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商业评论

IP属地:河南
    • 潮汐商业评论潮汐商业评论
      ·06-05

      在618集中上新,蕉下、VVC们为何押注拼多多?

      编辑|Ray 自前两年崛起的防晒产品,今年依旧热度不减。 头部品牌蕉下,2020年入驻拼多多,如今年销售额已过亿元。而自去年起重点押注拼多多的时尚防晒品牌VVC,很快销量翻番。这两家公司,不约而同在618之前上架了新品。比如,仅防晒配件VVC就在拼多多上架了百余款,针对拼多多用户专供的3款防晒衣,蕉下期待其均能成为百万级畅销单品。 近两年来,越来越多头部品牌加速布局拼多多。在这里,他们以质价比产品满足海量用户的需求,也透过百亿补贴,打爆一个个单品;通过观察海量用户的选购行为,他们较其他商家更早嗅到涌动在细分赛道里的商机。 01 618前夕品牌密集上新 随着防晒服逐渐破圈,防晒衍生出更多场景,商家们开始拓宽经营主阵地,拼多多就是其中之一。 2011年,VVC着手生产防晒服,如今是这个赛道的成熟玩家。近7亿元的年销售额中,线下商超、礼品等分销渠道占比近六成,同时,VVC也在传统电商平台开设了线上直营店。 自去年起,VVC开始重点押注拼多多。今年3月,这家公司在拼多多上新了数款联名防晒衣,专供拼多多用户。此前这家公司在拼多多尝到了甜头:2022年平台销售额500万元,去年这一数字涨到了1200万元。 四年前,蕉下开始布局拼多多,去年在拼多多的销售额已过亿元。今年618大促前夕,蕉下首次在拼多多上架了3款渠道专供的防晒衣。对此,蕉下的期待是“每款都能成为销量百万的畅销单品”。 防晒服饰市场井喷式增长,是解释蕉下、VVC等品牌在拼多多取得傲人业绩的原因之一。但不可忽视的是,拼多多海量的用户需求,构成了商家增长的又一动力。 早在三年前,每年就有近9亿人打开拼多多,挑选商品、下单,他们占移动互联网用户大盘的七五成。人群上,既有来自下沉市场的县城中青年,也有来自一二线的都市人群,他们同样诞生了防晒需求。 VVC已备好现货参加拼多多618百亿补贴 比如VVC,这家公司在拼多多的核心用户,
      16评论
      举报
      在618集中上新,蕉下、VVC们为何押注拼多多?
    • 潮汐商业评论潮汐商业评论
      ·05-29

      这个夏天,你还爱喝无糖茶吗?

      【潮汐商业评论/原创】 “天突然就热了,一出门就渴,何以解忧?唯有冰饮啊。”Tina感慨道。 可进入便利店,原本计划买瓶无糖茶的Tina,选来选去最终拿了一瓶电解质水。用她的话来说:“出了好多汗啊,先补点水吧,上午在办公室泡的茶已经喝两杯了,总得趁着放风换个口味嘛。” 近两年,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化”、“无糖化”的持续追求,无糖茶饮成了饮料市场当之无愧的热门赛道。 据亿欧智库发布的《2023中国无糖茶饮行业白皮书》,通过分析天猫淘宝平台近五年的无糖茶饮料销售额发现,无糖茶饮在线上的销售额从2018年的4679.5万元,到2022年达到44730.7万元,五年间实现了近10倍的增长。 01 「拥挤」的无糖茶饮赛道 从低糖、代糖、到无糖,中国茶饮料消费市场一直变化升级。 从1997年三得利推出的无糖乌龙茶进入国内市场开始,一场关于无糖茶饮的争斗便正式拉开序幕。此后,新产品纷纷登场亮相,2004年统一旗下的无糖茶饮茶里王,进入大陆市场;2011年,农夫山泉推出无糖茶饮东方树叶…… 直至去年,无糖茶饮市场迎来爆发期,步入高速增长的新阶段。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无糖饮料行业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无糖茶贡献了110%的同比增长。 面对热闹异常的无糖茶饮市场,几乎所有饮料品牌都在摩拳擦掌。据媒体统计,2023年全国共有157个无糖即饮茶单品在市场流通,其中新品就占到64个之多。 今年以来,更有不少水饮品牌相继推出了无糖茶新品。 康师傅推出“茶的传人”原味无糖茶,共有闽南铁观音和云南普洱两种口味;统一推出全新无糖茶产品春拂绿茶;雀巢茶萃宣布推出无糖茶“水仙乌龙”和“茉莉花茶”;娃哈哈推出茉莉花茶、正山小种、大红袍和青柑普洱四种口味的茶饮品,加大无糖茶饮料布局;东鹏饮料推出“普洱上茶”和“茉莉上茶”两种新口味;康师傅上新无糖茉莉花茶、无糖和低糖乌龙茶新品,并
      34评论
      举报
      这个夏天,你还爱喝无糖茶吗?
    • 潮汐商业评论潮汐商业评论
      ·05-24

