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数据:蓝筹公司组合具有穿越牛熊周期的能力

        看到有些组合,选择一些蓝筹公司长期持有,还有的组合选好后当成诺亚方舟、荒岛组合,准备十年不变,运行了几年的收益也非常好。

       有的投资者问,怎么样选出未来的龙头公司,如果只看贵州茅台,那是后视镜,买了中石油怎么办。结果心里没底,上涨了还好些,下跌了心里怀疑公司可能未来不是龙头了,结果是拿不住。其实,如果只看中石油,也是后视镜。怎么样回溯之前的哪些公司是龙头公司,最好的方法是从指数中的成分公司寻找。

        历史上的蓝筹公司都是当时对经济起重要作用的公司,是当时绕不开的公司。宽基指数多数是以市值排序编制的,市值越大,越对经济起重要作用,越是蓝筹公司,基本上是行业龙头公司。

        单只公司都是不确定的,做成组合的成分公司越多,越是确定性的。即使两只公司的组合,比如,1996年的万人迷的四川长虹和深发展,到了现在,即使完全不算四川长虹,成为平安银行的深发展也带来了数倍的收益。2007年的万人迷的招商银行和万科,到了现在,全部超越了上证指数6124点的高点。上述例子中的贵州茅台和中石油,做成组合即使完全忽略中石油,组合也是数倍收益。

       沪深市场最早的ETF是上证50ETF(510050),从2004年底成立以来,截至2021年11月18日,是5.02倍。如果分别在2004年底、2005年底、2006年底、2007年底、2008年底、2009年底和2010年底,持有当时指数成分公司前三名,收益会如何呢?

       上证50ETF在2004年底的前三名的成分公司是中国联通、天津港和伊利股份,这些都是当时的赫赫有名的公司。截至2021年11月18日,分别是2倍、1.7倍、60.6倍,平均收益是21.4倍,远超上证50ETF的5.02倍。

        有了伊利股份的拉升,收益增长太多。换成2005年底的看看。前三名的成分公司是中国联通、长江电力、宝钢股份,收益分别是2.2倍、7.4倍和3倍,平均收益是4.2倍,上证50ETF是5.2倍。

        长江电力又窜出来了。还是换成2006年底的看看。前三名的成分公司是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宝钢股份,收益分别是6.8倍、1.6倍和1.3倍,平均收益是3.2倍,上证50ETF是2.3倍。

        好像后面几年都少不了招商银行,再换成2007年底的看看。前三名的成分公司是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收益分别是2.8倍、1.1倍和0.9倍,平均收益是1.6倍,上证50ETF是1倍。

        这完全是靠招商银行拉升起来的组合,其余的都没上涨,再换成2008年底的看看。前三名的成分公司是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中国神华,收益分别是9倍、4.7倍和2.2倍,平均收益是5.3倍,上证50ETF是2.8倍。

         连中国平安也来助力了,不可能每期都那么好,再换成2009年底的看看。前三名的成分公司是招商银行的、交通银行、中国平安,收益分别是4.6倍、1倍和2.2倍,平均收益是2.6倍,上证50ETF是1.5倍。

         几乎每次统计,指数成分公司的前三名的平均收益超级棒,最后换成2010年底的看看。前三名的成分公司是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交通银行,收益分别是2.2倍、6.1倍和1.6倍,平均收益是3.3倍,上证50ETF是1.9倍。

        统计了七个阶段的收益,指数成分公司的前三名的组合,相对指数基金,是六胜一负的成绩。上证指数的蓝筹公司变化慢,深证指数的蓝筹公司变化快,效果略差。这只是说明持有公司组合,等待时间的玫瑰的绽放,经常是不操作比操作好。

        做投资只有心里有底,才能够拿得住。列举的数据不在于超越指数,而在于心里有底,按规则做,长期持有,拿得住,经常无为而治是胜于焦虑操作的。

         投资就要做好大量的复盘,做好时间跨度足够大的复盘,而且这只能保证有比较大的概率。然而,这样做可以提升投资的认知和能力,知道哪些是把握不了的,哪些是和能力相匹配的,就算碰到了最糟糕的情况,会是什么样的,想清楚了,同时也想清楚了怎么样的应对,才是一个完整有效的投资策略。我的《手把手教你做指数投资  指数基金+公司组合》书中,总结了大量的数据,总结了指数、策略因子指数和公司组合的历史收益率,以及如何用策略因子争取超额收益的方法。还有最重要的长期投资的心理建设,如何克服恐惧拿不住,有了心理上的认知从而能够拿住组合,是比什么都重要的。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