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跌幅高达99%,苦日子还没到头滴滴等139家预摘牌名单

报告财经
2022-05-15

导语:中概股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历史产物,毕竟这世界上并没有欧洲概念股、日本概念股、韩国概念股……从1992年华晨汽车登陆纽交所,中概股已经走过了30年,它们的使命会发生变化吗?仿佛站在十字路口的中概股,未来将走向何方?这是个重要问题。

1978年,中国打开了改革开放的大门,但资本市场与世界链接,要到20世纪90年代才拉开序幕,而后来在全球资本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中国概念股”也由此时诞生。

1992年10月9日,华晨汽车(NYSE:CBA)在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作为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华晨汽车也因此成为“中概第一股”。

1993年7月15日,香港迎来了第一家H股上市公司青岛啤酒(00168.HK);同年,上海石化(600688.SH,00338.HK,NYSE:SHI)成为内地第一家同时在香港、纽约、上海三地上市的企业。

此后的30年间,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措施之一,一批又一批中国企业开始陆续试水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从H股(香港)、N股(纽约)到S股(新加坡)、L股(伦敦)……不断加快融入国际资本市场的步伐。

如今,中概股的主体已经从最初的国有企业,逐渐变为科技互联网领域的民营企业和创业公司。虽然30年间有很多公司被大浪淘沙,但也成长出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网易、拼多多等创造出惊人投资回报率的传奇公司,被全球投资者所津津乐道。

根据21数据新闻实验室发布的《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市值500强》榜单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在上海、深圳、香港等全球16个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上市公司共8276家,相比前一年增加534家;总市值141.98万亿元,相比前一年增长3.95%。(剔除已退市公司)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11日,境外的中概股已有377家,其中美股中概股280家。

目前,美国资本市场依然是容纳最多中概股,也是中概股融资规模最大的地方。但身处于复杂而多变的中美关系中,中概股也在30年间跌宕不断,几度起伏冷暖。从某种意义上讲,中概股既是中国对外开放、参与全球化的信心尺,也是中美关系的晴雨表。

最近一年多以来,动荡与下跌成为中概股的主题词。中信建投的一份研究报告称,2021 年2 月至2022 年3 月,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遭遇有史以来最大危机,280多只美股中概股总市值从去年峰值2.8万亿美元暴跌至1.4万亿美元,缩水一半。

而今年3月,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元素,裹挟着中美两国的监管政策变化和互相博弈,引发了中概股遭遇罕见的暴跌。

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2年4月11日,过去一年时间里,股价“打1折”(低点较高点跌幅超过 90%)的在美中概股公司是49家,股价“打2折”(跌幅超过 80%)的在美中概股公司有113家,合计已经占在美中概股公司接近一半。在今年3月的暴跌中,所有在美中概股的市值甚至下探到了1万亿美元以下。

实际上,最近一年多以来,中概股整体的颓势也与美股市场在2021年屡创新高的向上走势并不同步,这可能意味着中概股的估值体系发生了变化。

毋庸置疑,中概股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历史产物,毕竟这世界上并没有欧洲概念股、日本概念股、韩国概念股……30年了,它们的使命会发生变化吗?仿佛站在十字路口的中概股,未来将走向何方?这是个重要问题。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迎来“高光时刻”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21年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交易额占全球股市的45%。美国在资本市场上的地位仍是不可撼动。

“引进来”和“走出去”,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在诸多领域都采用的发展路径,资本市场当然也不例外。

闯荡华尔街,中概股们已经真切体会到外面的世界美好也危险,敲钟那一瞬的高光时刻,并不能掩盖时刻围绕身边的资本血腥。华尔街就像是一座“围城”——站在外面的人总是挤破脑袋想进去,已经进去的人又常常会有想要逃离的冲动。

现实摆在面前。一方面,如果公司市值被严重低估和边缘化,交投清淡缺乏流动性就无法有效融资,但又要支付大量费用和接受严格监管,还不如在回购成本较低的时候进行私有化,也可以防止潜在竞争对手或其他投资者进行敌意收购。

忧伤中概股:“跌到令人绝望”“全场1折起”

监管博弈再起,中概跌成“中丐”?

