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识新华三:我国下沉市场数字化的“孤勇者”

壹度Pro
2022-06-30

过去20年,中国科技企业可谓风生水起。一方面中国的信息建设需求旺盛,一方面商业市场“满地黄金”。无论是商业巨轮还是轻帆小舟均能找到各自的位置及发展路径。但时至今日,商业世界里似乎只有“满地碎银”,无论是谁,想寻找新的增量就必须要“弯下腰”。

不少科技企业将目光聚焦在拥有10亿人口的下沉市场。因为在这片广阔的市场里,传统产业正在寻找转型的机会或正在转型的路上,他们对于数字化的未来充满渴望,但又常常不得其法。

对于科技企业而言,最难的决定在于:明明知道下沉市场有机会,但又在行业里的共识前踌躇——想要做好下沉市场并非易事。

这时,一家本土的科技公司站了出来。今年以来,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专门成立了一级部门商业BG,针对三四线及以下市场业务,联手合作伙伴,开启了下沉市场的破冰之旅。

对此,新华三集团副总裁、商业BG总裁王鑫表示:“商业BG(事业群)成立以后,新华三改变很多。我们想和合作伙伴一起,对数字化转型中被忽略的中小客户实现无死角覆盖。”

完善渠道体系、创新销售模式、构建差异化产品和解决方案,这家老牌ICT厂商正在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全新的商业模式,进而加速乡村数字化进程。

01

一块儿难啃的骨头

今年4月,《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蓝皮书(2021)》发布:数字经济发展领先的一线城市数字经济平均规模达1.4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52%,新一线城市的数字经济平均规模为3718亿元,占比达到46%。

这一数据真实地反映出我国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数字经济的现实。与一线、新一线城市的硕果相比,在三四五线城市、区县乡村等更广阔的下沉市场,其数字经济则呈现出占比较低、规模较小的特点。这也意味着,数字经济在广大下沉市场有着较大的空间。

但同时,下沉市场的数字化基础较为薄弱,客户量级小且分散,服务难度更大。这也是过去20年来,几乎所有的ICT厂家“都在提下沉,却始终没沉不下去”的根本原因。

当然市场现状是一回事,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ICT厂商本身的局限性。

过去ICT厂商谈下沉,往往通过集成商和经销商伙伴为客户提供服务。但客观的现实却是,专攻下沉市场的商家自身能力较为有限,解决方案和开发能力较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下沉市场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偏弱,在执行过程中往往有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对ICT厂商而言,要下沉,就必须要解决上述难点。

摆在行业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自建,要么寻找合作伙伴。前者耗时长、投入大,整体而言不经济,后者则需要与合作伙伴紧密协同。

这些问题,对于始终“战斗”在市场一线的王鑫而言并不陌生,他也曾为此踩过“坑”。

2010年,新华三就启动过“上山下乡、走街串巷”的下沉战略。但王鑫认为,当时的下沉并不彻底,原因有四:

一、早期面向下沉市场,主要是协助省级经销商下沉,厂商自身的服务能力却没有下沉;

二、早期的市场下沉仅仅是依靠人力,没有借助任何IT工具,所以并不稳定,只要省级经销商流失,下游渠道就流失了。

三、过去的下沉,商业模式的管理不够精细,无法保证合作伙伴的利益。这样的结果是下沉市场中没有足够的利润去支撑,也就无法调动经销商的积极性。

四、过去的下沉方式,是通过远程覆盖,效果欠佳,因为一旦与客户相隔较远,信息经过层层传递就会减弱甚至“变形”,客户得不到新华三第一手的服务,慢慢就会流失。

那么站在当前的时间节点,新华三的下沉之路该如何走?

