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点财报
九点财报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资产软,负债硬,现金为王,专注财务基本面研究。
IP属地:未知
4关注
286粉丝
1主题
0勋章
avatar九点财报
2022-04-11

暴跌4000亿,长城汽车跌惨了

过去一年时间里,对于魏建军来说是幸运的,其执掌的长城汽车赶上新能源大风口,市值站上6000亿元,一举成为河北首富。然而好景并不长,自2021年10月份以来,长城汽车股价高位至今已经腰斩再腰斩,市值缩水超4000亿元。在年报中,长城汽车写下了"预计2045年,长城汽车将全面实现碳中和"的美好愿景。赶紧打开计算器算了一下,23年以后的事情了,新能源汽车的故事能不能讲到2025年都是个问题。3月30日,长城汽车公布了2021年财报,年度扣非净利润增长仅9.55%;第四季度扣非净利润下滑71.93%。主营业务利润下滑的同时,对应的是本土新能源汽车销量翻倍增长,至352万台。同样大环境下,长城汽车为什么销量下滑,股价跌幅最惨,公司将面临哪些困境。1供应链成本问题供应链其实也是成本问题,供应链掌控能力较强的特斯拉2021年毛利率较上年增加4%,而长城汽车的毛利率减少了1%左右。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是电池、电机和电控,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智能化程度更高,需要的芯片数量也就更多。2021年全球芯片产能断缺,大众、丰田、本田等传统巨头也因芯片问题停产。长城汽车早在去年一季度,就传出长城重庆永川、徐水两大生产基地停产,涉及的车型包括哈弗H6、长城炮及坦克300等车型。其次是电池问题。对于长城汽车来说,旗下本身有蜂巢能源这个电池新贵,在产能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但作为电池上游的材料碳酸锂价格从去年11月份的18万/吨,一路暴涨至50万元/吨。对于一辆续航300公里的电车来说,成本增加约5000元,成本暴涨导致长城要承受更高的成本压力。那么到这里,基本可以确定一个问题,停产不仅仅是买不到材料的问题,而是成本太高,卖车不赚钱。例如,比亚迪,2021年销量60.38万台,本土车商中市占率第一,但是2161.42亿元的营收中,却只有30.45亿元的净利润(含补贴款)。而长城汽车的情况也差不多,2021年营业收
暴跌4000亿,长城汽车跌惨了
avatar九点财报
2021-11-26

小米到底错哪了?

雷军曾在演讲中表示,2018年小米股价破发腰斩期间,因投资人受损,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直到小米股价翻倍后,他才卸载了所有炒股软件。相隔不到半年时间,也不知道雷总有没有把软件下载回来,反正小米集团(HK01810)的股价是跌惨了。年初至今,小米股价从最高35.90港元跌至19.58港元(11月25日收盘),跌幅超过40%。11月23日,小米集团发布2021年三季度财报,营收增速放缓,手机业务不及预期,净利润下滑。财报发布后,小米股价再次大跌创下年内新低,小米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1手机业务不及预期根据Canalys数据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4390万台,排名全球第三,市占率达到13.5%。二季度的时候,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5290万台,排名第二,市占率16.7%,销量和市占率均有下滑。对此小米的说法是因为芯片紧缺,但刺客认为真正的原因可能不是芯片,而是友商的冲击,内地有苹果、荣耀,国际上有苹果、三星。苹果13就不多介绍了,整体定价上有下调的迹象,且目前还有部分地区是缺货状态。关于荣耀,记得在上半年雪球金牌投资策略会上,小米专场讨论有人问到荣耀复苏的问题。荣耀目前市占率已经从3%恢复到15%,成为国内出货量排名第三的手机厂商,恢复速度确实出人意料。小米跟荣耀有哪些差别?首先在品牌方面,荣耀源自华为,无论是设计元素还是技术储备,均来自华为团队。其次是渠道方面,荣耀的主要销售渠道是线下,这是荣耀被解除限制后能迅速恢复的关键。在国内手机厂商中,小米一直未能攻破OV和荣耀的市场,差距就在于线下渠道,要知道OV有上百万家店铺,荣耀也有几十万家,小米刚过万家。手机业务对于小米来说格外重要,目前手机业务的收入占小米总收入的65.26%,手机作为互联网收入的端口,是互联网收入的主要场景。2投资业务不及预期投资业务并不是只有小米亏,所有的互联网公司投资业务都在亏钱,原因是互联
小米到底错哪了?
avatar九点财报
2021-11-09

