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财经
贝多财经认证媒体
老虎认证: 贝多财经官方账号,洞察商业故事,破解资本迷局。
IP属地:重庆
61关注
1298粉丝
1主题
0勋章

灿芯股份开启申购:将在科创板上市,IPO市值约为24亿元

3月29日,灿芯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灿芯股份”,SH:688691)开启申购,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本次上市,灿芯股份的发行价为19.86元/股,发行数量为3000万股,募资总额约为5.96亿元,市值约为24亿元。 据贝多财经了解,灿芯股份的招股书于2022年12月获得受理,2023年10月18日过会。本次冲刺上市,灿芯股份原计划募资6亿元,将用于网络通信与计算芯片定制化解决方案平台、工业互联网与智慧城市的定制化芯片平台等,海通证券为其保荐机构。 据招股书介绍,灿芯股份是一家专注于提供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的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企业。灿芯股份在招股书中表示,该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价值、差异化的芯片设计服务,并形成了以大型SoC定制设计技术与半导体IP开发技术为核心的全方位技术服务体系。 天眼查App显示,灿芯股份成立于2008年7月。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9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ZHIQING JOHN ZHUANG(庄志青),股东包括中芯国际、君桐资本、小米、海通证券、火山石资本等。 灿芯股份在招股书中称,其为物联网、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网络通信、高性能计算、智慧城市等领域境内企业提供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同时,该公司亦不断拓展境外客户,为能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领域境外客户提供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 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灿芯股份的收入分别为5.06亿元、9.55亿元、13.03亿元和6.6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58.54万元、4361.09万元、9586.62万元和1.09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736.55万元、3451.70万元、1.03亿元和9503.60万元。 据贝多财经了解,灿芯股份的收入主要由芯片全定制服务、芯片工程定制服务贡献。报告期内,其来自芯片全定制服务的收入分别为2.28亿元、3.
灿芯股份开启申购:将在科创板上市,IPO市值约为24亿元

新华保险失速?业绩负增长,“欺骗投保人”问题屡罚屡犯

近日,新华保险(601336.SH $新华保险(601336)$ 、01336.HK $新华保险(01336)$ )披露了2023年全年财报。贝多财经发现,该公司营收和利润出现双位数下滑,即便身处寿险市场回暖的大环境下,该公司今年以来的原保险保费收入也处于下跌态势。 即便新华保险董事长在业绩发布会上喊出了“新华一定会崛起”的口号,但不断更替的高管阵容,无法从根源上解决新华保险“欺骗投保人”问题屡发的现状,内控乏力依旧是牵制其获得用户信任的最大阻力。 如今的新华保险,正行进在突破业绩和管理瓶颈的苦旅之中。 一、营收、利润双降,保费增长承压 财报显示,新华保险2023年的营业收入为715.47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2142.19亿元收窄过半,降幅达到66.6%。归母净利润为87.12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98.22亿元下降11.3%;扣非后净利润亦由2022年的98.03亿元下降10.8%至87.46亿元。 但新华保险在财报中称,受新保险合同准则和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的影响,2023年与2022年数据口径不同,不存在可比性。根据新准则执行要求,2023年财务报告比较期间数据已按新保险合同准则进行追溯。 重述后,新华保险的2022年营业收入为1080.4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15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为214.81亿元。在模拟调整使得数据基本可比的情况下,该公司2023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33.8%、59.5%和54.4%。 拉长时间来看,新华保险近年来的盈利表现也难称合格。该公司归母净利润在于2019年增长83.8%至145.59亿元后,连续两年维持在140亿元以上。但自2022年
新华保险失速?业绩负增长,“欺骗投保人”问题屡罚屡犯
avatar贝多财经
03-28 20:38

