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韬略

聚焦标杆与热点、解构趋势与韬略

IP属地:未知
    • 华商韬略华商韬略
      ·2022-04-18

      保卫产业链!保卫供应链!

      作 者丨华商韬略出品人 毕亚军 华商韬略出品 图片丨网络、图虫创意 人类缔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体系,它史无前例的强大,也史无前例的脆弱。 如果说击穿医疗体系的底线,比的是整个医患供需,而一个千亿、甚至万亿产业底线的击穿,可能只是封住几家零部件工厂。 去年冬天的北京格外冷。 最近发现,这给小区的生态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现在已是万物复苏了,但好几块去年补种的草坪都被铲光,还有一些去年新移栽的树,也被拔了,要重新补。 园艺工人说,那些草,那些树的根,大多被冻坏了,即便其中一些有机会再活过来,也都不如重新播种的好。 所以,全部拔掉,重来。 这里面有两个意思:1、一些草,一些树,已经被冻死了,直接被天灾出清;2、一些草,一些树,奄奄一息,还没死,但被挑剔的客户(园艺工人)市场出清。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但那些草,那些树,没了! 永远的没了。 草拔了,树拔了,还可以很快补种。 企业,甚至企业背后的产业被拔了,要补,就没那么容易了。 过去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千万条,其中重要一条就是,争夺有带动性的产业企业,争夺企业背后的产业。 具体到后发国家,这个目标甚至可以更明确,方法也可以更简单、粗暴:打掉先发国家的带动性企业,继而一步步瓦解其整个产业优势,最终取而代之。 从纺织服装到半导体,欧美、日韩,中国,这几十年几乎都在这一逻辑下明争暗斗,你追我赶。家电就是个典型,先是日韩打掉了欧美,然后是中国正在打掉日韩。与之伴随,则是看得见的几家企业背后,整个家电产业链的重构。 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是过去几十年,最显著受益,甚至全世界最为受益于这种争夺的。这也是我们今天得以成为世界制造大国的根本原因之一。 当然,也有一些人将其称为所谓的产业梯度转移。我个人是太不同意这种说法的。因为,转移一词看上去好像是自然而然,是人家想转,我们随便就可以要的。 事实显然不是这
      2.25万8
      举报
      保卫产业链!保卫供应链!
    • 华商韬略华商韬略
      ·06-09 20:23

      红花郎正当其时!第五代红花郎·红10首场品鉴会来了!

        “从2003年,红花郎上市以来,走过21年,品质、价值、服务不断提升。如今,300—700元价格带增长迅猛,红花郎正当其时!”   6月9日,百余宾客相聚于红花郎的原产地,赤水河左岸郎酒庄园,参加红花郎·红10的首场品鉴,一同细细体味第五代红花郎的“酱曲粮陈,厚细甜长”。在开篇致辞中,郎酒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陈建伟如是表示。   “今天,在第五代红花郎正式发布之前,我们和各位伙伴聚在一起品尝第五代红花郎,一起看到红花郎的靓丽和无限的市场前景,走近公司的精神实质。”   【传承经典 守正创新】   “凝神静气,心系于酒……”   在第五代红花郎研发设计团队成员、国家级白酒评委、郎酒股份酒体中心部长助理胡向君的引导讲解之下,全场嘉宾举起酒杯一同品鉴首次亮相的第五代红花郎·红10。   从酒体来看,全新升级后的第五代红花郎,香气更芳香更馥郁,口味更醇厚更细腻,风格更独特更活力,搭配功能更好、美学更优、穿透力更强的全新包装,第五代红花郎·红10也得以将庄园酱酒身份和生长养藏自然赋能的时间价值进行更充分的表达。   从2003年第一代红花郎问世,绽放全国二十余年的红花郎始终传递着代代郎酒人对“酿极致好酒”的匠心坚守。   坚守古法技艺、遵循自然法则、传承匠心勾调,第五代红花郎的出品过程中,郎酒从一颗郎糯红原料的选用开始,便注入了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与对传统工艺的敬畏之心。   古蔺郎酒传统酿制技艺贡献了更丰富的粮曲香和发酵香;“峰长”“坛养”“洞藏”的贮存法则让酒体风味更足、口感更好;3次分级,5级贮存,6次选酒,9次勾调、63种原酒、上百种调味酒赋予极致风味——粮谷自然发酵产生的酱香,大曲发酵生成的曲香,原粮熟蒸形成的粮香,陶坛贮存带来的陈香在第五代红花郎这里交织融合,它是自然的醇厚、是时间的沉淀、是匠心智慧的结晶。   入口生津的醇厚感,浸润口腔的细腻感,下咽落口的回甜感、余味
      74评论
      举报
      红花郎正当其时!第五代红花郎·红10首场品鉴会来了!
    • 华商韬略华商韬略
      ·06-08 15:02

