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复盘+6个人创造了962亿美元利润!

港股复盘:今日恒生指数跌0.53%报18479.37点,结束10连涨;恒生科技指数跌2.13%报3922.54点,恒生国企指数跌0.7%报6526.67点,恒生红筹指数涨0.95%报3803.85点,大市成交1134.24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额为21.42亿港元。

盘面上,科技股领跌, $网易-S(09999.HK)$ 跌近5%领跌蓝筹,麦格理下调其目标价; $快手-W(01024.HK)$ 跌逾4%, $美团-W(03690.HK)$ 跌近4%, $腾讯控股(00700.HK)$ 跌1.19%, $小米集团-W(01810.HK)$ 跌0.88%, $哔哩哔哩-W(09626.HK)$ 跌6.03%, $阿里巴巴-SW(09988.HK)$ 跌1.82%, $京东集团-SW(09618.HK)$ 跌2.12%。医疗保健板块跌幅居前, $阿里健康(00241.HK)$ 跌逾4%, $药明生物(02269.HK)$ 跌近3%, $京东健康(06618.HK)$ 跌逾2%, $药明康德(02359.HK)$ 跌1.84%。消费股走低, $阿里影业(01060.HK)$ 跌逾3%, $华住集团-S(01179.HK)$ $海底捞(06862.HK)$ 跌逾2%。工业、原材料板块逆势走高, $三一国际(00631.HK)$ 涨逾12%, $中国铝业(02600.HK)$ $福莱特玻璃(06865.HK)$ 涨逾4%。

港股复盘+6个人创造了962亿美元利润!(除了港股互联网公司外,这个板块也可以关注)

$恒生指数(800000.HK)$ 在昨天港股复盘内容里头,我讲过,我说已经十连涨了,短期肯定是有调整需求的,所以如果担心,那就提前减仓做应对,今天盘中,我也有让交易员在牛牛圈粉丝群里头提示,六十分钟图短期有回踩需求,担心的和仓位重的朋友可以提前做应对。

这位置的调整,其实无需特别担心,是市场正常释放获利盘和压力位置的调整,后续多一点可能也就是调整到18250附近,强一点的话可能今天休息一下明天就上去了,想折腾的可以减仓做T,不想折腾的可以耐心持股待涨,目前趋势是明朗的,但是切记,仓位很轻的,不要着急一下子高位满仓梭哈,不然回头又得来骂我了,说就是因为你看多,你不是说趋势没问题的嘛....

我倒不是担心你们骂哈,咱主打的就是实打实,不想整那些虚的,还是那句话,调整的时候不必悲观,涨上去了也别盲目乐观,而是应该理性思考,理性判断,才能做出好的交易决策。三月初的时候,我说港股要起来,大家都跌麻爪了,我一直反复跟大家讲,跌到低位了,一定要坚持住。这次不一样,当时是天天挨骂,有不少人无法理解怎么炒股,怎么赚钱,天天骂我是庄托,要害大家进去接盘。

其实如果能在低位持续买,摊低了成本,后边一反弹,很容易就解套并开始赚钱。如果能部分资金反复做几次波段,底仓成本就会持续降低了。简单来说,跌的时候分批加码赚筹码降成本,涨到一定程度再开始分批减仓、赚钱。现在涨上来,可以继续观察,如果后续继续大涨,就找机会分批减仓;如果后续窄幅震荡,就卧倒不动;如果后续回调,就继续找机会定投加码。虽然反向操作,比较逆人性,但是相信这里还是有部分朋友学会了。

港股,昨天已经十连阳了,十连阳意味着什么,来看这张图:

港股复盘+6个人创造了962亿美元利润!(除了港股互联网公司外,这个板块也可以关注)

现在是什么阶段,不用再赘述了吧。别屁股刚开始暖热,就准备离开凳子,未来两三年,中国核心资产会是倍数级别的超高回报。指数才刚站上年线,并且年线还没有走平和上翘。一般来说,年线走平和上翘,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两三个月。在此期间,指数只要在年线附近,都是长线布局的机会。