金融新质生产力创新论坛在京召开 发布全国首部《金融大模型》著作

近年来,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深刻提升数字金融新范式。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可以显见,随着AI产业全面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将获得更加蓬勃的发展动能,数字金融新范式正在兴起。 3月28日,“大模型驱动下的金融新质生产力创新论坛暨全国首部《金融大模型》著作发布”会在京举办。本次大会云集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蒋昌俊,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内的学界专家、金融机构、科技从业者近300人,共议大模型实践应用及产业赋能,共研金融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强国战略,奋力做好五篇大文章。 本次活动由在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数字金融分会、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指导,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马上消费”)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金融界共同举办。 大模型涌现“智能”创新力量,释放科技平权潜力 当金融领域引入大模型应用,将会产生怎样的火花?近年来一直盘桓在金融行业的疑问,广大从业者终于在本次大会上找到了答案。 马上消费副总经理孙磊在致辞中指出,金融业属于智力密集型行业,在工业革命时期获益不多,但在人工智能时代却一定会受益良多。近些年来,全行业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的努力和探索,马上消费作为一家技术驱动的数字金融机构,已经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业务的各个领域,也成为公司发展的底座。这一轮通过大模型涌现的智能创新力量,还会带来更多革命性的进步。 去年8月,马上消费推出首个金融大模型“天镜”,其展示了出色的上下文理解和引导式对话能力,金融大模型投用以来,马上消费的营销效果提升了30%以上。在企业知识库的应用中,知识产出效率提升了150%,大幅度提高营销
金融新质生产力创新论坛在京召开 发布全国首部《金融大模型》著作
avatar贝多财经
03-28 20:33

马上消费副总经理孙磊:人工智能已应用于公司业务各个领域

3月28日,由马上消费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金融界共同举办的“大模型驱动下的金融新质生产力创新论坛暨全国首部《金融大模型》著作发布”活动在京隆重举行。 本次大会云集了蒋昌俊、孙茂松、曾刚等学界领袖及金融机构和产业链重要企业高管代表近300人。与会嘉宾就大模型在金融领域应用及赋能展开了深入交流,并就金融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 在主办方致辞环节,马上消费副总经理孙磊表示,近年来,金融业在运用人工智能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马上消费作为一家技术驱动的数字金融机构已经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业务发展的各个领域,使其成为了公司发展的基石。孙磊坚信,这一轮以大模型为触发点的人工智能浪潮,一定会给我们带来革命性的进步。 以下为孙磊演讲全文: 尊敬的蒋昌俊院士,各位来宾、亲爱的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主办方,向莅临本次会议的各位嘉宾、朋友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在国家大力倡导“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刻,共同见证国内首部金融领域大模型著作《金融大模型》的发布,共同探讨新质生产力在金融行业的应用。 一会蒋宁先生及与会嘉宾会带来专业的演讲,在此我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理解,权当抛砖引玉。请大家批评指正。 人们总是勤劳地努力地去节省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并在勤劳努力地偷懒过程中改进自己,改变世界,重塑未来。工业革命延展了我们的肌体,让我们可以做的更多,生产更多;人工智能则扩展了我们的脑力,让我们看得更透,想得更深。 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期待和探索是始终如一的。有的书上说可以追溯到西周时代。即使以被确认为人工智能的元年的1956年来算,也有80年的历史。在符号主义、连接主义、行为主义等多个方向的探索中,科学家们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取得了累累硕果,但都没有大模型的横空出世对人类的震撼和影响来得这样巨大和深远。全世界都为人工智能取得的成果欢欣鼓舞,对未来充满期待
马上消费副总经理孙磊:人工智能已应用于公司业务各个领域
avatar贝多财经
03-28 20:25

Keep公布2023年全年业绩,营收21.38亿元,月活2976万

3月28日,运动科技公司Keep(HK:03650 $KEEP(03650)$ )公布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全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Keep总营收为21.38亿元人民币(下同),平均月活跃用户和平均月度订阅会员分别为2976万名和319万。 值得注意的是,Keep 亏损同比收窄55.7%。根据报告, Keep 2023年经调整后净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下同)为2.95亿元,对比2022年的6.67亿元,经调整净亏损率从30.2%收窄至13.8%。毛利方面,Keep 2023年毛利由2022年的9亿元上涨至9.62亿元,实现了45%的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4.3个百分点。 Keep董事会主席兼CEO王宁表示,“2023年,我们专注于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运营效率,毛利率显著提升,净亏损大幅收窄,保持了坚韧向好的高质量发展态势。未来,我们将积极研发和应用前沿技术和智能功能,探索AI技术在海外市场的应用机会,以AI带动创新,以更高效的方式为用户带来更加新颖和升级的运动体验,吸引新的用户群,发掘新的商业化机会。” 毛利连续3年增长,亏损持续收窄,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 Keep营收来源主要分为三大板块:自有品牌运动产品(消费品)、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线上业务)与广告及其他。其中,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营收9.96亿元,占比由2022年的40.4%提升至46.58%,自有品牌运动产品营收9.46亿元,占比44.24%,广告及其他收入1.96亿元,占比9.18%,同比增长9%。 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收入与毛利的增加,带来了整体毛利增加与毛利率提升。财报显示,Keep毛利由2022年的9亿元增长6.8%至2023年的9.62亿元。毛利率由2022年的40.7%增加4.3个百分点至2023年
Keep公布2023年全年业绩,营收21.38亿元,月活2976万
avatar贝多财经
03-28 20:20

