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我是许小年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0
123
关注
87
粉丝
4
主题
0
勋章
主贴
热门
我是许小年
07-07
$腾盛博药-B(02137)$
我是许小年
07-07
宁德时代港股溢价20%的深度解析:流动性盛宴下的价值重估与风险临界点 稀缺性溢价与流动性狂欢的碰撞点 截至2025年7月4日,宁德时代港股(03750.HK)报收357港元,相较A股(300750.SZ)265.8元人民币的价格,溢价率高达22.4%,刷新了A/H股溢价历史纪录。这一现象不仅颠覆了“H股常年折价”的传统认知,更引发投资者灵魂拷问:溢价是否合理?此刻追高是拥抱价值还是接盘泡沫? 一、溢价的底层逻辑:三大支点与真实含金量 1. 流动性稀缺性溢价宁德H股流通盘仅占总股本的3.4%,其中70%被前25大机构锁定,50%基石投资者(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等)股份锁定期6个月。实际自由流通市值不足200亿港元,在千亿级南下资金(年内净买入超5800亿港元)和外资增配中国资产的浪潮中,微观流动性虹吸效应被极致放大。 2. 全球资本对“中国名片”的定价权争夺国际配售中,非美资本占比高达80%,中东主权基金(科威特KIA)、亚太机构(未来资产、加拿大皇家银行)成为主力。这反映在地缘政治摩擦背景下,中国先进制造龙头成为中东主权基金“去美元化”配置的核心标的。 3. 欧洲故事打开第二增长曲线2025年1-4月,宁德在欧洲动力电池市占率从35%飙升至44%,碾压LG/SK On等韩系厂商。核心优势在于: - LFP电池的低价策略契合欧洲补贴退坡后经济型电动车需求爆发 - 匈牙利/德国工厂本地化供应规避25%欧盟关税,单Wh利润达国内2倍海豚投研测算,2025年欧洲市场或贡献40-50GWh增量,拉动全年出货量13%增长。 二、溢价中的隐忧:基本面与估值的错配信号 1. 国内市占率“失血”未止国内LFP电池价格战下,宁德因拒绝低价策略,2024年市占率降至45.1%(峰值52.1%),比亚迪、蜂巢能源持续蚕食份额。尽管政策“反内卷”改
我是许小年
07-03
英伟达逼近160美元:盛宴下的隐忧与机遇 芯片的黄金时代下,投资者在贪婪与恐惧间走钢丝。 英伟达股价在7月2日站上157.25美元高位,市值突破3.8万亿美元,重新夺回全球市值冠军宝座。自4月初低点以来,其股价已飙升约80%,但内部人士的行动却与市场热情形成鲜明反差:过去一年高管们抛售超10亿美元股票,仅黄仁勋一人就计划在2025年底前减持600万股,按当前股价价值超9亿美元。 一面是资本市场的狂热追捧,一面是内部人士的冷静套现。英伟达的160美元关口,究竟是新征程的起点,还是短期风险的警示灯? 一、内部人士减持:信号还是噪声? 当普通投资者为股价创新高欢呼时,英伟达核心圈层正悄然行动: - 黄仁勋系统性减持:自去年9月以来持续出售,今年3月制定预先安排的10b5-1交易计划,拟在2025年内减持600万股。仅6月下旬即套现3320万美元 - 董事会成员集体行动:Mark Stevens计划出售400万股(价值5.5亿美元),Tench Coxe和Brooke Seawell分别套现1.43亿和4800万美元 - 高管跟风变现:全球运营执行副总裁Jay Puri抛售2500万美元股票 这些行为虽被解释为“预定计划”,但VerityData研究副总裁Ben Silverman点破关键:当第一季度股价下跌时黄仁勋未抛售,而创新高后立即行动,时机选择耐人寻味。 二、技术面暗流:与2018年暴跌的惊人重演 当前股价走势正触发技术分析师的警报: - 历史重演风险:2024年下半年股价趋势与2018年暴跌60%前的形态高度相似,均呈现动量枯竭、OBV指标走平、ADX波动率缺乏共识的特征 - 关键位置博弈:短期需突破125美元并站稳才能确认反弹趋势,否则可能下探113美元支撑位 - 超买信号闪现:RSI逼近72,动态市盈率达51.73倍,远高于标普500平均22.3倍。部分机构已预警短期
我是许小年
07-02
美元新低下的港A市场:流动性盛宴与价值重估的博弈 凌晨三点的纽约交易室,美元指数跌破97关口的警报声响彻大厅。屏幕闪烁的红色数字背后,一场全球资本迁徙的序幕正缓缓拉开——美元指数创下三年新低,而恒生指数却悄然逼近三年高位。这种历史性的反向波动并非偶然,它揭示了全球资本版图重构的深层逻辑。 一、美元跳水的深层逻辑:不仅仅是周期波动 当前美元指数的持续走弱,已超越简单的经济周期范畴。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触发全球贸易链重构,非美经济体加速抛售美债,导致美债外资持有比例从2015年的43%骤降至27%,动摇美元储备货币的信用根基。与此同时,美国经济数据全面走弱:制造业PMI持续下滑、失业率攀升、GDP增速放缓,叠加关税推高的通胀压力,形成罕见的“滞胀风险组合拳”。 更值得警惕的是政治对货币独立的侵蚀。特朗普公开施压美联储降息甚至威胁解雇鲍威尔,使美元从“安全资产”沦为“政策风险资产”。当黄金、日元等传统避险资产持续飙升,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信用溢价正被系统性重估。 二、弱美元周期的历史密码:非美资产的狂欢时刻 富国基金的研究揭示了清晰的周期规律:1970年以来美元三轮大贬值周期平均跌幅达40%,而本轮自2022年开启的贬值仅完成13.3%。历史数据显示,在弱美元周期中,非美资产往往迎来系统性机会: - 黄金在1971-1978年周期暴涨5倍 - 沪深300指数在2001-2008年美元下行期上涨近2倍 - 港股因联系汇率制度成为流动性虹吸的直接受益者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轮美元贬值伴随着全球“去美元化”的结构性变革。当各国央行持续减持美债、增持黄金,美元体系的裂缝正转化为非美资产的机遇。 表:弱美元周期中主要资产表现对比 资产类别 1971-1978年涨幅 2001-2008年涨幅 2022年至今涨幅 黄金 500% 200% 35% 恒生指数 180% 150% 22%* 沪
我是许小年
07-01
“特马”互撕与特斯拉大跌:一场政治闹剧中的投资机会 政治风波终会平息,技术护城河才是真壁垒 过去一个月,全球资本市场最戏剧性的一幕莫过于特朗普与马斯克的“特马”互撕大战。这场始于政策分歧、终于人身攻击的闹剧,让特斯拉市值在24小时内蒸发1500亿美元。当市场陷入恐慌性抛售时,一个尖锐的问题浮出水面:这是否是逆向投资者逢低布局特斯拉的黄金窗口? 一、互撕风暴:政治联盟破裂的资本代价 6月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指责马斯克“疯了”,马斯克则反击特朗普“忘恩负义”,声称“没有我,特朗普就会输掉大选”。导火索表面是共和党力推的《大而美法案》——该法案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触及特斯拉核心利益。 更深层矛盾在于权力博弈: - 利益捆绑破裂:马斯克曾豪掷2.9亿美元助特朗普胜选,并主导新设的“政府效率部”,期望实现技术治国理想;而特朗普视其为“一次性工具”,甚至在马斯克卸任次日即撤回其盟友的NASA局长提名。 - 政府合同威胁:特朗普暗示可能终止对马斯克企业的补贴和合同,直接冲击SpaceX和特斯拉的核心收入源——据统计,两家公司累计获得225亿美元联邦合同。 市场用脚投票:特斯拉单日暴跌14.3%,年内跌幅扩大至30%,反映投资者对政策风险的高度敏感。 二、危机表象下,被忽视的积极信号 政治风暴掩盖了特斯拉基本面的关键韧性: 1. 技术里程碑突破:6月27日,特斯拉展示全球首次L4级无人驾驶交付:Model Y在无驾驶员、无远程操控下,独立完成30分钟城市+高速路段行驶。尽管引发“营销噱头”质疑,但实测视频证明其纯视觉方案已逼近商业化临界点——这正是Robotaxi万亿市场的技术基石。 2. 中国战略的弹性调整:面对小米SU7等国产车型挤压(5月Model 3销量仅为SU7一半),特斯拉一反行业降价潮,对Model 3长续航版涨价1万元并同步升级续航与加速性能。配合“限时补贴1.6
我是许小年
06-30
小摩“减持”评级重创Circle股价,背后暗藏稳定币商业模式的致命软肋 当摩根大通的评级报告如利剑般刺向市场,Circle股价应声下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资本对单一公司的质疑,更是稳定币商业模式的集体困境。 摩根大通在6月30日对稳定币巨头Circle(CRCL)投下了“信任否决票”——首次覆盖研究即给予“减持”评级,目标价仅80美元。消息一出,Circle夜盘短线急跌超4%,机构看空情绪瞬间席卷市场。 这一评级如同一面照妖镜,映照出Circle光鲜股价背后长期被资本狂欢掩盖的结构性软肋。 一、致命软肋:商业模式的先天缺陷 1. 收入结构的“阿喀琉斯之踵”Circle高达99%的收入依赖美国国债利息(2024年利息收入16亿美元)。这种单一收入来源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极为脆弱——若利率腰斩,其收入可能同步崩塌。更严峻的是,Circle需将利息收入的50%分给合作伙伴Coinbase(2024年支付超10亿美元),导致其实际净利润率不足10%。这种寄生性合作模式严重制约盈利能力。 2. 估值泡沫与现实的割裂在股价飙升至263美元高点时,Circle市盈率接近180倍,相较标普500指数平均22倍的估值溢价超700%。即便经历回调后股价仍在200美元上方,对照摩根大通80美元的目标价,暗示市场预期仍有超60%下行空间。这种估值落差反映了资本对“稳定币叙事”的重新定价。 二、资本离场:聪明钱的预警信号 - “木头姐”的精准逃顶:Cathie Wood旗下ARK基金在股价高位四天内抛售150万股,套现超3亿美元。作为上市首日即斥资3.73亿美元建仓的“旗手”,她的撤退暗示对短期透支的清醒认知。 - 机构共识正在转向:除摩根大通外,Jefferies等机构也对稳定币支付前景提出质疑,认为传统卡基支付在便利性和安全性上更具优势。当主流资本开始审视技术落地的真实瓶颈,市场情绪的风向已然生变。
我是许小年
06-30
$爱回收(RERE)$
我是许小年
06-30
$中国铝业(02600)$
我是许小年
06-29
$腾盛博药-B(02137)$
我是许小年
06-29
$锦欣生殖(01951)$
我是许小年
06-27
标题:周六福VS老铺黄金:黄金珠宝赛道两大新贵的投资逻辑与未来博弈 一、市场热捧背后的逻辑分野:周六福与老铺黄金的基因差异 近期,周六福(06168.HK)在港交所上市首日涨幅超16%,市值突破120亿港元,其“加盟+线上”的双轮驱动模式引发市场热议。与此同时,老铺黄金(06181.HK)自2024年上市以来股价涨幅超600%,凭借“古法黄金+高端自营”策略成为行业黑马。尽管两者均受益于黄金消费升级,但其底层商业逻辑和投资价值存在显著差异: 1. 定位与客群:大众化VS高端化 - 周六福:以“性价比+加盟扩张”为核心,门店超4129家(加盟占比98%),覆盖三四线城市,主打黄金珠宝(营收占比77.5%)。其客群更广泛,但品牌溢价有限,毛利率仅25%-26%。 - 老铺黄金:聚焦高净值人群,33家自营店均位于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客单价超10万元,古法工艺+一口价模式推高毛利率至41%(远超周大福等传统品牌)。 2. 增长驱动力:渠道下沉VS单店坪效 - 周六福依赖加盟商快速扩张,但门店密度可能稀释单店收入(2024年自营店单店收入仅502万元,远低于老铺黄金的939万元)。 - 老铺黄金通过“少开店、开大店”策略,2024年单店坪效达1.2万元/平米/月(是卡地亚的2.3倍),内生增长占比85%。 二、投资价值研判:周六福的潜力与隐忧 核心观点:周六福的“速度型增长”难以复制老铺黄金的“质量型溢价”,但线上红利或带来结构性机会。 1. 优势:电商红利与下沉市场渗透 - 周六福线上收入占比40%(行业第一),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46.1%,直播电商和私域流量运营形成“线下体验+线上购买”闭环。 - 黄金消费下沉趋势明
我是许小年
06-26
圣贝拉与周六福首日大涨:消费赛道分化下的价值博弈与可持续性思考 2025年6月26日,港股市场迎来三只消费新股同日上市,其中高端月子中心龙头圣贝拉(02508.HK)与黄金珠宝品牌周六福(06168.HK)首日表现亮眼,分别录得22.34%和12.92%的涨幅。然而,短期的市场狂欢背后,两者的商业模式、行业逻辑与长期价值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结合基本面、资金博弈与行业趋势,探讨其涨势的可持续性。 一、圣贝拉:高净值人群的“稀缺性溢价”能否兑现? 核心逻辑:短期情绪驱动,长期需验证盈利模型 1. 稀缺性与赛道红利圣贝拉定位高端月子护理,瞄准高净值人群,构建“月子中心+家庭护理+功能性食品”的全周期服务生态。中国月子中心渗透率仅6%,远低于台湾(63%)和韩国(60%),且行业集中度低(CR5仅3.7%),圣贝拉作为唯一港股上市的头部企业,具备标杆效应。叠加三孩政策与老龄化趋势,市场对其长期渗透率提升抱有期待。 2. 财务隐忧与估值争议尽管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激增103%至4226万元,但其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净利率仍为负值),且成本结构中租金占比高达37%,销售费用率超20%,盈利质量存疑。发行价对应2024年动态PE约40倍,显著高于同业(如锦欣生殖25倍),估值透支未来增长预期。 3. 筹码结构与资金博弈圣贝拉暗盘成交量达2282万股(占流通盘48%),机构在国配阶段积极抢筹,叠加豪华基石阵容(杭州国资、58集团等),短期筹码锁定性强。但若后续自营中心扩张不及预期(如香港、新加坡项目),或跨品类协同(如健康食品)效果不佳,高估值可能面临回调压力。 结论:圣贝拉的短期涨势由稀缺性溢价和资金推动,但长期需验证其能否将“高端服务”转化为稳定的盈利增长。投资者应关注其2025年Q3-Q4的客户留存率与新中心开业进度。 二、周六福:黄金赛道的“规模陷阱”与转型阵痛 核心矛盾
我是许小年
06-25
安井食品H股打新:长期价值与短期风险的博弈逻辑 核心观点 安井食品H股上市是近年来速冻食品行业标志性事件,但打新决策需穿透短期市场情绪,聚焦三个核心矛盾点:行业增速放缓与龙头地位强化、H股折价发行与A股估值倒挂、国际化战略的预期差。基于此,笔者认为安井H股短期存在博弈机会,但中长期需警惕结构性风险,建议谨慎参与打新,优先观察上市后定价稳定性。 一、行业逻辑:龙头红利与增长瓶颈的拉锯战 1. 行业现状:速冻食品进入“存量博弈”阶段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虽以9.4%的复合增速向3473亿元(2029年)扩张,但增速已从2019-2024年的11.8%明显放缓,且预制菜赛道因过度竞争出现毛利率下滑(2024年安井预制菜毛利率同比降2pct)。 - 机会点:安井凭借13.8%的速冻调制食品市占率(行业第二名仅3%),通过渠道下沉和产能扩张(2025年设计产能120万吨)巩固护城河。 - 风险点:行业价格战加剧,中小厂商退出释放的市场份额可能被新入局者(如盒马自有品牌)而非安井独占。 2. 预制菜业务的“双刃剑”属性安井预制菜收入占比已达28.8%(2024年),但增速从2023年的29.8%降至10.8%,反映C端消费者对高价预制菜接受度分化。 - 差异化竞争力:锁鲜装6.0等高端产品(毛利率45%+)有望提升溢价能力,但需关注铺货进度(目标2025H2覆盖50%商超)。 - 隐忧:若消费习惯转向现制食品(如社区生鲜店现包水饺),预制菜需求可能阶段性遇冷。 二、估值博弈:H股定价的“安全边际”陷阱 1. H股发行价隐含的折价逻辑安井H股最高定价66港元(约合人民币61元),较A股现价(77.07元)折价21%,对应市盈率13.89倍,显著低于A股的14.32倍及美股康尼格拉(PE
我是许小年
06-25
港股新股破发潮下的黑马之争:周六福、圣贝拉、颖通控股的博弈与风险 近期港股新股市场冷热交替,多只新股首日破发引发投资者警惕。6月下旬,珠宝品牌周六福(06168.HK)、高端家庭护理龙头圣贝拉(02508.HK)及“中国香水第一股”颖通控股(06883.HK)接连登陆港交所,成为市场焦点。这三家公司看似身处消费黄金赛道,但股价表现却大相径庭。本文将从行业前景、商业模式、市场情绪三方面剖析其潜在风险与机会,探讨谁更可能成为破局黑马。 一、新股破发的共性:市场情绪与基本面的双重压力 近期港股新股表现疲软,根源在于两大矛盾: 1. 市场情绪低迷: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叠加A股波动,资金避险情绪浓厚,新股流动性承压。 2. 基本面缺陷被放大:投资者对新股盈利质量、成长可持续性要求更高,尤其是依赖单一业务或外部授权的企业更易被“用脚投票”。 以周六福为例,其招股阶段因“五闯IPO”历史、突击分红9.45亿、存货周转率低等问题饱受争议,上市首日虽因黄金概念短暂冲高,但长期估值受制于加盟模式轻资产背后的现金流隐患。相比之下,圣贝拉和颖通控股虽未破发,但同样面临增长瓶颈:前者受制于新生儿数量下滑及海外扩张困境,后者则因72%的品牌授权协议3年内到期而暗藏业绩“断崖”风险。 二、黑马候选人的差异化竞争力分析 1. 周六福:黄金避险概念下的短线博弈标的 优势: - 黄金赛道红利:金价高位震荡背景下,黄金珠宝作为抗通胀资产需求旺盛,周六福2024年黄金产品收入占比77.5%,短期或受益于市场情绪。 - 低估值陷阱:当前市盈率13倍,低于周大生(14倍)和老凤祥(13倍),若纳入港股通可能吸引南下资金。 风险: - 轻资产模式的现金流隐患:97.8%收入依赖加盟商,但存货周转天数高达200天,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低于净利润。 - 品牌溢价不足:在周大福、六福等龙头挤压下,市场份额仅1%,三四线城市扩张或遇
我是许小年
06-25
$老虎证券(TIGR)$
我是许小年
06-25
英伟达逼近150美元:股东大会前夕的减仓逻辑与长期价值博弈 核心观点:短期警惕“利好兑现”风险,长期坚守算力革命核心资产,建议动态平衡仓位,保留底仓的同时锁定部分利润。 一、市场情绪过热:股东大会的预期是否已充分定价? 英伟达2025年度股东大会即将于6月26日召开,市场对黄仁勋可能释放的量子计算、智能驾驶、AI医疗等领域的战略规划充满期待,推动股价近期持续上涨,逼近150美元大关。然而,当前股价的短期涨幅已部分透支了乐观预期: 1. 技术面压力位显现:150美元附近是2025年1月历史高点(153美元)后的关键阻力区间,且当前动态市盈率高达48.65倍,市净率43.02倍,估值处于历史高位。 2. 主力资金动向分化:尽管近期主力资金呈现净流入(如中信建投广州等机构席位参与),但盘面量能并未显著放大,换手率仅0.77%,显示市场追涨意愿有限。 3. “买预期卖事实”风险:若大会未释放超预期的技术路线或订单数据,短期资金可能借利好出货,导致股价回调。 结论:短期技术面与情绪面存在回调压力,建议投资者避免盲目追高。 二、长期逻辑未变:英伟达仍是AI算力革命的“卖铲人” 尽管短期风险积聚,英伟达的长期核心竞争力依然稳固: 1. 技术代差与生态壁垒:Blackwell Ultra芯片需求远超供应(2025年四大云服务商采购360万片),其推理算力优势在AI应用爆发期不可替代。量子计算虽被部分市场人士视为潜在威胁,但黄仁勋明确表示“量子计算机大规模商用仍需20年”,GPU仍为中期算力核心载体。 2. 产业链共振效应:英伟达的业绩与AI产业链(如中科曙光、寒武纪等)高度联动,其技术迭代将带动整个板块估值提升。 3. 政策与流动性支撑:美联储若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科技股仍将受资金青睐;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如数据中心、医疗AI)的长期增长趋势未改。 结论:长期投资者需关注基本面而非短期波动
我是许小年
06-24
SMCI股价暴跌后的投资思考:AI基建浪潮下的风险与机遇博弈 截至2025年6月24日,超微电脑(SMCI)股价较历史高点已跌去65%,市值缩水至239亿美元(按当前股价约40美元估算)。市场对其未来分歧巨大:看空者认为财务造假阴云未散,看多者则视其为被错杀的AI基建核心标的。本文将从技术护城河、财务风险、行业周期三大维度,探讨当前是否迎来抄底时机。 一、技术护城河:液冷技术能否撑起估值修复? SMCI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模块化服务器设计与液冷技术。其“直接液冷”(DLC)方案可将数据中心能耗降低40%,耗水量减少60%,在AI服务器功率飙升的当下具有战略价值。据预测,2025年全球30%的新建数据中心将采用液冷技术,而SMCI已占据该领域主要市场份额。 关键数据: - 液冷服务器毛利率可达14%-17%,高于传统风冷产品; - 英伟达Blackwell芯片适配进度领先,SMCI已获xAI、Coreweave等大厂订单。独到观点:液冷技术是AI算力爆发的刚需,但SMCI需证明其技术壁垒未被戴尔、惠普等巨头突破。当前股价隐含的悲观预期可能过度反应了竞争压力。 二、财务地雷:历史污点与现金流危机如何定价? SMCI的财务争议始终是悬顶之剑: 1. 会计指控:兴登堡报告指控其通过关联交易虚增收入,安永审计师辞职加剧信任危机; 2. 现金流恶化:2025Q3经营现金流-2.4亿美元,自由现金流持续为负,库存周转天数升至98天; 3. 高杠杆风险:发行7亿美元可转债后,债务压力陡增,若AI服务器需求不及预期,偿债能力将受质疑。核心矛盾:市场对SMCI的估值已部分反映财务风险(当前PE仅6.4倍),但若Q4财报无法验证毛利率回升至12%以上,股价或进一步下探。 三、行业周期:AI基建红利与供应链博弈 SMCI高度依赖英伟达GPU供应链,而近期两大变量值得关注: 1. Blackwell芯片
我是许小年
06-24
【深度分析】理想首款纯电SUV定档:当前是布局理想汽车的黄金时机吗? 核心观点 理想汽车首款纯电SUV车型i6定档9月上市(定价20万级),叠加i8(7月上市,35-40万级)的双线产品组合,标志着其正式从“增程王者”向“纯电+增程”双线战略转型。从投资视角看,这一节点或成为理想汽车的估值分水岭,短期存在市场情绪催化机会,中长期需关注销量兑现与竞争格局变化。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产品力与市场定位:差异化突围的可能性 1. 价格与配置的“错位竞争” - i6定位20万级纯电中大型SUV,标配800V超快充、5C电池、3米轴距大五座空间,以及AD Max智能驾驶系统,对比特斯拉Model Y(25万+)、比亚迪宋PLUS EV(18万+)等竞品,i6在充电效率、空间利用率、智能化配置上形成差异化。 - 理想通过“高端技术下沉”策略(如将i8的800V平台下放至i6),强化性价比标签,可能吸引对续航焦虑敏感但预算有限的家庭用户。 2. 超充网络布局:缓解用户焦虑的关键 - 理想计划2025年底建成4000座超充站,覆盖95%高速路网,充电效率与覆盖率或成为用户选择的核心考量。若超充站建设进度达标,i6/i8的补能体验将显著优于依赖第三方充电网络的竞品,形成护城河。 二、财务与战略支撑:现金储备与技术投入的底气 1. 现金储备充足,研发投入有保障 - 截至2024年,理想现金储备达1128亿元,为新车型研发、产能爬坡及市场推广提供强力支撑。对比蔚来、小鹏等新势力(2023年仍亏损),理想的盈利能力和资金优势显著。 2. AI与自动驾驶战略的协同效应 - 理想计划7月发布VLA大模型,进一步提升智能驾驶系统的场景适应能力(如城市NOA和端到端自动驾驶)。技
我是许小年
06-24
小米YU7 vs Model Y:一场重构估值逻辑的“降维战争”与投资机会挖掘 核心观点 小米YU7的发布不仅是产品层面的竞争,更是一场新能源估值体系的重构实验。我认为,短期内YU7难以彻底“干翻”Model Y,但将显著冲击特斯拉的定价权和利润结构,并催化国产供应链价值重估,投资者需关注三大核心矛盾与潜在机会。 一、定价策略:击穿特斯拉的“品牌溢价防线”,重塑中端市场估值锚 关键逻辑: 1. 价格锚定效应失效:Model Y长期以26-35万元区间作为中高端纯电SUV的估值基准,但YU7以25-32万元的定价(标配激光雷达、800V平台、空气悬架)直接打破“高价=高端”的认知惯性。这种“参数溢出+价格倒挂”策略将迫使市场重新评估新能源车的性价比模型。投资启示:关注特斯拉是否会启动降价(牺牲利润率保份额)或加速改款(增加成本压力),其Q3财报毛利率变动将是关键信号。 2. 供应链成本控制能力的分野:小米通过生态链企业的垂直整合(如宁德时代定制电池、自研电机)实现BOM成本压缩,而特斯拉依赖规模化生产与一体压铸技术。若YU7销量突破10万辆,小米的边际成本下降速度可能超越特斯拉,形成“规模-成本”正循环。投资机会:宁德时代(高镍电池增量)、德赛西威(智能座舱)、禾赛科技(激光雷达)等小米核心供应商将受益于订单放量。 二、生态价值:从“硬件溢价”到“场景溢价”的范式转移 颠覆性变量: 1. 用户场景货币化:YU7深度整合米家生态(如车控家电、智能家居联动),其价值不仅在于车辆销售,更在于通过高频交互绑定用户至小米生态。这种“入口级终端”的定位可能突破传统车企的估值模型(PE向PS切换)。案例:参考苹果CarPlay的生态溢价,小米车机互联若能覆盖10%的米家用户,将新增百亿级软件服务收入想象空间。 2. 数据资产争夺战:YU7全系标配激光雷达+高精地图,其智能驾驶数据积累速度可
我是许小年
06-23
Circle突破240美元:止盈的哲学与长期主义的博弈 (本文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现象级涨幅的背后:三重驱动力的再审视】 截至2025年6月23日,Circle(CRCL)股价已突破240美元,较31美元的发行价暴涨675%,市值超530亿美元。这一现象级涨幅由三大核心因素驱动: 1. 监管红利(天时):美国《GENIUS法案》通过参议院表决,明确稳定币需100%锚定安全资产(如美债),并设立联邦牌照制度,为USDC的合规地位“盖章认证”。 2. 利率套利(地利):美联储维持高利率政策,Circle持有的616亿美元美债储备年化收益超5%,形成“数字美元银行”的躺赚模式。 3. 市场情绪(人和):散户交易换手率高达115%,叠加贝莱德、方舟资本等机构的“战略背书”,形成短期流动性溢价。 关键问题:当股价已透支短期利好时,投资者应如何平衡“止盈纪律”与“长期叙事”? 【止盈逻辑:警惕“纸面富贵”的三大陷阱】 1. 利率政策的“灰犀牛” Circle的收入高度依赖美债利息(占比99%),美联储每降息25个基点,其EBITDA将减少1亿美元。当前市场已计价2025年下半年降息50-75基点的预期,若兑现,Circle净利润或腰斩。 策略启示:参考“动态估值止盈法”,若美联储释放明确降息信号,可逐步减仓锁定收益。 2. 渠道分成的“剪刀差” Circle需将58%的储备收益分给Coinbase等渠道,2024年分成支出达9.4亿美元。即便USDC规模扩张,利润率仍受制于“为他人作嫁衣”的商业模式。 策略启示:若Q2财报显示分成成本增速持续高于收入增速(如网页7提及的71.3% vs 58.5%),需警惕盈利模型恶化。 3. 大股东套现的“信号效应” 创始人Jeremy Allaire在股价100美元时融券卖出1900万股(套现19亿美元),木头姐方舟投资亦减持14%仓位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
{"i18n":{"language":"zh_CN"},"userPageInfo":{"id":"3583044456223438","uuid":"3583044456223438","gmtCreate":1619950431772,"gmtModify":1749132304827,"name":"我是许小年","pinyin":"wsxxnwoshixuxiaonian","introduction":"","introductionEn":"","signature":"","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1,"status":2,"fanSize":87,"headSize":123,"tweetSize":100,"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4,"level":{"id":3,"name":"书生虎","nameTw":"書生虎","represent":"努力向上","factor":"发布1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5条获得他人回复或点赞","iconColor":"3C9E83","bgColor":"A2F1D9"},"themeCounts":4,"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1,"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3f8f4b8c193b4343a88817ce07587dbd-1","templateUuid":"3f8f4b8c193b4343a88817ce07587dbd","name":"星级创作者","description":"累计发表精华帖>=3(或有料帖>=10),且30天内发表过至少一篇精华帖(或4篇有料帖)并参与过评论","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1866dcf97a73be1c330f85862546aedc","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4f5c5fa8e2c7683bb5a7fce8753ee456","grayImgUrl":null,"redirectLinkEnabled":1,"redirectLink":"https://www.laohu8.com/activity/market/2023/star-contributors/","hasAllocated":1,"isWearing":1,"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5.07.12","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1,"backgroundColor":{"dark":"#675a37","tint":"#f9ebc2"},"fontColor":{"dark":"#ffffff","tint":"#ab7a0e"},"individualDisplaySort":1,"categoryType":2007},{"badgeId":"a97bce155cb14045be40c3fe246e8d20-1","templateUuid":"a97bce155cb14045be40c3fe246e8d20","name":"新晋创作者","description":"首次获得精华帖的创作者","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4ce9180a952c61a51c39f70d533b81a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f98cf16cf4b858114f7ab9a779f9e6f1","grayImgUrl":null,"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5.06.23","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2005},{"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3","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偶像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15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8b40ae7da5bf081a1c84df14bf9e636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f160eceddd7c284a8e1136557615cfad","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11792805c468334a9b31c39f95a41c6a","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5.06.11","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badgeId":"02aa7f16703b4ce4ace6f1a7665789cc-1","templateUuid":"02aa7f16703b4ce4ace6f1a7665789cc","name":"知识体验官","description":"观看学堂课程满5节","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fb5ae275631fb96a92d475cdc85d2302","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c2660a1935bd2105e97c9915619936c3","grayImgUrl":null,"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2.08.06","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2006},{"badgeId":"228c86a078844d74991fff2b7ab2428d-1","templateUuid":"228c86a078844d74991fff2b7ab2428d","name":"投资经理虎","description