比亚迪:想什么呢,创始人都减持了

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4年7万台增长至2020年136.7万台,2021年前三季度销量215.7万台,已经超过2020年全年销量。在双碳目标的压力之下,全球主流的国家都在重视能源排放问题,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有望继续走高。正是诸多利好的预期之下,特斯拉纵身一跃成为了美股市值第六的上市公司,市值1.2万亿美元,而就在两年前,马斯克还在为特斯拉是否破产而发愁。记得最早应该是在2011年,在深圳的大街上就已经有比亚迪的纯电动车,那会宁德时代才刚刚成立,比亚迪的汽车已经上市了。十年时间,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虽然已经随处可见,但仍然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01错过电池市场熟悉手机产业链的都知道,比亚迪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是手机电池领域的领先企业,汽车动力电池也是国内最早的玩家。但是,今天市面上主流的车企特斯拉、蔚来、小鹏、吉利等,几乎搭载的都是宁德时代、LG和松下的电池。作为磷酸铁锂的王者企业,最早的玩家,却错过了这么大的风向,这绝对是战略决策上的失误。比亚迪当然也意识到了过去十年的战略失误,在2021年决定正式全面外供电池。可如今的动力电池市场已经今非昔比了,十年前动力电池还是空白,还是蓝海,而今天已经是竞争激烈的红海。目前,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格局基本饱和,宁德、LGC、松下稳居全球前三,后面还有三星、国轩、SKI在疯狂扩产。当前,主流的车企基本都是CR3的客户,比亚迪要发展,就要从CR3手里抢到订单。靠什么?靠技术,还是靠价格战?其实这个行业一直在价格战,参考宁德时代毛利率,从2015年近40%,已经跌至三季度的27.51%。02净利润下滑严重2021年1-10月份,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41.86万台,10月份单月销量8.1万台,吊打新势力品牌。数据来源:IFind按说这么好的销量,一定很赚钱的了,可三季度报业绩依然很烂,比去年还烂。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451.92亿元
比亚迪:想什么呢,创始人都减持了
avatar九点财报
2022-01-03

小米确实太难了

年初至今,小米集团股价从最高35.9港元跌至18港元,尽管公司一直在回购,但股价依然腰斩跌幅超过40%。 雷总曾经也一度提出质疑"资本市场为什么不认可小米?"这个问题需从三个角度来解答。 1.创新能力弱 小米成功的核心,是通过供应链把控做出质量不错的产品,然后再通过互联网模式砍掉线下成本,最后的商业闭环是互联网。 简单的说就是把好的产品以低于友商的价格卖给消费者,通过性价比获取用户,然后卖广告。目前小米扣非净利润超过一半是广告类收入贡献。 既然是走性价比路线,那就不需要太强的研发能力,只要把市面上最强的旗舰机配置买回来组装,然后降低价格就可以了。 所以,小米的研发投入一直不高,近四年的研发占比一直不到4%,友商华为的研发占比在20%左右。 在安卓手机阵营里,除了华为手机自研的麒麟处理器,其他的品牌旗舰基本都是高通、联发科以及三星的处理器。 这也就意味着,想要做出差异化的产品非常艰难。因为大家买的材料都差不多,组装工艺基本都很成熟,谈不上谁家的质量更好。 要创新,就要研发处理器芯片,但是研发芯片就有可能面临灯塔国的限制,所以还是默默的价格战吧。 科技产品从本质上来讲,不创新就很难建立起业务壁垒。对于当下的小米来说,手机业务高端阵营有苹果和三星,往上很难,同级别又有OV和荣耀,况且荣耀现在也在往高端方向发展。 OV和荣耀最强大的护城河就是几十上百万家的线下店铺。就拿今年的市场来说,荣耀复活后国内的市场份额立马超过小米,靠的就是强大的线下渠道。 而小米尽管公司也在大力开店,但是线下的经销商普遍不太认可小米的模式,因为你的模式就是便宜,渠道商卖OV赚的更多,为啥要卖小米? 最近小米新发布了12系列,同样是除了价格以外没有其他亮点,处理器依旧是高通,屏幕依旧是三星。 往远了看,牺牲硬件的利润过度依赖互联网创收,那就要高强度的植入手机广告,长期下来也会损伤用户体验。 2.IoT变现很
小米确实太难了
avatar九点财报
2022-03-14

京东物流还要亏多久?

3月10日,京东物流发布年度业绩预告,2021年全年营收1047亿元,同比增长42.68%;归母净利润-158.42亿元,同比下滑283.21%,营收高增长的同时,净利润亏损却翻倍了。一直以来,京东物流给人的印象就是服务好、速度快、能送到家门口等一系列的优质体验。公司2021年约90%的订单下单当日或次日均能送达,其中约60%的订单为211限时达。在时效性方面,京东物流远超不能送上门的三通一达,甚至可以媲美口碑一流的顺丰速运。但良好的用户体验并未给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自成立以来一直在亏损,而且越亏越多。1毛利率下滑财报显示,京东物流营业收入四年时间过千亿,但毛利润、毛利率均下滑明显,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8.58%下滑至5.52%,远远低于三通一达(韵达8%左右),更是低于顺丰的11%。数据来源:IFind2021年的亏损中,还包括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之前小米和快手都出现类似的情况。不过,非国际财报报告准则年度净亏损12.2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7.95亿元。现金流是反映经营状况的最真实指标,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2.07亿元,上年同期为102.01亿元,融资额和投资活动现金流均大幅增长,赚钱没有花钱多。快递行业以电商阵营的格局划分比较清晰,阿里菜鸟系的三通一达,靠拼多多的极兔,以及走高端路线的顺丰,而京东则完全是绑定了京东电商,印象中就是给京东送快递的,以前确实是。从京东物流的财报中也能看到,公司之前的主要是帮京东电商送快递,而2021年外部客户收入同比增长了72.7%,占比也超过了56.5%。份额的提升,对应的是毛利率快速下滑,足以说明京东正式掀起了一波新的价格战。快递行业本身没有自主定价权,因为背靠电商基本都是包邮形式,而电商物流的成本其实是算在了电商经营成本中,这就导致了电商会不断压低物流成本。2价格战激烈参考海外快递发展史,当行业的CR3达到70
京东物流还要亏多久?
avatar九点财报
2022-03-25

小米还有没有未来?

