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在线
投资银行在线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未知
0关注
458粉丝
0主题
0勋章

特斯拉一季度财报发布!马斯克将推出平价汽车

当地时间4月23日,特斯拉在季度财报公布前放出消息称,将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裁员6020人。就在几天前,特斯拉刚刚宣布全球裁员10%的计划,约涉及14000人。 根据同日公布的财报,由于长期的电动汽车降价策略和“一些不可预见的挑战”,特斯拉第一季度利润同比下降55%,降至11.3亿美元。 今年以来,特斯拉的股价已经下跌近42%,为每股144.68美元。这与其在2021年11月达到的峰值407美元相比,缩水了近64.5%。 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上,特斯拉并不是唯一一家“遭遇困境”的公司。本月初,福特汽车宣布,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工厂的电动汽车生产计划将推迟两年。由于遇到生产或销售问题,美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Rivian和Lucid也在裁员。 全球经济分析公司BCA Research美国股票首席策略师唐克尔(Irene Tunkel)近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受紧缩货币政策和消费支出放缓等因素影响,汽车行业正在承压。美国新车购买者的每月还贷额创下了历史新高。2023年,近20%贷款购买新车的消费者每月还款额超过1000美元。汽车贷款债务和拖欠贷款率也在上升。 电动汽车厂商的麻烦 早在今年1月,特斯拉就警告称,随着驾车者对电池动力的热情减退,2024年的汽车销量增长“可能会明显降低”。本月初,特斯拉又报告称,第一季度的汽车交付量不足39万辆,同比下降8.5%,大大低于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 23日公布的财报也十分惨淡。第一季度,特斯拉收入为213亿美元,同比下降9%,创2012年以来的最大降幅。营业利润率也从2023年第一季度的11.4%降至5.5%。汽车业务总收入同比下降13%,汽车库存周期从上一季度的15天增至28天。 特斯拉在财报中表示,该公司在第一季度经历了“诸多挑战”,包括红海冲突、德国柏林工厂纵火案,以及加州弗里蒙特工厂升级版Model 3的逐步量产。 在与投资者的通
特斯拉一季度财报发布!马斯克将推出平价汽车

利好突袭,外资重新定价中国资产

外资重新定价中国资产。最新数据显示,外资陆续出现重大转变。据国际金融协会(IIF)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3月份是自去年6月以来,中国股市、债市首次同时获得外国资金的净买入,分别获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3亿元)、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2亿元)的外资净买入。同时,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的预期展望也在改善。高盛亚太首席股票策略师Timothy Moe日前在举行的媒体会上表示,今年中国指数的表现超出市场预期,仍看好A股市场发展,维持A股“超配”评级。高盛判断,随着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股票回购、公司治理、国内外机构和长线资金参与水平不断与国际成熟市场看齐,A股市场或将有20%甚至40%的上行潜力。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香港市场已经率先爆发,本周前三个交易日,恒生指数累计涨幅超6%,恒生科技指数累计涨幅更是超过9%。其中,互联网龙头强势领涨,腾讯周内累计涨幅达13.3%,美团周内累计涨幅超19%,最新收盘价相比今年2月低点已接近翻倍。突传利好美东时间4月23日,国际金融协会(IIF)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表示,今年3月份,外国投资者在新兴市场投资组合中增加了约327亿美元,这是外国资金连续第五个月净流入新兴市场。国际金融协会表示,今年3月新兴市场的债市和股市的资金流入均为正值,其中股市吸纳102亿美元,债市吸纳225亿美元。报告显示,今年3月份是自去年6月以来,中国股市、债市首次同时获得外国资金的净买入,分别获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3亿元)、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2亿元)的外资净买入。分析人士指出,目前A股市场低估值的吸引力正在逐步显现,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政策的持续落地,影响A股市场定价的分子端盈利水平和分母端流动性因子均有望得到边际改善,外资净流入势头或将进一步加大。摩根士丹利认为,全球资金正在重返中国股市。随着部分基金对中国市场的看跌情绪有所缓和,全球长期投资者撤出A股和港股的行
利好突袭,外资重新定价中国资产

Meta财报不及预期,盘后大跌超16%

财报发布前,本来对Meta这份财报充满期待,纳指这轮8%左右调整期间,我在496和490两次加仓,当时已经是我的美股第一次仓位,又在财报发布前一天489加仓,没想到财报不及预期,盘后大跌16%。 财报发布前,华尔街分析师给的预期是: 一季度营收预期361.6亿刀,每股净利润预期4.32刀,二季度营收预期382.2亿刀 而我个人给的预期是: 一季度营收预期375亿刀,每股净利润预期4.45刀,二季度预期380-410亿刀之间 结果,财报显示,Meta一季度营收364.6亿刀,每股净利润4.71刀,二季度预期365-390亿刀区间。 营收超过了华尔街分析师预期,但没超过管理层在去年Q4财报时给的预估上限370亿刀,也远低于我个人给的预期375亿刀;每股净利润超过了华尔街分析师和我个人的预测。 但是公司表示2024年内将提高资本支出,从300-370亿刀提升到350-400亿刀,这将削弱每股净利润超预期带来的利好。 由于市场对Meta的财报高期待,所以它需要至少超出业绩指引370亿刀上限,才可能满足市场预期,而二季度的业绩指引无疑也是令人失望的,这一指引的中值是377.5亿刀,低于华尔街分析师预期的388.2亿刀,更远低于我个人给的预期。 如果Meta的表现达到我给的预测范围,或者非常接近,我相信市场反应会是完全不同的,真是一份令人心碎的财报。 二季度预期365-390亿刀,假设达到指引的上限390亿,环比也不过7%,2023年Q2的环比是11.7%,2021年Q2的环比是11.1%,2022年Q2环比增长3.3%,彼时的市场反应我们也见识过了。 而如果二季度只达到指引的中值,意味着二季度环比增长只有3.5%,这将令华尔街颤抖,恐惧得颤抖,我们最好祈祷Meta二季度营收大幅超预期。 继续看第一张图,利润率38%,虽然看绝对值还不错,但是结束了连续5个季度利润率环比提升
Meta财报不及预期,盘后大跌超16%