":"证券账户累计交易金额达到10万美元","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c8dfc27c1ee0e25db1c93e9d0b641101","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f43908c142f8a33c78f5bdf0e2897488","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82165ff19cb8a786e8919f92acee5213","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1.12.28","exceedPercentage":"60.60%","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101},{"badgeId":"35ec162348d5460f88c959321e554969-2","templateUuid":"35ec162348d5460f88c959321e554969","name":"宗师交易员","description":"证券或期货账户累计交易次数达到100次","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ad22cfbe2d05aa393b18e9226e4b030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36702e6ff3ffe46acafee66cc85273ca","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d52eb88fa385cf5abe2616ed63781765","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1.12.28","exceedPercentage":"80.76%","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100},{"badgeId":"976c19eed35f4cd78f17501c2e99ef37-1","templateUuid":"976c19eed35f4cd78f17501c2e99ef37","name":"博闻投资者","description":"累计交易超过10只正股","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e74cc24115c4fbae6154ec1b1041bf4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d48265cbfd97c57f9048db29f22227b0","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76c6d6898b073c77e1c537ebe9ac1c57","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1.12.21","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102},{"badgeId":"518b5610c3e8410da5cfad115e4b0f5a-1","templateUuid":"518b5610c3e8410da5cfad115e4b0f5a","name":"实盘交易者","description":"完成一笔实盘交易","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2e08a1cc2087a1de93402c2c290fa65b","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4504a6397ce1137932d56e5f4ce27166","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4b22c79415b4cd6e3d8ebc4a0fa32604","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1.12.21","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100}],"userBadgeCount":8,"currentWearingBadge":{"badgeId":"3f8f4b8c193b4343a88817ce07587dbd-1","templateUuid":"3f8f4b8c193b4343a88817ce07587dbd","name":"星级创作者","description":"累计发表精华帖>=3(或有料帖>=10),且30天内发表过至少一篇精华帖(或4篇有料帖)并参与过评论","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1866dcf97a73be1c330f85862546aedc","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4f5c5fa8e2c7683bb5a7fce8753ee456","grayImgUrl":null,"redirectLinkEnabled":1,"redirectLink":"https://www.laohu8.com/activity/market/2023/star-contributors/","hasAllocated":1,"isWearing":1,"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5.06.20","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1,"backgroundColor":{"dark":"#675a37","tint":"#f9ebc2"},"fontColor":{"dark":"#ffffff","tint":"#ab7a0e"},"individualDisplaySort":1,"categoryType":2007},"individualDisplayBadges":[{"badgeId":"3f8f4b8c193b4343a88817ce07587dbd-1","templateUuid":"3f8f4b8c193b4343a88817ce07587dbd","name":"星级创作者","description":"累计发表精华帖>=3(或有料帖>=10),且30天内发表过至少一篇精华帖(或4篇有料帖)并参与过评论","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1866dcf97a73be1c330f85862546aedc","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4f5c5fa8e2c7683bb5a7fce8753ee456","grayImgUrl":null,"redirectLinkEnabled":1,"redirectLink":"https://www.laohu8.com/activity/market/2023/star-contributors/","hasAllocated":1,"isWearing":1,"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5.07.12","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1,"backgroundColor":{"dark":"#675a37","tint":"#f9ebc2"},"fontColor":{"dark":"#ffffff","tint":"#ab7a0e"},"individualDisplaySort":1,"categoryType":2007}],"crmLevel":1,"crmLevelSwitch":1,"location":"0","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15,"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baikeInfo":{},"tab":"post","tweets":[{"id":454070596919392,"gmtCreate":1751879073416,"gmtModify":1751879084616,"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2137\">$腾盛博药-B(02137)$ </a> ","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2137\">$腾盛博药-B(02137)$ </a> ","text":"$腾盛博药-B(02137)$","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813749f532934dd405af6c532105a49","width":"882","height":"166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407059691939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7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EN","totalScore":0},{"id":454036105892088,"gmtCreate":1751870686462,"gmtModify":1751873133164,"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宁德时代港股溢价20%的深度解析:流动性盛宴下的价值重估与风险临界点 稀缺性溢价与流动性狂欢的碰撞点 截至2025年7月4日,宁德时代港股(03750.HK)报收357港元,相较A股(300750.SZ)265.8元人民币的价格,溢价率高达22.4%,刷新了A/H股溢价历史纪录。这一现象不仅颠覆了“H股常年折价”的传统认知,更引发投资者灵魂拷问:溢价是否合理?此刻追高是拥抱价值还是接盘泡沫? 一、溢价的底层逻辑:三大支点与真实含金量 1. 流动性稀缺性溢价宁德H股流通盘仅占总股本的3.4%,其中70%被前25大机构锁定,50%基石投资者(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等)股份锁定期6个月。实际自由流通市值不足200亿港元,在千亿级南下资金(年内净买入超5800亿港元)和外资增配中国资产的浪潮中,微观流动性虹吸效应被极致放大。 2. 全球资本对“中国名片”的定价权争夺国际配售中,非美资本占比高达80%,中东主权基金(科威特KIA)、亚太机构(未来资产、加拿大皇家银行)成为主力。这反映在地缘政治摩擦背景下,中国先进制造龙头成为中东主权基金“去美元化”配置的核心标的。 3. 欧洲故事打开第二增长曲线2025年1-4月,宁德在欧洲动力电池市占率从35%飙升至44%,碾压LG/SK On等韩系厂商。核心优势在于: - LFP电池的低价策略契合欧洲补贴退坡后经济型电动车需求爆发 - 匈牙利/德国工厂本地化供应规避25%欧盟关税,单Wh利润达国内2倍海豚投研测算,2025年欧洲市场或贡献40-50GWh增量,拉动全年出货量13%增长。 二、溢价中的隐忧:基本面与估值的错配信号 1. 国内市占率“失血”未止国内LFP电池价格战下,宁德因拒绝低价策略,2024年市占率降至45.1%(峰值52.1%),比亚迪、蜂巢能源持续蚕食份额。尽管政策“反内卷”改","listText":"宁德时代港股溢价20%的深度解析:流动性盛宴下的价值重估与风险临界点 稀缺性溢价与流动性狂欢的碰撞点 截至2025年7月4日,宁德时代港股(03750.HK)报收357港元,相较A股(300750.SZ)265.8元人民币的价格,溢价率高达22.4%,刷新了A/H股溢价历史纪录。这一现象不仅颠覆了“H股常年折价”的传统认知,更引发投资者灵魂拷问:溢价是否合理?此刻追高是拥抱价值还是接盘泡沫? 一、溢价的底层逻辑:三大支点与真实含金量 1. 流动性稀缺性溢价宁德H股流通盘仅占总股本的3.4%,其中70%被前25大机构锁定,50%基石投资者(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等)股份锁定期6个月。实际自由流通市值不足200亿港元,在千亿级南下资金(年内净买入超5800亿港元)和外资增配中国资产的浪潮中,微观流动性虹吸效应被极致放大。 2. 全球资本对“中国名片”的定价权争夺国际配售中,非美资本占比高达80%,中东主权基金(科威特KIA)、亚太机构(未来资产、加拿大皇家银行)成为主力。这反映在地缘政治摩擦背景下,中国先进制造龙头成为中东主权基金“去美元化”配置的核心标的。 3. 欧洲故事打开第二增长曲线2025年1-4月,宁德在欧洲动力电池市占率从35%飙升至44%,碾压LG/SK On等韩系厂商。核心优势在于: - LFP电池的低价策略契合欧洲补贴退坡后经济型电动车需求爆发 - 匈牙利/德国工厂本地化供应规避25%欧盟关税,单Wh利润达国内2倍海豚投研测算,2025年欧洲市场或贡献40-50GWh增量,拉动全年出货量13%增长。 二、溢价中的隐忧:基本面与估值的错配信号 1. 国内市占率“失血”未止国内LFP电池价格战下,宁德因拒绝低价策略,2024年市占率降至45.1%(峰值52.1%),比亚迪、蜂巢能源持续蚕食份额。尽管政策“反内卷”改","text":"宁德时代港股溢价20%的深度解析:流动性盛宴下的价值重估与风险临界点 稀缺性溢价与流动性狂欢的碰撞点 截至2025年7月4日,宁德时代港股(03750.HK)报收357港元,相较A股(300750.SZ)265.8元人民币的价格,溢价率高达22.4%,刷新了A/H股溢价历史纪录。这一现象不仅颠覆了“H股常年折价”的传统认知,更引发投资者灵魂拷问:溢价是否合理?此刻追高是拥抱价值还是接盘泡沫? 一、溢价的底层逻辑:三大支点与真实含金量 1. 流动性稀缺性溢价宁德H股流通盘仅占总股本的3.4%,其中70%被前25大机构锁定,50%基石投资者(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等)股份锁定期6个月。实际自由流通市值不足200亿港元,在千亿级南下资金(年内净买入超5800亿港元)和外资增配中国资产的浪潮中,微观流动性虹吸效应被极致放大。 2. 全球资本对“中国名片”的定价权争夺国际配售中,非美资本占比高达80%,中东主权基金(科威特KIA)、亚太机构(未来资产、加拿大皇家银行)成为主力。这反映在地缘政治摩擦背景下,中国先进制造龙头成为中东主权基金“去美元化”配置的核心标的。 3. 欧洲故事打开第二增长曲线2025年1-4月,宁德在欧洲动力电池市占率从35%飙升至44%,碾压LG/SK On等韩系厂商。核心优势在于: - LFP电池的低价策略契合欧洲补贴退坡后经济型电动车需求爆发 - 匈牙利/德国工厂本地化供应规避25%欧盟关税,单Wh利润达国内2倍海豚投研测算,2025年欧洲市场或贡献40-50GWh增量,拉动全年出货量13%增长。 二、溢价中的隐忧:基本面与估值的错配信号 1. 国内市占率“失血”未止国内LFP电池价格战下,宁德因拒绝低价策略,2024年市占率降至45.1%(峰值52.1%),比亚迪、蜂巢能源持续蚕食份额。尽管政策“反内卷”改","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403610589208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9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2596393132256,"gmtCreate":1751520480480,"gmtModify":175152087399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英伟达逼近160美元:盛宴下的隐忧与机遇 芯片的黄金时代下,投资者在贪婪与恐惧间走钢丝。 英伟达股价在7月2日站上157.25美元高位,市值突破3.8万亿美元,重新夺回全球市值冠军宝座。自4月初低点以来,其股价已飙升约80%,但内部人士的行动却与市场热情形成鲜明反差:过去一年高管们抛售超10亿美元股票,仅黄仁勋一人就计划在2025年底前减持600万股,按当前股价价值超9亿美元。 一面是资本市场的狂热追捧,一面是内部人士的冷静套现。英伟达的160美元关口,究竟是新征程的起点,还是短期风险的警示灯? 一、内部人士减持:信号还是噪声? 当普通投资者为股价创新高欢呼时,英伟达核心圈层正悄然行动: - 黄仁勋系统性减持:自去年9月以来持续出售,今年3月制定预先安排的10b5-1交易计划,拟在2025年内减持600万股。仅6月下旬即套现3320万美元 - 董事会成员集体行动:Mark Stevens计划出售400万股(价值5.5亿美元),Tench Coxe和Brooke Seawell分别套现1.43亿和4800万美元 - 高管跟风变现:全球运营执行副总裁Jay Puri抛售2500万美元股票 这些行为虽被解释为“预定计划”,但VerityData研究副总裁Ben Silverman点破关键:当第一季度股价下跌时黄仁勋未抛售,而创新高后立即行动,时机选择耐人寻味。 二、技术面暗流:与2018年暴跌的惊人重演 当前股价走势正触发技术分析师的警报: - 历史重演风险:2024年下半年股价趋势与2018年暴跌60%前的形态高度相似,均呈现动量枯竭、OBV指标走平、ADX波动率缺乏共识的特征 - 关键位置博弈:短期需突破125美元并站稳才能确认反弹趋势,否则可能下探113美元支撑位 - 超买信号闪现:RSI逼近72,动态市盈率达51.73倍,远高于标普500平均22.3倍。部分机构已预警短期","listText":"英伟达逼近160美元:盛宴下的隐忧与机遇 芯片的黄金时代下,投资者在贪婪与恐惧间走钢丝。 英伟达股价在7月2日站上157.25美元高位,市值突破3.8万亿美元,重新夺回全球市值冠军宝座。自4月初低点以来,其股价已飙升约80%,但内部人士的行动却与市场热情形成鲜明反差:过去一年高管们抛售超10亿美元股票,仅黄仁勋一人就计划在2025年底前减持600万股,按当前股价价值超9亿美元。 一面是资本市场的狂热追捧,一面是内部人士的冷静套现。英伟达的160美元关口,究竟是新征程的起点,还是短期风险的警示灯? 一、内部人士减持:信号还是噪声? 当普通投资者为股价创新高欢呼时,英伟达核心圈层正悄然行动: - 黄仁勋系统性减持:自去年9月以来持续出售,今年3月制定预先安排的10b5-1交易计划,拟在2025年内减持600万股。仅6月下旬即套现3320万美元 - 董事会成员集体行动:Mark Stevens计划出售400万股(价值5.5亿美元),Tench Coxe和Brooke Seawell分别套现1.43亿和4800万美元 - 高管跟风变现:全球运营执行副总裁Jay Puri抛售2500万美元股票 这些行为虽被解释为“预定计划”,但VerityData研究副总裁Ben Silverman点破关键:当第一季度股价下跌时黄仁勋未抛售,而创新高后立即行动,时机选择耐人寻味。 二、技术面暗流:与2018年暴跌的惊人重演 当前股价走势正触发技术分析师的警报: - 历史重演风险:2024年下半年股价趋势与2018年暴跌60%前的形态高度相似,均呈现动量枯竭、OBV指标走平、ADX波动率缺乏共识的特征 - 关键位置博弈:短期需突破125美元并站稳才能确认反弹趋势,否则可能下探113美元支撑位 - 超买信号闪现:RSI逼近72,动态市盈率达51.73倍,远高于标普500平均22.3倍。部分机构已预警短期","text":"英伟达逼近160美元:盛宴下的隐忧与机遇 芯片的黄金时代下,投资者在贪婪与恐惧间走钢丝。 英伟达股价在7月2日站上157.25美元高位,市值突破3.8万亿美元,重新夺回全球市值冠军宝座。自4月初低点以来,其股价已飙升约80%,但内部人士的行动却与市场热情形成鲜明反差:过去一年高管们抛售超10亿美元股票,仅黄仁勋一人就计划在2025年底前减持600万股,按当前股价价值超9亿美元。 一面是资本市场的狂热追捧,一面是内部人士的冷静套现。英伟达的160美元关口,究竟是新征程的起点,还是短期风险的警示灯? 一、内部人士减持:信号还是噪声? 当普通投资者为股价创新高欢呼时,英伟达核心圈层正悄然行动: - 黄仁勋系统性减持:自去年9月以来持续出售,今年3月制定预先安排的10b5-1交易计划,拟在2025年内减持600万股。仅6月下旬即套现3320万美元 - 董事会成员集体行动:Mark Stevens计划出售400万股(价值5.5亿美元),Tench Coxe和Brooke Seawell分别套现1.43亿和4800万美元 - 高管跟风变现:全球运营执行副总裁Jay Puri抛售2500万美元股票 这些行为虽被解释为“预定计划”,但VerityData研究副总裁Ben Silverman点破关键:当第一季度股价下跌时黄仁勋未抛售,而创新高后立即行动,时机选择耐人寻味。 二、技术面暗流:与2018年暴跌的惊人重演 当前股价走势正触发技术分析师的警报: - 历史重演风险:2024年下半年股价趋势与2018年暴跌60%前的形态高度相似,均呈现动量枯竭、OBV指标走平、ADX波动率缺乏共识的特征 - 关键位置博弈:短期需突破125美元并站稳才能确认反弹趋势,否则可能下探113美元支撑位 - 超买信号闪现:RSI逼近72,动态市盈率达51.73倍,远高于标普500平均22.3倍。部分机构已预警短期","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259639313225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88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2323462684936,"gmtCreate":1751436792662,"gmtModify":1751439345433,"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美元新低下的港A市场:流动性盛宴与价值重估的博弈 凌晨三点的纽约交易室,美元指数跌破97关口的警报声响彻大厅。屏幕闪烁的红色数字背后,一场全球资本迁徙的序幕正缓缓拉开——美元指数创下三年新低,而恒生指数却悄然逼近三年高位。这种历史性的反向波动并非偶然,它揭示了全球资本版图重构的深层逻辑。 一、美元跳水的深层逻辑:不仅仅是周期波动 当前美元指数的持续走弱,已超越简单的经济周期范畴。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触发全球贸易链重构,非美经济体加速抛售美债,导致美债外资持有比例从2015年的43%骤降至27%,动摇美元储备货币的信用根基。与此同时,美国经济数据全面走弱:制造业PMI持续下滑、失业率攀升、GDP增速放缓,叠加关税推高的通胀压力,形成罕见的“滞胀风险组合拳”。 更值得警惕的是政治对货币独立的侵蚀。特朗普公开施压美联储降息甚至威胁解雇鲍威尔,使美元从“安全资产”沦为“政策风险资产”。当黄金、日元等传统避险资产持续飙升,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信用溢价正被系统性重估。 二、弱美元周期的历史密码:非美资产的狂欢时刻 富国基金的研究揭示了清晰的周期规律:1970年以来美元三轮大贬值周期平均跌幅达40%,而本轮自2022年开启的贬值仅完成13.3%。历史数据显示,在弱美元周期中,非美资产往往迎来系统性机会: - 黄金在1971-1978年周期暴涨5倍 - 沪深300指数在2001-2008年美元下行期上涨近2倍 - 港股因联系汇率制度成为流动性虹吸的直接受益者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轮美元贬值伴随着全球“去美元化”的结构性变革。当各国央行持续减持美债、增持黄金,美元体系的裂缝正转化为非美资产的机遇。 表:弱美元周期中主要资产表现对比 资产类别 1971-1978年涨幅 2001-2008年涨幅 2022年至今涨幅 黄金 500% 200% 35% 恒生指数 180% 150% 22%* 沪","listText":"美元新低下的港A市场:流动性盛宴与价值重估的博弈 凌晨三点的纽约交易室,美元指数跌破97关口的警报声响彻大厅。屏幕闪烁的红色数字背后,一场全球资本迁徙的序幕正缓缓拉开——美元指数创下三年新低,而恒生指数却悄然逼近三年高位。这种历史性的反向波动并非偶然,它揭示了全球资本版图重构的深层逻辑。 一、美元跳水的深层逻辑:不仅仅是周期波动 当前美元指数的持续走弱,已超越简单的经济周期范畴。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触发全球贸易链重构,非美经济体加速抛售美债,导致美债外资持有比例从2015年的43%骤降至27%,动摇美元储备货币的信用根基。与此同时,美国经济数据全面走弱:制造业PMI持续下滑、失业率攀升、GDP增速放缓,叠加关税推高的通胀压力,形成罕见的“滞胀风险组合拳”。 更值得警惕的是政治对货币独立的侵蚀。特朗普公开施压美联储降息甚至威胁解雇鲍威尔,使美元从“安全资产”沦为“政策风险资产”。当黄金、日元等传统避险资产持续飙升,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信用溢价正被系统性重估。 二、弱美元周期的历史密码:非美资产的狂欢时刻 富国基金的研究揭示了清晰的周期规律:1970年以来美元三轮大贬值周期平均跌幅达40%,而本轮自2022年开启的贬值仅完成13.3%。历史数据显示,在弱美元周期中,非美资产往往迎来系统性机会: - 黄金在1971-1978年周期暴涨5倍 - 沪深300指数在2001-2008年美元下行期上涨近2倍 - 港股因联系汇率制度成为流动性虹吸的直接受益者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轮美元贬值伴随着全球“去美元化”的结构性变革。当各国央行持续减持美债、增持黄金,美元体系的裂缝正转化为非美资产的机遇。 表:弱美元周期中主要资产表现对比 资产类别 1971-1978年涨幅 2001-2008年涨幅 2022年至今涨幅 黄金 500% 200% 35% 恒生指数 180% 150% 22%* 沪","text":"美元新低下的港A市场:流动性盛宴与价值重估的博弈 凌晨三点的纽约交易室,美元指数跌破97关口的警报声响彻大厅。屏幕闪烁的红色数字背后,一场全球资本迁徙的序幕正缓缓拉开——美元指数创下三年新低,而恒生指数却悄然逼近三年高位。这种历史性的反向波动并非偶然,它揭示了全球资本版图重构的深层逻辑。 一、美元跳水的深层逻辑:不仅仅是周期波动 当前美元指数的持续走弱,已超越简单的经济周期范畴。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触发全球贸易链重构,非美经济体加速抛售美债,导致美债外资持有比例从2015年的43%骤降至27%,动摇美元储备货币的信用根基。与此同时,美国经济数据全面走弱:制造业PMI持续下滑、失业率攀升、GDP增速放缓,叠加关税推高的通胀压力,形成罕见的“滞胀风险组合拳”。 更值得警惕的是政治对货币独立的侵蚀。特朗普公开施压美联储降息甚至威胁解雇鲍威尔,使美元从“安全资产”沦为“政策风险资产”。当黄金、日元等传统避险资产持续飙升,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信用溢价正被系统性重估。 二、弱美元周期的历史密码:非美资产的狂欢时刻 富国基金的研究揭示了清晰的周期规律:1970年以来美元三轮大贬值周期平均跌幅达40%,而本轮自2022年开启的贬值仅完成13.3%。历史数据显示,在弱美元周期中,非美资产往往迎来系统性机会: - 黄金在1971-1978年周期暴涨5倍 - 沪深300指数在2001-2008年美元下行期上涨近2倍 - 港股因联系汇率制度成为流动性虹吸的直接受益者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轮美元贬值伴随着全球“去美元化”的结构性变革。当各国央行持续减持美债、增持黄金,美元体系的裂缝正转化为非美资产的机遇。 表:弱美元周期中主要资产表现对比 资产类别 1971-1978年涨幅 2001-2008年涨幅 2022年至今涨幅 黄金 500% 200% 35% 恒生指数 180% 150% 22%* 沪","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232346268493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6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1932872716344,"gmtCreate":1751361413945,"gmtModify":1751368733225,"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特马”互撕与特斯拉大跌:一场政治闹剧中的投资机会 政治风波终会平息,技术护城河才是真壁垒 过去一个月,全球资本市场最戏剧性的一幕莫过于特朗普与马斯克的“特马”互撕大战。这场始于政策分歧、终于人身攻击的闹剧,让特斯拉市值在24小时内蒸发1500亿美元。当市场陷入恐慌性抛售时,一个尖锐的问题浮出水面:这是否是逆向投资者逢低布局特斯拉的黄金窗口? 一、互撕风暴:政治联盟破裂的资本代价 6月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指责马斯克“疯了”,马斯克则反击特朗普“忘恩负义”,声称“没有我,特朗普就会输掉大选”。导火索表面是共和党力推的《大而美法案》——该法案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触及特斯拉核心利益。 更深层矛盾在于权力博弈: - 利益捆绑破裂:马斯克曾豪掷2.9亿美元助特朗普胜选,并主导新设的“政府效率部”,期望实现技术治国理想;而特朗普视其为“一次性工具”,甚至在马斯克卸任次日即撤回其盟友的NASA局长提名。 - 政府合同威胁:特朗普暗示可能终止对马斯克企业的补贴和合同,直接冲击SpaceX和特斯拉的核心收入源——据统计,两家公司累计获得225亿美元联邦合同。 市场用脚投票:特斯拉单日暴跌14.3%,年内跌幅扩大至30%,反映投资者对政策风险的高度敏感。 二、危机表象下,被忽视的积极信号 政治风暴掩盖了特斯拉基本面的关键韧性: 1. 技术里程碑突破:6月27日,特斯拉展示全球首次L4级无人驾驶交付:Model Y在无驾驶员、无远程操控下,独立完成30分钟城市+高速路段行驶。尽管引发“营销噱头”质疑,但实测视频证明其纯视觉方案已逼近商业化临界点——这正是Robotaxi万亿市场的技术基石。 2. 中国战略的弹性调整:面对小米SU7等国产车型挤压(5月Model 3销量仅为SU7一半),特斯拉一反行业降价潮,对Model 3长续航版涨价1万元并同步升级续航与加速性能。配合“限时补贴1.6","listText":"“特马”互撕与特斯拉大跌:一场政治闹剧中的投资机会 政治风波终会平息,技术护城河才是真壁垒 过去一个月,全球资本市场最戏剧性的一幕莫过于特朗普与马斯克的“特马”互撕大战。这场始于政策分歧、终于人身攻击的闹剧,让特斯拉市值在24小时内蒸发1500亿美元。当市场陷入恐慌性抛售时,一个尖锐的问题浮出水面:这是否是逆向投资者逢低布局特斯拉的黄金窗口? 一、互撕风暴:政治联盟破裂的资本代价 6月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指责马斯克“疯了”,马斯克则反击特朗普“忘恩负义”,声称“没有我,特朗普就会输掉大选”。导火索表面是共和党力推的《大而美法案》——该法案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触及特斯拉核心利益。 更深层矛盾在于权力博弈: - 利益捆绑破裂:马斯克曾豪掷2.9亿美元助特朗普胜选,并主导新设的“政府效率部”,期望实现技术治国理想;而特朗普视其为“一次性工具”,甚至在马斯克卸任次日即撤回其盟友的NASA局长提名。 - 政府合同威胁:特朗普暗示可能终止对马斯克企业的补贴和合同,直接冲击SpaceX和特斯拉的核心收入源——据统计,两家公司累计获得225亿美元联邦合同。 市场用脚投票:特斯拉单日暴跌14.3%,年内跌幅扩大至30%,反映投资者对政策风险的高度敏感。 二、危机表象下,被忽视的积极信号 政治风暴掩盖了特斯拉基本面的关键韧性: 1. 技术里程碑突破:6月27日,特斯拉展示全球首次L4级无人驾驶交付:Model Y在无驾驶员、无远程操控下,独立完成30分钟城市+高速路段行驶。尽管引发“营销噱头”质疑,但实测视频证明其纯视觉方案已逼近商业化临界点——这正是Robotaxi万亿市场的技术基石。 2. 中国战略的弹性调整:面对小米SU7等国产车型挤压(5月Model 3销量仅为SU7一半),特斯拉一反行业降价潮,对Model 3长续航版涨价1万元并同步升级续航与加速性能。配合“限时补贴1.6","text":"“特马”互撕与特斯拉大跌:一场政治闹剧中的投资机会 政治风波终会平息,技术护城河才是真壁垒 过去一个月,全球资本市场最戏剧性的一幕莫过于特朗普与马斯克的“特马”互撕大战。这场始于政策分歧、终于人身攻击的闹剧,让特斯拉市值在24小时内蒸发1500亿美元。当市场陷入恐慌性抛售时,一个尖锐的问题浮出水面:这是否是逆向投资者逢低布局特斯拉的黄金窗口? 一、互撕风暴:政治联盟破裂的资本代价 6月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指责马斯克“疯了”,马斯克则反击特朗普“忘恩负义”,声称“没有我,特朗普就会输掉大选”。导火索表面是共和党力推的《大而美法案》——该法案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触及特斯拉核心利益。 更深层矛盾在于权力博弈: - 利益捆绑破裂:马斯克曾豪掷2.9亿美元助特朗普胜选,并主导新设的“政府效率部”,期望实现技术治国理想;而特朗普视其为“一次性工具”,甚至在马斯克卸任次日即撤回其盟友的NASA局长提名。 - 政府合同威胁:特朗普暗示可能终止对马斯克企业的补贴和合同,直接冲击SpaceX和特斯拉的核心收入源——据统计,两家公司累计获得225亿美元联邦合同。 市场用脚投票:特斯拉单日暴跌14.3%,年内跌幅扩大至30%,反映投资者对政策风险的高度敏感。 二、危机表象下,被忽视的积极信号 政治风暴掩盖了特斯拉基本面的关键韧性: 1. 技术里程碑突破:6月27日,特斯拉展示全球首次L4级无人驾驶交付:Model Y在无驾驶员、无远程操控下,独立完成30分钟城市+高速路段行驶。尽管引发“营销噱头”质疑,但实测视频证明其纯视觉方案已逼近商业化临界点——这正是Robotaxi万亿市场的技术基石。 2. 中国战略的弹性调整:面对小米SU7等国产车型挤压(5月Model 3销量仅为SU7一半),特斯拉一反行业降价潮,对Model 3长续航版涨价1万元并同步升级续航与加速性能。配合“限时补贴1.6","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1,"repostSize":4,"link":"https://laohu8.com/post/45193287271634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041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27243347292954","authorId":"27243347292954","name":"牛熊赚钱","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0d81f7086394a20413981803ebd600f","crmLevel":1,"crmLevelSwitch":0,"authorIdStr":"27243347292954","idStr":"27243347292954"},"content":"$特斯拉(TSLA)$ 特马二人在演双横,一个演红脸,一个演黑脸,操纵股价,从中获利!","text":"$特斯拉(TSLA)$ 特马二人在演双横,一个演红脸,一个演黑脸,操纵股价,从中获利!","html":"$特斯拉(TSLA)$ 特马二人在演双横,一个演红脸,一个演黑脸,操纵股价,从中获利!"}],"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1548560605400,"gmtCreate":1751267360511,"gmtModify":1751273684032,"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小摩“减持”评级重创Circle股价,背后暗藏稳定币商业模式的致命软肋 当摩根大通的评级报告如利剑般刺向市场,Circle股价应声下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资本对单一公司的质疑,更是稳定币商业模式的集体困境。 摩根大通在6月30日对稳定币巨头Circle(CRCL)投下了“信任否决票”——首次覆盖研究即给予“减持”评级,目标价仅80美元。消息一出,Circle夜盘短线急跌超4%,机构看空情绪瞬间席卷市场。 这一评级如同一面照妖镜,映照出Circle光鲜股价背后长期被资本狂欢掩盖的结构性软肋。 一、致命软肋:商业模式的先天缺陷 1. 收入结构的“阿喀琉斯之踵”Circle高达99%的收入依赖美国国债利息(2024年利息收入16亿美元)。这种单一收入来源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极为脆弱——若利率腰斩,其收入可能同步崩塌。更严峻的是,Circle需将利息收入的50%分给合作伙伴Coinbase(2024年支付超10亿美元),导致其实际净利润率不足10%。这种寄生性合作模式严重制约盈利能力。 2. 估值泡沫与现实的割裂在股价飙升至263美元高点时,Circle市盈率接近180倍,相较标普500指数平均22倍的估值溢价超700%。即便经历回调后股价仍在200美元上方,对照摩根大通80美元的目标价,暗示市场预期仍有超60%下行空间。这种估值落差反映了资本对“稳定币叙事”的重新定价。 二、资本离场:聪明钱的预警信号 - “木头姐”的精准逃顶:Cathie Wood旗下ARK基金在股价高位四天内抛售150万股,套现超3亿美元。作为上市首日即斥资3.73亿美元建仓的“旗手”,她的撤退暗示对短期透支的清醒认知。 - 机构共识正在转向:除摩根大通外,Jefferies等机构也对稳定币支付前景提出质疑,认为传统卡基支付在便利性和安全性上更具优势。当主流资本开始审视技术落地的真实瓶颈,市场情绪的风向已然生变。","listText":"小摩“减持”评级重创Circle股价,背后暗藏稳定币商业模式的致命软肋 当摩根大通的评级报告如利剑般刺向市场,Circle股价应声下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资本对单一公司的质疑,更是稳定币商业模式的集体困境。 摩根大通在6月30日对稳定币巨头Circle(CRCL)投下了“信任否决票”——首次覆盖研究即给予“减持”评级,目标价仅80美元。消息一出,Circle夜盘短线急跌超4%,机构看空情绪瞬间席卷市场。 这一评级如同一面照妖镜,映照出Circle光鲜股价背后长期被资本狂欢掩盖的结构性软肋。 一、致命软肋:商业模式的先天缺陷 1. 收入结构的“阿喀琉斯之踵”Circle高达99%的收入依赖美国国债利息(2024年利息收入16亿美元)。这种单一收入来源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极为脆弱——若利率腰斩,其收入可能同步崩塌。更严峻的是,Circle需将利息收入的50%分给合作伙伴Coinbase(2024年支付超10亿美元),导致其实际净利润率不足10%。这种寄生性合作模式严重制约盈利能力。 2. 估值泡沫与现实的割裂在股价飙升至263美元高点时,Circle市盈率接近180倍,相较标普500指数平均22倍的估值溢价超700%。即便经历回调后股价仍在200美元上方,对照摩根大通80美元的目标价,暗示市场预期仍有超60%下行空间。这种估值落差反映了资本对“稳定币叙事”的重新定价。 二、资本离场:聪明钱的预警信号 - “木头姐”的精准逃顶:Cathie Wood旗下ARK基金在股价高位四天内抛售150万股,套现超3亿美元。作为上市首日即斥资3.73亿美元建仓的“旗手”,她的撤退暗示对短期透支的清醒认知。 - 机构共识正在转向:除摩根大通外,Jefferies等机构也对稳定币支付前景提出质疑,认为传统卡基支付在便利性和安全性上更具优势。当主流资本开始审视技术落地的真实瓶颈,市场情绪的风向已然生变。","text":"小摩“减持”评级重创Circle股价,背后暗藏稳定币商业模式的致命软肋 当摩根大通的评级报告如利剑般刺向市场,Circle股价应声下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资本对单一公司的质疑,更是稳定币商业模式的集体困境。 摩根大通在6月30日对稳定币巨头Circle(CRCL)投下了“信任否决票”——首次覆盖研究即给予“减持”评级,目标价仅80美元。消息一出,Circle夜盘短线急跌超4%,机构看空情绪瞬间席卷市场。 这一评级如同一面照妖镜,映照出Circle光鲜股价背后长期被资本狂欢掩盖的结构性软肋。 一、致命软肋:商业模式的先天缺陷 1. 收入结构的“阿喀琉斯之踵”Circle高达99%的收入依赖美国国债利息(2024年利息收入16亿美元)。这种单一收入来源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极为脆弱——若利率腰斩,其收入可能同步崩塌。更严峻的是,Circle需将利息收入的50%分给合作伙伴Coinbase(2024年支付超10亿美元),导致其实际净利润率不足10%。这种寄生性合作模式严重制约盈利能力。 2. 估值泡沫与现实的割裂在股价飙升至263美元高点时,Circle市盈率接近180倍,相较标普500指数平均22倍的估值溢价超700%。即便经历回调后股价仍在200美元上方,对照摩根大通80美元的目标价,暗示市场预期仍有超60%下行空间。这种估值落差反映了资本对“稳定币叙事”的重新定价。 二、资本离场:聪明钱的预警信号 - “木头姐”的精准逃顶:Cathie Wood旗下ARK基金在股价高位四天内抛售150万股,套现超3亿美元。作为上市首日即斥资3.73亿美元建仓的“旗手”,她的撤退暗示对短期透支的清醒认知。 - 机构共识正在转向:除摩根大通外,Jefferies等机构也对稳定币支付前景提出质疑,认为传统卡基支付在便利性和安全性上更具优势。当主流资本开始审视技术落地的真实瓶颈,市场情绪的风向已然生变。","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2,"link":"https://laohu8.com/post/45154856060540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023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1632733966712,"gmtCreate":1751233765204,"gmtModify":1751233767135,"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RERE\">$爱回收(RERE)$ </a> ","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RERE\">$爱回收(RERE)$ </a> ","text":"$爱回收(RERE)$","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aad8f0f1788ac16b8132a5d8b308b78","width":"882","height":"166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163273396671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9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EN","totalScore":0},{"id":451411974426824,"gmtCreate":1751233701046,"gmtModify":1751233702667,"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2600\">$中国铝业(02600)$ </a> ","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2600\">$中国铝业(02600)$ </a> ","text":"$中国铝业(02600)$","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af778f5d70f4e36f5a82ae166d26b2e","width":"882","height":"166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141197442682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8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EN","totalScore":0},{"id":451260272873784,"gmtCreate":1751197072456,"gmtModify":1751197075957,"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2137\">$腾盛博药-B(02137)$ </a> ","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2137\">$腾盛博药-B(02137)$ </a> ","text":"$腾盛博药-B(02137)$","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30fc0da343d0dd0f0611b8feeb1dc39","width":"882","height":"166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126027287378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5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EN","totalScore":0},{"id":451259928343368,"gmtCreate":1751196924946,"gmtModify":175119692717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1951\">$锦欣生殖(01951)$ </a> ","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1951\">$锦欣生殖(01951)$ </a> ","text":"$锦欣生殖(01951)$","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9c2b2e8ee5f093b8029018e00621ea7","width":"882","height":"166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125992834336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16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EN","totalScore":0},{"id":450486652940784,"gmtCreate":1751010574123,"gmtModify":1751012092262,"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标题:周六福VS老铺黄金:黄金珠宝赛道两大新贵的投资逻辑与未来博弈 一、市场热捧背后的逻辑分野:周六福与老铺黄金的基因差异 近期,周六福(06168.HK)在港交所上市首日涨幅超16%,市值突破120亿港元,其“加盟+线上”的双轮驱动模式引发市场热议。与此同时,老铺黄金(06181.HK)自2024年上市以来股价涨幅超600%,凭借“古法黄金+高端自营”策略成为行业黑马。尽管两者均受益于黄金消费升级,但其底层商业逻辑和投资价值存在显著差异: 1. 定位与客群:大众化VS高端化 - 周六福:以“性价比+加盟扩张”为核心,门店超4129家(加盟占比98%),覆盖三四线城市,主打黄金珠宝(营收占比77.5%)。其客群更广泛,但品牌溢价有限,毛利率仅25%-26%。 - 老铺黄金:聚焦高净值人群,33家自营店均位于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客单价超10万元,古法工艺+一口价模式推高毛利率至41%(远超周大福等传统品牌)。 2. 增长驱动力:渠道下沉VS单店坪效 - 周六福依赖加盟商快速扩张,但门店密度可能稀释单店收入(2024年自营店单店收入仅502万元,远低于老铺黄金的939万元)。 - 老铺黄金通过“少开店、开大店”策略,2024年单店坪效达1.2万元/平米/月(是卡地亚的2.3倍),内生增长占比85%。 二、投资价值研判:周六福的潜力与隐忧 核心观点:周六福的“速度型增长”难以复制老铺黄金的“质量型溢价”,但线上红利或带来结构性机会。 1. 优势:电商红利与下沉市场渗透 - 周六福线上收入占比40%(行业第一),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46.1%,直播电商和私域流量运营形成“线下体验+线上购买”闭环。 - 黄金消费下沉趋势明","listText":"标题:周六福VS老铺黄金:黄金珠宝赛道两大新贵的投资逻辑与未来博弈 一、市场热捧背后的逻辑分野:周六福与老铺黄金的基因差异 近期,周六福(06168.HK)在港交所上市首日涨幅超16%,市值突破120亿港元,其“加盟+线上”的双轮驱动模式引发市场热议。与此同时,老铺黄金(06181.HK)自2024年上市以来股价涨幅超600%,凭借“古法黄金+高端自营”策略成为行业黑马。尽管两者均受益于黄金消费升级,但其底层商业逻辑和投资价值存在显著差异: 1. 定位与客群:大众化VS高端化 - 周六福:以“性价比+加盟扩张”为核心,门店超4129家(加盟占比98%),覆盖三四线城市,主打黄金珠宝(营收占比77.5%)。其客群更广泛,但品牌溢价有限,毛利率仅25%-26%。 - 老铺黄金:聚焦高净值人群,33家自营店均位于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客单价超10万元,古法工艺+一口价模式推高毛利率至41%(远超周大福等传统品牌)。 2. 增长驱动力:渠道下沉VS单店坪效 - 周六福依赖加盟商快速扩张,但门店密度可能稀释单店收入(2024年自营店单店收入仅502万元,远低于老铺黄金的939万元)。 - 老铺黄金通过“少开店、开大店”策略,2024年单店坪效达1.2万元/平米/月(是卡地亚的2.3倍),内生增长占比85%。 二、投资价值研判:周六福的潜力与隐忧 核心观点:周六福的“速度型增长”难以复制老铺黄金的“质量型溢价”,但线上红利或带来结构性机会。 1. 优势:电商红利与下沉市场渗透 - 周六福线上收入占比40%(行业第一),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46.1%,直播电商和私域流量运营形成“线下体验+线上购买”闭环。 - 黄金消费下沉趋势明","text":"标题:周六福VS老铺黄金:黄金珠宝赛道两大新贵的投资逻辑与未来博弈 一、市场热捧背后的逻辑分野:周六福与老铺黄金的基因差异 近期,周六福(06168.HK)在港交所上市首日涨幅超16%,市值突破120亿港元,其“加盟+线上”的双轮驱动模式引发市场热议。与此同时,老铺黄金(06181.HK)自2024年上市以来股价涨幅超600%,凭借“古法黄金+高端自营”策略成为行业黑马。尽管两者均受益于黄金消费升级,但其底层商业逻辑和投资价值存在显著差异: 1. 定位与客群:大众化VS高端化 - 周六福:以“性价比+加盟扩张”为核心,门店超4129家(加盟占比98%),覆盖三四线城市,主打黄金珠宝(营收占比77.5%)。其客群更广泛,但品牌溢价有限,毛利率仅25%-26%。 - 老铺黄金:聚焦高净值人群,33家自营店均位于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客单价超10万元,古法工艺+一口价模式推高毛利率至41%(远超周大福等传统品牌)。 2. 增长驱动力:渠道下沉VS单店坪效 - 周六福依赖加盟商快速扩张,但门店密度可能稀释单店收入(2024年自营店单店收入仅502万元,远低于老铺黄金的939万元)。 - 老铺黄金通过“少开店、开大店”策略,2024年单店坪效达1.2万元/平米/月(是卡地亚的2.3倍),内生增长占比85%。 二、投资价值研判:周六福的潜力与隐忧 核心观点:周六福的“速度型增长”难以复制老铺黄金的“质量型溢价”,但线上红利或带来结构性机会。 1. 优势:电商红利与下沉市场渗透 - 周六福线上收入占比40%(行业第一),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46.1%,直播电商和私域流量运营形成“线下体验+线上购买”闭环。 - 黄金消费下沉趋势明","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048665294078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81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0052641960528,"gmtCreate":1750902628028,"gmtModify":1750902747000,"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圣贝拉与周六福首日大涨:消费赛道分化下的价值博弈与可持续性思考 2025年6月26日,港股市场迎来三只消费新股同日上市,其中高端月子中心龙头圣贝拉(02508.HK)与黄金珠宝品牌周六福(06168.HK)首日表现亮眼,分别录得22.34%和12.92%的涨幅。然而,短期的市场狂欢背后,两者的商业模式、行业逻辑与长期价值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结合基本面、资金博弈与行业趋势,探讨其涨势的可持续性。 一、圣贝拉:高净值人群的“稀缺性溢价”能否兑现? 核心逻辑:短期情绪驱动,长期需验证盈利模型 1. 稀缺性与赛道红利圣贝拉定位高端月子护理,瞄准高净值人群,构建“月子中心+家庭护理+功能性食品”的全周期服务生态。中国月子中心渗透率仅6%,远低于台湾(63%)和韩国(60%),且行业集中度低(CR5仅3.7%),圣贝拉作为唯一港股上市的头部企业,具备标杆效应。叠加三孩政策与老龄化趋势,市场对其长期渗透率提升抱有期待。 2. 财务隐忧与估值争议尽管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激增103%至4226万元,但其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净利率仍为负值),且成本结构中租金占比高达37%,销售费用率超20%,盈利质量存疑。发行价对应2024年动态PE约40倍,显著高于同业(如锦欣生殖25倍),估值透支未来增长预期。 3. 筹码结构与资金博弈圣贝拉暗盘成交量达2282万股(占流通盘48%),机构在国配阶段积极抢筹,叠加豪华基石阵容(杭州国资、58集团等),短期筹码锁定性强。但若后续自营中心扩张不及预期(如香港、新加坡项目),或跨品类协同(如健康食品)效果不佳,高估值可能面临回调压力。 结论:圣贝拉的短期涨势由稀缺性溢价和资金推动,但长期需验证其能否将“高端服务”转化为稳定的盈利增长。投资者应关注其2025年Q3-Q4的客户留存率与新中心开业进度。 二、周六福:黄金赛道的“规模陷阱”与转型阵痛 核心矛盾","listText":"圣贝拉与周六福首日大涨:消费赛道分化下的价值博弈与可持续性思考 2025年6月26日,港股市场迎来三只消费新股同日上市,其中高端月子中心龙头圣贝拉(02508.HK)与黄金珠宝品牌周六福(06168.HK)首日表现亮眼,分别录得22.34%和12.92%的涨幅。然而,短期的市场狂欢背后,两者的商业模式、行业逻辑与长期价值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结合基本面、资金博弈与行业趋势,探讨其涨势的可持续性。 一、圣贝拉:高净值人群的“稀缺性溢价”能否兑现? 核心逻辑:短期情绪驱动,长期需验证盈利模型 1. 稀缺性与赛道红利圣贝拉定位高端月子护理,瞄准高净值人群,构建“月子中心+家庭护理+功能性食品”的全周期服务生态。中国月子中心渗透率仅6%,远低于台湾(63%)和韩国(60%),且行业集中度低(CR5仅3.7%),圣贝拉作为唯一港股上市的头部企业,具备标杆效应。叠加三孩政策与老龄化趋势,市场对其长期渗透率提升抱有期待。 2. 财务隐忧与估值争议尽管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激增103%至4226万元,但其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净利率仍为负值),且成本结构中租金占比高达37%,销售费用率超20%,盈利质量存疑。发行价对应2024年动态PE约40倍,显著高于同业(如锦欣生殖25倍),估值透支未来增长预期。 3. 筹码结构与资金博弈圣贝拉暗盘成交量达2282万股(占流通盘48%),机构在国配阶段积极抢筹,叠加豪华基石阵容(杭州国资、58集团等),短期筹码锁定性强。但若后续自营中心扩张不及预期(如香港、新加坡项目),或跨品类协同(如健康食品)效果不佳,高估值可能面临回调压力。 结论:圣贝拉的短期涨势由稀缺性溢价和资金推动,但长期需验证其能否将“高端服务”转化为稳定的盈利增长。投资者应关注其2025年Q3-Q4的客户留存率与新中心开业进度。 二、周六福:黄金赛道的“规模陷阱”与转型阵痛 核心矛盾","text":"圣贝拉与周六福首日大涨:消费赛道分化下的价值博弈与可持续性思考 2025年6月26日,港股市场迎来三只消费新股同日上市,其中高端月子中心龙头圣贝拉(02508.HK)与黄金珠宝品牌周六福(06168.HK)首日表现亮眼,分别录得22.34%和12.92%的涨幅。然而,短期的市场狂欢背后,两者的商业模式、行业逻辑与长期价值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结合基本面、资金博弈与行业趋势,探讨其涨势的可持续性。 一、圣贝拉:高净值人群的“稀缺性溢价”能否兑现? 核心逻辑:短期情绪驱动,长期需验证盈利模型 1. 稀缺性与赛道红利圣贝拉定位高端月子护理,瞄准高净值人群,构建“月子中心+家庭护理+功能性食品”的全周期服务生态。中国月子中心渗透率仅6%,远低于台湾(63%)和韩国(60%),且行业集中度低(CR5仅3.7%),圣贝拉作为唯一港股上市的头部企业,具备标杆效应。叠加三孩政策与老龄化趋势,市场对其长期渗透率提升抱有期待。 2. 财务隐忧与估值争议尽管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激增103%至4226万元,但其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净利率仍为负值),且成本结构中租金占比高达37%,销售费用率超20%,盈利质量存疑。发行价对应2024年动态PE约40倍,显著高于同业(如锦欣生殖25倍),估值透支未来增长预期。 3. 筹码结构与资金博弈圣贝拉暗盘成交量达2282万股(占流通盘48%),机构在国配阶段积极抢筹,叠加豪华基石阵容(杭州国资、58集团等),短期筹码锁定性强。但若后续自营中心扩张不及预期(如香港、新加坡项目),或跨品类协同(如健康食品)效果不佳,高估值可能面临回调压力。 结论:圣贝拉的短期涨势由稀缺性溢价和资金推动,但长期需验证其能否将“高端服务”转化为稳定的盈利增长。投资者应关注其2025年Q3-Q4的客户留存率与新中心开业进度。 二、周六福:黄金赛道的“规模陷阱”与转型阵痛 核心矛盾","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1,"repostSize":1,"link":"https://laohu8.com/post/45005264196052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13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4214009688445252","authorId":"4214009688445252","name":"勇敢向錢衝衝衝","avatar":"https://community-static.tradeup.com/news/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crmLevelSwitch":0,"authorIdStr":"4214009688445252","idStr":"4214009688445252"},"content":"週六福是要複製老舖黃金拉個10倍!?","text":"週六福是要複製老舖黃金拉個10倍!?","html":"週六福是要複製老舖黃金拉個10倍!?"}],"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9807974211928,"gmtCreate":1750842760797,"gmtModify":175084425076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安井食品H股打新:长期价值与短期风险的博弈逻辑 核心观点 安井食品H股上市是近年来速冻食品行业标志性事件,但打新决策需穿透短期市场情绪,聚焦三个核心矛盾点:行业增速放缓与龙头地位强化、H股折价发行与A股估值倒挂、国际化战略的预期差。基于此,笔者认为安井H股短期存在博弈机会,但中长期需警惕结构性风险,建议谨慎参与打新,优先观察上市后定价稳定性。 一、行业逻辑:龙头红利与增长瓶颈的拉锯战 1. 行业现状:速冻食品进入“存量博弈”阶段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虽以9.4%的复合增速向3473亿元(2029年)扩张,但增速已从2019-2024年的11.8%明显放缓,且预制菜赛道因过度竞争出现毛利率下滑(2024年安井预制菜毛利率同比降2pct)。 - 机会点:安井凭借13.8%的速冻调制食品市占率(行业第二名仅3%),通过渠道下沉和产能扩张(2025年设计产能120万吨)巩固护城河。 - 风险点:行业价格战加剧,中小厂商退出释放的市场份额可能被新入局者(如盒马自有品牌)而非安井独占。 2. 预制菜业务的“双刃剑”属性安井预制菜收入占比已达28.8%(2024年),但增速从2023年的29.8%降至10.8%,反映C端消费者对高价预制菜接受度分化。 - 差异化竞争力:锁鲜装6.0等高端产品(毛利率45%+)有望提升溢价能力,但需关注铺货进度(目标2025H2覆盖50%商超)。 - 隐忧:若消费习惯转向现制食品(如社区生鲜店现包水饺),预制菜需求可能阶段性遇冷。 二、估值博弈:H股定价的“安全边际”陷阱 1. H股发行价隐含的折价逻辑安井H股最高定价66港元(约合人民币61元),较A股现价(77.07元)折价21%,对应市盈率13.89倍,显著低于A股的14.32倍及美股康尼格拉(PE","listText":"安井食品H股打新:长期价值与短期风险的博弈逻辑 核心观点 安井食品H股上市是近年来速冻食品行业标志性事件,但打新决策需穿透短期市场情绪,聚焦三个核心矛盾点:行业增速放缓与龙头地位强化、H股折价发行与A股估值倒挂、国际化战略的预期差。基于此,笔者认为安井H股短期存在博弈机会,但中长期需警惕结构性风险,建议谨慎参与打新,优先观察上市后定价稳定性。 一、行业逻辑:龙头红利与增长瓶颈的拉锯战 1. 行业现状:速冻食品进入“存量博弈”阶段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虽以9.4%的复合增速向3473亿元(2029年)扩张,但增速已从2019-2024年的11.8%明显放缓,且预制菜赛道因过度竞争出现毛利率下滑(2024年安井预制菜毛利率同比降2pct)。 - 机会点:安井凭借13.8%的速冻调制食品市占率(行业第二名仅3%),通过渠道下沉和产能扩张(2025年设计产能120万吨)巩固护城河。 - 风险点:行业价格战加剧,中小厂商退出释放的市场份额可能被新入局者(如盒马自有品牌)而非安井独占。 2. 预制菜业务的“双刃剑”属性安井预制菜收入占比已达28.8%(2024年),但增速从2023年的29.8%降至10.8%,反映C端消费者对高价预制菜接受度分化。 - 差异化竞争力:锁鲜装6.0等高端产品(毛利率45%+)有望提升溢价能力,但需关注铺货进度(目标2025H2覆盖50%商超)。 - 隐忧:若消费习惯转向现制食品(如社区生鲜店现包水饺),预制菜需求可能阶段性遇冷。 二、估值博弈:H股定价的“安全边际”陷阱 1. H股发行价隐含的折价逻辑安井H股最高定价66港元(约合人民币61元),较A股现价(77.07元)折价21%,对应市盈率13.89倍,显著低于A股的14.32倍及美股康尼格拉(PE","text":"安井食品H股打新:长期价值与短期风险的博弈逻辑 核心观点 安井食品H股上市是近年来速冻食品行业标志性事件,但打新决策需穿透短期市场情绪,聚焦三个核心矛盾点:行业增速放缓与龙头地位强化、H股折价发行与A股估值倒挂、国际化战略的预期差。基于此,笔者认为安井H股短期存在博弈机会,但中长期需警惕结构性风险,建议谨慎参与打新,优先观察上市后定价稳定性。 一、行业逻辑:龙头红利与增长瓶颈的拉锯战 1. 行业现状:速冻食品进入“存量博弈”阶段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虽以9.4%的复合增速向3473亿元(2029年)扩张,但增速已从2019-2024年的11.8%明显放缓,且预制菜赛道因过度竞争出现毛利率下滑(2024年安井预制菜毛利率同比降2pct)。 - 机会点:安井凭借13.8%的速冻调制食品市占率(行业第二名仅3%),通过渠道下沉和产能扩张(2025年设计产能120万吨)巩固护城河。 - 风险点:行业价格战加剧,中小厂商退出释放的市场份额可能被新入局者(如盒马自有品牌)而非安井独占。 2. 预制菜业务的“双刃剑”属性安井预制菜收入占比已达28.8%(2024年),但增速从2023年的29.8%降至10.8%,反映C端消费者对高价预制菜接受度分化。 - 差异化竞争力:锁鲜装6.0等高端产品(毛利率45%+)有望提升溢价能力,但需关注铺货进度(目标2025H2覆盖50%商超)。 - 隐忧:若消费习惯转向现制食品(如社区生鲜店现包水饺),预制菜需求可能阶段性遇冷。 二、估值博弈:H股定价的“安全边际”陷阱 1. H股发行价隐含的折价逻辑安井H股最高定价66港元(约合人民币61元),较A股现价(77.07元)折价21%,对应市盈率13.89倍,显著低于A股的14.32倍及美股康尼格拉(PE","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980797421192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52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9730548047960,"gmtCreate":1750823973745,"gmtModify":1750835048359,"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港股新股破发潮下的黑马之争:周六福、圣贝拉、颖通控股的博弈与风险 近期港股新股市场冷热交替,多只新股首日破发引发投资者警惕。