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线
价值线LV4 文化虎
个人简介:14年老股民,收益上百倍
IP属地:广东
11关注
10336粉丝
1主题
0勋章
avatar价值线
09-22 09:40

仅20亿市值的植发龙头 雍禾医疗这个估值到底值不值得持有?

成长股到头来还是逃不过戴维斯双杀的命运,没有永涨不跌的资产,大环境也在持续变化。身处厚雪长坡的医疗服务赛道,当初顶着植发第一股上市的雍禾医疗,因为有爱尔、通策等10倍股的对标,一度非常被机构看好,然现实却很残酷,近几年市场对赛道股投资的风险偏好在降低,加上主流机构对消费复苏不确定性的担忧,医疗服务赛道近两年整体表现不佳。 然投资成长股的魅力就在于能否在公司or行业的底部区域敢于下重注,等待戴维斯双击的到来。招商证券的一份研报曾经总结了10倍股的几个特征:合理的战略目标和产业布局;积极进取的管理层;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持续领先、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可复制的盈利模式;广阔的市场空间。 相信很多投资雍禾的朋友,都相信其具备10倍股的潜力:身处黄金赛道,毛利率高且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公司处于成长初期,虽然短期业绩承压但已在竞品中已脱颖而出,市场占有率提升只是时间问题;曲奇模式的成长,可复制性,行业天花板还有很远;公司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虽然短期股价让人绝望,就线哥跟踪,撇开利润指标,个人认为雍禾在疫情这几年的整体基本面的表现还算可圈可点的,就目前来看,雍禾至少有三重逻辑支撑其估值。 第一、单店估值逻辑。 公开资料显示,截止23年9月,公司拥有植发门店77-78家,预计2023年可以开到85家。而成熟植发门店单店5千万收入左右,发展期门店3千万左右,成熟院部每年增长是16-18%,成熟门店单店利润率25%+,算上总部费用摊销利润率也有20%+,比其他医美行业门店利润率要好。 以80家门店计算,单门店市场估值仅2500万估值,而根据目前单店利润600万左右(预计净利润300万),目前单店PE仅维持8倍,甚至低于一级市场的估值,属于严重低估,这种只有在成长股环境极差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未来估值纠偏的预期非常强烈。 第二、市占提升逻辑。 从目前来看,传统全国性民营连锁植发机构CR4另外
仅20亿市值的植发龙头 雍禾医疗这个估值到底值不值得持有?

CBD政策祭出最强大招 行业头号玩家雾麻科技(ISPR.US)后市补涨空间巨大

CBD雾化一直是电子雾化领域成长性最强的钻石赛道,然受制于政策监管等因素,机构对其配置始终相对谨慎;而如今,重磅政策的出台或将打破这种局面,行业未来高增长的确定性在逐步增强,CBD雾化板块或许又将成为华尔街的超配。 近日,两则重要消息让久违的CBD再度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焦点。其一是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正式建议将大麻从《受控物质法案》附表I移至附表III,这是美国50多年来大麻政策改革在联邦层面所取得的最大进展;此外,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暂定于9月27日对《安全和公平执行(SAFE)银行法案》进行投票。其首要立法任务之一并致力于在秋季就大麻问题取得进展,同时积极推动在法案中增加关于州级大麻除罪化的条款。 受此刺激,美股CBD板块利好预期近期正在加速演绎,其中Columbia Care Inc.(CCHWF)、Ayr Wellness Inc.(AYRWF),Canopy Growth Corp(CGC)近半月涨幅均超三倍,Curaleaf Holdings Inc(CURLF)涨幅亦有两倍有余,而美国本土CBD雾化第一股雾麻科技(ISPR.US)上周五虽大涨12%,但后市仍存在极大的补涨动能。 窃以为,美国大麻合法化会加速市场快速扩容,带动行业景气度的快速提升。对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均构成实质性利好;受益于景气度的传导作用,产业链下游,尤其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及具有品牌效应的企业或将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雾麻科技或是此次政策放松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当初顶着CBD雾化第一股上市的雾麻科技,上市伊始就受到资金的广泛关注,股价也一度创出历史新高。 作为一家定位于全球化的电子雾化公司,雾麻科技产品远销全球30多个国家地区,拥有超150家分销商,随着地区市场、业务形式的多元化拓展,公司已经基本摆脱了单一国家的政策风险,业务也取得了高速增长;其明星增长板块正是CBD雾化业务,财报显示,
CBD政策祭出最强大招 行业头号玩家雾麻科技(ISPR.US)后市补涨空间巨大

