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发声:提高基金行业发展质量

博实
2022-04-27

4月2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培育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强化专业能力建设、打造行业良好发展生态、提升监管转型效能四个方面共16点要求,大力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与投资者利益同提升、共进步。

我国基金行业发展20余年来,已成为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管理的重要力量,截至2022年3月末,我国公募基金行业管理规模已经超32万亿元,《意见》给出了公募基金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

一是支持差异化发展。

支持基金管理公司在做优做强公募基金主业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发展,促进形成综合性大型财富管理机构与特色化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协同发展、良性竞争的行业生态。引导头部机构切实发挥引领表率作用,坚持长期主义,努力做难而正确的事,成为“受人尊敬、让人信服”的行业领跑者。支持公募主业突出、合规运营稳健、专业能力适配的基金管理公司设立子公司,专门从事公募REITs、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顾问、养老金融服务等业务,提升综合财富管理能力。研究进一步优化基金管理公司交易模式,公募基金后台运营业务外包由试点转常规,支持中小基金管理公司降本增效,聚力提升投研能力。

二是壮大公募基金管理人队伍。

积极推进商业银行、保险机构、证券公司等优质金融机构依法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调整优化公募基金牌照制度,适度放宽同一主体下公募牌照数量限制,支持证券资管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专业资产管理机构依法申请公募基金牌照,从事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三是稳步推进高水平开放。

支持对中国资本市场具有长期投资意愿的优质境外金融机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或扩大持股比例,鼓励行业积极借鉴境外先进资产管理经验和有益业务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基金管理公司“走出去”,依法设立境外子公司,提升服务境外投资者及全球资产配置的能力。继续推动扩大QDII额度,拓宽公募基金海外市场投资渠道。稳步有序推动产品双向开放,持续推进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业务,稳妥拓展ETF互通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公募基金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推动股票ETF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标的。

四是强化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督促基金管理人建立健全覆盖经营管理层和基金经理等核心员工的长期考核机制,将合规风控水平、三年以上长期投资业绩、投资者实际盈利等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弱化规模排名、短期业绩、收入利润等指标的考核比重。督促基金管理人严格执行薪酬递延制度,建立完善经营管理层和基金经理等核心员工奖金跟投机制,实施违规责任人员奖金追索扣回制度,严禁短期激励和过度激励行为。支持基金管理公司探索实施多样化长期激励约束机制,研究采用股权、期权、限制性股权、分红权等方式,实现员工与公司长期发展、持有人长期利益的一致性。积极推动有关部门放宽国有基金管理公司员工持股政策限制

五是着力提升投研核心能力。

引导基金管理人构建团队化、平台化、一体化的投研体系,提高投研人员占比,完善投研人员梯队培养计划,做好投研能力的积累与传承,扭转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发展模式。推动基金管理人实现宏观、策略、行业和公司全维度的研究覆盖,切实提高股票发行定价能力。引导基金管理人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采取有效监管措施限制“风格漂移”、“高换手率”等博取短线交易收益的行为,切实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和“压舱石”的功能作用。推动基金管理人夯实信用风险研究能力,建立健全各类金融工具和交易对手的内部评级体系,重视内部评级结果的应用和转化,坚守投资纪律。

六是积极鼓励产品及业务守正创新。

鼓励基金管理人以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为出发点,以风险可测可控、投资者有效保护为前提,加大产品和业务创新力度,切实提高公募基金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大力推进权益类基金发展,支持成熟指数型产品做大做强,加快推动ETF产品创新发展,不断提高权益类基金占比。有序拓展公募基金投资范围和投资策略,稳步推进金融衍生品投资。稳妥发展固收类产品,支持个人零售型债券产品发展,研究完善FOF、MOM等产品规则,加大中低波动型产品开发创设力度,开发适配个人养老金长期投资的基金产品,有效对接不同风险偏好资金需求,健全完善公募基金风险收益曲线与产品谱系。研究推动ETF集合申购业务试点转常规,积极推动公募REITs、养老投资产品、管理人合理让利型产品等创新产品发展。

