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报告

全心致力于公司价值的传播和实现。

IP属地:广东
    • 活报告活报告
      ·06-13 11:19

      「集信国控检测」二次递表,为粤西第五大独立检测检验服务商

      图片 来源:招股书 来源|LiveReport大数据 招股书|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摘要:集信国控检测于2024年6月1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建设工程检测检验服务,并主要服务对象为中国广东省茂名的客户。2023年收入为人民币0.42亿元,净利润为0.13亿元。 LiveReport获悉,成立源于2000年的集信国控检测有限公司 GUANGDONG SYNTRUST GK TESTING AND CERTIFICATION TECH SERVICE CENTER CO., LTD. (以下简称“集信国控检测”)于2024年6月11日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香港创业板上市。这是该公司第2次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华金融资国际及越秀融资。 公司主要从事建设工程检测检验服务,主要服务对像为中国广东省茂名的客户。公司成立于2000年,总部设在茂名信宜市,现已取得长足发展,按此类服务产生的收入计,公司亦为茂名市场领导者之一。 公司提供一整套建设工程检测检验服务,涵盖该行业所涉及主要检测检验流程类型。公司提供的检测服务范围主要包括地基基础检测服务、基础设施及公共道路检测服务、建筑材料检测服务以及建筑结构检测服务。 公司的客户群主要为中国建筑业的参与者,包括私营及公共部门实体,如房地产开发商及建筑公司、国有投资公司、相关中国政府机构及中国政府行政部门。该等客户依赖公司的专业知识以确保其建筑或基础设施项目相关阶段的质量、安全及合规。 公司的检测检验服务主要集中于私营商业及住宅建筑项目以及公共建筑及基础设施项目。于2021财年、2022财年及2023财年,公司分别拥有268、182及279家客户。  图片 来源:招股书 财务分析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3个年度: 收入分别约为人民币0.4亿元、0.2亿元、0.4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
      89评论
      举报
      「集信国控检测」二次递表,为粤西第五大独立检测检验服务商
    • 活报告活报告
      ·06-13 11:17

      港股IPO总结:百倍认购成标配,十倍涨幅、千倍认购能否带动新股浪潮?

      2024年港股IPO市场“最妖”个股诞生,长久股份累计涨超13倍! 5月份以来,新股市场一改4月份的颓废,公开认购超百倍成标配,认购人数显著回升。其中,优博控股认购倍数达2503倍,暂为年度“认购王”。 截至6月11日,24家新股一手账面收益已累计12,469港元,赚钱效应凸显! 一、新股市场表现 据LiveReport大数据,2024年至今(6月11日)港股共计上市24只新股,累计募资额近百亿港元。新股涨跌方面,暗盘16家上涨,8家下跌,破发率约33.33%;首日15家上涨,6家下跌,2家打平,破发率约25%。 从平均涨跌幅来看,暗盘平均上涨20.37%,首日平均上涨24.02%,暗盘及首日均有两家公司涨幅超100%,不过都是市值偏小的公司。另外,跌幅居前的几家公司均为1月、4月上市的公司。 图片 从打新收益来看,若按照盲打策略(即按照每只新股稳中一手的手数申购、并于首日开盘价卖出)可获得不错的收益。若不计手续费和孖展利息,截至6月11日,24家新股合计一手账面收益12,469港元,平均每只新股一手账面收益519.54港元。当然这个策略的核心在于如何能每只新股都保证稳中一手。 图片 截至6月11日,24只新股表现逐渐分化,首日表现很差或一般的公司后来者居上,如美中嘉和、速腾聚创及米高集团等;而首日表现不错的公司在后续也不乏接近腰斩的,如盛禾生物-B。此外今年“最妖”的新股当属长久股份,累计上涨1365.55%,为当前“次新妖王”。    图片 二、新股认购数据 1)认购人数 从认购人数来看,港股IPO参与人数有回暖趋势,2024年至今新股平均认购人数约为9,647人,较上一年同期增长66.99%。排名居前的三家公司均为近一个月上市的公司,分别为优博控股38,849人,汽车街19,474人,以及一脉阳光17,855人。 图片 从认购人数趋势来看,自三月
      150评论
      举报
      港股IPO总结:百倍认购成标配,十倍涨幅、千倍认购能否带动新股浪潮?
    • 活报告活报告
      ·06-12 11:29