      横空出世小米1,暴风哭泣山寨机

      小米数字系列,如何击溃山寨机?
      191评论
      举报
      横空出世小米1,暴风哭泣山寨机
    • 华商韬略华商韬略
      ·06-07

      分析恒瑞医药收到FDA 483表格:可能受主观因素、地缘因素影响较大

        根据自媒体公众号“BasicPharma搬运工”最新消息,国内制药龙头恒瑞医药收到了美国FDA 483表格,从目前信息来看,此次483主要是技术细节漏洞,该公众号认为更多可能是“地缘因素,或者更主观的因素”。   483表格是FDA检查常见的文件,也被称为“现场观察报告” (inspectional observation),483 表格可能与公司的设施、设备、流程、控制、产品、员工实践或记录有关。在收到 483 表后,公司有 15 天的时间做出回应。FDA鼓励公司以书面形式回应483 表,列举出相对应的纠正措施计划,然后迅速实施这些纠正措施计划。   从FDA网站上可以查询到这封483表格,以目前信息来看,此次483主要是技术细节漏洞:   1、旨在防止声称是无菌制剂微生物污染的程序未包括无菌和灭菌工艺的充分验证。   2、质量控制部没有履责批准影响制剂鉴别、规格、质量和纯度的所有程序或质量标准。   3、与制剂生产相关且在此类记录的保留期内的记录不易供授权检查。文中提及检查中存在故意拖延的情况:绕道拖延检查10分钟,工作人员处理“似乎”(英文原文:appeared to)撕裂的文件,影响检查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4、没有对计算机或相关系统进行适当控制,以确保主生产和控制记录或其他记录的变更仅由授权人员实施。   5、用于制剂存放的厂房未保持良好的维修状态。   6、洗手间设施缺少冷热水。   据业内人士介绍,483表的签发并不构成FDA对违规行为的最终决定,通篇解读后未发现其他数据真实性问题,也没有提及影响到药品质量安全。据初步分析,本次483表格发现的这些问题应该不会引发诸如产品召回、进口禁令等更严厉的监管措施。   近年来,美国FDA检查呈现数量增多且越来越严格的大趋势,2024年至今,针对中国药品生产企业GMP监督检查次数达到52次,有483缺陷的26次,两
      262评论
      举报
      分析恒瑞医药收到FDA 483表格:可能受主观因素、地缘因素影响较大
    • 华商韬略华商韬略
      ·06-07

      马斯克,成了!