绿电业务持续发力,经营业绩环比改善  水发兴业能源价值拐点初现

曾几何时,风光储等绿电产业一时风光无限,尤其是双碳目标下,“十四五”期间,预计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量在全社会用电增量中占比超50%,风光发电量有望实现翻倍式的增长;伴随着巨头们的纷纷扩产,行业竞争加剧,尤其是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声音不绝于耳,然而随着新能源技术进步和产业规模化发展,新能源成本持续下行,行业景气度正在触底回升。 近日,水发兴业能源(HK00750)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受项目建设进度延迟、房地产周期及转型期阵痛等因素影响,公司实现营收22.32亿元,毛利5.04亿元,整体业务规模同比有一定的下滑;但从环比来看,公司营业收入环比增长14.58%,毛利环比增长22.63%,经营拐点已现。 (来源:根据同花顺整理)   一、清洁能源和绿色建筑双轮驱动 水发兴业能源加速向绿电运营商转型 基于能源安全、双碳环保等长期发展逻辑,新能源行业始终是一个厚雪长坡的万亿级赛道,据CPIA和GWEC预测,21-25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有望达355-440GW,CAGR为13.1%-14.06%;风电新增装机量有望达195GW,CAGR为10.67%。另据天风证券研究所预测,“十四五”规划期间新增光伏电站总投资额可达15265-18920亿元;新增风电电站总投资额可达11865亿元,市场空间较大。 身处优势赛道,水发兴业能源持续围绕主业做优做精,并以此为基础加快转型升级。 清洁能源方面,公司的电力施工总承包资质已升至一级,EPC综合竞争实力显著提升,位列中国光伏电站EPC总承包企业第18位。此外,公司正在加速转型成为绿电运营商,截至上半年,公司新开工的光伏和储能项目超过300MW,持有清洁能源电站超900MW,电费收入3.89亿元,同比增长13.84%,占总收入比重超17%。 此外,公司自主投资建设的清洁能源项目800MW正在有序建设中,有望在下半年陆续实现并网。同
绿电业务持续发力,经营业绩环比改善  水发兴业能源价值拐点初现

内房信仰再次回归 融创中国大涨60%意味着什么?

凭借着两日暴涨60%,融创中国再次回归大众视野。 5日早间,沪港通调整了港股通标的名单,新调入22家,调出27家,融创中国成为唯一获调入地产股,叠加楼盘单日热销56亿等消息,成为大涨的主要导火索。 然而冰火两重天,此次内房股和物业股也是被调出名单的重灾区,包括中骏集团控股、弘阳地产、德信中国、中梁控股、港龙中国地产等内房股,合景悠活、卓越商企服务、宝龙商业、建业新生活等物业股,合计9家,约占调出总数的三分之一。   一、地产华丽转身尚待时日,但融创等传统优质巨无霸仍具竞争优势 如今地产格局与几年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央国企逐步占据了市场主流,而民营企业除了龙湖因为较早进行商业化布局仍在竞争范围内,其余的多数已经放弃拿地,仍在还债阶段。 近期地产行业迎密集利好,包括降低贷款利率、降低首付比例、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城市全面实施“认房不认贷”等,可以判断,地产政策已经完全转向,不排除一线限购会随时取消。 虽然行业暖风频吹,但不可否认的是,地产这个夜壶很难重回巅峰了。但不排除单个企业凭借着品牌影响力和领导人号召力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比如说教育行业新东方跨界直播带货实现了华丽转身; 地产行业中,内房的信仰融创中国毫无疑问在品牌影响力方面仍处竞争行列。如昨日,融创壹号院单日认购169套,总认购金额约56.2亿元,已超7月全月合同销售额,其品牌号召力可见一斑。 另一层面,强大土储成为传统巨无霸翻盘的资本和竞争优势所在。融创中国其核心土储和销售均聚焦于一二线高能城市。财报显示,公司一二线城市销售占比约77%,1.38万亿的未售土储货值中,也有七成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在政策收紧阶段,土储如烫手山芋;而在政策松绑时期,融创大量优质土储则成为公司走出困难的关键!   二、纳入港股通 融创放量大涨释放了什么信号 最近融创确实利好不断。 除了财报业绩亏损收窄外,公司债务重组
内房信仰再次回归 融创中国大涨60%意味着什么?

