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经济IPO新经济IPO
      ·03-07

      IPO前分光3年净利润,台湾“果汁”夫妻来深交所割韭菜了

      图片 鲜活果汁董事长黄国晃(资料图片)。 过去几年,奈雪的茶、喜茶、蜜雪冰城、瑞幸等为代表的新茶饮爆火的同时,也带动了一大批中游的供应链公司,其中就包括苏州鲜活饮品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3月3日,苏州鲜活饮品向深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拟在主板上市。去年底,苏州鲜活已经提交了招股书,此次系注册制新规实施后,苏州鲜活应新规要求重新提交。 苏州鲜活饮品本次发行前股本总数为3.6亿股,本次拟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4,100万股,且占发行后公司股份总数不低于10%,计划募资4.5亿元。由此计算,苏州鲜活饮品此次上市估值约45亿元。 竞争惨烈 毛利率3年降40% 苏州鲜活饮品公司实际控制人均为中国台湾地区自然人,本次发行前,公司实际控制人黄国晃和林丽玲夫妇合计间接控制公司87.10%的股份,且分别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和董事。 招股书显示,除了实际控制人黄国晃和林丽玲夫妇外,苏州鲜活饮品还有两个外部投资者Gojiberry和富拉凯,这两家机构为刘芳荣及其近亲属控制的企业,刘芳荣先生为中国台湾籍自然人,与发行人其他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关联关系。 图片 招股书显示,鲜活饮品是一家新茶饮原料供应商,主要从事饮品类、口感颗粒类、果酱类和直饮类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处于产业链中游,上游是水果、果汁原汁等原材料供应商,下游是连锁餐饮、超市、果汁、奶茶、烘培店等。鲜活饮品的主要产品为非包装的现调果汁风味饮品原料,例如果汁类、果粒类、果粉类等原料。 图片 2020年-2022年,鲜活饮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12亿元、10.64亿元和9.3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80亿元、1.89亿元和1.0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三年,鲜活饮品营收增长缓慢,且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2021年,鲜活饮品营收同比增长31%;但扣非后净利润增长仅2.57%;2022年,鲜活饮品营
      1,208评论
      举报
      IPO前分光3年净利润,台湾“果汁”夫妻来深交所割韭菜了
    • 金牛座笔记金牛座笔记
      ·2022-12-19

      Guanze Medical/星空华文/澳亚/康沣 IPO

      最被看好的卫龙两天已经跌了-13.35%,最不被看好的3D Medicines-B反而涨了+31.10%,另外两只小票步阳和美皓参与人数1万7千多和1万5千多,目前累计跌幅都已超30%,小票一热就死,以后不能轻易参与了。当前有四只新股正在招股,今天统一分析,给出评级和申购计划。 1、Guanze Medical 招股信息: 公司简介: 公司是一家立足于山东省的医学影像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从事提供医用影像胶片产品及医学影像云服务。就医用影像胶片产品业务而言,本集团从事分销采购自国际品牌的医用影像胶片产品及销售公司自家品牌的医用影像胶片产品。就我们的分销业务而言,本集团是该医学影像产品生产商在山东省的二级分销商。就医学影像云服务业务而言,按2021年销售收入计,本集团为山东省第三大医学影像云服务供应商,占据市场份额约4.7%,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约0.4%。本集团计划将其业务集中于山东省。 公司自2016年创业以来,一直是国际医用影像胶片产品的分销商。凭借我们在山东省医学影像市场稳健的客户基础,为提高我们的盈利能力,我们自2018年起在山东省向客户提供自家品牌医用影像胶片产品。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年度及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该医学影像产品生产商的医用影像胶片产品销售分别构成我们医用影像胶片产品业务分部收入约89%、76%、72%及68,同期,自家品牌医用影像胶片产品的销售分别构成我们医用影像胶片产品业务分部收入的约9%、19%、28%及32%。除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两个财政年度内销售另一国际品牌的医用影像胶片产品产生的微博收入外,自2021年起,本集团仅分销该医学影像产品生产商的医用影像胶片产品。 下图说明公司主要的业务模式: 财务情况: 营收:2019年营收1.40亿人民币,2020年营收1.84亿人民币,2021年营收2.11亿人民币,202
      528评论
      举报
      Guanze Medical/星空华文/澳亚/康沣 IPO
    • 不二研究不二研究
      ·2022-12-16

      童年辣条神话卫龙,首日破发“辣条第一股”,跌超10亿

      “辣条第一股”的神话破了? 12月15日,“辣条大王”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卫龙(09985)$ (下称“卫龙”,09985.HK)正式挂牌港交所,但上市首日即遭破发。 作为千禧一代撑起的童年“神话”,卫龙的上市之路却波折重重,数次冲击IPO之后,终于在今冬成功上市。 卫龙此次IPO发行价为10.56港元/股,募资净额为8.99亿港元。上市首日,卫龙的开盘价为10.20港元/股,较发行价下跌3.4%;截至12月15日港股收盘,卫龙报收10.02港元/股,对应市值235.6亿港元(折合人民币211.0亿元),较发行价下跌5.11%,跌超10亿。 卫龙是一家辣味休闲食品的企业,根据招股书披露,2021年,卫龙旗下两个品类(即调味面制品和蔬菜制品)的年零售额超过10亿元。 在招股书中,卫龙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按2021年零售额计算,其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6.2%。 「不二研究」据其招股书发现:今年上半年,卫龙营收22.61亿元,同比减少1.84%;同期,其亏损2.61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7.06%。 从收入构成来看,卫龙2022上半年来自辣条的收入为13.41亿元,当期营收占比59.3%,依然一家独大;从营收渠道来看,其2022上半年来自线下的收入为20.21亿元,当期营收占比89.4%,线上收入仍需补课。 去年10月的一篇旧文中,我们聚焦于卫龙的辣条腹地遭围攻,但第二曲线尚未长成。零食新消费的风口之下,卫龙也面临更多新的挑战,“辣条第一股”能否向资本市场讲好新故事?由此,「不二研究」更新了10月旧文的部分数据和图表,以下Enjoy: 去年5月,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卫龙”)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正式向“辣条
      888评论
      举报
      童年辣条神话卫龙,首日破发“辣条第一股”,跌超10亿
    • watt_2086watt_2086
      ·2022-12-15
    • 独角兽早知道独角兽早知道
      ·2022-12-15

      “辣条第一股”卫龙正式登陆港交所,市值超240亿港元

      卫龙(09985.HK)今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与瑞银集团为联席保荐人。 卫龙本次香港IPO引入的基石投资者包括Media Global(由分众传媒(002027.SZ)创始人及董事长江南春最终控制)、阳光人寿保险以及Prospect Bridge。$卫龙(09985)$  编辑 | Arti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卫龙是中国领先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拥有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1年零售额计,集团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6.2%,且在调味面制品及辣味休闲蔬菜制品细分品类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 据招股书,卫龙是中国倍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的休闲食品品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集团95.0%的消费者年龄在35岁及以下,55.0%的消费者年龄在25岁及以下;同时,集团是中国知名度最高、最受消费者喜爱的辣味休闲食品品牌,而且就品牌知名度而言,集团是25岁及以下年轻人心目中休闲食品的第一品牌。 卫龙致力于让中国传统美食娱乐化、休闲化、便捷化、亲民化,以及推出更多辣味休闲食品,为消费者创造愉悦的消费体验。 据招股书,卫龙致力于使用大豆、面粉及海带等大众食材为主,秉承“以工业化思维,让美食原点的价值最大化释放”的产品开发理念。凭借集团的品类拓展能力,近年来,集团已成功拓展到蔬菜制品和豆制品等品类,推出了包括“风吃”和“亲嘴烧”系列等多种品牌。 2021年,集团有两个品类(即调味面制品及蔬菜制品)的年零售额超过人民币10亿元;其中四个单品(即大面筋、魔芋爽、亲嘴烧及小面筋)的年零售额均超过人民币5亿元。 渠道方面,截至2022年6月30日,卫龙美味与逾1,830家
      607评论
      举报
      “辣条第一股”卫龙正式登陆港交所,市值超240亿港元
    • 达摩财经达摩财经
      ·2022-12-14

      卫龙上市了,但资本故事也到头了

      出品|大摩财经 “辣条”公司卫龙闯关IPO成功,将在12月15日正式挂牌港交所。但在资本对休闲食品赛道兴趣下降的背景下,卫龙发行估值大幅缩水。 自2021年5月赴港IPO以来,卫龙分别在2021年11月、2022年6月通过聆讯,但均因市况不佳未能启动招股。直到11月23日,卫龙更新港交所上市聆讯后资料后,终于在12月5日启动了全球发售。 卫龙共发行9639.7万股,最终发行价定在10.56港元/股,位于招股价区间10.4至11.4港元的靠底部位置,集资约10亿港元(约1.3亿美元)。以10.56港元发行价计,卫龙市值约248亿港元(折合人民币223亿元、31.9亿美元)。 这意味着,卫龙的估值不仅较去年融资时的近百亿美元大幅缩水,也未达到此前市场传闻的47亿美元上市估值预期。休闲食品上市公司中,洽洽食品的最新市值270亿元,绝味食品最新市值接近360亿元。 卫龙招股书更已指出,IPO前投资者支付的投资成本为2.1635美元,较发售价中值10.9港元溢价55.11%。这也意味着,包括CPE源峰、高瓴、腾讯、云锋基金等在内的IPO前投资者在挂牌前已经亏损了近六成。 卫龙是刘卫平、刘福平兄弟创办的家族企业。卫龙董事会成员主要是刘氏兄弟及其堂弟、表兄弟,仅今年底加入卫龙的执行董事、CEO孙亦农是职业经理人。 IPO前,刘氏兄弟通过和和全球资本持股84.45%,卫龙员工持股平台卫龙未来发展持股2.04%,CPE源峰持股4.26%,漯河财政厅通过上海泓漯持股2.26%,高瓴、腾讯、云锋基金分别持股2.26%、1.23%和1.23%。 最新的2022年胡润富豪榜中,刘氏兄弟财富身价220亿元,排名全国251位,在河南富豪中仅次于牧原股份秦英林夫妇、蜜雪冰城张红超兄弟等寥寥数位。以IPO市值计算,刘氏兄弟的财富已有所缩水。 上世纪末,湖南商人刘卫平兄弟扎根盛产小麦的河南漯河,开始了传奇的
      9083
      举报
      卫龙上市了,但资本故事也到头了
    • 小散老俞小散老俞
      ·2022-12-10