中概股三十年:未来走向何方

与此同时,摩根大通等投资机构开始大幅调低中概股的评级和目标股价,阿里巴巴目标价从180美元下调至65美元、腾讯从570港元下调至265港元、美团从295港元下调至90港元、京东从380港元下调至135港元、网易从195港元下调至93港元……

摩根大通甚至发布报告称,从6至12个月的股价前景来看,中国互联网企业“不可投资”,股价难以预测。

“跌到令人绝望”“比股灾还股灾”“三天跌掉一个时代”“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深不见底”“中概股已经全场1折起”“中概互联已经变成‘中丐互怜’了”……(注:中概互联即易方达中概互联网ETF,是市场上规模最大的中概股指数基金,其净值在近一年内一度下跌了超过52%。)

除了自叹“被割到韭菜根”的普通股民,很受伤的还有互联网大厂的员工们,因为他们很大一部分收入是以股票形式发放的。

“我签入职Package(薪酬包)的时候,公司股价是180美元,后来最高涨到210多美元,但现在跌到了20美元左右。”一位头部互联网大厂的员工TK非常无奈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因为自己是单身,经济压力不大,因此选择了股票多现金少的薪酬方案。

如今,眼看着自己的收入以百万级别缩水,TK只能安慰自己去做“时间的朋友”。“我现在逢人就说,要不买点儿我们公司股票吧,打1折,跟入职差不多,还不用在公司996。”TK说。

如果说互联网大厂的股票或许还能“和时间做朋友”,那么对于绝大多数中长尾中概股而言,前景就非常令人担忧了。

根据Wind数据,截至4月11日,280家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总市值约2068亿美元,其中,市值低于5亿美元的有242家,市值低于1亿美元的有203家,这些小市值中概股中,已经有超过七成跌破发行价。

根据富途提供给《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的数据,无论是美股中概股还是港股,都是“僵尸股”遍地,流动性分布极不均衡。比如,在美中概股中有57%日均成交额不足300万美元,有41%日均成交额不足100万美元;港股中概股中市值前5%的公司占据了73%成交额,市值排名TOP10的公司又占据了其中86%的成交额。(统计区间为2021年9—11月)

中概股暴跌的主要因素比较复杂,内因和外因都存在,双重因素累加所形成的恐慌情绪,导致了投资者信心不足。

“过去一年来,中概股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已经被扰乱了,任何风吹草动,甚至一个明显的虚假信息,都会杯弓蛇影,引发市场的剧烈波动,这说明投资者对于中概股的信心已经非常脆弱,‘预摘牌名单’只是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最近美股在暴跌中缓过了一口气。通胀担忧与美债收益率均从高位回落,市场受到提振,科技股龙头集体反弹,带领三大指数全线收涨。

然而,美股的整体回暖,中概股却没份参与。

热门中概股指数昨晚收跌近6%。而该指数自今年2月中旬的高点一路向下,2月16日至今累跌近33%,已经回到去年7月初的水平。

在昨晚公布财报的三家明星中概股中,阿里巴巴低开低走,收跌6.28%;哔哩哔哩跌逾6.8%;小鹏汽车高开低走收跌近5%。另外两位造车新势力也未能幸免,蔚来汽车跌7.3%、理想汽车跌逾3%。

区块链以及在线教育行业跌幅在所有中概股中居前。区块链公司中:第九城市跌近18.5%,亿邦国际跌超16.5%,嘉楠科技跌超11.5%。

在线教育领域:高途跌超15%,新东方跌近14.5%,一起教育科技跌14%,好未来跌超11%,有道跌超10.5%。

“摘牌威胁”又来了

中概股的一蹶不振,自然少不了“阴魂不散”的特朗普影响。

上一次热门中概股指数单日跌幅几乎达到6%,是3月24日。当天,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最新通告称,已通过临时修正,《外国公司责任法案》正式落地。

尽管这份“预摘牌名单”设定了3年缓冲期,但中概股公司可能因监管要求而被摘牌的担忧和恐慌,还是快速在投资者中蔓延开来。

该法案主要包含两项内容:

1、如果外国公司连续三年未能通过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的审计,将被禁止在美国任何交易所上市;

2、上市公司需披露自己与该国政府的关系。

而中概股的普跌主要被归因为,该法案第一条中的PCAOB于昨天就法案中如何确定“不能有效实施会计监管”的认定细则征求意见。

这意味着这个虽然大名叫《外国公司责任法案》,其实小名叫《中概股责任法案》的监管政策,已经全部起草完毕,即将进入实质性执行阶段。不符合监管政策的中概股最早将于2024年3月摘牌。

