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移山”到“打牛”,盒马开启“小份量低价战”

光子星球
01-19

零售行业价格战到了2024年还没有熄灭的迹象,眼下,盒马与山姆的价格战来到第三回合。

早在8月盒马推出“移山价”,此时涉及到的品类有限。10月13日,盒马持续加码,下调20%线下商品的价格,品类涉及到5000多款。近日,盒马上线“移山打牛”,宣布安格斯150天谷饲牛肉全面降价将牛肉作为开年降价的重点品类,预示着盒马已经能够饮马山姆的护城河了。

更为重要的是,“移山打牛”的背后,盒马已经在货源地撕开了一条口子,以直采的方式向国内用户输出更适合本地化的产品。

“低价”只是表象,过去几年盒马不断扩充与整合货源,“移山打牛”实际上也折射出国内新零售与国外同行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

小份量也比大份量便宜

山姆的成功源于供给侧和消费侧两端的筛选。

在消费侧,借助付费会员,山姆筛选出自己的目标用户:生活在一二线城市,追求生活品质的中产家庭。在供给侧,通过精心挑选,优中选优,4000个SKU降低了运营成本,从而让利给消费者。

两端筛选,使得山姆能够以集约化的方式,高效完成匹配,从而获得增长。

不过,山姆面向“中产家庭”的消费定位,遇到了东亚城市化进程的挑战——大家庭解体,城市中更多是三口之家,甚至独身的小家庭。

大包规客观上提高了绝对单价,也存在较高的损耗,然而山姆的大包规更适合于欧美中产家庭,却并不适用于国内。

国内新中产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群更需要小包规,尤其是以城市白领、独居人群、学生等为代表的消费主力人群,大包规再便宜,囤货仍然会有很高的损失。本土企业显然更懂国内用户需求,因而我们看到,盒马在过去一段时间,不断推出小份量产品。

小份量带来另一个好处是总价相对更低,消费者单次购买的金额更少,从而能够匹配更多碎片化的需求与场景,继而覆盖更多人群。

除此之外,本轮价格战还出现了新的趋势——小份量低价。照理来说大份量,每单位的价格往往更低,然而盒马把小份量的价格做到了大份量之下。

有媒体日前将盒马“移山”系列中的120款“山姆同款”,并计算了克单价,有九成(108款)商品盒马比山姆更便宜。

例如盒马400g/39.9元的澳洲肥牛卷,每千克99.8元;山姆1.1kg/118元的同类产品,每千克价格为107.3。我们从中也发现,那些价格稳定、毛利空间很低的大牌中,盒马每单位的价格依然低于山姆。例如雅诗兰黛红石榴洁面乳每单位992元,而山姆则要1076元。

另外,包括乳品烘培、粮油速食、水果蔬菜、美妆个护、家清日用、酒水饮料,以及休闲零食等品类,盒马的每单位价格都比山姆同类产品价格更低。这意味着盒马在生鲜大类中有着极强的差异化能力。

如果说此前“移山”还只是停留在品类低价上,那么如今盒马的小份量低价,则是在展示其供应链肌肉。

供应链“肌肉”

盒马不断完善的供应体系和原产地,是实现小份量低价的基石,也是其频频花式“移山”的最大资本。

去年年末,盒马与纽澜地、月盛斋、天谱乐食3家企业就在海外建立直采专供牧场达成重要合作,首批3个牧场位于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将为中国消费者供应源头直采、全程冷链直达的新鲜牛肉。

过去,凭借沃尔玛在全球巨大的采购量,山姆对上游供应链有着极强的把控能力。据了解,山姆手握在华澳洲谷饲100天牛肉的八成资源,这是国内企业难以企及的优势。而今,盒马联合三家国内源头供应品牌,从源头打破了山姆的垄断,实现直采。

零售竞争的本质从来都不是低价,而是供应链效率、能力的比拼。经过多年“发育”后,盒马这类国内新零售巨头逐渐拥有了更为充分地供给,聚拢了更多用户,两侧彼此拉动下,提升了效率,从而降低了成本。

主要两种策略,一种是围绕产地建立一套高效供应体系,例如盒马鲜花,盒马在云南布局了45个直采鲜花基地、1个鲜花产地仓以及覆盖全国盒马门店的15个销地仓。另一种是就近挖掘区域市场优质产地,2023年9月盒马在京津冀地区,开辟了9个“盒马村”,品类覆盖黄桃、玉米、西瓜、蜜薯、鸽子蛋等。

两种供应方式使得盒马既可以提供极具价格力的产品,同时也能确保品质。

供给资源持续积累之下,盒马自有品牌率持续攀升,截至目前,自有品牌的SKU已超1200种,自有品牌的销售占比超过35%。

伴随着供应链成熟,盒马可以从整合与直采中减少流通环节中的成本与加价,让利给消费者,否则盒马不会在日前开启折扣化转型。

因此,站在这个角度,当下盒马与山姆的价格战,本质上是供给势力的竞争。从“移山打牛”,到小包低价可以看到,盒马似乎比山姆更理解这个十多亿人口市场的底层需求。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