      【美股打新】聪链集团,区块链矿机芯片开发商

        聪链集团 是一家为区块链应用提供高性能计算ASIC芯片和配套软硬件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采用无晶圆厂业务模式,专注于 IC 设计的 前端 和 后端 ,这是 IC 产品开发链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与领先的代工厂建立了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这有助于确保我们的产品质量和稳定的产量。   聪链集团目前正在招股, 股票代码ICG,本次招股价是7~9美元,募集资金约2502.5万~3217.5万美元,市值4.37亿~5.62亿美元,申购时间是12月8日~12月22日,上市时间12月23日。   近年来,尽管全球IC市场销售额增长出现波动,但全球IC市场总规模有所增加。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销售收入计,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市场规模以6.9%的复合年增长率从2016年的2767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3612亿美元。在以5G为代表的新技术推动下,物联网和云计算,全球 IC 行业预计将以 5.6% 的复合年增长率进一步增长,到 2025 年达到 4,750 亿美元。但是,无法保证预期的未来增长率将在未来实现。   在无晶圆厂模式全球流行的影响下,中国大陆无晶圆厂IC设计的市场规模以销售收入计算也快速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市场规模由 2016 年的人民币 588 亿元增至 2020 年的人民币 1,342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22.9%。预计2025年无晶圆厂IC设计的销售收入将达到人民币2639亿元,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4.5%。    公司从2019~202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是3581.6万、5460.3万、6.32亿,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1057.15%;2019年~2021年的净利润分别是-295万、824.7万、4.5亿,202
      7,5046
      举报
      【美股打新】聪链集团,区块链矿机芯片开发商
    • 慢放慢放
      ·2022-12-09

      “辣条第一股”还未上市,目标市值就缩水了500亿

      封面图来源:卫龙微博 记忆中5毛钱一袋的卫龙辣条,不知何时悄然涨价到10元以上。最便宜的辣条小面筋,280g一袋的售价已达11.9元。 辣条偷偷涨了价,卫龙却亏损上亿元。 近日,卫龙在港交所更新了聆讯后资料集。资料显示,截止2022年6月30日,卫龙总收入22.61亿元,净利润亏损2.61亿元。为近三年来首次亏损,净亏损率11.5%。 卫龙上市在即,却遭遇营收、净利双降。曾被资本市场估值600亿元的卫龙,能否顺利成为“辣条第一股”? “辣条第一股”的艰难上市路 卫龙冲击港股的上市路,可谓是一波三折。 早在2021年5月,卫龙便向港交所递表。因上市材料在6个月内未能获批而自动失效。同年11月,卫龙再度递表,虽然通过了上市聆讯,但因当时的市场环境不好,公司主动选择了押后上市。 转眼等到今年6月,卫龙第三次递表,通过聆讯后却依旧没有启动招股。直至11月23日,卫龙(全称“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更新了港交所聆讯资料,预计今年内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瑞银集团为联席保荐人。 学校周边商店里爆火的卫龙辣条,在小学生们长大成年的过程中,从曾经的“小作坊”向着上市公司迈进。其消费者从80后、90后,也逐渐过渡到00后、10后群体。 根据全球知名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资料显示,“Z世代”及“千禧一代”的消费者,是中国休闲食品行业中的主力消费族群,**国人口的38%与休闲食品消费的68.8%。 招股书透露,卫龙的消费者中,有95%的人年龄集中在35岁以下,而其中25岁以下的消费者更是占到了55%,超过一半有余。也就是说,5岁的你成长到25岁,卫龙辣条依旧是校园周边商店里热卖零食中的“主力军”。 小辣条,大生意。被戏称“5毛辣条吃出个上市公司”的卫龙,在2021年5月8日完成上市前完成唯一一笔Pre-IPO轮融资。 据天眼查数
      1,4573
      举报
      “辣条第一股”还未上市,目标市值就缩水了500亿
    • 花生投资见闻花生投资见闻
      ·2022-12-08

      高瓴、腾讯入局,“辣条第一股”卫龙上市潜力有多大?

      12月8日是卫龙(09985)招股的截止日,到目前,大家最关心的可能就是卫龙的想象力到底有多大,上市后能有多大的空间? 一、公司概况:国内第一大辣味休闲食品企业,备受年轻人欢迎 卫龙美味拥有多样化的辣味休闲食品产品组合,包括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豆制品及其他产品,旗下热销的“大面筋、魔芋爽、亲嘴烧及小面筋”四个单品的年零售额均超过5亿元。 据沙利文资料,按2021年零售额计,公司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且在调味面制品及辣味休闲蔬菜制品细分品类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 公司产品受消费能力较强的年轻人欢迎,招股书数据显示,公司95%的消费者年龄在35岁及以下,55.0%的消费者年龄在25岁及以下,是25岁及以下年轻人心目中休闲食品第一品牌。 二、财务状况:年收入达48亿,赚钱能力一流 在近几年全球疫情消费紧缩的大环境下,众多消费品牌遭遇黑天鹅而陷入窘境之时,卫龙业绩仍然逆势而上,拥有强劲的增长势头。 2019-2021年,卫龙收入分别达到33.85亿元、41.20亿元及48.00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1%,远超行业同期4.2%的年复合增长率。此外,2021年公司净利润率达17.2%,同期休闲食品行业的平均净利润率仅约10%。 2022年上半年,卫龙营收22.61亿元,同比略有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生产及交付问题、价格调整等因素所致。同期净利润亏损2.61亿元,主要是由于投资有关的一次性的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所致。在去掉上述影响后,卫龙2022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约为4.25亿元同比增长11.8%。 辣味休闲食品行业的零售额在2021年达到172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7%,高于中国整体休闲食品行业同期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该行业2021年至2026年的零售额将以9.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6年将达到2737亿元。 四、竞争优势和风险:2021年市占率位
      1,245评论
      举报
      高瓴、腾讯入局,“辣条第一股”卫龙上市潜力有多大?
    • 阿尔法工场阿尔法工场
      ·2022-12-07

      IPO估值打3折,“辣条一哥”不香了

      来源 | 中国证券报导语:卫龙招股书显示,公司上市之日,高瓴资本、红杉中国、腾讯、云锋基金等投资机构就直接亏损55%。这家辣条公司被“吃”上市了,但IPO估值却打了近3折。12月5日,卫龙(HK:09985)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于2022年12月5日至8日招股,拟全球发售9639.7万股股份,每股发售价为10.4-11.4港元,最高募资11亿港元,公司市值约为240亿港元,较上市前的估值几乎打了3折。首次公开发售前投资者名单包括CPE源峰、高瓴资本、红杉中国、腾讯、云锋基金等一众投资巨头。卫龙招股书显示,公司上市之日,这些投资机构就直接亏损55.11%。“打3折”上市“辣条第一股”卫龙12月5日在港交所公告称,公司拟全球发售9639.7万股股份,每股发售价为10.4-11.4港元,预计12月15日挂牌上市。如果按照发售价中位数计算,这意味着卫龙的市值约为240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220亿元,较上市前600多亿元人民币的估值几乎打了3折。来源:港交所公告卫龙在招股说明书中透露,“发售前投资者支付的成本为2.1635美元,较发售价溢价约55.11%”。这也意味着,卫龙上市之日,投资机构将直接亏损55.11%。卫龙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此前,卫龙分别于2021年5月、11月及2022年6月先后三次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后续均“偃旗息鼓”;直到11月23日再次更新招股书得以顺利上市。本次全球发售的联席保荐人包括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UBS瑞银集团。根据卫龙更新后的财报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分别实现营收33.85亿元、41.2亿元、48亿元和22.61亿元;而2019年至2021年分别实现利润6.58亿元、8.19亿元、8.27亿元,但在2022年上半年约亏损2.61亿元。卫龙曾在今年4月份一度上调产品价格,尽管今年上半年
      832评论
      举报
      IPO估值打3折,“辣条一哥”不香了
    • 港股IPO咖啡館港股IPO咖啡館
      ·2022-12-07

      新股点评: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 (9985)