市场从未考虑过互联网行业的护城河问题,那是因为在增量的大环境下,传统产业叠加互联网的模式有足够的想象力。而当流量见顶,互联网行业迎来强监管后,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很多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否能支撑起这样的估值。其实你去看互联网的年报,有很多公司不是不想赚钱,而是它的商业模式真的没法赚钱,而有些公司却是很赚钱,但又不能赚太多的钱。1)比如美团,在被要求为商户降低平台费用后,以美团的现有模式来看,必定会加重亏损,因为美团本身也不赚钱。外卖作为美团的基本盘,如果价格传导至C端的话,那以往的优势也就不复存在了。2)比如百度,作为一个流量的供给方,百度在流量购买上显然付出了更高的成本,增收不增利的现象愈加明显,不止百度一家,知乎、B站、快手的情况都差不多。对于小米来说,互联网行业的这次调控,也让我们重新看到了小米商业模式的抗风险能力。1小米的变现基础小米于3月22日晚间发布了2021年财报,全年营业收入3283.09亿元,同比增长33.53%;净利润193.39亿元,同比下滑4.99%。营收增速创近三年以来的新高,净利润下滑主要是因为投资收益影响,经调整净利润增长69.5%(扣非净利润)。数据来源:IFind四季度单季度业绩也非常强劲,收入855.75亿元,同比增长21.4%;经调整净利润44.73亿元,同比增长39.6%。从数据来看,抛开投资类损益影响,小米的主营业务增长十分强劲。综合经营数据来看,小米财报的亮点还是比较多的,最重要的是手机销量的增长以及海外的变现能力开始爆发。1)手机业务全年销售量1.903亿台,同比增长30%,全年增速是主流品牌中增速最快的一家。但略微有瑕疵的是四季度手机增速只有4.4%,这难免会降低未来两个季度的出货量预期。2)海外业务营收增长了33.7%,收入占集团总收入占比为49.8%,在整个互联网行业里,小米算是国家化进展最顺利的一家。同时,海外互联网收入同比
小米还有没有未来?
avatar九点财报
2021-12-07

巨亏300亿的百济神州,靠啥支撑2000亿市值?

百济神州如果是60元上的话,上市后肯定爆赚,关键现在科创的定价是192.6元,上市后市值将超过2300亿元,溢价略高。百济是一家港股+美股+A股三地上市的中国医药企业,目前港股市值2240亿元港币(人民币1832亿),美股市值293.7亿美元(人民币1873.37)。如果美股和港股都没上市的话,百济靠着创新药的噱头,加上近期新股的情绪说不定真能上3000亿,关键问题是港美股的市值不到2000亿元,市场有对标就很难来情绪。不仅如此,公司的赚钱能力也比较堪忧,近五年公司净利润合计亏损超300亿元。1五年烧掉了300亿百济是一家创新药研发型企业,公司目前有11款自主研发药物进入临床实验或商业化阶段,其中3款产品获批上市,分别是百悦泽、百泽安、百汇泽。根据IFind数据显示,2021年三季度百泽安营收12.98亿元,百悦泽收入8.43亿元,百汇泽收入2409.80万元。至于疗效的问题,非专业人士就不多讨论了,公司的药物主要应用到肿瘤患者,产品综合毛利率为87.91%。按说如此之高的毛利率,公司的业绩应该很好才对,实际情况却是公司连续亏损了5年,合计亏损金额超过300亿元。2021年业绩数据为招股书中预测数据。数据来源:IFind、招股书公司为什么会亏损?最主要的原因是研发投入太高,从近五年的研发情况来看,公司每年的研发支出均高于营业收入。创新药现在就是这样,可以收入不高,也可以没有净利润,但是你的股价一定要坚挺。有了更高的市值,才能更好的从二级市场上融资,才能支撑继续研发,才能不断地推出新药,只有疗效更好的药才有可能不被集采,才能赚取更高的利润。而公司一旦融不到钱的话,那研发要断、新药会停,公司甚至会陷入流动性瘫痪。百济连续五年亏损,公司的经营现金流自然不会好看,2018年-2021年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42亿、-55.46亿、-51.80亿、-51.76亿元。支撑正
巨亏300亿的百济神州,靠啥支撑2000亿市值?
avatar九点财报
2022-02-14