      作 者丨华商韬略华商韬略出品“星舰准备发射!”“火箭发动机点火只要0.1秒。”去年4月6日开始,作为无所不在的临时公关,马斯克开始频频在推特上为自己即将举行的创举努力打Call。拥有超亿粉丝的他,要让一个摩天大楼大小的“铁皮桶”飞向宇宙的更尽头,要让人类可以带着电脑冰箱和换洗袜子跟着它旅行,甚至定居火星。这个“铁皮桶”,就是马斯克旗下SpaceX的星际火箭“星舰”。它皮实耐用、便宜,用完后还能自己返航。在马斯克的设想里,它将在某一天,变身为朴实无华的宇宙交通工具。北京时间2024年6月6日晚,经历三次失败的悬念和铺垫之后,星舰的第四次试飞终于成功实现海上软着陆,人类离定居火星又近了一步。“我个人迈出一小步,人类迈出一大步”。2023年4月,54年前阿姆斯特朗登月的回声,开始了它的火星版重演。美国德克萨斯州南部博卡奇卡的星舰基地,火箭巨兽“星舰”矗立在发射塔上,等待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下达环境许可的最后一道批文。但原计划4月10日的首飞,先是因为批文推迟到17日,然后又因为在发射的最后准备时间,气动阀冻住无法工作,提前开启的全球直播被迫中止,直到4月20日美国中部时间21点35分,它才万事俱备,只欠一声令下。“星舰”的主人,SpaceX创始人、CEO埃隆·马斯克和工程师们坐在发射台的任务控制中心,监控燃料系统和各部件的状态,做项目清单的最后检查,通过耳机和话筒完成确认。10、9、8……0,在倒计时的呼喊中,哥斯拉般的巨型发射架松开爪子,星舰底部燃起熊熊火焰,在巨大的白色烟雾中离开地面,飞向苍穹。作为SpaceX的“新一代太空运载系统”的核心承载体,“星舰”的使命是,抵达月球轨道,最终载人、载物到达火星,建设火星城市。这是一头真正的“巨兽”,它总长约120米,直径约9米,由两部分组成,第一级是长约70米的“超级重型”助推器,第二级才是“星舰”飞船。美国宇航局局长纳尔逊曾
      217评论
      举报
      马斯克,成了!
    • 华商韬略华商韬略
      ·06-06

      中国电商,别再把低价内卷当本事了!

      作 者丨华商韬略出品人 毕亚军华商韬略出品丨ID:hstl8888当价格、品质加服务带来的综合体验重新成为新趋势,也就是趋势开始走向京东一边了。因为零售商实现其中一个目标不难,但同时做到这三点却难上加难。用户体验不是喊口号,打标语,也不是今天重视明天就能做好。它是价值观的凝结、能力的修炼、资源的积累,是一竿子插到底并多少年如一日的持之以恒。这方面,京东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已超21个年头的618,今年依然有不小变化:既有相同变化。比如集体取消预售制,时间一到现货开卖;比如齐刷刷卷入百亿补贴等低价比拼的平台们,又都开始强调品质和服务,开始卷体验了,至少口头上如此。更重体验也是消费端的变化。新京报针对本届618收集的超3000份有效问卷调查就显示,“正品保证”,“产品力+价格力+服务力”的综合购物体验,正被更多消费者置顶。相同之下,也有不同变化,比如各家的大促时长。有点戏剧的是,往年曾嫌京东大促太长的阿里,520就开卖了,几乎要搞整月,为的就是抢占先机;往年大促更长的京东却最晚开大促发布会,5月28日才开,也最晚开卖,5月31日晚8点才正式开始,6月20日结束。京东为什么更晚、更短?核心可能就在卷体验。消费者已对各种大促有些累觉不爱了。新京报调查就显示,超九成用户都希望大促不超过2周。京东让大促更短显然是更体贴了这一体验,用其官方表述就是:让618回归6月,让消费者在更省钱的同时,也更省时、省心。所以这次京东618的口号是:又好又便宜。从大促时间追求更好体验,京东也不是第一次了。当年,阿里曾阴阳京东双十一数据是把11天算成一天,京东也不客气:“为啥你家可以提前预售20多天开卖然后算一天销售额,我家不能正常开门做买卖只算11天购物季销售额”。这背后,也是用户体验。当时,大家都已明显感受到把所有交易挤压到一天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京东于是用更长时间求更好体验,后来,也的确是京东的模式成了
      312评论
      举报
      中国电商,别再把低价内卷当本事了!
    • 华商韬略华商韬略
      ·06-06