上个月,PCAOB在官网列出了目前在年报审计过程中遭遇审计障碍公司的详细清单,共计262家。其**有中资公司236家(内地公司171家,香港公司65家),合计基本覆盖了近90%的中概股。

回看《外国公司责任法案》其实中概股并迎来没有什么新的坏消息,只不过是从去年12月就传出的坏消息,一天比一天更加确定,一天比一天更加临近而已。

从这个角度看,中概股持续的走低,也是对于美国证监会手中的“豁免权”或者中美关系的“反转”,逐渐失去了信心

不过,更重要的是,美股投资者对于美国是否会加息已是草木皆兵。

正如周三CPI指数飙升引发的大跳水。美联储近期的动作基本都是在暴跌后出来安抚民心,等民心差不多稳了,再出来吹一吹加息的风。

美联储现在的处境基本就是骑虎难下,每次危机过后都说,看,我骑的稳着呢,但所有人都觉得它就快掉下来了。

因此,除了一直在讨论的环境、环境、环境,中概股除了占个“中概”,本质上还是“股”,跌跌不休之中,公司本身大概也难辞其咎

2020年全年,265支中概股过半数实现正回报。包括富途控股、哔哩哔哩、拼多多在内的13支个股股价一年累涨350%以上,蔚来更是以一年11倍的涨幅一骑绝尘。

喝了美联储的水,迟早要还的。

5月9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又扩容了「中概股预摘牌」名单。而这,距离上一次的88家名单还不到一周时间。动作可谓越来越密集。迄今,「中概股预摘牌」名单已上升至139家。

SEC官网名单链接https://www.sec.gov/hfcaa

SEC已公布的7批预摘牌名单,分别为:

第一批:5家,百济神州(BGNE)、百胜中国(YUMC)、再鼎医药(ZLAB)、盛美半导体(ACMR)、和黄医药(HCM);

SEC称,基于《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FCAA),如果,外国上市公司连续3年,未能提交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所要求的报告,SEC有权将其从交易所摘牌。

第二批:1家,微博(WB)

据悉,微博于2014年4月17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于2021年12月8日在香港主板二次上市。

第三批:5家,百度(BIDU)、爱奇艺(IQ)、富途控股(FUTU)、Nocera(NCRA.PINK)、凯信远达医药(CASI);

对此,百度称,「公司一直在积极寻求可能解决方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保持在纳斯达克市场及香港联合交易所两地挂牌。」

第四批:12家,微宏(MVST)、中汽系统(CAAS)、大全新能源(DQ)、康乃德生物(CNTB)、金融壹账通(OCFT)、Green Vision Bio(GVBT)、传奇生物(LEGN)、搜狐(SOHU)、新濠影汇(MSC)、新濠博亚娱乐(MLCO)、Logiq(LGIQ)、诺亚财富(NOAH);

2000年,搜狐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作为中国门户网站代表,在美国资本市场已有22年历史了。

第五批:17家,知乎、诺华家具、LOVARRA、万春医药、瑞幸咖啡、极光移动、Scientific Energy、中国食品、Value Exchange International、泽尔西西医疗集团、Entrepreneur Universe Bright Group、中比能源、中网载线、尚乘国际、百世集团、理想汽车和贝壳;

就在次日4月22日,知乎立即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首家以双重主要上市方式回港的中概互联网公司。

第六批公司包括:京东(09618.HK)、拼多多、哔哩哔哩(09626.HK)、网易(09999.HK)、小鹏汽车(09868.HK)、蔚来(09866.HK)、华能国电(00902.HK)、中铝(02600.HK)、满帮集团、腾讯音乐、汽车之家(02518.HK)、华住(01179.HK)、中通快递(02057.HK)、携程(09961.HK)、东航(00670.HK)、南航(01055.HK)、中国移动(00941.HK)、有道、宝尊电商(09991.HK)、科兴等共88家。

这一次,可谓被涉企业最多,监控范围最广,影响最大。在美国SEC的影响之下,「中概股」经历了一波集体「杀跌」。

此次第七批;被列入「预摘牌」名单的企业分别是:新氧、羚羊企业、爱点击、陆金所控股、库客音乐、兰亭集势、叮咚买菜、金山云、滴滴、趣头条和51Talk。

中美还在积极沟通

据报道,SEC目前推进实施的《外国公司问责法》,主要是要求外国在美上市企业向SEC提供审计底稿。

作为呈现真实财务数据的最重要文件之一,大多数海外上市公司对审计底稿实行的是「属地管理」原则。

目前《证券法》规定,「未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境外提供与证券业务活动有关的文件和资料」。

