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攻,Meta业绩逆转!谁将站上AI之巅?

Meta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86.45亿美元,同比增长3%,远好于市场预期,EPS盈利下滑19%,低于预期降幅26%,广告收入和App收入不降反增,扎克伯格称AI推动App和业务取得良好成果,对AI和元宇宙两手抓。你如何看待Meta财报?科技巨头纷纷布局AI,你认为谁将率先站上AI之巅?

【活动回顾】走进第四范式:AI赋能行业发展,技术变革商业格局!

5月29日上午,小虎调研团一行成员来到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第四范式 $第四范式(06682)$ 总部,开启了一场深度的AI行业大模型调研之旅。整个参观流程充实又活泼,涵盖了高管分享、交流问答与展厅参观等环节。首先,第四范式的副总裁、董秘郭清媛女士向大家快速介绍了下公司最新的业绩情况、以及先知平台从1.0到5.0的迭代及演进历程,她提到今年新发布先知5.0版本突破了大语言模型的应用局限,专注开发行业大模型,以推动客户壁垒和客户粘性的提升,从而提高客户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良好的业绩。接下来投资人与公司董秘、IR就业务发展、行业现状、公司增长等多个方面展开了深入讨论和交流,投资人现场提出了很多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董秘与IR也一一给出回复。以下摘录部分问答内容:Q1:在为各行各业和公司提供支持时,我们是倾向于为每家企业建立一个小团队,并与他们内部的专家紧密合作呢?还是说,我们已经有了一套最通用的解决方案,可以快速推广?A1:创业初期,我们在进入某个行业时,通常是由我们的团队直接进行的,尤其是在2014年和2015年。但现在情况有所改变。举例来说,如果我们要进军零售行业,我们会首先与大型零售企业合作。我们会派一个小团队驻扎在某个零食客户,他们的首要任务是指导和培训自己的IT人员,使其具备业务赋能和服务的能力。同时,这也有助于赢得管理层的信任。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在一期业务的基础上开展二期业务。至于解决方案,它实际上是回应了您刚才提到的问题。解决方案会在现有业务基础上形成可供参考的方案,从而降低标准化和定制化所带来的成本压力。Q2:从营收的角度来看,咱们的前几大行业客户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A2:我们前五大行业为金融、能源行业、交通运输、运营商、信息技术。Q3:请问决策层人员如何将其能力和价值落实到实际应用
【活动回顾】走进第四范式:AI赋能行业发展,技术变革商业格局!

AI时代的能源革命,百年伊顿十年十倍的蜕变!

十年十倍股伊顿,是不折不扣的,AI能源发展绕不开的巨头 在上一篇深度调研中,社长对美股动力发电设备龙头康明斯进行了深度介绍《AI吸干全球电力,龙头康明斯变身印钞机》,今天我们继续来看看AI能源发展绕不开的另一巨头伊顿电气。 谈到投资,谁不想抓住那些能让钱包鼓起来的大机会呢?今天咱们聊聊伊顿这家公司,一个在AI能源行业中重量级的玩家,十年时间股价翻了十倍,这种戏码不常见! 伊顿十年以来一直是稳稳的幸福存在,对于投资者而言,伊顿的吸引力体现在其财务稳健和持续的股东回报上。公司的业绩稳定增长,且有着清晰的战略规划和投资优先级。这些都使得伊顿被视为在AI与能源领域中长期投资的可靠选择。 伊顿通过其在智能能源和电气系统方面的持续创新,以及对可持续发展趋势的积极响应,成为一个在AI能源发展中绕不开的巨头,对投资者而言具有十分吸引的长期增长潜力。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的进步是催化剂,而能源是基石。在这两者交汇处,有一个名字我们绕不开——伊顿公司。这不仅仅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多元化工业制造公司,更是在人工智能(AI)驱动的能源变革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2013年至2023年,伊顿的股价表现令人瞩目,其增长潜力被投资界广泛看好,成为真正的“十年十倍股”。 故事的开端:智能化的转型之旅 回望十年前,伊顿还主要是一家传统的工业设备制造商,专注于提供电气系统、车辆、飞机零部件和工业设备。然而,随着全球对智能能源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长,伊顿开始了它的转型之旅。 这个旅程的起点是一场战略调整。伊顿投入巨资研发智能电网技术、微网系统和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意在抓住未来能源管理的核心需求。这一切,都围绕着一个核心主题——AI的集成和应用。 转折点:绿色能
AI时代的能源革命,百年伊顿十年十倍的蜕变!