俞敏洪:我的学习方式

我的学习方式 1.倍速听书 除了读书,我每年还会听300~500个小时左右的课程,平均每天能听到1~2小时的书。 我早晚各散步半个小时,同时戴上耳机听书。所以既是在马路上散步,也是在马路上听书。同时,我通常会倍速听书,比如1.5倍或2倍数去听。这样下来,可以听的书就更多了。 但要注意的是,第一遍的时候可以听得慢一点,比如1.25倍。但是到第二遍听的时候,因为前面已经熟悉了,所以就可以加到2.0倍。 2.和有识之士聊天 我每年还特别注意跟有学识的人进行有意识的聊天。 去年我做了一个节目叫《酌见》,一方面是我应邀去做这样的节目,更重要的是我要向这些企业家们学习。 平时跟企业家们在一起喝酒,问问题不能问得那么深刻,不能问得那么深入,但是现在我可以通过这样一个节目跟他们进行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的交流,这样就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3.在阅读的时候要做记号 我读书的时候,我会用荧光笔把重点画下来了,后面用录音的方式转成文字,梳理成读书笔记,这比抄写的速度快很多。 4.时间的有效利用 有些资源是可以再生的,比如金钱花掉了以后还会回来,所以我觉得金钱不如时间重要。 精力有的时候也可以再生,比如你累了以后睡一觉就恢复精力了。但是时间过去了,就真没了。所以我觉得时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要更好的节约时间,要把尽量多的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情。 但时间还可以重复利用。比如说散步的时候听课,出差的路上听课。这就是时间的重复利用。 5.专注力的训练 另外,大家一定要学会专注力的训练,因为专注力是让我们能够不断深入学习的基础。 要尽可能少看电视连续剧,因为大部分电视连续剧没有任何意义。我觉得阅读可以自己挑选,不那么有意义的地方你可以跳着读,但电视连续剧你没法跳着看,就会大量浪费你的时间。 6.记录生活中有价值的事 同时,还要养成另外一个好习惯,把你生活中遇到的好玩的事情、值得记录的事情记录下来。 曾
俞敏洪:我的学习方式

投资时,价格比机会重要;退出时,机会比价格重要

投资与退出是风险投资辩证的两面,无论投资还是退出,都面临着价格和机会的选择,决策的天平到底朝哪边偏,是需要妥善权衡的事情。 根据过往市场的观察和我个人的经验,我的看法是:投资时,价格比机会重要;退出时,机会比价格重要。 1.投资时,价格比机会重要 Fear of missing out(FOMO), 是过去市场投资机构对投资机会的普遍态度,抱着宁可投错、不可错过的态度,当好的投资机会来临时,投资人过去往往倾向于先投进去再说。 正是因为这种想法,导致过往很多行业的风口来的特别快,比如早年的打车、共享单车,过去几年的新消费、新能源,以及去年的大模型等,当这些具有巨大想象空间的机会来临时,投资人蜂拥而上,生怕错过失去了投资机会,甚至可以在不做充分尽调的基础之上就拍出高高的价格,只为抢到一个入局的机会。 但过往的数据和实践告诉我,在投资行业,其实并不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现实的情况是,时会再来,价会更低。 还是以上面的案例为例,今天,我们可以按照3-4折投资2020年大火的创新药项目,可以按照3-4折价格投资2021年大火的新消费项目,可以按照5折左右价格投资2022年大火的新能源,甚至可以按照6-7折左右投资很多在2022年可望不可及的芯片设计公司…… 这些案例充分说明了,投资时,价格其实比机会更重要,我们不要担心害怕一时错过机会,而去高价抢夺项目,在投资时一定要算好经济账,充分计算赔率和胜率,以合适的价格去投资项目,对于那些高估的项目,宁愿错过也不要投资,因为历史实践证明,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在不久的未来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入这家公司。 2.退出时,机会比价格更重要 与之相反的是,绝大多数情况下,项目在一级市场最佳退出机会只有非常短暂的窗口期,如果当退出机会来临时,不能抓住机会,恐怕将会永远错过。原因在于: 一是一级市场是一个少数人定价的行业,价格很难形成共识。一般来说,一家企业融
投资时,价格比机会重要;退出时,机会比价格重要

是什么推动了一季度GDP超预期?生产法与支出法视角下有何不同?