      一,基本介绍 卫龙是中国领先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拥有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按2021年零售额计,卫龙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 6.2%,且在调味面制品及辣味休闲蔬菜制品细分品类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 发售股份数目:96,397,000股股份(视乎超额配股权行使与否而定) 公开发售股份数目:9,639,800股股份(10%,可予重新分配) 配售股份数目:86,757,200股股份(90%,可予重新分配并视乎超额配股权行使与否而定) 回拨机制: 公开发售不足额而国际配售足额:将未足额部分回拨至国际配售。 国际配售不足额:可回拨至不超过20%且需下限定价。 国际配售足额且公开发售超购少于15 倍:可回拨至不超过20%且需下限定价; 公开发售超购15 倍或以上但少于 50 倍:回拨至30%; 50 倍或以上但少于 100 倍:回拨至40%; 100 倍或以上:回拨至50%。 发售价:10.4~11.4港元 基石投资者: 3位投资者已同意按发售价认购合共579.5百万港元可购买的发售股份,相当于发售股份的约54.82%,详情见招股书239页。 (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假设发售价为10.9港元) 发售时间:2022年12月05日-2022年12月08日(2022年12月07日截止孖展) 上市日:2022年12月15日 保荐人:UBS Securities Hong Kong Limited、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 包销商:UBS AG Hong Kong Branch、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法国巴黎证券(亚洲)有限公司、富途证券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建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元库证券有限公司、一盈证券有限公司 二,基本面和定价 在中国内地,一款俗名为“辣条”的零食相信是很多朋友的童年
      1.04万3
      举报
      新股点评: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 (9985)
    • 独角兽早知道独角兽早知道
      ·2022-12-06

      “辣条第一股”卫龙在港招股,引入阳光人寿保险、江南春等为基石

      卫龙(09985.HK)发布公告,公司拟全球发售9639.7万股股份,其中中国香港发售股份963.98万股,国际发售股份8675.72万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2022年12月5日至12月8日招股,预期定价日为12月8日;发售价将为每股发售股份10.40-11.40港元;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及瑞银集团为联席保荐人;预期股份将于2022年12月15日于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卫龙(09985)$  编辑 | Arti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卫龙是中国领先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拥有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1年零售额计,集团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6.2%,且在调味面制品及辣味休闲蔬菜制品细分品类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 据招股书,卫龙是中国倍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的休闲食品品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集团95.0%的消费者年龄在35岁及以下,55.0%的消费者年龄在25岁及以下;同时,集团是中国知名度最高、最受消费者喜爱的辣味休闲食品品牌,而且就品牌知名度而言,集团是25岁及以下年轻人心目中休闲食品的第一品牌。 卫龙致力于让中国传统美食娱乐化、休闲化、便捷化、亲民化,以及推出更多辣味休闲食品,为消费者创造愉悦的消费体验。 据招股书,卫龙致力于使用大豆、面粉及海带等大众食材为主,秉承“以工业化思维,让美食原点的价值最大化释放”的产品开发理念。凭借集团的品类拓展能力,近年来,集团已成功拓展到蔬菜制品和豆制品等品类,推出了包括“风吃”和“亲嘴烧”系列等多种品牌。 2021年,集团有两个品类(即调味面制品及蔬菜制品)的年零售额超过人民币10亿元;其中四个单品(即大面筋、魔芋爽、亲嘴烧及小面筋)的年
      1,618评论
      举报
      “辣条第一股”卫龙在港招股,引入阳光人寿保险、江南春等为基石
    • 站在Ju人肩上站在Ju人肩上
      ·2022-12-06

      #港股ipo#去年估值600亿的卫龙缩水一半招股,申购否?申

      昨天上午结束招股的4支标的申购了3支:花椒、濠暻、高视,放弃阳光保险。今日上午结束的美皓集团01947.HK同样申购!还有一个多小时截止时间搓搓有余,不用急!下面讲讲年尾重头戏辣味休闲食品第一股——卫龙09985.HK!相较去年缩水一半有余,直接上结论:申购!先讲结论在这里我们只会简单的亮明观点,没有模棱两可。只看结论或者不想看公司分析的到此就可以结束了。接下去不需要看!NO.070 卫龙09985.HK本年度第070支新股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按21年零售额计,公司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6.2%,且在调味面制品及辣味休闲蔬菜制品细分品类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  公司95%的消费者是 35岁及以下,55%的消费者是25岁及以下的年轻人。一、发行简介 回拨机制二、财务解析单位:人民币千元财务资料显示,2019~2021年度,公司收入分别为33.85亿、41.2亿及48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1%,2022年上半年总收入约为人民币22.6亿元;2019~2021年度,公司毛利分别为12.5亿、15.6亿、17.9亿人民币,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8.61亿人民币;2019~2021年度,公司利润分别为6.58亿、8.19亿及8.27亿元人民币,2022年上半年,公司亏损为约2.61亿元。同期公司经调整利润分别为6.59亿、8.21亿、9.07亿人民币,2022年上半年经调整利润为4.24亿人民币(若不涉及上市开支、向雇员支付的以股份为基础的报酬、与首次公开发售前投资有关的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等一次因素);以2021年营收、利润计,公司PS=5,PE=26!公司自述2022年的年内利润预计将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与首次公开发售前投资有关的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涉及公司和若干首次
      9,8346
      举报
      #港股ipo#去年估值600亿的卫龙缩水一半招股,申购否?申
    • 梅姨求索记梅姨求索记
      ·2022-12-05

      辣条第一股卫龙打不打?A股再上3200点!

      一、港股打新,卫龙打不打? 今天辣条第一股卫龙在港股开启招股。也许是卫龙的忠实消费者太多,所以今天好多人问梅姨打不打,果然知名的就是容易受关注~ 其实啊,卫龙曾两度冲击港交所。2021年5月第一次递交申请材料,然后半年后失效;2021年11月申请失效后,再次申请;2022年6月申请失效后,又再次申请,这次终于赶在材料失效前,招股了…… 至于为什么前两次卫龙要等到材料失效,也不愿意招股?原因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也许是被当时港股打新的冷清吓退了吧[笑哭]  不过,有意思的是,首次公开发售前卫龙就引进了众多投资者,根据招股书,这些投资者的投资成本是2.1635美金/股,折合16.8港币/股!而此次卫龙发行价才不过10.4-11.4港币/股!比发行中位数贵了55.1%! 而且这其中不乏很多知名投资机构,比如高瓴、腾讯、红衫资本等…… 哈哈哈,看到机构投资者被割韭菜怎么这么开心呢! 之前都是机构拿货比我们这些小散便宜,现在终于轮到我们小散拿货比他们便宜了! 那我们小散要不要拿这货呢? 首先,如果按照卫龙2021年8.27亿的净利润算,本次发行市盈率26.6-29倍。 本次发行,虽然较之前600亿的估值调整到200亿了,但是26.6-29倍的发行市盈率贵不贵呢? 梅姨看了下港股包装食品板块的整体估值,平均市盈率也仅有11.07倍。 这个板块所有的成分股如下,梅姨标出了几个同属于休闲食品的公司,比如周黑鸭、达利食品、中国旺旺。 可以看到,卫龙26.6-29倍的市盈率相比达利食品和中国旺旺是偏贵的,但相比周黑鸭又是便宜的。但参考整个包装食品板块11.07倍的市盈率,卫龙发行定价还是偏贵的。 咳,单从估值来看,确实挺纠结的,相比Pre-IPO的投资者都已经打了这么多折扣了,按理说不能再说贵了;但相比同行业估值来看,又确实贵了。 不过,梅姨更倾向于,本次发行定价还是偏贵。毕竟P
      3.35万19
      举报
      辣条第一股卫龙打不打?A股再上3200点!
    • 小散老俞小散老俞
      ·2022-12-05

      【港股打新】卫龙美味,中国最大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

        卫龙是中国领先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拥有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1年零售额计,我们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6.2%,且在调味面制品及辣味休闲蔬菜制品细分品类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   公司12月5日开始招股,招股价是10.4~11.4港元,每手股数200股,最低申购金额2302.97港元,市值244.52亿港元,发行数量9639.7万股,属于包装食品行业,有绿鞋。  保荐人是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瑞银集团,保荐人近两年业绩一般,保荐过的项目整体平均首日上涨率为38.78%  一共有3名基石,分别是MediaGlobal、阳光人寿保险、ProspectBridge;按中间价计算,基石合计共认购5.8亿港,占总发行数的54.82%,基石占还行。   中国的辣味休闲食品行业的零售额由2016年的人民币1,139亿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币1,72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7%,高于中国整体休闲食品行业同期年复合增长率。按零售额计,辣味休闲食品在中国整体休闲食品行业中的份额由2016年的18.6%增至2021年的21.0%。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中国辣味休闲食品行业2021年至2026年的零售额将以9.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6年将达到人民币2,737亿元;而预计同期中国非辣味休闲食品行业的零售额将以6.0%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中国辣味休闲食品的市场相对分散,按零售额计,2021年前五大企业的市场总占有率为11.5%。于2021年,卫龙是中国最大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市场份额为6.2%,按零售额计,是第二大企业的3.9倍,超过第2至第5名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   接下来看看公司经营情况,公司从2019
      2.73万12
      举报
      【港股打新】卫龙美味,中国最大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
    • 小虎综合资讯小虎综合资讯
      ·2022-12-05

      一图读懂 | 卫龙,中国领先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

      $卫龙美味(09985)$于12月5日至12月8日招股,公司拟发行9639.7万股股份,其中公开发售963.98万股,国际发售8675.72万股,每股发行价10.4-11.4港元,每手200股,预期将于12月15日上市。卫龙是中国领先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拥有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1年零售额计,卫龙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6.2%,且在调味面制品及辣味休闲蔬菜制品细分品类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卫龙95.0%的消费者年龄在35岁及以下, 55.0%的消费者年龄在25岁及以下;同时,卫龙是中国知名度最高、最受消费者喜爱的辣味休闲食品品牌,而且就品牌知名度而言,卫龙是25岁及以下年轻人心目中休闲食品的第一品牌。
      1,136评论
      举报
      一图读懂 | 卫龙,中国领先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
    • 花生投资见闻花生投资见闻
      ·2022-12-05

      卫龙招股,能上?

