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新能源「掉队」:李书福打不过王传福?

懂财帝
03-17

图片

2024年,吉利新能源车销量目标约81.16万辆,比亚迪剑指400万辆,双方的差距或进一步拉大。

©️懂财帝出品 · 作者|嘉逸

2024开年,被比亚迪压制了近两年的吉利汽车稍微松了一口气。1-2月,吉利汽车销量32.49万辆,领先比亚迪0.11万辆。

 

这是自2022年王传福抢走“汽车之王”宝座后,李书福的第一次逆袭。

 

但这并不值得庆贺。1-2月的销量排名,吉利已滑落至行业第四,较前两名——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均有10万辆以上的差距。而2017-2022年,吉利汽车曾经连续五年称霸。2023年,吉利汽车销量位居行业第三。

 

更严峻的危机是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的「掉队」。李书福曾先后提出两个版本的“蓝色行动计划”,但乘联会发布的新能源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显示,吉利去年仅占据6.1%的市场份额,排在比亚迪、特斯拉、广汽埃安之后。

 

今年前两个月,吉利奋起直追,同时发力纯电和插电混动,其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2倍多,达到99334辆。但和比亚迪(销量322767辆)相比,吉利新能源车规模仍不足其三分之一。

 

李书福继续重仓加码。今年,吉利新能源车业务设定了66%的增长目标。据此粗略计算,其销量至少要达到81.16万辆。

 

对手虎视眈眈,王传福正面迎战,继续扩张。比亚迪打响价格战,并将2024年销量目标定在400万辆,增量接近100万辆。

 

如果经营目标都能实现,“旧王”吉利汽车与“新王”比亚迪之间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

 

 

01 | 吉利「掉队」,比亚迪「登顶」

 

“起了个大早,赶了晚集”,这是很多人对吉利新能源造车的评价。

 

李书福曾是全球传统汽车品牌中,最早开启新能源转型的掌门人之一。

 

他早在2015年就喊出“蓝色行动计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90%以上。

 

李书福押注油电混动路线。同年,吉利改造旗下爆款燃油车帝豪,推出了“油改电”版本吉利帝豪EV。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帝豪EV销量超过1.7万辆,在国内A级纯电动轿车销量榜中排名第二。2017年,销量超过2.3万辆。

 

不过,有行业人士透露,帝豪EV的销量增长一部分来源于吉利投资的网约车平台曹操专车。曹操专车于2018年初披露的数据显示,其已拥有1.2万辆吉利帝豪EV。

 

吉利尝到了甜头,开始押注其他细分赛道。2018年,子品牌领克转型新能源,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2019年,吉利成立子品牌几何,加码纯电赛道。彼时的品牌发布会设在新加坡,时任吉利汽车CEO安聪慧甚至亲自站台,并对标特斯拉,将几何定位“做东半球最好的电动车”。

 

然而,残酷的现实给了吉利当头一棒。

 

在内部,被寄予厚望的几何汽车反而最先“溃败”,首年销量仅1.2万余辆,其中还包括了曹操专车的采购订单。2020年更是惨淡,销量仅1万辆出头。

 

与此同时,2020年末,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仅5.2%,距离90%的目标相去甚远,“蓝色行动计划”宣告失败。

 

行业环境剧变,更是让吉利如梦初醒。政策端,主管部门延长了新能源汽车补贴和购置税优惠政策,但吉利重点布局的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却被排除在覆盖范围外。

 

另一方面,造车新势力穿越“生死线”,加速崛起。在二级市场上,比亚迪、蔚来的市值相继超越港股吉利汽车。

 

吉利意识到汽车行业拐点已至,迅速启动战略转型。2021年2月,吉利发布新版“蓝色行动计划”:其一是主攻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包括油电混动、插电混动等。

 

其二是发力纯电智能汽车,正面参与市场竞争。一个月后,极氪成立。

 

但差距已经落下。2022年,新能源车爆发式增长,王传福率领比亚迪实现销量186.85万辆,力压吉利(143.3万辆),成为“汽车新王”。年内,比亚迪市值一度超过万亿。

图片

注:吉利销量数据包含油电混动;比亚迪销量数据仅统计乘用车。

 

2023年,双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比亚迪持续放量,乘用车全年销量达到302.44万辆,吉利销量168.65万辆。其中,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301.29万辆,吉利48.89万辆,不足比亚迪的六分之一。

 

行业地位一升一降,反映在资本市场,投资者明显更青睐“迪王”。截至3月12日收盘,比亚迪市值5970.75亿元,吉利市值约合人民币814.84亿元,二者市值差距达5155.91亿元。

 

 

02 | 二十年「造车竞赛」

 

新能源时代,吉利“掉队”,比亚迪逆袭超车,都不是偶然。

 

草灰蛇线,20多年前或许就已埋下伏笔。

 

2001年,吉利“持证上岗”,正式从造摩托车转型造燃油汽车。

 

同年,一千多公里外的深圳,已经成为全球手机电池大王的王传福也开始谋划造车。但与李书福不同,他想造的是电动汽车。

 

而当时,无论是技术、政策还是市场,条件都不成熟。王传福只得“曲线救国”,先操盘燃油车,积累造车经验的同时,不断为电动车研发“输血”。

 

与之相比,李书福更热衷于“资本游戏”。2010年,吉利“蛇吞象”,成功收购沃尔沃。2015年提出“蓝色行动计划”后,吉利仍积极向海外扩张,先后收购了马来西亚宝腾汽车、英国跑车品牌路斯特,以及买入奔驰母公司戴姆勒9.69%的股份。

 