一 数据总览 2024年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4年一季度GDP数据:一季度不变价GDP同比增长5.3%,超出市场预期(4.9%)。 从三大产业的GDP增速来看,一季度第二产业实际GDP同比增速从去年四季度的5.5%回升至6%,是拉动一季度GDP增速上升的主要力量,第二产业中主要的上升力量来自于制造业。而第一、三产业GDP同比增速分别从去年四季度的4.2%、5.3%回落至3.3%、5%,其中房地产相关的建筑业则构成一定的拖累。 数据来源:Wind,格上基金研究整理 但是我们发现,从体感的感受而言,一季度的各项经济数据均未达到此水平,感知方面与实际数据有一些差异,原因我们认为有两个:一方面是名义与实际差距较大,另一方面是支出法与生产法这两种方式下的统计口径并不相同。 首先,一季度不变价GDP(也称为实际GDP)同比增长5.3%,但现价GDP(也称为名义GDP)仅为3.97%,说明了一季度总量虽强于预期,但价格仍在负增。名义增长率会通过价格和利润率影响企业的盈利,进一步影响居民的收入和政府的税收。名义增速偏低会弱化企业及居民的实体感知。另外,从价格指标来看,一季度GDP平减指数(现价GDP增长与不变价GDP增长水平的比值,是对一般物价水平的走向的宏观测量)为-1.27%,并且PPI增速也连续18个月处于负增长区域。资产价格的变化及社会主体的微观感受与名义GDP相关性更强,这是造成实际GDP增速与微观感知存在差异的因素之一。往后看,未来经济的名义增速要追上实际增速仍然存在两方面约束因素:一是地产链所代表的实物需求下行;二是部分中高技术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 其次,支出法与生产法下的数据不同也对GDP的感知有影响。从市场传统关注的“三驾马车”来看,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4.7%、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4.5%、出口增速为1.5%,三者均未超过5%,但一季度GDP却达到
是什么推动了一季度GDP超预期?生产法与支出法视角下有何不同?

霍华德·马克斯眼中的风险:要聪明的承担,并与之共舞(附最新备忘录)

霍华德·马克斯4月17日发布的最新备忘录再谈风险。 他说,要理解风险是不可或缺的。 其实把霍华德多年备忘录和演讲访谈一一看过来,会发现他花费在讨论风险以及如何限制风险上的时间,比花费在讨论如何实现投资回报上的时间还要长。 就像霍华德自己所说,“在我看来,风险是投资中最有趣、最有挑战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包括他撰写的被投资圈奉为必读书籍的《投资最重要的事》,谈论风险的篇幅有就有三个章节。 霍华德所创办的橡树资本把风险控制视为唯一,其实背后有他一贯的坚固逻辑:归根结底,投资者的工作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聪明地承担风险。 能够出色地做到这一点,是最好的投资者与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区别。 这也是理解霍华德这篇3000字小文《风险不可或缺》的重要背景。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把霍华德·马克斯历年来对于风险的看法梳理了30句金句,分享给大家。 我们同时精译了本期备忘录全文,道理很简单,但思考逻辑很有意思,推荐细看。 1 波动性并非风险本身 1、风险就是,损失的可能性。 2、如果我们避免损失,获利就会不请自来。 3、投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事先观察不到的,除了那些拥有非凡洞察力的人,甚至在退出投资之后也是如此。正因如此,我们见到过的许多金融大灾难都未能被成功地预测,人们也未能很好地管理风险。 4、卓越投资组合的基石就是风险控制,这是一项伟大而隐秘的成就。 5、投资最大的挑战是控制不确定性,同时仍然保持巨大的上升潜力。 6、我不认为风险是可以衡量的,我也不认为过去是绝对适用的。 7、投资只关乎一件事,应对未来。没有人能够确切地预知未来,所以风险不可避免,应对风险则是投资中一个必不可少(我认为最根本的)要素。 8、投资者在考虑某项投资时,首先必须判断投资的风险性以及自己对于绝对风险的容忍度;其次是确定投资收益是否与所承担的风险相称;第三是必须清楚“风险调整后收益”的概念。 9、如果更高风险的投资确实能够可靠
霍华德·马克斯眼中的风险:要聪明的承担,并与之共舞(附最新备忘录)