      中国最大的宠物护理平台,「新瑞鹏」撤回美国上市申请

      图片 来源:招股书 摘要:2024年6月6日,来自广东深圳的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的控股公司(简称“新瑞鹏”)撤回在美国证监会的上市申请。 其早于2021年6月17日在SEC秘密递表,于2023年1月23日公开披露招股书。原本拟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代码RPET。 新瑞鹏称,此次公司主动撤回IPO申请材料系基于市场环境、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综合且审慎考虑的结果,目前公司各项经营情况持续向好。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密切关注全球资本市场动态,挑选更加合适时机重启上市进程。 根据公司此前的招股书,公司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二大的宠物护理平台。2021年收入为人民币47.84亿元,净亏损13.11亿元;2022年收入为57.40亿元,净亏损11.11亿元。 LiveReport获悉,成立源于1998年的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的控股公司New Ruipeng Pet Group Inc(以下简称“新瑞鹏”)于2024年6月6日撤回美国上市申请。 公司招股书显示,其联席承销商为摩根士丹利、瑞信、中金公司、瑞银。审计师为安永;公司中国律师、公司美国律师分别为海问、世达;承销商中国律师、承销商美国律师分别为通商、达维。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按2020年和2021年的医院数量和宠物护理服务收入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宠物护理平台,也是全球第二大宠物护理平台。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23个宠物医院品牌和1,887家宠物医院,约为中国排名第二至第十的竞争对手宠物医院总数的三倍。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在中国的宠物医院数量进一步增加至1,942家。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在31个省份和111个城市开展业务,2021年公司在中国一线城市的宠物护理市场份额约为30%。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在中国114个城市开展业务。 公司是中国宠物护理行业的先驱,是中
      458评论
      举报
      中国最大的宠物护理平台,「新瑞鹏」撤回美国上市申请
    • 活报告活报告
      ·06-12 11:28

      中国最大线上慢病管理平台「方舟云康」通过聆讯,2023年净亏损收窄

      图片 来源:招股书 来源 | LiveReport大数据 招股书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摘要:方舟云康于2024年6月10日通过港交所聆讯,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花旗、瑞银及农银国际,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在线慢病管理平台。2023年收入为24.34亿人民币,净亏损1.97亿人民币。公司于3月22日通过中国证监会备案。 LiveReport获悉,成立源于2015年的方舟云康控股有限公司(Fangzhou Inc.)(以下简称“方舟云康”)于2024年6月10日在港交所第三次递交上市申请,拟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花旗、瑞银及农银国际。 根据2023年平均月活跃用户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线上慢病管理平台。公司开展的业务专注于慢病管理,以满足慢病(如高血压、心血管及呼吸系统慢病)患者未获满足的需求。依托公司的慢病管理平台,公司致力于为不断增长的慢病患者提供覆盖全疾病周期的定制医疗护理及精准医疗,目标为将覆盖整个疾病周期的服务推广至更广泛的疾病领域。 图片 来源:招股书 针对慢病患者对便捷普及的医疗服务的未满足需求,公司打造了创新的闭环业务模式,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慢病管理服务,包括综合医疗服务及在线零售药店服务。 公司线上慢病管理平台主要提供以下服务: 1、综合医疗服务:主要包括公司的H2H服务,患者及医生通常可于面对面首诊后进行在线复诊,医生可通过公司的H2H服务平台开具电子处方。公司通过医药供应链完成电子处方,并委聘合资格第三方快递公司送货上门。 2、线上零售药店服务:公司通过在线零售药店服务平台提供多种医疗保健产品,并透过合格的第三方快递公司为客户提供便捷的配送到家服务。公司的产品种类主要包括处方及非处方药,且公司特别专注于提供广泛的处方药选择,患者可依靠现有处方或要求开具电子处方(公司的内部医疗专业人员可协助签发)采购药物。 3、定制化内容及营销解决方案:公司为制药公
      218评论
      举报
      中国最大线上慢病管理平台「方舟云康」通过聆讯,2023年净亏损收窄
    • 活报告活报告
      ·06-12 11:27

      港美A股退市比较:退市活动的规律是什么?

      上市公司“退市”(被称为“摘牌”、“除牌”或“撤回上市”),指的是上市公司股份的名称从交易所名单中被摘除,从而失去了在该交易所的上市地位,其含义是相对于公司“上市”来说的。 今年以来,港股退市21家,A股退市11家,美股退市69家(不含SPAC)。三大市场的上市公司退市有何规律,上市与退市之间存在什么联系,每年多少公司退市才算合理?或许,我们可以在近几年的市场活动里,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一、港股:今年退市21家,历年IPO与退市维持合理差距 港股的退市分为“自愿退市”和“被强制退市”两种。 港股上市公司自愿退市,一般有两种原因:1)主要股东提出私有化/强制性收购;2)不拟在联交所上市。 而被强制退市,则是因为上市公司触发了联交所的强制性退市机制引起的。 根据港交所主板《上市规则》第6.01条和创业板《上市规则》9.14A条,主板上市公司连续停牌超过18个月、创业板上市公司连续停牌超过12个月,港交所将有权取消其上市地位。 据LiveReport大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已有21家公司退市,其中1家为自愿撤回上市,7家为私有化退市,13家为被取消上市地位。 2021-2024年港股退市类型: 图片 相比去年上半年,今年港股市场的退市数量明显减少。这主要得益于“被取消上市”的企业数量大幅降低,即,因业务运作、财务业绩、内幕消息、公众持股量或其他可能导致被港交所强制退市的公司数量出现大幅减少。 此外,不少企业选择了私有化退市或自愿撤回上市,年内退市的前四大企业均是出于这种“自愿退市”。究其原因,主要是过去一段时间港股市场的估值水平、交易活跃度过低。 2024年港股退市公司一览: 图片 过去几年,港股每年退市公司数量占大市总量的比重约为2.5%。 若以IPO数量(不含SPAC、介绍上市及转板)与退市数量的对比则可看出,港股市场的上市活动和退市活动大致保持着比较健康的差距,即IPO
      174评论
      举报
      港美A股退市比较:退市活动的规律是什么?
    • 活报告活报告
      ·06-11 11:24