【美股终极调研】十年十倍股伊顿,AI能源发展绕不开的巨头

十年十倍股伊顿,是不折不扣的,AI能源发展绕不开的巨头 在上一篇深度调研中,社长对美股动力发电设备龙头康明斯进行了深度介绍【美股终极调研】AI数据中心发电需求猛增,带飞全球动力设备龙头康明斯,今天我们继续来看看AI能源发展绕不开的另一巨头伊顿电气。 谈到投资,谁不想抓住那些能让钱包鼓起来的大机会呢?今天咱们聊聊伊顿这家公司,一个在AI能源行业中重量级的玩家,十年时间股价翻了十倍,这种戏码不常见! 伊顿十年以来一直是稳稳的幸福存在,对于投资者而言,伊顿的吸引力体现在其财务稳健和持续的股东回报上。公司的业绩稳定增长,且有着清晰的战略规划和投资优先级。这些都使得伊顿被视为在AI与能源领域中长期投资的可靠选择。 伊顿通过其在智能能源和电气系统方面的持续创新,以及对可持续发展趋势的积极响应,成为一个在AI能源发展中绕不开的巨头,对投资者而言具有十分吸引的长期增长潜力。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的进步是催化剂,而能源是基石。在这两者交汇处,有一个名字我们绕不开——伊顿公司。这不仅仅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多元化工业制造公司,更是在人工智能(AI)驱动的能源变革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2013年至2023年,伊顿的股价表现令人瞩目,其增长潜力被投资界广泛看好,成为真正的“十年十倍股”。 故事的开端:智能化的转型之旅 回望十年前,伊顿还主要是一家传统的工业设备制造商,专注于提供电气系统、车辆、飞机零部件和工业设备。然而,随着全球对智能能源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长,伊顿开始了它的转型之旅。 这个旅程的起点是一场战略调整。伊顿投入巨资研发智能电网技术、微网系统和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意在抓住未来能源管理的核心需求。这一切,都围绕着一个核心主题——AI的集成和应用。 转折点:绿色能源与AI的融合 随着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和政策制定者的影响愈发显著,伊顿把握住了绿色能源革命的机遇。公司不仅推出了面向商业和
【美股终极调研】十年十倍股伊顿,AI能源发展绕不开的巨头

AI催生能源黑洞:2024美国核电装机能力最新排行榜

AI的尽头是能源,这也是这一轮生成式AI引领的科技革命背后的隐忧 当下,人工智能(AI)的发展如火如荼,各种创新技术和应用层出不穷。然而,在这场看似无限可能的科技革命背后,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正悄然逼近:能源危机。AI的尽头,是能源。这个振聋发聩的主题,警示我们在享受AI带来的便捷与高效的同时,必须严肃思考其能源消耗问题及其对全球环境的深远影响。 AI的能源黑洞 从2023年的ChatGPT横空出世,到2024年Sora和Suno AI的惊艳亮相,AI技术的进步几乎每天都在刷新我们的认知。然而,这些看似智能无比的技术背后,却隐藏着惊人的能源消耗。OpenAI的ChatGPT在训练GPT-3模型时,消耗了1287 MWh的电能,相当于1000个普通中国家庭一年的耗电量。 训练AI模型只是能源消耗的开始,更大的挑战在于其日常运行。每一次AI搜索、每一个AI绘图背后,都是服务器在进行复杂的计算,而这些计算需要消耗大量电力。德弗里斯在《焦耳》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到,谷歌如果全面转向AI搜索,每天的能耗将达到27 GWh,相当于2700万度电。更惊人的是,这只是一个公司在日常运营中的能源需求。 全球能源版图的重塑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2022年全球数据中心、AI和加密货币的总耗电量达460 TWh,占全球总用电量的2%。到2026年,这一数字预计将翻倍,达到1000 TWh,几乎相当于增加了一个瑞典或德国的总用电量。 在这种趋势下,全球的能源版图将被彻底重塑。我们不仅需要更多的电力,还需要寻找更高效、更环保的发电方式。然而,目前的现实是,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可再生能源依然紧缺,化石能源仍占据主导地位。如何在不断增长的AI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高科技公司的能源博弈 面对如此巨大的能源需求,高科技公司并未停下脚步,反而在加速前进。OpenA
AI催生能源黑洞:2024美国核电装机能力最新排行榜