6月下旬,珠宝品牌周六福(06168.HK)、高端家庭护理龙头圣贝拉(02508.HK)及“中国香水第一股”颖通控股(06883.HK)接连登陆港交所,成为市场焦点。这三家公司看似身处消费黄金赛道,但股价表现却大相径庭。本文将从行业前景、商业模式、市场情绪三方面剖析其潜在风险与机会,探讨谁更可能成为破局黑马。 一、新股破发的共性:市场情绪与基本面的双重压力 近期港股新股表现疲软,根源在于两大矛盾: 1. 市场情绪低迷: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叠加A股波动,资金避险情绪浓厚,新股流动性承压。 2. 基本面缺陷被放大:投资者对新股盈利质量、成长可持续性要求更高,尤其是依赖单一业务或外部授权的企业更易被“用脚投票”。 以周六福为例,其招股阶段因“五闯IPO”历史、突击分红9.45亿、存货周转率低等问题饱受争议,上市首日虽因黄金概念短暂冲高,但长期估值受制于加盟模式轻资产背后的现金流隐患。相比之下,圣贝拉和颖通控股虽未破发,但同样面临增长瓶颈:前者受制于新生儿数量下滑及海外扩张困境,后者则因72%的品牌授权协议3年内到期而暗藏业绩“断崖”风险。 二、黑马候选人的差异化竞争力分析 1. 周六福:黄金避险概念下的短线博弈标的 优势: - 黄金赛道红利:金价高位震荡背景下,黄金珠宝作为抗通胀资产需求旺盛,周六福2024年黄金产品收入占比77.5%,短期或受益于市场情绪。 - 低估值陷阱:当前市盈率13倍,低于周大生(14倍)和老凤祥(13倍),若纳入港股通可能吸引南下资金。 风险: - 轻资产模式的现金流隐患:97.8%收入依赖加盟商,但存货周转天数高达200天,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低于净利润。 - 品牌溢价不足:在周大福、六福等龙头挤压下,市场份额仅1%,三四线城市扩张或遇","listText":"港股新股破发潮下的黑马之争:周六福、圣贝拉、颖通控股的博弈与风险 近期港股新股市场冷热交替,多只新股首日破发引发投资者警惕。6月下旬,珠宝品牌周六福(06168.HK)、高端家庭护理龙头圣贝拉(02508.HK)及“中国香水第一股”颖通控股(06883.HK)接连登陆港交所,成为市场焦点。这三家公司看似身处消费黄金赛道,但股价表现却大相径庭。本文将从行业前景、商业模式、市场情绪三方面剖析其潜在风险与机会,探讨谁更可能成为破局黑马。 一、新股破发的共性:市场情绪与基本面的双重压力 近期港股新股表现疲软,根源在于两大矛盾: 1. 市场情绪低迷: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叠加A股波动,资金避险情绪浓厚,新股流动性承压。 2. 基本面缺陷被放大:投资者对新股盈利质量、成长可持续性要求更高,尤其是依赖单一业务或外部授权的企业更易被“用脚投票”。 以周六福为例,其招股阶段因“五闯IPO”历史、突击分红9.45亿、存货周转率低等问题饱受争议,上市首日虽因黄金概念短暂冲高,但长期估值受制于加盟模式轻资产背后的现金流隐患。相比之下,圣贝拉和颖通控股虽未破发,但同样面临增长瓶颈:前者受制于新生儿数量下滑及海外扩张困境,后者则因72%的品牌授权协议3年内到期而暗藏业绩“断崖”风险。 二、黑马候选人的差异化竞争力分析 1. 周六福:黄金避险概念下的短线博弈标的 优势: - 黄金赛道红利:金价高位震荡背景下,黄金珠宝作为抗通胀资产需求旺盛,周六福2024年黄金产品收入占比77.5%,短期或受益于市场情绪。 - 低估值陷阱:当前市盈率13倍,低于周大生(14倍)和老凤祥(13倍),若纳入港股通可能吸引南下资金。 风险: - 轻资产模式的现金流隐患:97.8%收入依赖加盟商,但存货周转天数高达200天,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低于净利润。 - 品牌溢价不足:在周大福、六福等龙头挤压下,市场份额仅1%,三四线城市扩张或遇","text":"港股新股破发潮下的黑马之争:周六福、圣贝拉、颖通控股的博弈与风险 近期港股新股市场冷热交替,多只新股首日破发引发投资者警惕。6月下旬,珠宝品牌周六福(06168.HK)、高端家庭护理龙头圣贝拉(02508.HK)及“中国香水第一股”颖通控股(06883.HK)接连登陆港交所,成为市场焦点。这三家公司看似身处消费黄金赛道,但股价表现却大相径庭。本文将从行业前景、商业模式、市场情绪三方面剖析其潜在风险与机会,探讨谁更可能成为破局黑马。 一、新股破发的共性:市场情绪与基本面的双重压力 近期港股新股表现疲软,根源在于两大矛盾: 1. 市场情绪低迷: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叠加A股波动,资金避险情绪浓厚,新股流动性承压。 2. 基本面缺陷被放大:投资者对新股盈利质量、成长可持续性要求更高,尤其是依赖单一业务或外部授权的企业更易被“用脚投票”。 以周六福为例,其招股阶段因“五闯IPO”历史、突击分红9.45亿、存货周转率低等问题饱受争议,上市首日虽因黄金概念短暂冲高,但长期估值受制于加盟模式轻资产背后的现金流隐患。相比之下,圣贝拉和颖通控股虽未破发,但同样面临增长瓶颈:前者受制于新生儿数量下滑及海外扩张困境,后者则因72%的品牌授权协议3年内到期而暗藏业绩“断崖”风险。 二、黑马候选人的差异化竞争力分析 1. 周六福:黄金避险概念下的短线博弈标的 优势: - 黄金赛道红利:金价高位震荡背景下,黄金珠宝作为抗通胀资产需求旺盛,周六福2024年黄金产品收入占比77.5%,短期或受益于市场情绪。 - 低估值陷阱:当前市盈率13倍,低于周大生(14倍)和老凤祥(13倍),若纳入港股通可能吸引南下资金。 风险: - 轻资产模式的现金流隐患:97.8%收入依赖加盟商,但存货周转天数高达200天,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低于净利润。 - 品牌溢价不足:在周大福、六福等龙头挤压下,市场份额仅1%,三四线城市扩张或遇","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2,"paper":1,"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973054804796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979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9669713023712,"gmtCreate":1750808897501,"gmtModify":1750815708323,"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TIGR\">$老虎证券(TIGR)$ </a> ","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TIGR\">$老虎证券(TIGR)$ </a> ","text":"$老虎证券(TIGR)$","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37ce5c1cc8675d3da6536490c2f028f","width":"882","height":"166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966971302371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3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EN","totalScore":0},{"id":449664265498720,"gmtCreate":1750808182367,"gmtModify":175083142112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英伟达逼近150美元:股东大会前夕的减仓逻辑与长期价值博弈 核心观点:短期警惕“利好兑现”风险,长期坚守算力革命核心资产,建议动态平衡仓位,保留底仓的同时锁定部分利润。 一、市场情绪过热:股东大会的预期是否已充分定价? 英伟达2025年度股东大会即将于6月26日召开,市场对黄仁勋可能释放的量子计算、智能驾驶、AI医疗等领域的战略规划充满期待,推动股价近期持续上涨,逼近150美元大关。然而,当前股价的短期涨幅已部分透支了乐观预期: 1. 技术面压力位显现:150美元附近是2025年1月历史高点(153美元)后的关键阻力区间,且当前动态市盈率高达48.65倍,市净率43.02倍,估值处于历史高位。 2. 主力资金动向分化:尽管近期主力资金呈现净流入(如中信建投广州等机构席位参与),但盘面量能并未显著放大,换手率仅0.77%,显示市场追涨意愿有限。 3. “买预期卖事实”风险:若大会未释放超预期的技术路线或订单数据,短期资金可能借利好出货,导致股价回调。 结论:短期技术面与情绪面存在回调压力,建议投资者避免盲目追高。 二、长期逻辑未变:英伟达仍是AI算力革命的“卖铲人” 尽管短期风险积聚,英伟达的长期核心竞争力依然稳固: 1. 技术代差与生态壁垒:Blackwell Ultra芯片需求远超供应(2025年四大云服务商采购360万片),其推理算力优势在AI应用爆发期不可替代。量子计算虽被部分市场人士视为潜在威胁,但黄仁勋明确表示“量子计算机大规模商用仍需20年”,GPU仍为中期算力核心载体。 2. 产业链共振效应:英伟达的业绩与AI产业链(如中科曙光、寒武纪等)高度联动,其技术迭代将带动整个板块估值提升。 3. 政策与流动性支撑:美联储若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科技股仍将受资金青睐;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如数据中心、医疗AI)的长期增长趋势未改。 结论:长期投资者需关注基本面而非短期波动","listText":"英伟达逼近150美元:股东大会前夕的减仓逻辑与长期价值博弈 核心观点:短期警惕“利好兑现”风险,长期坚守算力革命核心资产,建议动态平衡仓位,保留底仓的同时锁定部分利润。 一、市场情绪过热:股东大会的预期是否已充分定价? 英伟达2025年度股东大会即将于6月26日召开,市场对黄仁勋可能释放的量子计算、智能驾驶、AI医疗等领域的战略规划充满期待,推动股价近期持续上涨,逼近150美元大关。然而,当前股价的短期涨幅已部分透支了乐观预期: 1. 技术面压力位显现:150美元附近是2025年1月历史高点(153美元)后的关键阻力区间,且当前动态市盈率高达48.65倍,市净率43.02倍,估值处于历史高位。 2. 主力资金动向分化:尽管近期主力资金呈现净流入(如中信建投广州等机构席位参与),但盘面量能并未显著放大,换手率仅0.77%,显示市场追涨意愿有限。 3. “买预期卖事实”风险:若大会未释放超预期的技术路线或订单数据,短期资金可能借利好出货,导致股价回调。 结论:短期技术面与情绪面存在回调压力,建议投资者避免盲目追高。 二、长期逻辑未变:英伟达仍是AI算力革命的“卖铲人” 尽管短期风险积聚,英伟达的长期核心竞争力依然稳固: 1. 技术代差与生态壁垒:Blackwell Ultra芯片需求远超供应(2025年四大云服务商采购360万片),其推理算力优势在AI应用爆发期不可替代。量子计算虽被部分市场人士视为潜在威胁,但黄仁勋明确表示“量子计算机大规模商用仍需20年”,GPU仍为中期算力核心载体。 2. 产业链共振效应:英伟达的业绩与AI产业链(如中科曙光、寒武纪等)高度联动,其技术迭代将带动整个板块估值提升。 3. 政策与流动性支撑:美联储若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科技股仍将受资金青睐;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如数据中心、医疗AI)的长期增长趋势未改。 结论:长期投资者需关注基本面而非短期波动","text":"英伟达逼近150美元:股东大会前夕的减仓逻辑与长期价值博弈 核心观点:短期警惕“利好兑现”风险,长期坚守算力革命核心资产,建议动态平衡仓位,保留底仓的同时锁定部分利润。 一、市场情绪过热:股东大会的预期是否已充分定价? 英伟达2025年度股东大会即将于6月26日召开,市场对黄仁勋可能释放的量子计算、智能驾驶、AI医疗等领域的战略规划充满期待,推动股价近期持续上涨,逼近150美元大关。然而,当前股价的短期涨幅已部分透支了乐观预期: 1. 技术面压力位显现:150美元附近是2025年1月历史高点(153美元)后的关键阻力区间,且当前动态市盈率高达48.65倍,市净率43.02倍,估值处于历史高位。 2. 主力资金动向分化:尽管近期主力资金呈现净流入(如中信建投广州等机构席位参与),但盘面量能并未显著放大,换手率仅0.77%,显示市场追涨意愿有限。 3. “买预期卖事实”风险:若大会未释放超预期的技术路线或订单数据,短期资金可能借利好出货,导致股价回调。 结论:短期技术面与情绪面存在回调压力,建议投资者避免盲目追高。 二、长期逻辑未变:英伟达仍是AI算力革命的“卖铲人” 尽管短期风险积聚,英伟达的长期核心竞争力依然稳固: 1. 技术代差与生态壁垒:Blackwell Ultra芯片需求远超供应(2025年四大云服务商采购360万片),其推理算力优势在AI应用爆发期不可替代。量子计算虽被部分市场人士视为潜在威胁,但黄仁勋明确表示“量子计算机大规模商用仍需20年”,GPU仍为中期算力核心载体。 2. 产业链共振效应:英伟达的业绩与AI产业链(如中科曙光、寒武纪等)高度联动,其技术迭代将带动整个板块估值提升。 3. 政策与流动性支撑:美联储若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科技股仍将受资金青睐;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如数据中心、医疗AI)的长期增长趋势未改。 结论:长期投资者需关注基本面而非短期波动","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2,"paper":1,"likeSize":3,"commentSize":2,"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966426549872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510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10000000000010482","authorId":"10000000000010482","name":"秘密你","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f995502c6484b6b8d742969ce8ce9c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authorIdStr":"10000000000010482","idStr":"10000000000010482"},"content":"前期的密集成交区到了,缩量新高拉个尾盘,多头动能枯竭,基本面不支持,后面慢慢跌吧","text":"前期的密集成交区到了,缩量新高拉个尾盘,多头动能枯竭,基本面不支持,后面慢慢跌吧","html":"前期的密集成交区到了,缩量新高拉个尾盘,多头动能枯竭,基本面不支持,后面慢慢跌吧"}],"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9381898547208,"gmtCreate":1750739232115,"gmtModify":1750742078999,"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SMCI股价暴跌后的投资思考:AI基建浪潮下的风险与机遇博弈 截至2025年6月24日,超微电脑(SMCI)股价较历史高点已跌去65%,市值缩水至239亿美元(按当前股价约40美元估算)。市场对其未来分歧巨大:看空者认为财务造假阴云未散,看多者则视其为被错杀的AI基建核心标的。本文将从技术护城河、财务风险、行业周期三大维度,探讨当前是否迎来抄底时机。 一、技术护城河:液冷技术能否撑起估值修复? SMCI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模块化服务器设计与液冷技术。其“直接液冷”(DLC)方案可将数据中心能耗降低40%,耗水量减少60%,在AI服务器功率飙升的当下具有战略价值。据预测,2025年全球30%的新建数据中心将采用液冷技术,而SMCI已占据该领域主要市场份额。 关键数据: - 液冷服务器毛利率可达14%-17%,高于传统风冷产品; - 英伟达Blackwell芯片适配进度领先,SMCI已获xAI、Coreweave等大厂订单。独到观点:液冷技术是AI算力爆发的刚需,但SMCI需证明其技术壁垒未被戴尔、惠普等巨头突破。当前股价隐含的悲观预期可能过度反应了竞争压力。 二、财务地雷:历史污点与现金流危机如何定价? SMCI的财务争议始终是悬顶之剑: 1. 会计指控:兴登堡报告指控其通过关联交易虚增收入,安永审计师辞职加剧信任危机; 2. 现金流恶化:2025Q3经营现金流-2.4亿美元,自由现金流持续为负,库存周转天数升至98天; 3. 高杠杆风险:发行7亿美元可转债后,债务压力陡增,若AI服务器需求不及预期,偿债能力将受质疑。核心矛盾:市场对SMCI的估值已部分反映财务风险(当前PE仅6.4倍),但若Q4财报无法验证毛利率回升至12%以上,股价或进一步下探。 三、行业周期:AI基建红利与供应链博弈 SMCI高度依赖英伟达GPU供应链,而近期两大变量值得关注: 1. Blackwell芯片","listText":"SMCI股价暴跌后的投资思考:AI基建浪潮下的风险与机遇博弈 截至2025年6月24日,超微电脑(SMCI)股价较历史高点已跌去65%,市值缩水至239亿美元(按当前股价约40美元估算)。市场对其未来分歧巨大:看空者认为财务造假阴云未散,看多者则视其为被错杀的AI基建核心标的。本文将从技术护城河、财务风险、行业周期三大维度,探讨当前是否迎来抄底时机。 一、技术护城河:液冷技术能否撑起估值修复? SMCI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模块化服务器设计与液冷技术。其“直接液冷”(DLC)方案可将数据中心能耗降低40%,耗水量减少60%,在AI服务器功率飙升的当下具有战略价值。据预测,2025年全球30%的新建数据中心将采用液冷技术,而SMCI已占据该领域主要市场份额。 关键数据: - 液冷服务器毛利率可达14%-17%,高于传统风冷产品; - 英伟达Blackwell芯片适配进度领先,SMCI已获xAI、Coreweave等大厂订单。独到观点:液冷技术是AI算力爆发的刚需,但SMCI需证明其技术壁垒未被戴尔、惠普等巨头突破。当前股价隐含的悲观预期可能过度反应了竞争压力。 二、财务地雷:历史污点与现金流危机如何定价? SMCI的财务争议始终是悬顶之剑: 1. 会计指控:兴登堡报告指控其通过关联交易虚增收入,安永审计师辞职加剧信任危机; 2. 现金流恶化:2025Q3经营现金流-2.4亿美元,自由现金流持续为负,库存周转天数升至98天; 3. 高杠杆风险:发行7亿美元可转债后,债务压力陡增,若AI服务器需求不及预期,偿债能力将受质疑。核心矛盾:市场对SMCI的估值已部分反映财务风险(当前PE仅6.4倍),但若Q4财报无法验证毛利率回升至12%以上,股价或进一步下探。 三、行业周期:AI基建红利与供应链博弈 SMCI高度依赖英伟达GPU供应链,而近期两大变量值得关注: 1. Blackwell芯片","text":"SMCI股价暴跌后的投资思考:AI基建浪潮下的风险与机遇博弈 截至2025年6月24日,超微电脑(SMCI)股价较历史高点已跌去65%,市值缩水至239亿美元(按当前股价约40美元估算)。市场对其未来分歧巨大:看空者认为财务造假阴云未散,看多者则视其为被错杀的AI基建核心标的。本文将从技术护城河、财务风险、行业周期三大维度,探讨当前是否迎来抄底时机。 一、技术护城河:液冷技术能否撑起估值修复? SMCI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模块化服务器设计与液冷技术。其“直接液冷”(DLC)方案可将数据中心能耗降低40%,耗水量减少60%,在AI服务器功率飙升的当下具有战略价值。据预测,2025年全球30%的新建数据中心将采用液冷技术,而SMCI已占据该领域主要市场份额。 关键数据: - 液冷服务器毛利率可达14%-17%,高于传统风冷产品; - 英伟达Blackwell芯片适配进度领先,SMCI已获xAI、Coreweave等大厂订单。独到观点:液冷技术是AI算力爆发的刚需,但SMCI需证明其技术壁垒未被戴尔、惠普等巨头突破。当前股价隐含的悲观预期可能过度反应了竞争压力。 二、财务地雷:历史污点与现金流危机如何定价? SMCI的财务争议始终是悬顶之剑: 1. 会计指控:兴登堡报告指控其通过关联交易虚增收入,安永审计师辞职加剧信任危机; 2. 现金流恶化:2025Q3经营现金流-2.4亿美元,自由现金流持续为负,库存周转天数升至98天; 3. 高杠杆风险:发行7亿美元可转债后,债务压力陡增,若AI服务器需求不及预期,偿债能力将受质疑。核心矛盾:市场对SMCI的估值已部分反映财务风险(当前PE仅6.4倍),但若Q4财报无法验证毛利率回升至12%以上,股价或进一步下探。 三、行业周期:AI基建红利与供应链博弈 SMCI高度依赖英伟达GPU供应链,而近期两大变量值得关注: 1. Blackwell芯片","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938189854720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85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9330909946264,"gmtCreate":1750726177539,"gmtModify":1750729257715,"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深度分析】理想首款纯电SUV定档:当前是布局理想汽车的黄金时机吗? 核心观点 理想汽车首款纯电SUV车型i6定档9月上市(定价20万级),叠加i8(7月上市,35-40万级)的双线产品组合,标志着其正式从“增程王者”向“纯电+增程”双线战略转型。从投资视角看,这一节点或成为理想汽车的估值分水岭,短期存在市场情绪催化机会,中长期需关注销量兑现与竞争格局变化。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产品力与市场定位:差异化突围的可能性 1. 价格与配置的“错位竞争” - i6定位20万级纯电中大型SUV,标配800V超快充、5C电池、3米轴距大五座空间,以及AD Max智能驾驶系统,对比特斯拉Model Y(25万+)、比亚迪宋PLUS EV(18万+)等竞品,i6在充电效率、空间利用率、智能化配置上形成差异化。 - 理想通过“高端技术下沉”策略(如将i8的800V平台下放至i6),强化性价比标签,可能吸引对续航焦虑敏感但预算有限的家庭用户。 2. 超充网络布局:缓解用户焦虑的关键 - 理想计划2025年底建成4000座超充站,覆盖95%高速路网,充电效率与覆盖率或成为用户选择的核心考量。若超充站建设进度达标,i6/i8的补能体验将显著优于依赖第三方充电网络的竞品,形成护城河。 二、财务与战略支撑:现金储备与技术投入的底气 1. 现金储备充足,研发投入有保障 - 截至2024年,理想现金储备达1128亿元,为新车型研发、产能爬坡及市场推广提供强力支撑。对比蔚来、小鹏等新势力(2023年仍亏损),理想的盈利能力和资金优势显著。 2. AI与自动驾驶战略的协同效应 - 理想计划7月发布VLA大模型,进一步提升智能驾驶系统的场景适应能力(如城市NOA和端到端自动驾驶)。技","listText":"【深度分析】理想首款纯电SUV定档:当前是布局理想汽车的黄金时机吗? 核心观点 理想汽车首款纯电SUV车型i6定档9月上市(定价20万级),叠加i8(7月上市,35-40万级)的双线产品组合,标志着其正式从“增程王者”向“纯电+增程”双线战略转型。从投资视角看,这一节点或成为理想汽车的估值分水岭,短期存在市场情绪催化机会,中长期需关注销量兑现与竞争格局变化。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产品力与市场定位:差异化突围的可能性 1. 价格与配置的“错位竞争” - i6定位20万级纯电中大型SUV,标配800V超快充、5C电池、3米轴距大五座空间,以及AD Max智能驾驶系统,对比特斯拉Model Y(25万+)、比亚迪宋PLUS EV(18万+)等竞品,i6在充电效率、空间利用率、智能化配置上形成差异化。 - 理想通过“高端技术下沉”策略(如将i8的800V平台下放至i6),强化性价比标签,可能吸引对续航焦虑敏感但预算有限的家庭用户。 2. 超充网络布局:缓解用户焦虑的关键 - 理想计划2025年底建成4000座超充站,覆盖95%高速路网,充电效率与覆盖率或成为用户选择的核心考量。若超充站建设进度达标,i6/i8的补能体验将显著优于依赖第三方充电网络的竞品,形成护城河。 二、财务与战略支撑:现金储备与技术投入的底气 1. 现金储备充足,研发投入有保障 - 截至2024年,理想现金储备达1128亿元,为新车型研发、产能爬坡及市场推广提供强力支撑。对比蔚来、小鹏等新势力(2023年仍亏损),理想的盈利能力和资金优势显著。 2. AI与自动驾驶战略的协同效应 - 理想计划7月发布VLA大模型,进一步提升智能驾驶系统的场景适应能力(如城市NOA和端到端自动驾驶)。技","text":"【深度分析】理想首款纯电SUV定档:当前是布局理想汽车的黄金时机吗? 核心观点 理想汽车首款纯电SUV车型i6定档9月上市(定价20万级),叠加i8(7月上市,35-40万级)的双线产品组合,标志着其正式从“增程王者”向“纯电+增程”双线战略转型。从投资视角看,这一节点或成为理想汽车的估值分水岭,短期存在市场情绪催化机会,中长期需关注销量兑现与竞争格局变化。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产品力与市场定位:差异化突围的可能性 1. 价格与配置的“错位竞争” - i6定位20万级纯电中大型SUV,标配800V超快充、5C电池、3米轴距大五座空间,以及AD Max智能驾驶系统,对比特斯拉Model Y(25万+)、比亚迪宋PLUS EV(18万+)等竞品,i6在充电效率、空间利用率、智能化配置上形成差异化。 - 理想通过“高端技术下沉”策略(如将i8的800V平台下放至i6),强化性价比标签,可能吸引对续航焦虑敏感但预算有限的家庭用户。 2. 超充网络布局:缓解用户焦虑的关键 - 理想计划2025年底建成4000座超充站,覆盖95%高速路网,充电效率与覆盖率或成为用户选择的核心考量。若超充站建设进度达标,i6/i8的补能体验将显著优于依赖第三方充电网络的竞品,形成护城河。 二、财务与战略支撑:现金储备与技术投入的底气 1. 现金储备充足,研发投入有保障 - 截至2024年,理想现金储备达1128亿元,为新车型研发、产能爬坡及市场推广提供强力支撑。对比蔚来、小鹏等新势力(2023年仍亏损),理想的盈利能力和资金优势显著。 2. AI与自动驾驶战略的协同效应 - 理想计划7月发布VLA大模型,进一步提升智能驾驶系统的场景适应能力(如城市NOA和端到端自动驾驶)。技","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933090994626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6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9298857423688,"gmtCreate":1750719034874,"gmtModify":175072926958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小米YU7 vs Model Y:一场重构估值逻辑的“降维战争”与投资机会挖掘 核心观点 小米YU7的发布不仅是产品层面的竞争,更是一场新能源估值体系的重构实验。我认为,短期内YU7难以彻底“干翻”Model Y,但将显著冲击特斯拉的定价权和利润结构,并催化国产供应链价值重估,投资者需关注三大核心矛盾与潜在机会。 一、定价策略:击穿特斯拉的“品牌溢价防线”,重塑中端市场估值锚 关键逻辑: 1. 价格锚定效应失效:Model Y长期以26-35万元区间作为中高端纯电SUV的估值基准,但YU7以25-32万元的定价(标配激光雷达、800V平台、空气悬架)直接打破“高价=高端”的认知惯性。这种“参数溢出+价格倒挂”策略将迫使市场重新评估新能源车的性价比模型。投资启示:关注特斯拉是否会启动降价(牺牲利润率保份额)或加速改款(增加成本压力),其Q3财报毛利率变动将是关键信号。 2. 供应链成本控制能力的分野:小米通过生态链企业的垂直整合(如宁德时代定制电池、自研电机)实现BOM成本压缩,而特斯拉依赖规模化生产与一体压铸技术。若YU7销量突破10万辆,小米的边际成本下降速度可能超越特斯拉,形成“规模-成本”正循环。投资机会:宁德时代(高镍电池增量)、德赛西威(智能座舱)、禾赛科技(激光雷达)等小米核心供应商将受益于订单放量。 二、生态价值:从“硬件溢价”到“场景溢价”的范式转移 颠覆性变量: 1. 用户场景货币化:YU7深度整合米家生态(如车控家电、智能家居联动),其价值不仅在于车辆销售,更在于通过高频交互绑定用户至小米生态。这种“入口级终端”的定位可能突破传统车企的估值模型(PE向PS切换)。案例:参考苹果CarPlay的生态溢价,小米车机互联若能覆盖10%的米家用户,将新增百亿级软件服务收入想象空间。 2. 数据资产争夺战:YU7全系标配激光雷达+高精地图,其智能驾驶数据积累速度可","listText":"小米YU7 vs Model Y:一场重构估值逻辑的“降维战争”与投资机会挖掘 核心观点 小米YU7的发布不仅是产品层面的竞争,更是一场新能源估值体系的重构实验。我认为,短期内YU7难以彻底“干翻”Model Y,但将显著冲击特斯拉的定价权和利润结构,并催化国产供应链价值重估,投资者需关注三大核心矛盾与潜在机会。 一、定价策略:击穿特斯拉的“品牌溢价防线”,重塑中端市场估值锚 关键逻辑: 1. 价格锚定效应失效:Model Y长期以26-35万元区间作为中高端纯电SUV的估值基准,但YU7以25-32万元的定价(标配激光雷达、800V平台、空气悬架)直接打破“高价=高端”的认知惯性。这种“参数溢出+价格倒挂”策略将迫使市场重新评估新能源车的性价比模型。投资启示:关注特斯拉是否会启动降价(牺牲利润率保份额)或加速改款(增加成本压力),其Q3财报毛利率变动将是关键信号。 2. 供应链成本控制能力的分野:小米通过生态链企业的垂直整合(如宁德时代定制电池、自研电机)实现BOM成本压缩,而特斯拉依赖规模化生产与一体压铸技术。若YU7销量突破10万辆,小米的边际成本下降速度可能超越特斯拉,形成“规模-成本”正循环。投资机会:宁德时代(高镍电池增量)、德赛西威(智能座舱)、禾赛科技(激光雷达)等小米核心供应商将受益于订单放量。 二、生态价值:从“硬件溢价”到“场景溢价”的范式转移 颠覆性变量: 1. 用户场景货币化:YU7深度整合米家生态(如车控家电、智能家居联动),其价值不仅在于车辆销售,更在于通过高频交互绑定用户至小米生态。这种“入口级终端”的定位可能突破传统车企的估值模型(PE向PS切换)。案例:参考苹果CarPlay的生态溢价,小米车机互联若能覆盖10%的米家用户,将新增百亿级软件服务收入想象空间。 2. 数据资产争夺战:YU7全系标配激光雷达+高精地图,其智能驾驶数据积累速度可","text":"小米YU7 vs Model Y:一场重构估值逻辑的“降维战争”与投资机会挖掘 核心观点 小米YU7的发布不仅是产品层面的竞争,更是一场新能源估值体系的重构实验。我认为,短期内YU7难以彻底“干翻”Model Y,但将显著冲击特斯拉的定价权和利润结构,并催化国产供应链价值重估,投资者需关注三大核心矛盾与潜在机会。 一、定价策略:击穿特斯拉的“品牌溢价防线”,重塑中端市场估值锚 关键逻辑: 1. 价格锚定效应失效:Model Y长期以26-35万元区间作为中高端纯电SUV的估值基准,但YU7以25-32万元的定价(标配激光雷达、800V平台、空气悬架)直接打破“高价=高端”的认知惯性。这种“参数溢出+价格倒挂”策略将迫使市场重新评估新能源车的性价比模型。投资启示:关注特斯拉是否会启动降价(牺牲利润率保份额)或加速改款(增加成本压力),其Q3财报毛利率变动将是关键信号。 2. 供应链成本控制能力的分野:小米通过生态链企业的垂直整合(如宁德时代定制电池、自研电机)实现BOM成本压缩,而特斯拉依赖规模化生产与一体压铸技术。若YU7销量突破10万辆,小米的边际成本下降速度可能超越特斯拉,形成“规模-成本”正循环。投资机会:宁德时代(高镍电池增量)、德赛西威(智能座舱)、禾赛科技(激光雷达)等小米核心供应商将受益于订单放量。 二、生态价值:从“硬件溢价”到“场景溢价”的范式转移 颠覆性变量: 1. 用户场景货币化:YU7深度整合米家生态(如车控家电、智能家居联动),其价值不仅在于车辆销售,更在于通过高频交互绑定用户至小米生态。这种“入口级终端”的定位可能突破传统车企的估值模型(PE向PS切换)。案例:参考苹果CarPlay的生态溢价,小米车机互联若能覆盖10%的米家用户,将新增百亿级软件服务收入想象空间。 2. 数据资产争夺战:YU7全系标配激光雷达+高精地图,其智能驾驶数据积累速度可","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929885742368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5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9001815486632,"gmtCreate":1750646270759,"gmtModify":1750646672004,"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Circle突破240美元:止盈的哲学与长期主义的博弈 (本文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现象级涨幅的背后:三重驱动力的再审视】 截至2025年6月23日,Circle(CRCL)股价已突破240美元,较31美元的发行价暴涨675%,市值超530亿美元。