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商业
尺度商业认证媒体
老虎认证: 知名财经领域创作者
IP属地:北京
6关注
2239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尺度商业
05-04 17:31

快手程一笑的“回春”术

文 | 金卫 2021年10月,程一笑从宿华手中接过CEO,成为快手的新掌门。 当时,快手正处于持续亏损状态,2021年第三季度,快手单季调整后净亏损48.22亿元,同比扩大401%,2021年全年快手净亏损780亿。 程一笑的使命无比明确——扭亏为盈。程一笑上任之后,开始对快手大刀阔斧地改革,简单来说就是“降本增效”。2022年,程一笑接手第一年,快手全年净亏损137亿元,经调整亏损净额57.51亿元。 2023年,程一笑上任的第二财年,快手终于走出亏损泥潭,营收首次突破千亿门槛,且实现了盈利,公司经调整净利润为102.71亿元,从亏损57.5亿到盈利102亿,快手实现了盈利“回春”。 不得不说,程一笑有两把刷子。他的“回春”术,是如何做的? 谁是程一笑? 快手有两个联合创始人:宿华和程一笑。 为何是两个创始人?有一句话说:作为一个工具,快手起源于程一笑。但最终成为一个社区,快手要感谢宿华。 程一笑,1985年生于铁岭市,毕业于东北大学,他毕业后先是进入外资企业,其后出任人人网客户端开发工程师。 2011年,程一笑在人人网工作期间,开发了一款名为“GIF快手”的动图制作软件。这款软件因其趣味性而在社交平台上走红,这就是快手的前身。 两年后,GIF快手打算向短视频进军。在五源资本合伙人张斐的撮合下,正在找创业方向的宿华与程一笑见面合作,双方的创业团队也由此合并。 1983年的宿华毕业于清华大学软件学院。毕业后,他曾在谷歌中国、百度公司担任工程师,之后开始创业。 两人合作之后,快手大幅改进内容推荐应用的算法及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以实现更高效及更具个性化的内容推荐。随后几年,快手实现了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成为国内最大的短视频平台之一。 从分工来看,程一笑担任快手的首席产品官,全权负责产品相关的事务,包括开发新应用程序、产品迭代、开发新应用程序功能及用户界面优化等。 而宿华一直
快手程一笑的“回春”术
avatar尺度商业
05-03 17:55

李宁,“隐形掌柜”难隐形

文 | 杨万里 2021年,在和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一次对谈中,李宁总结了自己30年的创业生涯:第一个十年专注在体育,第二个十年重心在公益,第三个十年才开始学做商人。 2023年,李宁又在一次专访中表示,“(第四个十年)努力做好商人,现在还没有做好”。 从运动员到企业家,李宁是中国体坛成功的转型者。李宁与其他企业家相比有不同的风格,他对CEO职位兴趣不大,像一位“隐形掌柜”。 然而,在李宁公司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中,李宁始终难以“隐形”。 “隐形掌柜”李宁 1990年,李宁拿下第十一届亚运会的赞助权。凭借自己的商业才华,他让“李宁”品牌一炮而红。 李宁创业不久后,就引进了职业经理人陈义红。后来李宁逐渐“隐形”,他告别了日常的经营管理,有时驻香港拍影视,有时参加开店剪彩、搞公益赞助等。 1997年,李宁把总经理的位置交给了陈义红,同时让部分亲属退出公司。李宁公司家族企业色彩逐渐褪去,李宁只身赴北大读书。 陈义红接棒后很快就遇到了职业天花板,因李宁公司的销售额难突破新高,叠加微妙的股权纠纷,他在2001年卸任。 陈义红离开后,李宁又找来了第二任职业经理人--张志勇。张志勇上任后干出了一番成绩,他一方面通过拓店让公司的销售额增长,另一方面又力主上市让李宁公司成功登陆港股。 2010年,李宁公司总营收突破97亿元,距离百亿营收关口近在咫尺。这一年,张志勇迎来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2010年年底,李宁公司对外发布了订单下滑消息,受此影响公司股价大幅下挫。此后,张志勇推出高端化+年轻化战略,试图扭转颓势,效果却不明显。最终,张志勇离去。 张志勇之后,李宁找来了第三任职业经理人--金珍君。李宁看中金珍君,原因是他在解决达芙妮危机过程中积累了零售模式转型经验。 李宁曾提到,李宁公司在2012至2014年期间没有走什么弯路,金珍君做的一些事情是对的,他的问题是没有效率,没有将各个部门团结有效地
李宁,“隐形掌柜”难隐形
avatar尺度商业
05-02 17:07

