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木匠:一把梳子的匠心

格隆汇
2018-06-07

作者:格隆汇·迷榖

这周与朋友逛街,从楼上拐到下一层,旁边角落有家$谭木匠(00837)$,或许是木质的格调,与周围相比,更显得格外的宁静。每把梳子都做得非常精美,令人不免多看几眼。

港股因为一些因素,不大看小股票,这时想起谭木匠也是一家在香港的上市公司。打开K图,成交量看,就如那角落处的谭木匠店一样,很安静,然而股价自上市以来,一点点地往上走。

这原来是只大牛股,涨了这么多年,估值仍然给的不高,仅9倍PE。

1

没有右手的木匠

市场给这点估值也是可以理解的,谁曾想一把梳子竟然做成了一家上市大公司。然而,你更想不到的是,把这门生意做成功的人竟然是位没有右手的木匠。

谭木匠的创始人谭传华1957年出生于重庆开县下面一个小镇,在家中排名第三,人生原本大概率是中国一位农民的轨迹。然而,18岁的时候谭传华下河炸鱼失掉了右手,这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无疑是十分残酷的,这意味着他不能从事农业劳动。

失去右手之后的谭传华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把自己封闭起来,苦练左手写字和画画。到了1976年,年仅19岁的他,还成为了一名老师。

1980年,老师做腻了之后,他揣着50块钱开始浪迹天涯。不过他走得也不远,就去了云南,在昆明呆了一段时间,50块也花完了。谭传华开始了流浪生活,按照他的说话就是,还好在最饥饿的时候抑制了自己想要讨饭的冲动,不然现在就不可能是谭木匠的老总,而是昆明丐帮长老了。

他在那个时候想起自己还有一身手艺,就是绘画,他给一个小伙子画了一幅画像,赚了2块钱。这两块钱给了他活下去的动力,也给了他一个流浪的终止吧,毕竟在昆明转悠了两年多也没有什么成就,还是回老家吧,流浪不靠谱啊,差点就饿死了。

说起两元,谭传华的人生与两元挂钩。在谭木匠的官网上,第一阶段还是“2元钱的故事”。

第二个2元就是在深圳谭传华花了2元买了把木梳,并且回家自己仔细研究打磨,生产出第一把木梳成功卖了2块钱,而这个2元就是上面图片所展示的,一直收藏在谭木匠公司的展厅里,是谭木匠第一笔收入。

也正是这2元钱的收入,让谭传华更加坚定要做梳子这门生意。

1997年,谭传华准备大干一场,大干一场都需要钱,当时因为固定资产作抵押,银行都不愿意贷款这个靠生产小梳子为生的小企业。

1997年8月19日,谭传华在重庆一家报纸上打广告:谭木匠工艺品有限公司招聘银行。全国乃至1000多家媒体蜂拥而至,争相报道,随后在金融界、企业界都引发一系列关于“银企关系”的大讨论。

有了银行支持的谭木匠知名度也空前高涨,毫无疑问的成了中国梳子第一品牌。

1998年3月7日,谭木匠与第一家加盟商连锁店签约,从此开始了特许经营的发展之路。通过特许加盟的方式,谭木匠逐渐在全国建立了分销网络,并在高档小木制品市场独占鳌头。就凭着销售梳子镜子,谭木匠的营收过亿。值得一提的是,这么多年里,谭木匠一直只做着那把小小的梳子,没有有钱就想浪,去干一番“大事业”。

谭传华自己本人是一名虔诚的基督信徒,他表示,在浩瀚的宇宙中,自己只是地球上一粒小小的微尘,所以一定要保持谦卑之心。而谭木匠也是这样一个品牌,看起来像样,但其实也很微小,自己只想好好做梳子,别无二心,并没打算要成为什么世界五百强,只希望谭木匠这个品牌能在世界生存500年。

2

港股市场上的一股清流

一个企业多多少少都会带有创始人的影子,谭传华算是生意中的老艺术家,而他带领下的谭木匠也算是港股上市里的一股清流。

清流作风在年报中表露无疑。一般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假如业绩不好,首先都是把宏观数据拉出来走一圈,原材料又上涨了,受到了什么的冲击,国人消费水平下降,balbala之类。但是谭木匠却不一样,它会年报中诚恳地正视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比如下面这个,其实最新发布的2017财报中,谭木匠的业绩已经有所好转,对于一家只是卖梳子的企业来说算不错,但是它仍然表示自己做得不够好,过于保守和缓慢,线下业务增长乏力等一系列问题。

又比如,2016年的年报,看起来一点官腔都没有,完全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写出来的。

无论在外人看来,还是谭传华自己对于谭木匠的评价都表示:谭木匠只是在做一门小小的生意而已。确实,发展20年了,谭木匠仍然是在卖一把梳子,上市这么多年来,也只是不断加强设计还有增加新的店铺,但是在产品和品牌方面是中规中矩的,没有明显的扩产能,也没有各种收购。

拥有工匠精神的谭木匠团队加强研发,比如研发减少材料的变形、裂口和防蛀,从而改善品质,增强使用寿命。截至2017年12月31日,谭木匠共拥有专利47件,其中发明专利16件。做一把小小的梳子都能获得专利,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不到的。