这一现象级涨幅由三大核心因素驱动: 1. 监管红利(天时):美国《GENIUS法案》通过参议院表决,明确稳定币需100%锚定安全资产(如美债),并设立联邦牌照制度,为USDC的合规地位“盖章认证”。 2. 利率套利(地利):美联储维持高利率政策,Circle持有的616亿美元美债储备年化收益超5%,形成“数字美元银行”的躺赚模式。 3. 市场情绪(人和):散户交易换手率高达115%,叠加贝莱德、方舟资本等机构的“战略背书”,形成短期流动性溢价。 关键问题:当股价已透支短期利好时,投资者应如何平衡“止盈纪律”与“长期叙事”? 【止盈逻辑:警惕“纸面富贵”的三大陷阱】 1. 利率政策的“灰犀牛” Circle的收入高度依赖美债利息(占比99%),美联储每降息25个基点,其EBITDA将减少1亿美元。当前市场已计价2025年下半年降息50-75基点的预期,若兑现,Circle净利润或腰斩。 策略启示:参考“动态估值止盈法”,若美联储释放明确降息信号,可逐步减仓锁定收益。 2. 渠道分成的“剪刀差” Circle需将58%的储备收益分给Coinbase等渠道,2024年分成支出达9.4亿美元。即便USDC规模扩张,利润率仍受制于“为他人作嫁衣”的商业模式。 策略启示:若Q2财报显示分成成本增速持续高于收入增速(如网页7提及的71.3% vs 58.5%),需警惕盈利模型恶化。 3. 大股东套现的“信号效应” 创始人Jeremy Allaire在股价100美元时融券卖出1900万股(套现19亿美元),木头姐方舟投资亦减持14%仓位","listText":"Circle突破240美元:止盈的哲学与长期主义的博弈 (本文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现象级涨幅的背后:三重驱动力的再审视】 截至2025年6月23日,Circle(CRCL)股价已突破240美元,较31美元的发行价暴涨675%,市值超530亿美元。这一现象级涨幅由三大核心因素驱动: 1. 监管红利(天时):美国《GENIUS法案》通过参议院表决,明确稳定币需100%锚定安全资产(如美债),并设立联邦牌照制度,为USDC的合规地位“盖章认证”。 2. 利率套利(地利):美联储维持高利率政策,Circle持有的616亿美元美债储备年化收益超5%,形成“数字美元银行”的躺赚模式。 3. 市场情绪(人和):散户交易换手率高达115%,叠加贝莱德、方舟资本等机构的“战略背书”,形成短期流动性溢价。 关键问题:当股价已透支短期利好时,投资者应如何平衡“止盈纪律”与“长期叙事”? 【止盈逻辑:警惕“纸面富贵”的三大陷阱】 1. 利率政策的“灰犀牛” Circle的收入高度依赖美债利息(占比99%),美联储每降息25个基点,其EBITDA将减少1亿美元。当前市场已计价2025年下半年降息50-75基点的预期,若兑现,Circle净利润或腰斩。 策略启示:参考“动态估值止盈法”,若美联储释放明确降息信号,可逐步减仓锁定收益。 2. 渠道分成的“剪刀差” Circle需将58%的储备收益分给Coinbase等渠道,2024年分成支出达9.4亿美元。即便USDC规模扩张,利润率仍受制于“为他人作嫁衣”的商业模式。 策略启示:若Q2财报显示分成成本增速持续高于收入增速(如网页7提及的71.3% vs 58.5%),需警惕盈利模型恶化。 3. 大股东套现的“信号效应” 创始人Jeremy Allaire在股价100美元时融券卖出1900万股(套现19亿美元),木头姐方舟投资亦减持14%仓位","text":"Circle突破240美元:止盈的哲学与长期主义的博弈 (本文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现象级涨幅的背后:三重驱动力的再审视】 截至2025年6月23日,Circle(CRCL)股价已突破240美元,较31美元的发行价暴涨675%,市值超530亿美元。这一现象级涨幅由三大核心因素驱动: 1. 监管红利(天时):美国《GENIUS法案》通过参议院表决,明确稳定币需100%锚定安全资产(如美债),并设立联邦牌照制度,为USDC的合规地位“盖章认证”。 2. 利率套利(地利):美联储维持高利率政策,Circle持有的616亿美元美债储备年化收益超5%,形成“数字美元银行”的躺赚模式。 3. 市场情绪(人和):散户交易换手率高达115%,叠加贝莱德、方舟资本等机构的“战略背书”,形成短期流动性溢价。 关键问题:当股价已透支短期利好时,投资者应如何平衡“止盈纪律”与“长期叙事”? 【止盈逻辑:警惕“纸面富贵”的三大陷阱】 1. 利率政策的“灰犀牛” Circle的收入高度依赖美债利息(占比99%),美联储每降息25个基点,其EBITDA将减少1亿美元。当前市场已计价2025年下半年降息50-75基点的预期,若兑现,Circle净利润或腰斩。 策略启示:参考“动态估值止盈法”,若美联储释放明确降息信号,可逐步减仓锁定收益。 2. 渠道分成的“剪刀差” Circle需将58%的储备收益分给Coinbase等渠道,2024年分成支出达9.4亿美元。即便USDC规模扩张,利润率仍受制于“为他人作嫁衣”的商业模式。 策略启示:若Q2财报显示分成成本增速持续高于收入增速(如网页7提及的71.3% vs 58.5%),需警惕盈利模型恶化。 3. 大股东套现的“信号效应” 创始人Jeremy Allaire在股价100美元时融券卖出1900万股(套现19亿美元),木头姐方舟投资亦减持14%仓位","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2,"link":"https://laohu8.com/post/44900181548663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06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hots":[{"id":442715202310760,"gmtCreate":1749107749807,"gmtModify":17496068810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3044456223438","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中国调味品行业龙头海天味业(603288.SH)即将登陆港股市场,计划发行7.1亿股H股,募资78亿-117亿港元,成为年内消费板块最大IPO之一。作为A股“酱油茅台”,其H股打新是否具备吸引力?本文从基本面、估值、政策红利及风险角度深度解析。 一、核心优势:护城河稳固,全球化提速 行业龙头地位不可撼动 海天味业连续27年稳居中国酱油市场第一,市占率12.6%,蚝油市占率39.4%,覆盖全国90%县级市场及超300万个终端网点 。其产品矩阵包含7个年收入超10亿元的大单品(如金标生抽),SKU超1450个,形成“酱油+蚝油+调味酱”三大核心增长极 。 业绩复苏与盈利改善 2024年营收269亿元(+9.5%),净利润63.4亿元(+12.7%),终结此前两年下滑趋势。毛利率回升至36%,主要受益于大豆成本下降及灯塔工厂智能化降本(生产效率达5.2万瓶/小时) 。健康化产品线(零添加系列)收入增长143%,成为新增长引擎 。 全球化战略加速落地 港股募资的40%将用于海外扩张,计划在印尼、越南建设生产基地,目标3年内将海外收入占比从6.8%提升至15% 。目前已在东南亚设立子公司,并计划切入欧美主流商超,打破李锦记的华人圈壁垒 。 二、港股定价逻辑:折价空间与溢价潜力 估值对比:AH股溢价博弈 当前A股动态PE为37倍,而港股调味品板块平均PE约25-30倍。机构预计H股发行PE定于30-35倍(较A股折让18%-30%),对应股价区间24.99-35.1港元 。参考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A+H案例,港股首日涨幅平均达15%-25% 。 政策红利加持 惠港5条:快速审批通道缩短上市周期40%,人民币双柜台机制降低汇兑成本0.5%-1%,并吸引约20亿港元被动资金(MSCI","listText":"中国调味品行业龙头海天味业(603288.SH)即将登陆港股市场,计划发行7.1亿股H股,募资78亿-117亿港元,成为年内消费板块最大IPO之一。作为A股“酱油茅台”,其H股打新是否具备吸引力?本文从基本面、估值、政策红利及风险角度深度解析。 一、核心优势:护城河稳固,全球化提速 行业龙头地位不可撼动 海天味业连续27年稳居中国酱油市场第一,市占率12.6%,蚝油市占率39.4%,覆盖全国90%县级市场及超300万个终端网点 。其产品矩阵包含7个年收入超10亿元的大单品(如金标生抽),SKU超1450个,形成“酱油+蚝油+调味酱”三大核心增长极 。 业绩复苏与盈利改善 2024年营收269亿元(+9.5%),净利润63.4亿元(+12.7%),终结此前两年下滑趋势。毛利率回升至36%,主要受益于大豆成本下降及灯塔工厂智能化降本(生产效率达5.2万瓶/小时) 。健康化产品线(零添加系列)收入增长143%,成为新增长引擎 。 全球化战略加速落地 港股募资的40%将用于海外扩张,计划在印尼、越南建设生产基地,目标3年内将海外收入占比从6.8%提升至15% 。目前已在东南亚设立子公司,并计划切入欧美主流商超,打破李锦记的华人圈壁垒 。 二、港股定价逻辑:折价空间与溢价潜力 估值对比:AH股溢价博弈 当前A股动态PE为37倍,而港股调味品板块平均PE约25-30倍。机构预计H股发行PE定于30-35倍(较A股折让18%-30%),对应股价区间24.99-35.1港元 。参考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A+H案例,港股首日涨幅平均达15%-25% 。 政策红利加持 惠港5条:快速审批通道缩短上市周期40%,人民币双柜台机制降低汇兑成本0.5%-1%,并吸引约20亿港元被动资金(MSCI","text":"中国调味品行业龙头海天味业(603288.SH)即将登陆港股市场,计划发行7.1亿股H股,募资78亿-117亿港元,成为年内消费板块最大IPO之一。作为A股“酱油茅台”,其H股打新是否具备吸引力?本文从基本面、估值、政策红利及风险角度深度解析。 一、核心优势:护城河稳固,全球化提速 行业龙头地位不可撼动 海天味业连续27年稳居中国酱油市场第一,市占率12.6%,蚝油市占率39.4%,覆盖全国90%县级市场及超300万个终端网点 。其产品矩阵包含7个年收入超10亿元的大单品(如金标生抽),SKU超1450个,形成“酱油+蚝油+调味酱”三大核心增长极 。 业绩复苏与盈利改善 2024年营收269亿元(+9.5%),净利润63.4亿元(+12.7%),终结此前两年下滑趋势。毛利率回升至36%,主要受益于大豆成本下降及灯塔工厂智能化降本(生产效率达5.2万瓶/小时) 。健康化产品线(零添加系列)收入增长143%,成为新增长引擎 。 全球化战略加速落地 港股募资的40%将用于海外扩张,计划在印尼、越南建设生产基地,目标3年内将海外收入占比从6.8%提升至15% 。目前已在东南亚设立子公司,并计划切入欧美主流商超,打破李锦记的华人圈壁垒 。 二、港股定价逻辑:折价空间与溢价潜力 估值对比:AH股溢价博弈 当前A股动态PE为37倍,而港股调味品板块平均PE约25-30倍。机构预计H股发行PE定于30-35倍(较A股折让18%-30%),对应股价区间24.99-35.1港元 。参考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A+H案例,港股首日涨幅平均达15%-25% 。 政策红利加持 惠港5条:快速审批通道缩短上市周期40%,人民币双柜台机制降低汇兑成本0.5%-1%,并吸引约20亿港元被动资金(MSCI","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4,"link":"https://laohu8.com/post/44271520231076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09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8209312330216,"gmtCreate":1750453042069,"gmtModify":1750462250843,"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3044456223438","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泡泡玛特会崩吗?从资本周期、情绪溢价与投资逻辑的博弈谈起 (本文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资本退潮的真相:高位减持≠崩盘信号】 近期泡泡玛特创始股东蜂巧资本清仓套现60亿港元、董事屠铮离场等新闻引发市场恐慌,不少投资者担忧这是“潮玩泡沫破灭”的前兆。但若穿透表象,会发现这次减持更多是资本周期的必然结果,而非公司基本面的崩塌。 蜂巧资本作为早期投资机构,其人民币一期基金存续期已近10年,基金到期后的退出操作是风险投资行业的常规动作。类似案例在资本市场并不罕见,如高瓴资本退出京东、红杉减持美团等,均未对企业长期价值造成根本性冲击。此次套现浮盈超8倍,恰恰证明了其投资逻辑的成功,而非对公司的看衰。 关键思考点: 1. 资本周期≠企业生命周期:早期投资者退出是资本市场的自然循环,与公司经营质量无直接关联; 2. 流动性溢价终结的信号?:减持可能意味着资本认为当前估值已充分反映短期预期,但泡泡玛特海外营收同比475%的增速仍提供基本面支撑。 【情绪价值的双刃剑:盲盒模式的“危”与“机”】 泡泡玛特的核心争议在于其商业模式——通过“盲盒+IP”创造情绪溢价。Labubu等爆款IP的二手市场价格暴跌(如“本我”隐藏款价格腰斩)、黄牛血亏等事件,暴露了情绪价值驱动的脆弱性。 风险警示: 1. 无锚定价的风险:产品缺乏基础功能属性,价格完全依赖稀缺性和社交属性,易受供需波动冲击; 2. 复购率瓶颈:盲盒的新鲜感递减效应明显,用户对重复消费的疲劳可能加速行业增速下滑; 3. 监管风险:若盲盒机制被认定为赌博性质(如日本对扭蛋机的限制),商业模式将面临重构。 机会挖掘: 1. 从“盲盒公司”到“文化娱乐集团”的转型:泡泡玛特正拓展潮玩衍生品(毛绒挂饰、联名款)、布局全球化(欧美门店排队盛况)及IP矩阵多元化(Labubu、Skullpanda等),降低单一IP依赖; 2. 情绪经济的长期价","listText":"泡泡玛特会崩吗?从资本周期、情绪溢价与投资逻辑的博弈谈起 (本文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资本退潮的真相:高位减持≠崩盘信号】 近期泡泡玛特创始股东蜂巧资本清仓套现60亿港元、董事屠铮离场等新闻引发市场恐慌,不少投资者担忧这是“潮玩泡沫破灭”的前兆。但若穿透表象,会发现这次减持更多是资本周期的必然结果,而非公司基本面的崩塌。 蜂巧资本作为早期投资机构,其人民币一期基金存续期已近10年,基金到期后的退出操作是风险投资行业的常规动作。类似案例在资本市场并不罕见,如高瓴资本退出京东、红杉减持美团等,均未对企业长期价值造成根本性冲击。此次套现浮盈超8倍,恰恰证明了其投资逻辑的成功,而非对公司的看衰。 关键思考点: 1. 资本周期≠企业生命周期:早期投资者退出是资本市场的自然循环,与公司经营质量无直接关联; 2. 流动性溢价终结的信号?:减持可能意味着资本认为当前估值已充分反映短期预期,但泡泡玛特海外营收同比475%的增速仍提供基本面支撑。 【情绪价值的双刃剑:盲盒模式的“危”与“机”】 泡泡玛特的核心争议在于其商业模式——通过“盲盒+IP”创造情绪溢价。Labubu等爆款IP的二手市场价格暴跌(如“本我”隐藏款价格腰斩)、黄牛血亏等事件,暴露了情绪价值驱动的脆弱性。 风险警示: 1. 无锚定价的风险:产品缺乏基础功能属性,价格完全依赖稀缺性和社交属性,易受供需波动冲击; 2. 复购率瓶颈:盲盒的新鲜感递减效应明显,用户对重复消费的疲劳可能加速行业增速下滑; 3. 监管风险:若盲盒机制被认定为赌博性质(如日本对扭蛋机的限制),商业模式将面临重构。 机会挖掘: 1. 从“盲盒公司”到“文化娱乐集团”的转型:泡泡玛特正拓展潮玩衍生品(毛绒挂饰、联名款)、布局全球化(欧美门店排队盛况)及IP矩阵多元化(Labubu、Skullpanda等),降低单一IP依赖; 2. 情绪经济的长期价","text":"泡泡玛特会崩吗?从资本周期、情绪溢价与投资逻辑的博弈谈起 (本文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资本退潮的真相:高位减持≠崩盘信号】 近期泡泡玛特创始股东蜂巧资本清仓套现60亿港元、董事屠铮离场等新闻引发市场恐慌,不少投资者担忧这是“潮玩泡沫破灭”的前兆。但若穿透表象,会发现这次减持更多是资本周期的必然结果,而非公司基本面的崩塌。 蜂巧资本作为早期投资机构,其人民币一期基金存续期已近10年,基金到期后的退出操作是风险投资行业的常规动作。类似案例在资本市场并不罕见,如高瓴资本退出京东、红杉减持美团等,均未对企业长期价值造成根本性冲击。此次套现浮盈超8倍,恰恰证明了其投资逻辑的成功,而非对公司的看衰。 关键思考点: 1. 资本周期≠企业生命周期:早期投资者退出是资本市场的自然循环,与公司经营质量无直接关联; 2. 流动性溢价终结的信号?:减持可能意味着资本认为当前估值已充分反映短期预期,但泡泡玛特海外营收同比475%的增速仍提供基本面支撑。 【情绪价值的双刃剑:盲盒模式的“危”与“机”】 泡泡玛特的核心争议在于其商业模式——通过“盲盒+IP”创造情绪溢价。Labubu等爆款IP的二手市场价格暴跌(如“本我”隐藏款价格腰斩)、黄牛血亏等事件,暴露了情绪价值驱动的脆弱性。 风险警示: 1. 无锚定价的风险:产品缺乏基础功能属性,价格完全依赖稀缺性和社交属性,易受供需波动冲击; 2. 复购率瓶颈:盲盒的新鲜感递减效应明显,用户对重复消费的疲劳可能加速行业增速下滑; 3. 监管风险:若盲盒机制被认定为赌博性质(如日本对扭蛋机的限制),商业模式将面临重构。 机会挖掘: 1. 从“盲盒公司”到“文化娱乐集团”的转型:泡泡玛特正拓展潮玩衍生品(毛绒挂饰、联名款)、布局全球化(欧美门店排队盛况)及IP矩阵多元化(Labubu、Skullpanda等),降低单一IP依赖; 2. 情绪经济的长期价","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2,"paper":1,"likeSize":4,"commentSize":3,"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820931233021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715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3493935227624916","authorId":"3493935227624916","name":"启程巴芒阁","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fc5ff2f0ae271b3ffe78eb9193f8ffd1","crmLevel":2,"crmLevelSwitch":1,"idStr":"3493935227624916","authorIdStr":"3493935227624916"},"content":"泡泡玛特此时高估,是如人群中看到姚明一样,显而易见。现在的难点是,未来的高增长的确定性,如果未来三年能持续保持高增长,高估会变成合理估值,甚至低估。 如果你此前没有买入,现在只需思考一个问题,巴菲特回以现在的价格买入泡泡玛特吗?他老人家可是投资过迪士尼","text":"泡泡玛特此时高估,是如人群中看到姚明一样,显而易见。现在的难点是,未来的高增长的确定性,如果未来三年能持续保持高增长,高估会变成合理估值,甚至低估。 如果你此前没有买入,现在只需思考一个问题,巴菲特回以现在的价格买入泡泡玛特吗?他老人家可是投资过迪士尼","html":"泡泡玛特此时高估,是如人群中看到姚明一样,显而易见。现在的难点是,未来的高增长的确定性,如果未来三年能持续保持高增长,高估会变成合理估值,甚至低估。 如果你此前没有买入,现在只需思考一个问题,巴菲特回以现在的价格买入泡泡玛特吗?他老人家可是投资过迪士尼"}],"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9664265498720,"gmtCreate":1750808182367,"gmtModify":175083142112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3044456223438","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英伟达逼近150美元:股东大会前夕的减仓逻辑与长期价值博弈 核心观点:短期警惕“利好兑现”风险,长期坚守算力革命核心资产,建议动态平衡仓位,保留底仓的同时锁定部分利润。 一、市场情绪过热:股东大会的预期是否已充分定价? 英伟达2025年度股东大会即将于6月26日召开,市场对黄仁勋可能释放的量子计算、智能驾驶、AI医疗等领域的战略规划充满期待,推动股价近期持续上涨,逼近150美元大关。然而,当前股价的短期涨幅已部分透支了乐观预期: 1. 技术面压力位显现:150美元附近是2025年1月历史高点(153美元)后的关键阻力区间,且当前动态市盈率高达48.65倍,市净率43.02倍,估值处于历史高位。 2. 主力资金动向分化:尽管近期主力资金呈现净流入(如中信建投广州等机构席位参与),但盘面量能并未显著放大,换手率仅0.77%,显示市场追涨意愿有限。 3. “买预期卖事实”风险:若大会未释放超预期的技术路线或订单数据,短期资金可能借利好出货,导致股价回调。 结论:短期技术面与情绪面存在回调压力,建议投资者避免盲目追高。 二、长期逻辑未变:英伟达仍是AI算力革命的“卖铲人” 尽管短期风险积聚,英伟达的长期核心竞争力依然稳固: 1. 技术代差与生态壁垒:Blackwell Ultra芯片需求远超供应(2025年四大云服务商采购360万片),其推理算力优势在AI应用爆发期不可替代。量子计算虽被部分市场人士视为潜在威胁,但黄仁勋明确表示“量子计算机大规模商用仍需20年”,GPU仍为中期算力核心载体。 2. 产业链共振效应:英伟达的业绩与AI产业链(如中科曙光、寒武纪等)高度联动,其技术迭代将带动整个板块估值提升。 3. 政策与流动性支撑:美联储若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科技股仍将受资金青睐;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如数据中心、医疗AI)的长期增长趋势未改。 结论:长期投资者需关注基本面而非短期波动","listText":"英伟达逼近150美元:股东大会前夕的减仓逻辑与长期价值博弈 核心观点:短期警惕“利好兑现”风险,长期坚守算力革命核心资产,建议动态平衡仓位,保留底仓的同时锁定部分利润。 一、市场情绪过热:股东大会的预期是否已充分定价? 英伟达2025年度股东大会即将于6月26日召开,市场对黄仁勋可能释放的量子计算、智能驾驶、AI医疗等领域的战略规划充满期待,推动股价近期持续上涨,逼近150美元大关。然而,当前股价的短期涨幅已部分透支了乐观预期: 1. 技术面压力位显现:150美元附近是2025年1月历史高点(153美元)后的关键阻力区间,且当前动态市盈率高达48.65倍,市净率43.02倍,估值处于历史高位。 2. 主力资金动向分化:尽管近期主力资金呈现净流入(如中信建投广州等机构席位参与),但盘面量能并未显著放大,换手率仅0.77%,显示市场追涨意愿有限。 3. “买预期卖事实”风险:若大会未释放超预期的技术路线或订单数据,短期资金可能借利好出货,导致股价回调。 结论:短期技术面与情绪面存在回调压力,建议投资者避免盲目追高。 二、长期逻辑未变:英伟达仍是AI算力革命的“卖铲人” 尽管短期风险积聚,英伟达的长期核心竞争力依然稳固: 1. 技术代差与生态壁垒:Blackwell Ultra芯片需求远超供应(2025年四大云服务商采购360万片),其推理算力优势在AI应用爆发期不可替代。量子计算虽被部分市场人士视为潜在威胁,但黄仁勋明确表示“量子计算机大规模商用仍需20年”,GPU仍为中期算力核心载体。 2. 产业链共振效应:英伟达的业绩与AI产业链(如中科曙光、寒武纪等)高度联动,其技术迭代将带动整个板块估值提升。 3. 政策与流动性支撑:美联储若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科技股仍将受资金青睐;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如数据中心、医疗AI)的长期增长趋势未改。 结论:长期投资者需关注基本面而非短期波动","text":"英伟达逼近150美元:股东大会前夕的减仓逻辑与长期价值博弈 核心观点:短期警惕“利好兑现”风险,长期坚守算力革命核心资产,建议动态平衡仓位,保留底仓的同时锁定部分利润。 一、市场情绪过热:股东大会的预期是否已充分定价? 英伟达2025年度股东大会即将于6月26日召开,市场对黄仁勋可能释放的量子计算、智能驾驶、AI医疗等领域的战略规划充满期待,推动股价近期持续上涨,逼近150美元大关。然而,当前股价的短期涨幅已部分透支了乐观预期: 1. 技术面压力位显现:150美元附近是2025年1月历史高点(153美元)后的关键阻力区间,且当前动态市盈率高达48.65倍,市净率43.02倍,估值处于历史高位。 2. 主力资金动向分化:尽管近期主力资金呈现净流入(如中信建投广州等机构席位参与),但盘面量能并未显著放大,换手率仅0.77%,显示市场追涨意愿有限。 3. “买预期卖事实”风险:若大会未释放超预期的技术路线或订单数据,短期资金可能借利好出货,导致股价回调。 结论:短期技术面与情绪面存在回调压力,建议投资者避免盲目追高。 二、长期逻辑未变:英伟达仍是AI算力革命的“卖铲人” 尽管短期风险积聚,英伟达的长期核心竞争力依然稳固: 1. 技术代差与生态壁垒:Blackwell Ultra芯片需求远超供应(2025年四大云服务商采购360万片),其推理算力优势在AI应用爆发期不可替代。量子计算虽被部分市场人士视为潜在威胁,但黄仁勋明确表示“量子计算机大规模商用仍需20年”,GPU仍为中期算力核心载体。 2. 产业链共振效应:英伟达的业绩与AI产业链(如中科曙光、寒武纪等)高度联动,其技术迭代将带动整个板块估值提升。 3. 政策与流动性支撑:美联储若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科技股仍将受资金青睐;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如数据中心、医疗AI)的长期增长趋势未改。 结论:长期投资者需关注基本面而非短期波动","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2,"paper":1,"likeSize":3,"commentSize":2,"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966426549872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510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10000000000010482","authorId":"10000000000010482","name":"秘密你","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f995502c6484b6b8d742969ce8ce9c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10000000000010482","authorIdStr":"10000000000010482"},"content":"前期的密集成交区到了,缩量新高拉个尾盘,多头动能枯竭,基本面不支持,后面慢慢跌吧","text":"前期的密集成交区到了,缩量新高拉个尾盘,多头动能枯竭,基本面不支持,后面慢慢跌吧","html":"前期的密集成交区到了,缩量新高拉个尾盘,多头动能枯竭,基本面不支持,后面慢慢跌吧"}],"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140879598,"gmtCreate":1625649771814,"gmtModify":1751379095877,"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3044456223438","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title":"2021打新该何去何从","htmlText":"随着今年港股打新人数不断增加,内卷不断加剧,人数增多,导致了中签率下降,2021年上半年投资总结打新下来感觉好票没有几个,却多了几只妖股,基本面都看起来不错的比如<a href=\"https://laohu8.com/S/02618\">$京东物流(02618)$</a><a href=\"https://laohu8.com/S/02150\">$奈雪的茶(02150)$</a>等等不是破发就是涨幅很低基本不够抵扣手续费。而一些不被看好的股,却大涨,比如<a href=\"https://laohu8.com/S/00013\">$和黄医药(00013)$</a>森松国际还有朗诗,统统都是被人们不看好的票偏偏大涨,一时间让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好,我感觉打新就是坚持,只要坚持就有希望。另外在内卷严重情况下,也可以考虑曲线救国,比如买港股美股或者a股,还有基金。同时打新兼顾这样可以对我们有更好的收益,我是一个刚到港美股2个多月的小白,虽然不懂很多但是只要学习就有收获,目前亏损,如果中一签估计也就回本了,加油💪各位港美股打新人","listText":"随着今年港股打新人数不断增加,内卷不断加剧,人数增多,导致了中签率下降,2021年上半年投资总结打新下来感觉好票没有几个,却多了几只妖股,基本面都看起来不错的比如<a href=\"https://laohu8.com/S/02618\">$京东物流(02618)$</a><a href=\"https://laohu8.com/S/02150\">$奈雪的茶(02150)$</a>等等不是破发就是涨幅很低基本不够抵扣手续费。而一些不被看好的股,却大涨,比如<a href=\"https://laohu8.com/S/00013\">$和黄医药(00013)$</a>森松国际还有朗诗,统统都是被人们不看好的票偏偏大涨,一时间让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好,我感觉打新就是坚持,只要坚持就有希望。另外在内卷严重情况下,也可以考虑曲线救国,比如买港股美股或者a股,还有基金。同时打新兼顾这样可以对我们有更好的收益,我是一个刚到港美股2个多月的小白,虽然不懂很多但是只要学习就有收获,目前亏损,如果中一签估计也就回本了,加油💪各位港美股打新人","text":"随着今年港股打新人数不断增加,内卷不断加剧,人数增多,导致了中签率下降,2021年上半年投资总结打新下来感觉好票没有几个,却多了几只妖股,基本面都看起来不错的比如$京东物流(02618)$$奈雪的茶(02150)$等等不是破发就是涨幅很低基本不够抵扣手续费。而一些不被看好的股,却大涨,比如$和黄医药(00013)$森松国际还有朗诗,统统都是被人们不看好的票偏偏大涨,一时间让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好,我感觉打新就是坚持,只要坚持就有希望。另外在内卷严重情况下,也可以考虑曲线救国,比如买港股美股或者a股,还有基金。同时打新兼顾这样可以对我们有更好的收益,我是一个刚到港美股2个多月的小白,虽然不懂很多但是只要学习就有收获,目前亏损,如果中一签估计也就回本了,加油💪各位港美股打新人","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3,"commentSize":4,"repostSize":2,"link":"https://laohu8.com/post/14087959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918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3584334575182705","authorId":"3584334575182705","name":"话与酒争烈","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7bd6e5e18ac5352b6b93f79531d36e4","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3584334575182705","authorIdStr":"3584334575182705"},"content":"京东物流上市以来的表现,事实证明,不要买业绩亏损的股票,不然就是无底洞,上市以来的28个交易日,9个阳线,19个阴线","text":"京东物流上市以来的表现,事实证明,不要买业绩亏损的股票,不然就是无底洞,上市以来的28个交易日,9个阳线,19个阴线","html":"京东物流上市以来的表现,事实证明,不要买业绩亏损的股票,不然就是无底洞,上市以来的28个交易日,9个阳线,19个阴线"}],"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9730548047960,"gmtCreate":1750823973745,"gmtModify":1750835048359,"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3044456223438","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港股新股破发潮下的黑马之争:周六福、圣贝拉、颖通控股的博弈与风险 近期港股新股市场冷热交替,多只新股首日破发引发投资者警惕。6月下旬,珠宝品牌周六福(06168.HK)、高端家庭护理龙头圣贝拉(02508.HK)及“中国香水第一股”颖通控股(06883.HK)接连登陆港交所,成为市场焦点。