AI吸干全球电力,龙头康明斯变身印钞机

​关于AI的炒作已经衍生到更多的环节。 AI(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迅速扩散到包括数据中心(IDC)建设在内的多个行业,而数据中心作为支持AI技术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之一,其建设和运营对能源供应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备用发电设备作为确保数据中心连续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数据中心投资的增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高盛(Goldman Sachs)的报告指出,目前美国数据中心(IDC)的投资仅占美国私人非住宅建筑投资的3%,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增加到5-10%。同时,数据中心投资占美国办公室建筑投资的比例也从2012年的3%上升到2022年的24%。根据高盛科技团队对下游需求的预测,预计2024年数据中心投资将达到250亿美元,占办公室总投资的36%。这一增长趋势推动了备用发电机的需求。 对于大型备用发电机制造商而言,数据中心的需求已占其销售额的30%以上。公司如康明斯(Cummins, CMI)、卡特彼勒(Caterpillar, CAT)和Vulcan Materials(VMC)在其发电/电力业务部门对数据中心有最大的业务敞口。数据中心通常需要2至4天的备用电力,而在美国,数据中心平均配备了20台备用发电机组,这对备用发电设备制造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遇。 从长远来看,随着AI技术的发展和对数据处理能力需求的不断增长,数据中心的建设和扩展将持续推动相关行业的增长,包括备用发电机制造业。这不仅对相关制造商来说是重要的增长机遇,也对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观察和投资的新视角,尤其是那些专注于IDC建设和运营支持领域的公司。随着数据中心对能效和连续运营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些能提供高效、可靠解决方案的公司将能在这一领域脱颖而出。 随着数据中心对电力需求的增加,由大规模电气化和安全电力设备驱动的增长趋势变得尤为重要。这一趋势不仅由数据中心本身的扩展推动,也受到了物联网
AI吸干全球电力,龙头康明斯变身印钞机

【只分析不推荐】AI领域,哪些标的会成为WSB论坛带头大哥的狙击对象?

只分析不推荐系列,社长还是长期价值为主。 未来,谁又将成为下一个被点燃的传奇?盲猜在AI领域 选取炒作标的的标准 市值较小:市值较小的公司容易受到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动的影响,股价波动较大。 业绩差:财务状况不佳,盈利能力不足,通常表现为营收增长缓慢或持续亏损。 做空比率高:高做空比率表明市场上有大量投资者押注该股票下跌,一旦股价上涨,空头被迫平仓,可能引发轧空行情。 市场关注度高:在社交媒体和投资者社区中具有一定讨论热度,容易成为炒作对象。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AI技术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领域正在成为投资者的热土。未来的传奇,极有可能在这个领域诞生。那么,哪些AI领域的公司可能成为散户和市场炒作的下一个目标呢?以下是一些有潜力成为狙击对象的AI公司和相关企业。 市值小、业绩差、做空比率高的AI标准股通常具有以下特征:公司规模较小,营收和利润表现不佳,并且市场上对其未来发展的预期较为悲观,导致其成为做空的热门对象。这些公司通常会有较高的做空比率,意味着许多投资者押注其股价将会下跌。以下是一些符合这些标准的AI公司: 1. C3.ai (AI) 市值:相对较小。 业绩:财务表现一般,尽管在AI领域有一定影响力,但仍处于亏损状态。 做空比率:高。由于业绩未能达到市场预期,C3.ai成为做空的热门对象。 简介:C3.ai提供企业AI解决方案,其平台帮助企业在多个行业实现AI驱动的数字化转型。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目前的财务表现未能完全体现这一潜力。 2. BigBear.ai (BBAI) 市值:较小。 业绩:财务状况不佳,盈利能力较弱。 做空比率:高。市场对其盈利前景表示怀疑,做空者较多。 简介:BigBear.ai专注于提供数据分析和AI解决方案,其服务涵盖国防、制造、金融等多个行业。尽管技术上有一定积累,但盈利能力和市场接受度存在不确定性。 3. Veritone
【只分析不推荐】AI领域,哪些标的会成为WSB论坛带头大哥的狙击对象?