业绩符合预期 酒鬼酒主动降速是为了走得更远

30日晚间酒鬼酒发布了23年H1的财报,这业绩显然低于很多人的预期,但从酒鬼宣布渠道费用改革以来,很多老粉都知道,这个业绩基本在预期之内;从市场反应的情况看,也基本符合机构的预期,当日走势先抑后仰,而后二连中阳,基本和行业保持一致。 个人判断,业绩对酒鬼走势的利空因素已经基本消化,目前处于底部整固阶段,未来渠道费用改革带来的边际利好会在动销、库存去化、稳价等核心指标中体现,一旦数据有实质性的好转,酒鬼大概率会重回增长轨道。 一、渠道费用改革势在必行 先改先受益 这几年各行各业都在去中间环节,以医药来说,集采即是砍去了大部分中间环节,最终让利给消费者。而对于白酒行业来说,传统的经销商模式虽然推高了白酒企业的业绩,但是终端开瓶率远远低于销售增速,这虚假繁荣的背后肯定蕴含着风险;就个人浅薄的理解来看,除了茅台本身拥有类货币价值,其它酒本身基本处于买方市场,如果这个泡沫不刺破,白酒行业虽然贵为顶级的商业模式,但风险本身也不小。 另一层面,由于库存问题,会导致几个问题,一个是价格倒挂,另一个是经销商窜货。据酒鬼酒副总经理王哲透露,中国所有白酒经销者或者所有卖白酒的商贸公司、商户,最近半年到一年时间对销售白酒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其背后的原因,就是价格出现问题导致经销商没有利润,从而对未来没有信心。 乱象面前,去中间化大势所趋,酒鬼本次主动进行渠道费用改革,可以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截至中报期可以看到公司的一些边际变化。首先是业绩层面,环比是改善的,虽然不是很明显;其次在动销方面,Q2 以来酒鬼酒消费者开瓶扫码次数同比增长 37%,渠道动销加速;库存去化方面,公司半成品占存货比从2016年的81.14%持续降至2023年H1的55.45%,在产品占存货比从2020年的2.20%持续下降至1.48%,库存商品占存货比2022年末最高达36.39%,今年半年报则下降至22.58%;此外,酒鬼一大
业绩符合预期 酒鬼酒主动降速是为了走得更远

收入增两成,同比大幅减亏!融创中国以时间换空间

8月30日,深圳官宣执行“认房不认贷”政策,这意味着,超一线城市房地产调控正趋于松动,房地产信心恢复正在由量变走向质变阶段。 作为曾经的内房股信仰,融创中国(01918.HK)昨日发布其复牌后的首份财报,公司23年上半年实现合同销售额521.4亿元,销售回款率超过90%;营收584.7亿元,同比增长20.5%;毛亏约为30.8亿元,同比大幅减亏49.2%;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53.7亿元,亏损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3.9亿元,减少约18.1%。 可以看出,虽然仍然比较困难,但作为曾经的龙头,融创还是体现了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围绕重点保交房的房地产业务稳步恢复,“地产+”业务则实现了快速增长;可以说,在政策呵护下,融创正以时间换空间。 一、地产业务收入端和负债端双改善 立信德豪出具无保留意见 从披露的中报中,有一点特别值得关注,即其核数师立信德豪对融创2023年中报也给予了“无保留意见”,相较2022年年报的“无法作出意见”,有明显改善,从这点可以大概率判断,在政策呵护下,融创已经基本保证可以“活下去”,之所以这么说,源自其收入端和负债端的双双改善。 从收入端看,融创中国其核心土储和销售均是聚焦于一二线高能城市。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一二线城市销售占比约77%,1.38万亿的未售土储货值中,也有七成分布在一二线城市,这些城市未来是基本不愁销售的,这也是未来融创基本面持续改善的基础; 核心保交楼方面,融创保交楼纾困基金落地约190亿元。2023年上半年,融创在62个城市完成超11.8万户房屋交付,交付总户数同比增长31%,位列中国指数研究院全国交付套数第二位。同时,房屋竣工率的持续回升后续会提高收入结转效率。 负债端看,融创债务重组即将落地,短期内无重要偿债压力,也为公司今后的发展争取了时间。 其中160亿元境内债券已在年初展期成功,境外债重组方案也拿到87%同意票,将于
收入增两成,同比大幅减亏!融创中国以时间换空间

双减两周年后,有道财报里的“点线面”

临近9月开学,关于教育的话题也再次热了起来。算了下,距离2021年7月24日国家出台”双减“政策,已经过了两年多,期间还经历了一年半的疫情,但是教育股到底怎么样了? 最近,教育科技公司有道发布了最新的二季度报。根据财报数据,二季度有道公司净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26.2%,回到正增长的轨道。在业务板块方面,学习服务净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20.8%,智能设备净收入为2.2亿元,受消费电子周期性影响同比有所下滑,环比保持住了增长。  那么问题来了,这次有道的财报还有哪些新变化?这种增长是个案还是普遍行为?未来的增长是否还能持续?借此管窥教育股。 1、广告的点:接近一倍的增长来自哪? 有道本季的三大业务中,广告无疑是那个“显眼包”。财报显示,Q2广告的净收入为3.0亿元,同比增长98.7%接近一倍,创历史新高。 这个数据是什么概念?于有道自己来说,是广告连续三个季度业绩保持50%以上的增速,尤其还跨越了疫情这个周期,持续高增长也更为难得。于行业来说,按照QuestMobile给出的今年Q2互联网广告同比8.1%的增速,有道广告跑赢了整个广告大盘(注:也快于同期腾讯、快手、爱奇艺、B站、百度等一众互联网公司的广告业务增速)。 一般来说,广告业务的增减,与整个经济环境和和社会消费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所以今年经济的恢复也带动了广告收入的增长,但除此之外,我还看到了有道不一样的一面,那就是AI对广告业务的推动。 根据有道财报的说法,Q2广告的增长包括两个原因:一是通过自研的AI技术判断KOL关联的主题,智能打标准确率接近90%,使得投放更加精准,可以帮助客户更快更准确地找到目标用户;二是得益于广告系统的升级,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实时准确的转化数据,有助于用户精准决策。 在这里,我觉得也有必要介绍下有道的广告,因为可能很多人跟我起先关注到这个业务一样,困惑为什么一个搞教育的还
双减两周年后,有道财报里的“点线面”