当然,吉利新能源业务还是获得了一部分资源支持,但却意外押错了技术路线,其推出的帝豪EV、帝豪GSe等都是“油改电”车型。

 

根据官方政策,油电混动汽车无法享受相关优惠和补贴,这直接导致上述车型的竞争力大幅下滑。吉利误判形势,也错失了转型的黄金时间。

 

这期间,比亚迪成功建立起了技术壁垒,研发出了刀片电池技术和DM-i插电混合平台。尤其是插电混动技术,帮助比亚迪抢到了合资燃油车品牌手中的很大一部分蛋糕。

 

截至2023年末,比亚迪插混动力乘用车销量143.81万辆,几乎占总销量的一半。而3年前,插混动力销量仅为4.8辆,3年间增长了近30倍。

 

嗅觉敏锐的吉利迅速调转车头,先后推出纯电专属架构SEA浩瀚架构和混合动力技术品牌“雷神动力”,并发布多款车型。

 

但时移势易。现如今,在吉利庞杂的品牌和产品库中,还没有一个强势的新能源品牌或车型。

 

以极氪为例,2023年累计交付118685辆。同期,特斯拉的经典车型Model 3在中国区的销量超过14.7万辆,比亚迪秦更是超过48万辆,一个车型就顶上吉利新能源车全年的销售规模。

 

究其原因,品牌力和产品力的缺失要归咎于吉利的多品牌战略。过去几年,吉利想要“多点开花”、相互协同,吉利、沃尔沃、极星、极氪、几何、枫叶、smart等品牌都推出了新能源汽车。

 

但结果却是各个子品牌相互抢夺资源。如几何和枫叶均为纯电汽车,前者的价格区间在5.97万-20.78万之间,后者的价格区间仍定在6.88万-15.98万之间,在内部就形成了竞争。

 

最终,枫叶给几何让路,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时间和资金成本都已经耗费。

 

另一个原因是,吉利母品牌和子品牌之间的联系松散。

 

在比亚迪,王朝系列、海洋系列、方程豹和仰望都基于母品牌的支撑,它们借力消费者的信任,能迅速起量。

 

在吉利内部,沃尔沃、睿蓝、极氪等品牌并非全资控股,经营思维、管理、销售体系亦有差异,实际上很难与母品牌协同作战。

 

高层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在对标大众集团时表示,2024年,协同创新,聚力向上尤为重要。

 

但具体怎么做,尚未提及。随着高层态度自上而下传达,吉利或许会有一些新的变化。

 

 

03 | 李书福如何解题?

 

尽管“汽车狂人”李书福已经退居幕后,但对他而言,重夺行业第一或许仍极具吸引力。

 

今年初,比亚迪掀起价格战后,吉利针锋相对,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全面降价。

 

以1月上市的吉利银河E8为例,该车型对标比亚迪汉EV,发售时的价格比汉EV冠军版3.4万元。虽然汉EV随后也调低了价格,但目前,吉利银河E8起售价仍低4000元,且部分配置甚至更高。

 

不过,价格战是一场马拉松。整体来看,吉利新能源车的规模效应和资金实力还是逊于比亚迪。

 

比亚迪最大的优势是销量超过300万辆,能够将研发、采购、模具等摊薄至最低。同时,其年度净利润接近300亿元,现金储备超过550亿元。

 

与之相比,吉利新能源车销量不足50万辆,品牌众多,规模效应弱。去年归母净利润仅52亿元,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28.5亿元。

 

但“资本高手”李书福仍有腾挪的空间。去年11月,为了获取资金支持子品牌的发展,吉利出售了1亿股沃尔沃汽车股份。今年初,吉利计划减持沃尔沃集团1.4%的股份。

 

同时,吉利正积极推动子品牌上市。2月23日,吉利旗下路特斯Lotus在美国上市,最新市值50.65亿美元。极氪也已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开提交了IPO招股书,估值130亿美元。

 

如果极氪成功上市,吉利汽车的财务压力将大幅减轻,还有望收获一笔投资收益。

 

价格战虽然见效迅速,但并非车企唯一的突围路径。

 

李书福“烧钱打仗”的同时,也在着力打造智能生态优势。过去几年,吉利投资时空道宇、亿咖通,收购魅族,相继布局卫星、芯片、手机、汽车等领域。

 

对此,有行业人士认为,汽车加速从电动化转向智能化,吉利推动卫星通信、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融合,打造天地一体化出行生态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

 

李书福“连横”,王传福则是“合纵”,全力向产业链纵深挺进。比亚迪公开投资事件中,被投标的大多集中于半导体、芯片、新材料、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发展思路迥异,折射出的是两位造车大王不同的成长路径和特质。

 

李书福是浙江人,农家出身,但敢闯敢拼,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意欲将吉利打造成为“新能源时代的大众集团”。

 

王传福是安徽人,研究生毕业,专研电池。曾因为造车,致使比亚迪股价暴跌,但他始终信奉技术的力量,如今成为“汽车新王”。

 

当前,中国新能源渗透率已达到31.6%,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会达到60%,还有一倍的增长空间。

 

新能源战事刚行至中场,李书福和王传福,很难说谁最终能拔得头筹。但目前来看,比亚迪确实处于领先地位,吉利已明显落后。

 

李书福比王传福年长3岁,如今,他面临的挑战更多,压力也更大。

 

参考文章:

1 | 科创板日报,《李书福VS王传福,谁才是造车之王?》

2 | 虎嗅APP,《比亚迪的价格战,要挖合资车的“祖坟”了》

3 | 晚点Auto,司雯雯,《比亚迪 “防守式” 调价:12天8款主力车降价》

说明:数据源于公开披露,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END—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