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模拟芯片

模拟芯片的需求空间确定性很强,具备国产替代实力的上市公司值得留意。

文/每日财报 苏峰

根据 WSTS 的统计数据,2018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市场规模达到 4688亿美元,同比增长14%。2019年,受全球固态存储及智能手机、PC需求增长放缓等因素的影响,全球集成电路市场需求下滑,同时全球贸易摩擦升温,对全球集成电路贸易市场造成较大影响,2019 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市场规模下滑至4123亿美元,同比下降12%。

2020年,随着数据中心设备需求增加、5G商用进程加快、汽车电动化和自动化持续推进,全球半导体市场迎来复苏,市场规模增长至 4404亿美元,同比增长7%。202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为5559亿美元,同比增长 26%,预计2022和2023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分别为6464亿美元和 6796 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6%和5%。

模拟芯片为半导体行业重要分支,相较半导体整体波动性较弱,近年来快速增长且领先行业。

景气提升

根据 IC Insights 数据,模拟 IC市场 2021 年销售额为741亿美元,同比增长30%,出货量达到 2151亿颗,同比增长 22%,均创历史新高。

2021年模拟芯片平均销售价格上涨 6%增至 0.34 美元,这是模拟 IC平均价格自2004年后的再度翻涨。IC insights 预计 2022年模拟芯片将再次实现两位数的增长,预计 2022年模拟芯片销售额将增长12%至832亿美元,出货量增长 11%至2387亿颗,模拟芯片平均销售价格将增至 0.35美元。

根据 IC Insights,模拟IC主要下游为消费、通信、计算机、汽车、工控和政府/军工等,其中,通信(含智能手机)、工控和汽车占比较高,预计2022年占比分别为 37.5%、19.5%和 24.7%,三个领域对电源管理芯片、专用模拟IC 和信号转换器件的需求强劲,是当前模拟IC市场成长的主要动力。预计到 2026 年通信、工控和汽车占比有望达到 37.8%、18.6%和 26.3%,通信行业仍然是模拟 IC最大市场,汽车市场增速最快。

从 2021年模拟芯片全球龙头公司的业务结构占比来看,TI和ADI在工业、汽车和通信领域的收入占比分别为 68%和 88%,英飞凌、安森美和PI在工业、汽车和通信领域收入占比均超过 50%。

根据工信部数据,2019 年和 2020年国内5G基站建设数量分别为13万座和 64万座,2021年建设数量保持增长,预计未来10年5G宏基站的数量将是 4G 基站的1-1.2倍,即 500万~600万座。

5G单基站用量提升,推动模拟IC 需求增长。根据 IDC数据,2021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3.6亿部,2022年预计出货量 13.8 亿部,2023-2026预计将保持 2.3% CAGR增速,2026年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望达到 15.3亿部,5G智能手机出货占比有望接近80%。

此外,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方式由电池、电机、电控所组成的,系统涉及多次电能转换,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模拟器件。比如整车控制器 VCU、电机控制、变速箱中用到运放及电平转换,在车载充电器 OBC、 EPS、DC-DC 转换器中需要用到各类放大器、比较器及模拟开关等。

根据英飞凌和 IC Insights数据,2021年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单车半导体价值量分别为910美金和964美金,较传统燃油车 495美金分别提升84%和 95%,其中价值量增量部分约25%为 OBC/DC-DC/BMS及其他模拟芯片。

根据IDC数据,全球汽车领域半导体市场规模将在 2026年达到669.63亿美元,2022-2026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4.7%,汽车模拟芯片市场规模约为170亿美元,在汽车芯片中占比约为25%。

后发追赶

从行业壁垒来看,由于模拟IC行业具有重视经验积累、产品研发周期长、生命周期长、价值偏低等特性,其产品和技术很难在短时间内被复制与替代,一旦切入产品,就可以获得稳定的出货量,再加上频繁的并购,强者愈强,逐步形成了TI引领的海外龙头主导格局。

其中,TI拥有十万种以上模拟IC和嵌入式处理器产品,品类覆盖极为广泛。

根据 IC Insights 数据,2020年模拟IC收入规模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为TI、ADI和Skyworks,模拟IC营收分别为 109亿美元、52亿美元和40亿美元,对应市场份额分别为 19%、9%和7%,CR3为35%,CR10为63%。

2021年,模拟 IC 收入规模前三名仍为TI、ADI和 Skyworks,CR10为68.3%,集中度略有提升。欧美企业占据国内电源管理芯片市场80%以上份额,国内企业目前尚无法与TI、PI、MPS 等在产销规模上竞争。

从模拟IC分散的下游市场来看,虽然行业领导者以欧、美、日厂商为主,在资金、技术、客户资源、品牌等方面具备领先优势,但是模拟 IC细分市场较多,下游应用场景多元复杂,各个板块细分需求也较为分散,如汽车中ADAS、音频、娱乐、电控系统均需要模拟IC,分布广泛但功能差异大,使得龙头公司各业务下游集中度不高,行业格局相对分散,全球以及中国模拟IC市场均难出现“一家通吃”的垄断厂商。

近年来部分本土厂商从某细分领域切入市场,取得了较好市场效果,并形成了各自优势。

比如,卓胜微(300782.SZ)专注于射频前端,汇顶科技(603160.SH)、博通集成(603068.SH)和聚辰股份(688123.SH)专注于消费电子,晶丰明源(688368.SH)则专注于 LED 显示。信号链方面,圣邦股份(300661.SZ)布局信号链和电源管理,思瑞浦(688536.SH)布局信号链并向电源管理拓展。电源管理方面,圣邦股份等厂商在各自细分领域国内领先。

电源管理众多厂商布局,矽力杰收入体量最大,圣邦股份品类齐全。电源管理芯片进入技术门槛较低, 但高电压大电流产品门槛很高。对比国内电源管理芯片厂商2021年相关业务收入,矽力杰收入为49.54亿元,晶丰明源LED照明驱动芯片收入21.22亿,圣邦股份电源管理产品 15.29亿,富满微LED及电源管理类收入 11.78亿,艾为电子电源管理和马达驱动收入10.88亿,英集芯 7.71亿,芯朋微 7.48亿,力芯微6.62亿,上海贝岭6.54亿,希荻微4.63 亿,赛微微电 3.39亿,思瑞浦2.98亿。

信号链各品类均有本土厂商布局,龙头思瑞浦产品布局全面具备全球竞争力。从同行对信号链的布局来看,思瑞浦和圣邦股份均布局全面,包括了各大类信号链产品。

转换器属于信号链重要品种,昆腾微和芯海科技主攻转换器,其中昆腾微提供 ADC 和DAC,芯海科技提供ADC;其他厂商包括韦尔股份(模拟开关等)、 汇顶科技(音频放大器),布局相对分散,品类相对单一,此外还有卓胜微(射频前端)和博通集成(射频),主攻领域属于专用类模拟 IC。

随着5G、新能源等产业逐步进入放量期,模拟芯片的需求空间确定性很强,产业能见度极高,具备国产替代实力的本土厂商值得关注。

# 新能源汽车俱乐部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