如祺出行冲刺上市:三年被罚款270万元,销售费用远高于研发开支

3月26日,Chenqi Technology Limited(如祺出行)再次递交招股书,准备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农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据贝多财经了解,如祺出行曾于2023年8月递表。 相较于此前招股书,如祺出行更新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财务数据等信息。如祺出行在招股书中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称,于2023年按交易额计,如祺出行是大湾区第二大出行服务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如祺出行主要在九个聚焦城市(大部分位于大湾区)运营。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1日,如祺出行在大湾区的用户渗透率超45%,排名第二。 目前,如祺出行的业务包括:(1)出行服务,主要包括网约车及Robotaxi服务;(2)技术服务,主要包括人工智能数据及模型解决方案以及高精地图;(3)为司机及运力加盟商提供全套支持的生态服务。 据招股书介绍,如祺出行由广汽集团和腾讯联合发起创立,后引入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小马智行作为战略股东。如祺出行在招股书中表示,拥有多元化背景的股东,丰富了其于整个出行行业服务价值链上主要利益相关方的市场洞察力及见解。 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如祺出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0.14亿元、13.68亿元和21.61亿元,净亏损分别为6.85亿元、6.27亿元和6.93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6.69亿元、5.31亿元和5.41亿元。 不难看出,如祺出行的营收增长迅猛,尤其是2023年,同比增长57.9%。2021年至2023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6.0%。贝多发现,这主要得益于其出行服务平台的增长,对应的收入分别为10.13亿元、12.50亿元和18.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3.9%。 不过,如祺出行仍处于亏损状态。过去三年,如祺出行的累计亏损金额约为17亿元。对于亏损,如祺出行方面称,主要
如祺出行冲刺上市:三年被罚款270万元,销售费用远高于研发开支
avatar贝多财经
03-28 20:09

智驾芯片“独角兽”地平线流血冲刺上市,三年累计亏损47亿元

3月26日,Horizon Robotics(下称“地平线”)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高盛、摩根士丹利、中信建投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据介绍,成立于2015年的地平线是一家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公司,专注于为智能汽车提供高级辅助驾驶(ADAS)和高阶自动驾驶(AD)解决方案,通过整合算法、专用软件和高性能硬件,致力于提高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性与体验。 而在不久前,同处智能驾驶芯片赛道,曾因6个月内未通过聆讯而导致申请材料失效的黑芝麻智能,也已重启港股IPO之路,继续朝着“智驾芯片第一股”发起冲击,在资本市场与地平线短兵相接。 本次冲刺上市,地平线手握哪些能够助力其叩开港交所大门的底牌? 一、智能驾驶新机遇,芯片研发前景广阔 随着算法、软件及处理硬件的发展,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对智能汽车的影响愈发显著。而利好的政府政策,以及消费者对更安全、更高效驾驶体验的追求,也推动着自动驾驶技术不断迭代升级。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汽车市场,智能汽车市场格局和发展前景均不容小觑。灼识咨询报告显示,预计到2026年和2030年,中国智能汽车销量将分别达到2040万辆和2980万辆,渗透率分别达81.2%和99.7%。 预计到2027年,中国乘用车部署的驾驶自动化解决方案将有接近一半是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且此比例将于2030年进一步提高到80%以上,远快于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在全球市场的渗透速度。 与此同时,中国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总额已由2019年的39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45亿元,复合增长率达57.8%。预计至2030年,中国的市场规模总额将以49.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4070亿元。 然而,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系统高度复杂,需要推出高处理能力、高可靠性、低延迟、低能耗的方案,以及软件及硬件的协同设计。虽然未来市场潜力无限,但行业门槛高,
智驾芯片“独角兽”地平线流血冲刺上市,三年累计亏损47亿元
avatar贝多财经
03-27 18:30