耐心是投资者永远的朋友

斯坦福大学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在其《自控力》一书中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19只黑猩猩对抗40个人。大概的意思是,让19只经过挑选的黑猩猩跟40名来自哈佛大学和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学生进行对抗,对抗内容是:每个参赛者都有机会立即吃掉两份他们爱吃的食物,或者等两分钟,然后有机会吃到六份他们爱吃的食物。结果,72%的黑猩猩选择了等待,而只有19%的人愿意等待。结论是,人类的耐心甚至不如黑猩猩。 我们没有意愿去深究为什么实验的结果是这样的。就单个实验而言,牵涉到实验方法,具体环境以及参与者本身的情况,都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其结果未必具有普适性。但类似的现象确实引发了一个值得我们持续深入思考的问题,在投资的世界中,耐心已经变得越来越稀缺了。 “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不记得在哪里看到的,有人问巴菲特:“你的投资体系这么简单,为什么别人不做和你一样的事情?”巴菲特回答:“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一句话,道尽了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几乎所有问题。当人类社会发展到工业化社会之后,由于生产力的大幅提升,导致在过去的两百多年历史上创造的生产力远远超过过去所有时代创造的生产力的总和。而当这些生产力开始转化为财富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各种一夜暴富。也许当所有人都觉得“再不变富我们就老了”的时候,也正是我们保持耐心的态度再回过头来审视一下耐心本身的时候了。 耐心寻找投资标的 面对市场上纷繁复杂的几千只股票,如何才能找到真正能帮我们自己赚到钱的标的?这几乎是每一个投资者都绕不开的问题。答案也许很多,而且显然很复杂,但无论如何,耐心都是绕不开的一个答案。 著名棒球运动员泰德·威廉姆斯的方法就是一个对于投资非常有启示的做法。这个是过去70年来唯一一个单个赛季打出400次安打的棒球运动员,他把击打区划分为77个棒球大的格子。只有当球落在他的“最佳”格子的时,他才会挥棒,即使他有可能因
耐心是投资者永远的朋友

黄仁勋最新访谈,OpenAI CEO Sam Altman与COO Brad首次合体访谈

英伟达创始人、CEO黄仁勋,近日接受美国CNBC主持人Jim Cramer采访。黄仁勋对英伟达用加速计算技术,重新发明计算机的创新成果感到骄傲。他表示,过去8年,英伟达已经提高每个GPU芯片性能,AI算力性能提高1,000倍,还介绍全新Blackwell架构B200芯片,相比8年前Pascal架构的GPU产品,AI性能提升1,000倍。 2024年4月15日,播客节目20VC with Harry Stebbings,播出OpenAI CEO Sam Altman与OpenAI COO Brad Lightcap联合访谈视频,这是OpenAI成立8年多以来,Sam与Brad首次合体对外交流。 采访中,Sam与Brad分享他们合作历程,从最初兴趣与信念开始,共同推动AI技术发展。Sam强调深度学习潜力与规模扩大带来的积极效应。Brad从投资角度,讲述对OpenAI信心与对未来发展期待。 本期长期主义,选择黄仁勋接受CNBC采访、OpenAI CEO Sam Altman与COO Brad Lightcap首次合体访谈,高华GH、硬AI发布,六合商业研选精校,分享给大家,Enjoy! 黄仁勋最新访谈:GPU性能的革命性提升与AI未来 Jim Cramer:我常称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为现代达芬奇。在我们深入探讨今天主题之前,首先让我们观众表达他们对你感激之情,你的公司让他们股票投资带来丰厚回报,让他们子女得以完成学业,极大改变他们生活,我认为这样的开场白非常得体。 黄仁勋:非常感谢大家。我想向所有股东表达我的谢意,正是在他们支持下,我们得以实现我们梦想与愿景,为行业乃至世界做出实质性贡献,我要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Jim Cramer:我非常感谢你,我们必须以这样的方式开场,这是我们节目的宗旨。 你所创造的公司成就非凡,资本市场也给予相应回报,市值高达2万亿美元。请问,你认为英伟
黄仁勋最新访谈,OpenAI CEO Sam Altman与COO Brad首次合体访谈

直上云霄——从 1 亿到 10 亿的投资路径

在继《巴菲特的第一桶金》中文版出版的四年后,《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崛起》中文版终于面世了。这是格伦·阿诺德教授“巴菲特投资案例集”系列的第二部。如果说《巴菲特的第一桶金》展示的是巴菲特赚得第一个 1 亿美元的艰难历程,那么《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崛起》则再现了巴菲特从 1 亿美元走向 10 亿美元的辉煌进程。 这个“崛起”的时间跨度前后历时14年,共有11个投资案例,其中最著名的案例包括盖可保险、可口可乐、内布拉斯加家具城。在这个岁月里,巴菲特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具有超级经济特许权特征的好企业。而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竟然几乎是原来的29倍,从每股不到89美元上涨到每股超过2600美元。最终的结果是,截止1989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直上云霄超过10亿美元,伯克希尔·哈撒韦也成为世界十大公司之一。 ■ 盖可保险:最佳的单笔投资 盖可保险既是巴菲特投资生涯第一阶段的基石,又是巴菲特投资生涯第二阶段的支柱。巴菲特在20世纪70年代收购了盖可保险,他说“这或许是最佳的单笔投资”。不言而喻,这笔最初的投资回报率超过了100倍。 然而,在1976年巴菲特收购之时,盖可正处于濒临破产之际。因为当时的管理层一味地追求扩大营销规模,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理赔风险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在业务高歌猛进期间,盖可保险高层一直在对理赔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估算,从而得出对资产负债表状况的估计。这项估算每年都做,但是在1975年回顾时,他们发现自己过于乐观了——损失被低估的1亿美元,公司的账上一共有230万个产生亏损的保单。这个错误的结果被累计之后,公司不得不在1975年宣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公司亏损1.265亿。公司宣布停发股息,股价大跌,一直跌到了5美元。 为了生存,盖可保险公司迫切需要注入新的资金。但那时没有人愿意迈出这一步,这就导致公司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在众人观望的时候,只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巴菲特。他透过盖
直上云霄——从 1 亿到 10 亿的投资路径

