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医美市场破局

作者 | 华宇

编辑 | 刘肖迎

1949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设立了整形外科,以此为标志,我国医美产业开始萌芽。此后,多家公立医院纷纷设立整形科。不过,该阶段的医美需求主要来自伤后修复、矫正等被动整形需求。

一直到2002年《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发布,关于医美机构及医师等的标准相继诞生,私立医美机构找到了努力方向。自此医美市场迅速扩容,从2016年的776亿元增至2020年的15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

然而,迅速增长的规模之下,是某些机构夸大效果的虚假宣传、诱导未成年人消费甚至办理网贷、因使用假货或操作不当导致过敏甚至毁容等频发的事故。

无规矩不方圆,一个迅速增长的市场,更加离不开政策的监管,何况是兼具医疗、消费双重属性的医美行业。近年来医美行业密集发布的监管政策,也在验证着这一说法的正确性。

而随着行业朝合规化方向发展,医美行业利空出清,合规企业也迎来了发展机会。

从蛮荒生长到有序发展

事实上,医美行业政策从不曾缺席,卫生部、药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乃至整容美容协会,在不同时间段,都会根据美容行业现状,及时发布合时宜的法规条款。市界梳理发现,随着时间推移,内容逐渐从简单变得纵深、精细化且全面。

监管政策可追溯至20多年前。1994年“医疗美容科”被正式列为医疗机构“一级诊疗科目”,相关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受到关注。只是初期,市场玩家以公立医院为主,直到8年后,关于医美机构及美容医师等的标准诞生,私立医美机构才找到了努力方向。

2002年,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文件发布,其一是1月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了医美机构和医疗美容师合法存在需满足的条件;其二则是4月发布的关于美容医疗机构、医疗美容科(室)的基本标准,对床位、人员配置数目、医疗用房面积、基础设施配置等做了详细规定。

这两则规定相当于制定了一个“模板”,民营从业者开始按此大展拳脚,医美产业链也逐渐变得丰富:上游诞生了原料供应商、产品生产商、设备制造商,中游则由公立医院、专科医院、综合连锁医院、私人诊所等组成,下游的垂直平台、转诊平台等负责获客引流。

在医美行业大发展过程中,监管政策也愈发严格和密集,并且不同阶段显示出不同的关注倾向。

市界梳理发现,2006年-2013年,政策出台的主要目的是把一些特定医美产品规范化。

比如,提示大众美容机构在售的“美容金丝”类产品属无证产品,皮肤影像和美容管理系统并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对一些产品进行医疗器械分级,某一公司发布的肉毒素有不良反应等。

2014年-2020年主要目的则变成让消费者警惕消费陷阱,针对的是当时较火的医美产品,如透明质酸钠(玻尿酸)、肉毒素、胶原蛋白等,比如打击非法制售和使用注射用玻尿酸的行为,提醒消费者有非法机构用奥美定冒充玻尿酸进行面部填充。

2021年的监管开始往全局化发展,涵盖医美产品、医美服务、医美器械,乃至医美广告的整条产业链,2022年政策细则和文件更加全面和精准化,注重落地,从调整产品医疗器械分级、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更加宏观的政策,到多次开展行动,查处虚假宣传等违法案件。

如果说2020年前,医美行业监管政策主要是“简单粗暴”地集中于特定产品上,那么2020年后,关注层面就扩大到了方方面面,医美行业进入到强监管时代。而这些都充分表明,行业正在走向有序竞争。

用良币驱逐劣币

医美行业进入到合规发展阶段,带来的最大影响便是让黑医美无所遁形,拥有合规资质的企业则迎来大发展。

一直以来,医美行业乱象频发,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美容医师资质缺失,医美机构夸大效果虚假宣传,大肆制造容貌焦虑,诱导未成年消费、办理网贷,因使用不合格产品或因操作不当导致过敏、感染、毁容等事故。

这些并非危言耸听,数据或许更加直观。

iResearch统计称截至2019年,非法医美场所超9成医美设备为假货,市面流通的注射类针剂正品率不到3成;中消协数据显示,2015年-2020年医美行业投诉量增长约14倍;黑猫投诉平台一榜单显示,2021年医美领域的有效投诉达2.6万多单,同比增加122%。

因与消费者息息相关,医美行业热搜不断,“抽脂感染去世”“整形机构老板殴打顾客”“整容失败致鼻尖坏死”频频刷新三观。央视网一篇文章披露,每年因非法黑医美致死致残的人有10万左右。

乱象背后是黑医美大行其道。根据《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2019年我国合法医美机构约1.3万家,仅占行业14%,剩下8成多都为非法经营。就连合法的医美机构也有15%有超范围经营现象。

