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有点惨。。

路人甲同学
2021-03-29

知乎在美股上市,首日就破发了,确实有点惨,不过近期中概股整体的市场环境都不算好。但我发现一个现象:不知道为什么,知乎上市,很多人却开始关心豆瓣以后怎么办。

这种关心在我看来有点莫名其妙,因为在我看来,就现状来看,两者根本不是一种导向的产品,定位也不一样,可比性实在是不高。

这些关心豆瓣的人,往往都在惋惜,说豆瓣衰落了,豆瓣太惨了,上市困难重重,未来前景黯淡。

豆瓣在衰落吗?客观来说,现在的豆瓣,相比巅峰时期是差了太多。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也是豆瓣用户,当时看到豆瓣上那么多书影音条目和各种小组,很快就喜欢上了。

那一段时间我在豆瓣上加过许多小组,写过一些内容和照片,跟着电影榜单看了许多电影…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非常有意思,在豆瓣上也认识了一些朋友,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渐渐不再登陆,曾经的朋友也大多悄无声息的不知去向了。

这几天,我又浏览了一下豆瓣,书影音内容还是有着不断的更新,小组活跃度似乎比以前还要高。但互联网上已经没多少人提及豆瓣了,现在豆瓣最受关注的可能是电影评分,和一些八卦小组的爆料帖子,但也仅此而已。

或者我们大大方方承认,现在的豆瓣的影响力,已经不能和微博、公众号、知乎这些内容平台相比了。

有人说豆瓣的衰落是因为豆瓣的管理者太清高了,太喜欢跟用户赌气,我觉得这种说法未免有点过于自以为是。豆瓣现在的衰落有很多理由,也错过了太多的成功机会,但绝不可能是赌气这种原因。

在早期的中文互联网时期,豆瓣是作为顶流社区存在的,大神云集,汇集了众多的优秀创作者。这些年,豆瓣坐拥上亿用户,却沉默了。

马后炮一下,豆瓣上的社交模式和众多顶级创作者,是可以诞生出微博、公众号这种产品的,抓住任何一个机遇,豆瓣都不可能是现在的这个样子。

在PC时代,豆瓣的定位是书影音百科+社区,用户通过搜索相关内容来了解豆瓣,再进入社区进行沉淀。但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这些不适用了。之前的互联网流量入口来自于搜索引擎,现在却变成了APP、自媒体等信息流。

而在移动互联网天翻地覆的2011年左右,豆瓣干了啥呢?豆瓣一口气设计了将近10个APP,把豆瓣网的各个功能分割,相互独立,结果到2016年时豆瓣APP日活都不到百万。

我一直觉得微博很厉害的一点就是:可以让吸引眼球的内容得到爆炸式的传播,引起受众的参与,这样活跃度才会越来越高。而在豆瓣上,这种情况截然相反,优质的内容创作者得不到太多的关注,更别谈利益和变现。

比如这几年爆火的咪蒙、张佳伟、留一手…他们最早都是在豆瓣写字发帖的。我就以咪蒙举例子,07年开始玩豆瓣,多年过去只有10万多点粉丝;15年下半年开微信公众号,被封杀前拥有千万级粉丝。

豆瓣的社区氛围非常不利于传播,更限制了优秀创作者的发展。当其他能够更好的兑现才华的平台出现时,豆瓣很容易就被抛弃。这些优质内容的创作者大批的离开了豆瓣,转战微博、知乎和公众号。

另外,豆瓣内部运营思路我一直觉得也比较奇葩。豆瓣有很多功能,都是变现的利器。比如早期的“同城”,既有着陌陌探探等社交元素,还有着同城的演出信息,这又相当于大麦网,但是这个功能在豆瓣上实际上基本处于瘫痪状态,运营都心不在焉。

再比如,其实在2010年,豆瓣小组的流量已经占据了豆瓣全部内容的70%以上,面对这种情况,正常互联网公司应该高兴还来不及,但是豆瓣却采取限流、打压等,最后小组功能既没有被管好,也失去了爆发的热度。

现在想,可能豆瓣老总阿北一开始就没想把豆瓣打造成大众社区,有一个传闻不知道真假:2005年,豆瓣刚成立时,阿北甚至想把豆瓣注册为一个非营利组织。

细究起来,阿北还真未必把所谓的商业成功看得那么重要。我们说豆瓣衰落了,是因为豆瓣不被资本关注、没有那么大影响力了。但其实,豆瓣还一直被用户使用着,甚至用户量并不算小。

今年豆瓣已经16岁了,和过去相比,它确实有点惨,也远不如资本市场上那些弄潮儿那么闪亮。但我有个感觉,它很可能是活得更久的那个。

如何看待知乎上市破发?
中国最大问答式在线社区知乎3月26日登陆纽交所,首日股价破发,你怎么看?你认为知乎何时能涨回发行价?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