较晚,但在同等规模年销数百万量级的车企中,比亚迪依托中国市场的智能化供应链积累率先落子,把传统车企拖进了后者不擅长的智能化战局。 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企与地平线合作量产高阶智驾,也是比亚迪推动高阶智驾普及化的重要开端。将高阶智驾从超豪华与豪华车向主流车型下放,比亚迪掀起的不仅是价格风暴,更是智能化的风暴。 一、量产征程5,比亚迪的智驾平权攻势 HiEV在去年下半年率先报道了比亚迪在智驾领域筹备三车多方案齐发的规划。到目前为止,比亚迪已经顺利完成从仰望、腾势,到主品牌比亚迪王朝序列的量产布局。 去年7月,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辅助系统」,配置单OrinX + 双激光雷达,首搭于腾势N7车型; 两个月后,仰望U8上市,售价109.8万元,搭载双OrinX + 三激光雷达的高阶智驾系统; 彼时腾势N7可选高阶智驾包的版本入门价格为31.98万元,加上高阶智驾
比亚迪的智能化风暴:量产征程5,高阶智驾向20万级挺进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