在设计方面,谭木匠还充分利用社会设计师参与其中,2016年的时候在其官网举行的设计大赛,每月评出3名优秀作品并且给予1万元人民币的奖励。到了2017年,谭木匠举办了四次大赛活动和两次年度大奖评选活动,吸引参设计师多达4108名,提交作品有4474件,站内浏览达230万次以上。

除此之外,谭木匠的企业官网也是十分接地气的,有着以前那种BBS社区的感觉。谭木匠官网上有个专栏叫“企业文化”,上面都是由员工自己自发撰写的感悟以及日记。比如下面这篇:关于转账支付的思考。

还有一些是谭木匠门店的店主自己撰写的,比如这个,关于收错款的故事。

还有很多很多的小故事,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自行上谭木匠的官网浏览,笔者就不在这一一发了,因为实在太多了,他们从2012年开始撰写。

还会在官网上发布一些电子刊物,主要都是讲述员工的故事以及最近的一些活动记录等。做得也是十分接地气和亲切。

3

它到底赚不赚钱?

老艺术家管理层加佛系清流企业文化,这家企业的业绩会是怎样呢?

下图是谭木匠近几年的营业收入,可以看到2012-2014年都维持较为稳定的增长,但是到了2015、2016年传统渠道受到冲击,业绩开始下滑,经过调整,2018年止跌,并且有14.5%的增速,营业收入去到3.72亿港元。

谭木匠在定价策略上,也很注意体现出品牌地位。一是高价,谭木匠的梳子,最便宜的18元,最贵的超过200元,普通的黄杨木梳子的价格是38元。和地摊或商店中看到的几元钱一把的梳子相比,价格的差距非常大。也因为这样,所以谭木匠的毛利率是很高的,基本维持在65%左右。

咋一看,营业收入也就3个多亿,但是净利润却有1个多亿,这么算下来净利润率很高了。

截至2017财年,谭木匠的总店铺数目为1275家,虽然总的目前有变少,但是新开门店也很多,主要是摒除陈旧的经营不善的店铺,开始更好、质量更高的体验门店。而这个策略在2017财年也有体现出成效,2017财年线下渠道营业收入为2.58亿港元,同比增长11.7%。

谭木匠销售的产品类别分别有:梳子、镜子、组合礼盒。本以为梳子单品卖得是最好的,结果占大部分收入来源的是组合礼盒。

其实组合礼盒也是梳子、镜子组合而成的礼盒产品,售价较高,一般都几百块左右。

另一方面,除了销售收入之外,由于谭木匠的员工有50%以上都是残疾人,所以政府每年都给谭木匠增值税退款上千万,就拿2017财年披露的来说,就退了2047万人民币。

这家公司是没有任何负债,截至2017年手里现金结余还有2.15亿人民币,而且大部分还是来自于2009年上市前募集资金得来的,一直都没花完,真是节俭持家啊。

虽然受到不少国外品牌的竞争,但是目前来讲,品牌梳子的销量中,谭木匠仍然居于高位。

从上市至今都每年都派息,并且赚到的钱也不会乱花乱搞,都拿去买理财产品,或者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保守吧。

谭木匠作为传统零售,20年了,不仅没到下,还能赚钱,实在算是厉害,只是这个行业而言,天花板基本已经看到了,想象空间比较少,谭木匠自己也很坦白地说过,自己确实是在做一门小生意,单品很少,而看管理层最近回复投资者的话,表示没有意向开拓新的东西,仍然只想做好梳子,所以一时半会指望谭木匠有个高速增长还是比较难的。

谭传华曾经表示,谭木匠大部分资金都是花费在研发设计上,基本都是口碑为主,很少打广告。下图是谭木匠近几年的广告宣传费用,确实在2011、2012、2013、2014年广告支出方面较为稳定,2015年开始,营业额开始下滑(具体可以回顾前面我放过的营业收入走势图),而谭木匠的广告支出也开始激增,2016、2017年基本去到1千万的广告费,而在2011年的时候只是239万人民币。从这个广告支出可以看出,谭木匠虽然在用心在产品,但是毕竟市场空间有限,而且近几年电商海淘的冲击,比如英国梳子品牌Tangle Teezer等的热销,也分化不少谭木匠的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中国人或者说全球大部分消费者,对于梳子是没有什么追求的,而且现在流行凌乱美,有时候梳完之后头发反而塌塌的,未必是喜欢的效果。也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梳子的追求能向吹风机那样火热起来?希望美妆博主们加把劲吧,谭木匠也许就靠你们了。

4

结尾

港股市场上老千多,做大事的公司也多,谭木匠这种乖巧的小企业在港股市场上显得十分不起眼,哪怕是小小的钱,只要有钱赚就觉得满足。上市筹资来的资金一直到现在都还没用完,每年都把钱拿去买理财,可以理解为保守,也可以理解为稳健。

谭传华自己也表示说,谭木匠的目标不是成为世界500强,而是存在世界上500年,这才是谭木匠的终极目标。所以,谭木匠不会为做大而做大,却不失为一个小而美的公司。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像谭木匠这样的公司是可以适当关注的。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 old_gun
    2022-06-11
    old_gun
    工匠精神,独树一帜
发表看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