02

创新是关键

在此背景下,新华三的解决方案是,成立商业BG(事业群)。作为实际“操盘手”,王鑫指出,在ICT行业里,适合合作伙伴或者渠道去销售、适合“伙伴先行”的各种策略都属于商业BG的范畴。

公开资料显示,新华三在商业BG领域主要关注两个方面:

一是需要符合国家的战略。如乡村振兴、推进中小企业发展,加速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和推进七大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等;

二是客户、合作伙伴的痛点。对客户而言,客户分布相对比较分散,整体的数字化进程较慢,导致售前售后的服务成本相对较高。对合作伙伴而言,人才缺乏和经营动力是两大痛点。这将是新华三下一步重点要纾解的问题。

未来,商业BG(事业群)将通过网格化、数字化和平台化三个方针,从市场、渠道、赋能、产品、服务和模式六个关键点,帮助合作伙伴发展创新创业平台。

前端网格化管理——新华三将建立属地化资源分配和服务场景,搭建本地人才团队,每个“网格”配备一个“小CEO”,由此实现全国市场全覆盖。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做到客户无论在哪,都能快速找到新华三的销售、市场和服务人员。

而为了支持前端落地,公司后方的平台将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如分摊网格成本,实现基础设施、人才和资源共享,避免网格化能力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自为政现象。

这其实就是王鑫称为“强平台+小前端”的创新商业模式。“前端网格化建设过程中,如果采取各自为政的建设模式,必须会导致成本过高,所以需要一个‘中央厨房’式的后台来支撑,新华三和合作伙伴共同搭建一个扎实底座,对前端的自主经营体实现赋能。”

以广东揭阳的下沉经验为例。新华三的网络化“小CEO”带领团队,半驻场地给当地医院、学校提供售后服务。经过长期服务,网格团队对于这些客户的需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久而久之就成为了客户信任的数字化专家。最后新华三团队所提供的服务已不仅限于新华三的产品,甚至还扩展到整个ICT信息化服务。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很好地理解新华三在下沉市场的“方法论”:

首先,“强平台+小前端”经由网络化进行融汇,用以解决新华三商业市场的覆盖难题。

其次,“小CEO+小团队”的组合,让专业的新华三工作人员扎根客户现场,成为客户数字化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增加客户的信任感和持续商业拓展能力。

第三,这种方式,较之此前的下沉可以更好地调动合作伙伴的积极性,从而加强与新华三的互动与关联。

03

初见成效,向千亿目标迈进

商业BG(事业群)的重点发力,与新华三的“千亿企业”目标有关。

2021年,新华三提出向千亿企业迈进的长期战略目标。凭借“芯-云-网-边-端”的完整产品布局,和面向百行百业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的能力沉淀,2021年的营收规模也快速攀升至443.51亿元。

在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行业BG总裁张力看来,在数字中国的大背景,和百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下,新华三在2021年的收入和利润取得了快速的增长。“这是新华三迈向千亿目标的底气。”

但要真正做到千亿目标,新华三需要解决的难题还不少。

就目前而言,新华三在几大传统优势市场,如无线网络等领域都已处于领跑地位,市场快速增长的空间有限。要持续扩大营收规模,就要不断地做“加法”,拉长产品线,拓宽市场覆盖,做大增量市场。

而下沉市场无疑是当下重要的发力点。如今,“网格化”的下沉之路正在持续推进,并已进入收获期。

新华三集团的核心客户大多来自国计民生和“专精特新”领域。公开资料显示,新华三的商业BG典型客户包括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城市、浙江余东村数字乡村、乐山市区县电子政务外网、湖北宜都市医共体、广东清远市博爱学校、苏州宜明细胞生产基地等。

以烟台为例。新华三集团携手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持续深入洞察烟台这个城市在数字化转型中的需求后,为之量体裁衣定制打造了一个支持城市体系运转的“城市大脑”。

截至目前,数字化基础设施、数据引擎、智慧城市管理平台、智慧应用、运行指挥中心等五大智慧系统板块已经投入运营,切实让大数据在当地“优政、惠民、兴业、智治”中发挥出基础支撑和创新驱动作用。

凭借在数字化与智能化领域的优越创新与深度实践,这个“平时好用、战时管用”的合作项目还荣获了“iTECH 2021年度数字政府”大奖。

作为助力浙江衢州余东村数字乡村建设的同行者,近两年来,新华三集团始终以“数字大脑”为依托,将数字化技术延伸到余东村的乡村的建设和发展中,为其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目标全面赋能。

而未来,这样的案例还在持续涌现。

写在最后

下沉市场的状态更像是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这个巨大的市场潜力无限。近年来,一些头部科技公司先后开启了下沉策略,但真正像新华三既有方法论,又有执行力的企业并不多见。可以预见,随着新华三商业BG创新模式的持续落地,新华三或将在下沉市场中获得不错的成果。

图片来源于公开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发表看法
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