【美股终极调研】跑赢芯片,制约AI发展的能源产业链一览{收藏系列}

除了英伟达的AI芯片,电力瓶颈正在成为制约AI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市场表现上来看,AI能源的表现甚至超过了以英伟达为首的AI芯片产业链,以CEG/VST/MOD为代表的数据中心发电或者散热股票都走出了波澜壮阔的行情。 由于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美国数据中心在电力需求上的急剧增长: 1. 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增长 电力消耗预测:从2023年的95 TWh增加到2030年的372 TWh,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2%。这一显著增长主要由AI数据中心推动,因为AI数据中心机架的电力需求是传统数据中心的约7倍。 资本支出激增:例如,Microsoft和Google的季度资本支出分别增长了79%和90%,预计将进一步增加。这表明技术巨头正在大量投资于AI基础设施,从而推动了对高效电力管理解决方案的需求。 2. 对公用事业的影响 电力需求预测修正:Georgia Power和Dominion Energy等能源公司调整了对未来电力需求的预测,Georgia Power的负载增长预测比之前预测的高出约17倍,Dominion Energy预计数据中心将在未来十年内显著推动电力需求增长。 北美电力可靠性组织(NERC)的报告:预测未来9年新电力需求增长翻倍,这是过去十年未见的增长水平。 大规模部署高性能计算资源时可能遇到的能源管理挑战。部署超过100,000个H100 GPU在同一个州,电网负荷问题凸显了几个关键点: 能源需求巨大:H100 GPU是NVIDIA推出的高性能计算卡,旨在用于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和高性能计算任务。单个H100 GPU的能源需求就相当高,超过100,000个这样的GPU集中在一个地方运行,对电力供应的需求将是巨大的。 电网压力:大规模的GPU集群运行不仅需要稳定的电力供应,还可能需要额外的冷却设施来维持设备的运行温度。这些都会对当地的电网造成额
【美股终极调研】跑赢芯片,制约AI发展的能源产业链一览{收藏系列}

AI细分龙头,突现重大利好

挖掘细分领域的龙头是本社的宗旨,本篇将介绍一个充分受益于AI的细分行业。 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Confluent以其前沿的数据流平台赢得了市场的瞩目。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技术的兴起,数据的实时流动性和处理能力已成为创新的核心。Confluent不仅以Apache Kafka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数据流生态,而且通过其在Apache Flink上的最新进展,进一步巩固了其在AI时代的领导地位。 数据流与AI:一场革命的前奏 在GenAI时代,实时数据的重要性无法被高估。AI模型,特别是生成式模型,对数据的新鲜度和质量有极高的要求,以确保输出的准确性和相关性。Confluent的数据流平台提供了一种无缝的方式,使企业能够从各种源实时捕获、处理并分析数据,这对于训练和优化AI模型至关重要。 Confluent的创新之举:简化AI集成 最近,Confluent发布了AI Model Inference功能,这是其在Apache Flink®平台上的一项重要创新。此功能允许企业直接在数据流处理中使用SQL语句调用AI模型,如OpenAI、Amazon SageMaker、GCP Vertex和Microsoft Azure。这种集成简化了以往复杂的AI应用开发流程,使开发人员可以更加专注于模型的创新和优化,而不是数据处理的繁琐任务。 Confluent的独特优势:端到端解决方案 Confluent不仅提供了与AI无缝集成的能力,而且通过Confluent Platform for Apache Flink®, 为混合云和本地环境中的数据流处理提供支持。这意味着无论企业的数据驻留在何处,Confluent都能提供支持,保障数据处理的连续性和安全性。此外,其新推出的Freight集群响应了市场对成本效益更高的大数据处理需求,尤其是在日志和遥测数据等高吞吐量场景中。 面向未来
AI细分龙头,突现重大利好