      电商下半场的「私域」新解

      【潮汐商业评论/原创】 在过去半个月里,姜庆霞辗转至上海和广西南宁出差,在刚刚返回家中的第二天,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自制的鸡汤米线,同时也是她即将要售卖的产品。 姜庆霞在外企工作几十年,临近退休时离开原来的岗位,投身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出现在她朋友圈里的老母鸡、鸡蛋、淮山面线甚至是青汁,都是她多次使用、有些还是亲自去源头工厂考察过的产品,打算近期慢慢推荐给她群里的姐妹们。 图片来源:姜庆霞朋友圈 谈到未来,她的语气满是想要“大干一场”的欢欣鼓舞,“这几年行业发展很快,平台入驻了很多好品牌,政策支持力度也很大,想要努努力抓住这波机会。” 姜庆霞其实是很多流量主的缩影,电商行业里经历了大风大浪,也承载着很多小微创业者的商业梦想。 01 电商流量“困境”与“生机” 三十而立,如今电商二十九岁。 一句“互联网下半场”定调了中国互联网走向,也重新书写了传统电商的故事。 自1995年,中国第一家B2B电商平台“中国电子商城”上线,中国电商行业已经发展了二十九年,几乎伴随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整个历程,而故事里一条清晰的脉络就是“流量”,流量的“潮起潮落”影响着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电商。 截至去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移动电话用户总数为17.27亿户,增长空间几乎见顶,其中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 9.15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6967万人,占网民整体的83.8%。 中国电商的二十九年,是在风起云涌中度过的。基于互联网的东风,整个“上半场”可以说是在巨大流量红利灌溉下生长的顺风局,但如今,随着流量红利见顶,整体互联网产业好似被流量“诅咒”一般增长渐缓,电商行业也是如此。 即便是近几年乘上“流量快车”的直播电商,也躲不开“天花板”的压力。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等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直播电商三个关键数据指标——市场交易规模、用
      74评论
      举报
      电商下半场的「私域」新解
    • 潮汐商业评论潮汐商业评论
      ·05-14

      为什么巴奴涨价2元,大家都不同意

      【潮汐商业评论/文】 “你看这是什么。”Andy拿起手机,把服务员刚端上来的涮肉拍给了朋友。 “七片牛肉。” “不,这是88块钱。” “……” “吃起来也没有到那个地步啊,怎么现在吃个火锅要这么贵。”Andy摸着钱包肉疼道。 从海底捞“涨价道歉”到巴奴“土豆片事件”,再到“火锅锅底贵”上热搜。近几年,“价格”与火锅行业的纠缠似乎就没断过。 从过往的经历看,食安固然是消费者心中的重要防线,但激起的水花却远不如火锅企业们的「价贵」。 如今,当消费越来越理性,“88元7片牛肉”的巴奴们又该如何应对? 01 火锅行业:频现「价格」丑闻 2020年3月,彼时堂食刚刚恢复,“报复性消费”还未到来,海底捞却因“报复性涨价”登上了热搜。起因是有北京的消费者反映,海底捞的血旺半份从16涨到23元,一片土豆1.5元,米饭7块钱一碗,引发了大众的讨论吐槽。 虽然海底捞很快做出回应,涨价是受疫情及成本上涨影响,整体菜品价格调整控制在6%,各城市实行差异化定价。但依旧难以平息消费者心情,随后,海底捞对于涨价一事公开道歉并宣布菜品价格恢复到涨价前的标准。 去年2月,巴奴毛肚火锅因“18元5片天价土豆片”事件登上热搜。巴奴解释称,售卖菜品为富硒土豆,因此价格偏高。但一个月后,由于“土豆切开后硒流失不达标”进行下架。半年后,巴奴再次因“挂羊头卖鸭肉”被推入舆论中心,旗下超岛自选火锅北京合生汇店售价约合80元/斤的高钙羊肉卷,被检测出了鸭肉成分。 今年五一期间,有网友反映称巴奴火锅北京门店部分菜品涨价2元至4元,涉及到拽面、茴香小油条等菜品,再次引发大众讨论。 …… 近几年,每每“海底捞巴奴们”出圈,总离不开跟「价格」有关,要么是明里暗里地涨价,要么是菜品与售价的相关性“离谱”,即便巴奴已经解释土豆不是普通的土豆了,消费者依旧不买账。 那么,消费者怎么就总要揪着“巴奴海底捞们”的价格不放?与此同时,“涨
      52评论
      举报
      为什么巴奴涨价2元,大家都不同意
    • 潮汐商业评论潮汐商业评论
      ·05-08

