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果孤独可以分级,一个人去看病甚至做手术,至少可以排到八级。
根据上海市的诊疗数据,2021 年,上海市医疗机构诊疗总人次达 27249.09 万,出院人数 462.46 万,住院手术人数 425.22 万,平均每天有几十万人需要就诊,有两万多人需要做手术或办理出院。
需求一大,医院人多、路多、科室多,自己去看病就格外迷茫。每所医院都不同的程序、陌生的机器、排不完的队……对于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来说,独自就医变得越来越困难,帮助患者处理排队、取药、代问诊等服务逐渐成为刚需。
陪诊师这个新职业由此而生。
牛森森就是其中的一员。
02
今年已经是牛森森从汽车行业转行,成为一名专业陪诊员的第五个年头。
来找他的有独自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有孤身一人的老人,有不愿意让家人知道自己生病的中年人,还有许多千里迢迢从外地赶来上海求医的重病患者。
如今,他的工作日常就是在上海各大医院奔波往返,除了预约挂号、排队取报告、跑腿开药这些,还囊括了陪医患做相应的检查、协助办理各项入院手续等等事务,一天下来几乎没有时间吃饭,但是这种忙碌也让牛森森撑起了六口之家在上海的生活。
他说,这个职业做久了,你会懂得人最怕什么,最爱什么,也会让人更加珍惜眼前的日子。
03
“非典”那年,不到 17 岁的牛森森中专毕业,来到上海。
说是到了上海,实际上坐了一夜火车,就直接坐上了开往厂区的大巴,成为汽车制造流水线上的一员。
“那时候在车上看了看上海,觉得上海也不过如此,也就是楼高一点。到上班地方的那一路上,还有好多沼泽地,也没有人烟。”
上了岗,牛森森就很少有休假的机会,那时节假日、周末几乎都要赶工加班,尤其是上早班的时候,早上上班时太阳还没出来,晚上下班时天已经黑了,“几个月没有见过太阳”都很正常。每个月工资发下来就寄回家,也没有人带着他出去玩。直到两年后,牛森森才第一次有机会到上海市中心逛了一圈。
接下来的职业生涯,牛森森自嘲“有几分运气,也加上努力”,从最初在上海落脚的厂跳槽出来想换工作,牛森森的目标是一家世界五百强的公司,通过了重重面试,却被HR(人力资源)最后卡在了学历这一环。
他靠自考拿下大专、本科文凭,职位也随着一次次晋升换到了管理岗位。过了三十岁之后,他自然而然开始思考更远的职业规划问题。
也是在那个时候,牛森森的大儿子生了一场大病,把孩子从老家接来后,半年的时间里他和家人跑遍了上海的儿科门诊,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照顾,牛森森希望自己还能更拼一些,努力在上海站稳脚跟。
想起过去的十几年里,老家的亲戚、朋友来上海看病,都会找他陪诊,也常有人将家乡的检查报告寄过来,请他帮忙找专家问诊。牛森森觉得,这个新兴的职业可以试一下。“很多人一进医院就懵了,什么症状需要找哪个科的医生,做什么检查需要怎么准备,是一个介于医院和普通人之间的陪伴角色。”
刚开始做时,家里几乎没有人支持他。只有妻子说:“你想做就试一下。”
04
从兼职开始做起,一个月接几单,牛森森花了半年的时间确认,专职陪诊师这件事可以做。他偶尔在@上海陪诊员牛森森 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发一些日常视频,有些患者就通过抖音或者小红书同他联系上,日常在陪诊的时候,也会有患者或者患者家属来加他的微信,希望为下次就诊节省一些时间。更多的客户则来自患者之间的相互介绍。
「牛森森在陪诊,来源/乐业中国2022」
因为口碑好,尽管收费超出市面平均水平不少,牛森森的订单还是排到了两三周之后。他的电脑上有一张巨大的 excel 表格,用来安排精确到每半小时的日程。
为了不耽误每天第一位患者的就诊时间,住在市郊的他一般四点半起床,搭乘开往市区的地铁,与患者在约好的地点汇合,开始一天的陪诊服务。
在去往市区之前,他习惯吃一顿饱饱的早饭,因为工作时间充满不确定,患者就诊的时间又不能耽误,很多时候他都抽不出时间吃午饭,如果当天工作结束得早,他能赶回家和孩子们一起吃晚饭,就是当天最快乐的事。每天睡前最后一件事,则是整理好第二天需要陪同的患者的资料,再规划好到每一个医院的路线,确保不耽误每一位患者的时间。
「牛森森帮客户取报告,来源/乐业中国2022」
做这样一份工作,牛森森并没有严格意义的下班时间,及时响应咨询信息是最基本的,很多时候患者或者家属都是在深夜打电话来咨询。“随时找你,随时都要接的。”