美团2023年财报出炉,稳健成为财报关键词

这一年,终是机遇多于挑战,美团守住了擂台。 3月22日,美团(股票代码:3690.HK $美团-W(03690)$ )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财报显示,美团全年营收276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6%,经营利润134亿元,“稳健”成为年报关键词。 其中,Q4美团实现营收736.9亿元,同比增长22.6%;经营利润17.3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经调整的净利润更是大增427.6%达到了43.7亿元,三项数据都超过了分析师预期。基于此,多家券商也纷纷表示看好美团的未来发展,维持“买入”评级,其中不少上调最高目标价。 颇具亮点的是,美团全年即时配送订单达219亿笔,同时,全年研发支出达212亿元,创历史新高。毋庸置疑的是,围绕“零售+科技”核心战略的美团,未来还会持续加大对中国消费市场及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 但美团也有“苦”,过去一年里,曾一度深陷“基本盘被抢,利润盘受损,增长盘慢下来”的泥潭。最明显的,美团终于坦言,“(美团优选)代表的食杂零售比我们预计的更难”,这一句直接道出了美团境遇变化的真实写照。 “作为中国零售行业长足发展的受益者和参与者,美团将继续用科技推动生活服务各行业的效率提升,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王兴表示。 一、外卖业务稳健,美团闪购带动高质量发展 作为中国领先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美团的业务范围广泛,涵盖了餐饮外卖、酒店旅游、食杂零售等多个领域。 对美团来说,2023年不太好过。 总的来说,根源可归纳为行业顽疾以及对手压力。一方面,美团所在的本地生活领域,有着连接线上线下、行业聚集度低、商户分散、数字化低等痛点难点,致使其无法短期内快速扩张;另一方面,靠着内容和流量撬动一切的抖音发力本地生活领域,抢占美团原有市场份额。 但在笔者看来,这些对美团的冲
美团2023年财报出炉,稳健成为财报关键词
avatar贝多财经
03-27 18:09

竹芒科技董事长、CEO梁凯所持该公司股权遭悉数冻结

近日,贝多财经从天眼查App了解到,深圳竹芒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竹芒科技”)新增了一项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人为梁凯,冻结权益数额为1528.51681万元,执行法院为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冻结时间为2024年2月27日至2027年2月26日。 公开信息显示,竹芒科技的前身为深圳市搜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共享充电宝品牌——搜电充电(简称“搜电”)的主体。2021年4月初,搜电和街电宣布合并,双方将共同组建全新的集团公司(即“竹芒科技”)。 2020年12月,深圳市搜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更名为“深圳竹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2000万元增至3000万元,且新增了多名董事、监事人员。同期,梁凯的职务由总经理调整为“董事长,总经理”。 而在2021年6月10日,深圳竹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再度更名为“深圳竹芒科技有限公司”, 市场主体类型由【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同时,竹芒科技的注册资本也逐步增加。目前,竹芒科技的注册资本为5138.2739万元。其中,梁凯为第一大股东,直接持股比例为29.7477%,并通过深圳市鹏深实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广合实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持有该公司部分股权。 而今,梁凯所直接持有的竹芒科技29.7477%股权均已被法院冻结,关联司法案件的审理流程为“财产保全执行”。除了是竹芒科技的股东外,梁凯还全资控股了深圳智物起源科技有限公司。 关联企业显示,竹芒科技的子公司包括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搜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享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搜电科技(惠州)有限公司等。其中,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为共享充电宝品牌——街电的主体。 特别说明的是,街电也是聚美优品创始人、CEO陈欧参与投资的企业。另在2021年4月,竹芒科技曾对外宣布,该公司在过去6个月内连续完成两轮融资,累计融
竹芒科技董事长、CEO梁凯所持该公司股权遭悉数冻结
avatar贝多财经
03-27 13:39

维升药业再冲刺上市:年亏损2.5亿元,红杉、奥博资本等为股东

近日,维升药业-B(下称“维升药业”)再次递交招股书,准备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摩根士丹利(大摩)及Jefferies(杰富瑞)为其联席保荐人。据贝多财经了解,该公司曾于2022年11月、2023年8月两次递表,此次是又一次更新。 相较此前招股书,维升药业披露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财务数据等信息。2023年,该公司的其他收入为1135.6万元,净亏损2.49亿元。此前招股书显示,维升药业的其他收入分别为125.1万元和576.4万元,亏损分别为4.85亿元和2.89亿元。 维升药业在招股书中称,其是一家处于研发后期、产品接近商业化的创新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为相关地区大量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同时具有医疗政策利好的特定内分泌疾病提供创新及潜在同类最佳或同类首创治疗方案。 贝多财经了解到,维升药业在境内的主要经营主体为维升药业(上海)有限公司。天眼查App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9年2月,注册资本为8000万美元,VISEN Pharmaceuticals HK Limited为其全资股东。 目前,维升药业已建立包含三款候选药物的产品管线。据介绍,该公司的核心产品——隆培促生长素是同类首创在美国和欧盟被批准用于治疗PGHD(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LAGH(长效生长激素),已分别于2021年及2022年获得FDA及EMA的上市批准。 同时,隆培促生长素(lonapegsomatropin)已在中国完成3期关键性试验,生物制品上市申请(BLA)已于2024年3月7日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另外两款关键候选药物TransCon CNP和帕罗培特立帕肽分别针对儿童和成人内分泌疾病,已进入后期临床试验阶段。 维升药业在招股书中表示,由于该公司进一步进行临床研发活动、继续进行候选药物的临床开发并寻求监管批准、将管线产品商业化以及增聘必要人员以经营相关业务,其预期至少在未来几年会产生
维升药业再冲刺上市:年亏损2.5亿元,红杉、奥博资本等为股东
avatar贝多财经
03-27 13:32