      辣条第一股终于来了。12月5日,辣条界的扛把子,卫龙正式招股,公司预计将于12月15日于港交所上市。作为年末打新的重头戏,卫龙的这次上市又有哪些看点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辣条一哥的硬实力。目前,卫龙以6.2%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是第二名的3.9倍,稳坐一哥地位。大家可能好奇的是,卫龙凭什么可以做到行业第一的呢?这不得不说,卫龙还是很有一套的。卫龙主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品牌化运营强化消费者心智,二是扩大经销商队伍覆盖更多的消费者。比如在品牌化运营方面,当其他竞争对手为到底哪个辣条更好吃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卫龙反其道而行之,却通过品牌的思维来运营辣条,跳出品类,以品牌的形象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同时,定位年轻人,卫龙通过营销不断出圈,网络上到处充满着有有关卫龙辣条的表情包与卫龙辣条的梗,也让大家迅速的记住卫龙。而其他包装上写着“辣片”、“牛筋”的辣条早以被大家所忘记,现如今只要说到辣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卫龙。不仅于此,卫龙近几年还走出了国门,让世界各地感受这股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其实不止卫龙,作为非刚需的小零食,和任何快消品都是差不多,产品不需要有太多的变动,只需要往死里营销品牌就行,而在这一方面,做的最好的无疑是可口可乐。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卫龙的四大单品,大面筋、魔芋爽、亲嘴烧及小面筋的年零售额均超过人民币5亿元。除了品牌,卫龙也在渠道上面下足了功夫,截至2022年6月30日,卫龙与超过1,830家线下经销商合作,销售网络覆盖了中国约73..5万个大大小小的商超,小卖部等等零售终端。对于零食等快消品来说,渠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谁拥有最大的零售渠道,谁就能覆盖更多的消费者。随着这些年卫龙不断的出圈,以及在渠道方面上的建设,卫龙展现出了超强的的盈利能力,2021年公司的营收高达48亿元,而净利润更是高达9.08亿元,净利润率18.9%,远超行业的10%的平均利润率。好
      3.99万10
      举报
      卫龙招股,能上?
    • Amy_yuAmy_yu
      ·2022-12-05
      不值得
      1,069评论
      举报
    • 价值投资为王价值投资为王
      ·2022-12-05

      卫龙值得打新吗?

      爽约2次的卫龙这次终于要招股了!在探讨卫龙值不值得打新之前,有2篇基本面分析文章大家可以回看:《卫龙IPO:暴利机器辣条茅,光环之下存隐忧!》、《卫龙上市,辣条茅能否点燃港股打新热情?》。通过以往两次过聆讯而不招股的经历来看,本来我以为管理层是想卖个好价钱,不想在熊市期间登录港交所。但没想到,卫龙的发行价还蛮良心的,最高发行市值268亿港币,折合人民币约242亿,按照2021年8.3亿的净利润计算,静态市盈率约29倍:卫龙做的辣条生意,在资本市场没有直接可参考的标的,巡视一圈下来,也就A股的几家食品公司可供参考,如洽洽食品、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洽洽食品以瓜子和坚果为主、三只松鼠是坚果、良品铺子以坚果、糖果、果脯类零食为主;甘源食品的主力产品是坚果和炒货;盐津铺子的主力产品则包括以鱼豆腐、豆干、蜜饯为代表的咸味零食类产品和以面包、蛋糕、点心为代表的烘焙甜点类产品。虽然都是食品股,但盈利能力差异极大,以净利率为例,卫龙是几家食品股中最高的:由此来看,能够与卫龙做类比的有洽洽食品、盐津铺子和甘源食品,个位数净利率的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显然和卫龙不是一个物种。拿这几家食品公司的市盈率和卫龙做个对比,如下图所示,洽洽食品以26.7倍的市盈率垫底,令人大跌眼镜:考虑到部分食品股受疫情影响较大,净利润下滑明显,因此,再用市销率估值进行对比,去除利润为负拉高市盈率的影响。市销率估值下,净利率较高的洽洽食品、盐津铺子、甘源食品在4-5.4倍之间,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在1-1.6倍之间。按照卫龙2021年48亿的营收和最大市值2
      3.89万9
      举报
      卫龙值得打新吗?
    • 贝多财经贝多财经
      ·2022-12-05

      卫龙在港交所招股:机构股东账面亏损五成,刘卫平兄弟躺赢?

      12月5日,辣味休闲食品企业卫龙食品(简称“卫龙”,HK:09985)$卫龙(09985)$ 公布发售公告,将于2022年12月5日-12月8日招股,拟全球发售9639.7万股股份,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另有15%超额配售权。 公告显示,卫龙此次上市的发售价将在10.40港元/股至11.40港元/股,每手200股。假设发售价为每股发售股份10.90港元(发售区间的中位数)并假设超额配售权未获行使,卫龙预计此次募资净额约为9.355亿港元,将于2022年12月15日在港交所上市。 按照计划,卫龙拟将募资的约57.0%将用于扩大和升级生产设施与供应链体系,以提高产能、仓储管理和产品质量;约15.0%将用于进一步拓展销售和经销网络;约10%将用于品牌建设;约10%将用于产品研发活动以及提升研发能力;约8%将用于推进业务的数智化建设。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卫龙的主要经营主体为漯河市平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当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2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刘忠思,全资股东为漯河和和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旗下漯河市卫龙商贸有限公司。 卫龙在招股书中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称,按2021年零售额计,卫龙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6.2%,且在调味面制品及辣味休闲蔬菜制品细分品类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 据招股书介绍,2021年,卫龙有两个品类(即调味面制品及蔬菜制品)的年零售额超过人民币10亿元,其中四个单品(即大面筋、魔芋爽、亲嘴烧及小面筋)的年零售额均超过5亿元。 招股书显示,卫龙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3.85亿元、41.20亿元和4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1%;净
      7,8503
      举报
      卫龙在港交所招股:机构股东账面亏损五成,刘卫平兄弟躺赢?
    • 新经济IPO新经济IPO
      ·03-07

      IPO前分光3年净利润,台湾“果汁”夫妻来深交所割韭菜了

      图片 鲜活果汁董事长黄国晃(资料图片)。 过去几年,奈雪的茶、喜茶、蜜雪冰城、瑞幸等为代表的新茶饮爆火的同时,也带动了一大批中游的供应链公司,其中就包括苏州鲜活饮品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3月3日,苏州鲜活饮品向深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拟在主板上市。去年底,苏州鲜活已经提交了招股书,此次系注册制新规实施后,苏州鲜活应新规要求重新提交。 苏州鲜活饮品本次发行前股本总数为3.6亿股,本次拟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4,100万股,且占发行后公司股份总数不低于10%,计划募资4.5亿元。由此计算,苏州鲜活饮品此次上市估值约45亿元。 竞争惨烈 毛利率3年降40% 苏州鲜活饮品公司实际控制人均为中国台湾地区自然人,本次发行前,公司实际控制人黄国晃和林丽玲夫妇合计间接控制公司87.10%的股份,且分别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和董事。 招股书显示,除了实际控制人黄国晃和林丽玲夫妇外,苏州鲜活饮品还有两个外部投资者Gojiberry和富拉凯,这两家机构为刘芳荣及其近亲属控制的企业,刘芳荣先生为中国台湾籍自然人,与发行人其他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关联关系。 图片 招股书显示,鲜活饮品是一家新茶饮原料供应商,主要从事饮品类、口感颗粒类、果酱类和直饮类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处于产业链中游,上游是水果、果汁原汁等原材料供应商,下游是连锁餐饮、超市、果汁、奶茶、烘培店等。鲜活饮品的主要产品为非包装的现调果汁风味饮品原料,例如果汁类、果粒类、果粉类等原料。 图片 2020年-2022年,鲜活饮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12亿元、10.64亿元和9.3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80亿元、1.89亿元和1.0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三年,鲜活饮品营收增长缓慢,且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2021年,鲜活饮品营收同比增长31%;但扣非后净利润增长仅2.57%;2022年,鲜活饮品营
      1,208评论
      举报
      IPO前分光3年净利润,台湾“果汁”夫妻来深交所割韭菜了
    • 金牛座笔记金牛座笔记
      ·2022-12-19

      Guanze Medical/星空华文/澳亚/康沣 IPO

      最被看好的卫龙两天已经跌了-13.35%,最不被看好的3D Medicines-B反而涨了+31.10%,另外两只小票步阳和美皓参与人数1万7千多和1万5千多,目前累计跌幅都已超30%,小票一热就死,以后不能轻易参与了。当前有四只新股正在招股,今天统一分析,给出评级和申购计划。 1、Guanze Medical 招股信息: 公司简介: 公司是一家立足于山东省的医学影像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从事提供医用影像胶片产品及医学影像云服务。就医用影像胶片产品业务而言,本集团从事分销采购自国际品牌的医用影像胶片产品及销售公司自家品牌的医用影像胶片产品。就我们的分销业务而言,本集团是该医学影像产品生产商在山东省的二级分销商。就医学影像云服务业务而言,按2021年销售收入计,本集团为山东省第三大医学影像云服务供应商,占据市场份额约4.7%,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约0.4%。本集团计划将其业务集中于山东省。 公司自2016年创业以来,一直是国际医用影像胶片产品的分销商。凭借我们在山东省医学影像市场稳健的客户基础,为提高我们的盈利能力,我们自2018年起在山东省向客户提供自家品牌医用影像胶片产品。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年度及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该医学影像产品生产商的医用影像胶片产品销售分别构成我们医用影像胶片产品业务分部收入约89%、76%、72%及68,同期,自家品牌医用影像胶片产品的销售分别构成我们医用影像胶片产品业务分部收入的约9%、19%、28%及32%。除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两个财政年度内销售另一国际品牌的医用影像胶片产品产生的微博收入外,自2021年起,本集团仅分销该医学影像产品生产商的医用影像胶片产品。 下图说明公司主要的业务模式: 财务情况: 营收:2019年营收1.40亿人民币,2020年营收1.84亿人民币,2021年营收2.11亿人民币,202
      528评论
      举报
      Guanze Medical/星空华文/澳亚/康沣 IPO
    • 不二研究不二研究
      ·2022-12-16