关于宁德时代的几点思考

宁德高点至今回调近30%,单周回调17%,在年报业绩高增长预告发布之后,出现这样的波动确实比较反常。要知道,宁德时代2020年全年业绩才55.83亿元,而2021年四季度就赚超70亿元。宁德当下100多倍的估值很难说贵,一年前宁德时代200倍估值的时候,我当时觉得已经很贵了,但后面市值又涨了50%。2021年宁德在上一年涨了230%的基础上又涨了70%,靠的不是故事,而是实打实的业绩。1关于业绩确定性如果2022年第一季度持续保持70亿元的净利润,那么宁德的估值就会瞬间降到40倍左右。是否能保持高增速,取决于下游车厂销量,就目前市场预期来讲,增长预期确定性很高。参考马斯克在电话会议中给出的预期值,特斯拉今年保持50%的销量增长非常轻松;而乘联会预测今年的销量也将达到550万台,去年是350万台,可见增速50%是保底值。除了动力电池行业,储能行业的增量也很夸张,参考宁德去年中报给出的数字,储能系统销售收入46.93亿元,同比增长727.36%。储能行业主要以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为主,而新能源发电相比传统发电存在不稳定、不均衡的特点,比如风不是24小时都有,比如天黑了就没太阳,这才催生了发电侧和电网侧储能的需求。储能是全球主流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欧盟委员会提出到2030年计划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从目前的32%提高至65%以上。在光伏行业的财报里可以发现,大部分光伏企业的销售额基本都来自欧洲。国内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锂离子电池等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2020年,全球储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为27Gwh,同比增长58.8%,2021年上半年全球储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18Gwh,同比增长80%。市场未来的预期没问题,不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储能,都将保持较高的行业增速,上游的电池厂直接受益。2关于竞争的压力在电池领域,目前全球规模较大的电池企业
关于宁德时代的几点思考
avatar九点财报
2021-12-21

1500亿,被低估的招商证券

如果大家还有印象,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整个市场核心资产炒的热火朝天,机构们正在商量着怎么南下抢夺定价权。特别是基金投资者的热度,连公交车上的大妈都开始讨论买哪个基金可以赚钱。张坤的易方达蓝筹、刘彦春的景顺长城,一堆知名的基金经理频频被推上各大平台的头条,日爆基一个接着一个。然而过去这一年的时间,核心资产的估值体系逐步崩塌,港股跌幅全球第一。A股尽管指数上毫无波澜,但龙头公司因为产业及政策等一系列原因跌的一塌糊涂。一边是新能源光伏带来的PPT牛市,另一边是核心资产崩塌后的股灾,按说大环境整体不太好,市场整体的交易量会下滑才对,但结果并非如此。根据招商证券半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A股市场股票基金单边交易量为112.03万亿元,同比增长21.08%,日均成交破万亿已经成为常态。成交量日渐激增的背后是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日趋强烈,这背后的证券行业也因此赚的盆满钵满。研究证券行业的同学都知道,证券行业是一个吃牌照饭的行业,这个行业虽同质化比较严重,但这是一个净利率高达30%的行业。要知道在A股毛利率50%,净利率超过30%的行业没几个,白酒算一个。但证券行业一直缺乏长期投资价值,起码市场机构资金对这个行业没有建立起长期的认可度,即便今年财富管理已经走出长期的趋势,仍有部分头部公司估值仍在10倍左右,招商证券就是其中一家。1大幅增长的业绩招商证券隶属于招商局,是国务院国资委体系内最大的证券公司,公司连续14年蝉联证券公司分类评价最高评级A类AA级券商。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17.82亿元,同比增长21.67%;净利润85.01亿元,同比增长16.92%。不出意外的话2021年全年业绩将要超过100亿,创下2015年以来的新高。从利润表的情况来看,公司三季度销售毛利率高达50%,净利率高达39.08%,费用支出里也就发发工资。券商跟消费行业不同,券商是持牌上岗,基本不需要宣
1500亿,被低估的招商证券
avatar九点财报
2021-11-17

恒瑞:国产创新药的希望

恒瑞医药从年初到现在一口气连跌了十个月,股价跌幅超40%,市值缩水2700多亿。作为创新药龙头公司,恒瑞的估值一直不便宜,在股价近乎腰斩的情况下,估值依然超过60倍。恒瑞的问题很直接,首先是集采落地直接影响公司三季度业绩,公司三季度营收罕见下滑-14.84%,扣非净利润下滑-4.87%。再者是估值确实不便宜,对比全球市场,美股头部研发型药企辉瑞、诺华估值均不超过30倍。为什么要集采?一方面是为老百姓减轻看病的负担;另一方面也是要打压一下那些不搞研发躺着赚钱的药企,促进行业更好的进步。医药行业最重要的是研发,只有不断研发出疗效更好的药、更新的药,才能不断加固自身的护城河。但A股医药行业很奇葩,整个行业400多家医药类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只有532.54亿元。什么概念呢?美国辉瑞,三季度报披露的研发投入金额为79.2亿美元,兑换成人民币是505.94亿元。一个行业,差点不及别人一家公司。但如果你看销售费用的话,A股所有医药公司前三季度销售费用支出了2314亿元。所以,哪还有人搞研发,干好销售等于躺着数钱。整个医药行业里,恒瑞的研发投入第一,前三季度41.42亿元支出占全行业研发投入的7.8%。01研发实力恒瑞是国内诸多药企中最重视研发投入的一家企业,去年研发费用支出49.89亿元,今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支出41.41亿元。近五年以来,研发费用逐年增长,从2017年12.71%的研发占比,增长至2021年三季度20.51%。对比国际上头部企业,三季度报,辉瑞研发占比为13.73%,赛诺菲为14.76%,恒瑞为20.51%。参考历年的研发投入占比,恒瑞的比例几乎跟辉瑞差不多,属于头部比较靠前的研发水准。数据来源:IFind这么高的研发投入有没有效果呢?根据财报披露,恒瑞拥有4700多人的研发团队,除了国内,公司在美国和欧洲均设立了研发中心和临床医学部。几年来,公司先后承担了
恒瑞:国产创新药的希望
avatar九点财报
2021-11-16