海信贾少谦:“接棒者”的变革与挑战

文 | 刘振涛 “海信集团营收突破2000亿元关口,海外收入858亿元......”2024年初的中国经济新闻人物颁奖晚会上,贾少谦获选中国经济新闻人物奖,他在会上透露了海信集团2023年的营收数据。 这份业绩数据是贾少谦上任海信集团董事长1年来交出的首份答卷。 2022年3月,年近65岁的周厚健退休,将董事长的担子交给了仅比自己小1岁的老将林澜手中。老将林澜仅仅任职了1年时间,便主动辞职,将董事长一职交到了“70后”贾少谦手中。 对于“70后”贾少谦的接任董事长,市场有疑惑的声音,“70后的团队能否保证战略的持续性?能否给海信快速打造新的增长引擎,实现经营上的突破呢?” 从过去2023年海信集团的经营数据来看,公司营收突破2000亿,海外收入858亿元,都实现了增长,旗下的两大重要公司海信家电和海信视像营收与净利也都双双增长。贾少谦交出的成绩单算是回答了市场的疑惑。 贾少谦的挑战还在后头。 2019年,海信集团曾定下要在2025年营收突破3000亿的目标,留给贾少谦的时间还有两年。要完成3000亿的目标,海信集团需要新的增长,如何再增长?这是“70后”董事长贾少谦要解决的问题。 “70后老兵”接棒 海信集团的前身是1969年成立的青岛无线电二厂。从1969年算起到2024年,海信集团已经成立55年了。55年的发展壮大,周厚健是海信的“灵魂人物”。 海信集团最初就是做电视。周厚健曾讲过“做电视对别人说是一顿饭,对海信却是一条命”。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电视业务是海信的主要业务。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家电的追求已经不再是一个电视那么简单。周厚健带领的海信也不再是单一生产电视了,开始了多元化发展。 周厚健主导之下,海信集团不断衍生新的业务,以电视为基础,开始将业务深入白色家电领域。同时,通过不断收并购和成立合资企业,拓宽自己的业务版图。 现今的海信集
海信贾少谦:“接棒者”的变革与挑战

安踏丁世忠,“收”出一个世界运动帝国

文 | 金卫 500亿、2000亿。 2月1日,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体育(Amer Sports)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公司发行价为13美元/股,总共募资约13.65亿美元。首个交易日,亚玛芬体育股价上涨3.08%,报收于13.4美元/股,总市值达到 64.92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466 亿元)。截止4月19日,亚玛芬体育市值为70亿美元(约人民币506亿)。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亚玛芬体育已归于安踏旗下,其上市也成为龙年第一个中概股IPO。 3月26日,安踏体育发布2023年全年财报,收入增长16.2%至624亿元,毛利率上升2.4个百分点至62.6%,净利润为102.4亿元,同比增长34.86%。 在中国市场,安踏在营收上已经超越了耐克,成为了中国市场第一大运动品牌。财报发布后,安踏港股开启了新一轮上涨,截止4月19日,安踏体育的总市值达到2374亿港元(人民币2194亿)。 无论是亚玛芬、还是安踏集团,背后都站着一个福建男人:丁世忠。 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上,安踏掌舵人丁世忠以380亿元的个人身家,蝉联厦门首富。跟在后面的,是丁世忠的哥哥丁世家、妹妹丁雅丽和表哥王文默,分别以370亿元、120亿元和110亿元身家,名列厦门富豪榜第二、第五和第六。 丁世忠凭一己之力,不仅托举起了整个丁氏家族,且托起了中国运动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 渔民的孩子,全球的梦想 “要做世界的安踏!”丁世忠十几年前的这句话,到今天逐渐变成了现实。 很多人都没注意,一些熟悉的高端时尚品牌,早已经被安踏收到了麾下,比如:FILA、始祖鸟、威尔胜等。尤其是最近始祖鸟母公司的顺利上市,又给了安踏更多关于“世界梦”的素材。 安踏从一个晋江的小作坊,成为现在的中国第一、世界前三,拥有20个体育服饰品牌的全球集团。这个中国式的创业神话故事,还要从晋江的一个渔村说起。 晋江三面靠海,常住人口200万,丁世忠1
安踏丁世忠,“收”出一个世界运动帝国

基金发行失败,农银基金指数型产品人才紧缺,相关基金经理仅1人

文 | 刘振涛 公募市场出现发行失败的基金产品了! 4月27日,农银汇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农银基金”)发布了关于农银汇理MSCI中国A股气候变化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下称“农银汇理MSCI中国A股气候变化指数”)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公告内容显示,由于该基金未能满足基金合同中约定的生效条件,基金发行失败了。 根据基金合同约定,基金发行成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基金募集期内募集资金不低于2亿元以及基金份额持有人不低于200人。 从过往发行失败的基金来看,几乎都是在募集期内未募集到2亿元资金。农银汇理MSCI中国A股气候变化指数基金有很可能也没有募集到2亿元。 资料显示,农银汇理MSCI中国A股气候变化指数基金在2022年11月7日获得了监管部门的批准。农银基金在2024年2月1日开始发行该产品,发行募集日期为2024年2月1日至4月30日,基金经理由老将宋永安担任。 梳理农银基金发布的公告,2024年4月13日,农银基金发布了关于农银汇理MSCI中国A股气候变化指数基金调整募集期的公告。公告内容显示,该基金的募集截至日期进行了调整,募集截止日期调整为4月26日,比原定的提前了4天。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29日,2024年以来,公募市场发行失败的产品仅有2只,农银汇理MSCI中国A股气候变化指数是市场第2只发行失败的产品,也是年内首只发行失败的指数型产品。 2024年以来公募市场指数产品发行比较热。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29日,2024年以来启动募集的公募指数型产品已有170只(包括被动指数型基金、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指数增强型基金、ETF)。从认购天数来看,已截止认购的产品当中,有16只仅认购1天就完成募集。 为何在指数产品发行较热的情况下,农银汇理MSCI中国A股气候变化指数却发行失败呢? 一方面可能跟基金产品跟踪的指数标的有关。 资
基金发行失败,农银基金指数型产品人才紧缺,相关基金经理仅1人