这三家公司看似身处消费黄金赛道,但股价表现却大相径庭。本文将从行业前景、商业模式、市场情绪三方面剖析其潜在风险与机会,探讨谁更可能成为破局黑马。 一、新股破发的共性:市场情绪与基本面的双重压力 近期港股新股表现疲软,根源在于两大矛盾: 1. 市场情绪低迷: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叠加A股波动,资金避险情绪浓厚,新股流动性承压。 2. 基本面缺陷被放大:投资者对新股盈利质量、成长可持续性要求更高,尤其是依赖单一业务或外部授权的企业更易被“用脚投票”。 以周六福为例,其招股阶段因“五闯IPO”历史、突击分红9.45亿、存货周转率低等问题饱受争议,上市首日虽因黄金概念短暂冲高,但长期估值受制于加盟模式轻资产背后的现金流隐患。相比之下,圣贝拉和颖通控股虽未破发,但同样面临增长瓶颈:前者受制于新生儿数量下滑及海外扩张困境,后者则因72%的品牌授权协议3年内到期而暗藏业绩“断崖”风险。 二、黑马候选人的差异化竞争力分析 1. 周六福:黄金避险概念下的短线博弈标的 优势: - 黄金赛道红利:金价高位震荡背景下,黄金珠宝作为抗通胀资产需求旺盛,周六福2024年黄金产品收入占比77.5%,短期或受益于市场情绪。 - 低估值陷阱:当前市盈率13倍,低于周大生(14倍)和老凤祥(13倍),若纳入港股通可能吸引南下资金。 风险: - 轻资产模式的现金流隐患:97.8%收入依赖加盟商,但存货周转天数高达200天,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低于净利润。 - 品牌溢价不足:在周大福、六福等龙头挤压下,市场份额仅1%,三四线城市扩张或遇","listText":"港股新股破发潮下的黑马之争:周六福、圣贝拉、颖通控股的博弈与风险 近期港股新股市场冷热交替,多只新股首日破发引发投资者警惕。6月下旬,珠宝品牌周六福(06168.HK)、高端家庭护理龙头圣贝拉(02508.HK)及“中国香水第一股”颖通控股(06883.HK)接连登陆港交所,成为市场焦点。这三家公司看似身处消费黄金赛道,但股价表现却大相径庭。本文将从行业前景、商业模式、市场情绪三方面剖析其潜在风险与机会,探讨谁更可能成为破局黑马。 一、新股破发的共性:市场情绪与基本面的双重压力 近期港股新股表现疲软,根源在于两大矛盾: 1. 市场情绪低迷: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叠加A股波动,资金避险情绪浓厚,新股流动性承压。 2. 基本面缺陷被放大:投资者对新股盈利质量、成长可持续性要求更高,尤其是依赖单一业务或外部授权的企业更易被“用脚投票”。 以周六福为例,其招股阶段因“五闯IPO”历史、突击分红9.45亿、存货周转率低等问题饱受争议,上市首日虽因黄金概念短暂冲高,但长期估值受制于加盟模式轻资产背后的现金流隐患。相比之下,圣贝拉和颖通控股虽未破发,但同样面临增长瓶颈:前者受制于新生儿数量下滑及海外扩张困境,后者则因72%的品牌授权协议3年内到期而暗藏业绩“断崖”风险。 二、黑马候选人的差异化竞争力分析 1. 周六福:黄金避险概念下的短线博弈标的 优势: - 黄金赛道红利:金价高位震荡背景下,黄金珠宝作为抗通胀资产需求旺盛,周六福2024年黄金产品收入占比77.5%,短期或受益于市场情绪。 - 低估值陷阱:当前市盈率13倍,低于周大生(14倍)和老凤祥(13倍),若纳入港股通可能吸引南下资金。 风险: - 轻资产模式的现金流隐患:97.8%收入依赖加盟商,但存货周转天数高达200天,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低于净利润。 - 品牌溢价不足:在周大福、六福等龙头挤压下,市场份额仅1%,三四线城市扩张或遇","text":"港股新股破发潮下的黑马之争:周六福、圣贝拉、颖通控股的博弈与风险 近期港股新股市场冷热交替,多只新股首日破发引发投资者警惕。6月下旬,珠宝品牌周六福(06168.HK)、高端家庭护理龙头圣贝拉(02508.HK)及“中国香水第一股”颖通控股(06883.HK)接连登陆港交所,成为市场焦点。这三家公司看似身处消费黄金赛道,但股价表现却大相径庭。本文将从行业前景、商业模式、市场情绪三方面剖析其潜在风险与机会,探讨谁更可能成为破局黑马。 一、新股破发的共性:市场情绪与基本面的双重压力 近期港股新股表现疲软,根源在于两大矛盾: 1. 市场情绪低迷: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叠加A股波动,资金避险情绪浓厚,新股流动性承压。 2. 基本面缺陷被放大:投资者对新股盈利质量、成长可持续性要求更高,尤其是依赖单一业务或外部授权的企业更易被“用脚投票”。 以周六福为例,其招股阶段因“五闯IPO”历史、突击分红9.45亿、存货周转率低等问题饱受争议,上市首日虽因黄金概念短暂冲高,但长期估值受制于加盟模式轻资产背后的现金流隐患。相比之下,圣贝拉和颖通控股虽未破发,但同样面临增长瓶颈:前者受制于新生儿数量下滑及海外扩张困境,后者则因72%的品牌授权协议3年内到期而暗藏业绩“断崖”风险。 二、黑马候选人的差异化竞争力分析 1. 周六福:黄金避险概念下的短线博弈标的 优势: - 黄金赛道红利:金价高位震荡背景下,黄金珠宝作为抗通胀资产需求旺盛,周六福2024年黄金产品收入占比77.5%,短期或受益于市场情绪。 - 低估值陷阱:当前市盈率13倍,低于周大生(14倍)和老凤祥(13倍),若纳入港股通可能吸引南下资金。 风险: - 轻资产模式的现金流隐患:97.8%收入依赖加盟商,但存货周转天数高达200天,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低于净利润。 - 品牌溢价不足:在周大福、六福等龙头挤压下,市场份额仅1%,三四线城市扩张或遇","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2,"paper":1,"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973054804796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979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7205792277024,"gmtCreate":1750202411067,"gmtModify":17502097390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3044456223438","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中东局势下的能源股投资机会:短期博弈与长期逻辑的平衡 核心观点: 中东局势升级带来的能源股波动并非简单的“避险狂欢”,而是短期地缘风险溢价与长期能源转型趋势的博弈。当前油气股的上涨逻辑存在分化,投资者需警惕高波动风险,同时关注新能源产业链的结构性机会。 一、中东冲突对能源市场的短期冲击:风险溢价与基本面错配 1. 地缘风险推升油价,但持续性存疑以色列与伊朗的军事冲突直接冲击全球能源供应链的核心区域——霍尔木兹海峡(承担全球40%石油运输),导致国际油价单日涨幅超7%。市场担忧海峡封锁可能引发原油供应中断,布伦特原油一度逼近80美元/桶。然而,历史经验显示,中东冲突对油价的推升多为短期脉冲效应。例如,2022年俄乌冲突后油价暴涨但随后回落,此次冲突若未升级为长期战争,油价或难以突破100美元/桶。 2. 油气股短期分化:警惕资金博弈风险A股油气板块近期逆势走强,科力股份、准油股份等个股涨幅超20%,但部分公司基本面与股价已出现背离。例如,海正生材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96%,市盈率却高达91倍。此类标的的上涨更多由游资驱动,需警惕获利盘抛压。相比之下,低估值、高股息龙头(如中海油)更具防御性,其H股股息率超8%,且资产负债率仅29%。 策略建议: - 短期可关注油气开采、油服等直接受益于油价上涨的板块,但需快进快出,避免追高。 - 优先选择现金流稳健、估值合理的标的(如中海油、中国石化),规避纯题材炒作个股。 二、长期视角:能源转型加速下的结构性机会 1. 传统能源的“天花板”与新能源的“催化剂”中东冲突暴露了传统能源供应链的脆弱性,但长期来看,全球能源转型趋势不可逆。IEA预测,2024年石油在全球能源中的份额将首次跌破30%,天然气和新能源需求持续增长。高油价反而可能加速新能源替代进程: - 光伏/储能:油价高企推升电力成本,光伏发电的经济性进一步","listText":"中东局势下的能源股投资机会:短期博弈与长期逻辑的平衡 核心观点: 中东局势升级带来的能源股波动并非简单的“避险狂欢”,而是短期地缘风险溢价与长期能源转型趋势的博弈。当前油气股的上涨逻辑存在分化,投资者需警惕高波动风险,同时关注新能源产业链的结构性机会。 一、中东冲突对能源市场的短期冲击:风险溢价与基本面错配 1. 地缘风险推升油价,但持续性存疑以色列与伊朗的军事冲突直接冲击全球能源供应链的核心区域——霍尔木兹海峡(承担全球40%石油运输),导致国际油价单日涨幅超7%。市场担忧海峡封锁可能引发原油供应中断,布伦特原油一度逼近80美元/桶。然而,历史经验显示,中东冲突对油价的推升多为短期脉冲效应。例如,2022年俄乌冲突后油价暴涨但随后回落,此次冲突若未升级为长期战争,油价或难以突破100美元/桶。 2. 油气股短期分化:警惕资金博弈风险A股油气板块近期逆势走强,科力股份、准油股份等个股涨幅超20%,但部分公司基本面与股价已出现背离。例如,海正生材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96%,市盈率却高达91倍。此类标的的上涨更多由游资驱动,需警惕获利盘抛压。相比之下,低估值、高股息龙头(如中海油)更具防御性,其H股股息率超8%,且资产负债率仅29%。 策略建议: - 短期可关注油气开采、油服等直接受益于油价上涨的板块,但需快进快出,避免追高。 - 优先选择现金流稳健、估值合理的标的(如中海油、中国石化),规避纯题材炒作个股。 二、长期视角:能源转型加速下的结构性机会 1. 传统能源的“天花板”与新能源的“催化剂”中东冲突暴露了传统能源供应链的脆弱性,但长期来看,全球能源转型趋势不可逆。IEA预测,2024年石油在全球能源中的份额将首次跌破30%,天然气和新能源需求持续增长。高油价反而可能加速新能源替代进程: - 光伏/储能:油价高企推升电力成本,光伏发电的经济性进一步","text":"中东局势下的能源股投资机会:短期博弈与长期逻辑的平衡 核心观点: 中东局势升级带来的能源股波动并非简单的“避险狂欢”,而是短期地缘风险溢价与长期能源转型趋势的博弈。当前油气股的上涨逻辑存在分化,投资者需警惕高波动风险,同时关注新能源产业链的结构性机会。 一、中东冲突对能源市场的短期冲击:风险溢价与基本面错配 1. 地缘风险推升油价,但持续性存疑以色列与伊朗的军事冲突直接冲击全球能源供应链的核心区域——霍尔木兹海峡(承担全球40%石油运输),导致国际油价单日涨幅超7%。市场担忧海峡封锁可能引发原油供应中断,布伦特原油一度逼近80美元/桶。然而,历史经验显示,中东冲突对油价的推升多为短期脉冲效应。例如,2022年俄乌冲突后油价暴涨但随后回落,此次冲突若未升级为长期战争,油价或难以突破100美元/桶。 2. 油气股短期分化:警惕资金博弈风险A股油气板块近期逆势走强,科力股份、准油股份等个股涨幅超20%,但部分公司基本面与股价已出现背离。例如,海正生材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96%,市盈率却高达91倍。此类标的的上涨更多由游资驱动,需警惕获利盘抛压。相比之下,低估值、高股息龙头(如中海油)更具防御性,其H股股息率超8%,且资产负债率仅29%。 策略建议: - 短期可关注油气开采、油服等直接受益于油价上涨的板块,但需快进快出,避免追高。 - 优先选择现金流稳健、估值合理的标的(如中海油、中国石化),规避纯题材炒作个股。 二、长期视角:能源转型加速下的结构性机会 1. 传统能源的“天花板”与新能源的“催化剂”中东冲突暴露了传统能源供应链的脆弱性,但长期来看,全球能源转型趋势不可逆。IEA预测,2024年石油在全球能源中的份额将首次跌破30%,天然气和新能源需求持续增长。高油价反而可能加速新能源替代进程: - 光伏/储能:油价高企推升电力成本,光伏发电的经济性进一步","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2,"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720579227702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991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1932872716344,"gmtCreate":1751361413945,"gmtModify":1751368733225,"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3044456223438","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特马”互撕与特斯拉大跌:一场政治闹剧中的投资机会 政治风波终会平息,技术护城河才是真壁垒 过去一个月,全球资本市场最戏剧性的一幕莫过于特朗普与马斯克的“特马”互撕大战。这场始于政策分歧、终于人身攻击的闹剧,让特斯拉市值在24小时内蒸发1500亿美元。当市场陷入恐慌性抛售时,一个尖锐的问题浮出水面:这是否是逆向投资者逢低布局特斯拉的黄金窗口? 一、互撕风暴:政治联盟破裂的资本代价 6月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指责马斯克“疯了”,马斯克则反击特朗普“忘恩负义”,声称“没有我,特朗普就会输掉大选”。导火索表面是共和党力推的《大而美法案》——该法案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触及特斯拉核心利益。 更深层矛盾在于权力博弈: - 利益捆绑破裂:马斯克曾豪掷2.9亿美元助特朗普胜选,并主导新设的“政府效率部”,期望实现技术治国理想;而特朗普视其为“一次性工具”,甚至在马斯克卸任次日即撤回其盟友的NASA局长提名。 - 政府合同威胁:特朗普暗示可能终止对马斯克企业的补贴和合同,直接冲击SpaceX和特斯拉的核心收入源——据统计,两家公司累计获得225亿美元联邦合同。 市场用脚投票:特斯拉单日暴跌14.3%,年内跌幅扩大至30%,反映投资者对政策风险的高度敏感。 二、危机表象下,被忽视的积极信号 政治风暴掩盖了特斯拉基本面的关键韧性: 1. 技术里程碑突破:6月27日,特斯拉展示全球首次L4级无人驾驶交付:Model Y在无驾驶员、无远程操控下,独立完成30分钟城市+高速路段行驶。尽管引发“营销噱头”质疑,但实测视频证明其纯视觉方案已逼近商业化临界点——这正是Robotaxi万亿市场的技术基石。 2. 中国战略的弹性调整:面对小米SU7等国产车型挤压(5月Model 3销量仅为SU7一半),特斯拉一反行业降价潮,对Model 3长续航版涨价1万元并同步升级续航与加速性能。配合“限时补贴1.6","listText":"“特马”互撕与特斯拉大跌:一场政治闹剧中的投资机会 政治风波终会平息,技术护城河才是真壁垒 过去一个月,全球资本市场最戏剧性的一幕莫过于特朗普与马斯克的“特马”互撕大战。这场始于政策分歧、终于人身攻击的闹剧,让特斯拉市值在24小时内蒸发1500亿美元。当市场陷入恐慌性抛售时,一个尖锐的问题浮出水面:这是否是逆向投资者逢低布局特斯拉的黄金窗口? 一、互撕风暴:政治联盟破裂的资本代价 6月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指责马斯克“疯了”,马斯克则反击特朗普“忘恩负义”,声称“没有我,特朗普就会输掉大选”。导火索表面是共和党力推的《大而美法案》——该法案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触及特斯拉核心利益。 更深层矛盾在于权力博弈: - 利益捆绑破裂:马斯克曾豪掷2.9亿美元助特朗普胜选,并主导新设的“政府效率部”,期望实现技术治国理想;而特朗普视其为“一次性工具”,甚至在马斯克卸任次日即撤回其盟友的NASA局长提名。 - 政府合同威胁:特朗普暗示可能终止对马斯克企业的补贴和合同,直接冲击SpaceX和特斯拉的核心收入源——据统计,两家公司累计获得225亿美元联邦合同。 市场用脚投票:特斯拉单日暴跌14.3%,年内跌幅扩大至30%,反映投资者对政策风险的高度敏感。 二、危机表象下,被忽视的积极信号 政治风暴掩盖了特斯拉基本面的关键韧性: 1. 技术里程碑突破:6月27日,特斯拉展示全球首次L4级无人驾驶交付:Model Y在无驾驶员、无远程操控下,独立完成30分钟城市+高速路段行驶。尽管引发“营销噱头”质疑,但实测视频证明其纯视觉方案已逼近商业化临界点——这正是Robotaxi万亿市场的技术基石。 2. 中国战略的弹性调整:面对小米SU7等国产车型挤压(5月Model 3销量仅为SU7一半),特斯拉一反行业降价潮,对Model 3长续航版涨价1万元并同步升级续航与加速性能。配合“限时补贴1.6","text":"“特马”互撕与特斯拉大跌:一场政治闹剧中的投资机会 政治风波终会平息,技术护城河才是真壁垒 过去一个月,全球资本市场最戏剧性的一幕莫过于特朗普与马斯克的“特马”互撕大战。这场始于政策分歧、终于人身攻击的闹剧,让特斯拉市值在24小时内蒸发1500亿美元。当市场陷入恐慌性抛售时,一个尖锐的问题浮出水面:这是否是逆向投资者逢低布局特斯拉的黄金窗口? 一、互撕风暴:政治联盟破裂的资本代价 6月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指责马斯克“疯了”,马斯克则反击特朗普“忘恩负义”,声称“没有我,特朗普就会输掉大选”。导火索表面是共和党力推的《大而美法案》——该法案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触及特斯拉核心利益。 更深层矛盾在于权力博弈: - 利益捆绑破裂:马斯克曾豪掷2.9亿美元助特朗普胜选,并主导新设的“政府效率部”,期望实现技术治国理想;而特朗普视其为“一次性工具”,甚至在马斯克卸任次日即撤回其盟友的NASA局长提名。 - 政府合同威胁:特朗普暗示可能终止对马斯克企业的补贴和合同,直接冲击SpaceX和特斯拉的核心收入源——据统计,两家公司累计获得225亿美元联邦合同。 市场用脚投票:特斯拉单日暴跌14.3%,年内跌幅扩大至30%,反映投资者对政策风险的高度敏感。 二、危机表象下,被忽视的积极信号 政治风暴掩盖了特斯拉基本面的关键韧性: 1. 技术里程碑突破:6月27日,特斯拉展示全球首次L4级无人驾驶交付:Model Y在无驾驶员、无远程操控下,独立完成30分钟城市+高速路段行驶。尽管引发“营销噱头”质疑,但实测视频证明其纯视觉方案已逼近商业化临界点——这正是Robotaxi万亿市场的技术基石。 2. 中国战略的弹性调整:面对小米SU7等国产车型挤压(5月Model 3销量仅为SU7一半),特斯拉一反行业降价潮,对Model 3长续航版涨价1万元并同步升级续航与加速性能。配合“限时补贴1.6","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1,"repostSize":4,"link":"https://laohu8.com/post/45193287271634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041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27243347292954","authorId":"27243347292954","name":"牛熊赚钱","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0d81f7086394a20413981803ebd600f","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27243347292954","authorIdStr":"27243347292954"},"content":"$特斯拉(TSLA)$ 特马二人在演双横,一个演红脸,一个演黑脸,操纵股价,从中获利!","text":"$特斯拉(TSLA)$ 特马二人在演双横,一个演红脸,一个演黑脸,操纵股价,从中获利!","html":"$特斯拉(TSLA)$ 特马二人在演双横,一个演红脸,一个演黑脸,操纵股价,从中获利!"}],"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2755340030632,"gmtCreate":1749116916300,"gmtModify":1749118175875,"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3044456223438","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港A新药全线爆发,到底应该选哪只上车?——创新药投资策略全解析 一、市场热点:创新药板块为何成为资金焦点? 近期港股与A股创新药板块持续走强,背后驱动因素包括: 政策红利释放:国家医保局推出“丙类药品目录”,覆盖高价创新药,加速商业化进程 ; 技术突破密集:双抗、ADC(抗体偶联药物)、mRNA疫苗等前沿技术进入临床数据爆发期,例如康方生物PD-1/VEGF双抗头对头击败Keytruda ; 国际化加速:国产创新药海外授权(License-out)金额屡创新高,如百济神州泽布替尼美国销售额突破20亿美元 ; 估值修复需求:港股创新药板块PE-TTM仅12倍,处于历史低位,吸引长期资金布局 。 二、港股核心标的:国际化与商业化双轮驱动 1. 百济神州(06160.HK) 核心优势:全球肿瘤创新药龙头,泽布替尼(BTK抑制剂)海外收入占比58%,PD-1单抗国内市占率20% ; 催化剂:2025年ASCO会议公布EGFR降解剂BG-60366临床数据,国际化研发网络覆盖14个国家 ; 风险提示:研发费用高企,短期盈利承压 。 2. 信达生物(01801.HK) 核心优势:PD-1单抗国内前三,Claudin18.2 ADC药物与礼来合作推进海外临床 ; 催化剂:玛仕度肽(GLP-1类似物)即将获批,2027年国内收入指引200亿元 ; 资金动向:港股通资金连续3日净流入,机构持仓占比超60% 。 3. 康方生物(09926.HK) 技术壁垒:全球首个PD-1/CTLA-4双抗(卡度尼利)年销超15亿元,宫颈癌适应症市占率第一 ; 潜在爆发点:AK112(PD-1/VEGF双抗)III期数据年中公布,若优于Keytruda可能触发50%涨幅&n","listText":"港A新药全线爆发,到底应该选哪只上车?——创新药投资策略全解析 一、市场热点:创新药板块为何成为资金焦点? 近期港股与A股创新药板块持续走强,背后驱动因素包括: 政策红利释放:国家医保局推出“丙类药品目录”,覆盖高价创新药,加速商业化进程 ; 技术突破密集:双抗、ADC(抗体偶联药物)、mRNA疫苗等前沿技术进入临床数据爆发期,例如康方生物PD-1/VEGF双抗头对头击败Keytruda ; 国际化加速:国产创新药海外授权(License-out)金额屡创新高,如百济神州泽布替尼美国销售额突破20亿美元 ; 估值修复需求:港股创新药板块PE-TTM仅12倍,处于历史低位,吸引长期资金布局 。 二、港股核心标的:国际化与商业化双轮驱动 1. 百济神州(06160.HK) 核心优势:全球肿瘤创新药龙头,泽布替尼(BTK抑制剂)海外收入占比58%,PD-1单抗国内市占率20% ; 催化剂:2025年ASCO会议公布EGFR降解剂BG-60366临床数据,国际化研发网络覆盖14个国家 ; 风险提示:研发费用高企,短期盈利承压 。 2. 信达生物(01801.HK) 核心优势:PD-1单抗国内前三,Claudin18.2 ADC药物与礼来合作推进海外临床 ; 催化剂:玛仕度肽(GLP-1类似物)即将获批,2027年国内收入指引200亿元 ; 资金动向:港股通资金连续3日净流入,机构持仓占比超60% 。 3. 康方生物(09926.HK) 技术壁垒:全球首个PD-1/CTLA-4双抗(卡度尼利)年销超15亿元,宫颈癌适应症市占率第一 ; 潜在爆发点:AK112(PD-1/VEGF双抗)III期数据年中公布,若优于Keytruda可能触发50%涨幅&n","text":"港A新药全线爆发,到底应该选哪只上车?——创新药投资策略全解析 一、市场热点:创新药板块为何成为资金焦点? 近期港股与A股创新药板块持续走强,背后驱动因素包括: 政策红利释放:国家医保局推出“丙类药品目录”,覆盖高价创新药,加速商业化进程 ; 技术突破密集:双抗、ADC(抗体偶联药物)、mRNA疫苗等前沿技术进入临床数据爆发期,例如康方生物PD-1/VEGF双抗头对头击败Keytruda ; 国际化加速:国产创新药海外授权(License-out)金额屡创新高,如百济神州泽布替尼美国销售额突破20亿美元 ; 估值修复需求:港股创新药板块PE-TTM仅12倍,处于历史低位,吸引长期资金布局 。 二、港股核心标的:国际化与商业化双轮驱动 1. 百济神州(06160.HK) 核心优势:全球肿瘤创新药龙头,泽布替尼(BTK抑制剂)海外收入占比58%,PD-1单抗国内市占率20% ; 催化剂:2025年ASCO会议公布EGFR降解剂BG-60366临床数据,国际化研发网络覆盖14个国家 ; 风险提示:研发费用高企,短期盈利承压 。 2. 信达生物(01801.HK) 核心优势:PD-1单抗国内前三,Claudin18.2 ADC药物与礼来合作推进海外临床 ; 催化剂:玛仕度肽(GLP-1类似物)即将获批,2027年国内收入指引200亿元 ; 资金动向:港股通资金连续3日净流入,机构持仓占比超60% 。 3. 康方生物(09926.HK) 技术壁垒:全球首个PD-1/CTLA-4双抗(卡度尼利)年销超15亿元,宫颈癌适应症市占率第一 ; 潜在爆发点:AK112(PD-1/VEGF双抗)III期数据年中公布,若优于Keytruda可能触发50%涨幅&n","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8,"commentSize":2,"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275534003063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976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9000000000000157","authorId":"9000000000000157","name":"小狗摩天轮","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965d3709fcccd732467fba87aa4ea6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9000000000000157","authorIdStr":"9000000000000157"},"content":"创新药要火!🚀👍","text":"创新药要火!🚀👍","html":"创新药要火!🚀👍"}],"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166631439,"gmtCreate":1624005341721,"gmtModify":1624005924400,"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3044456223438","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9858\">$优然牧业(09858)$</a>今天来谈下这只新股的体会,首先中签率比较高,之前申购还有插曲。开始不让大陆人申购,后来又放开了,估计公司和发行方看到申购倍数很不理想才放开的,,中了一手,和科济药业比质地不算好,也没有想到两只新股今天都破发,其中最让人不理解的就是瑞信做为绿鞋没有积极护盘,前期是在砸盘。护盘完全被富途承担了起来。下午快收盘了,它才开始拉,但是最后也没拉到发行价,一样周一会有一个好的开盘,也奉劝大家不要什么票都申购,以后就申购热门票,赚不到也不会赔太多","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9858\">$优然牧业(09858)$</a>今天来谈下这只新股的体会,首先中签率比较高,之前申购还有插曲。开始不让大陆人申购,后来又放开了,估计公司和发行方看到申购倍数很不理想才放开的,,中了一手,和科济药业比质地不算好,也没有想到两只新股今天都破发,其中最让人不理解的就是瑞信做为绿鞋没有积极护盘,前期是在砸盘。护盘完全被富途承担了起来。下午快收盘了,它才开始拉,但是最后也没拉到发行价,一样周一会有一个好的开盘,也奉劝大家不要什么票都申购,以后就申购热门票,赚不到也不会赔太多","text":"$优然牧业(09858)$今天来谈下这只新股的体会,首先中签率比较高,之前申购还有插曲。开始不让大陆人申购,后来又放开了,估计公司和发行方看到申购倍数很不理想才放开的,,中了一手,和科济药业比质地不算好,也没有想到两只新股今天都破发,其中最让人不理解的就是瑞信做为绿鞋没有积极护盘,前期是在砸盘。护盘完全被富途承担了起来。下午快收盘了,它才开始拉,但是最后也没拉到发行价,一样周一会有一个好的开盘,也奉劝大家不要什么票都申购,以后就申购热门票,赚不到也不会赔太多","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3,"commentSize":6,"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166631439","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18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3581282092213448","authorId":"3581282092213448","name":"尚蕾","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5cf1af7876dca2b6b450215ec75f939","crmLevel":4,"crmLevelSwitch":0,"idStr":"3581282092213448","authorIdStr":"3581282092213448"},"content":"瑞信这信誉不咋地","text":"瑞信这信誉不咋地","html":"瑞信这信誉不咋地"}],"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6900813795872,"gmtCreate":1750127953430,"gmtModify":1750129058373,"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3044456223438","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Circle上市暴涨后的冷思考:GENIUS法案下的三大博弈与三类投资者的分岔口 一、股价狂欢的本质:流动性溢价与合规稀缺性的共振 Circle(CRCL)上市首日暴涨168%,次日续涨29.4%,当前市值突破300亿美元,表面是市场对“稳定币第一股”的热情追捧,但深层逻辑是两类稀缺性价值的叠加: 1. 流动性溢价:美联储降息预期下,资金涌入高Beta资产,而USDC作为加密市场基础流动性工具,其发行方Circle成为利率敏感型资金的天然标的; 2. 合规稀缺性:全球稳定币监管框架尚未成型,而Circle已持有纽约州BitLicense等关键牌照,其储备透明度和审计标准(80%美债+20%现金托管于贝莱德)成为传统机构入场加密市场的“合规通道”。 但狂欢背后需警惕两个错位: - 估值错位:Circle当前市销率(P/S)4.3倍,远低于Coinbase的9倍,看似低估,但其净利润因分销协议(向Coinbase支付60%以上收入)和利率敏感性(降息1%导致收入减少4.41亿美元)持续下滑; - 预期错位:市场过度聚焦GENIUS法案的合规红利,却忽视法案可能要求100%高流动性储备,进一步压缩Circle的利差收益空间。 二、GENIUS法案的双刃剑:合规护城河与成本陷阱 GENIUS法案的推进将重构稳定币竞争格局,但对Circle的影响需分场景评估: 利好场景: - 市场份额再分配:法案将淘汰非合规稳定币(如USDT),USDC市占率有望从29%升至40%+,尤其在欧洲跨境支付(Visa已采用USDC节省80%成本)和RWA代币化领域(贝莱德合作国债产品USYC)形成垄断优势; - 机构资金入场:传统资管机构(如贝莱德认购10%股份)可将USDC纳入货币基金配置,形成稳定增量需求。 利空场景: - 成本激增:若法案强制要求实时储备审计和风险准备金,Circle运营成本或提升","listText":"Circle上市暴涨后的冷思考:GENIUS法案下的三大博弈与三类投资者的分岔口 一、股价狂欢的本质:流动性溢价与合规稀缺性的共振 Circle(CRCL)上市首日暴涨168%,次日续涨29.4%,当前市值突破300亿美元,表面是市场对“稳定币第一股”的热情追捧,但深层逻辑是两类稀缺性价值的叠加: 1. 流动性溢价:美联储降息预期下,资金涌入高Beta资产,而USDC作为加密市场基础流动性工具,其发行方Circle成为利率敏感型资金的天然标的; 2. 合规稀缺性:全球稳定币监管框架尚未成型,而Circle已持有纽约州BitLicense等关键牌照,其储备透明度和审计标准(80%美债+20%现金托管于贝莱德)成为传统机构入场加密市场的“合规通道”。 但狂欢背后需警惕两个错位: - 估值错位:Circle当前市销率(P/S)4.3倍,远低于Coinbase的9倍,看似低估,但其净利润因分销协议(向Coinbase支付60%以上收入)和利率敏感性(降息1%导致收入减少4.41亿美元)持续下滑; - 预期错位:市场过度聚焦GENIUS法案的合规红利,却忽视法案可能要求100%高流动性储备,进一步压缩Circle的利差收益空间。 