被错杀的美的集团

家电行业的集中度非常高,2021年前三季度,整个A股家电板块总营业收入9988亿元,其中头部美的、海尔、格力总营收5694.41亿元,占比为57%。如果看净利润的话,整个行业前三季度净利润为674.52亿元,美的234.55亿元,海尔99.35亿元,格力156.45亿元,CR3合计净利润490.35亿元,占整个行业的72.7%。由此可见,家电行业的利润基本被头部企业垄断,后排的小厂只赚营收不赚利润。按营收规模排,美的集团是绝对的规模第一,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629.43亿元,净利润234.55亿元,扣非净利润225.65亿元。即便很赚钱,股价从年初高位至今依然下跌超30%,好在场内还有535家公募基金在死扛。01稳健的三季度三季度报显示,公司1-9月份营业收入增长20.75%;归母净利润234.55亿元,同比增长6.53%;扣非净利润增长9.45%。这份业绩非常优秀,就算在全A股4000多家上市公司里也能排到第22位,营收和净利润也创下了公司历年以来最好的成绩。但资本市场向来要求比较高,对于大市值公司来说就要有更好的成长预期、更高的业绩增速,美的的增速只能算是稳健,相对比疫情之前,增速下滑的比较明显。按照美的的规模来说,要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其实比较困难,不是经营问题,而是整个家电行业已经饱和。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空调市场零售额为 935 亿元,同比增长 1.4%。洗衣机市场零售额达到 357 亿元,同比增长 19.4%,且线上和线下的市场均价也都有大幅提升。冰箱市场零售额达到 477.9 亿元,同比增加 17.3%,因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结构升级影响,冰箱均价提升明显,线上市场和线下市场的均价分别提升 16.3%和 12.3%。除了空调价格不怎么涨以外,其他的如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基本整个行业的家电都在涨价。大宗原材料价格暴涨,家电价格涨
被错杀的美的集团
avatar九点财报
2021-11-29

靠补贴烧出来的美团

王兴之前说过"美团是一家没有边界的公司,但凡和生活服务相关的东西,美团都会涉及"。事实上头部互联网公司都是无边界的,基本都是"美团式",干完团购干外卖干完外卖干打车。这种商业模式的核心是用户,大体的玩法通常是"融资-补贴-再融资"的方式获取用户,培养用户习惯,之后再进行流量变现。11月26日晚间,美团发布了三季度财报,情况跟其他头部公司差不多,都是营收稳健增长,净利润亏损严重。本季度营收488.29亿元,同比增长37.9%,经营亏损101亿元,上年同期经营盈利67.2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亏损55.27亿元,上年同期盈利20.55亿元。由此可见,除了投资上的亏损,美团的主营业务也开始加大亏损,是赚钱能力不行?还是因为行业收紧基本盘受损?1美团的赚钱能力美团的主营三大业务分别是餐饮外卖、到店酒店及旅游和新业务及其他,三大业务分别贡献营收比例为54%、17.66%和28.10%。外卖依然是美团的基本盘,本季度外卖收入实现了28%的增长,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同比增长33.1%,新业务及其他增长66.7%。从收入端来看,三大业务增长依然强劲。用户端截至到9月30日,交易用户数同比增长40.1%至6.68亿,活跃商家数同比增长28.2%至830万。餐饮外卖,交易金额同比增长29.5%至1971亿,餐饮外卖交易笔数同比增长24.9%至40.13亿,酒店间夜量增长5.2%至1.20亿。主营业务加大亏损是因为经营利润率同比减少了0.4%,主要是销售成本增长太猛,从246亿增加至本季度381亿元,同比增长54.8%。对于美团来说,最大的成本支出是骑手的补贴以及对用户的补贴,从长期的角度考虑,这些补贴也都是可控的。参考某打车平台,一旦公司发展到某个阶段,完全可以削减补贴来增加利润,所以只要平台份额足够大,利润其实是可以做到相对可控。整体来看,美团的各项业务增速依然很猛,即便是在疫情的大环境下,酒店
靠补贴烧出来的美团
avatar九点财报
2021-09-06

快手为什么巨亏?