      没有一个人能逃过“霸道总裁爱上我”

      【潮汐商业评论/文】 从重生爽剧到**丝逆袭再到霸总强制爱,Gina已经数不清这是刷到的第几个“狗血”短剧了。 “好久没见冷少这样笑过了……” “顾宴城,你……”(啪)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同样的剧情、熟悉的套路,我快要对‘爽剧’脱敏了。”Gina无奈道。 近两年,又土又爽的短剧在国内爆火,“造富神话”被频繁曝出,如《拜托了,别宠我》分账票房破3000万;《闪婚后,傅先生马甲藏不住了》24小时充值流水破2000万等。这些信息恰好也勾勒出了短剧的火爆程度。 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0亿元。 短周期、低投入、高收益,成了短剧行业的代名词,一时之间,短剧成了国内炙手可热的赛道。 但是,在过去一年里短剧行业变局仍在进行时,“暴富”神话吸引着多方玩家下场押注,市场的极速膨胀一方面加剧内容同质化、粗制滥造、抄袭泛滥等现象,另一方面,经历过首波狂飙突进的红利收割后,短剧也迎来监管层面的收紧。 这意味着,短剧行业正面临着更深层次的考验。 01 爆火短剧玩不转了 短剧从2018年开始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一般短剧的集数在80-100集之间,每集都在五分钟之内,主要靠剧情密集的冲突和引人上头的爽点来吸引观众。 由于短剧节奏快、剧情精彩一时之间在国内“爆”了又“爆”,一部部作品接连“破圈”、席卷社交网络,堪称去年最热门的互联网细分赛道。艺恩数据-内容智库的数据显示,去年国内各大平台总计上线短剧约1400部,相比2022年增长逾50%。 但是就在短剧行业野蛮时,监管开始慢慢跟上。 2022年4月,国家广电总局便针对网络微短剧如何加强管理进行部署。去年11月,国家广电总局宣布启动为期一个月的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
      58评论
      举报
      没有一个人能逃过“霸道总裁爱上我”
    • 潮汐商业评论潮汐商业评论
      ·04-30

      从伊利金领冠逆势增长,看国产奶粉新「气象」

      【潮汐商业评论/文】 2023年,“升级”成为国内婴幼儿奶粉消费市场的关键词,这是行业最严“新国标”正式实施后的硬性要求,也是市场转向存量竞争后的现实所需。 在这场大浪潮的洗礼下,市场清晰可见谁是“裸泳者”,谁又能勇立浪潮之巅。让人欣慰的是,不少风雨中走过的国产婴幼儿奶粉企业,展示出强劲的韧性,真正做到了“市场变动,产品跟着需求走,行业升级,品质随着标准高。” 4月29日,伊利股份发布2023年财报,凭借科研、产品、渠道、服务四大维度的实力,伊利集团旗下奶粉及奶制品业务也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也展示了国产奶粉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 01 “硬气”—— 业绩逆势增长 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伊利奶粉及奶制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75.98亿元,同比增长5.09%。 要知道,近几年来,国内奶粉市场需求总量趋于饱和,品牌竞争日益激烈。顶着巨大的现实压力,伊利奶粉及奶制品业务仍然连续三年逆势向上,实现跨越式增长。 近日,权威调研机构尚普咨询还向伊利集团颁发了多项“第一”认证证书,其中,伊利奶粉荣登中国大陆奶粉全渠道市场全年销量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奶粉的行业领先地位不仅体现在销售总量这一“体重”层面,更体现在细分领域和超级单品这些“筋骨”和“脉络”层面。 在婴配粉有机奶粉领域,金领冠塞纳牧以严苛的“原生有机”标准,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信赖,成为中国大陆婴幼儿有机配方奶粉全渠道市场销量第一[1]。 在儿童奶粉领域,伊利QQ星凭借多元化产品矩阵和专业产品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高度认可,成为“中国儿童奶粉销量第一”。 仔细翻阅年报,不难发现,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婴幼儿这一重要市场和旗下婴配粉品牌金领冠功不可没。 据年报披露,2023年,伊利婴幼儿配方奶粉零售额市占份额提升至约16.2%,增速领先行业。金领冠以高增长态势稳居行业龙头位置。2023年,金领冠珍护成为母婴渠
      107评论
      举报
      从伊利金领冠逆势增长,看国产奶粉新「气象」
    • 潮汐商业评论潮汐商业评论
      ·04-23