所以,当下市场氛围虽好,但也要适当注意,不要过于去追涨和追高。最优是买在中级调整之后,如果实在担心没有中级调整怕踏空,也尽量买在阴线时和横盘时。不是计较这几个点的差价(对于长期投资来说微不足道),主要是怕一买入就短线被套,影响后面的心态和节奏。下棋有个术语,叫“临杀勿急”,说得有文采一点就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

港股复盘+6个人创造了962亿美元利润!(除了港股互联网公司外,这个板块也可以关注)

这两天,一年一度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又开完了,昨天美股复盘的牛牛圈内容聊了下大会内容亮点总结,上图是伯克希尔总部全员,总共26个人,其中做投研的基金经理、研究员总共7个人,芒格去世后,目前算上老巴还有6个人。其他人都是打杂的,有行政,有财务,有修电脑的。

就这6个人,2023年公司创造净利润962亿美元,苹果公司2023年净利润969亿美元。但是苹果公司员工总数达到10几万人。做投资这行,从来不靠人海战术,很多机构总觉得弄一堆基金经理,研究员就能做好,其实不然。投资这行比的是对这个世界,对体制,对行业,对公司的认知深度,以及一些投资体系,风控方法。

如果一个人认知的深度足够深,完全可以超过1亿普通人加起来共同商量做出来的业绩。因为完全明白这行是怎么回事,所以巴菲特公司做投研的人一直很少。因为真正懂投资的人很难招到,也很难培养。

而我们每一个个人的股票、基金账户,其实就跟伯克希尔的公司账户差不多,都是投资参股,控股集团公司,只不过他们那个账户里钱多一些,咱们账户里钱少一些,除此以外就没啥区别了。最终能取得什么样的投资成绩,主要还是取决于个人对很多事物的认知深度。

港股复盘+6个人创造了962亿美元利润!(除了港股互联网公司外,这个板块也可以关注)

上图是过去20年,标普500指数和伯克希尔股价走势。这要是在咱们港股A股,这个过程股神得被股民、基民骂死。

----------

港股方向上,我觉得大家除了互联网公司外,感兴趣也可以关注一下港股医药板块:

这板块连跌 4 年的港股,确实是全球资本市场的洼地,甚至比A股还便宜不少。港股市场主要有4大主力行业,互联网、生物医药、金融地产、可选消费。在全球资金开始流入港股市场时,识别度最高的互联网近期已经连续大涨,腾讯大涨近 50%,美团接近翻倍,京东、 $携程集团-S(09961.HK)$ 、快手、B站等涨幅也不小,最弱的阿里都涨了 30%。

这个位置的互联网,我长期依然看好,但短线调整压力是越来越大了。至于金融地产,有地产放松限购的利好,但一到两年来看,不确定性还是比较大。可选消费这一块,之前跟大家也分享过,但类似 $安踏体育(02020.HK)$ $海底捞(06862.HK)$ $泡泡玛特(09992.HK)$ 等,涨幅也比较大了。

现在港股还在绝对底部的板块,当属生物医药了。医药板块低位、低估值,集采趋向于温和,政策转向扶持,早就是明牌。2024年初,创新药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创新药被定义为新质生产力;发改委牵头的A4纸横空出世,全产业链支持医药产业。特别是近期,北京、广东的医保政策陆续落地,胰岛素集采价格也在让利药企,政策利好在逐步落地。相比A股,港股有更多优质的创新药企。

不过,投资医药行业对专业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风险也比较大,用指数化一揽子投资是更好的方法。我长期关注的恒生医药ETF(159892)就还可以,其前十大重仓分别是 $百济神州(06160.HK)$ $石药集团(01093.HK)$ $信达生物(01801.HK)$ 、药明生物、 $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 $康方生物(09926.HK)$ $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HK)$ $巨子生物(02367.HK)$ $翰森制药(03692.HK)$ 、京东健康,都是医药行业的核心资产。

ETF也是一个好的选择,当然如果自己有选股的能力,或者看图分析交易的能力,肯定单选公司会性价比高,收益也会更高,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平时工作也比较忙的朋友,则可以考虑ETF指数哈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