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信永丰“人事震荡”引发业界思考

阿尔法DeepFund
03-06
小公募如何留住“明星”,一直是一个最大的难题。

近日,圆信永丰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范妍或将离职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公募圈。

据了解,范妍目前已提交辞职报告,离开圆信永丰或进入倒计时。但也不排除公司极力挽留的可能性。

关于离职原因。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范妍与圆信永丰新任总经理高健在规模诉求上存在分歧。

高健与圆信永丰之间有个对赌协议—— 3年做到1000亿规模,但圆信永丰的规模尚不足400亿,所以高健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加快新产品发行节奏、增加路演频次、接手二级债基等。而范妍更想专心做投研,加之本身管理规模也不算小了。

其实,对于各家基金公司的总经理而言,或多或少的都会有着对于规模的渴望,高健作为圆信永丰新任总经理自然也不例外。

其上任后不久就曾表示:“对于基金公司而言,要恪守信义义务,搭建完善的投研体系,与时俱进做好投顾服务,让基金业绩与规模实现良性循环,努力成长为规模超千亿元的精品店。”

面对彼时规模尚不足400亿的圆信永丰,该如何补齐剩下的600多亿缺口,高健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强优势、补短板。

继续完善投研体系,在继续发展权益投资的同时,加大对固收类产品的布局力度,满足投资者对稳健类产品的需求。同时,适度激励,营造融洽向上的团队氛围,为员工提供充分的个人成长与发展空间,留下优秀的人才。

而眼下,刚刚为圆信永丰规划好下一个十年的高健,在上任后不到半年,便很可能要失去公司投研团队的核心成员,这无疑给3年做到1000亿规模的目标进一步徒增难度。

作为公司的一员老将,范妍早在2014年初加入了彼时处于初创期的圆信永丰。

从医药研究员到基金经理,从与其他基金经理共管产品到独当一面,从5亿的管理规模到成长为百亿基金经理,再到掌管着公司的半壁江山,成为圆信永丰的“台柱子”,过去十年间,范妍见证着公司的成长与变化。

但重大业务对单一核心人员的依赖,在任何行业都是一种潜在风险。对于基金公司的大股东而言,当基金公司的规模增长,在相当程度上与单一基金经理发生密切联系,这实际上也会成为一个问题,对于中小基金公司而言尤甚。

为此,许多基金公司通过优厚的奖金或者职级的提升,与公司旗下的明星基金经理深度绑定,以减小他们离职的可能性。

但这样的方式,本质上并不能减缓明星基金经理离职给公司带来的负面冲击,华夏基金的做法或值得借鉴。作为最早尝到明星基金经理甜头,也最先吃到苦头的基金公司,华夏基金产品战略的转变,让平台优先于明星基金经理的做法,也是一条值得借鉴的思路。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