达利欧:五大力量重塑2024年

达利欧最新观点来了! 4月12日,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Ray Dalio)与编辑Jim Haskell对话,共同探讨了在过去三个月里五大力量框架发生的一切,达利欧也分享了他对市场、地缘政治、经济等的最新想法。今年早些时候,达利欧曾撰写了《每日观察报告》并描述了自己的五大力量框架,以及这些力量将如何塑造2024年和未来几年。 达利欧提到,历史在不断重复上演,人们常常过度关注细节而失去大局观。 五大力量框架包括债务及债务货币化、社会内部冲突、大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冲突、自然灾害与瘟疫、新技术的发明。这五大力量因素不能被看作是独立的事件,而是相互依存的。达利欧是基于这五大力量因素来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因为他认为几乎所有重要的历史和当代事件都可以归类为这五个力量之一。 达利欧认为人们存在一个普遍的误解,即市场应该会进一步放宽政策。他认为目前的经济和金融市场政策可能过于宽松。而且,即使在未来两年实行了200基点的宽松货币政策之后,美国仍面临巨大的预算赤字问题。 至于2024年,投资者应该如何建立投资组合?达利欧认为,每个人在考虑投资策略时,首先应该构建一个平衡的投资组合。在投资组合中应该包括更多的通胀对冲资产,这样投资者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不确定性。 最新观点 当前的通货膨胀率并没有达到目标,未来他们可能会对这个目标作出一些放宽,或许会接受2.5%到3%的通货膨胀率。但是,考虑到当前的通货膨胀率、市场压力、经济形势以及信贷利差等因素,目前的经济和金融市场政策可能过于宽松。 在当前的经济和金融环境中,债券市场在大约4.5%的水平上定价是合适的。 很多国家面临“经典挤压”问题,即收入和资产表现不足以覆盖债务成本。 每个人在考虑投资策略时,首先应该构建一个平衡的投资组合。在投资组合中应该包括更多的通胀对冲资产,投资者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不确定性。 在接下来的三到五年内,由于这些力量的作用,我们将
达利欧:五大力量重塑2024年

亚马逊: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暗藏危机

各种趋势正在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亚马逊公司(NASDAQ:AMZN)已悄然回升至距历史高点仅几个点的水平,其股价较2022年周期低点翻了一倍多。这家电子商务巨头受益于美国和全球经济的弹性以及人工智能。     虽然日期尚未确定,但亚马逊可能会在本月晚些时候发布第一季度业绩。本收益报告的目的是延续2023年的趋势,与更具挑战性的2022年相比,这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变。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飙升,从2022年第四季度的仅为27亿美元增至132亿美元。管理层通过提高运营效率来合理化成本的努力已获得回报,利润率和自由现金流的大幅提高就证明了这一点。 零售业务需求方面的经济状况强劲,AWS的销售也重新加速,管理层表示新的客户参与度以及对生成人工智能机会的高度兴趣。 最新的更新是在集团年会期间致股东的一封信。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Andy Jassy)谈到了投资者在2024年需要考虑的几点,包括: 对主要国际市场增长的乐观态度。     广告业务势头强劲,去年同比增长27%,达到470亿美元。 期望进一步节省成本,重点关注履行效率。 AWS基础设施不断扩展,以满足人工智能功能的需求。 所有这些因素都应该在本季度发挥作用,管理层此前指导净销售额增长在8%至13%之间。根据共识,市场预计每股收益为0.85美元,与上一时期的0.31美元相比增长174%,在2023年初盈利低迷的背景下,形成有利的比较。 在美国经济年初强于预期的背景下,该公司很有可能超出预期。与此同时,亚马逊今年迄今上涨了20%以上。该股已达到我们190美元的目标价,是时候重新评估了。以下三个因素是我们认为亚马逊有看跌空间的原因。 1)长期较高的通胀和利率环境可能会抑制零售方面的消费者可自由支配支出。 过去几个月最令人惊讶的是一系列数据表明2023年的通货紧缩浪潮已
亚马逊: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暗藏危机