通威股份2023年龙头地位保持 股东回馈组合拳彰显未来信心

4月29日晚间,光伏行业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1391.04亿元,同比下降2.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74亿元,同比下降47.25%。虽然2023年光伏产业链价格大幅调整,竞争加剧,但通威股份仍然显示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继续蝉联光伏行业最赚钱企业。 进入一季度以来,光伏行业迎来传统淡季,产业链价格继续探底。受供需失衡和价格低迷双重影响,光伏行业一季度整体盈利能力同比大幅下滑。同日,通威股份披露2024年一季报,公司营业收入195.7亿元,同比下降41.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7亿元,同比下降109.15%。从各家光伏龙头企业一季报披露情况来看,当前都面临压力和调整,产业链盈利底部或将快速到来。 “硅料+电池”双龙头地位稳固,组件首次进入全球前五 通威股份持续精益化管理水平、扩大成本优势、拓展高端产能布局,夯实公司在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全球龙头地位,应对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表现出强劲的经营韧性。 过去一年,通威股份光伏业务业绩表现十分亮眼,“硅料+电池”双龙头地位进一步稳固。年报显示,公司高纯晶硅产能实现销量38.72万吨,同比增长50.79%,全球市占率超25%;电池销量80.66GW(含自用),同比增长68.11%;组件全年实现销量31.11GW,同比突破式增长292.08%。 成本优势凸显是通威股份取得出色的业绩表现关键因素之一。就硅料而言,公司推动多项消耗指标进一步下降,2023年高纯晶硅产品平均生产成本已降至4.2万元/吨以内,大幅领先行业平均水平。因此,通威股份高纯晶硅产品在价格大幅下调的情况下仍实现单吨净利润超过4.5万元。 生产技术工艺的提高也进一步扩大通威股份的成本优势。在太阳能电池方面,报告期内通威股份TNC电池借助高方阻密栅、先进金属化等新技术导
通威股份2023年龙头地位保持 股东回馈组合拳彰显未来信心

“数智化”转型赋能,迈瑞医疗如何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4月26日晚,迈瑞医疗(股票代码:SZ.300760)披露2023年报以及2024年一季报,高增长依然是公司的“底色”。 2023年,迈瑞医疗营收为349.32亿元,同比增长15.04%,归母净利润为115.82亿元,同比增长20.56%。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收93.73亿元,同比增长12.06%,归母净利润31.60亿元,同比增长22.90%。 无论是年报还是一季报,迈瑞医疗的业绩数据稳居行业第一,且是断崖式领先。作为国内医疗器械的绝对龙头,登顶“泰山”的迈瑞医疗也扛起了时代新使命——引领行业“数智化”转型,这也被认为是医疗器械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2023年报中,迈瑞医疗首次披露了“数智化”发展历程:公司已成功跨越了“广阔且具备创新技术的产品布局”的第一阶段,实现了“数据、设备、IT互联的深度融合”的第二阶段,正在跨过“全面赋能临床的数智化生态系统”的第三阶段。 目前,迈瑞医疗已经完成了“设备+IT+AI”的智能医疗生态系统的搭建,通过“三瑞”生态与设备融合创新,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医疗机构提供全院级数智化整体解决方案,加速医疗均质化,助力全球医疗机构提升整体诊疗能力。 医疗器械行业关系人类生命健康,而“数智化”将再度提升医疗效率,大幅提升拯救万千生命的能力。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但全球Top 20 却没有中国企业的席位,作为国产龙头的迈瑞医疗成为PK国际巨头的不二人选。“数智化”转型则将为中国医疗工业提供弥合差距、直道超车的绝佳机会。 望远山而前行,迈瑞医疗通过“数智化”转型,建立起“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形成公司新的增长引擎,给公司未来长期、稳健地增长,提供了更大的确定性,也带领中国医疗器械迈入“数智化”新时代。 抢跑“数智化” 千行百业中,医疗行业是真正的刚需行业。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加速,
“数智化”转型赋能,迈瑞医疗如何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交易所遇怪事,有人敢装大爷