上汽集团旗下投资管理公司增资至180亿元

近日,上海汽车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汽投资管理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120亿元人民币增至180亿元人民币,相对增加50%。 天眼查App显示,上汽投资管理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法定代表人为王晓秋,经营范围含实业投资、资产管理、投资管理、仓储服务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上汽集团(SH:600104)全资持股。
上汽集团旗下投资管理公司增资至180亿元
avatar贝多财经
03-27 13:28

樱桃谷IPO终止:对单一客户存在重大依赖,首农股份为其控股股东

3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樱桃谷育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樱桃谷”)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因此,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据贝多财经了解,樱桃谷于2022年预披露招股书,并于2023年平移递交上市申请。 本次冲刺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樱桃谷计划募资1.84亿元。其中,1.50亿元将用于樱桃谷育种中心项目,3399.98万元用于年孵化1000万羽种雏鸭孵化场与科研办公楼项目,五矿证券为其保荐机构。 天眼查App显示,樱桃谷成立2009年4月,位于北京市,前身为樱桃谷农场(山东)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4亿元,法定代表人为王凯,股东包括北京首农股份有限公司、Cherry Valley FarmsLimited等。 据招股书介绍,樱桃谷的主营业务为纯系鸭选育、新品种培育、曾祖代和祖代种鸭扩繁及祖代和父母代种鸭销售,拥有白羽肉鸭核心种质资源和育种技术,品种主要包括“樱桃谷鸭”配套系、“南口1号北京鸭”配套系和“京典北京鸭”配套系,均为自主培育品种。 报告期内,樱桃谷的主要产品为祖代种雏鸭(樱桃谷鸭)、父母代种雏鸭(樱桃谷鸭和北京鸭)。除上述主要产品外,该公司还对外销售种雏鸭繁育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包括副品鸭苗、淘汰蛋、淘汰鸭等。 樱桃谷在招股书中表示,该公司生产的祖代种雏鸭(樱桃谷鸭)、父母代种雏鸭(樱桃谷鸭和北京鸭),主要用于生产父母代种雏鸭(樱桃谷鸭)、商品代种雏鸭(樱桃谷鸭和北京鸭)。 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樱桃谷的收入分别为2.57亿元、2.00亿元、2.70亿元和7428.00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16亿元、4702.65万元、8053.47万元和-1382.49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25亿元、6413.66万元、8351.21万元和-1558.25万元。 贝多财经了解到,樱
樱桃谷IPO终止:对单一客户存在重大依赖,首农股份为其控股股东
avatar贝多财经
03-27 13:23

被指华而不实的小罐茶:为广告营销豪掷亿元,谁来为其“买单”?