      二手电商,“冲”向线下

      【潮汐商业评论/文】 “快看我最近的收获,这是闲鱼上买的八成新空气炸锅,这是在爱回收上买的手机,这是……”Grace听到关于二手商品的话题,便止不住的分享起来。 Grace并不是办公室里唯一喜欢逛二手平台的人,同组的Mica经常会把“不是新款买不起,而是二手更有性价比”挂在嘴边。“我的这个包和平板是我最近才入的,都是二手,感觉性价比超高。”Mica也兴奋地分享起来。 彼之敝草,我之珍宝,近几年二手经济的风吹了又吹。越来越多人选择通过二手交易的方式处理闲置物品,“买二手,用二手”成为一种生活潮流。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等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以来,中国的二手商品交易市场规模已达万亿元体量,目前处于高增长轨道,预计到2025年突破3万亿元,逐渐形成了以闲鱼、转转、爱回收为代表的三家二手电商平台和其他多家平台的“3+N”格局。 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如何在保持竞争力的同时获取新的增量,是每个二手电商平台当下需要面对的问题。而从流量时代到品质时代的变革,也让那群“生于”线上的电商平台或主动或被动地开始了一场关于线下的“探索”。 01 恰逢其时的二手经济 所谓的二手经济是指在商品的使用寿命没有结束之前,将其转售给其他消费者或通过重新利用再次投入市场的经济模式。 在国内,随着消费者对闲置物品态度的改变:从以往不屑一顾的“别人用过的旧东西”,到现在备受青睐的“高性价比好物”,“买二手”正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 根据《中国二手电商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调研报告(2022-2029年)》,我国二手电商行业用户规模及增速变化逐渐走高。从2015年到2020年,行业用户规模从0.11亿人增长至2.23亿人,其中2016年规模增速高达345.45%。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爱买二手商品了? 一是政策层面不断的推动,2024年3月13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
      126评论
      举报
      二手电商,“冲”向线下
    • 潮汐商业评论潮汐商业评论
      ·04-20

      海信电视:中国游戏的影像“黑神话”

      【潮汐商业评论/文】 《西游记》最后一难中,通天河老鼋回唐三藏“何时才能修成正果”,《黑神话:悟空》也曾面临这个拷问,如今海信电视与它正在共同回答这个命题。 自2020年发布预告片震动行业后,这部游戏就承载着太多人殷切的目光,而它有望成为中国单主机游戏出海的重要角色,其一是因为整个游戏基于中国神话,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其二是整体游戏玩法设计、游戏视觉等成熟并且非常出彩。 在《黑神话:悟空》西游途中,海信电视与其携手同行。4月17日,在“AI美好生活”2024海信电视E8系列新品发布会上,海信电视官宣成为《黑神话:悟空》全球官方合作伙伴。 以坚实的技术实力为依托,海信电视为《黑神话:悟空》的玩家打造了全新的游戏场景体验,在助力中国游戏出海的途中,也在回答“中国制造”如何出海的考卷。 01 极致:理想主义的「务实」之旅 海信电视与《黑神话:悟空》有同一个影像理想——真实还原一部东方英雄史。 这次携手合作中,海信电视为广大游戏玩家带来了《黑神话:悟空》的显示CP,推出了官方定制电视——旗舰新品海信电视E8N系列,以及官方合作显示器——海信显示器27G7K Pro。 为了营造一个沉浸的西游世界,海信电视与《黑神话:悟空》团队共同打造了“黑神话:悟空专属模式”,通过XDR、精准色彩调校和暗部细节增强,让创作者意图得到完整诠释,游戏体验再次升级。同时联合杜比,进行杜比全景声游戏声效校准,实现全程无损的原生杜比品质,以专业游戏影音解决方案带来全新的游戏场景体验。 所以,当玩家通过海信电视或者显示器打开《黑神话:悟空》时,会惊喜地发现屏幕上是极致的游戏画质表现,不仅可以欣赏到雄奇壮丽的游戏场景,还可以感受光怪陆离的光影细节。另外,得益于全新的游戏妙控台,玩家可以借助AI的力量无感延迟速开游戏,立即享受游戏的快感。 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黑神话:悟空》既是主创们的理想主义之旅,也是中国
      131评论
      举报
      海信电视:中国游戏的影像“黑神话”
    • 潮汐商业评论潮汐商业评论
      ·04-09

      货运平台冲刺IPO,他们的“护城河”是什么?