文 | 李德林 交易所的监管人员很惊讶地坐在电话前,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一家审计机构都不信任其财务的上市公司,撤回一条更正公告后,居然拒绝接听交易所的监管电话,他们想干什么?上市公司对抗监管,他们还能对投资者好?开玩笑。交易所一怒之下,给拒绝接听电话的*ST园城发了监管函。两天后,证监会对*ST园城立案调查。监管面前莫装大爷! 4月20日,上交所向*ST园城发送了一份监管函,起因是*ST园城向交易所提交了一份公告,公告不再确认之前交易所关注的对酒水业务产生的利润的确认。这份更正公告没有发出来,*ST园城撤回了。因为这份公告决定*ST园城在A股的命运,所以交易所很关注,监管人员给*ST园城打电话,想问公司不予确认的原因,以及为啥不公告,*ST园城拒绝接听监管电话。 上市公司公告内容被交易所问询很正常,尤其是关系到上市公司业绩盈亏巨大变化的,确认和不确认,交易所肯定要问清楚。再说了,*ST园城的公告都发到交易所了,没发之前又撤回了,交易所肯定也要问个为什么啊。交易所的监管问询前置,是对投资者的负责任,可*ST园城就是不接听监管电话,交易所无从知道真实情况,投资者自然更是蒙在鼓里了。 交易所为啥那么关心*ST园城的这一则公告呢? *ST园城2022年扣非前后的净利润都是亏钱的,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主营业务收入低于1亿元,被*ST了,按照上市规则,如果*ST园城2023年业务不能得到改善,就会退市。2024年1月30日,*ST园城发布业绩预增公告,说公司推行了贸易业务和控制成本,预计2023年净利润320万-450万,主营业务收入1.6亿-2亿。 眼见着就要逃出生天,没想到公司聘请的审计机构不买账,跳出来说,对公司基本情况的了解及与前任会计师的沟通等,尚未开始风险评估程序和实质性测试程序,在与公司对营业收入及其扣除事项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
交易所遇怪事,有人敢装大爷

五粮液连续7年营收净利双位数增长

4月28日,五粮液发布了2023年度报告及2024年一季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2.72亿元,同比增长12.58%;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2.11亿元,同比增长13.19%。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8.33亿元,同比增长11.8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45亿元,同比增长11.98%。 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 连续7年营收净利双位数增长 统计显示,自2016年至今,五粮液每年都保持了营收两位数增长幅度;而净利润则从2017年起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幅度,至2023年,五粮液已经连续7年保持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位数增长。 从营收增长来看,2017年五粮液的营收为301.8亿元,而2023年公司营收832.72亿元,实现了2倍多的增长;净利润从2017年的96.73亿元增至302.11亿元,实现了3倍的增长。 可以说,自2017年至今,五粮液保持了稳健的增长态势,凸显了龙头企业的综合实力。如今,五粮液的营收迈入800亿俱乐部,在报告期内,公司主打产品继续稳健增长领衔高质量发展。 据记者了解,2023年,五粮液公司主要经营指标实现稳定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营销进一步深化。产品体系持续完善,上新紫气东来五粮液,全年完成万寿坛、熊猫造型酒等18款文化酒产品开发和销售工作,其中龙年生肖酒一瓶难求,经典五粮液市场培育工作继续强化,39度、1618五粮液动销实现良好增长。 除了产品结构深化带来的影响外,五粮液对销售战略做了系统性梳理,提出“总部抓总、大区主战”策略,强化大区主战的分级授权、管控平衡及服务下沉,纵深推进营销数字化转型,使得公司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将持续提升。 据五粮液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公司在消费培育方面持续深入,全力打造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南京、郑州、合肥等八大高地市场。另外,公司还协同经销商“走出去”,拜访开发大企
五粮液连续7年营收净利双位数增长

五粮液连续7年营收净利双位数增长

4月28日,五粮液发布了2023年度报告及2024年一季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2.72亿元,同比增长12.58%;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2.11亿元,同比增长13.19%。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8.33亿元,同比增长11.8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45亿元,同比增长11.98%。 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 连续7年营收净利双位数增长 统计显示,自2016年至今,五粮液每年都保持了营收两位数增长幅度;而净利润则从2017年起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幅度,至2023年,五粮液已经连续7年保持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位数增长。 从营收增长来看,2017年五粮液的营收为301.8亿元,而2023年公司营收832.72亿元,实现了2倍多的增长;净利润从2017年的96.73亿元增至302.11亿元,实现了3倍的增长。 可以说,自2017年至今,五粮液保持了稳健的增长态势,凸显了龙头企业的综合实力。如今,五粮液的营收迈入800亿俱乐部,在报告期内,公司主打产品继续稳健增长领衔高质量发展。 据记者了解,2023年,五粮液公司主要经营指标实现稳定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营销进一步深化。产品体系持续完善,上新紫气东来五粮液,全年完成万寿坛、熊猫造型酒等18款文化酒产品开发和销售工作,其中龙年生肖酒一瓶难求,经典五粮液市场培育工作继续强化,39度、1618五粮液动销实现良好增长。 除了产品结构深化带来的影响外,五粮液对销售战略做了系统性梳理,提出“总部抓总、大区主战”策略,强化大区主战的分级授权、管控平衡及服务下沉,纵深推进营销数字化转型,使得公司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将持续提升。 据五粮液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公司在消费培育方面持续深入,全力打造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南京、郑州、合肥等八大高地市场。另外,公司还协同经销商“走出去”,拜访开发大企
五粮液连续7年营收净利双位数增长