面对美国监管部门的更严格的要求,国内一直在进行相关规则的完善和明晰,双方也一直在沟通中。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3月16日召开专题会议指出,关于中概股,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

国家证监会也表示,会继续加强与美方监管机构的沟通,争取尽快就中美审计监管合作达成协议。

对于被列入清单的企业而言,有的企业希望探索积极可能的方案,遵守法律规定,以保护股东利益。

也有的企业则准备从美国纽交所退市,并寻求从港交所上市。还有的企业寻求「双重上市」或「三重上市」,以应对「预摘牌」。

躲不过的杀估值

值得注意的是,在昨晚美股的集体反弹中,特斯拉也没份参与。

因此,除了环境,杀估值也是部分中概股涨不起来的主要原因

新能源汽车股的泡沫在今年以来越来越频繁的提及。以蔚来为例,去年5月至今的总涨幅超过800%,这还是在进入2021年后大幅回调了近50%以后的结果。

而高估值,并不是新能源车独享的“优惠”。中概股的参与者大都是国际机构投资者,由于地理上与这些企业开展业务的区域相距遥远,文化上也存在一些差异,因此许多中概股并无法得到公允的定价

除了收水的预期,在本轮牛市中,随着互联网券商的兴起,中概股的参与者开始趋于多元,随之而来的也必然是估值向理性的回归。

在估值回归的同时,在中概股中占比较高的几个行业,可能也迎来了重新思考增长逻辑的时候

3月27日,受美国拜登3万亿美元经济计划的刺激,隔夜美股三大股指集体上涨,道指、标普500指数均创出历史新高。

而在美股一片欢腾之下,中概股集体重挫。听到这里,是不是跟昨天的行情完全一致。

但还有更一致的,那就是在3月底的中概股重挫中,领跌的也是在线教育。

在消息面上,国家对校外培训行业整顿趋严,两会期间多次被代表提出的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的提案在3月底落实到了一些地方性的具体措施。

昨晚,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称,教育部正研拟更为严格的新规定对校外培训加以压制,一方面旨在减轻学生压力,一方面也希望藉由降低家庭生活成本来提升生育率。

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可能将对校外培训机构出台新规,线上教育行业最近也不太平,猿辅导和作业帮都因虚假广告、课程定价误导消费者等行为遭到了250万元罚款的顶格处罚。

可见,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教育培训行业在今年都增加了许多监管层面上的不确定性。

而头部互联网科技公司的下跌,一方面可以归结为反垄断法案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受疫情影响,互联网企业纷纷在2020年获得了超预期的利润。

根据机构的一致预测,相较于2020年,中概股中互联网企业今年的总利润会整体下滑20%左右。不过,这是所有疫情红利的公司都无可避免的,比如奈飞和迪士尼等流媒体巨头。

因此,当前机构投资者对于中概股的态度,可能会多一些观望,少一些冲动。

尾声

目前,包括阿里巴巴、网易、京东、新东方、携程、百度、哔哩哔哩等在内的13家中概股已经完成了回港上市。

根据港交所要求,回香港二次上市需要跨过会计合规记录、市值、年收入等一系列的门槛。现在至少有20多家公司已经符合了二次上市快速通道资格。其中,除个别公司在考虑私有化退市外,其他的绝大多数中概股都在为二次上市做准备,甚至有些已秘密在港交所递表。

而不符合的100多家公司,恐怕都在期待着港交所把门槛锯掉一些。3月底,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在接受外媒访问时表示,正考虑允许二次上市的非科技企业使用同股不同权架构在港上市。但这些公司的命运仍然比已经符合条件的公司更悬一点。

结合前面的讨论,“估值偏见”是中概股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货币流流动性收紧、行业监管的不确定性、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等问题也正在一一浮现。

也就是说,中概股面前这条坎坷的路,还得走上好一阵子。

参考资料:

《中国经济周刊》中概股三十年:未来走向何方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2705760444025285&wfr=spider&for=pc

http://finance.ce.cn/stock/gsgdbd/202205/12/t20220512_37575178.shtml

https://www.sec.gov/hfcaa

晒晒更赚钱
晒晒你的盈亏单,秀秀虎友们的实力!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发表看法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