      境外发行上市业务:204家券商向证监会备案

      根据《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境外证券公司担任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业务保荐人或者主承销商的,应当自首次签订业务协议之日起 10 个工作日内向中国证监会备案,并应当于每年 1 月 31日前向中国证监会报送上年度从事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业务情况的报告。 2024年6月7日,中国证监会更新了境外证券公司备案信息公示表(截至2024年5月31日),目前共有204家从事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业务的境外证券公司备案。 有140家证券公司境外执业牌照由香港证监会发放; 34家证券公司境外执业牌照由美国金融业监管局发放; 14家证券公司境外执业牌照由台湾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发放; 6家证券公司境外执业牌照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发放; 2家证券公司境外执业牌照由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发放; 2家证券公司境外执业牌照由韩国金融委员会发放; 1家证券公司境外执业牌照由荷兰金融市场管理局发放; 1家证券公司境外执业牌照由瑞士金融监管局发放; 1家证券公司境外执业牌照由新西兰金融市场监管局发放; 1家证券公司境外执业牌照由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发放; 1家证券公司境外执业牌照由加拿大证券管理局发放; 1家证券公司境外执业牌照由越南财政部国家证券委员会发放。 发放具体情况如下: 图片 来源:中国证监会
      276评论
      举报
      境外发行上市业务:204家券商向证监会备案
    • 活报告活报告
      ·06-11 11:23

      港股IPO周报:连续9只新股收涨!“18C第一股”料回拨20%

      2024年以来,港股已有24只新股上市,合计募资98.46亿港元。最近一周(6月2日-6月8日),有3家公司上市,3家公司招股,0家公司通过聆讯,0家公司递交上市申请。 经历了五月底的疯狂,最近一周港股新股递表动态归于平静。 最近一周,三只新股优博控股、一脉阳光、宜搜科技上市,三家均收涨,特别是宜搜科技首日暴涨91.72%,接近翻倍。值得注意的是,最近9只新上市的港股新股,全部于暗盘及上市首日录得上涨,打新赚钱效应显著。 图片 最近一周,3家公司招股,分别为晶泰科技-P、云工场、武汉有机。 其中,首家18C上市的晶泰科技-P于首日已获10倍孖展认购,截止招股,孖展认购倍数已超76倍。市场消息指出,晶泰科技公开发售部分超额认购104倍。根据特专科技公司关于首次公开招股的规定,公开认购倍数超过50倍时,将触发回补机制,公开认购部分股份将回拨至20%。 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许多特专科技企业都在推出五项措施后来咨询,而上市框架18C亦是为这些企业准备的,主要是建立生态圈,市场需求便一定会存在。 相关阅读: 港股18C上市需求旺盛,较普通新股有何不同? 港股名称中后缀-P、-S、-B、-W、-SW等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一、新股上市(3家) 最近一周,3家公司新上市。 1、优博控股(8529.HK) 6月3日,优博控股(8529.HK)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自GEM改革上市生效以来,首家在GEM上市的公司。 上市首日,优博控股以0.66港元开盘,高开32%,短暂冲高至0.68港元后跨苏回落,一度接近招股价0.50港元;下午盘继续冲高,尾盘回落,最终收涨6%,报0.53港元/股。不计手续费,每手5000股,赚150港元。首日总成交量为2.25亿股,成交额1.37亿港元。 相关阅读:三年半首家GEM 上市企业!优博控股(8529.HK)首次亮相收涨6% 2、一脉阳光(2522.HK)
      341评论
      举报
      港股IPO周报:连续9只新股收涨!“18C第一股”料回拨20%
    • 活报告活报告
      ·06-11 11:22