“酒壮英雄胆,茶引文人思”,茶与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以其普遍性和共通性,逐渐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沟通媒介,被赋予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社交属性。 但不同于酒类本身具备的收藏价值,中国茶行业虽然已突破3000亿元规模,但茶叶市场本就鱼龙混杂,品牌化程度低,消费者做出决策更多基于品类认知。因此,“有品类,无品牌”已经成了茶叶行业内长期以来的痛点。 连锁专卖店、专业交易市场、茶馆、商超是茶企传统消费通路,但电商的兴起和消费群体的迭代,让不少茶企嗅到商机。通过抓住消费者“在精不在多”的送礼心理,许多横空出世的茶企通过精美包装拉高产品定位,从中获取高额利润。 出自“营销老手”杜国楹手下,宣称“大师作”的小罐茶,便是饱受争议与质疑的对象之一。这家诞生不到10年的茶品牌以其剑走偏锋的营销打法迅速拓宽市场,在新一代消费群体心中构筑新标准,打造新品牌。 然而,小罐茶整合品类式的发展理念无疑冲击了传统茶企格局和用户固有印象,其重营销、炫技术、高定价的特性也成为被业内诟病的重要因素。大名鼎鼎的小罐茶,究竟是“智商税”还是“风向标”? 一、一以贯之的营销血脉 小罐茶成立于2014年,由背背佳、8848手机、好记星等知名品牌之父杜国楹创立,天生便带有互联网营销基因。在小罐茶的官方介绍中,该品牌被定义为互联网思维、体验经济下应运而生的一家现代茶商。 杜国楹曾对外透露自身的营销策略,他认为茶叶想做品牌,必须把经验思维抽离出来,切换成科学思维,把复杂的问题相对简单化,用统一的标准去简化认知。而“统一的标准”,也成为了小罐茶搭建“现代化茶品牌”的方法论。 小罐茶的崛起之路,称得上是杜国楹过往营销经验的再复刻。该品牌整合中国传统8大名茶品类,推出一罐一泡、每罐4克原叶茶的统一产品包装,以“小而精”的美学意识形态与简便操作流程颠覆了消费者对传统茶叶的认知。 小罐茶采用了与
被指华而不实的小罐茶:为广告营销豪掷亿元,谁来为其“买单”?
avatar贝多财经
03-26 23:01

郑州银行业绩波动,多笔大额贷款难追回,孙海刚代为履职行长超期

作为全国首家“A+H”上市城商行,扎根中原腹地的郑州银行(06196.HK $郑州银行(06196)$ 、002936.SZ $郑州银行(002936)$ )曾是市场上颇受青睐的“黑马”之一。打造“百年老店”和全国标杆银行的口号,足以窥见郑州银行力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野心。 但正所谓攻城容易,守城难。随着时间的推移,郑州银行向业界交出的答卷却并不尽如人意。不仅业绩出现明显回退,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呈下滑趋势,代为履职超期、分红屈指可数、贷款问题频发也使该行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中。 如今的郑州银行,仿佛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发展苦旅。 一、业绩波动明显,风险管控有待优化 贝多财经通过整理郑州银行的经营业绩得知,该行的总收入由2018年的111.57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51.0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24%。虽然增速并不显著,但该行的营收整体仍呈稳中有增态势。 而在利润端,郑州银行2018年至2022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0.59亿元、32.85亿元、31.68亿元、32.26亿元和24.2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8.53%、7.40%、-3.58%、1.85%和-24.92%,出现了明显的波动。 2023年前三季度,郑州银行实现收入104.78亿元,同比下降10.62%;归母净利润27.51亿元,同比下降19.18%;扣非后净利润27.12亿元,同比下降18.82%。营利的双位数下降,在17家A股上市城商行中排名垫底。 对于净利润下滑,郑州银行曾在2022年年报中解释称,是因面对区域宏观经济形势及房地产行业下行,该行持续加强风险的前瞻管控,加快推进不良资产处置速度,制定风险化解处置方案,加大拨备计提
郑州银行业绩波动,多笔大额贷款难追回,孙海刚代为履职行长超期
avatar贝多财经
03-26 20:00

水滴公司2023全年营收26.31亿元 连续8个季度实现盈利

3月26日,水滴公司(NYSE:WDH)公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经审计的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2023年第四季度,水滴公司净营业收入6.59亿元,归母净利润5906万元,利润环比增长60.7%,连续8个季度实现盈利。 2023全年,水滴公司净营业收入26.31亿元,归母净利润1.67亿元。从2021年9月宣布启动股票回购计划以来,截至2024年2月末,水滴公司累计斥资约8880万美元,从公开市场回购约3970万股ADS(美国存托股票)。 保险业务全年收入23.4亿元,续保率超95% 业绩报告显示,第四季度水滴公司保险相关收入5.9亿元,占到水滴公司整体收入89%。此外,本季度保险业务经营利润达到1.28亿元。此外,2023年全年实现首年规模保费达71.09亿元,全年收入达23.4亿元,全年经营利润达到5.28亿元。 从四季度的表现来看,水滴的保险相关业务主要核心指标在加快增长,用户数量增长稳定,人均保单量连续两个季度上涨,用户续保率超过95%。截至2023年12月31日,水滴平台向客户提供1357款保险产品。丰富的产品供给也提升了续保率,第四季度水滴保续保率超过95%。 为了提升服务体验,水滴公司不断加强科技创新,目前已经累计申请大模型相关专利十余项,其中由水滴公司自研的“水滴水守大模型”已经内测使用,将为整个保险服务链条带来深度的赋能和提效。 累计为310万患者筹款626亿元,大病筹款业务亏损收窄 除保险业务外,水滴筹业务继续发挥“救急难”作用。截至2023年12月31日,水滴筹上线以来累计约4.5亿用户向超过310万名患者捐赠626亿元。2023年水滴筹的运营亏损约2.46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水滴公司新业务翼帆医药展现出增长潜力,2023年全年实现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69%。第四季度,翼帆医药与167家药企和CRO合作,环比增加32家。数
水滴公司2023全年营收26.31亿元 连续8个季度实现盈利

光伏市场深度洗牌,协鑫集团挑战重重,“造富神话”还可延续?

