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月销量16万的比亚迪,会让市场格局如何变化?

大家好,我是刘轰轰

这周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就是比亚迪单月销量突破了16万,其中混动车型销量81223辆,纯电车型销量80991辆,基本上混动车型和纯电车型达到1:1的比例了。

之前比亚迪股价一口气冲到300多,就是市场在确定这个预期,所以现在销量出来了后,股价并没有大幅度上涨。

目前机构对比亚迪的一致预测是22年PE 108,23年PE 61,24年PE 42,股价基本稳定在320-350一线波动,由于比亚迪和特斯拉一样实现了长期稳定的满产满销,所以接下来比亚迪的估值增长,只能看两方面:

1.机构是否愿意对未来3-5年有更大胆的预期。

2.比亚迪的IGBT、电池业务能否独立上市,拔高公司估值。

目前比亚迪半导体上市依然在进行中,比亚迪半导体的上市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去年因合作的律师事务所被查而中止上市,今年又因申请上市的财务资料过期耽搁进程。

抛开这些不谈,整理下先有的信息:

比亚迪半导体从谋划分拆上市开始,就一直被质疑是否具有“独立经营能力”,毕竟到目前为止,比亚迪仍然是比亚迪半导体最大“奶爸”,没有之一。

目前官方公布的信息是:在车规级客户方面,比亚迪半导体已进入小鹏汽车、东风岚图、宇通汽车、小康汽车、长安汽车等整车厂的供应体系,目前主要供应IGBT模块、电流传感器、车载影像传感模块、车载系统等产品。

就算友商短期内不敢买,以比亚迪自己的销量来看,比亚迪半导体的业绩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问题就是估值会给到多少?

其实比起比亚迪自己,这份销量的背后还让我们感知到了行业格局的变化:

首先是意味着“没有里程焦虑”的混动车,对买车中间派的吸引力已经没有那么大了。

之前我在点评理想汽车的时候,说过这样的话:理想ONE这款产品本质上是赌国内充电桩设置的推广不及预期,导致更多的人会选择混动而不是纯电车型,对于比亚迪来说,之前的主打车型dmi一直供不应求达到这个销量并不是问题,但纯电和混动差不多的销量比例,意味着20万以内的市场,消费者也逐渐认可纯电车型了。

按照比亚迪销量来观看整体市场,可以得出混动车的销量不会和我们想象中那样先占据市场主流的结论。

这个结论意味着整体市场对电池的需求会比预想中要加大,对于上游而言,锂电池供应链的业绩,可能会比机构预测的要更高一些,这其中就可能存在投资机会。

高端产品方面,比亚迪交付了汉25849辆,唐11788辆,加起来37637辆,比很多新势力交付数量都高了。

如果说蔚小理做到的是开拓了新能源高端市场,建立了向合资品牌进攻的桥头堡,那么比亚迪以传统汽车厂商的身份单月获得了37637辆的销量后,除了意味着比亚迪品牌向上获得成功之外,从整体行业角度而言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结论:

目前的汽车智能化国内虽然看起来还是参差不齐,但整体水平已经领先欧美主机厂一大截了,事实上只要你的车里有一个“平板”,并且能够开启导航,用起来不卡,语音功能能在导航上用,那就已经碾压一大片合资车了。

因为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蔚来的NOMI、换电,小鹏的NGP、VPA,特斯拉的NOA虽然能带来非常棒的体验,但并不是一个刚需的“功能”,目前车机上最刚需的功能是导航、音乐和控制车,只要这三个的体验能够优化的足够好,那么就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结论就是:只要比亚迪的智能座舱水准比合资品牌强,那就不用担心在智能化上比亚迪的“落后”。

——这对于汽车智能化赛道而言并不是坏事,因为智能化的大前提是你得先把硬件堆到位,然后才能谈软件上的优化,目前骁龙8155芯片的应用已经卷到15万级别的车了,只有汽车整体硬件配置上来了,软件才有可能跟上。

除了比亚迪之外,其他车企也有认真去做市场的了,比如长安深蓝SL03,21.59万就能有超过700km续航(CLTC标准),而基础配置一点都没落下,在这之前700这个数字所对应的价位一般都是27-30万级别,这是我头一次见到传统车企把产品的配置和价格卷到了新势力零跑的级别,佩服。

考虑到渠道和品牌,估计长安深蓝SL03会是个爆款车型。

长安的估值方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先盘点下长安目前的整体的产能是多少,

哦对了,深蓝还应该是第一家推出家用级别氢燃料电池车的车企,虽然69.99万的价格注定不会有多少销量,但毫无疑问的是,长安这次在氢燃料电池落地量产车上,开了个头。

——深蓝SL03的氢燃料电池供应链体系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这一批供应商早晚会被机构疯狂炒作一回(我还没来得及研究,有了解的朋友可以留言共同探讨)。

从比亚迪单月销量来看,目前国内新能源赛道销量的天花板再一次被打开,后续随着蔚来ET5、理想L9、小鹏G9、零跑C01、哪吒S这些新车的销售、交付,预计新能源的渗透率还会进一步升高,我们持股耐心等待就可以了。

最后说一个比较“未来”的事情:已经谈了好几年的车联网、V2X、智慧交通、自动驾驶概念目前国家层面已经开始准备从车路协同的角度开始落地了——这些概念要想实现,少不了跟5G一样的大规模基建。

而大基建的前提是标准先行:

一旦制定好了标准,就意味着后续在这些领域会有十分确定的行情。就像当年5G建设引发的行情一样。

最后说说上篇文章里的抄底的事情:目前价格其实差不多到位了,但技术指标上还差点意思,和我的交易纪律不太符合,所以我还在等待观望。

这两周我一直在死磕特斯拉去年AI Day的东西,因为我发现去年AI Day上马斯克讲的东西并不简单,一方面是要弄清楚纯视觉实现自动驾驶路线的本质是什么,另一方面是找到它和特斯拉机器人的关系,这点对之后如何判断机器人行情到底是炒作还是投资机会会十分关键。

今天是立秋,祝大家愉快。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2

  • 推荐
  • 最新
  • 凯奇旗开得胜
    ·2022-08-07
    我认为机器人行情不是炒作,可能是一次投资机会。
    回复
    举报
  • 股谈
    ·2022-08-07
    随着高科技的崛起,个人认为机器人行情不是炒作,可能是投资机会。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