快手自上市以来,半年时间股价从417.80港元下跌至83.95港元,市值缩水了1.38万亿港元。股价之所以会跌这么惨,一方面是因为上市前各种公关文吹的太狠,上市定价也过高;另一方面是因为不赚钱。互联网公司在盈利之前,烧点钱抢占市场份额是常规操作,但是快手亏的让人看不到希望。8月25日,快手发布2021年中报,上半年营业收入361.58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647.8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亏损96.89亿元。快手的几百亿亏损里并非全部是主营业务亏损,还包含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公允价值变动"。之前小米上市的时候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到期后,持有人有选择赎回,或者随时转换为公司股份的权利。快手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指定为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在快手经营业绩好的时候,转股权的估值也就随之提升,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作为公允价值计量的负债金额也会增加,与之对应的的是,在损益表上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听起来比较复杂,其实只需要明白,快手的估值越高,净利润亏损就越多,反之估值下滑,亏损就会减少。中报归母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减亏了,也就说明对应的估值缩水了。从经调整后净利润也能看出,快手上半年比上年同期亏损更多了。1)公司二季度经调整后利润亏损47.7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9.38亿元,多亏损了28.32亿元。2)上半年经调整后净利润亏损96.89亿元,上年同期亏损62.83亿元,多亏34.06亿元。1买量成本太高了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都是积累用户,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变现。快手也不例外,快手的主要商业模式是通过视频号积累用户,然后通过打赏、电商和广告变现。很多人说快手是老铁经济,原因就是快手过去的变现方式是靠粉丝打赏变现,而二季度的数据告诉我们,老铁们已经赏不动了。二季度,直播业务收入71.9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滑13.8%,上年同期为83.40亿元。二季度,线
快手为什么巨亏?
avatar九点财报
2021-12-17

顺丰的隐忧

客观的说,中国作为全球线上渗透率最高,且又有14亿人口作支撑的消费大国,物流配送行业应该有一家五千亿以上的企业。全球最大的物流企业UPS在美股市值超过1万亿元,国内行业规模最大的顺丰市值3100亿元。随着核心资产的逻辑崩塌,顺丰年初至今跌幅已超40%,几个月前顺丰还是那个"坐6000亿望10000亿"的快递龙头。也就几个月的时间,业绩崩塌、股价崩塌,公募基金大额抛售。6000亿市值的顺丰性价比绝对不够高,但是3000亿市值的顺丰是不是已经具备投资价值呢?从近期的200亿定增名单来看,多家知名外资均位列其中,其中瑞银一家就拿了30亿的货(成本57.18元)。本篇我们就从三个角度来分析顺丰的涨跌逻辑,以及对未来的展望。1疫情的红利期结束2020年突发的疫情对整个经济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大量的企业生产停摆,但是对于快递行业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大利好。首先疫情期间,大家的生活出行受到限制,加快推动了线下业务线上化的进度,电商直播加速崛起,作为物流配送的快递公司订单量暴增。其次是受疫情影响全球油价暴跌,以及疫情期间各地高速公路免除车辆通行费,直接降低了快递公司运输成本。顺丰跟其他的快递公司不同,疫情期间大量的快递公司业务也受到了影响,但顺丰因配送及航空运输等基础设施前期建设的比较完善,在这种突发的情况下反而获取了更多的订单。从顺丰的近几年财报情况来看,2020年营收增速37.25%,扣非净利润增速为45.74%,是近几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国际快递巨头UPS的情况也差不多,2020年UPS营收增速为14.22%,是近几年增速最快的一年。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交通减费、油价下跌、友商业务受阻,这些硬性的利好已经不复存在。不仅如此,随着疫情的防控,全球大宗商品涨价反而增加了运输成本。数据来源:IFind从季报的变化来看,顺丰的业绩增速从2020年三季度开始下滑至今,2021年一季度净利润
顺丰的隐忧
avatar九点财报
2021-09-13

小米为什么不被资本市场认可?

小米为什么不被资本市场认可?雷总在新机发布会上用了3分钟的时间来提出这样的问题。首先我们要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公司才会被资本市场认可?从全球资本市场抱团的情况来看,认可度最高的是科技类公司。诸如苹果、微软、亚马逊、台积电,这些公司其实在各自的领域都是全球顶级的龙头。基本都具备高研发投入、强创新能力,以及在行业内都拥有较强的定价权。美股也有一些暂时赚钱能力不太强,但是未来预期很强的公司,他们的估值都很高。比如亚马逊的云业务全球第一,市场给出了60倍的估值;比如特斯拉是销量最好的电动车品牌,市场给出了300倍的估值。1小米是一家什么公司8月25日,小米发布了2021年中报业绩。上半年营业收入1464.7亿元,同比增长59.5%;期间利润160.52亿元,同比增长141.3%,经调整净利润为123.9亿元,同比增长118.4%。利润的调整主要是减去了投资收益,更能清晰的表现出小米这家公司主营业务的赚钱能力很强。在全球整体销量滞涨的情况下,小米取得这样的成绩说明公司的高端升级策略是成功的,当然也有一部分因素是某厂被限制。从营收结构上来看,小米是一家手机X互联网公司,手机硬件的收入占比超过一半。营收结构:智能手机业务占比60.01%,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占比27.35%,互联网服务业务占比11.4%以及其他1.2%。数据来源:IFind小米上半年的销量实在太好,手机业务增速高达78%,是公司业务中增速最快的一块业务。智能手机全球市占率第二,国内市占率第三,国内外出货量增速均创下行业第一,登顶第一指日可待。但是小米各项业务中毛利率最高的一块业务不是卖手机,而是互联网收入(包含广告、游戏、金融业务等)。二季度小米共实现了151.48亿元的毛利,三大业务分别为手机业务69.93亿元;IoT与生活消费产品27.42亿元;互联网收入52.14亿元。互联网业务只收入了70.33亿元,就贡献
小米为什么不被资本市场认可?
avatar九点财报
2021-11-11