事实上,合规医美机构的门槛非常高。

据规定,医美服务提供商除去要申请牌照外,聘请的执业人员还需要合资质,如负责实施美容外科项目的应有6年以上从事美容外科或整形外科等相关专业临床工作经历,从事医美护理工作的人员要同时具备护士资格,具有2年以上护理工作经历,且经过医疗美容护理专业培训或进修并合格,或已从事医美临床护理工6个月以上。

这样严格的条件本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通过提高职业门槛减少事故发生。然而一些黑医美为赚钱不管不顾。315晚会就曾曝光过医美行业培训乱象,注射玻尿酸的培训6天内就能完成,没有任何责任感和道德感。

黑医美的存在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也影响了行业风气,监管政策有利于让黑医美无所遁形。

2022年,政策将上游水光针、面部提拉线、射频治疗仪等医美产品纳入三类医疗器械监管,并要求提高医疗器械生产环节质量;各地市场监管局则对中游医美机构开展多次整治专项活动,查处违规经营行为;下游广告营销中的虚假宣传也成了重点打击对象。

毫无疑问,整个医美行业已迎来利空出清拐点,对于拥有合规资质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机会。

如何破局轻医美千亿级风口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医美市场还存在很大潜力。与其他各国相比,韩国医美渗透率已超20%,日本、美国也在10%以上,中国则是4%左右,医美市场尚处于一个不太成熟的阶段。

但从年复合增速来看,我国医美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77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5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是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

而就整个医美行业来说,轻医美则是市场上主要的增长点。

按美容方式不同,医美可以分为手术类、非手术类,轻医美指的就是通过非手术类医学手段进行皮肤管理。非手术类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光电类和注射类,光子嫩肤、点阵激光属于前者,玻尿酸、胶原蛋白、肉毒素、埋植线则属于后者。

对比来说,非手术类轻医美项目价格更低、恢复速度更快、更加安全方便。如光子嫩肤一次几百块,动一次手术可能要上万,因此用户做轻医美的考虑成本更低,频率更多,适合进行人群扩容。

根据新氧发布的《2021医美行业白皮书》,2021年轻医美市场规模占比49.2%,用户数量连续三年增加,占比已达83.1%。可以想见,在门槛低、复购率高的特点下,轻医美蕴含的市场空间和增速,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计轻医美行业将在2022年后迎来报复性反弹,增至1025亿元。

显然,轻医美具备成为下一个千亿级风口的潜力,这样的背景下,医美市场中能采用合规化手段进行科技创新的医美机构,势必占据未来发展先机。

此外,从目前市场情况看,以新氧Q3财报数据为例,医美行业已经开始触底反弹。数据显示,新氧三季度实现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990万元人民币,重回盈利轨道。

监管政策的到位,新氧重回盈利的财报,以及未来的市场增长潜力,都成了医美行业复苏的巨大信号。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关注主流消费者的喜好态度就尤为重要。

根据艾媒咨询近期调研数据,55.7%的消费者对医美的接受程度较高,且主要以轻医美为主。用户在选择医美机构时最主要的考虑因素为医美机构类别、机构资质和口碑舆情,仅有21.7%的消费者将价格作为考虑因素。

显然,高品质的医美服务是消费者对医美机构最为核心的诉求。

新氧资深副总裁蔡睿曾表示,医美行业规范化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关注焦点,建立公开、透明的高品质医美消费决策体系是行业与消费者的共同期待。

而今年8月,新氧顺势推出“新氧严选”业务,规定新氧在开展新氧严选业务的城市,以8%为数量指标上限,对当地在其平台的医美机构进行全年持续筛选,帮助用户进行科学的医美消费决策。

据新氧Q3财报数据,以杭州连天美医疗美容医院为例,加入新氧严选计划后,其支付订单量环比上升133%,支付GMV(交易总额)环比上涨122%,说明用户对品质服务的需求旺盛。

暗含于此的逻辑在于,过往医美行业“线上化”程度低,不少违法违规市场主体,会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收取高额费用,损害消费者权益。在互联网医美平台将行业信息搬到线上后,提升信息“透明度”,降低医美机构与消费者间的“信息不对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降低医美机构获客成本。

同时,互联网平台通过严格的入驻信息审核、平台巡查流程,保障平台上医美产品、机构、医生、信息的合规性,最终保障消费者在求美、健康领域的合法权益。

新氧就是通过自身“内容+社区+电商”的业务模式,为C端用户持续输出专业医美内容、实现行业信息透明化,借助丰富的社区生态、电商预约及在线议价,帮助消费者以合理价格完成线下消费。

不难看出,在医美行业已经具备爆发的客观条件下,洞悉消费者需求,具有更强的合规意识以及实现合规条件的医美行业从业者,胜算更大。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 大公司头条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