      美团的肥肉,抖音啃不动了

      作 者丨志泽华商韬略出品丨ID:hstl8888短视频行业有句话叫:“所有生意,都值得在抖音重做一遍。”从2022年开始,抖音在到店团购市场大举扩张,原霸主美团节节败退,外界一度质疑,抖音会不会击垮美团,进而上位。但剧本没有朝抖音期待的方向推进。去年3月24日,美团财报电话会议上,创始人王兴被人问起:“美团如何看待餐饮领域的竞争对手?”彼时美团四面受敌。“短视频双雄”抖音、快手正大力开拓餐饮业务;阿里俞永福执掌的本地生活集团,也整合高德地图的流量与饿了么的商家资源,对着美团冲锋。但王兴的回答无比自信:“其他竞争对手、既有平台,包括新入场的短视频平台,都不具备挑战美团的实力。”虽然美团在本地生活市场的防线牢固,并且组成一道高频到低频,低价到高价,相互促进的业务矩阵,但抖音的生猛,还是让人心里免不了有问号:美团果真如此坚不可摧吗?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与王兴同出福建龙岩。2008年,王兴创业中国版Twitter“饭否”时,张一鸣曾任技术合伙人。后来,王兴对张一鸣的评价是“敏锐”:“一件事的关键是什么,他总能比绝大多数人更早看明白。”在本地生活业务上,张一鸣同样敏锐。早在2018年,抖音便测试团购业务,把商家信息塞进短视频里。晚点LatePost报道显示,2019年,张一鸣激励抖音团队,不要永远停在信息产品上,要大胆开拓服务业务:“在餐饮、购物、旅游(业务上)Go Deep (深入)。”此后,抖音用数年时间,摸索出一套方案:对商家施行0佣金、0抽成的入驻政策,同时要求商家尽量上线“全网最低价”套餐,培育用户的“省钱”心智,并形成一套和美团不同的流量打法:美团是把商家和商品信息放到平台,由消费者主动搜索发起,然后进行交易,而抖音则是用短视频帮商家把产品推到可能感兴趣的用户面前。或者说,美团是“人”找“货”,抖音则是“货”找“人”。这一差异下,抖音可为消费者提供已有认知外的消
      226评论
      举报
      美团的肥肉,抖音啃不动了
    • 华商韬略华商韬略
      ·06-06

      奈雪的茶,找到新方向

      作者丨大师兄图片丨图虫创意、东方IC、网络来源丨市值观察(ID:shizhiguancha)2021年6月,奈雪的茶登陆港交所,成为“中国新茶饮第一股”。彼时,正是新茶饮行业最繁荣的时刻,一直坚持高端路线的奈雪,在一二线城市中产女性中备受青睐,被称作“奶茶中的茅台”,品牌声誉远胜于近年在三四线城市崛起的新兴品牌。三年过去了,中国新式茶饮市场已然发生巨大变化,行业焦虑情绪日盛一日,奈雪也经历了业绩下滑和股价下跌,随之而来的还有公司经营策略的重大调整。放下执念的奈雪,似乎正在找到全新的发展方向。01放下执念经历过行业早期的飞速成长之后,逐渐步入成熟期的新茶饮行业最近几年增速有所放缓,并呈现出全新的竞争态势,四、五线等低线城市表现出更强的增长势头,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产品性价比。《2023新茶饮研究报告》及红餐大数据显示,去年四线及五线城市新茶饮外卖订单量增速分别为30%和36%,成为行业中最大亮点;截至2023年底,国内超八成茶饮品牌人均消费价格低于15元,其中10-15元占比最高,达到了51.4%,人均消费价格在20元以上的品牌占比只有3.6%。每一次行业变局,都会给新品牌带来机会。蜜雪冰城、茶百道、霸王茶姬等行业新贵,正是通过门槛极低的加盟模式,和更为亲民的价格,在四五线城市攻城略地,迅速崛起。与野蛮成长的行业新势力相比,奈雪过去一直坚持以直营店为主,定位中高端茶饮市场,客单价一度高达40元以上,远超过行业平均价格,门店主要集中一二线城市,店铺面积较大,强调为消费者打造“第三空间”,满足社交型消费。截至2023年12月31日,奈雪的茶在111个城市拥有1574间奈雪的茶直营门店,其中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直营门店数量均超过500家,遥遥领先于其他品牌。▲图源:奈雪的茶2023年财报对于连锁型消费品牌而言,直营店无疑是保证品质和消费体验的最佳形态,但是重资产模式也成为规模扩张的天
      136评论
      举报
      奈雪的茶,找到新方向
    • 华商韬略华商韬略
      ·06-06