美图财报简评:AIGC已助力公司实现质的进阶

“百模大战”之后,AIGC和大模型的风显然已经刮不动了。物以稀为贵,资本市场没有永恒的风口,曾经捧的有多高,如果没有业绩的兑现,摔下来就有多猛。 临近中报期,昆仑万维、浪潮信息等A股AIGC龙头纷纷交出不及预期的财报,资本市场质疑声四起,到底AIGC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还是资本炒作的游戏。 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AI是否有落地的应用场景并能够持续助力业绩的提升,才是最为根本的。都知道AIGC有长期价值,但真正能将AIGC融入进业务本身,并能质变飞跃的公司却不多,美图算是其中之一。 昨日盘后,美图发布一份略超我预期的半年报。公司实现总收入12.61亿元,同比增长29.8%。经调整后归属于母公司权益持有人的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320.4%,毛利率近60%。月活跃用户数2.47亿,同比增长2.5%。 分业务看:2023上半年,美图VIP会员数超720万,创下历史新高,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可怕的是,目前订阅用户渗透率仅在2%左右,后续仍有极大的提升空间。本次财报美图对业务进行了重新划分,以VIP订阅为主的影像与设计产品业务收入6.02亿元,同比增长62.2%;美业解决方案业务收入2.86亿元,同比增长31.1%;广告业务收入3.49亿元,同比增长28.2%;其他业务收入2309万元。 作为曾经的国民修图软件,美图工具属性难以变现的毛病被无限放大,但随着AI时代的到来,工具价值迎来了大爆发;美图回归工具价值本身,从生活娱乐工具转向生产力工具,实现了B端、C端的全方位覆盖。 窃以为,美图之所以业务能够持续创新高,与公司全面All in AIGC是密不可分的,AIGC已经助力美图实现了质的飞跃。 1)不同于其他AIGC概念股追逐风口,美图在AIGC领域有超前的布局,早在2010年美图影像研究院(MT Lab)成立起,美图就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探索,至今已经十余年历史。恰逢A
美图财报简评:AIGC已助力公司实现质的进阶