昔日千亿白马,陷入窘境

文 | 杨万里 4月25日晚,通策医疗发布了2023年年度报告,业绩呈现“增收不增利”特征。去年,该公司实现营收28.47亿元,同比增长4.7%;实现归属净利润约5亿元,同比下滑8.72%。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通策医疗归属净利润同比下滑21.99%,2023年是继2022年后的又一次下滑。 通策医疗是一家以医疗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是国内口腔医疗服务龙头。在资本市场上,通策医疗是被资金抱团的成长股,于2021年6月份总市值一度突破1300亿元,有“牙茅”的称号。 时过境迁,受业绩等因素影响,通策医疗的市值缩水严重。截至4月26日收盘,通策医疗的股价为60.44元,总市值为193.8亿元,相较昔日高点总市值蒸发超千亿。 从2023年业绩数据和目前的二级市场数据来看,通策医疗陷入了窘境。 通策医疗经历了什么? 9成收入依赖浙江,净利再度下滑 通策医疗2023年的业绩数据,没有达到实控人、前董事长吕建明的预期。 在《致通策医疗全体股东的公开信》中,吕建明称他们去年初过于乐观,原本预计公司可以增长25%,但只录得了4.7%的收入增长。 吕建明还表示,集采后公司的种植牙数量有明显提升,但没有料到的是,一些机构开启流水线种植模式,极端地偏离了种植牙的医疗本质,以消化绝大部分新增的、对价格极度敏感的、缺乏医疗知识的消费群体。 从吕建明的表态来看,他认为一些机构为了抢市场,扰乱了价格体系,从而影响了公司的业绩表现。 从营收区域来看,通策医疗依赖浙江省内。 在2023年年报中,通策医疗表示,公司创设并坚持“区域总院+分院”的发展模式,在全国布局口腔医院集团,在浙江、江苏、湖北、陕西、云南、湖南、河北建设80余家口腔医院。 数据显示,从2020年至2023年,浙江省外的营收占比分别为10.02%、10.01%、8.06%、9.32%;浙江省外的利润占比分别为6.30%、7.
昔日千亿白马,陷入窘境

女老板坐庄400亿

文 | 李德林 10、周鸿祎喊贾跃亭回国 周鸿祎跟贾跃亭这一对老冤家杠上了。周鸿祎说贾跃亭带那么多图纸到美国造车,那么长时间没造出几辆,高合在国内都造出车了。贾跃亭喊话周鸿祎不要为高合站台。周鸿祎再度隔空喊话,马斯克造车都来中国设厂,问贾跃亭啥时候回国。贾跃亭说会回来的。啥时候回呢? 辣评:贾老板不是起大早赶晚集,是连集都没赶上。 9、董秘到底叫什么名字? 真是令人匪夷所思,西藏珠峰收到西藏证监局的监管谈话通知后,发布了一则公告,短短的公告里,董秘名字出现了四次,每次名字都不一样,甚至还出现了“胡啥东”三个字。董秘自己的名字都写不清楚,内容更是错字连篇。董秘写公告的时候没睡醒吗?到底干什么的? 辣评:马冬梅,马什么东?马什么梅?东什么梅? 8、越南女首富被判死刑 越南女首富张美兰被判死刑了。作为越南的房地产富婆,张美兰一直把银行当成自家的钱袋子,从2019年起三年内从银行提取了108万亿越南盾放在自己豪宅里。她旗下的1000多家公司如幽灵一样掏空银行,案发后造成的损失超过270亿美金,自己贪污了120亿美金。 辣评: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 7、女老板坐庄400亿 *ST美尚的股价跌到两毛了,退市已是板上钉钉了,它是被自己老板王迎燕玩儿坏的。*ST美尚从2012年到2020年造假8年,还从2018年开始伙同私募,操控113个账户坐庄,累计买入31.4亿股,买入金额399.84亿元,坐庄自家股票还亏了2.38亿。退市就两个字:活该! 辣评:美尚,公司名字寓意挺好,但老板的行为既不美又不时尚。 6、基金重仓茅台八连冠 连续八个季度,茅台都是基金重仓股。截止一季度末,共有1146只基金产品重仓持有贵州茅台,持仓市值高达659亿。宁德时代有1071只基金产品持有,市值达567亿,五粮液排名第三。基金前50大重仓股中,有15只消费品及服务,信息技术13只,医药只剩5只了。 辣评
女老板坐庄400亿

宁德时代重磅上新:引领电池革命进入下半场

今年3月,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零售的渗透率已经达到41.6%,“半壁江山”在望,正是新能源车加速冲锋的关键节点。 但同时,在消费端,新能源车仍然存在一些痛点,在续航里程达到400公里的基本需求后,消费者渴望充电时间更短,简言之就是希望电车能有媲美传统燃油车的补能速度和便捷程度。 从新能源车行业看,直击消费者上述痛点,加快提升渗透率,到了和油车“掰手腕”的时刻。在2024北京车展上,我们观察到,作为中国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宁德时代发布的新品让这个时刻提前到来。 具体而言,宁德时代发布了掀起补能效率革命的“新王炸”神行PLUS,并构建出“超充电池+超充服务+超充网络”这一“超充体验闭环”,开放式创新理念落地的同时,将新能源汽车行业全面推向“超充时代”,也让“选电车认准宁德时代”快速成为车企和消费者的共识。 于整个赛道,宁德时代新品神行PLUS的发布为新能源车进化按下了“加速键”,强劲的新动能得以注入。和油车“掰手腕”,以实力见真章,是时候了。 更强更快更能打,谁才是王者? 对于新能源车补能,B端和C端均有强烈需求。简单来说,车企若具有更高的续航里程和补能效率,车型也就有了更强卖点,有利于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消费者则能实实在在地提升补能体验,缓解补能焦虑。 正因如此,车企、电池厂商纷纷加入续航竞赛,大多将续航目标设置为1000km。同时,也一直围绕充电速度进行技术边界突破。从产品角度来说,这意味着产品要“见真章”,要更强、更快、更能打。 据媒体梳理,在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一般在140Wh/kg—180Wh/kg,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通常在150Wh/kg—250Wh/kg,固态电池则是其数倍的能量密度,但后者制造成本过高,且化学路径没有统一,难以实现规模降本效应。 具体到企业,一家新势力车企首台150kWh超长续航的半固态电池正式步入量产,官方称续航可
宁德时代重磅上新:引领电池革命进入下半场

