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最大化确保贝壳中签率?

肖申可比克
2020-08-09

之前有篇文专门介绍了美股打新相关知识,对美股打新不了解的可以点击看下「你不可不知的美股打新必备知识」。

该文主要针对贝壳的认购做3个方面的补充阐述。

1、哪些券商能认购美股?

2、如何最大化提高中签率?

3、贝壳认购策略。

能认购美股的券商

美新股认购并不像港股,券商要想拿美股份额,要看关系和能力,有的券商底层是美国大投行,这样拿货就会容易些,比如某虎和某盈是IB全披露。

某途美股这块也是IB,不过是半披露。这也是为什么某途拿货往往会比某虎、某盈少的原因。

现在市面常见认购美股的合规券商可以分为两部分:

认购中概股美本地股两批。

1、认购中概股的券商,按拿货实力我划分三个梯队:

1.1、老虎、某盈。

1.2、某途。

1.3、某盛、某嘉、某信、某桥等。

2、认购美本地股,常见的合规券商有两家:

某牛和某贝。

如何认购能提升中签率

我们知道港股有红鞋机制,分配往往会偏向一手认购。而美股的中签分配模式完全取决于券商从大投行那能拿多少货和想分你多少货。

一般我们散户认购美股都会有货,但不一定是100%,相比港股打新,美股中签率相对较高。

各家券商分配美股,采用的是照顾散户的普惠制原则和按认购额度比例分配原则:

1) 首先考虑照顾散户分配原则:即让每一位参与美股打新的投资者都尽可能分到新股,雨露均沾,阳光普惠。

2) 其次是认购额度比例分配原则:以认购数量加权的方式向投资者进行分配,对认购额度更大的客户分配更多的股数。但这种分配方式并不是线性增长的模式。

我们用某盈认购理想的实践操作来举例。

一户某盈申购100股理想,分配了20股;申购300股,也分配了20股。也就是100-300股是一个档次的分配模式。

对于小资金客户来说,聪明点的你就可以将这300股的钱分到3个户,每户认购100股,这样能得60股理想。

要注意的是美股打新不能融资认购。

不能融资,就要最大化利用手里的现金。同样的钱,稍微采取点策略,就可以提升3倍中签数量。而且某盈入金免费,出金一个月一次免费机会,没有摩擦成本。

当然这是小资金客户的策略,既然钱不多,只能靠小技巧来提升中签率了。

对于大资金客户,完全没必要这样,直接all in一个户就行,对于大资金认购美股,券商给的货是很可观很友好的,到了一定金额,会分配给好多货,这也是大户和券商互利共赢的局面。比如我这位朋友:

当然,大资金认购的前提是确定性大的股,否则像之前的万达,某券商出现过客户认购100股,最后硬塞给人家200股的搞笑事件,太尴尬了。

贝壳申购策略

贝壳的申购策略就一个字:

干!

其实从个人情感上来说,我对贝壳并没有像理想汽车那么看好,在我看来,他本质上就是个卖房子的中介,只不过有近20年的链家做积淀,成为了现在和安居客分庭抗礼的行业龙头。

问题是我就是个小散户啊,市场上资本大鳄并不是像我这么想的,人家可都真金白银的投在贝壳身上。可能这就是小散思维和资本大鳄之间的差距吧。

大家看这段招股书,D轮融资,腾讯领投8亿美元。腾讯对于贝壳、链家的态度十分坚定,不仅重金投资,甚至还给贝壳找房开通了微信九宫格的重要流量入口。

股东里有著名机构投资者腾讯、软银、红杉、高瓴。腾讯持股12.3%、软银持股10.2%、高瓴资本持股5.3%。这么多机构持股,难得的是话语权还在贝壳手里,核心管理团队的股权占比为51%,贝壳找房创始人左晖为贝壳找房第一大股东。足以见得贝壳是多么的硬气。

招股书还显示,机构有意认购至少8亿美元。其中腾讯2亿美元,高瓴1亿美元,红杉1亿美元,Fidelity International 2亿美元,Fidelity Management& Research 2亿美元。

承销商及其豪华,有高盛、摩根士丹利、华兴资本、摩根大通、中金、瑞银、中信等。都是些世界知名的大投行。

有同学在里面看到了中金,有点恍恍惚惚害害怕怕。不要怕,大家放心,这个中金就会欺负自己人,它身边保荐或承销的如果都是国际大投行,保证乖的像个弟弟,老老实实,本本分分。

以上这些,就是「干」的理由,足以!

不过涨幅不会有理想汽车想像空间那么大,但破发概率还是很低的。

认购贝壳的券商

这次能认购贝壳的券商有某虎、某盈和某途三家。

大资金可以在某盈和某虎上认购,某途就不要大资金认购了,一方面他家限购,另一方面基本给的数量区别都不会大。

小资金策略介绍了已经,这里不多说了。

这次不像理想,某虎和某盈都不是承销商,货可能不会太多,大家要认购尽量稍微多一点,认购最低档,可能都不会有货。

招股日期:8月8日-12日

上市日期:8月13日23:00左右

发行规模(ADS):绿鞋后1.219亿

市值:188亿~210亿美元

发行价区间:17~19美元

最低认购:100股

入场费:1360美元(这是老虎综合入场费,实际三家券商入场费不一样)

有朋友私下问我,担心认购了会不会和蓝月亮冲突,因为听有的券商说10号蓝月亮可能开始招股。

其实从最开始有券商宣传造势说10号招股时候我就一直持怀疑态度,聆讯都没过,他们上市公司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上,券商都能替他们知道了?

作为金融机构,这样宣传造势是极其不负责的,很反感。好好的金融公司整的和娱乐公司似得!

$贝壳找房(BEKE)$ 

IPO情报局
美港股新股第一手情报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发表看法
59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