      童年辣条神话卫龙,首日破发“辣条第一股”,跌超10亿

      “辣条第一股”的神话破了? 12月15日,“辣条大王”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卫龙(09985)$ (下称“卫龙”,09985.HK)正式挂牌港交所,但上市首日即遭破发。 作为千禧一代撑起的童年“神话”,卫龙的上市之路却波折重重,数次冲击IPO之后,终于在今冬成功上市。 卫龙此次IPO发行价为10.56港元/股,募资净额为8.99亿港元。上市首日,卫龙的开盘价为10.20港元/股,较发行价下跌3.4%;截至12月15日港股收盘,卫龙报收10.02港元/股,对应市值235.6亿港元(折合人民币211.0亿元),较发行价下跌5.11%,跌超10亿。 卫龙是一家辣味休闲食品的企业,根据招股书披露,2021年,卫龙旗下两个品类(即调味面制品和蔬菜制品)的年零售额超过10亿元。 在招股书中,卫龙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按2021年零售额计算,其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6.2%。 「不二研究」据其招股书发现:今年上半年,卫龙营收22.61亿元,同比减少1.84%;同期,其亏损2.61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7.06%。 从收入构成来看,卫龙2022上半年来自辣条的收入为13.41亿元,当期营收占比59.3%,依然一家独大;从营收渠道来看,其2022上半年来自线下的收入为20.21亿元,当期营收占比89.4%,线上收入仍需补课。 去年10月的一篇旧文中,我们聚焦于卫龙的辣条腹地遭围攻,但第二曲线尚未长成。零食新消费的风口之下,卫龙也面临更多新的挑战,“辣条第一股”能否向资本市场讲好新故事?由此,「不二研究」更新了10月旧文的部分数据和图表,以下Enjoy: 去年5月,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卫龙”)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正式向“辣条
      888评论
      举报
      童年辣条神话卫龙,首日破发“辣条第一股”,跌超10亿
    • 慢放慢放
      ·2022-12-09

      “辣条第一股”还未上市,目标市值就缩水了500亿

      封面图来源:卫龙微博 记忆中5毛钱一袋的卫龙辣条,不知何时悄然涨价到10元以上。最便宜的辣条小面筋,280g一袋的售价已达11.9元。 辣条偷偷涨了价,卫龙却亏损上亿元。 近日,卫龙在港交所更新了聆讯后资料集。资料显示,截止2022年6月30日,卫龙总收入22.61亿元,净利润亏损2.61亿元。为近三年来首次亏损,净亏损率11.5%。 卫龙上市在即,却遭遇营收、净利双降。曾被资本市场估值600亿元的卫龙,能否顺利成为“辣条第一股”? “辣条第一股”的艰难上市路 卫龙冲击港股的上市路,可谓是一波三折。 早在2021年5月,卫龙便向港交所递表。因上市材料在6个月内未能获批而自动失效。同年11月,卫龙再度递表,虽然通过了上市聆讯,但因当时的市场环境不好,公司主动选择了押后上市。 转眼等到今年6月,卫龙第三次递表,通过聆讯后却依旧没有启动招股。直至11月23日,卫龙(全称“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更新了港交所聆讯资料,预计今年内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瑞银集团为联席保荐人。 学校周边商店里爆火的卫龙辣条,在小学生们长大成年的过程中,从曾经的“小作坊”向着上市公司迈进。其消费者从80后、90后,也逐渐过渡到00后、10后群体。 根据全球知名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资料显示,“Z世代”及“千禧一代”的消费者,是中国休闲食品行业中的主力消费族群,**国人口的38%与休闲食品消费的68.8%。 招股书透露,卫龙的消费者中,有95%的人年龄集中在35岁以下,而其中25岁以下的消费者更是占到了55%,超过一半有余。也就是说,5岁的你成长到25岁,卫龙辣条依旧是校园周边商店里热卖零食中的“主力军”。 小辣条,大生意。被戏称“5毛辣条吃出个上市公司”的卫龙,在2021年5月8日完成上市前完成唯一一笔Pre-IPO轮融资。 据天眼查数
      1,4573
      举报
      “辣条第一股”还未上市,目标市值就缩水了500亿
    • 不二研究不二研究
      ·2022-11-30

      半年卖8万吨辣条,卫龙再闯IPO

      “辣条大王”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卫龙”)于11月23日重新递表,继续冲刺“辣条第一股”。 作为千禧一代撑起的童年“神话”,卫龙的上市之路却波折重重;它曾于2021年5月、2021年11月及此次重启IPO。 卫龙是一家辣味休闲食品的企业,根据最新招股书披露,2021年,卫龙旗下两个品类(即调味面制品和蔬菜制品)的年零售额超过10亿元。 卫龙在新版招股书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按2021年零售额计算,其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6.2%。 「不二研究」据其招股书发现:今年上半年,卫龙营收22.61亿元,同比减少1.84%;同期,净利为-2.61亿元,同比减少27.06%。 从收入构成来看,卫龙2022上半年来自辣条的收入为13.41亿元,当期营收占比59.3%,依然一家独大;从营收渠道来看,其2022上半年来自线下的收入为20.21亿元,当期营收占比89.4%,线上收入仍需补课。 去年10月的一篇旧文中,我们聚焦于零食新消费风口下,卫龙的辣条腹地遭围攻。时至今日,辣条不再“一招鲜”,蔬菜制品的第二曲线尚未长成,卫龙能否撑起资本市场的估值预期? 由此,「不二研究」更新了10月旧文的部分数据和图表,以下Enjoy: 去年5月,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卫龙”)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正式向“辣条第一股”发起冲击。 截至11月29日收盘,零食上市公司良品铺子(603719.SH$良品铺子(603719)$ )、洽洽食品(002557.SZ)$洽洽食品(002557)$ 和三只松鼠(300783.S
      2,107评论
      举报
      半年卖8万吨辣条,卫龙再闯IPO
    • 活报告活报告
      ·2022-11-25

      辣条第一股「卫龙」更新聆讯后招股书,高瓴、腾讯等明星机构云集

      来源:招股书 来源 | 活报告 数据支持 | 捷利交易宝APP 摘要:卫龙于2022年11月23日更新过聆讯后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是中国领先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2021年收入为人民币48亿元,净利润8.27亿元;2022年前6个月收入为22.61亿元,净亏损2.61亿元,毛利8.62亿元。 S&TLiveReport获悉,成立源于2001年的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WEILONG Delicious Global Holdings Ltd(以下简称“卫龙”)于2022年11月23日更新通过港交所聆讯后招股书,其曾于2022年6月27日向港交所递表并通过了聆讯,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瑞银集团。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拥有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1年零售额计,公司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6.2%,且在调味面制品及辣味休闲蔬菜制品细分品类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卫龙是中国倍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的休闲食品品牌,公司95.0%的消费者年龄在35岁及以下,55.0%的消费者年龄在25岁及以下。同时,公司是中国知名度最高、最受消费者喜爱的辣味休闲食品品牌,而且就品牌知名度公司25岁及以下年轻人心目中休闲食品第一品牌。 公司专注于辣味休闲食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经销,致力于持续升级现有产品及推出新产品。公司的产品组合种类丰富且具有战略选择性,涵盖以下类别: 调味面制品,主要包括大面筋、小面筋、麻辣棒、小辣棒及亲嘴烧。 蔬菜制品,主要包括魔芋爽及风吃海带。 豆制品及其他产品,主要包括软豆皮、78°卤蛋及肉制品。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辣味休闲食品市场相对分散,按零售额计,2021年前五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合共为11.5%。2021年,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辣味休闲食品公司,市场份额为6.2%,按零售额
      2,5311
      举报
      辣条第一股「卫龙」更新聆讯后招股书,高瓴、腾讯等明星机构云集
    • 公司研究室公司研究室
      ·2022-11-30