二、GENIUS法案的双刃剑:合规护城河与成本陷阱 GENIUS法案的推进将重构稳定币竞争格局,但对Circle的影响需分场景评估: 利好场景: - 市场份额再分配:法案将淘汰非合规稳定币(如USDT),USDC市占率有望从29%升至40%+,尤其在欧洲跨境支付(Visa已采用USDC节省80%成本)和RWA代币化领域(贝莱德合作国债产品USYC)形成垄断优势; - 机构资金入场:传统资管机构(如贝莱德认购10%股份)可将USDC纳入货币基金配置,形成稳定增量需求。 利空场景: - 成本激增:若法案强制要求实时储备审计和风险准备金,Circle运营成本或提升","text":"Circle上市暴涨后的冷思考:GENIUS法案下的三大博弈与三类投资者的分岔口 一、股价狂欢的本质:流动性溢价与合规稀缺性的共振 Circle(CRCL)上市首日暴涨168%,次日续涨29.4%,当前市值突破300亿美元,表面是市场对“稳定币第一股”的热情追捧,但深层逻辑是两类稀缺性价值的叠加: 1. 流动性溢价:美联储降息预期下,资金涌入高Beta资产,而USDC作为加密市场基础流动性工具,其发行方Circle成为利率敏感型资金的天然标的; 2. 合规稀缺性:全球稳定币监管框架尚未成型,而Circle已持有纽约州BitLicense等关键牌照,其储备透明度和审计标准(80%美债+20%现金托管于贝莱德)成为传统机构入场加密市场的“合规通道”。 但狂欢背后需警惕两个错位: - 估值错位:Circle当前市销率(P/S)4.3倍,远低于Coinbase的9倍,看似低估,但其净利润因分销协议(向Coinbase支付60%以上收入)和利率敏感性(降息1%导致收入减少4.41亿美元)持续下滑; - 预期错位:市场过度聚焦GENIUS法案的合规红利,却忽视法案可能要求100%高流动性储备,进一步压缩Circle的利差收益空间。 二、GENIUS法案的双刃剑:合规护城河与成本陷阱 GENIUS法案的推进将重构稳定币竞争格局,但对Circle的影响需分场景评估: 利好场景: - 市场份额再分配:法案将淘汰非合规稳定币(如USDT),USDC市占率有望从29%升至40%+,尤其在欧洲跨境支付(Visa已采用USDC节省80%成本)和RWA代币化领域(贝莱德合作国债产品USYC)形成垄断优势; - 机构资金入场:传统资管机构(如贝莱德认购10%股份)可将USDC纳入货币基金配置,形成稳定增量需求。 利空场景: - 成本激增:若法案强制要求实时储备审计和风险准备金,Circle运营成本或提升","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2,"commentSize":0,"repostSize":2,"link":"https://laohu8.com/post/44690081379587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241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3173579481416,"gmtCreate":1749197502106,"gmtModify":1749201423925,"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3044456223438","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AVGO\">$博通(AVGO)$ </a> 博通财报超预期,后市能否继续看多?关键变量与博弈逻辑解析 2025年6月6日 老虎证券社区 全球半导体巨头博通(AVGO.US)于6月5日盘后发布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150亿美元(+20%)、调整后EPS 1.58美元(+43.6%)均超市场预期,但第三季度营收指引158亿美元(+21%)仅略高于分析师预期,导致股价盘后跌超3%。作为AI算力领域的核心玩家,这份“喜忧参半”的财报背后,隐藏着哪些市场预期差?投资者应如何布局后市?本文从业绩拆解、增长逻辑及风险博弈角度展开分析。 一、财报亮点:AI驱动增长,但动能边际放缓 1. 核心业务表现分化半导体业务营收84.1亿美元(+16.7%),其中AI相关收入44亿美元(+46%),贡献超52%的增量,但增速较上一季度的77%显著放缓。非AI业务(手机、工业等)营收同比下滑19%,传统需求疲软仍未改善。软件业务(含VMware)收入67亿美元(+47%),成为第二增长极。 2. 财务指标稳健,但毛利率承压调整后EBITDA利润率66.7%,较上一季度(68%)小幅回落,主因定制AI芯片研发投入增加及非AI业务拖累。自由现金流61.13亿美元(+28%)仍为股东回报提供支撑,但股息率仅0.86%,低于行业均值。 3. 第三季度指引:预期管理“精准打击”尽管营收指引158亿美元(+21%)超市场共识,但部分机构此前预期高达168亿美元(如高盛模型),导致“不及最乐观预期”的情绪冲击。AI收入指引51亿美元(环比+15.9%)虽保持增长,但增速进一步放缓,市场担忧AI算力投资周期或临近拐点。 二、看多逻辑:三大支撑点与预期差机会 1. ASIC定制化护城河加深博通在AI专用芯片(ASIC)领域占据80%","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AVGO\">$博通(AVGO)$ </a> 博通财报超预期,后市能否继续看多?关键变量与博弈逻辑解析 2025年6月6日 老虎证券社区 全球半导体巨头博通(AVGO.US)于6月5日盘后发布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150亿美元(+20%)、调整后EPS 1.58美元(+43.6%)均超市场预期,但第三季度营收指引158亿美元(+21%)仅略高于分析师预期,导致股价盘后跌超3%。作为AI算力领域的核心玩家,这份“喜忧参半”的财报背后,隐藏着哪些市场预期差?投资者应如何布局后市?本文从业绩拆解、增长逻辑及风险博弈角度展开分析。 一、财报亮点:AI驱动增长,但动能边际放缓 1. 核心业务表现分化半导体业务营收84.1亿美元(+16.7%),其中AI相关收入44亿美元(+46%),贡献超52%的增量,但增速较上一季度的77%显著放缓。非AI业务(手机、工业等)营收同比下滑19%,传统需求疲软仍未改善。软件业务(含VMware)收入67亿美元(+47%),成为第二增长极。 2. 财务指标稳健,但毛利率承压调整后EBITDA利润率66.7%,较上一季度(68%)小幅回落,主因定制AI芯片研发投入增加及非AI业务拖累。自由现金流61.13亿美元(+28%)仍为股东回报提供支撑,但股息率仅0.86%,低于行业均值。 3. 第三季度指引:预期管理“精准打击”尽管营收指引158亿美元(+21%)超市场共识,但部分机构此前预期高达168亿美元(如高盛模型),导致“不及最乐观预期”的情绪冲击。AI收入指引51亿美元(环比+15.9%)虽保持增长,但增速进一步放缓,市场担忧AI算力投资周期或临近拐点。 二、看多逻辑:三大支撑点与预期差机会 1. ASIC定制化护城河加深博通在AI专用芯片(ASIC)领域占据80%","text":"$博通(AVGO)$ 博通财报超预期,后市能否继续看多?关键变量与博弈逻辑解析 2025年6月6日 老虎证券社区 全球半导体巨头博通(AVGO.US)于6月5日盘后发布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150亿美元(+20%)、调整后EPS 1.58美元(+43.6%)均超市场预期,但第三季度营收指引158亿美元(+21%)仅略高于分析师预期,导致股价盘后跌超3%。作为AI算力领域的核心玩家,这份“喜忧参半”的财报背后,隐藏着哪些市场预期差?投资者应如何布局后市?本文从业绩拆解、增长逻辑及风险博弈角度展开分析。 一、财报亮点:AI驱动增长,但动能边际放缓 1. 核心业务表现分化半导体业务营收84.1亿美元(+16.7%),其中AI相关收入44亿美元(+46%),贡献超52%的增量,但增速较上一季度的77%显著放缓。非AI业务(手机、工业等)营收同比下滑19%,传统需求疲软仍未改善。软件业务(含VMware)收入67亿美元(+47%),成为第二增长极。 2. 财务指标稳健,但毛利率承压调整后EBITDA利润率66.7%,较上一季度(68%)小幅回落,主因定制AI芯片研发投入增加及非AI业务拖累。自由现金流61.13亿美元(+28%)仍为股东回报提供支撑,但股息率仅0.86%,低于行业均值。 3. 第三季度指引:预期管理“精准打击”尽管营收指引158亿美元(+21%)超市场共识,但部分机构此前预期高达168亿美元(如高盛模型),导致“不及最乐观预期”的情绪冲击。AI收入指引51亿美元(环比+15.9%)虽保持增长,但增速进一步放缓,市场担忧AI算力投资周期或临近拐点。 二、看多逻辑:三大支撑点与预期差机会 1. ASIC定制化护城河加深博通在AI专用芯片(ASIC)领域占据80%","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4,"commentSize":1,"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317357948141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102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10000000000010485","authorId":"10000000000010485","name":"上山抓牛股","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b1b514fb84e9876b2ede5b6bd40c4c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10000000000010485","authorIdStr":"10000000000010485"},"content":"过去两个月以来,芯片制造商博通股价飙升70%,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七大上市公司","text":"过去两个月以来,芯片制造商博通股价飙升70%,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七大上市公司","html":"过去两个月以来,芯片制造商博通股价飙升70%,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七大上市公司"}],"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1548560605400,"gmtCreate":1751267360511,"gmtModify":1751273684032,"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3044456223438","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小摩“减持”评级重创Circle股价,背后暗藏稳定币商业模式的致命软肋 当摩根大通的评级报告如利剑般刺向市场,Circle股价应声下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资本对单一公司的质疑,更是稳定币商业模式的集体困境。 摩根大通在6月30日对稳定币巨头Circle(CRCL)投下了“信任否决票”——首次覆盖研究即给予“减持”评级,目标价仅80美元。消息一出,Circle夜盘短线急跌超4%,机构看空情绪瞬间席卷市场。 这一评级如同一面照妖镜,映照出Circle光鲜股价背后长期被资本狂欢掩盖的结构性软肋。 一、致命软肋:商业模式的先天缺陷 1. 收入结构的“阿喀琉斯之踵”Circle高达99%的收入依赖美国国债利息(2024年利息收入16亿美元)。这种单一收入来源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极为脆弱——若利率腰斩,其收入可能同步崩塌。更严峻的是,Circle需将利息收入的50%分给合作伙伴Coinbase(2024年支付超10亿美元),导致其实际净利润率不足10%。这种寄生性合作模式严重制约盈利能力。 2. 估值泡沫与现实的割裂在股价飙升至263美元高点时,Circle市盈率接近180倍,相较标普500指数平均22倍的估值溢价超700%。即便经历回调后股价仍在200美元上方,对照摩根大通80美元的目标价,暗示市场预期仍有超60%下行空间。这种估值落差反映了资本对“稳定币叙事”的重新定价。 二、资本离场:聪明钱的预警信号 - “木头姐”的精准逃顶:Cathie Wood旗下ARK基金在股价高位四天内抛售150万股,套现超3亿美元。作为上市首日即斥资3.73亿美元建仓的“旗手”,她的撤退暗示对短期透支的清醒认知。 - 机构共识正在转向:除摩根大通外,Jefferies等机构也对稳定币支付前景提出质疑,认为传统卡基支付在便利性和安全性上更具优势。当主流资本开始审视技术落地的真实瓶颈,市场情绪的风向已然生变。","listText":"小摩“减持”评级重创Circle股价,背后暗藏稳定币商业模式的致命软肋 当摩根大通的评级报告如利剑般刺向市场,Circle股价应声下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资本对单一公司的质疑,更是稳定币商业模式的集体困境。 摩根大通在6月30日对稳定币巨头Circle(CRCL)投下了“信任否决票”——首次覆盖研究即给予“减持”评级,目标价仅80美元。消息一出,Circle夜盘短线急跌超4%,机构看空情绪瞬间席卷市场。 这一评级如同一面照妖镜,映照出Circle光鲜股价背后长期被资本狂欢掩盖的结构性软肋。 一、致命软肋:商业模式的先天缺陷 1. 收入结构的“阿喀琉斯之踵”Circle高达99%的收入依赖美国国债利息(2024年利息收入16亿美元)。这种单一收入来源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极为脆弱——若利率腰斩,其收入可能同步崩塌。更严峻的是,Circle需将利息收入的50%分给合作伙伴Coinbase(2024年支付超10亿美元),导致其实际净利润率不足10%。这种寄生性合作模式严重制约盈利能力。 2. 估值泡沫与现实的割裂在股价飙升至263美元高点时,Circle市盈率接近180倍,相较标普500指数平均22倍的估值溢价超700%。即便经历回调后股价仍在200美元上方,对照摩根大通80美元的目标价,暗示市场预期仍有超60%下行空间。这种估值落差反映了资本对“稳定币叙事”的重新定价。 二、资本离场:聪明钱的预警信号 - “木头姐”的精准逃顶:Cathie Wood旗下ARK基金在股价高位四天内抛售150万股,套现超3亿美元。作为上市首日即斥资3.73亿美元建仓的“旗手”,她的撤退暗示对短期透支的清醒认知。 - 机构共识正在转向:除摩根大通外,Jefferies等机构也对稳定币支付前景提出质疑,认为传统卡基支付在便利性和安全性上更具优势。当主流资本开始审视技术落地的真实瓶颈,市场情绪的风向已然生变。","text":"小摩“减持”评级重创Circle股价,背后暗藏稳定币商业模式的致命软肋 当摩根大通的评级报告如利剑般刺向市场,Circle股价应声下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资本对单一公司的质疑,更是稳定币商业模式的集体困境。 摩根大通在6月30日对稳定币巨头Circle(CRCL)投下了“信任否决票”——首次覆盖研究即给予“减持”评级,目标价仅80美元。消息一出,Circle夜盘短线急跌超4%,机构看空情绪瞬间席卷市场。 这一评级如同一面照妖镜,映照出Circle光鲜股价背后长期被资本狂欢掩盖的结构性软肋。 一、致命软肋:商业模式的先天缺陷 1. 收入结构的“阿喀琉斯之踵”Circle高达99%的收入依赖美国国债利息(2024年利息收入16亿美元)。这种单一收入来源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极为脆弱——若利率腰斩,其收入可能同步崩塌。更严峻的是,Circle需将利息收入的50%分给合作伙伴Coinbase(2024年支付超10亿美元),导致其实际净利润率不足10%。这种寄生性合作模式严重制约盈利能力。 2. 估值泡沫与现实的割裂在股价飙升至263美元高点时,Circle市盈率接近180倍,相较标普500指数平均22倍的估值溢价超700%。即便经历回调后股价仍在200美元上方,对照摩根大通80美元的目标价,暗示市场预期仍有超60%下行空间。这种估值落差反映了资本对“稳定币叙事”的重新定价。 二、资本离场:聪明钱的预警信号 - “木头姐”的精准逃顶:Cathie Wood旗下ARK基金在股价高位四天内抛售150万股,套现超3亿美元。作为上市首日即斥资3.73亿美元建仓的“旗手”,她的撤退暗示对短期透支的清醒认知。 - 机构共识正在转向:除摩根大通外,Jefferies等机构也对稳定币支付前景提出质疑,认为传统卡基支付在便利性和安全性上更具优势。当主流资本开始审视技术落地的真实瓶颈,市场情绪的风向已然生变。","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2,"link":"https://laohu8.com/post/45154856060540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023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7935314968800,"gmtCreate":1750381756299,"gmtModify":1750382962120,"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3044456223438","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三花智控暗盘前瞻:折价博弈与短期抛压的平衡艺术 观点核心: 三花智控暗盘大概率呈现高开低走但整体上涨的格局,短期涨幅预计在10%-15%,长期需警惕A/H股折价修复后的估值博弈风险。 一、支撑暗盘上涨的核心逻辑 1. 超额认购与市场情绪共振三花智控港股(02050)公开发售获598倍超购,冻结资金规模创年内新高,反映出市场对全球制冷及新能源热管理龙头的认可。高热度下,散户“打新套利”需求集中释放,叠加暗盘流动性有限的特性,可能推动股价脉冲式上涨。 2. A股溢价与外资偏好截至6月19日,三花A股(002050.SZ)报26.76元(约29.7港元),港股定价22.53港元,折价率21%。对比A+H股历史平均折价(约20%),三花港股折价空间尚存但已有限。不过,外资对特斯拉供应链及机器人概念的偏好(中东主权基金、GIC等基石占比56%)可能进一步推高短期估值。 3. 行业景气度与概念炒作近期机器人概念因特斯拉Optimus量产预期升温,三花作为热管理核心供应商,被机构视为“隐形受益者”。叠加A股同日上涨5.02%的联动效应,暗盘或借势炒作。 二、潜在风险与博弈点 1. 回拨机制与抛压集中释放公开认购超93倍触发26.5%回拨,散户获配比例升至26.5%,流通股约34.79亿港元。参考海天味业(03288)的“普惠分配”策略,中小投资者中签率提升可能导致暗盘首日抛压激增。 2. 折价修复后的估值天花板当前港股定价对应2024年PE 27.08倍,A股PE 29.06倍,两者差距已部分反映流动性差异。若暗盘涨幅超15%(即股价突破26港元),则A/H溢价率将压缩至10%以内,进一步上行需依赖业绩超预期或机器人订单落地等催化剂。 3. 机构分歧与绿鞋机制中金作为稳价人持有15%超额配股权(绿鞋),但近期港股IPO绿鞋护盘力度普遍较弱(如海天味业首日仅微涨)。若暗盘涨幅超过20%,机","listText":"三花智控暗盘前瞻:折价博弈与短期抛压的平衡艺术 观点核心: 三花智控暗盘大概率呈现高开低走但整体上涨的格局,短期涨幅预计在10%-15%,长期需警惕A/H股折价修复后的估值博弈风险。 一、支撑暗盘上涨的核心逻辑 1. 超额认购与市场情绪共振三花智控港股(02050)公开发售获598倍超购,冻结资金规模创年内新高,反映出市场对全球制冷及新能源热管理龙头的认可。高热度下,散户“打新套利”需求集中释放,叠加暗盘流动性有限的特性,可能推动股价脉冲式上涨。 2. A股溢价与外资偏好截至6月19日,三花A股(002050.SZ)报26.76元(约29.7港元),港股定价22.53港元,折价率21%。对比A+H股历史平均折价(约20%),三花港股折价空间尚存但已有限。不过,外资对特斯拉供应链及机器人概念的偏好(中东主权基金、GIC等基石占比56%)可能进一步推高短期估值。 3. 行业景气度与概念炒作近期机器人概念因特斯拉Optimus量产预期升温,三花作为热管理核心供应商,被机构视为“隐形受益者”。叠加A股同日上涨5.02%的联动效应,暗盘或借势炒作。 二、潜在风险与博弈点 1. 回拨机制与抛压集中释放公开认购超93倍触发26.5%回拨,散户获配比例升至26.5%,流通股约34.79亿港元。参考海天味业(03288)的“普惠分配”策略,中小投资者中签率提升可能导致暗盘首日抛压激增。 2. 折价修复后的估值天花板当前港股定价对应2024年PE 27.08倍,A股PE 29.06倍,两者差距已部分反映流动性差异。若暗盘涨幅超15%(即股价突破26港元),则A/H溢价率将压缩至10%以内,进一步上行需依赖业绩超预期或机器人订单落地等催化剂。 3. 机构分歧与绿鞋机制中金作为稳价人持有15%超额配股权(绿鞋),但近期港股IPO绿鞋护盘力度普遍较弱(如海天味业首日仅微涨)。若暗盘涨幅超过20%,机","text":"三花智控暗盘前瞻:折价博弈与短期抛压的平衡艺术 观点核心: 三花智控暗盘大概率呈现高开低走但整体上涨的格局,短期涨幅预计在10%-15%,长期需警惕A/H股折价修复后的估值博弈风险。 一、支撑暗盘上涨的核心逻辑 1. 超额认购与市场情绪共振三花智控港股(02050)公开发售获598倍超购,冻结资金规模创年内新高,反映出市场对全球制冷及新能源热管理龙头的认可。高热度下,散户“打新套利”需求集中释放,叠加暗盘流动性有限的特性,可能推动股价脉冲式上涨。 2. A股溢价与外资偏好截至6月19日,三花A股(002050.SZ)报26.76元(约29.7港元),港股定价22.53港元,折价率21%。对比A+H股历史平均折价(约20%),三花港股折价空间尚存但已有限。不过,外资对特斯拉供应链及机器人概念的偏好(中东主权基金、GIC等基石占比56%)可能进一步推高短期估值。 3. 行业景气度与概念炒作近期机器人概念因特斯拉Optimus量产预期升温,三花作为热管理核心供应商,被机构视为“隐形受益者”。叠加A股同日上涨5.02%的联动效应,暗盘或借势炒作。 二、潜在风险与博弈点 1. 回拨机制与抛压集中释放公开认购超93倍触发26.5%回拨,散户获配比例升至26.5%,流通股约34.79亿港元。参考海天味业(03288)的“普惠分配”策略,中小投资者中签率提升可能导致暗盘首日抛压激增。 2. 折价修复后的估值天花板当前港股定价对应2024年PE 27.08倍,A股PE 29.06倍,两者差距已部分反映流动性差异。若暗盘涨幅超15%(即股价突破26港元),则A/H溢价率将压缩至10%以内,进一步上行需依赖业绩超预期或机器人订单落地等催化剂。 3. 机构分歧与绿鞋机制中金作为稳价人持有15%超额配股权(绿鞋),但近期港股IPO绿鞋护盘力度普遍较弱(如海天味业首日仅微涨)。若暗盘涨幅超过20%,机","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2,"commentSize":0,"repostSize":1,"link":"https://laohu8.com/post/44793531496880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769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9001815486632,"gmtCreate":1750646270759,"gmtModify":1750646672004,"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3044456223438","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Circle突破240美元:止盈的哲学与长期主义的博弈 (本文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现象级涨幅的背后:三重驱动力的再审视】 截至2025年6月23日,Circle(CRCL)股价已突破240美元,较31美元的发行价暴涨675%,市值超530亿美元。这一现象级涨幅由三大核心因素驱动: 1. 监管红利(天时):美国《GENIUS法案》通过参议院表决,明确稳定币需100%锚定安全资产(如美债),并设立联邦牌照制度,为USDC的合规地位“盖章认证”。 2. 利率套利(地利):美联储维持高利率政策,Circle持有的616亿美元美债储备年化收益超5%,形成“数字美元银行”的躺赚模式。 3. 市场情绪(人和):散户交易换手率高达115%,叠加贝莱德、方舟资本等机构的“战略背书”,形成短期流动性溢价。 关键问题:当股价已透支短期利好时,投资者应如何平衡“止盈纪律”与“长期叙事”? 【止盈逻辑:警惕“纸面富贵”的三大陷阱】 1. 利率政策的“灰犀牛” Circle的收入高度依赖美债利息(占比99%),美联储每降息25个基点,其EBITDA将减少1亿美元。当前市场已计价2025年下半年降息50-75基点的预期,若兑现,Circle净利润或腰斩。 策略启示:参考“动态估值止盈法”,若美联储释放明确降息信号,可逐步减仓锁定收益。 2. 渠道分成的“剪刀差” Circle需将58%的储备收益分给Coinbase等渠道,2024年分成支出达9.4亿美元。即便USDC规模扩张,利润率仍受制于“为他人作嫁衣”的商业模式。 策略启示:若Q2财报显示分成成本增速持续高于收入增速(如网页7提及的71.3% vs 58.5%),需警惕盈利模型恶化。 3. 大股东套现的“信号效应” 创始人Jeremy Allaire在股价100美元时融券卖出1900万股(套现19亿美元),木头姐方舟投资亦减持14%仓位","listText":"Circle突破240美元:止盈的哲学与长期主义的博弈 (本文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现象级涨幅的背后:三重驱动力的再审视】 截至2025年6月23日,Circle(CRCL)股价已突破240美元,较31美元的发行价暴涨675%,市值超530亿美元。这一现象级涨幅由三大核心因素驱动: 1. 监管红利(天时):美国《GENIUS法案》通过参议院表决,明确稳定币需100%锚定安全资产(如美债),并设立联邦牌照制度,为USDC的合规地位“盖章认证”。 2. 利率套利(地利):美联储维持高利率政策,Circle持有的616亿美元美债储备年化收益超5%,形成“数字美元银行”的躺赚模式。 3. 市场情绪(人和):散户交易换手率高达115%,叠加贝莱德、方舟资本等机构的“战略背书”,形成短期流动性溢价。 关键问题:当股价已透支短期利好时,投资者应如何平衡“止盈纪律”与“长期叙事”? 【止盈逻辑:警惕“纸面富贵”的三大陷阱】 1. 利率政策的“灰犀牛” Circle的收入高度依赖美债利息(占比99%),美联储每降息25个基点,其EBITDA将减少1亿美元。当前市场已计价2025年下半年降息50-75基点的预期,若兑现,Circle净利润或腰斩。 策略启示:参考“动态估值止盈法”,若美联储释放明确降息信号,可逐步减仓锁定收益。 2. 渠道分成的“剪刀差” Circle需将58%的储备收益分给Coinbase等渠道,2024年分成支出达9.4亿美元。即便USDC规模扩张,利润率仍受制于“为他人作嫁衣”的商业模式。 策略启示:若Q2财报显示分成成本增速持续高于收入增速(如网页7提及的71.3% vs 58.5%),需警惕盈利模型恶化。 3. 大股东套现的“信号效应” 创始人Jeremy Allaire在股价100美元时融券卖出1900万股(套现19亿美元),木头姐方舟投资亦减持14%仓位","text":"Circle突破240美元:止盈的哲学与长期主义的博弈 (本文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现象级涨幅的背后:三重驱动力的再审视】 截至2025年6月23日,Circle(CRCL)股价已突破240美元,较31美元的发行价暴涨675%,市值超530亿美元。这一现象级涨幅由三大核心因素驱动: 1. 监管红利(天时):美国《GENIUS法案》通过参议院表决,明确稳定币需100%锚定安全资产(如美债),并设立联邦牌照制度,为USDC的合规地位“盖章认证”。 2. 利率套利(地利):美联储维持高利率政策,Circle持有的616亿美元美债储备年化收益超5%,形成“数字美元银行”的躺赚模式。 3. 市场情绪(人和):散户交易换手率高达115%,叠加贝莱德、方舟资本等机构的“战略背书”,形成短期流动性溢价。 关键问题:当股价已透支短期利好时,投资者应如何平衡“止盈纪律”与“长期叙事”? 【止盈逻辑:警惕“纸面富贵”的三大陷阱】 1. 利率政策的“灰犀牛” Circle的收入高度依赖美债利息(占比99%),美联储每降息25个基点,其EBITDA将减少1亿美元。当前市场已计价2025年下半年降息50-75基点的预期,若兑现,Circle净利润或腰斩。 策略启示:参考“动态估值止盈法”,若美联储释放明确降息信号,可逐步减仓锁定收益。 2. 渠道分成的“剪刀差” Circle需将58%的储备收益分给Coinbase等渠道,2024年分成支出达9.4亿美元。即便USDC规模扩张,利润率仍受制于“为他人作嫁衣”的商业模式。 策略启示:若Q2财报显示分成成本增速持续高于收入增速(如网页7提及的71.3% vs 58.5%),需警惕盈利模型恶化。 3. 大股东套现的“信号效应” 创始人Jeremy Allaire在股价100美元时融券卖出1900万股(套现19亿美元),木头姐方舟投资亦减持14%仓位","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2,"link":"https://laohu8.com/post/44900181548663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06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6625272389992,"gmtCreate":1750050416398,"gmtModify":1750299990319,"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3044456223438","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三花、药捷、佰泽港股打新策略:押注确定性龙头,警惕概念股陷阱 近期港股市场迎来三只新股申购——三花智能(02050.HK)、药捷安康-B(02617.HK)、佰泽医疗(02609.HK),三家公司的业务方向横跨高端制造、创新药、民营医疗三大热门赛道。在资金有限、新股集中撞期的背景下,如何选择标的?本文将结合行业趋势、公司质地及估值差异,分享个人观点。 一、三花智能:确定性最高的“隐形冠军” 核心逻辑:产业龙头+折价发行+双轮驱动 1. 护城河深厚,全球市占率超40%三花是全球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龙头,四通换向阀、电子膨胀阀等核心产品市占率超50%,并切入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车用电子膨胀阀市占率达52.6%。其客户覆盖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车企,技术壁垒高、议价能力强。 2. 业绩稳健,现金流充沛2024年营收279.5亿元,净利润31.1亿元,经营现金流43.67亿元,资产负债率仅45%。相比A股(002050.SZ)当前25.34元股价,港股发行价(21.21-22.53港元)折价20%-25%,安全边际充足。 3. 成长性明确:人形机器人+储能热管理公司已布局仿生机器人关节驱动系统,与特斯拉Optimus合作验证技术,并规划50亿元投资机器人研发基地。叠加储能液冷系统等新业务,未来三年业绩增速有望维持15%以上。 操作建议: - 全力申购:折价发行+基石占比55.95%(Schroders、GIC等)提供破发保护; - 长持价值:受益于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及机器人产业化,估值中枢有望从28倍PE(A股)向35倍靠拢。 二、药捷安康-B:高风险博弈的“创新药彩票” 核心逻辑:临床突破+管线想象+资金压力 1. 核心产品Tinengotinib具备全球首创潜力其多靶点激酶抑制剂针对FGFR耐药胆管癌适应症已进入全球III期临床,EMA授予孤儿药资格,疗效数据(DCR 88.2%","listText":"三花、药捷、佰泽港股打新策略:押注确定性龙头,警惕概念股陷阱 近期港股市场迎来三只新股申购——三花智能(02050.HK)、药捷安康-B(02617.HK)、佰泽医疗(02609.HK),三家公司的业务方向横跨高端制造、创新药、民营医疗三大热门赛道。在资金有限、新股集中撞期的背景下,如何选择标的?本文将结合行业趋势、公司质地及估值差异,分享个人观点。 一、三花智能:确定性最高的“隐形冠军” 核心逻辑:产业龙头+折价发行+双轮驱动 1. 护城河深厚,全球市占率超40%三花是全球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龙头,四通换向阀、电子膨胀阀等核心产品市占率超50%,并切入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车用电子膨胀阀市占率达52.6%。其客户覆盖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车企,技术壁垒高、议价能力强。 2. 业绩稳健,现金流充沛2024年营收279.5亿元,净利润31.1亿元,经营现金流43.67亿元,资产负债率仅45%。相比A股(002050.SZ)当前25.34元股价,港股发行价(21.21-22.53港元)折价20%-25%,安全边际充足。 3. 成长性明确:人形机器人+储能热管理公司已布局仿生机器人关节驱动系统,与特斯拉Optimus合作验证技术,并规划50亿元投资机器人研发基地。