一般来说,对于首次咨询的客户,牛森森会至少花上半小时帮助患者梳理信息,之前做过哪些检查,去过哪些医院,哪些指标异常……如果是不熟悉的病种,牛森森还会额外做一些功课,方便之后陪诊时与医生沟通。或许是另一种“久病成良医”,看到某些异常的指标,他会主动提醒患者可能需要做哪些检查,或是再找哪位专家问诊。陪同就诊结束后,他会与医生确认一些信息,比如复诊时间、服药禁忌或是其他就诊建议。
05
牛森森从不加各种病友群,如果当日就诊的患者有多位家属需要了解就诊情况,他会拉个微信群,在服务结束后就解散群聊。逢年过节,他从不会主动问候那些曾经服务过他的患者。“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但是如果患者主动找他,哪怕不是服务范围内的事,他也常常要帮患者多想一些。
有一次陪一位白血病患者办出院,患者说想吃菠菜,点不到外卖,他干脆从家里炖了些营养品给她带去。患者特别感动,但牛森森只想说:“我们陪诊员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见不得人间疾苦。”
2022 年,复购最多的一位客户找了牛森森 11 次,那是一对带孩子来复诊的夫妻,最快的一次看了几分钟就结束,但小两口觉得有牛森森陪伴更有安全感,就每次都约好他的时间,再从南通来上海。
很多时候,牛森森觉得自己并没有帮上什么忙,只不过是陪着患者聊了聊天。但陪伴的价值或许就在于此,让人拥有被支撑的力量。
去年春天上海疫情严重的那段时间,牛森森从来没有连续睡过两个小时以上,总有电话打进来,问他哪个医院还开着,能不能陪同就诊。
06
来到上海二十年,牛森森和母亲、妻子、三个孩子一起租住在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里。这座城市里,牛森森最熟悉的就是各大医院。
在上海,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三代同堂的家庭,正如牛森森自己,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劳动者。
但这种普通与平凡何尝没有它的价值?
“虽然我们给患者提供的帮助是有偿的,但是有人确实需要这个帮助,而我有能力为他提供帮助,这就是我从工作中获得的价值感。”他说。
一百多年前美国名医特鲁多医生有言:“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陪诊员这份新兴的职业并不是专业医疗力量,却成为介于医院与患者之间的桥梁,赋予就医过程更多的温度。
虽然牛森森还在寻找关于未来的落脚点,但他见过太多从外地来上海求医的患者,更打定了主意要留在上海,因为想要给孩子们更好的条件。
“我一直在上海因为它有机会。”他说,“目前上海对我来说,就是工作机会很多。你需要很努力去做,不愁找不到工作,只是工资高低而已,各行各业机会是很多的。交通、医疗、教育很好,消费也高。”
认识牛森森,是因为近日在东方卫视、腾讯视频、bilibili 同步播出的职业观察类纪录片《乐业中国 2022》,这部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数字传播、BOSS 直聘联合出品,豹思影视和秦博工作室共同制作的纪录片,以点及面地记录了20+、30+、40+、60+四个不同年龄段、8 位就业者的人生选择,从工作日常的细微处反观中国劳动者在当下的职业观,探讨了不同人生阶段里,工作之于人的意义。
除了陪诊员牛森森,纪录片还拍摄了8 位坚守在不同职业的“乐业者”,他们是即将毕业的高职少女王星星;在景德镇重启人生新篇章的景漂青年廖崇阳;用车轮承载起家庭希望的“卡车夫妻”唐继军、曹海燕;扎根新疆守护野生河狸的动物保护者初雯雯;国产大飞机试飞员孙康宁;已成功帮助600多名听障儿童开口说话的语言康复师赵小平和 93 岁仍坚守指挥台的新中国首位女指挥家郑小瑛。
乐业,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古老而朴实的坚持。这部历时一年拍摄完成的记录片,希望让观众看到“工作履历”背后,关于人的天性与秉性的东西,期望带给职场人勇气与力量,在往后的日子里,都能找到自己的“乐业时刻”。
每一份职业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位努力生活的劳动者,都值得被真诚地歌颂。
致他们,致你我。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