美图收心向AI

过去14个月,ChatGPT引发的AI技术浪潮席卷了全球科技圈,初创公司各有千秋估值持续走高,各大巨头不断推出相关的平台和应用。 “含AI量”不仅成为初创企业融资或企宣的最佳卖点,也给遇到瓶颈的公司注入了新的力量,为低迷的全球经济添上了难得的一抹亮色。 生成式AI相关应用迅猛发展,带动了AI的破圈。2023年被业内视为AIGC(AI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元年,其市场前景也被普遍看好。 麦肯锡发布的数据显示,AIGC将为全球经济贡献约7万亿美元的价值,并使AI的总体经济效益提高50%左右。艾瑞咨询预测,2023年中国AIGC产业规模约为143亿元,2028年将达7202亿元,2030年有望突破万亿元。 但是,与所有的新技术一样,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面对用户的第一步更为不易。很难统计有多少相关参与者在被“看到”之前已经黯然离场,留下的幸运者或可作为观察样本。 本次推送的AIGC行业年度观察,我们关注一款关于美的AI生成应用——美图。 丨美图旗下“美图秀秀”AI应用界面 今天一早,AI原生应用营销公司奥创光年获得1500万美元A+轮融资的新闻迅速传播。 引发关注的一点是,联合领投方之一是美图。没错,就是那个“修图神器”美图。 这已经不是美图本月内第一次引发关注。 1月2日,国泰君安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图是影像数字化行业龙头,其AI人像生成效果已达国内顶尖水平,AIGC策略望打开B端付费空间,首予“增持”评级。 1月18,数据机构data.ai发布2023年12月中国非游戏厂商出海收入排行榜,美图位居第三。 1月21日,美图发布公告称,根据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预计经调整净利润为3.30亿元至3.70亿元,同比增长约200%至230%。 1月26日,《互联网周刊》发布“2023&nb
美图收心向AI

【回调下的科技巨头重塑】META要新高?2024年不可忽视的两大优势!

在2022年iOS隐私政策修改之后, $Meta Platforms(META)$ 一度被投资者抛弃,但大用户技术让它更快恢复过来,且在不断改善的货币化,以及Reels和WhatsApp的持续发力下,Meta的股价又接近新高。目前其市场一致预期价格目标为385美元,其中近期更新目标价的公司均提升至400美元以上,甚至有高至470美元的。主要观点用户基础稳定,Reels货币化能力继续加强,Facebook商店有望获得市场份额增长;2024年的两大机会:中国商家(电商、游戏)出海的需求、美国大选年的广告支出。AI提升变现效率,裁员后的降本增效已经将利润率放大,有望更好支撑估值目前12个月的PE为24.2倍,预计2024年可以降至20倍左右Meta's PE ratio vs 5Y avergage用户参与度依然很高、广告业务继续飙升关键绩效指标上,Meta的其家庭日活跃用户(DAP)依然稳健增长。在多个季度中,平均每日活跃用户(DAU)持续增长。到2023年Q3,DAP达到了31.4亿,MAP已经达到了39.6亿用户,同比增长7%。这一增长趋势与之前观察到的同比增长趋势保持一致,在2023年Q2保持7%的增长率。Meta's MAUs因此,DAP的持续增长表明Meta有能力保留其现有用户群,并稳步吸引新用户。这表明Meta的产品继续吸引全球范围内的大量受众,巩固了其作为社交互动和内容消费的主要平台的地位。另一方面,Meta在其应用程序家族中的广告生态系统在连续几个季度内广告印象大幅增长。Q3广告同比增长了31%,进一步延续了前四个季度分别为34%、26%、23%和17%的增长率。关键是,广告印象的增长表明用户在平台上花费更多时间,为广告商创造了更多机会。此外,这也表明了Meta广告策略在吸引用户注意
【回调下的科技巨头重塑】META要新高?2024年不可忽视的两大优势!
avatar美股解毒师
2023-07-27