      这个浙江大佬,隐身车企大战背后,悄悄赚翻了!

        太阳永远从东方升起。   文 | 华商韬略 张静波   2017年10月,鲁冠球去世。一代传奇,就此谢幕。   但,浙商精神永不灭。   在发文悼念的人中,有一个低调的身影。   几十年前,他还是鲁冠球身边一名普通的会计。如今,他执掌千亿工业帝国,是最低调但影响力也最大的浙商大佬之一。   【隐形的千亿帝国】   北京车展,竞争空前激烈。   车企大佬们为了流量,拼尽全力。与此同时,距离北京车展千里之外,浙江传化的生产车间里也干冒了烟儿。   在成品仓库的装车线上,十几辆大卡车排起长队,等待装箱后发往世界各地……   车企大佬们,在车展上争得面红耳赤,这集装箱里装的,也同样让他们上心,因为里面是他们越来越离不开的东西:   稀土顺丁橡胶!   这名字听着拗口的产品,是一种新型材料。   新能源汽车加速快,恨不得秒杀一众跑车,也对轮胎的性能提出了特殊要求:不但抓地力要强,还要耐磨、抗滑,噪音要低。   传统橡胶轮胎,很难满足这一要求。稀土顺丁橡胶,因应而生。   顾名思义,稀土顺丁橡胶是往顺丁橡胶里加了稀土材料,进而改进橡胶性能。但长期以来,这种材料一直依赖进口。   直到2017年,浙江传化集团成功下线第一块稀土顺丁橡胶,打破了国外垄断。   目前,全世界只有四五家企业达到这样的水平。在中国,首先突破的就是浙江传化。   稀土顺丁橡胶,只是浙江传化产业的冰山一角。   1986年创办至今,这家低调的企业,已从杭州萧山一个小作坊,发展出横跨一二三产业,布局化学、化工、物流、科技、农业等五大产业板块的大型实体集团。   2023年,传化集团实现营收1400多亿元。   仅在化学产业,传化就在众多领域,保持行业领先。其中,纺织化学品产能全国第一、世界第二,化纤油剂全球第一。   化学、化工之外,传化还在物流产业,影响深远。   浙江杭州,被誉为中国电商之都。线上,是每天海量
      243评论
      举报
      这个浙江大佬,隐身车企大战背后,悄悄赚翻了!
    • 华商韬略华商韬略
      ·06-05

      这个浙江大佬,隐身车企大战背后,悄悄赚翻了!