要说近两年哪个行业最吸金无数,光伏行业可谓拔得头筹,一个接一个造富神话林立资本市场,也让该行业从不缺少关注。 在无数大佬跨界,亦或是凭借资本新入局蜂拥而至下,如今,光伏行业持续轮番上演着成败得失、盛衰荣辱的故事,在这里你方唱罢我登场。 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于,虽然光伏行业20年来经历四起三落几轮周期,但当下的红利并未完全退尽,面对新一轮的产业调整机遇,各大厂家的争夺战势必会愈演愈烈,没有人会真正愿意主动退出“牌桌”。 曾经坐稳10年“世界硅王”之位,却被隆基绿能拉下王座的协鑫集团,更是在努力夺回失去一切的路上,快马加鞭。 但进程似乎并非一帆风顺,此前协鑫集团下属的光伏组件上市公司协鑫集成(002506.SZ),就曾因受到重大亏损的影响,接收到了来自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关注函件。 而更重要的是,作为硅料企业第一家披露2023年全年业绩报的协鑫科技(03800.HK),曾经的业绩高光难再,营收及净利均双双失守,下行颓势尤为明显。 此外,受制于紧张的资金链、技术积累不足以及对单一业务线的过度依赖,协鑫集团在短期内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作为协鑫集团错综复杂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协鑫科技并不尽人意的业绩表现,也侧面反映出了协鑫集团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整体的下滑趋势。 一、高负债经营下的困境,何时止休? 协鑫集团,作为光伏产业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其高负债的经营模式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长期以来,协鑫集团通过债务融资支持旗下协鑫科技(03800.HK)、协鑫集成(002506.SZ)、协鑫新能源(00451.HK)、协鑫能科(002015.SZ)等多家A股、H股上市公司快速扩张和技术升级。 然而,这种策略也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尤其是在光伏行业的多变市场环境下,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都可能迅速放大这些风险,使公司面临财务危机。 以2020年为例,协鑫集团所面临
光伏市场深度洗牌,协鑫集团挑战重重,“造富神话”还可延续?

奇富科技发行境内首单AAA国际评级交易所ABS项目

3月26日,作为在美国和香港两地上市的金融科技巨头,奇富科技旗下的福州三六零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成功发行了境内首单获得AAA国际评级的交易所资产支持证券(ABS)项目——“华能信托-三六零小贷第1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简称“奇诚ABS”)。该证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发行,发行规模高达10亿元人民币。此次评级由全球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国际出具。 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标志着奇富科技在全球金融市场融资渠道的进一步拓宽,更意味着公司能够根据汇率波动,灵活引入全球低成本资金,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为质优价廉的信贷产品。在全球金融市场的舞台上,奇富科技以其非凡的国际信誉和稳健的经营策略,成功吸引了多家全球专业投资人的积极参与,其中包括首次涉足交易所市场ABS投资的外资银行。 “奇诚ABS”项目的成功发行,是奇富科技在资产证券化领域的一次创新性突破。通过精心设计的结构,项目实现了资产的充分隔离,强调了资产证券化的本质,从而突破了国家主体评级和发行人主体评级的限制,使评级回归到资产本身的价值。这一成就不仅为中国企业在全球金融市场的融资开辟了新路径,也为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此外,3A评级是国际一流评级机构对于消费信贷资产给出的最高评级,是对奇富科技大数据风控体系的充分肯定。奇富科技一直以其行业领先的风控技术而著称,公司通过自研的Argus智能风控引擎,不仅降低了风险成本,还在风险监测、风险预警、风险控制及风险溯源等环节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全平台撮合贷款90+逾期率为2.35%,资产质量在业内遥遥领先。 展望未来,奇富科技将继续秉承普惠金融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和实践,助力推进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国际化和高质量发展。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大潮中,奇富科技将以其卓越的风控能力和创新精神,不断引领行业发展,为全球用户带来更加优质、低成本的金融服务。
奇富科技发行境内首单AAA国际评级交易所ABS项目

