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银理财净利润“腰斩”,规模收缩,新总裁毛焱能否破局?

每日财报
04-30

来源:机构投资家 郑新

去年银行理财公司业绩普遍承压,农银理财净利下滑54.67%,管理规模收缩10.61%。

从部分银行披露的年报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实力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历经2022年四季度的债市巨震后,国有行系理财子公司规模滑坡数千亿后一蹶不振,股份系理财子公司则一举反超。

2023年,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的净利润和管理规模都位居行业前三。在国有行中,4家净利润出现下滑,5家管理规模有所收缩。其中,农银理财与建银理财的两项指标下滑幅度最大。

农银理财在2022年度公司净利润高达35.23亿元,而在去年便跌至15.97亿元,同比降幅达54.67%。在理财产品规模上,2023年农银理财为1.59万亿元,同比下滑10.61%。

银行理财业绩分化,农银理财净利“腰斩”

自2018年4月资管新规落地,国内理财市场开启一个新的时代。2019年5月,伴随着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建信理财挂牌成立,银行系统的理财子公司队伍日益壮大。

在今年1月,浙银理财获准筹建。至此我国银行理财公司已扩容至32家,其中股东背景为国有行的有6家,股份行12家,城商行8家、农商行1家、合资行5家。据不完全统计,当前仍有广州农商行、成都银行、西安银行、齐鲁银行等中小银行在“候场”获批设立理财公司。

近期,随着银行年报的相继披露,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业绩相继浮出水面。从统计数据来看,2023年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业绩出现较为明显的分化。在公司净利润和管理规模上,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中的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包揽前三名,而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的业绩整体表现不佳。

在管理规模上,六家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总管理规模达8.4万亿元,同比2022年下降7.46%;在净利润上,六家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实现净利润79.54亿元,同比2022年下降33.23%。

除工银理财、交银理财外,剩余4家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的净利润均出现下滑。2023年,中银理财、农银理财、建银理财、农银理财分别实现净利润为16.28亿元、15.97亿元、13.23亿元、8.41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2.19%、54.67%、53.42%、33.85%。

其中,农银理财的净利润下滑幅度最大。而据《机构投资家》了解,在2022年农银理财以净利润35.23亿元,跻身净利润“30亿元俱乐部”,位列业内第二,仅次于招银理财。那么是何原因导致农银理财的净利润“腰斩”呢?

农银管理规模缩水,产品代销渠道受限

农银理财作为农业银行旗下从事理财业务的全资子公司,在开业当年(2019年)便净赚2.96亿元。2020年、2021年,农银理财分别实现净利润9.91亿元和17.21亿元。2023年是其成立以来,公司第一次净利润下滑。

而导致公司盈利下滑的原因之一,便是产品管理规模的“缩水”。2023年,农银理财产品规模仅1.59万亿元,同比下滑10.61%。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显示,截至2023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6.80万亿元,同比降幅为3.07%。显然,农银理财大幅跑输同行整体。

其实,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波动影响,理财产品净值波动严重,居民理财投资风险偏好下降,理财产品销售规模增速普遍放缓。

据《机构投资家》了解,在国有行中,有5家的理财产品规模出现下滑,其中农银理财与建信理财在规模上均呈现两位数下滑,建信理财规模较上年同比下滑约21.55%至1.50万亿元。招银理财虽以2.55万亿元的理财产品管理规模位列业内第一,但较上年仍同比下滑4.49%。

规模的收缩则进一步导致理财子公司盈利的下滑。从目前已披露具体数据的18家理财子公司来看,这18家公司共实现净利润233.12亿元,而其中有11家公司净利润下滑。就连位列净利润榜首的招银理财,在2023年净利润也同比下滑11.22%,跌至31.9亿元。

对于农银理财这类国有行子公司而言,母行的渠道优势十分显著,但以直销模式为主的发展方式也使其规模增长受限。反观部分股份制银行,积极开拓代销渠道,增加客户触达率,推动了其理财存续规模的增长。譬如,截至2023年末兴银理财的行外销售管理保有规模是8700亿元,较去年初增长70.32%;光大理财非母行代销规模达4786亿元,较去年初增长99%。

下调业绩比较基准,降费、创新拓客增收

在理财市场承压的背景下,银行理财子公司动作不断。

今年3月,农银理财发布公告称,2023年以来,债券静态收益率出现幅度较大的下降,保持低位。基于当前市场情况变化,自2024年4月26日开始的封闭期起(含当日),“农银安心·半年开放”第2期人民币理财产品的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由3.65%(年化)调整为2.60%-2.90%(年化)。

所谓“业绩比较基准”,是指基于过往投资经验及对理财产品存续期内市场波动的预判而对理财产品设定的投资目标,不代表理财产品的未来表现和实际收益。受市场收益率的波动和权益市场的调整,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收益下行,使得业绩比较基准不得不进行下调。

与此同时,农银理财还频频“降费”,通过,调整管理费率让利投资者。去年12月8日至12月31日期间,农银理财对旗下一款开放式人民币理财产品采取费率优惠,直接免去该产品销售服务费和投资管理费,并将托管费降至0.01%。

虽然短期来看,降费有助于增厚投资者收益,一定程度上缓和当前市场尴尬局面。但长期来看,降费空间有限,长此以往也不利于行业和公司的健康发展。同时,费率并非投资者的唯一考量,还要综合考虑产品业绩稳定性、服务水平等因素。

所以,农银理财还在产品上进行创新。农银理财推出乡村振兴“天天利”“时时付”“丰收悦享”等系列乡村振兴主题理财产品,规模峰值近1000亿元。支持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主题理财产品存续15只,规模133亿元。完善养老金融理财产品体系,丰富养老理财产品货架,服务客户超6万户。

ESG主题方面,农银理财持续推出 ESG 主题理财产品,2023 年新发行 ESG 主题理财产品 26 只,年末 ESG 主题理财产品共 50 只,规模 368.83 亿元。

《机构投资家》注意到,在今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了毛焱农银理财董事、总裁的任职资格。而原总裁段兵已回归母行,任职农行金融市场部总裁。新总裁的上任,能否带领农银理财走出增长困境,我们也将拭目以待。 $农业银行(601288)$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