      【潮汐商业评论/原创】 4月2日,港交所披露,货拉拉(上市主体为拉拉科技)递交了更新后的招股书,向着IPO的目标再次发起冲刺。 招股书显示,2023年货拉拉的全球货运GTV为94.14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平台收入为13.34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同时,实现经营利润3.22亿美元,在2022年扭亏为盈的基础上加速步入盈利期。 亮眼的业绩数据,也吸引了市场对货拉拉以及数字货运行业的关注,货拉拉是如何实现进化式的成长?已完成IPO的满帮、快狗打车、维天运通如今表现如何?行业未来的竞争格局是怎样的? 理解了这些关键问题,或许能让我们对数字货运行业的投资价值有进一步的判断。 01 一年一个IPO,2024年到货拉拉? 近年来,即便受疫情、美元加息、资本市场动荡等因素的影响,数字货运行业依然成为IPO市场的“香饽饽”,保持着一年一个IPO的节奏。 除了正在冲刺港股IPO的货拉拉,满帮、快狗打车、维天运通等数字货运平台已相继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完成了IPO,其中,满帮是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快狗打车、维天运通是在港交所完成的IPO。 对于数字货运平台来说,完成IPO的任务固然重要,满帮、快狗打车以及维天运通在IPO时,都给自己打上了行业“第一股”的标签(满帮是“数字货运第一股”、快狗打车是“同城货运第一股”、维天运通是港股“数字货运第一股”),但各家在IPO之后表现却不尽相同。 从业绩表现来看,满帮的营收、净利润在IPO之后均实现稳健增长,表现领先快狗、维天运通,其中,2023年实现净利润22.13亿元,同比增长440.7%,连续两个完整财年实现盈利,而快狗打车、维天运通仍处于亏损状态。 同时,也能看到,尽管货拉拉尚未完成IPO,但其业绩表现已领跑数字货运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不过,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不论是纽交所上市的满帮,还是港交所上市的快狗打车
      187评论
      举报
      货运平台冲刺IPO,他们的“护城河”是什么?
    • 潮汐商业评论潮汐商业评论
      ·04-08

      年轻人的夜生活,从抛弃“海伦司们”开始?

      【潮汐商业评论/文】 “海伦司都是大学生去的,咱们还是换个地儿吧。”当被同事提议去海伦司时,Faye果断以“非目标用户”为由给拒绝了。 但事实上,Faye也才刚毕业两年。 曾几何时,Faye也是海伦司的常客,今天宿舍聚会,明天社团活动,后天朋友小酌,海伦司时常扮演如Faye一般的大学生的“第三社交空间”。而工作两年后,Faye对海伦司则来了一个态度上天翻地覆的变化,“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 近几年,“早C(coffee)晚A(alcohol)”“日咖夜酒”等“微醺”行为兴起,让诸如海伦司这样的小酒馆成为了不少“爱醉”却预算有限年轻人的“快乐老家”。据《当代年轻人轻饮酒报告》显示,有超过八成的年轻人偏好轻饮酒,而且有59.2%的年轻人钟爱朦胧、慵懒和微醺的状态。 与此同时,有数据显示,现存“酒吧、酒馆”相关企业已达24.4万余家,且自2000年以来,酒吧、酒馆新增企业数量在2023年达到了历史新高,1-12月新增相关注册企业就高达7.1万余家。 “微醺经济”一直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夜生活,跟随着不同时代的年轻人变幻着不同的模样,它可以是夜店,可以是音乐酒吧,也可以是小酒馆,又或者是live house,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但同时,如Faye毕业便不再去的“海伦司”,短暂的青春也会将一些“陪伴”定格在时代里。 01 “微醺”夜生活,年轻人「爱之初体验」 不论是8090后,还是Z世代们,成年后的年轻人总有一颗蠢蠢欲动想要“微醺”的心。 小酒馆、酒吧、夜店、live house等主打“氛围+微醺”的社交场,一直以来都是他们夜生活的“完美聚集点”。据美团发布的“2023年酒吧指南”显示,20~35岁的酒吧消费人群占比已超八成。有数据报告指出,目前我国酒品消费的主要群体正在由80后90后逐渐过渡到95后00后。 虽然人人都会老,但年轻人却一直都在。微醺场景消费的“中坚力
      215评论
      举报
      年轻人的夜生活,从抛弃“海伦司们”开始?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