华安基金胡宜斌:规模连降3个季度,管理的基金一季度利润亏14亿

文/刘振涛 公募基金2024年一季报已经完成披露,基金经理管理的情况也相继出炉。华安基金的知名基金经理胡宜斌管理的基金,在过去的一季度基金净利润均录得亏损,管理规模也再次下滑,连续3个季度下降。 胡宜斌2015年5月加入华安基金,担任基金投资部基金经理助理。半年后,2015年11月,胡宜斌开始担任公募基金经理,目前任职8年之久。 截至2024年3月31日末,胡宜斌共计管理7只基金(多种份额合并计算),7只基金2024年一季度基金净值均是下跌,跌幅超过6%。其中,华安成长创新混合基金净值跌幅超过9%。 基金净值下跌带来了利润亏损。 根据基金2024年一季报,胡宜斌管理的7只基金在一季度基金利润合计亏损达14.32亿元。其中,华安景气领航混合和华安媒体互联网混合2只基金利润亏损超过3亿元。 面对胡宜斌管理的基金2024年下跌的情况,不少基民投资者选择赎回基金份额。根据2024年一季报统计,胡宜斌管理的7只基金中6只基金份额减少,仅有华安媒体互联网混合份额增长了1.37亿份。单只基金净申购份额无法弥补6只基金赎回量,胡宜斌管理的7只基金在一季度合计净赎回份额达4.32亿份。 其中,基金净赎回份额最多的是华安景气领航混合,净赎回份额达2.89亿份。华安景气领航混合是胡宜斌在2023年4月发行成立的一只基金,这只基金在当时的公募市场是一只爆款基金,募集总份额达54.53亿份,而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基金总份额为44.75亿份,一年的时间被赎回份额近10亿份。 华安景气领航混合成立以来,基金净值处于下跌状态。截至2024年4月24日末,基金成立一年以来,华安景气领航混合A份额下跌19.93%,华安景气领航混合C份额下跌20.40%。 基民投资者在认购该基金时是出于对基金经理的认可和信任,以求在基金经理管理下带来回报收益,而基金经理实际运作管理下,基金净值下跌亏损,给投资者带
华安基金胡宜斌:规模连降3个季度,管理的基金一季度利润亏14亿

蛇吞象后,少数股东意志崛起

文 | 李德林 我要回购股票!4月10日,新巨丰的回购公告一出,股价跌破9元,利好变利空,投资者开始持续抛售,五天之内股价跌到7.25元左右。新巨丰的回购为啥利好变利空?它的回购不仅是上市公司亲自下场炒股票,还跟“国九条”第三条相违背。投资者悲观背后,上演蛇吞象的新巨丰跟纷美包装的控制权之争更是激发了少数股东意志的崛起,未来前景莫测。 4月10日,新巨丰公告说,公司准备回购不低于2500万元,不超过5000万元的股票,回购价格不超过每股12元。按照新巨丰给出的回购条件,如果不超过5000万元,以上限12元的价格测算,可回购416.67万股,占总股本的0.99%;若按2500万元,上限12元价格测算,可回购208.33万股,占总股本0.5%。新巨丰约定的回购期限3个月。 利好为啥变成利空了呢? 新巨丰说,如果股价超过12元了,公司就不回购;如果回购方案对股价产生重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或因外部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等原因,董事会决定终止等。问题的关键在回购之后的股票做什么用?很多公司用于股权激励。新巨丰不是,公告说回购的股份在披露回购结果暨股份变动报告12个月后根据相关规则通过集合竞价交易方式全部用于出售。 翻译一下,新巨丰的这个回购不到总股本的1%,三个月内股价在12块以下才会回购,超过了这个价格就不回购了。当然,回购过程中就算股价在12块以内,可能董事会会因为具体的情况决定不回购了,回购的股票呢我们公司自己留着,等到1年之后,我们还是会把这部分股票抛售。新巨丰给自己定了一个3年的抛售期,为啥那么长呢?还是想赚钱呗。 新巨丰这个回购公告一出,股价就开始跌。为啥呢?因为新巨丰说,如果3年内回购的股票没有卖完,剩余部分就注销。啥意思?就是新巨丰要择机在高位抛售呗。新巨丰2022年9月2日上市,发行价18.19元,开盘价就是历史最高价的22.07元,高位从股民手中募集资金,低位以回购的
蛇吞象后,少数股东意志崛起