      卫龙上市在即:辣条涨价收入下滑,能否撕掉“垃圾食品”标签?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出品|公司研究室IPO组 文|曲奇 一拖再拖后,近期随着港股回暖,“辣条一哥”卫龙赴港上市又有了新动向。 11月23日,卫龙再度更新招股书,市场消息称,卫龙将于11月24日进行上市前的投资者教育,最快年内在港交所主板上市,预计筹集资金不足1.5亿美元。 从最初拟募资10亿美元,到如今不足1.5亿美元,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卫龙的募资额下滑了85%。 市场变了,卫龙也变了。如今,卫龙是摆正了位置不再谋求高估值,还是拖不下去急于上市了? 01、一再拖延上市,募资额减少85% 有些赴港上市的公司,一而再再而三地递交招股书,却迟迟不能获得港交所聆讯导致无法上市。然而,三次递表的卫龙却是一个例外。 2021年5月,卫龙向港交所首次递交招股书,这家来自河北闻名全国的辣条公司,终于迈出了上市路上最关键的一步。等了6个月,直到招股书失效,卫龙都没有获得港交所聆讯。 紧接着,2021年11月,上市心切的卫龙马上更新招股书,并如愿通过港交所聆讯。当时,市场消息称,卫龙拟募资10亿美元,目标市值或在百亿美元以上。 但通过聆讯后的卫龙却一反常态,没有按常规动作启动上市路演、公开招股、定价上市等流程,卫龙主动“爽约”延后上市。 有券商人士分析表示,卫龙延后上市或许是港股市场环境欠佳所致。当时的港股市场,整体趋势向下,打新氛围低迷,这让冲击百亿美元市值的卫龙有点尴尬。因为卫龙Pre-IPO轮融资的投后估值为94亿美元,定价过高则有破发风险,定价偏低或许无法令机构投资者满意。 直到第二次招股书失效,打算伺机而动的卫龙都没能上市。 2022年6月27日,卫龙第三次向港交所递表,次日再次通过港交所聆讯。相比半年前,卫龙的募资额由10亿美元缩减至5亿美元,目标市值也下调至47亿美元,与上市前的94亿美元估值相比,估值腰斩。 或许最近这半年,卫龙一直
      2,1614
      举报
      卫龙上市在即:辣条涨价收入下滑,能否撕掉“垃圾食品”标签?
    • 站在Ju人肩上站在Ju人肩上
      ·2022-12-06

      #港股ipo#去年估值600亿的卫龙缩水一半招股,申购否?申

      昨天上午结束招股的4支标的申购了3支:花椒、濠暻、高视,放弃阳光保险。今日上午结束的美皓集团01947.HK同样申购!还有一个多小时截止时间搓搓有余,不用急!下面讲讲年尾重头戏辣味休闲食品第一股——卫龙09985.HK!相较去年缩水一半有余,直接上结论:申购!先讲结论在这里我们只会简单的亮明观点,没有模棱两可。只看结论或者不想看公司分析的到此就可以结束了。接下去不需要看!NO.070 卫龙09985.HK本年度第070支新股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按21年零售额计,公司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6.2%,且在调味面制品及辣味休闲蔬菜制品细分品类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  公司95%的消费者是 35岁及以下,55%的消费者是25岁及以下的年轻人。一、发行简介 回拨机制二、财务解析单位:人民币千元财务资料显示,2019~2021年度,公司收入分别为33.85亿、41.2亿及48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1%,2022年上半年总收入约为人民币22.6亿元;2019~2021年度,公司毛利分别为12.5亿、15.6亿、17.9亿人民币,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8.61亿人民币;2019~2021年度,公司利润分别为6.58亿、8.19亿及8.27亿元人民币,2022年上半年,公司亏损为约2.61亿元。同期公司经调整利润分别为6.59亿、8.21亿、9.07亿人民币,2022年上半年经调整利润为4.24亿人民币(若不涉及上市开支、向雇员支付的以股份为基础的报酬、与首次公开发售前投资有关的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等一次因素);以2021年营收、利润计,公司PS=5,PE=26!公司自述2022年的年内利润预计将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与首次公开发售前投资有关的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涉及公司和若干首次
      9,8346
      举报
      #港股ipo#去年估值600亿的卫龙缩水一半招股,申购否?申
    • 独角兽早知道独角兽早知道
      ·2022-12-15

      “辣条第一股”卫龙正式登陆港交所,市值超240亿港元

      卫龙(09985.HK)今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与瑞银集团为联席保荐人。 卫龙本次香港IPO引入的基石投资者包括Media Global(由分众传媒(002027.SZ)创始人及董事长江南春最终控制)、阳光人寿保险以及Prospect Bridge。$卫龙(09985)$  编辑 | Arti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卫龙是中国领先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拥有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1年零售额计,集团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6.2%,且在调味面制品及辣味休闲蔬菜制品细分品类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 据招股书,卫龙是中国倍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的休闲食品品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集团95.0%的消费者年龄在35岁及以下,55.0%的消费者年龄在25岁及以下;同时,集团是中国知名度最高、最受消费者喜爱的辣味休闲食品品牌,而且就品牌知名度而言,集团是25岁及以下年轻人心目中休闲食品的第一品牌。 卫龙致力于让中国传统美食娱乐化、休闲化、便捷化、亲民化,以及推出更多辣味休闲食品,为消费者创造愉悦的消费体验。 据招股书,卫龙致力于使用大豆、面粉及海带等大众食材为主,秉承“以工业化思维,让美食原点的价值最大化释放”的产品开发理念。凭借集团的品类拓展能力,近年来,集团已成功拓展到蔬菜制品和豆制品等品类,推出了包括“风吃”和“亲嘴烧”系列等多种品牌。 2021年,集团有两个品类(即调味面制品及蔬菜制品)的年零售额超过人民币10亿元;其中四个单品(即大面筋、魔芋爽、亲嘴烧及小面筋)的年零售额均超过人民币5亿元。 渠道方面,截至2022年6月30日,卫龙美味与逾1,830家
      607评论
      举报
      “辣条第一股”卫龙正式登陆港交所,市值超240亿港元
    • 新熵新熵
      ·2022-11-28

      一天卖530吨辣条,卫龙还是亏了?

      @新熵 原创 作者丨茹月 编辑丨月见 近日,卫龙辣条终于通过了港交所聆听,然而这个消息对其只能说好坏参半。 好消息是,卫龙可能就此终结一波三折的上市路,赶上今年最后一班车登陆资本市场。公开信息显示,卫龙在去年11月和今年五月交表后,就曾两次通过聆听,但因市场整体境况不佳而缩减募资规模和反复延迟上市。 坏消息是,通过卫龙通过聆听后更新的招股书可见,其估值缩水已成定局。 资料显示,递表前融资卫龙辣条网罗了高瓴、腾讯、云锋基金等一线投资机构,估值一度高达600亿元。而聆听后资料显示,上半年卫龙产生了一次性的以股份为基础的大额付款开支。换句话说,截至上半年,卫龙因较Pre-IPO的估值缩水,以近乎无偿地将控股股东的股权转给了前期投资者。 此外,聚焦到公司经营上,卫龙靠辣条卖出48亿的神话近乎见顶,营收增速开始收缩。招股书显示,卫龙两年一期的营收分别为41.20亿元、48亿元及22.6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17%、16.50%及-1.93%。 根据《2022胡润百富》榜显示,创始人刘卫平以280亿身家并列总榜单的第251位,成为河南食品行业第二大富豪,并成功超越万隆家族的93亿身家,成为漯河首富。 吃不起的卫龙辣条 凭借一包包辣条卖出48亿,卫龙是赚钱的,但赚钱的背后也有诸多烦恼。 最令人头疼的是,卫龙的营收增速正在放缓。根据招股书数据,在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卫龙营业收入分别为33.85亿元、41.20亿元、48亿元及22.61亿元,对应的同期利润分别为6.58亿元、8.19亿元、8.27及亏损2.6亿元。 卫龙解释了上半年亏损的原因,主要系产生了一次性的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经调整后公司仍然盈利。 对于此次影响盈利的一次性付款,市场有猜测是由于卫龙在Pre-IPO轮融资估值过高,而如今业绩急转直下,眼看着即将上市要出现一二级市场
      7,406评论
      举报
      一天卖530吨辣条,卫龙还是亏了?
    • 公司研究室公司研究室
      ·2022-11-30

      卫龙“三闯”港交所:募资额缩水85%,高瓴、腾讯等机构“高位站岗”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出品|公司研究室IPO组文|曲奇 一拖再拖后,近期随着港股回暖,“辣条一哥”卫龙赴港上市又有了新动向。 11月23日,卫龙再度更新招股书,市场消息称,卫龙将于11月24日进行上市前的投资者教育,最快年内在港交所主板上市,预计筹集资金不足1.5亿美元。 从最初拟募资10亿美元,到如今不足1.5亿美元,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卫龙的募资额下滑了85%。 市场变了,卫龙也变了。如今,卫龙是摆正了位置不再谋求高估值,还是拖不下去急于上市了? 一再拖延上市,募资额减少85% 有些赴港上市的公司,一而再再而三地递交招股书,却迟迟不能获得港交所聆讯导致无法上市。然而,三次递表的卫龙却是一个例外。 2021年5月,卫龙向港交所首次递交招股书,这家来自河北闻名全国的辣条公司,终于迈出了上市路上最关键的一步。等了6个月,直到招股书失效,卫龙都没有获得港交所聆讯。 紧接着,2021年11月,上市心切的卫龙马上更新招股书,并如愿通过港交所聆讯。当时,市场消息称,卫龙拟募资10亿美元,目标市值或在百亿美元以上。 但通过聆讯后的卫龙却一反常态,没有按常规动作启动上市路演、公开招股、定价上市等流程,卫龙主动“爽约”延后上市。 有券商人士分析表示,卫龙延后上市或许是港股市场环境欠佳所致。当时的港股市场,整体趋势向下,打新氛围低迷,这让冲击百亿美元市值的卫龙有点尴尬。因为卫龙Pre-IPO轮融资的投后估值为94亿美元,定价过高则有破发风险,定价偏低或许无法令机构投资者满意。 直到第二次招股书失效,打算伺机而动的卫龙都没能上市。 2022年6月27日,卫龙第三次向港交所递表,次日再次通过港交所聆讯。相比半年前,卫龙的募资额由10亿美元缩减至5亿美元,目标市值也下调至47亿美元,与上市前的94亿美元估值相比,估值腰斩
      1,589评论
      举报
      卫龙“三闯”港交所:募资额缩水85%,高瓴、腾讯等机构“高位站岗”
    • 贝多财经贝多财经
      ·2022-12-05

      卫龙在港交所招股:机构股东账面亏损五成,刘卫平兄弟躺赢?