      作 者丨张静波华商韬略出品丨ID:hstl88882017年10月,鲁冠球去世。一代传奇,就此谢幕。但,浙商精神永不灭。在发文悼念的人中,有一个低调的身影。几十年前,他还是鲁冠球身边一名普通的会计。如今,他执掌千亿工业帝国,是最低调但影响力也最大的浙商大佬之一。北京车展,竞争空前激烈。车企大佬们为了流量,拼尽全力。与此同时,距离北京车展千里之外,浙江传化的生产车间里也干冒了烟儿。在成品仓库的装车线上,十几辆大卡车排起长队,等待装箱后发往世界各地……车企大佬们,在车展上争得面红耳赤,这集装箱里装的,也同样让他们上心,因为里面是他们越来越离不开的东西:稀土顺丁橡胶!这名字听着拗口的产品,是一种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加速快,恨不得秒杀一众跑车,也对轮胎的性能提出了特殊要求:不但抓地力要强,还要耐磨、抗滑,噪音要低。传统橡胶轮胎,很难满足这一要求。稀土顺丁橡胶,因应而生。顾名思义,稀土顺丁橡胶是往顺丁橡胶里加了稀土材料,进而改进橡胶性能。但长期以来,这种材料一直依赖进口。直到2017年,浙江传化集团成功下线第一块稀土顺丁橡胶,打破了国外垄断。目前,全世界只有四五家企业达到这样的水平。在中国,首先突破的就是浙江传化。稀土顺丁橡胶,只是浙江传化产业的冰山一角。1986年创办至今,这家低调的企业,已从杭州萧山一个小作坊,发展出横跨一二三产业,布局化学、化工、物流、科技、农业等五大产业板块的大型实体集团。2023年,传化集团实现营收1400多亿元。仅在化学产业,传化就在众多领域,保持行业领先。其中,纺织化学品产能全国第一、世界第二,化纤油剂全球第一。化学、化工之外,传化还在物流产业,影响深远。浙江杭州,被誉为中国电商之都。线上,是每天海量的订单;线下,则是传化打造的24小时昼夜不停歇的公路港。这里,平均每天有7000多辆货车装卸、中转,单日货物吞吐量达4.8万吨,是长三角地区辐射范围最大的智
      201评论
      举报
      这个浙江大佬,隐身车企大战背后,悄悄赚翻了!
    • 华商韬略华商韬略
      ·06-05

      是时候重估复星了

      作 者丨华商韬略出品人 毕亚军华商韬略出品丨ID:hstl8888过去几年,不少转型升级中的中国大公司都在资本市场罕见地遭受了大市与自身的双重“双杀”。如今,伴随对中国经济未来的重新想象,以及这些公司在阵痛之后的重启增长,“双重双杀”或将向“双重双击”反转,这反转背后的机遇可能也是罕见的。作为中国大型民企代表的复星国际,算是其中的典型。做多中国股市和中国上市资产,正在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热门话题。首先是4月以来,外资大行纷纷看多A股。瑞银上调了A股评级,高盛建议全球投资者超配A股,并且乐观估计A股最高有望升涨40%,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等大行也一样表达着乐观……汇丰的数据则显示:超90%新兴市场基金开始增持中国股市,中国资产投资机遇凸显。更直接的还是港股。2021年2月恒生指数再次突破3万之后,港股就一直处于颓势,但4月20日至5月20日,恒生指数却持续发力,从16000点左右涨至近2万点,成交量也持续放大。大市向好之下,一批标志性民企上市公司纷纷走出底部反转的行情。最近几年,大家都对中国科技股的市值大缩水印象深刻,但事实上,科技股之外,处于转型升级关口的大型实体民企一样缩水厉害,甚至更加厉害,而现在它们也都走向了反转。复星国际,就是其中的典型。到今年3月27日,其股价已最低跌至3.93港元,创下近10年新低。而此后不到两个月,其股价便从低点涨幅超过30%,并跑赢恒生指数超过10个百分点,弹性十足。从极度超跌到强势反弹,这背后固然有公司业绩的支撑,如复星国际2023年就交出超预期的成绩单:期内实现营收人民币1982.0亿元,同比上升8.6%,归母净利润人民币13.8亿元,同比增长人民币22.1亿元。但更关键的,恐怕还是超越短期业绩的,对未来的重估。资本市场有个著名的“戴维斯双杀”与“双击”效应,当公司业绩呈下降趋势时,市场给予公司的预期估值也会下降,进而让股价遭遇业绩和预期
      124评论
      举报
      是时候重估复星了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