店小秘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增加156倍,GGV等为其股东

近日,深圳店小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店小秘”)发生工商变更。其中,注册资本由人民币124.815万元增加至约1.96亿元,相对增加15649%。同时,大股东由杜建银变更为深圳整合视界控股有限公司。 穿透股权可知,深圳整合视界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7月,当前的注册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全资股东为瀚星香港科技有限公司,杜建银为该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法定代表人。 天眼查App显示,店小秘成立于2014年3月,前身为北京美云集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约为1.96亿元,法定代表人为杜建银,股东包括杜建银、昆仑资本、GGV纪源资本、高榕资本等。 据贝多财经了解,杜建银为店小秘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EO),曾是原百度小说技术负责人。据公开信息,店小秘是一家电商SaaS平台。2022年8月,店小秘曾宣布完成由由软银愿景基金2期(SoftBank Vision Fund II)、红杉中国领投的1.1亿美元D轮融资。 而在2022年3月,店小秘也曾宣布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由老虎环球基金 (Tiger Global Management)、华兴资本旗下华兴新经济基金联合领投,GGV纪源资本、鼎晖VGC、高榕资本跟投。 整改2022年,店小秘合计完成2.1亿元的融资。另据官网披露,店小秘于2021年累计完成2.85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此前,店小秘于2015年完成天使轮融资,2016年获得千万元A轮融资。成立至今,该公司累计融资超过17亿元。 目前,店小秘已打造免费跨境电商ERP“店小秘”、亚马逊精细化管理系统“赛狐ERP”、东南亚本土电商ERP“BigSeller”、拉美本土电商ERP“UpSeller”、全球电商智能客服系统“多客”、全球物流查询平台“17TRACK”、跨境共享仓储“小秘云仓”等产品。 据官方介绍,店小秘服务的全球用户已超过190万,并与全球
店小秘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增加156倍,GGV等为其股东

沈铁冬卸任华晨汽车董事长,刘延辉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

近日,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晨汽车”)发生工商变更。其中,沈铁冬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刘鹏程卸任总经理,新增刘延辉为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张悦为总经理。同时,该公司多名董事、监事也卸任,新增监事孙英。 天眼查App显示,华晨汽车成立于2002年9月,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一家以从事汽车制造业为主的企业。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8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刘延辉,全资股东为沈阳汽车有限公司,旗下公司包括华晨金杯等。 前不久,华晨中国(HK:01114)在港股发布公告称,华晨汽车100%股权已转让予沈阳汽车。随后,华晨汽车进行了工商变更,成为沈阳汽车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另在3月21日,沈铁冬辞任华晨中国执行董事、行政总裁等职务。
沈铁冬卸任华晨汽车董事长,刘延辉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

中瑞股份开启申购:募资总额约8亿元,七成以上收入来自LG新能源

3月25日,常州武进中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瑞电子”或“中瑞股份”,SZ:301587 $中瑞股份(301587)$ )开启申购,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本次上市,中瑞股份的发行价为21.73元/股,发行数量约为3683.20万股,募资总额约为8亿元。 据贝多财经了解,中瑞股份于2022年6月29日递交上市申请文件,2022年12月16日过会。本次冲刺上市,中瑞电子原计划募资8.94亿元。其中,8.44亿元将用于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5090.56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天眼查App显示,中瑞股份成立于2001年5月,前身为武进市中瑞电子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常州市。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约为1.1亿元,法定代表人为杨学新,主要股东包括杨学新、深创投、中兴创投等。 据招股书介绍,中瑞股份是一家圆柱锂电池精密安全结构件研发、制造及销售商,主要产品包括动力型、容量型锂电池组合盖帽系列产品,已与LG新能源、能元科技、比克电池、力神电池等国内外行业锂电池生产销售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中瑞股份在招股书中表示,该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特斯拉Model 3、Model Y等新能源汽车,小牛、哈啰、雅迪等品牌电动自行车,戴森(Dyson)、TTI、博世等品牌电动工具,以及数码3C类产品等。 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中瑞股份的收入分别为4.60亿元、6.48亿元、7.64亿元和3.6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566.19万元、1.37亿元、1.84亿元和7565.80万元,扣非后净利润5647.45万元、1.33亿元、1.70亿元和7219.56万元。 贝多财经了解到,中瑞股份的收入主要由动力型组合盖帽、容量型组合盖帽贡献。报告期内,该公司来自
中瑞股份开启申购:募资总额约8亿元,七成以上收入来自LG新能源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