      12月5日,辣味休闲食品企业卫龙食品(简称“卫龙”,HK:09985)$卫龙(09985)$ 公布发售公告,将于2022年12月5日-12月8日招股,拟全球发售9639.7万股股份,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另有15%超额配售权。 公告显示,卫龙此次上市的发售价将在10.40港元/股至11.40港元/股,每手200股。假设发售价为每股发售股份10.90港元(发售区间的中位数)并假设超额配售权未获行使,卫龙预计此次募资净额约为9.355亿港元,将于2022年12月15日在港交所上市。 按照计划,卫龙拟将募资的约57.0%将用于扩大和升级生产设施与供应链体系,以提高产能、仓储管理和产品质量;约15.0%将用于进一步拓展销售和经销网络;约10%将用于品牌建设;约10%将用于产品研发活动以及提升研发能力;约8%将用于推进业务的数智化建设。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卫龙的主要经营主体为漯河市平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当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2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刘忠思,全资股东为漯河和和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旗下漯河市卫龙商贸有限公司。 卫龙在招股书中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称,按2021年零售额计,卫龙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6.2%,且在调味面制品及辣味休闲蔬菜制品细分品类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 据招股书介绍,2021年,卫龙有两个品类(即调味面制品及蔬菜制品)的年零售额超过人民币10亿元,其中四个单品(即大面筋、魔芋爽、亲嘴烧及小面筋)的年零售额均超过5亿元。 招股书显示,卫龙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3.85亿元、41.20亿元和4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1%;净
      7,8503
      举报
      卫龙在港交所招股:机构股东账面亏损五成,刘卫平兄弟躺赢?
    • 钛媒体APP钛媒体APP
      ·2022-11-30

      卫龙三闯港交所:销量下滑估值缩水,食品安全问题辣眼睛 | IPO观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辣条第一股”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卫龙)日前再度更新招股书,距离其首度冲击港股IPO,估值已严重缩水。此前,卫龙曾因云集了高瓴、红杉、腾讯、云锋等众多投资机构而备受关注。 钛媒体App注意到,为应对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卫龙选择提价,此举直接导致产品销量下滑。与此同时,产品本身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曾引发大量投诉。一位消费行业分析人士对钛媒体App表示,在市场需求过剩的情况下,企业很难将成本上涨压力转嫁给消费者。在推进产品升级、降本增效的同时,企业也应当严把质量关。 上市一波三折,估值缩水严重 成立20多年的卫龙,去年才正式开启IPO之路。 2021年5月12日,卫龙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半年后,在上市材料即将失效的前一天,卫龙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并在2021年11月14日通过上市聆讯,但通过聆讯后一直未有新的进展,招股书也于今年5月失效。 今年5月,卫龙重新递交了招股书,并于6月27日再次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此后有市场消息传出,卫龙最快将于10月进行招股,但募资资金要缩水,后续卫龙也未就此回复外界以及有所动作。直到11月23日卫龙再次更新聆讯资料集。 最新招股书显示,今年上半年,卫龙各项业绩指标下滑,亏损达到2.61亿元。而2021年同期卫龙净利润为3.58亿元。 对此卫龙解释称,期内亏损主要是由于与首次公开发售前(Pre-IPO)投资有关的一次性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导致,毛利同期由8.5亿元增至人民币8.62亿元所抵销。对于此次影响盈利的一次性付款,市场有猜测与卫龙 Pre-IPO轮融资估值过高有关。 企查查显示,2021年5月8日,卫龙完成成立20余年以来第一次融资,由CPE源峰和高瓴联合领投,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腾讯、云锋基金等知名机构跟投,耗资5.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6亿元),认购卫龙1.22亿股,取得其5.85%的股权。据
      1,2123
      举报
      卫龙三闯港交所:销量下滑估值缩水,食品安全问题辣眼睛 | IPO观察
    • 达摩财经达摩财经
      ·2022-12-14

      卫龙上市了,但资本故事也到头了

      出品|大摩财经 “辣条”公司卫龙闯关IPO成功,将在12月15日正式挂牌港交所。但在资本对休闲食品赛道兴趣下降的背景下,卫龙发行估值大幅缩水。 自2021年5月赴港IPO以来,卫龙分别在2021年11月、2022年6月通过聆讯,但均因市况不佳未能启动招股。直到11月23日,卫龙更新港交所上市聆讯后资料后,终于在12月5日启动了全球发售。 卫龙共发行9639.7万股,最终发行价定在10.56港元/股,位于招股价区间10.4至11.4港元的靠底部位置,集资约10亿港元(约1.3亿美元)。以10.56港元发行价计,卫龙市值约248亿港元(折合人民币223亿元、31.9亿美元)。 这意味着,卫龙的估值不仅较去年融资时的近百亿美元大幅缩水,也未达到此前市场传闻的47亿美元上市估值预期。休闲食品上市公司中,洽洽食品的最新市值270亿元,绝味食品最新市值接近360亿元。 卫龙招股书更已指出,IPO前投资者支付的投资成本为2.1635美元,较发售价中值10.9港元溢价55.11%。这也意味着,包括CPE源峰、高瓴、腾讯、云锋基金等在内的IPO前投资者在挂牌前已经亏损了近六成。 卫龙是刘卫平、刘福平兄弟创办的家族企业。卫龙董事会成员主要是刘氏兄弟及其堂弟、表兄弟,仅今年底加入卫龙的执行董事、CEO孙亦农是职业经理人。 IPO前,刘氏兄弟通过和和全球资本持股84.45%,卫龙员工持股平台卫龙未来发展持股2.04%,CPE源峰持股4.26%,漯河财政厅通过上海泓漯持股2.26%,高瓴、腾讯、云锋基金分别持股2.26%、1.23%和1.23%。 最新的2022年胡润富豪榜中,刘氏兄弟财富身价220亿元,排名全国251位,在河南富豪中仅次于牧原股份秦英林夫妇、蜜雪冰城张红超兄弟等寥寥数位。以IPO市值计算,刘氏兄弟的财富已有所缩水。 上世纪末,湖南商人刘卫平兄弟扎根盛产小麦的河南漯河,开始了传奇的
      9083
      举报
      卫龙上市了,但资本故事也到头了
    • 鳌头财经鳌头财经
      ·2022-12-02

      上半年亏损2.61亿 卫龙三闯港股市场亦难破局

      记者丨宁晓敏 见习生丨陈力 出品丨鳌头财经(theSankei) 已经三次递交赴港上市申请的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卫龙”),更新了2022年上半年业绩招股书后,再次向港股市场发起了冲击。 鳌头财经注意到,2019-2021年卫龙的业绩连续保持增长态势,分别实现营收33.85亿元、41.20亿元和48.0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58亿元、8.19亿元和8.27亿元。 但在其更新后的聆讯资料显示,2022年上半年,卫龙总收入同比减少1.8%至22.61亿元;净利润则亏损2.61亿元。 那么,交出这样一份成绩单,卫龙能成功敲响港股上市之钟吗? 重销售轻研发,产品结构单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赛道日益细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不断变化,对于食品的品质也更加重视,这也意味着食品企业在创新产品、把握品质时,研发投入显得越来越重要。 但鳌头财经发现,卫龙的研发费用十分有限,反而对销售费用着实慷慨。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卫龙研发投入分别为57.3万元、337.6万元、549.7万元和693.4万元,分别占比各期营收比重为0.00%、0.1%、0.1%和0.3%。 而同期其广告费及销售费用总计分别为6070.2万元、8765.7万元、1.35亿元和8472.7万元,占总收入的比例持续走高,分别为1.7%、2.1%、2.8%和3.8%。 从行业上来看,2022年上半年盐津铺子(002847.SZ)研发费用为2951.94万元,占营收比重2.48%;甘源食品(002991.SZ)研发费用为982.09万元,占营收比重1.63%。对比之下,卫龙处于较低水平。 或许是研发能力的不足导致了卫龙的产品结构较为集中、单一。招股书显示,公司主打产品为大面筋、小面筋、麻辣棒、小辣棒及亲嘴烧系列调味面制品。报告期内,该品类合计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73.1%、65.3%、60.8%和59.3%。
      1,160评论
      举报
      上半年亏损2.61亿 卫龙三闯港股市场亦难破局
    • 梅姨求索记梅姨求索记
      ·2022-12-05

      辣条第一股卫龙打不打?A股再上3200点!