从40美元到2000万,复利思维决定人生

很多人都听过“国王下棋”的经典故事。一位年轻人下棋赢了国王,在求赏时他请国王在棋盘上放麦子:第一天在棋盘的第一格放一粒,第二天在第二格放两粒,第三天在第三格放四粒……直到放满第64个格子。国富力强的国王欣然应允,但他很快发现,即使放上国库所有的粮食,也不够百分之一。 这就是复利的力量。 正如查理·芒格曾言,同时理解复利的力量和获得它的困难,是理解许多事情的核心和灵魂。无论是投资还是人生,都是如此。 今天的文章在解析复利的力量的同时,进一步探讨了阿尔法(α)和贝塔(β)的概念,将投资收益分解为与市场无关的超额收益和与市场相关的系统风险。这种分析框架不仅适用于金融市场,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人生选择。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01 如何赚到2000万? 假如你在上市之初,买一股可口可乐的股票,股价是40美金; 然后拿100年,就能赚到惊人的2000万。 100年约赚50万倍,年复合收益率大概是14%多一点。 换在几年前,说14%回报率,没人会理你。 但最近大家理性多了,知道超过10%的年化回报率很不容易,何况持续100年。 的确,巴菲特持有可口可乐的36年,年化回报其实还不到14%,但财富增长已经很惊人了。 复利当然很厉害,但复利也很狡猾。 02 请问你一个问题: 如果可口可乐的股票,每年复合收益率变为一半,例如约为7%,那么一百年后股价将变成多少倍? 大约变成了原来的868倍。 似乎也不错,但40美金不过变成了不到35000美金,离财富自由还很有距离。 你看,年化回报率从14%变成7%,2000万就降到了3万5。 复利太狡猾了。 其实7%年化回报率,也不错啦。相当于十年翻一番。 从2014年的年初,到2024年的今天,你的资产有没有变成两倍? 有人说,太esay了,我的一只股票三年就已有5倍! 这里说的是,整体资产的回报率。 很坦率说,我周围的人,如果只是投资理财,过去十年翻一番的并
从40美元到2000万,复利思维决定人生

Baillie Gifford的2024年研究议程

对于投资而言,需要考虑太多太多的因素:宏观因素,地缘政治,利率因素,政策因素,行业因素,等等。但是如此多的内容,如何才能更聚焦,看到拥有最好、最多投资潜力的机会? 作为长期成长投资风格的Baillie Gifford,更喜欢提前长线的布局,找到未被市场发现的增长机会,并且审视现有投资组合。这样可以排除无效的市场噪音,发现长期投资机会。 基于这样的目的,Baillie Gifford在年初计划今年的研究议程。这是为了关注和识别具备正确愿景、抱负和执行能力的企业,并可以获得潜在最大回报的领域。这样的研究议程就是旨在确保Baillie Gifford专注于可能影响未来十年投资回报的主题。这也是他山之石在重点关注、持续跟踪的领域。 虽然Baillie Gifford在研究和投资中都以超长期的投资期限著称,但是由于每年世界会发生新的进展,他们的研究议程会动态变化。研究当然会有世界上最新的变化,也有些研究是更反直觉的。 总之,Baillie Gifford的研究往往不会“跟随市场“,而是”领先市场“。对未来可能的长期发展趋势提前研究,提前站位。 需要明确的是,这是Baillie Gifford未来的研究方向,投资机会也在其中寻找出来,但并不是所有的研究主题都会最终落实到投资中。这种不带仓位偏见的研究可能会耗费大量精力和资源,不是所有投资者能够忍受的住。 虽然有种”笨鸟先飞“的感觉,但正是这样的提前研究,可以让Baillie Gifford在其他投资者之前找到优秀的投资机会。这种投资风格的前提,是需要长期的眼光,和能够忍受厚积薄发前波动中的等待。 这也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观察头部成长投资者如何看待这个市场,为自己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深入研究的基本逻辑 通过过去Baillie Gifford的投资风格可以看到,他总能抓住革命性变化的巨大发展机会:互联网、电商、消费升级、中国的经济爆发等
Baillie Gifford的2024年研究议程

但斌发声:怎样才能赚到现象级的钱?英伟达的调整只是短期现象

4月18日下午,东方港湾董事长但斌在一场线上交流中,分享了自己对人工智能行业的最新观点。 但斌表示,如果要说投资有什么核心密码的话,那么有三个: 第一,投资要寻找主因; 第二,投资于那些能够改变世界的公司,以及那些不会被世界改变的公司; 第三,选择轻资产、高盈利的商业模式。 到目前为止,从战略选择的角度来看,在全球范围内,真正能够创造巨大产业机会的,可能只有人工智能。 从研究团队的设置上,东方港湾从去年开始,就仅保留了在医药、消费和工业方向上的少数研究员,其余的十余位研究员都转向了人工智能方向。 但斌戏称,东方港湾对人工智能是All in式的投入。 对人工智能的投资也使得东方港湾过去一段时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东方港湾旗下的海外基金,近期创出历史新高; 在去年全年获得了42%的回报,在摩根士丹利排名的全球近1万支基金中位列第二。 而从技术革命的角度来讲,此前的电子硬件时代、互联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过程中,胜出的公司在此期间市值增长了超过10倍。 如果这一规律延续,在AI时代,很有可能人类历史上会出现第一家市值达到10万亿美元的公司。 投资报(liulishidian)整理精选了但斌分享的精华内容如下: 1.事实上,AI基础层公司的估值并不特别高。 以英伟达为例,根据今年的业绩预测,其市盈率大约是30倍,明年可能会降至20倍。 英伟达的毛利率约为74%,净利润率为49%,这意味着,如果有2000亿美元的收入,可能会有1000亿美元的净利润。 虽然微软看起来有点贵,但我们预测微软未来五年的利润可能会增长一倍。 2.想要赚到大钱,应该持有什么? 那就是持有一家公司从成长股到价值股的整个过程,并用产业结构的视角去持有它。 只有这样,你才能赚到现象级的钱。 3.最近,比如英伟达和其他一些AI相关公司的股票有所调整。 但坦白说,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只是短期现象。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
但斌发声:怎样才能赚到现象级的钱?英伟达的调整只是短期现象