无锡银行被吐槽了

文 | 刘振涛 作为A股第二家上市农商行,无锡银行近日成了市场投资者热议的焦点。 近日,有不少投资者在投资者社区发帖讨论无锡银行2023年年报分红的情况。有投资者表示,“五元多的股价,只分二毛钱的红,真有你的”,还有投资者表示,“公司质量还不错,就是这分红也太小气了”。 甚至有部分投资者直接在互动平台问董秘“为什么贵行上市以来分红额占利润比例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在国家今年鼓励提高分红比例的大背景之下?能回复一下具体是是什么原因吗?” 无锡银行表示,“现阶段,本行各项业务均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并具备广阔的成长空间,需要充足的资本金作为未来持续发展的保证。本行从审慎角度,在兼顾可持续发展和满足监管要求的基础上,充分权衡投资者的利益,合理确定了2023年度的现金分红的水平。” 为何无锡银行的分红被说“小气”呢?梳理无锡银行的分红情况以及财报中数据,可以得到答案。 股利支付率创上市后新低,同行中排倒数 无锡银行的全称是无锡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前身是1995年设立的锡山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 2016年9月,无锡银行在上交所上市,成为第二家在A股上市的农商行。 从2016年至2023年,公司上市的近8年时间,无锡银行每年年报都坚持分红,回报股东投资者。 刚刚过去的2023年,无锡银行发布的分红预案显示,无锡银行2023年年报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派发现金股利合计约为4.39亿元,股利支付率为20.89%。 就在无锡银行2023年年度分红预案出来后,股民投资者炸了锅,纷纷出来指责公司分红太小气了,多年股利支付率都不到30%。 梳理A股上市银行的情况,截至2024年4月22日末,A股共计有24家商业银行披露了2023年年报,其中23家披露了2023年报分红预案情况。仅郑州银行宣布2023年年报不进行现金分红。 对比23家A股上市银行发现,无锡
无锡银行被吐槽了

重估宁波银行:2023年股价表现垫底的秘密

文 | 张佳儒 在市场利率下行、LPR 重定价、存量按揭调价等因素影响下,2023年成为A股一些上市银行公司极具挑战的一年。 截至4月22日收盘,A股42家上市银行公司有24家披露了2023年报,其中营收下滑的有11家,增长的有13家,营收增速超过5%的有6家,其中就包括宁波银行。 2023年,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15.85亿元,同比增长6.40%;归母净利润255.35亿元,同比增长10.66%。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增长的宁波银行,创下2007年上市以来连续17年“双增长”新记录。 截至目前,宁波银行还是披露2023年报的万亿资产城商行中营收增长最快的。然而,在资本市场,2023年的宁波银行却并未收获“涨声”。同花顺显示,2023年全年,宁波银行股价跌幅高达37%,在A股42家银行股中涨幅倒数第一。 2024年初至4月23日收盘,宁波银行股价涨幅9.05%,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排第27位,亦算不上突出。 资本市场为何会重估宁波银行?一个核心的原因在于,宁波银行2023年的业绩增速创了上市以来的新低。从估值的角度,宁波银行的估值约为5.67(动态PE),位居城商行前列,当其增速放缓后,资本市场还会认可其高估值吗? 业绩增速领跑,股价涨幅垫底,背后发生了什么?拆解宁波银行的年报,其过去和未来经营的现状与预期得到更清晰的呈现。 营收增速创17年新低,“市值之王”遭遇股价滑铁卢 在国内城商行中,宁波银行是“尖子生”,长期以“高成长、低不良”著称。2007年7月19日,宁波银行挂牌上市,成为第一家在深交所上市的城商行。2007年至2023年,宁波银行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 回顾历史数据,2007年上市之初,宁波银行资产规模不到800亿元,2023年,宁波银行总资产2.71万亿,17年总资产规模增长了逾33倍。 目前,A股有17家上市城商行,2023年年报尚未全部披露。根据20
重估宁波银行:2023年股价表现垫底的秘密

总客流达40.1万,总销售额达2567万,龙湖成都东安天街4月20日惊艳亮相!

2024年4月20日,龙湖商业今年首座、成都第十座天街——龙湖成都东安天街正式开业。这座地处龙泉驿区东安新城核心区位,商业体量近14万方的全新商业体,基于「公园+商业」的新型商业模式样本,力图用心打造出一座“东安湖畔轻质生活中心“。 (开业仪式照片) 备受瞩目的东安天街,凭借优质的商业运营能力及强大的品牌吸附力,携招商率100%,开业率99%的双喜业绩打响24年龙湖商业第一炮。不仅如此,东安天街基于对项目的清晰定位与客群需求的深度挖掘,以差异化策略,强化自身竞争优势,以超60%区域首进品牌的超高标准,携手近300家优质品牌惊艳亮相,不仅再度展现了不容小觑的招商实力,更进一步满足区域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期待。开业两日,东安天街交出总客流40.1万人次,总销售额2567万(不含汽车销售数据)的成绩单。 (开门迎客涌入实况、现场实况照) 全新开启「轻质」生活,用心营造幸福感商业 伴随区域步伐,龙湖商业的“东进“版图更进一步,背靠“世界大运公园”东安湖体育公园的东安天街,踩着城市发展的节奏应运而生。 东安天街距离地铁2号线书房站仅300米,区域内道路完成度高,基本实现网格化布局,主要道路均为双向六车以上城市干道,四横三纵多维交通,便捷畅达,项目交通、生态优势明显。与此同时,项目周边3km范围内拥有近40万人,5km范围内覆盖近60万人,未来2年内导入人口15万人,达75万,项目五公里范围内覆盖60万品质住户、35万商务人群、113家教育机构,3座五星级酒店沿湖环绕,基于对人口基数与特质的把握与分析,东安天街聚焦追求高品质生活,亲子消费需求旺盛的新中产家庭作为项目的主力客群。 一座天街改变一座城,生态资源的富集造就本地人独有的亲近自然、乐于体验、热爱生活的性格,东安天街探寻本地人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提炼出自然、能量、欢聚、温度四大特质,并通过空间创新、品牌布局、服务品质、活动投入为消
总客流达40.1万,总销售额达2567万,龙湖成都东安天街4月20日惊艳亮相!