Meta开源节流两端开花,大涨后还有20%上升空间?

摘要广告业绩超预期,对小平台的头部虹吸效应Tik Tok竞争放缓,Reels商业化进展顺利,变现预期提升完整且庞大的社媒生态体系,有望复刻至Threads随 $微软(MSFT)$$谷歌(GOOG)$ 的脚步,Meta在7月26日盘后公布的Q2财报同样的全面大超市场预期,同时提升了Q3指引,在盘后交易中获得了超过8%的回报。当初从Facebook改名至 $Meta Platforms(META)$ ,是想绑定元宇宙讲故事。但在两次财报受挫之后,Meta务实地放弃了这个执念,重新聚焦其社交业务,Zuckerberg非常出跳的大胆操作,开始对市场反向预期管理,反而让市场股价也探底回升。Q2业绩预览与 $Snap Inc(SNAP)$ 的商业化困境不同,Meta的广告业务节节高升。运营数据方面,Facebook Family的MAU达到30.3亿,增加了4000万人,环比增速上行,同比也增长3.2%;同时DAU达到20.65亿,同比增速5%,也再次提升DAU/MAU这个体现用户粘性的数值。地区上来看,亚太是新增活跃用户的主力,欧美地区反而比较稳定,其中欧洲反而有所下降。整个社媒平台矩阵的月活MAP达到38.8亿,同比增长6.3%,日活DAP达到30.7亿,同比增长6.6%。利润表方面,单季营收320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310.6亿美元,同比增长11%,再次拉回两位数;其中98%的贡献依然是广告。而Reality Labs的收入依然同比下39%,这也给元宇宙业务
Meta开源节流两端开花,大涨后还有20%上升空间?
avatar美股解毒师
2023-07-19

微软为何再创新高,与Meta合作有何深意?

$微软(MSFT)$ 再创历史新高。在7月18日的Inspire 2023大会上,其发布了办公软件Office的人工智能工具365 Copilot,初始定价每位用户每月30美元。此外,微软还公布了与 $Meta Platforms(META)$ 发布开源人工智能模型Llama商用版,改变了Meta此前仅向指定学者提供用于研究目的。微软股价盘中最高上涨超过6%,Meta反应不太大,仅跳涨1%。Q1:Office 365 Copilot定价高吗?微软并不是给所有Office用户提供这种工具的,30美元的Copilot加持仅适用于其E3、E5、Business Standard和Business Premium客户,这些客户也是Office产品SaaS的主力,目前每月订阅费用在12.5-57.0美元之间。那对用户的影响有多大呢?以E3用户为例,目前每月订阅费用为36美元,再增加30美元就是63美元,相当于涨价增加了83%。对于个人用户,尤其是独立工作者来说,涨价幅度并不低。从公司层面上,边际涨价幅度并不高,因此强需求的而企业级订阅更容易实现。Q2:对微软的业绩有何促进?对微软来说,这将显著提高它在商业领域的定价,并且在未来几年内,其AI在其现有基础上的软件产品上的渗透将是显著的。如果按照纳德拉说的预期,在未来3年内,超过50%的微软现有基础最终用户将使用这种AI产品,有望到2025年之前将云业务增速提高20个百分点。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初始高定价也可能伴随着较高的运营成本,包括云基础设施的成本,随着订阅用户的不断增长,将进一步体现出边际效应, 提升利润率。Q3:微软为何要与Meta合作?Meta在大公司当中的人缘其实并不好,
微软为何再创新高,与Meta合作有何深意?
avatar美股解毒师
2023-07-26

为何Snap走不出商业化陷阱?