七是提高中长期资金占比。

做好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政策落地工作,指导行业机构稳妥做好产品、系统、投教等准备,鼓励行业机构开发各类具有锁定期、服务投资者生命周期的基金产品。积极参与各类养老金投资运营管理政策设计,推动配合有关部门出台养老金市场化、长期化投资政策,研究建立以个人账户为基础的多层次补充养老体系,支持更多优秀公募基金管理人参与养老金管理。持续推动保险、理财、信托等各类资管机构通过直接投资、委托投资、公募基金等形式提高权益投资实际占比,并实施长周期考核。推动基金管理人加大人力、资本、研究等资源投入,加强多资产配置和投研能力建设,切实提高中长期资金服务水平。

八是强化行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建设公募基金账户统一查询平台,抓紧推出“基金E账户”APP,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的基金账户及份额信息查询服务。建设行业性的机构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为机构投资者提供集中化、标准化、自动化的基金投资电子信息流转服务。全面做好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信息平台上线工作,为行业参与养老第三支柱提供有力保障。稳步拓展沪深交易所基金通平台业务功能,为场外投资者投资公募REITs等场内基金提供补充性渠道。

九是不断强化行业合力。

压实基金托管人共同受托责任,强化基金财产保管、估值核算、投资运作监督等履职担当,着力扭转“重承揽、轻履职”、低费率低质量无序竞争等现象,推动基金托管人实现运营能力与监督履职同提升。督导基金托管人严控产品准入,严防运营风险。支持资本充足、运作稳健、能力突出的基金托管人开展公募基金运营外包等服务业务,研究推进基金托管人通过组织架构创新实现托管业务的集中化、专业化运营,鼓励基金托管人基于自身风险定价能力为托管基金提供流动性便利等增值服务。进一步发挥基金评价机构评价引领作用,引导投资者关注长期投资业绩、价值投资、理性投资,避免“盲目跟风追热点”,督促评奖机构着力提升奖项设置的专业性、科学性、权威性,避免行业“自娱自乐”。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作用,稳定市场预期,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督促行业机构完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自觉维护行业声誉。

除上述要点之外,《意见》还提出了厚植行业文化理念、着力提高投资者获得感等要求。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末,我国公募基金行业有152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包括138家基金公司和14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资管机构,合计管理规模超32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25万亿,私募资管业务7万亿,受托管理养老金资产4万亿。

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有序推进,这其中管理资产超过32万亿元的公募基金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基金行业成立20余年来,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导向,运作规范透明,风险抵御能力逐步增强,在树立资管行业制度标杆和培育大众科学投资理念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逐步满足个人投资者、养老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管理需求。

一是公募基金行业稳步发展壮大。2019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快速发展,公募基金规模由12.78万亿元增至25.08万亿元,全球排位由第8位升至第4位。同时,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权益类基金由2019年初的2.30万亿元增至2022年3月底的7.77万亿元,增幅达238%,权益类基金占比由2019年初的18%提升至31%。

二是公募基金财富管理功能进一步显现。截至2022年3月底,公募基金投资者人数达5.41亿,权益类基金投资者人数1.85亿。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各类养老金资产近4万亿元,养老金投资管理市场份额超50%。1998年以来公募基金累计分红3.96万亿元,近三个会计年度公募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17.19%。公募基金财富管理功能进一步显现。

三是公募基金支持国家发展战略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22年3月底,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合计5.42万亿元,较2019年初增长274%,占A股流通市值的8.12%。行业相继推出12只公募REITs、113只科创主题基金、8只北交所主题基金,投向绿色领域的公募基金规模超4,300亿元。公募基金在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四是公募基金监管规则制度健全完善。在《证券投资基金法》框架下,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主要目标,我会构建了以行为监管为核心、以机构和人员监管为主线的基金监管制度体系,通过10余个部门规章及近百个配套规范性文件,逐步形成了覆盖资管业务全链条、机构监管和人员规范的三大条线规则体系。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国务院金融委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公募基金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意见》的出台和实施,将有助于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进一步坚定深化改革,扎实推动监管转型,加快构建公募基金行业新发展格局。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