AI时代新风口!吴恩达亲授智能体四大设计模式

【导读】吴恩达认为,智能体的发展将会成为AI时代重要的力量,甚至比基础模型还要重要。工作之余,“吴老师”连发多篇博客,向大家介绍了AI智能体的四大设计模式。 AI时代的风口在哪里? 吴恩达认为,AI Agent将在今年推动人工智能的大规模进步。 ——甚至,有可能超过下一代基础模型所带来的影响。 他希望所有从事人工智能工作的人,都能关注AI智能体的发展。 Andrew Ng 大佬“退役”后,作为专业的“教书先生”,仍然孜孜不倦,授业传道解惑。 最近在工作之余,吴恩达连续分享了很多关于智能体的见解,并定义了AI Agent的四大设计模式, Reflection(反思)、Tool use(工具使用)、Planning(规划)和Multi-agent collaboration(多智能体协同): -反思:LLM检查自己的工作,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工具使用:LLM利用Web搜索、代码执行或任何其他功能的工具,来帮助自己收集信息、采取行动或处理数据。 -规划:LLM提出并执行实现目标的多步骤计划(比如一篇论文,首先写大纲,然后搜索和研究各部分内容,再写草稿)。 -多智能体协作:多个AI agent协同工作,分工任务,讨论和辩论想法,提出比单个智能体更好的解决方案。 智能体工作流 我们大多数人使用LLM通常是zero-shot模式,模型根据提示逐个输出token,没有返回修改的机会。 ——这相当于要求人类从头到尾一口气写完一篇文章,不允许回退,——尽管是个比较困难的要求,不过大模型们目前都做得非常出色。 但事实上,我们人类正常的工作流程一般是迭代式的。 比如对于一篇文章,可能需要: 计划一个大纲;通过网络搜索来收集更多信息; 写初稿; 通读初稿,发现不合理的论点或无关的信息; 反复修改...... 这种工作模式对于人类写出好文章至关重要,——那么对于AI来说,是不是也应
AI时代新风口!吴恩达亲授智能体四大设计模式

投资英伟达百倍回报的历程

彼得.林奇创造了10倍股(10-bagger)说法。能够成功在一项投资中获得10倍回报,会受到万众瞩目。那么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能够获得100倍的投资回报,会是什么样? 英伟达就是这样一个百倍股。在过去的11年中,上涨超过250倍。 (注:D代表有分红) 在这过程中,很多投资英伟达的人能够赚钱,但是能够盈利超过100倍的投资者却寥寥无几。O'Keefe Stevens Advisory就是其中之一。公司的创始人彼得-奥基夫(Peter O'Keefe)从2013年4月买入英伟达,买入价格3.1美元(拆分调整后的价格),市值77亿美元。而时至今日,英伟达的股价已经达到860美元,市值2.1万亿美元。O'Keefe在这11年中的收益超过150倍,成为他40多年投资生涯中最成功的投资。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通过O'Keefe在持有英伟达过程中分享如何思考这家公司,也让我们能够了解他在这过程中都经历了什么。 但是,我们不能从后视镜去看成功。投资者不会在11年前就会认知到人工智能会发展到现在的水平,以及英伟达在其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投资者开始对英伟达的定位仅仅是一家提升电脑游戏效果的GPU提供商。而在这之后,英伟达在比特币挖矿、疫情影响下的居家办公、人工智能应用等一波波浪潮的推动下,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在发展中建立、扩大自己的护城河。股价也在波折中一路上扬。 难能可贵的是,对于O'Keefe而言,在持有的过程中对于公司的定位和认知会不断进化,自己也会从中不断重新对公司重新定位,帮助自己逐步认识到企业的价值。 也正是这种不断学习,自我纠正认知的过程,让O'Keefe能够不惧短期的波折,持续持有这家伟大的企业,带来上百倍的回报。 下面就是他山之石总结的O'Keefe投资英伟达的历程。 开始投资 O'Keefe对英伟达的最初投资是在2013年4月。英伟达是个人电脑中使用的3D图形和多媒体处理技
投资英伟达百倍回报的历程

​“广进计划”中的特斯拉,加码Robotaxi能否迎来新未来?