7月25日盘后, $Snap Inc(SNAP)$ 公布了23Q2财报,依然延续了“每逢财报大波动”的走势,且绝大多数时候是大跌。投资者最担忧的依然是它难以有所突破的商业化能力,与 $Meta Platforms(META)$ 不同,它Snap在苹果更新隐私政策之后仿佛陷入了商业化陷阱。用户一直增长,收入停滞不前用户方面,DAU同比14.4%的增长,达到3.97亿,也超过预期的3.95亿。但是收入继续,10.7亿美元的单季营收同比下滑近4%,与市场预期基本持平。因此,用户不断增长,但是收入却下滑,也导致单个用户带来的营收(ARPU)下降到2.69美元,基本是2020年Q3的水平,连最高的北美地区也只有6.83美元。费用方面,营销费用虽然同比有所下滑,但依然较高,单季达到2.8亿美元。每股非通用会计准则盈利为-0.02美元,好于预期的-0.04美元。运营亏损从去年同期的4.009亿美元增至4.043亿美元,净亏损从去年同期的4.221亿美元改善至3.773亿美元。调整后的EBITDA为为385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盈利720万美元对Q3展望公司表示业务仍处于快速转型期,因为我们努力改进广告平台,同时广告需求的前瞻性仍然有限。预测第三季度收入为10.7亿美元至11.3亿美元,同比-5%至0%。预计调整后的EBITDA为-5000万美元至-1亿美元,高于预期的-210万美元。为何与Meta渐行渐远?公司的用户增长指标非常优秀,并且打一开始就是与Facebook产品矩阵走差异化路线的。但公司的商业化能力太渣,以致于被投资者不断抛弃。我们也提到过,iOS隐私政策的改变,对Snap这样用户基数更低的公司往往打击更大,因为Meta的
为何Snap走不出商业化陷阱?
avatar启霖资本
2023-06-15

启霖观察 | 元宇宙行业周报NO.42

| 来源:启霖资本 | 周期:2023年6月5日~6月9日 “启霖观察|元宇宙行业周报”定期发布,专注元宇宙行业动态,汇总一周资讯。从政策走向、行业资讯等多个维度跟进元宇宙行业最新变化。 ​ 一、政策动态 01►杭州市西湖区:打造元宇宙产业高地的扶持意见(试行) 6月7日,为大力发展西湖区元宇宙产业发展,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数字社会和实体社会的深度融合发展,构建西湖区未来产业体系和竞争优势,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发布《西湖区打造元宇宙产业高地的扶持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在技术创新方面,鼓励元宇宙产业相关企业围绕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AR/VR/MR)、区块链等核心底层技术研发,经认定给予研发项目技术研发费最高30%、单个项目最高200万元的补贴。 02►长三角:聚焦人工智能等领域,推进实施联合攻关计划项目 2023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议指出,要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携手打造世界一流科学中心、共筑科技创新高地。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推进实施联合攻关计划项目。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世界级产业集群,做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谋划建设长三角区域量子通信城际干线网络。 二、行业要闻 01►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灵境元宇宙专业委员会(筹)正式揭牌 6月10日,在中国江宁2023元宇宙产业·人才高峰论坛暨AIGC发展大会上,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灵境元宇宙专业委员会(筹)(以下简称“元宇宙专委会(筹)”)正式揭牌。元宇宙专业委员会(筹)将依托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人才、资源优势,提供专家评审、战略咨询等服务,搭建行业交流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经验借鉴,建立健全行业制度和标准,推动元宇宙产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02►首届元宇宙应用场景大赛成果发布 6月6日,首届元宇宙应用场景大赛成果
启霖观察 | 元宇宙行业周报NO.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