“认真做服务”的医美龙头新氧已跨越低谷

B端医美服务良莠不齐,C端消费者对医疗美容需求显著增长的同时也维权艰难,医美产业互联网平台龙头新氧在引领行业有规范有序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跨越低谷,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8月21日,新氧发布半年报。财报显示,公司2023年第二季度总收入为4.121亿元人民币(5680万美元),同比增长33.3%,环比增长32.9%,创自2022年以来收入新高,恢复高增长态势,净利润实现大幅扭亏,利好信号不断释放。 基础设施平台筑底医美行业,用户粘性效益转化持续增强 新氧旗下新氧App/网站是目前国内最大最受欢迎的医美/消费医疗垂直互联网平台,新氧App围绕用户体验升级,不断丰富社区内容生态,创新平台运营玩法,已然成为医美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平台,用户粘性极高。 截至今年3月,新氧APP业务已覆盖中国超过348个城市,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泰国等海外国家,吸引了近26000家认证医美及消费医疗机构入驻,平台医生注册数量47000+,平台医生保持年度活跃1.8w+。消费者数据方面,新氧APP累计下载用户1.93亿,新媒体矩阵单月浏览量超17亿次,评价日记471+万篇。 凭借行业领先的市场规模和用户粘性,以及通过加强算法技术迭代、强化医生IP打造、推出多元消费体验活动等一系列举措,依托新氧APP的社区电商(POP)业务加快恢复,机构信心显著提升。 反映在数据上,可以看出用户粘性也带来了平台业务的优质增长。新氧数据颜究院数据显示,新氧线上非手术项目订单量同比增长25.6%,非手术项目GMV同比增长51.6%,环比付费机构数同比增长20.8%。另据财报显示,新氧Q2平均移动月活跃用户数为300万,在新氧平台订阅信息服务的医疗服务提供商数量为1659家,新氧平台的总购买用户数为16.1万人,医美交易总额近人民币5亿元。 产业互联网平台转型,提纯用户增厚利润 为实现从医美电商平台到产业互联网平台的转
“认真做服务”的医美龙头新氧已跨越低谷
陆金所控股发布2023年二季报,显示Q2实现营业收入92.7亿元,净利润为10.04亿元,继一季度扭亏后,净利环比增长37%。新增贷款资产质量企稳和成本优化是利润改善的主要原因,公司二季度信贷减值损失环比下降4.3%,营业费用总额同比减少27.2%。 虽然利润端完全恢复尚待时日,但可以清晰地看到,作为行业排名第一的小微企业融资赋能平台,陆金所还是展现了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 一方面,业务发展重心转变,更注重资产质量而非规模增长。22年下半年,面对小微企业逾期率恶化,信用减值上升等不利局面,公司持续在降本增效,并主动收缩了新增贷款的信贷标准,聚焦高收益地区和高品质客户,优质借款人贡献占比不断提升,整体资产质量也企稳了。 另一方面,增信模式转向融资担保模式,通过融资担保子公司的100%增信模式,短期长期使公司增加业务自主性,不被保险公司提价压缩利润空间,改善盈利。长期能够更符合监管要求,容易获得客户认可,业务环境更好。 可以看到,公司近一年的业绩低谷期完全是宏观大环境的影响造成的,伴随着宏观环境的转暖和国家支持民营经济政策的出台,陆金所控股大概率明年将走出低谷,目前正是潜伏的时机。 $陆控(06623)$ $陆金所(LU)$
中国创新药发展基因大致分为两派,一类是恒瑞医药为代表的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这类企业一般比较保守,利润指标相对较好,整体稳健发展再谋求突破,而这类出海一般较为困难;另一类以$百济神州(BGNE)$ 为代表的,本身就有海外的基因,基本临床也是在国外的,这类企业一般来说都是研发狂魔,管线领先,投入巨大,但一旦成功回报颇高,比如线哥一直关注的$传奇生物(LEGN)$ 居然在医药寒冬之际股价创出了新高。 而最近有家$阿诺医药(ANL)$ 准备登入纳斯达克了,在如今中美这种环境下敢于上美股,还是需要一定的实力和底气的。 果不其然,阿诺医药整体的路径和百济颇为相似,可以说是具有海外基因的一家中国创新药企,其临床完全是基于美国数据。 看了下招股书,公司主要管线有六个,包括三个临床阶段候选药物: AN2025(buparlisib)、 AN0025(palupiprant)和 AN4005,以及三个临床前候选药物:AN8025、AN1025、AN9025。 其中最核心AN2025(buparlisib)取得 FDA的快速通道资格,有望成为同类首创药物,目前正在进行PIK3CA突变实体瘤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2期和3期临床试验。 中国药企虽然多,但创新性普遍不足,几乎都是me too或me better,FIC更是少之又少,阿诺医药目标定位显然是跨国药企,参与全球竞争,比如头颈癌治疗市场公司竞争对手主要是礼来(LLY)、赛诺菲-安万特(SNY)、默克(MRK)、Cli

时待常备者,AI赋能下阅文IP生态商业价值厚积薄发  

如今全球内容行业厮杀激烈,市场饱和,用户增长也面临瓶颈。内容行业的内卷仿佛预示着行业的下坡路,连全球龙头公司都无法逃脱行业内卷下的利润侵蚀,2023年二季度,奈飞净利润微增3.24%,内容王者的迪士尼也好不到哪里去,净利润迎来骤降,由盈转亏。 相比之下,国内的内容行业代表企业阅文集团的业绩表现颇具韧性。8月10日,阅文集团(0772.HK)发布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业绩报告显示,阅文集团2023年上半年实现收入32.8亿元;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大增64.8%。数据还显示,2023年上半年,阅文在线业务MPU达到880万,同比增8.6%,环比提升12.8%;在线业务整体实现收入20.4亿元,其中自有平台产品收入为17.6亿元,环比上涨2.6%,占在线业务总收入超80%。 在行业震荡背景下,阅文的基本面表现甚为稳固。经过6月的组织升级,公司的中长期业务蓝图转变为,升级AIGC赋能原创的多模态多品类内容大平台,构建新的IP上下游一体化生态体系。AI+IP生态的战略指引下,依托IP产业的最大动能——AIGC,阅文有望加速生态融合,为创作者赋能,愈发夯实大阅文护城河,跳脱传统网文逻辑,打开估值想象空间。 健康的付费内容生态构成阅文生态核心竞争力,破局行业内卷 阅文旗下有QQ阅读、起点读书和潇湘书院等平台,在免费阅读的冲击下,公司坚定强化付费模式,核心自有平台仍然保持增长态势,展现极强的韧性,如公司核心平台起点读书2022年收入同比增长超30%。 实践看来,付费阅读更能孵化出优质IP,虽然从月活数据上看,番茄小说、七猫、掌阅等新兴的免费平台已超越了付费平台,但迄今为止还没孵化出一个大IP,反观阅文旗下的《斗罗大陆》《斗破苍穹》《全职高手》等IP生命力经久不衰,时至今日还有动漫、影视等不断更新。 2023年中报数据中也可以看到,阅文付费用户已达880万,环比提升12.8%,新增
时待常备者,AI赋能下阅文IP生态商业价值厚积薄发  