叠加储能液冷系统等新业务,未来三年业绩增速有望维持15%以上。 操作建议: - 全力申购:折价发行+基石占比55.95%(Schroders、GIC等)提供破发保护; - 长持价值:受益于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及机器人产业化,估值中枢有望从28倍PE(A股)向35倍靠拢。 二、药捷安康-B:高风险博弈的“创新药彩票” 核心逻辑:临床突破+管线想象+资金压力 1. 核心产品Tinengotinib具备全球首创潜力其多靶点激酶抑制剂针对FGFR耐药胆管癌适应症已进入全球III期临床,EMA授予孤儿药资格,疗效数据(DCR 88.2%","text":"三花、药捷、佰泽港股打新策略:押注确定性龙头,警惕概念股陷阱 近期港股市场迎来三只新股申购——三花智能(02050.HK)、药捷安康-B(02617.HK)、佰泽医疗(02609.HK),三家公司的业务方向横跨高端制造、创新药、民营医疗三大热门赛道。在资金有限、新股集中撞期的背景下,如何选择标的?本文将结合行业趋势、公司质地及估值差异,分享个人观点。 一、三花智能:确定性最高的“隐形冠军” 核心逻辑:产业龙头+折价发行+双轮驱动 1. 护城河深厚,全球市占率超40%三花是全球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龙头,四通换向阀、电子膨胀阀等核心产品市占率超50%,并切入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车用电子膨胀阀市占率达52.6%。其客户覆盖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车企,技术壁垒高、议价能力强。 2. 业绩稳健,现金流充沛2024年营收279.5亿元,净利润31.1亿元,经营现金流43.67亿元,资产负债率仅45%。相比A股(002050.SZ)当前25.34元股价,港股发行价(21.21-22.53港元)折价20%-25%,安全边际充足。 3. 成长性明确:人形机器人+储能热管理公司已布局仿生机器人关节驱动系统,与特斯拉Optimus合作验证技术,并规划50亿元投资机器人研发基地。叠加储能液冷系统等新业务,未来三年业绩增速有望维持15%以上。 操作建议: - 全力申购:折价发行+基石占比55.95%(Schroders、GIC等)提供破发保护; - 长持价值:受益于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及机器人产业化,估值中枢有望从28倍PE(A股)向35倍靠拢。 二、药捷安康-B:高风险博弈的“创新药彩票” 核心逻辑:临床突破+管线想象+资金压力 1. 核心产品Tinengotinib具备全球首创潜力其多靶点激酶抑制剂针对FGFR耐药胆管癌适应症已进入全球III期临床,EMA授予孤儿药资格,疗效数据(DCR 88.2%","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2,"commentSize":1,"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662527238999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634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4088626949262520","authorId":"4088626949262520","name":"Inmoretion","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1c0fdec2b419399e39fd0a7b103ef63","crmLevel":8,"crmLevelSwitch":0,"idStr":"4088626949262520","authorIdStr":"4088626949262520"},"content":"三花准备是满仓满融上,然后现金打一手药捷,最近港股的医药还蛮不错的,百泽不打的原因也是因为商业模式我看不懂,这种的话不打最好","text":"三花准备是满仓满融上,然后现金打一手药捷,最近港股的医药还蛮不错的,百泽不打的原因也是因为商业模式我看不懂,这种的话不打最好","html":"三花准备是满仓满融上,然后现金打一手药捷,最近港股的医药还蛮不错的,百泽不打的原因也是因为商业模式我看不懂,这种的话不打最好"}],"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0052641960528,"gmtCreate":1750902628028,"gmtModify":1750902747000,"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3044456223438","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圣贝拉与周六福首日大涨:消费赛道分化下的价值博弈与可持续性思考 2025年6月26日,港股市场迎来三只消费新股同日上市,其中高端月子中心龙头圣贝拉(02508.HK)与黄金珠宝品牌周六福(06168.HK)首日表现亮眼,分别录得22.34%和12.92%的涨幅。然而,短期的市场狂欢背后,两者的商业模式、行业逻辑与长期价值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结合基本面、资金博弈与行业趋势,探讨其涨势的可持续性。 一、圣贝拉:高净值人群的“稀缺性溢价”能否兑现? 核心逻辑:短期情绪驱动,长期需验证盈利模型 1. 稀缺性与赛道红利圣贝拉定位高端月子护理,瞄准高净值人群,构建“月子中心+家庭护理+功能性食品”的全周期服务生态。中国月子中心渗透率仅6%,远低于台湾(63%)和韩国(60%),且行业集中度低(CR5仅3.7%),圣贝拉作为唯一港股上市的头部企业,具备标杆效应。叠加三孩政策与老龄化趋势,市场对其长期渗透率提升抱有期待。 2. 财务隐忧与估值争议尽管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激增103%至4226万元,但其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净利率仍为负值),且成本结构中租金占比高达37%,销售费用率超20%,盈利质量存疑。发行价对应2024年动态PE约40倍,显著高于同业(如锦欣生殖25倍),估值透支未来增长预期。 3. 筹码结构与资金博弈圣贝拉暗盘成交量达2282万股(占流通盘48%),机构在国配阶段积极抢筹,叠加豪华基石阵容(杭州国资、58集团等),短期筹码锁定性强。但若后续自营中心扩张不及预期(如香港、新加坡项目),或跨品类协同(如健康食品)效果不佳,高估值可能面临回调压力。 结论:圣贝拉的短期涨势由稀缺性溢价和资金推动,但长期需验证其能否将“高端服务”转化为稳定的盈利增长。投资者应关注其2025年Q3-Q4的客户留存率与新中心开业进度。 二、周六福:黄金赛道的“规模陷阱”与转型阵痛 核心矛盾","listText":"圣贝拉与周六福首日大涨:消费赛道分化下的价值博弈与可持续性思考 2025年6月26日,港股市场迎来三只消费新股同日上市,其中高端月子中心龙头圣贝拉(02508.HK)与黄金珠宝品牌周六福(06168.HK)首日表现亮眼,分别录得22.34%和12.92%的涨幅。然而,短期的市场狂欢背后,两者的商业模式、行业逻辑与长期价值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结合基本面、资金博弈与行业趋势,探讨其涨势的可持续性。 一、圣贝拉:高净值人群的“稀缺性溢价”能否兑现? 核心逻辑:短期情绪驱动,长期需验证盈利模型 1. 稀缺性与赛道红利圣贝拉定位高端月子护理,瞄准高净值人群,构建“月子中心+家庭护理+功能性食品”的全周期服务生态。中国月子中心渗透率仅6%,远低于台湾(63%)和韩国(60%),且行业集中度低(CR5仅3.7%),圣贝拉作为唯一港股上市的头部企业,具备标杆效应。叠加三孩政策与老龄化趋势,市场对其长期渗透率提升抱有期待。 2. 财务隐忧与估值争议尽管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激增103%至4226万元,但其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净利率仍为负值),且成本结构中租金占比高达37%,销售费用率超20%,盈利质量存疑。发行价对应2024年动态PE约40倍,显著高于同业(如锦欣生殖25倍),估值透支未来增长预期。 3. 筹码结构与资金博弈圣贝拉暗盘成交量达2282万股(占流通盘48%),机构在国配阶段积极抢筹,叠加豪华基石阵容(杭州国资、58集团等),短期筹码锁定性强。但若后续自营中心扩张不及预期(如香港、新加坡项目),或跨品类协同(如健康食品)效果不佳,高估值可能面临回调压力。 结论:圣贝拉的短期涨势由稀缺性溢价和资金推动,但长期需验证其能否将“高端服务”转化为稳定的盈利增长。投资者应关注其2025年Q3-Q4的客户留存率与新中心开业进度。 二、周六福:黄金赛道的“规模陷阱”与转型阵痛 核心矛盾","text":"圣贝拉与周六福首日大涨:消费赛道分化下的价值博弈与可持续性思考 2025年6月26日,港股市场迎来三只消费新股同日上市,其中高端月子中心龙头圣贝拉(02508.HK)与黄金珠宝品牌周六福(06168.HK)首日表现亮眼,分别录得22.34%和12.92%的涨幅。然而,短期的市场狂欢背后,两者的商业模式、行业逻辑与长期价值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结合基本面、资金博弈与行业趋势,探讨其涨势的可持续性。 一、圣贝拉:高净值人群的“稀缺性溢价”能否兑现? 核心逻辑:短期情绪驱动,长期需验证盈利模型 1. 稀缺性与赛道红利圣贝拉定位高端月子护理,瞄准高净值人群,构建“月子中心+家庭护理+功能性食品”的全周期服务生态。中国月子中心渗透率仅6%,远低于台湾(63%)和韩国(60%),且行业集中度低(CR5仅3.7%),圣贝拉作为唯一港股上市的头部企业,具备标杆效应。叠加三孩政策与老龄化趋势,市场对其长期渗透率提升抱有期待。 2. 财务隐忧与估值争议尽管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激增103%至4226万元,但其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净利率仍为负值),且成本结构中租金占比高达37%,销售费用率超20%,盈利质量存疑。发行价对应2024年动态PE约40倍,显著高于同业(如锦欣生殖25倍),估值透支未来增长预期。 3. 筹码结构与资金博弈圣贝拉暗盘成交量达2282万股(占流通盘48%),机构在国配阶段积极抢筹,叠加豪华基石阵容(杭州国资、58集团等),短期筹码锁定性强。但若后续自营中心扩张不及预期(如香港、新加坡项目),或跨品类协同(如健康食品)效果不佳,高估值可能面临回调压力。 结论:圣贝拉的短期涨势由稀缺性溢价和资金推动,但长期需验证其能否将“高端服务”转化为稳定的盈利增长。投资者应关注其2025年Q3-Q4的客户留存率与新中心开业进度。 二、周六福:黄金赛道的“规模陷阱”与转型阵痛 核心矛盾","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1,"repostSize":1,"link":"https://laohu8.com/post/45005264196052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13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4214009688445252","authorId":"4214009688445252","name":"勇敢向錢衝衝衝","avatar":"https://community-static.tradeup.com/news/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4214009688445252","authorIdStr":"4214009688445252"},"content":"週六福是要複製老舖黃金拉個10倍!?","text":"週六福是要複製老舖黃金拉個10倍!?","html":"週六福是要複製老舖黃金拉個10倍!?"}],"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7381908197456,"gmtCreate":1750245688661,"gmtModify":1750320793605,"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3044456223438","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中东局势下,黄金、原油、股指期货的博弈逻辑与投资策略 ——以风险对冲与结构性机会为视角 中东地缘冲突向来是资本市场的“黑天鹅”催化剂。2025年6月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的大规模空袭及后续报复行动,再次将黄金、原油、股指期货推向风口浪尖。面对局势的不确定性,投资者需在风险与机遇间寻找平衡点。以下从多维视角分析三类资产的博弈逻辑,并提出策略建议。 一、黄金:避险属性的“确定性溢价”与短期回调风险 核心逻辑:黄金的避险属性在中东冲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冲突爆发后,现货黄金价格突破344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其核心驱动因素包括: 1. 避险需求激增:地缘政治风险推升市场恐慌指数,资金涌入黄金ETF及实物黄金,形成短期流动性溢价。 2. 美元与美债信用弱化:美国5月CPI数据弱于预期,叠加财政赤字扩大,市场对美元长期信用担忧加剧,黄金对冲货币贬值的需求上升。 3. 降息预期支撑: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升至56.8%,实际利率下行预期进一步强化黄金吸引力。 风险提示:若冲突未持续升级或美伊谈判现缓和迹象,黄金可能出现技术性回调。例如,2019年美伊短暂冲突后金价曾单日回落3%。当前金价已接近技术面阻力位3450美元,追高需谨慎。 二、原油:地缘溢价与供需矛盾的“双向博弈” 核心逻辑:中东作为全球能源心脏,冲突对原油的冲击更为直接。布伦特原油一度飙升至78美元/桶,市场担忧霍尔木兹海峡封锁(占全球石油运输40%)可能引发供应中断。但需注意: 1. 地缘溢价不可持续:历史经验显示,地缘冲突引发的油价上涨多为脉冲式(如2020年美伊冲突后油价快速回落)。当前OPEC+增产、美国页岩油产能释放(日均产量达1300万桶)将压制油价长期上行空间。 2. 结构性机会在“能源安全”:若冲突导致伊朗原油出口受限(当前日均336万桶),炼化产业链中的燃料油、沥青等品种可能受益于成本端支撑,而航空股等下游行业承","listText":"中东局势下,黄金、原油、股指期货的博弈逻辑与投资策略 ——以风险对冲与结构性机会为视角 中东地缘冲突向来是资本市场的“黑天鹅”催化剂。2025年6月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的大规模空袭及后续报复行动,再次将黄金、原油、股指期货推向风口浪尖。面对局势的不确定性,投资者需在风险与机遇间寻找平衡点。以下从多维视角分析三类资产的博弈逻辑,并提出策略建议。 一、黄金:避险属性的“确定性溢价”与短期回调风险 核心逻辑:黄金的避险属性在中东冲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冲突爆发后,现货黄金价格突破344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其核心驱动因素包括: 1. 避险需求激增:地缘政治风险推升市场恐慌指数,资金涌入黄金ETF及实物黄金,形成短期流动性溢价。 2. 美元与美债信用弱化:美国5月CPI数据弱于预期,叠加财政赤字扩大,市场对美元长期信用担忧加剧,黄金对冲货币贬值的需求上升。 3. 降息预期支撑: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升至56.8%,实际利率下行预期进一步强化黄金吸引力。 风险提示:若冲突未持续升级或美伊谈判现缓和迹象,黄金可能出现技术性回调。例如,2019年美伊短暂冲突后金价曾单日回落3%。当前金价已接近技术面阻力位3450美元,追高需谨慎。 二、原油:地缘溢价与供需矛盾的“双向博弈” 核心逻辑:中东作为全球能源心脏,冲突对原油的冲击更为直接。布伦特原油一度飙升至78美元/桶,市场担忧霍尔木兹海峡封锁(占全球石油运输40%)可能引发供应中断。但需注意: 1. 地缘溢价不可持续:历史经验显示,地缘冲突引发的油价上涨多为脉冲式(如2020年美伊冲突后油价快速回落)。当前OPEC+增产、美国页岩油产能释放(日均产量达1300万桶)将压制油价长期上行空间。 2. 结构性机会在“能源安全”:若冲突导致伊朗原油出口受限(当前日均336万桶),炼化产业链中的燃料油、沥青等品种可能受益于成本端支撑,而航空股等下游行业承","text":"中东局势下,黄金、原油、股指期货的博弈逻辑与投资策略 ——以风险对冲与结构性机会为视角 中东地缘冲突向来是资本市场的“黑天鹅”催化剂。2025年6月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的大规模空袭及后续报复行动,再次将黄金、原油、股指期货推向风口浪尖。面对局势的不确定性,投资者需在风险与机遇间寻找平衡点。以下从多维视角分析三类资产的博弈逻辑,并提出策略建议。 一、黄金:避险属性的“确定性溢价”与短期回调风险 核心逻辑:黄金的避险属性在中东冲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冲突爆发后,现货黄金价格突破344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其核心驱动因素包括: 1. 避险需求激增:地缘政治风险推升市场恐慌指数,资金涌入黄金ETF及实物黄金,形成短期流动性溢价。 2. 美元与美债信用弱化:美国5月CPI数据弱于预期,叠加财政赤字扩大,市场对美元长期信用担忧加剧,黄金对冲货币贬值的需求上升。 3. 降息预期支撑: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升至56.8%,实际利率下行预期进一步强化黄金吸引力。 风险提示:若冲突未持续升级或美伊谈判现缓和迹象,黄金可能出现技术性回调。例如,2019年美伊短暂冲突后金价曾单日回落3%。当前金价已接近技术面阻力位3450美元,追高需谨慎。 二、原油:地缘溢价与供需矛盾的“双向博弈” 核心逻辑:中东作为全球能源心脏,冲突对原油的冲击更为直接。布伦特原油一度飙升至78美元/桶,市场担忧霍尔木兹海峡封锁(占全球石油运输40%)可能引发供应中断。但需注意: 1. 地缘溢价不可持续:历史经验显示,地缘冲突引发的油价上涨多为脉冲式(如2020年美伊冲突后油价快速回落)。当前OPEC+增产、美国页岩油产能释放(日均产量达1300万桶)将压制油价长期上行空间。 2. 结构性机会在“能源安全”:若冲突导致伊朗原油出口受限(当前日均336万桶),炼化产业链中的燃料油、沥青等品种可能受益于成本端支撑,而航空股等下游行业承","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1,"commentSize":2,"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738190819745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801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10000000000010286","authorId":"10000000000010286","name":"老地方等你","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3bdd403049856caa030d5acaf3e72506","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10000000000010286","authorIdStr":"10000000000010286"},"content":"中东局势真是个大雷,谨慎操作","text":"中东局势真是个大雷,谨慎操作","html":"中东局势真是个大雷,谨慎操作"}],"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4392333951304,"gmtCreate":1749515573857,"gmtModify":174951845845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3044456223438","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恒指收复24,000点:是上车良机,还是周期陷阱?——一个逆向思考者的投资框架重塑 一、周期视角下的\"24000点魔咒\":历史从未重复,但总押着相似的韵脚 从历史数据看,恒指围绕24000点的争夺堪称资本市场上的\"楚汉之争\": - 2014年沪港通周期:政策红利推动估值中枢上移,但缺乏基本面支撑,最终沦为\"政策市\"的短暂狂欢; - 2020年流动性周期:全球央行大放水催生科技泡沫,但美联储加息后港股成为\"美元潮汐\"的泄洪口; - 2022年预期差周期:平台经济监管松动引发价值重估,却因地缘政治黑天鹅跌入深渊。 而2025年的突破看似\"三重共振\"(政策面+资金面+基本面),实则暗藏深层逻辑转变:这次是中国科技硬实力的真兑现。Deepseek的横空出世打破\"中国只能模式创新\"的偏见,港股科技股从估值逻辑上完成从\"互联网平台\"到\"AI基础设施商\"的蜕变。这种底层叙事的变化,让24000点首次具备技术革命支撑。 二、估值迷局:数字的欺骗性与反身性陷阱 表面看,当前恒指PE约10.8倍(65%历史分位),似乎不算便宜。但若拆解结构会发现: - 科技巨头PE从\"市梦率\"转向PS估值:以腾讯为例,其AI大模型已进入商业化阶段,云业务毛利率突破40%,这类企业正从\"流量入口\"转型为\"算力服务商\"; - 股息率暗藏玄机:恒指3.7%的股息率中,中海油(8%)、神华(6%)等高息股占比提升,形成类债券资产的安全垫; - AH溢价悖论:当前溢价率仍达35%,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实质是套利资本在填平制度性折价。 但需警惕\"反身性陷阱\":当市场共识将Deepseek视为中国版OpenAI时,任何技术迭代的滞后都可能引发估值坍塌。就像2021年市场曾认为\"元宇宙将改写腾讯估值\",但最终证明是镜花水月。 三、资金博弈新范式:南向资金的\"定价权革命\" 2025年南向资金净流入超5800亿,这种量级已非简单的资","listText":"恒指收复24,000点:是上车良机,还是周期陷阱?——一个逆向思考者的投资框架重塑 一、周期视角下的\"24000点魔咒\":历史从未重复,但总押着相似的韵脚 从历史数据看,恒指围绕24000点的争夺堪称资本市场上的\"楚汉之争\": - 2014年沪港通周期:政策红利推动估值中枢上移,但缺乏基本面支撑,最终沦为\"政策市\"的短暂狂欢; - 2020年流动性周期:全球央行大放水催生科技泡沫,但美联储加息后港股成为\"美元潮汐\"的泄洪口; - 2022年预期差周期:平台经济监管松动引发价值重估,却因地缘政治黑天鹅跌入深渊。 而2025年的突破看似\"三重共振\"(政策面+资金面+基本面),实则暗藏深层逻辑转变:这次是中国科技硬实力的真兑现。Deepseek的横空出世打破\"中国只能模式创新\"的偏见,港股科技股从估值逻辑上完成从\"互联网平台\"到\"AI基础设施商\"的蜕变。这种底层叙事的变化,让24000点首次具备技术革命支撑。 二、估值迷局:数字的欺骗性与反身性陷阱 表面看,当前恒指PE约10.8倍(65%历史分位),似乎不算便宜。但若拆解结构会发现: - 科技巨头PE从\"市梦率\"转向PS估值:以腾讯为例,其AI大模型已进入商业化阶段,云业务毛利率突破40%,这类企业正从\"流量入口\"转型为\"算力服务商\"; - 股息率暗藏玄机:恒指3.7%的股息率中,中海油(8%)、神华(6%)等高息股占比提升,形成类债券资产的安全垫; - AH溢价悖论:当前溢价率仍达35%,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实质是套利资本在填平制度性折价。 但需警惕\"反身性陷阱\":当市场共识将Deepseek视为中国版OpenAI时,任何技术迭代的滞后都可能引发估值坍塌。就像2021年市场曾认为\"元宇宙将改写腾讯估值\",但最终证明是镜花水月。 三、资金博弈新范式:南向资金的\"定价权革命\" 2025年南向资金净流入超5800亿,这种量级已非简单的资","text":"恒指收复24,000点:是上车良机,还是周期陷阱?——一个逆向思考者的投资框架重塑 一、周期视角下的\"24000点魔咒\":历史从未重复,但总押着相似的韵脚 从历史数据看,恒指围绕24000点的争夺堪称资本市场上的\"楚汉之争\": - 2014年沪港通周期:政策红利推动估值中枢上移,但缺乏基本面支撑,最终沦为\"政策市\"的短暂狂欢; - 2020年流动性周期:全球央行大放水催生科技泡沫,但美联储加息后港股成为\"美元潮汐\"的泄洪口; - 2022年预期差周期:平台经济监管松动引发价值重估,却因地缘政治黑天鹅跌入深渊。 而2025年的突破看似\"三重共振\"(政策面+资金面+基本面),实则暗藏深层逻辑转变:这次是中国科技硬实力的真兑现。Deepseek的横空出世打破\"中国只能模式创新\"的偏见,港股科技股从估值逻辑上完成从\"互联网平台\"到\"AI基础设施商\"的蜕变。这种底层叙事的变化,让24000点首次具备技术革命支撑。 二、估值迷局:数字的欺骗性与反身性陷阱 表面看,当前恒指PE约10.8倍(65%历史分位),似乎不算便宜。但若拆解结构会发现: - 科技巨头PE从\"市梦率\"转向PS估值:以腾讯为例,其AI大模型已进入商业化阶段,云业务毛利率突破40%,这类企业正从\"流量入口\"转型为\"算力服务商\"; - 股息率暗藏玄机:恒指3.7%的股息率中,中海油(8%)、神华(6%)等高息股占比提升,形成类债券资产的安全垫; - AH溢价悖论:当前溢价率仍达35%,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实质是套利资本在填平制度性折价。 但需警惕\"反身性陷阱\":当市场共识将Deepseek视为中国版OpenAI时,任何技术迭代的滞后都可能引发估值坍塌。就像2021年市场曾认为\"元宇宙将改写腾讯估值\",但最终证明是镜花水月。 三、资金博弈新范式:南向资金的\"定价权革命\" 2025年南向资金净流入超5800亿,这种量级已非简单的资","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439233395130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913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2813693084192,"gmtCreate":1749131015493,"gmtModify":1749132185972,"author":{"id":"3583044456223438","authorId":"3583044456223438","name":"我是许小年","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18059a46c280b300aec99c7f370f2c9","crmLevel":1,"crmLevelSwitch":1,"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3044456223438","authorIdStr":"3583044456223438"},"themes":[],"htmlText":"稳定币第一股IPO:Circle(CRCL)上市在即,投资者该不该冲? ——合规与利率周期的博弈,机遇与风险并存 1. 事件背景 全球第二大稳定币USDC发行商Circle(股票代码:CRCL)将于6月5日登陆纽交所,成为“稳定币第一股”。此次IPO计划发行3200万股,定价区间27-28美元,募资上限8.96亿美元,估值约72亿美元 。作为加密行业与传统金融的“桥梁”,Circle的上市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但其商业模式和风险争议同样值得深究。 一、Circle的核心竞争力与IPO亮点 合规性优势:数字美元的“监管通行证” USDC以100%美元储备(80%短期美债+20%现金)和月度审计机制,成为全球最透明的合规稳定币 。美国《GENIUS法案 》和香港《稳定币条例 》的落地,进一步巩固其合规壁垒,尤其在欧盟MiCA法规下,USDC已成为主流交易所首选 。 对比USDT(泰达币)因储备不透明、历史合规问题难以上市,Circle的合规资质成为其长期护城河 。 财务表现:利率周期的“躺赚机器” 2024年营收16.76亿美元,同比增长16%,其中99%来自USDC储备利息收入 。在高利率环境下,Circle将610亿美元储备投资于短期美债,年化收益约4.2%-5% 。 但净利润波动显著:2023年净利润2.68亿美元,2024年降至1.56亿美元,主因分销成本高企(Coinbase等合作方分走54%收入) 。 市场地位与生态布局:加密金融的“基础设施” USDC流通量超610亿美元,占稳定币市场25%,是DeFi、跨境支付等领域的基础货币 。 除发行稳定币外,Circle通过API工具、链上支付网络(CPN)和资产代币化服务拓展生态,向“数字金融平台”转型 ","listText":"稳定币第一股IPO:Circle(CRCL)上市在即,投资者该不该冲? ——合规与利率周期的博弈,机遇与风险并存 1. 事件背景 全球第二大稳定币USDC发行商Circle(股票代码:CRCL)将于6月5日登陆纽交所,成为“稳定币第一股”。此次IPO计划发行3200万股,定价区间27-28美元,募资上限8.96亿美元,估值约72亿美元 。作为加密行业与传统金融的“桥梁”,Circle的上市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但其商业模式和风险争议同样值得深究。 一、Circle的核心竞争力与IPO亮点 合规性优势:数字美元的“监管通行证” USDC以100%美元储备(80%短期美债+20%现金)和月度审计机制,成为全球最透明的合规稳定币 。美国《GENIUS法案 》和香港《稳定币条例 》的落地,进一步巩固其合规壁垒,尤其在欧盟MiCA法规下,USDC已成为主流交易所首选 。 对比USDT(泰达币)因储备不透明、历史合规问题难以上市,Circle的合规资质成为其长期护城河 。 财务表现:利率周期的“躺赚机器” 2024年营收16.76亿美元,同比增长16%,其中99%来自USDC储备利息收入 。在高利率环境下,Circle将610亿美元储备投资于短期美债,年化收益约4.2%-5% 。 但净利润波动显著:2023年净利润2.68亿美元,2024年降至1.56亿美元,主因分销成本高企(Coinbase等合作方分走54%收入) 。 市场地位与生态布局:加密金融的“基础设施” USDC流通量超610亿美元,占稳定币市场25%,是DeFi、跨境支付等领域的基础货币 。 除发行稳定币外,Circle通过API工具、链上支付网络(CPN)和资产代币化服务拓展生态,向“数字金融平台”转型 ","text":"稳定币第一股IPO:Circle(CRCL)上市在即,投资者该不该冲? ——合规与利率周期的博弈,机遇与风险并存 1. 事件背景 全球第二大稳定币USDC发行商Circle(股票代码:CRCL)将于6月5日登陆纽交所,成为“稳定币第一股”。此次IPO计划发行3200万股,定价区间27-28美元,募资上限8.96亿美元,估值约72亿美元 。作为加密行业与传统金融的“桥梁”,Circle的上市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但其商业模式和风险争议同样值得深究。 一、Circle的核心竞争力与IPO亮点 合规性优势:数字美元的“监管通行证” USDC以100%美元储备(80%短期美债+20%现金)和月度审计机制,成为全球最透明的合规稳定币 。美国《GENIUS法案 》和香港《稳定币条例 》的落地,进一步巩固其合规壁垒,尤其在欧盟MiCA法规下,USDC已成为主流交易所首选 。 对比USDT(泰达币)因储备不透明、历史合规问题难以上市,Circle的合规资质成为其长期护城河 。 财务表现:利率周期的“躺赚机器” 2024年营收16.76亿美元,同比增长16%,其中99%来自USDC储备利息收入 。在高利率环境下,Circle将610亿美元储备投资于短期美债,年化收益约4.2%-5% 。 但净利润波动显著:2023年净利润2.68亿美元,2024年降至1.56亿美元,主因分销成本高企(Coinbase等合作方分走54%收入) 。 市场地位与生态布局:加密金融的“基础设施” USDC流通量超610亿美元,占稳定币市场25%,是DeFi、跨境支付等领域的基础货币 。 除发行稳定币外,Circle通过API工具、链上支付网络(CPN)和资产代币化服务拓展生态,向“数字金融平台”转型","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1,"link":"https://laohu8.com/post/44281369308419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52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l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