证监会立案,调查80岁老董事长

文 | 李德林 80岁的李国杰收到了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因其涉嫌短线交易中科曙光股票,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李国杰一头雾水,自己是中科曙光的董事长,短线交易上市公司股票都不知道?中科曙光此前的公告说,是他夫人交易的,交易了1.54亿元。一个更值的关注的现象,老年人搞短线交易不止李国杰的夫人,还有不少让儿子背锅的老娘。老年人频繁违规炒股怎么办? 李国杰有三个引人注目的身份: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上市公司董事长,早在1990年就被聘为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李国杰今年80岁。李国杰身陷短线交易皆因其夫人,李夫人从2023年3月3日起买入中科曙光,到2024年3月14日,累计买入141笔,共计334.33万股,累计成交金额1.54亿元,累计卖出91笔,成交金额1.54亿元。 李夫人目前手上还持有中科曙光700股,在一年时间的交易中,扣除交易佣金、印花税等税费后,李夫人盈利58.98万元。现在证监会立案调查了,按照规则,李夫人赚的钱要上交给中科曙光。可问题的关键是,李国杰身为上市公司董事长,夫人进行长达一年时间的短线交易,难道李国杰真的不知道吗?李国杰说真的不知道啊,但对夫人的行为深表歉意。 短线交易容易让人联想到会不会搞内幕信息了。李夫人交易期间,中科曙光股价涨幅达54.03%,可谓表现亮眼。李国杰说,根本不知道其夫人开了证券账户,他交易期间也没有征询自己的意见,没有内幕信息交易,都是根据公开信息基于个人判断而独立作出的投资行为,其夫人未能正确理解短线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存在主观故意违规情况。 现在证监会对李国杰进行立案调查了。值得关注的是,李国杰身为中科曙光董事长,没有上市公司股份,年薪24万。而总经理年薪500万,持股4213万股,为第三大股东。李国杰在中科曙光的董事会不具有控制意义,更像是一个象征意义的学术领袖。中科曙光公开解释说,董事长夫人
证监会立案,调查80岁老董事长

证监会立案,调查80岁老董事长

文 | 李德林 80岁的李国杰收到了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因其涉嫌短线交易中科曙光股票,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李国杰一头雾水,自己是中科曙光的董事长,短线交易上市公司股票都不知道?中科曙光此前的公告说,是他夫人交易的,交易了1.54亿元。一个更值的关注的现象,老年人搞短线交易不止李国杰的夫人,还有不少让儿子背锅的老娘。老年人频繁违规炒股怎么办? 李国杰有三个引人注目的身份: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上市公司董事长,早在1990年就被聘为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李国杰今年80岁。李国杰身陷短线交易皆因其夫人,李夫人从2023年3月3日起买入中科曙光,到2024年3月14日,累计买入141笔,共计334.33万股,累计成交金额1.54亿元,累计卖出91笔,成交金额1.54亿元。 李夫人目前手上还持有中科曙光700股,在一年时间的交易中,扣除交易佣金、印花税等税费后,李夫人盈利58.98万元。现在证监会立案调查了,按照规则,李夫人赚的钱要上交给中科曙光。可问题的关键是,李国杰身为上市公司董事长,夫人进行长达一年时间的短线交易,难道李国杰真的不知道吗?李国杰说真的不知道啊,但对夫人的行为深表歉意。 短线交易容易让人联想到会不会搞内幕信息了。李夫人交易期间,中科曙光股价涨幅达54.03%,可谓表现亮眼。李国杰说,根本不知道其夫人开了证券账户,他交易期间也没有征询自己的意见,没有内幕信息交易,都是根据公开信息基于个人判断而独立作出的投资行为,其夫人未能正确理解短线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存在主观故意违规情况。 现在证监会对李国杰进行立案调查了。值得关注的是,李国杰身为中科曙光董事长,没有上市公司股份,年薪24万。而总经理年薪500万,持股4213万股,为第三大股东。李国杰在中科曙光的董事会不具有控制意义,更像是一个象征意义的学术领袖。中科曙光公开解释说,董事长夫人
证监会立案,调查80岁老董事长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