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加税,冲突加剧!

laoduo
05-17

盘后消息:

美国恢复对东南亚四国太阳能产品征收关税。

这4国的光伏产品,都是国内厂商在海外的组装厂。

以下游组件和电池为主,上游硅料和硅片基本没有。

简单理解为,面粉是从中国运到东南亚的面包厂,贴个牌再卖到美国。

东西都是中国的,无法直接出口美国,绕个路而已,美国自然心知肚明。

这个事件其实不算预期之外。

一方面美国正在拨款自建光伏上游和中游,还有大额补贴,所以美国指责他国用补贴倾销市场,到底在骂谁。

一方面美国大选在即,双方都要在对中国强硬的立场上加码,光伏加税只是这个play的一部分。

那么对光伏板块的业绩有影响吗?

有,但影响不大。

因为解决方案有很多。

东南亚四国加税,可以换到别的地方(比如搬去不在名单的菲律宾或印尼)继续贴牌,换个组装的地方而已。

还可以学宁德时代,在美国建厂或者技术入股分钱。

前文写过光伏领域某支架厂,在美国和沙特建厂,赚的盆满钵满,闷声发财,这就属于有前瞻性的布局,今年股价也因为出海涨了90%多。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当初华为被禁止台积电代工之前,疯狂的下了一轮订单,屯了好几年的量。

现在轮到美国的光伏下游着急了,要不要在加税之前赶紧补库呢,把库存都买了吧!

所以这个事情有利有弊。

从政治博弈的角度来说,这只是对美国选民态度的一次表演,选上了,后续的事情可以再议,选不上,回头新官上来直接推翻。

从光伏行业的解决方案来说,可以搬家,可以美国建厂,选择很多。

这个方案最大的bug和后门,就只是限制了从这四个国家出口而已。

再退一步说,中国光伏产业依赖美国市场吗?

并不,并不是缺了美国没法活。

这几年陆续在布局欧洲和南美,以及未来两年最重要的中东地区。

有庞大的产能和足够低的成本,但凡适合光照的地区都有市场可以开发。

这个事件今晚公布后,我咨询了光伏行业从业的朋友,他们均表示意料之中的,业内早有预期,甚至在未出消息之前,已经通知美国下游客户可能收紧尽快补库。

给卖方对此事件的结论做参考:

利空落地,期待拐点,过往历轮周期,高补贴高扶持的情况都无法持续。

虽然我没卖方这么乐观,但目前光伏真正的问题,还是产能出清的问题,而不是出口受阻的问题。

这又回到了产能博弈的起点,头部企业赌的是我有现金流,活下去卷死后排,后排赌的是停产检修熬过周期再创辉煌。

其实就是比谁的现金流更健康,活的更久而已。

从这个角度来说,根据制造业历史规律,一定是头部存活,赢家通吃的结局,后排企业在IPO断档,定增不批的大环境下,现金流断掉后是熬不住的,早晚要出清。

其实如果有真正跟踪光伏行业的朋友,你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头部企业正在逆周期扩张!

逆周期什么意思呢?就是在行业低迷期,反而扩产加码产能。

可参考隆基和通威近期公布的巨额订单(约400亿)就能理解。

扩张的底气在哪里?

在于头部企业对行业逆周期的理解,以及手里有足够多的现金流。

有钱就会任性,上游企业账面放着巨多钱,就是这么玩的,但中下游如电池组件可玩不起,会成片倒下。

希望这个出清过程来的更快,更猛一些。

最后写个结论。

本事件最后谁最受伤?还是美国的下游厂商啊。

本来吃着火锅唱着歌的,拿着廉价产品赚的好好的,一声令下,成本增加了50%,找谁说理去?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