      佑驾创新、博尔捷增设「整体协调人」,今年已有26家

      6月7日,佑驾创新发布公告称,增加软库中华、安信国际、**证券为整体协调人,至此公司共有5个整体协调人:中信里昂、中金、软库中华、安信国际、**证券。 图片 来源:港交所 博尔捷发布公告称,增加建银国际、银河国际为其整体协调人,至此公司共有3个整体协调人:华泰国际、建银国际、银河国际。 图片 来源:港交所 根据港交所的定义,整体协调人主要负责后期的全球发售工作,拥有向发行人作出分配建议和超额配股行使酌情权等权利。 港股IPO市场,卖股票是投行的重点工作,整体协调人是其中的重要角色。 据LiveReport大数据统计,2024年至今,已有26家港股递表企业增设【整体协调人】,超过2023年全年数量(25家)。 图片
      186评论
      举报
      佑驾创新、博尔捷增设「整体协调人」,今年已有26家
    • 活报告活报告
      ·06-11 11:22

      收购、上市、发ETF、押期权……“币圈”正在加速融入金融世界

      加密货币交易所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Robinhood以2亿美元将Bitstamp收入囊中,Kraken正在谋划IPO前融资,而香港接下来也可能再增加几个持牌交易平台。 与之对应的,是币价再次冲上7.1万美元高位,美国比特币现货ETF疯狂吸金近160亿美元,期权市场加大对比特币本月底创新高的押注...... “币圈”似乎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融入到传统金融世界里,并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Robinhood以2亿美元收购Bitstamp 6月6日,知名免佣美股券商Robinhood(HOOD.US)宣布已达成收购欧洲加密货币交易所Bitstamp的协议,这笔价值2亿美元的全现金收购交易计划预计将在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后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 这一举措标志着Robinhood正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其在加密货币领域的影响力。Robinhood Crypto的总经理Johann Kerbrat表示,“这次战略性结合将使我们能够更有效地扩展到美国以外的市场,并吸引机构客户加入Robinhood。” 据悉,Bitstamp于2011年在英国成立,并在随后几年里迅速崛起成为欧洲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之一,公司提供超过85种加密货币的现货交易服务,并提供包括机构借贷和质押在内的其他加密货币产品。 相比之下,Robinhood则是在2018年2月份才进军加密货币交易业务,并自2023年12月起才开始向欧盟客户提供加密货币交易服务。 Bitstamp号称是市场上监管最严格、合规性最高的交易所之一,持有50多个全球许可证和注册,并定期接受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这或许是它被Robinhood看中的原因。 据Bitstamp的网站称,它在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等欧盟国家拥有许可和注册。欧盟首部统一的加密货币立法《加密资产市场》将于明年1月生效,届时,成员国的许可证持有者可在202
      193评论
      举报
      收购、上市、发ETF、押期权……“币圈”正在加速融入金融世界
    • 活报告活报告
      ·06-11 11:21

      欧美资金撤离香港?中东资金大举进入

      受中美关系和地缘政治的影响,欧美资金或减少及撤出香港的传言频出;与此同时,中东资金大举进入香港,成为香港市场的新动力。 图片 图源:经济日报 欧美撤资传闻频出 香港政府统计处的数据显示,2023年母公司在海外及内地的驻港公司数目达9039间,恢复至疫情前的高水平;按母公司所在地分析,如以往五年一样,2023年,内地驻港公司数目最多(2177间),其次是日本(1403间)、美国(1273间)、英国(641间)及新加坡(477间)。 但近年,美国、日本及英国公司在香港的地区总部有所减少。美国公司在港的地区总部,由2019年的278间减至2023年的214间;日本公司在港的地区总部由2019年的232间减至2023年的206间;英国公司在港的地区总部由2019年的141间减至2023年的115间。银行、投资公司和科技企业撤离香港的报道时常见诸于外媒。 图片 图源:香港01 今年3月20日,美国国会议员提议了包括《禁止中国加入指数基金法案》在内的四项法案,对中国加以限制,若法案成立,香港金融市场可能面临打击。香港财金官员表示,近期地缘政治紧张,欧美资金撤出、减少在港投资的声音愈演愈烈。他承认,有关撤资的挑战不可避免,呼吁各方警惕往后的变化。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当时出席活动时表示,香港需要思考应对因政治等因素引起的压力,部署、回应欧美金融机构、投资者和商业机构的取态,争取维持投资。 5月底,陈茂波率团访美时对资金外流的传闻做出回应,他指去年底银行总存款较年初增加约5%,有关数字反映实际情况并非如传闻所说。 图片 陈茂波访美国时发表演讲(图源:香港特区政府粤港澳大湾区速递) 陈茂波表示,美国当地商界代表的着眼点在于香港的稳定性、营商环境、高利率影响、股市楼市表现、外商在港有否减少投资等,透过面对面交流,可以澄清过往可能出现的一些误会。他指出,香港有着“超级联系人”的特别定位,在一国
      239评论
      举报
      欧美资金撤离香港?中东资金大举进入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