植发行业洗牌加剧 雍禾医疗或迎来战略机遇期

8月4日晚,植发医疗龙头雍禾医疗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告显示,上半年公司亏损不多于2.4亿元,主要原因系公司进行战略性组织架构升级带来的人工成本增加和延续战略扩张带来相关支出增加造成的。 作为长期跟踪雍禾医疗的小散,显然这一亏损数额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期。但细细想来,在植发行业大洗牌之际,雍禾依旧能够保持稳健扩张的态势,足以证明行业龙头的综合优势。从长期维度看,短期的业绩因素不应该成为投资的恐慌因子,更应看到的是,行业已经迈入到了一个真正的大整合时代,而这一阶段行业渗透率的提升或许孕育巨大的投资机会。 行业竞争倒逼整合 雍禾或是最大受益者 《2022中国植发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受疫情和个别机构主打价格战等方面的影响,近年来植发行业内竞争日渐白热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新生植发的离场和大麦医疗冲击IPO未果。 然而危中有机,“洗牌”对于实力弱小的公司来说更多是“危”,而对龙头来说更多体现的是“机”。伴随着植发行业加速出清,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而雍禾医疗作为行业龙头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事实上,抛开利润数据,雍禾还是保持着稳健的扩张速度。2022年,雍禾新建9 家雍禾植发院部、6 家史云逊院部。而在2023年上半年,雍禾进一步新开9家植发医疗机构及5家史云逊门店。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最大的毛发综合医院北京雍禾毛发医院亦于近期开业,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龙头地位。 (2023年雍禾医疗开店统计【不完全版本】) 料这一切扩张计划源于对医疗毛发行业远景的看好和自身财务状况的自信。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目前植发行业市场的渗透率仅有0.25%,对比渗透率达到5%的医美其他子赛道,大量的植发需求尚未得到开发与满足。一旦行业渗透率达到质的飞跃,行业龙头无疑是最受益的,这从爱美客、爱尔眼科等行业龙头的发展轨迹即可看出。   短期业绩干扰有限 延迟消费或助攻远期营收 脱
植发行业洗牌加剧 雍禾医疗或迎来战略机遇期

宁波方正:转型的慢牛标的,未来特斯拉电池潜在供应商

典型的慢牛走势,说个简单的逻辑: 目前特斯拉最火的是4680电池(大圆柱锂电池),其Cy­b­e­r­t­r­u­ck或将使用4680电池,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中表示,二季度4680电池产量较一季度上升80%,预计在Cy­b­e­r­t­r­u­ck批量交付时,产量可达稳定状态; 比克动力电池副总裁樊文光也称:大圆柱电池是未来5—10年内中高端电动车的最优解,2025年中国大圆柱电芯市占率将超过30%,超过2021年全球总需求量。中金 也做出预测,随着特斯拉、$德国宝马汽车公司(0O0U.UK)$ 等国际主流车企的力挺,2023年将成为4680电池爆发元年,全球4680电池装机量有望超20GWh,2024年将超100GWh;而东北证券则预计,2025年全球46系列大圆柱电池装机量有望达到255GWh,全球市场渗透率可提至20%。 可以预见,由于4680能量密度高、快充、安全可靠且成本较2170更低等优势,未来4680可能会成为锂电池的重要方向。 $宁波方正(300998)$ 目前深度绑定比克电池。公司披露的合作内容显示,比克电池预计在2022年~2023年向宁波方正采购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数量约为3000万件;2023年至2025年,比克电池将宁波方正作为锂电池精密结构件第一供应商,并向宁波方正采购不低于年度价值4亿元的锂电池精密结构件。议内容同时显示,双方将探讨产品开发计划,积极与对方开展新产品的技术合作,包括但不限于4680、大方形等锂电池产品的精密结构件等。 另外,公司已经是$特斯拉(TSLA)$ 
宁波方正:转型的慢牛标的,未来特斯拉电池潜在供应商

黑马:转型的宁波方正(SZ300998)

