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诈骗案例来了

   最近,有位很熟悉的投友私下向我反映:遇到了诈骗,损失了近百万。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有人冒充监管部门,联系投友,威胁说投友的某某账户有违反银监局的项目,需要做销户处理导入,有卡的需要做人脸识别。

   然后骗子给投友发了个有木马的网站或者小程序之类链接,投友在那帮骗子的诱导下,自己输入了多张银行卡的账号、密码和验证码,投友当天完全处于懵逼状态,几乎被骗子的话术牵着鼻子走,然后多张银行卡里面的余额和存款,全部被转走了。

   这还不止,因为投友的信用良好,多张银行给投友授信的速贷额度高,各家授信了30万,因为当天投友完全处于懵逼状态下,骗子的话术及语速让投友直接像吃了迷魂药一样,根本反映不过来,然后人脸识别也做了,手机收到的验证码也告诉骗子了,然后从多张银行上各贷的30万的速贷,钱下来后,也被骗子转走了。

   等投友反映过来后,及时去报案了,当地的警方也立案了,但还是有些晚了,毕竟自己在多张银行卡上的钱已经被骗子转走了。

   立案后,因为投友还用这多张银行卡买过理财产品未到期的,如果不换收款的银行卡,一但银行贷款到期,自己卡上的钱会被自动拿去抵扣贷款,因为情况特殊,所以把买理财的收款银行卡更换就可以了。

反思:

   1、人虽然在绝大多数时候是理性和清醒的,但每个人总会出现在短时间内大脑短路,或者做出非理性行为。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有喜怒哀乐,有贪婪和恐惧等弱点的,一旦弱点被人利用,人就会在做出非理性行为。可以简单理解成常说的:犯糊涂、大脑短路等。

   鉴于此,每个人在做稍微重要的决定时,尽量和家人、朋友、团队的伙伴一起商量着来,而且遇到事情后,不要着急做决定,知道一个事情后,可以先缓一缓,最好是等睡醒一觉后,再去做决定。

   2、千万不要去点陌生人发的链接、网站、APP之类,骗子往往就是利用这些玩意加入木马,您一但点击后,您输入的所有信息,比如:银行卡账号、密码、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就全被骗子远程偷走了。要是骗子再给您来个高回报的诱惑您,或者冒充监管部门的恐吓您,或者冒充您信的过的人叫您转钱,尤其是把钱打给个人账户类,或者骗子公司账户之类的,那个时候悲剧就发生了。

   3、自己的手机验证码,几乎是守住自己财富的最后一道关卡,打死都不能告诉别人,这个验证码只能自己知道。一旦自己把验证码告诉别人了,那神仙都没救了。

   4、还有大额转账时,一般是需要U盾或者口令卡的,这上面的信息是实时变更的,也是打死也不能告诉别人,骗子如果没有您口令卡上的动态数字,骗子也是没法把大额资金转走的。

   5、银行设计的网络速贷产品,我们也不能说别人的产品设计有问题,但网络贷款那玩意,最好就别碰。以前个人去银行贷款,好歹还需要签一堆纸质版的合同,还要抵押物,还要找担保人,还要打印个人征信和银行流水。现在到好,一个速贷,就靠个大数据风控,就能给客户秒批30万。如果真需要抵押物或者找个人做担保,投友被误贷90万的案例,大概率是可以避免发生。

   网络上的东西,看起来很方便,点几下就搞定。但迅速便捷的同时,也让客户少了很多思考的时间。客户在签纸质版的合同等文件时,读合同、签合同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让客户反思的过程。越简单的流程,越容易被骗子钻漏洞,因为这类流程的防护措施少;越复杂、越繁琐的流程,被骗子钻漏洞的几率,实际上是会大幅度降低的。

   6、人一但过了35岁后,几乎就是靠“脸”吃饭,靠熟人圈子吃饭,我们平时一般都不怎么搭理陌生人,人一生中的朋友,在35岁之前,基本上就全部到位了。过了35岁以后认识的陌生人,大部分都是因为业务或者工作上的交接,才产生的熟人关系。

   人的年龄越大后,越不要去轻易相信陌生的人和事,您管它是包装的谁谁谁,因为您不知道陌生人过来接触您的动机是什么,人的年龄越大后,财富积累的越多,越经不起折腾。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谨以此文警醒读者。

   我是大佛,持证理财规划师,拥有基金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著有《投资理财实战:财商思维与资产组合配置策略》一书,财经专栏作家。公众号:大佛聊互联网金融(ID:lsdf628)。

# 闲聊几句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5

  • 推荐
  •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