      一、港股打新,卫龙打不打? 今天辣条第一股卫龙在港股开启招股。也许是卫龙的忠实消费者太多,所以今天好多人问梅姨打不打,果然知名的就是容易受关注~ 其实啊,卫龙曾两度冲击港交所。2021年5月第一次递交申请材料,然后半年后失效;2021年11月申请失效后,再次申请;2022年6月申请失效后,又再次申请,这次终于赶在材料失效前,招股了…… 至于为什么前两次卫龙要等到材料失效,也不愿意招股?原因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也许是被当时港股打新的冷清吓退了吧[笑哭]  不过,有意思的是,首次公开发售前卫龙就引进了众多投资者,根据招股书,这些投资者的投资成本是2.1635美金/股,折合16.8港币/股!而此次卫龙发行价才不过10.4-11.4港币/股!比发行中位数贵了55.1%! 而且这其中不乏很多知名投资机构,比如高瓴、腾讯、红衫资本等…… 哈哈哈,看到机构投资者被割韭菜怎么这么开心呢! 之前都是机构拿货比我们这些小散便宜,现在终于轮到我们小散拿货比他们便宜了! 那我们小散要不要拿这货呢? 首先,如果按照卫龙2021年8.27亿的净利润算,本次发行市盈率26.6-29倍。 本次发行,虽然较之前600亿的估值调整到200亿了,但是26.6-29倍的发行市盈率贵不贵呢? 梅姨看了下港股包装食品板块的整体估值,平均市盈率也仅有11.07倍。 这个板块所有的成分股如下,梅姨标出了几个同属于休闲食品的公司,比如周黑鸭、达利食品、中国旺旺。 可以看到,卫龙26.6-29倍的市盈率相比达利食品和中国旺旺是偏贵的,但相比周黑鸭又是便宜的。但参考整个包装食品板块11.07倍的市盈率,卫龙发行定价还是偏贵的。 咳,单从估值来看,确实挺纠结的,相比Pre-IPO的投资者都已经打了这么多折扣了,按理说不能再说贵了;但相比同行业估值来看,又确实贵了。 不过,梅姨更倾向于,本次发行定价还是偏贵。毕竟P
      3.35万19
      举报
      辣条第一股卫龙打不打?A股再上3200点!
    • 独角兽早知道独角兽早知道
      ·2022-12-06

      “辣条第一股”卫龙在港招股,引入阳光人寿保险、江南春等为基石

      卫龙(09985.HK)发布公告,公司拟全球发售9639.7万股股份,其中中国香港发售股份963.98万股,国际发售股份8675.72万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2022年12月5日至12月8日招股,预期定价日为12月8日;发售价将为每股发售股份10.40-11.40港元;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及瑞银集团为联席保荐人;预期股份将于2022年12月15日于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卫龙(09985)$  编辑 | Arti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卫龙是中国领先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拥有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1年零售额计,集团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6.2%,且在调味面制品及辣味休闲蔬菜制品细分品类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 据招股书,卫龙是中国倍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的休闲食品品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集团95.0%的消费者年龄在35岁及以下,55.0%的消费者年龄在25岁及以下;同时,集团是中国知名度最高、最受消费者喜爱的辣味休闲食品品牌,而且就品牌知名度而言,集团是25岁及以下年轻人心目中休闲食品的第一品牌。 卫龙致力于让中国传统美食娱乐化、休闲化、便捷化、亲民化,以及推出更多辣味休闲食品,为消费者创造愉悦的消费体验。 据招股书,卫龙致力于使用大豆、面粉及海带等大众食材为主,秉承“以工业化思维,让美食原点的价值最大化释放”的产品开发理念。凭借集团的品类拓展能力,近年来,集团已成功拓展到蔬菜制品和豆制品等品类,推出了包括“风吃”和“亲嘴烧”系列等多种品牌。 2021年,集团有两个品类(即调味面制品及蔬菜制品)的年零售额超过人民币10亿元;其中四个单品(即大面筋、魔芋爽、亲嘴烧及小面筋)的年
      1,618评论
      举报
      “辣条第一股”卫龙在港招股,引入阳光人寿保险、江南春等为基石
    • 德林社德林社
      ·2022-11-29

      卫龙IPO获批:600亿估值或缩水,靠辣条撑起河南第三大富豪

      文 | 金卫 “辣条一哥”卫龙赴港上市有了最新消息,据港交所文件,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卫龙)通过了港交所上市聆讯。 卫龙上市之路一波三折,去年11月和今年5月,卫龙两次递表两次均通过聆讯,但因市场整体境况不佳而缩减募资规模和反复延迟上市。 这一次,卫龙有望赶上今年港股IPO末班车,终结一波三折的上市路。凭借一包包辣条,卖出48亿,加上高瓴、腾讯等顶尖风投机构加持,卫龙的估值一度达到600亿。 此前有报道,卫龙香港IPO融资规模可能达到5亿美元左右,目标估值47亿美元。卫龙方面表示不予置评。不过,由于今年上半年卫龙的净利润转亏,再加上市场因素,卫龙的市值或大幅缩水。 卫龙存在较为浓重的家族色彩,刘氏兄弟通过和和全球资本持有公司84.45%股权,处于绝对控股地位。今年3月,《2022胡润全球富豪榜》发布,卫龙的实控人刘卫平、刘福平兄弟以黑马之势杀出,双双以280亿元财富并列第789位,成为仅次于秦英林夫妇(牧原股份)、安康家族(华兰生物)的河南省第三大富豪。 谁是卫龙? 卫龙是由湖南平江小伙儿刘卫平在河南漯河创办,创立20余年时间,卫龙由手工作坊变为中国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一哥”。 招股书显示:卫龙作为一家辣味休闲食品企业,拥有各类辣味休闲食品产品组合,包括调味麦制品、蔬菜制品以及豆制品及其他产品。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1年零售额计,卫龙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 6.2%,且在调味面制品及辣味休闲蔬菜制品细分品类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 目前,卫龙旗下四个单品,包括大面筋、魔芋爽、亲嘴烧及小面筋,撑起了卫龙近50亿的营收。 财务数据方面:2019年至2021年,卫龙营收从33.85亿元增长至48亿元,而净利润分别为6.58亿元、8.19亿元和8.27亿元,同比增长38.18、24.41%和0.97%。 不过今年上半年,卫龙出现大幅
      1,125评论
      举报
      卫龙IPO获批:600亿估值或缩水,靠辣条撑起河南第三大富豪
    • 智通财经APP智通财经APP
      ·2022-11-28

      上半年亏损超2亿 卫龙该拿什么撑起“600亿”估值?

      辣条,作为休闲零食界的扛把子,一直以来都是大众“休闲娱乐来一下”的零食首选。 而卫龙作为辣条行业的“一哥”,凭借傲人的市场占有率,则一直是业内可望不可即的存在。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按2021年零售额计,卫龙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6.2%,是第二大企业的3.9倍。与此同时,该公司在调味面制品及辣味休闲蔬菜制品细分品类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 不过,即便是行业大哥,卫龙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据卫龙前几天更新聆讯后的资料集显示,今年上半年,卫龙骤然出现盈转亏现象。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收入同比减少1.8%至22.61亿元;净利润为-2.61亿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则为3.58亿元。 身占庞大的市场份额,却骤然由盈转亏,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究竟是卫龙的“辣条”不香了,还是另有原因? 涨价也抵不了业绩亏损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卫龙成立于1999年,创始人为刘卫平和刘福平两兄弟。 该公司主要专注于辣味休闲食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经销,产品组合涵盖调味面制品(包括大面筋、小面筋、麻辣棒、小辣棒及亲嘴烧)、蔬菜制品(包括魔芋爽及风吃海带)、豆制品及其他产品(主要包括软豆皮、78°卤蛋及肉制品等)。 作为国内知名度最高、最受消费者喜爱的辣味休闲食品品牌,近些年来卫龙一直维持高增速。 2019年-2021年,该公司实现收入分别为33.85亿元、41.20亿元和4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9.1%,远高于休闲零食行业整体4.2%的增长水平。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8亿元、8.19亿元和8.27亿元。另外,即便该公司2021年净利率下滑至17.2%,仍远高于休闲食品行业约10%的平均净利润率。 不过,今年上半年,卫龙业绩却突然出现了盈转亏的现象。 据招股书数据披露,2022年前6月,该公司录得收入22.61亿元,同比下降1.8%,归母净利润由
      1,508评论
      举报
      上半年亏损超2亿 卫龙该拿什么撑起“600亿”估值?
    • 港股IPO咖啡館港股IPO咖啡館
      ·2022-12-07

      新股点评: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 (9985)

      一,基本介绍 卫龙是中国领先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拥有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按2021年零售额计,卫龙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 6.2%,且在调味面制品及辣味休闲蔬菜制品细分品类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 发售股份数目:96,397,000股股份(视乎超额配股权行使与否而定) 公开发售股份数目:9,639,800股股份(10%,可予重新分配) 配售股份数目:86,757,200股股份(90%,可予重新分配并视乎超额配股权行使与否而定) 回拨机制: 公开发售不足额而国际配售足额:将未足额部分回拨至国际配售。 国际配售不足额:可回拨至不超过20%且需下限定价。 国际配售足额且公开发售超购少于15 倍:可回拨至不超过20%且需下限定价; 公开发售超购15 倍或以上但少于 50 倍:回拨至30%; 50 倍或以上但少于 100 倍:回拨至40%; 100 倍或以上:回拨至50%。 发售价:10.4~11.4港元 基石投资者: 3位投资者已同意按发售价认购合共579.5百万港元可购买的发售股份,相当于发售股份的约54.82%,详情见招股书239页。 (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假设发售价为10.9港元) 发售时间:2022年12月05日-2022年12月08日(2022年12月07日截止孖展) 上市日:2022年12月15日 保荐人:UBS Securities Hong Kong Limited、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 包销商:UBS AG Hong Kong Branch、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法国巴黎证券(亚洲)有限公司、富途证券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建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元库证券有限公司、一盈证券有限公司 二,基本面和定价 在中国内地,一款俗名为“辣条”的零食相信是很多朋友的童年
      1.04万3
      举报
      新股点评: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 (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