今年6月以来,汽车零部件板块涨势甚好,连番的涨停潮时有发生。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89.4万辆,环比增长8.7%。乘用车销量大增,其产业链公司的投资价值也需要重新审视一轮,其中 $宁波方正(300998)$ 是汽车零部件领域中比较稀缺的兼具胜率、赔率和性价比的标的,转型中的黑马。  切入新能源赛道,积极拓展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客户 宁波方正(SZ300998)主营业务为汽车塑料模具和新能源电池结构件,是国内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的汽车塑料模具制造商之一,拥有包括大型注塑模具、吹塑模具和精密模具三大类塑料模具生产线。同时,公司的整线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提高了质量稳定性和生产效率,具有相当的技术壁垒。 据广发证券测算,2021年我国汽车模具市场规模1051亿元,行业巨大且分散,而宁波方正(SZ300998)在细分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且全球化布局优势明显。目前公司主要客户有萨玛汽车、佛吉亚、德科斯米尔、延锋内饰、曼胡默尔、迪安、亚普股份、考泰斯、马勒、宁波华翔、京威股份等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公司产品最终配套的整车品牌包括欧系主机厂如保时捷、奔驰、宝马、奥迪、大众、沃尔沃、雷诺等;美系主机厂如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日系主机厂如丰田、本田、日产等以及国内主机厂如吉利、长城、红旗、蔚来等。 公司大型注塑模具板块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具备优秀的汽车模具设计和生产能力,并得到了全球各知名车企的认可。目前公司已是 $宁德时代(300750)$ 供应商,正加快推进与 $比亚迪(002594)$ 等新能源头部企
黑马:转型的宁波方正(SZ300998)
前不久有一则消息其实吸引了线哥的关注,记者从中国zjh获悉,将抓紧完善REITs信息披露体系,强化临时信披要求,提升披露频次、及时性,客观准确反映底层资产运营情况,并研究推动将REITs纳入互联互通机制。 这是7月的消息,说实话,早在今年5月,香港zjh行政总裁梁凤仪出席香港房托基金协会活动时表示,香港zjh与内地监管机构持续探讨将房托基金(REITs)和中国房托基金(C-REITs)纳入互联互通机制的可行性。这次相关机构再次提出,预示着这次互联互通的脚步快了。 另一个重磅消息就是地产政策的全面转向。说全面有些过了,但是这一系列的地产政策的出台,确实给行业带来了不一样的预期,房住不炒成为历史产物。资本市场上,民营地产走势势如破竹,$金科股份(000656)$ $荣盛发展(002146)$ 翻了几倍,当资本市场能够毫无顾忌的连板,说明大家对地产的预期转向是一致性的,也意味了行业重回正常发展轨道。以上两大政策面的信息对于$招商局商业房托(01503)$ 来说均是偏多的。从业绩方面,招商房托也存在改善预期,花园城中区(二期)已接近完成,北区(三期)全部升级改造工程将于2023年底完工成,届时预计会带来租金以及出租率的双提升,这对于招商房托也是一个重要利好; 另外就是利息的置换了,公司已向兴业银行申请24亿人民币贷款,用于提前偿还境外债务,利息惊人的2.93%(线哥想说能给我借多少借多少),置换为人民币资产后,也能减少美联储加息对公司 的影

多因素扰动下国联股份成长韧性尽显 Q3增速拐点可期

7月14日晚,国联股份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为6.36亿元至6.47亿元,同比增加48.81%至51.39%;扣非净利润为5.62亿元至5.69亿元,同比增加46.01%至47.83%。这是继2019年以来,公司连续18个季度实现单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成长韧性尽显。 一、大宗商品下行和舆论危机双重压力下,国联这份中报增长极具含金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拆解这份业绩预告,可以看出,公司Q2业绩增速39.71%~43.75%,而扣非业绩增速更是仅为28.75%~31.67%,相比于Q1近75%的增速似乎慢下来了。但考虑当前经济环境面临极大不确定性、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行及公司近几月遭遇舆情风波等因素,可以说国联这份中报增长仍极具含金量。 首先,从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可以看出,在2022年6月后,明显进入下行周期。 当大宗商品价格进入下行周期,上游产能会供过于求,下游会尽量推迟采购周期以求利益最大化,而今年上半年上游也进入了被动去库阶段。 下行周期对涉及大宗商品贸易产业链的公司压力无疑是巨大的。以钛产业为例,安纳达、金浦钛业、中核钛白等公司纷纷发布业绩大幅下滑公告,而具有平台属性的国联虽然对价格涨跌有一定的屏蔽作用,加上公司集采的商业模式优越性,但根据过往经验,国联亦会给予上游一定让利的支持,发挥产业链粘合者的角色,更好为产业链赋能,同时,下行周期亦是国联股份强化平台属性,提高行业市占率和话语权的最佳时期,伴随着话语权的提升,商品周期对公司的影响会逐步弱化。 其次,二季度国联遭遇了舆情因素带来的风波影响,这会导致部分合作商处于观望状态,其中不乏一些老客户,这也是导致二季度增速下滑的因素之一。随着舆情事件逐步告一段落,这些业务了基本开始恢复。   二、国资增资后,Q3国联股份增速拐点可期 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内蒙古数字基金和海南嘉成
多因素扰动下国联股份成长韧性尽显 Q3增速拐点可期