挑战当下,特斯拉又能否交出一份理想答卷? 近期,特斯拉可以说是热搜上的常驻选手。 公司先是透露将于8月8日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再是宣布将开启“广进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0%。官方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末,特斯拉全球拥有超14万名员工,此番裁员将波及约1.4万人。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头部企业,特斯拉这样的一开一合举措很大程度说明,此前以电动化为主导的新能源汽车变革渐缓,亟待智能化带来新动能。对于Robotaxi计划,特斯拉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也提出一定期待:如果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能够提高5倍车辆使用价值。 不过,从当前的发展来看,Robotaxi似乎仍是一个遥远的愿景,特斯拉具备足够底气迈向一个新未来吗? 剑指Robotaxi, 特斯拉决心迈入新周期? 具体来看,特斯拉的此次裁员,显然是降本增效的选择。 正如马斯克在全员信中提到:“多年来,我们发展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开设了多家工厂。随着这种快速增长,某些领域出现了角色和工作职能的重复。当我们为公司下一阶段的增长做准备时,审视公司各个方面以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是极其重要的。” 虽然时至今日特斯拉仍是电动车市场的头部玩家,但联系竞争形势来看,其的确需加快步伐迈向一个新发展周期。 以特斯拉关键的发展阵地中国市场为例,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空前激烈。一方面是无止境的价格战,据相关券商统计,今年以来,比亚迪等12家“参战”车企平均价格降低11%。 特斯拉虽然是价格战中的“积极选手”,多次在出台优惠政策后短期内又降价,马斯克也表示“我们必须让我们的产品更实惠,这样人们才能买得起”,但友商更加优惠的产品供给下,特斯拉的价格优势或难以凸显。 另一方面, 车企之间的技术比拼也在不断升级,无论是现有车企对技术生态的完善,如蔚来发布自研芯片“杨戬”和“神玑”、大圆柱电池46105以及自研智能底盘系统“天行
​“广进计划”中的特斯拉,加码Robotaxi能否迎来新未来?

俞敏洪:越来越优秀的7条建议

01 越来越优秀的7条建议 1. 思想和见识上的提升 思想和见识的提升是什么?比如你本来对这事情不是那么理解,最后理解了;本来对一件事情的思考是狭隘的,后来变得宽广了;本来看一件事情在相对比较低的维度上,但后来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提到了一个更高的维度上。 一个人在思想上和见识上有没有进步,自己是能够感觉到的,当然如果你自己感觉不明显,听听周围的人对你的评价就行了。 如果周围的人对你的评价,说你是一个极端的人、一个情绪化的人、一个只坚持自己观点的人或者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一个斤斤计较的人,说明你在思想和见识上比较极端和偏狭。 思想和见识比较狭隘的标志是:一是只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对的,别人的观点都是错的。二是只坚持单一的思想或想法,不是从多维度、多角度,并且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思想上和见识上的进步到底是依靠什么来提升? 首先就是阅读,阅读一些有思想的书籍,阅读一些改变你思维逻辑和思维习惯的书籍。第二,要找那些有见解的人、学识比较宽阔的人进行沟通聊天,或者听他们演讲、讲课。 一个人思想和见识上的提升和进步标志是什么?有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能力,你的想法不是来自从众,不是因为群体压力,别人这么想,你也这么想,而是实实在在的,你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立思想。 另外,做事情独立判断能力的增加,尤其是理性判断能力的增加,感性冲动的减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判断。你在思维上和见识上的提升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2. 自律和自控能力的提高 所谓的自律和自控,第一点是不随便情绪化、不随便发脾气。 要避免自己被情绪化,首先要检点一下我们怎么会情绪化,怎么会情绪失控、怎么会愤怒,值不值得愤怒? 如果你有两个馒头,别人吃掉你一个,你值不值得愤怒?有人借了你一百块钱,不管是因为赖皮还是他确实没钱还,你是不是会感觉到愤怒?这是你的修炼或者修养有没有到位的一种标志。 我背后的墙上挂
俞敏洪:越来越优秀的7条建议

国产大模型问鼎AIGC第一股!连续2年盈利,营收10个亿

【导读】AIGC第一股真的要来了!创业十二年,从语音助手,到智能硬件、大模型AIGC时代,直至IPO,这家国产AI公司成功穿越了周期。 大模型赛道的第一家上市公司,要来了? AIGC第一股“出门问问”宣布开启招股,至19日结束,并计划将于4月24日正式以“2438”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此次,出门问问将发售84,568,000股股份,其中76,111,000股股份将作国际发售,余下8,457,000股股份将于香港作公开发售。 在IPO前,出门问问的投资方阵容,就已经涵盖了SIG海纳亚洲、谷歌、红杉中国、歌尔股份、真格基金、圆美光电等多家投资方。 “国际范儿”的出门问问,原来还是国家队。 其中,它得到了两大地方的国资支持,中关村国际有限公司和南京经开聚智科创投资合伙企业,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了本次发行。 此番出门问问的港股上市,意义不言自明:国内的AI发展,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这也为后续国内大模型企业赴港上市定了调。 而出门问问的创业史,堪称中国AI发展史的缩影。 出海10年,享誉全球,海外营收占比将近一半,它的全球化之路,也是上市的重要一笔。 国内大模型创业如火如荼的两年,为什么是出门问问率先有望成为AIGC第一股?让我们来一一寻找答案。 全球率先盈利 在大模型商业化的赛道上,出门问问无疑是一匹“黑马”。 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出门问问是亚洲为数不多的具有建立通用大模型能力的AI公司之一。 同时,它也是亚洲最早一批起步、营收最高的专注于AIGC技术的AI公司之一。 扎实的产品矩阵,技术积淀构筑起的品牌壁垒,前瞻性的出海之路,出门问问十几年前的布局,已经预示了今日的成功。 怎么做到的? 这当然要得益于,出门问问在历史上有远见、前瞻性的布局。 从语音助手、智能手表,到如今的大模型,在商业布局上,它永远走在时代风口的前列。 它手握的“三张王牌”成为基
国产大模型问鼎AIGC第一股!连续2年盈利,营收10个亿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