鹅厂的业绩有点凉

11月10日,腾讯控股发布了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说实话这份报告有点不及预期,又有点符合预期。符合预期,是市场本身就预期三季度不会太好,毕竟各种政策高压之下再弄出个暴涨的业绩,确实没法看。不符合预期,是收入下滑的有点差,腾讯的投资者众多,我也是其中一个,但确实是下滑的有点多。1-9月份收入4159.30亿元,同比增长19%;归母净利润1298.64亿元,同比增长29%。非国际财报准则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989.08亿元,同比增长10%;第三季度非国际财报准则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317.51亿元,上年同期是340亿。且不说第三季度已经出现下滑,前三季度增速只有10%,这就已经算是很拉胯了。对比美股那几家头部的科技,几乎都是30%以上的增速,脸书的营收增速45.54%,净利润增速62.24%。当然,腾讯也一定具备这样的赚钱能力,只是暂时需要在塔下防守一波。腾讯的商业模式很简单,就是靠着微信和QQ两款社交软件,建立了十几亿人的关系链。然后通过不断丰富支付、文娱等各种生活便利端口来绑定用户,之后挖掘和利用用户的需求挣钱。前三年季度,微信及海外版合并月活账户数12.63亿,同比增长4.1%,国内基本已经饱和了,未来的增量要靠海外。QQ移动终端月活账户数5.74亿,上年同期是5.91亿,下滑了7.1%,QQ本身就是被腾讯自己终结的,没啥预期。目前腾讯最大的护城河依然是社交关系,而且暂时无可替代。阿里、头条、小米,头部的科技公司基本都做过社交关系,也基本都失败了。试想一下,每天10.9亿用户打开微信,3.3亿用户进行了视频通话,7.8亿用户进入了朋友圈,1.2亿用户发朋友圈,3.6亿用户在阅读公众号文章,4亿用户使用小程序。以上数据是张小龙说的,财报中还披露了小程序的数量同比增长超过40%。这么大的数据量,所产生的极限收入是无法预估的,只要腾讯想,在现在的基础上增长50%,
鹅厂的业绩有点凉
avatar九点财报
2021-11-23

杨元庆的联想?

联想又一次被舆论推上了风口浪尖,这次不是上市被否的问题,而是高管薪酬、负债,以及中科院持股问题。关于柳传志先生薪水问题,在联想控股2020年财报中有披露,详细收入:包含薪酬、激励奖励、酌情花红、退休金等,合计金额为7603.5万元。除了联想控股的薪水以外,联想集团也支付了150万美元退休金给柳传志先生,合计不到1亿元。关于联想集团管理层薪水问题,在招股书中也有披露,2018/2019财年为5.6471亿元,2019/20财年为9.0948亿元,2020年/21年财年为9.3383亿元。杨元庆拿了多少薪水?根据联想集团2020/21年报披露,杨元庆薪酬包含薪金、酌情奖金、激励退休金及雇主的退休金计划、其他福利等合计2616.6万美元,兑换成人民币是1.67亿元。你以为就每年拿一个多亿就完事了吗?too young,too simple!根据财报披露,杨元庆先生直接或间接持股联想1158972195股,权益比例9.62%。按照联想11月22日港股收盘价7.86港元计算,杨元庆持有股份市值超过90亿元港币。关于联想是否资不抵债的问题,这还是要拿出真凭实据的,根据IFind数据显示,联想控股(H股)截止2022财年中报资产负债数据如下:流动资产275.72亿元(包含了87.28亿美元存货),非流动资产150.03亿元(含无形资产91.08亿美元),资产合计425.75亿美元。流动负债313.45亿美元(短期借款4.82亿美元),非流动性负债70.91亿元(33.09亿美元),负债合计384.36亿美元。WTF(What The Fuck),资产负债率高达90%。为什么要单独把存货和无形资产标记出来呢?因为电子产品更新换代较快,老库存有贬值的风险,至于无形资产里还包含了研发资本化以及专利、电脑软件等。是不是资不抵债,我就不评价了,大家细品。
杨元庆的联想?
avatar九点财报
2021-11-22

收购盾安,格力血亏?