赛力斯发布半年报业绩预告,利润改善,智能化将驱动公司高速发展

7月14日,赛力斯披露2023年半年报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同比改善20%-28%,公司业务进展持续向好。 当前,我们站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超级风口上。赛力斯秉承”软件定义汽车“战略,推动新能源汽车业务稳扎稳打,产品矩阵不断扩容丰富、迭代升级及交付速度加快、服务体系全面焕新。 一、“软件定义汽车”战略的实施,赛力斯新能源汽车业务稳步推进 2023年以来,赛力斯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后续公司的业绩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首先,赛力斯的产品矩阵扩容值得我们关注。今年,赛力斯汽车与华为联合设计的AITO问界M5智驾版、AITO问界M5标准版相继发布,全景智慧旗舰SUV问界 M9也将于今年四季度上市,新能源汽车产品矩阵持续扩容。这一系列的新产品发布,不仅丰富了赛力斯的产品线,也进一步提升了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力。 其次,赛力斯的用户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升级。赛力斯汽车十分重视提升用户服务体验,推出以CARE(以用户为中心、主动服务、尊重及数字化)为核心理念的全新智慧服务体系。 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无疑将进一步提升赛力斯的品牌形象,增强其与用户的互动和粘性。 AITO问界还将于近期发布包含“用车无忧”、“甄选礼遇”“、服务共创”三大专属权益的品牌伙伴计划,以感恩回馈用户认可。 二、深化华为合作,赛力斯的智能化优势日益凸显 作为首个搭载“智能驾驶天花板”HUAWEI ADS 2.0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和“智能座舱天花板”鸿蒙智能座舱3.0的“双智天花板”车型,AITO问界M5智驾版代表了行业电动化、智能化标杆。这种高阶智能驾驶体验,无疑将进一步提升赛力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力。 此外,赛力斯汽车与华为成立的“AITO问界销服联合工作组”,负责营销、销售、交付、服务、渠道等业务的端到端闭环管理,这也是双方推进深化合作的又一里程碑事件。这种深度紧密的合作,也将进
赛力斯发布半年报业绩预告,利润改善,智能化将驱动公司高速发展

行业复苏超预期 满帮价值回归正当时

中国经济复苏的前兆一定是产业的复苏而非消费复苏的逻辑。其实从消费指数看,中国经济复苏是不及预期的,但商务人士却有种感觉就是飞机其实挺满座的,大家似乎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 事实上,整个产业复苏确实在悄然进行中。以货运行业为例,据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4月完成公路货运量34.7亿吨,同比增长17.4%,1-4月累计完成公路货运量120.4亿吨,同比增长8.4%;高速公路货车流量5月同比增长6.4%,6月1-11日同比增长10.4%,复苏显著。 货运复苏,要说最受益的当属行业龙头满帮/货拉拉等企业。根据行业规律,龙头复苏势头肯定是要显著强于行业的,就说龙头满帮吧,据Quest Mobile的数据,5月运满满&货车帮货主端加总剔重MAU同比增长高达45.8%,运满满&货车帮司机端加总剔重同比增长也有26.3%。券商预计满帮履约订单数全年将保持30%以上的增长势头,超出去年底管理层15%-20%增长的预期;且24年仍能持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可以说在传统业绩层面满帮复苏拐点确实显现。 满帮另一大成长性战略业务抽佣业务才是满帮的真正看点。公司23Q1假设运价不变,抽佣GTV渗透率依然保持在50%的情况下,抽佣率维持在1.2%的水平(维持22Q4),那么整体GTV也同步增长30%。抽佣收入至少就能达到20.4亿,比2022年增长40%以上。上述只是最保守的数据,随产品分层及抽佣率提升,满帮的抽佣收入还有望超预期。 上半年受非业务性因素扰动,中概股整体表现不佳,满帮亦身处其中;随着行业复苏逻辑叠加业务成长逻辑,下半年满帮价值是否回归,咱们拭目以待。 $满帮(YMM)$ $京东物流(02618)$
行业复苏超预期 满帮价值回归正当时

获工联院首批数据资产登记凭证  国联股份数据业务极具想象空间

今年资本市场最大的风口非AI产业链莫属,资本目光大多被算力、算法、光模块等吸引,但实际上数据才是迭代AIGC模型的核心关键要素。据Statista统计, 2025年全球数据产量将达到181zettabytes,近五年CAGR高达23%。 数据资产化以数据确权为基础,通过外部流通交易实现。《企业数据确权与全球合规趋势报告(2023年)》预计,到2028年,全球数据交易平台市场价值将达到197.50亿美元,将以15.9%的CAGR增长,潜力巨大。当前,国家层面正在加速这一方向的发展,数据相关的上市公司如人民网等在A股资本市场大放异彩,且具备长期持续的关注价值。 而就在近日,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据要素高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办。据了解,此次论坛是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单位联合承办,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单位支持举办,也是目前全球最具权威性、规格最高的数字经济大会,受到国内外高度重视和关注。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国家网信办主任庄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斯蒂芬妮娅·贾尼尼,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史蒂芬·欧伦斯等中外领导均有出席。 另据了解,数字经济风口下,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数据要素登记(确权)平台体系建设,现已建成涵盖纺织、印刷、电力等重点行业超过2万个字段的工业数据资产地图,发布登记证书24张,累计登记有效数据值(DRs)超过2800万个。同时聚焦企业服务与区域赋能,推动全国首个工业数据专区上线以及全国首个工业数据要素登记城市试点合作签约。 作为产业互联网的龙头、一直致力于为中小实体企业数字化赋能的企业, $国联股份(603613)$ 受邀参与了此次高峰论坛。论坛期间,北数所和
获工联院首批数据资产登记凭证  国联股份数据业务极具想象空间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