两年前,格力和美的市值不相上下,现在的美的已经相当于两个格力再加上一个苏泊尔,差在哪?格力的问题很清晰,产品太过于单一,国际化难,公司超过70%的收入依赖空调,海外市场也错过了最好的并购时期。也正是因为重重问题,格力股价从年初至今跌幅超过40%,尽管高瓴还有几百亿在死扛,市场依然不买账。格力现在的优势在于,空调业务依然是国内老大,基本盘没问题,同时手里还攥着上千亿的资金,一直在谋求多元化。做手机这条赛道就不多讨论了,竞争激烈、困难重重、已是大红海,格力很难做出差异化的产品。新能源这条赛道应该是格力未来比较好的增量空间。今年8月份,格力通过参与司法拍卖竞得银隆新能源30.47%股权,加上董明珠委托的表决权,格力合计控制银隆新能源47.93%的表决权,拿到了绝对的控制权。11月16日,格力再次出手拟通过股份转让、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以总价30亿元购买盾安环境38.78%的股权。收购盾安环境,并不完全是为了空调上游零部件自主可控,更多的可能是为了打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盾安环境是全球制冷元器件行业龙头企业,公司目前四通阀、截止阀、小型压力容器、系统集成管路组件市占率均为世界第一,电子膨胀阀位列全球第二。国内市场方面,公司与三花智控形成双寡头垄断格局,最近三花智控对于格力的收购也颇有异议,原因就是这两家是竞对。1拉胯的业绩好歹也是全球型的龙头企业,业绩一定很好才对,很遗憾的是公司的业绩一直很拉胯。从历年的利润表情况来看,公司赚钱能力确实一般。2018年之前,公司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均低于800万,一家营收80亿的公司,扣非后净利润只有700多万,这确实有点开玩笑了。2018年公司净利润亏损21.67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1.01亿元,一把亏光了过去所有的利润。数据来源:IFind 公司财报2018年和2020年出现了两次巨额亏损,净利润分别亏损21.67亿、10亿,两次亏损的主要原因分
收购盾安,格力血亏?
avatar九点财报
2021-12-06

146亿,深圳机场被低估了

中国人到底有多爱买奢侈品?根据麦肯锡数据披露,疫情前中国人贡献了全球约1/3的奢侈品消费,消费外流高达7成。疫情后,奢侈品消费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去年奢侈品市场规模反而逆势上涨了48%,海外消费都转到国内了。从中免的业绩也能看出来,2020年中免净利润61.40亿元,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年。中免是开免税店的,除了市内免税店,中免还是机场免税店最大的合作方,目前已经合作了上海机场、首都国际机场以及白云机场。下一个合作的对象可能是深圳机场。根据深圳机场的公告披露,深圳机场设立口岸免税的申请已经获得批准,后续将启动招标工作。1机场的赚钱逻辑机场的收入主要靠两方面,一是航空性收入;二是非航空性收入。航空性收入包含起降费、停场费、客桥费以及旅客服务费等(没故事可讲)。航班相关的收费标准要按照政府指导价执行,比如起降费,25吨以下的一类1级收费是240元,国际航班收费是2000元。非航空性收入,包括了广告费、免税、物流、餐饮等,其中最大头的收入是免税店的分成。机场的估值是按照非航空性收入与航空性收入两者的比例来判定的,非航空性收入占比高,那就是消费估值,航空性收入高,那就是基础设施估值。参考上海机场,2019年非航空性收入68.6亿元,占总营收占比超过60%,所以上海机场一直是消费估值。深圳机场目前的收入结构为,航空主业占比79.30%,广告和物流分别占比为11.31%和9.39%。数据来源:IFind2021年前三季度,深圳机场营业收入23.61亿元,净利润0.12亿元,受疫情影响三季度再次扩大亏损至8197万元。从业绩上来看,深机场就是一个基础设施的估值,不过现在有了新的转机。2免税店带来新转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最核心的城市,加快打造面向亚太、链接欧美澳、衔接"一带一路"的客货运输网络,努力建设成为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重要的高品质创新性国际航空枢纽,是深机一直以来的目标。为此,2018年深
146亿,深圳机场被低估了
avatar九点财报
2021-11-12

这些才是硬科技

国内半导体行业的估值一直比美国高,头部稍微有点硬核技术的公司基本都是百倍估值起步,但晶圆厂却只有40倍。是晶圆厂的技术不够高?当然不是,一个芯片的制造过程中,光刻环节是制造流程中投资金额最大、技术最难的环节。内地厂家估值一直不高的原因是晶圆制造无法做到完全自主可控,因为上游的光刻机要依赖ASML。除了光刻机,还有蚀刻、清洗设备、硅片材料等多个上游的材料和设备均依赖美日韩技术。要想生产出一颗手机芯片,就需要技术比较前沿的EUV光刻机,这种机器全球只有ASML一家公司有。美国以EUV含有美国技术为由,一直在管控销售,所以内地厂家一直买不到EUV光刻机,也就无法生产7纳米以下的芯片。中芯国际目前是内地技术最好的厂家,已经可以量产14纳米工艺,但因HW被禁,14纳米的收入一直在下滑。高端芯片的临界点就是14纳米,14纳米以上的7纳米、5纳米,这些都是手机中应用到的高端芯片,14纳米以上的40、55、90等基本都是智能家居、物联网和汽车类。01中芯国际季度报中芯国际1-9月份营业收入253.71亿元,同比增长21.98%;归母净利润73.18亿元,同比增长137.59%,毛利率27.94%。数据来源:IFind收入结构上,占比最高的是55/65以及0.15/0.18,三季度已经看不到14纳米的收入了,14纳米之前主要做的是HW麒麟710的订单。三季度业绩暴涨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全球晶圆产能爆满,代工费用涨价,中芯三季度产能利用率100.3%,去年同期为97.8%;另一方面是资本支出减少了54.9%,上年同期资本支出155.02亿元,今年支出为69.88亿元。四季度业绩指引,季度收入环比增长11%至13%,对应四季度预期营收为103.01亿元,全年收入356.73亿元,同比增长30%。公司预计明年的市场景气度依然向好,公司供不应求的局面应该会持续到明年全年。万物互联的大数据时代,人
这些才是硬科技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