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自动驾驶,率先开进商业化“耐力赛”

近日,市场对于自动驾驶企业上市变得有些悲观,美联储加息以及全球经济衰退,使得美股科技公司估值被杀,一些自动驾驶公司上市也被市场看衰。

历史证明,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自动驾驶未来究竟如何,市场价值真的到顶了吗?对于这些问题,没有调查就无法得出真实的判断。

在调查探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关注到百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案例。

百度在AI领域投入多年,而自动驾驶作为AI最大的落地场景,也是百度新业务的重点,外界也颇为关心它的商业化进度。因此,不妨透过百度最新的财报,来一窥端倪。

11月22日,百度发布了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三季度百度实现营收325亿元,归属百度的净利润(non-GAAP)达到58.9亿元,同比增长16%。从核心数据上来看,百度营收、利润的规模以及增长都还不错,不过更瞩目的是自动驾驶业务商业化情况。

自动驾驶就像是一场“勒芒24小时耐力赛”,快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稳定。在耐力赛中,总有人会出局退赛,但最后胜出的往往也都是强者。

财报显示,在自动驾驶业务方面,三季度,Apollo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近期累计定点及签约金额预计达到114亿元,规模进一步增长。透过财报中的变化来看,百度自动驾驶正在进入商业化增长的新阶段。

百度自动驾驶商业化的“第四竞争力”

AI是百度新增长引擎,智能云业务之后,自动驾驶也冲在商业化的前线。财报中,百度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脉络清晰,逐渐形成品牌+技术的正向循环。

ASD业务方面,签约金额进一步增长到114亿,这表明百度ASD的商业化正在稳步推进。

一方面,品牌+L4的技术能力在逐渐增强,并逐渐扩大与汽车制造商合作的规模;另一方面,随着新车交付落地,品牌影响力、技术能力都有进一步积累。这些积累也能进一步反促商业化推进。

三季度百度与中国最大的汽车科技公司之一深化了合作关系,将在其一款流行车型上应用ANP(Apollo领航辅助驾驶)、AVP(自主泊车)和高精地图。未来随着量产车的上市,ASD业务的增长可能会再进一层。

出行服务业务方面,财报显示,萝卜快跑Q3订单量超过47.4万单,同比增长311%,环比增长65%,累计订单超过140万单,在北上广地区平均每车每天完成15次以上订单服务。

进一步来看,规模的增长意味着萝卜快跑大规模运营被验证,接下来其实就是推动L4能力迭代,提升运营效率。一方面,通过持续的安全记录为政策开放提供支持,加速规模增长,另一方面,被验证后的盈利模型下,商业化的成果也将逐渐反应到现金流上。

B端的ASD业务市场仍然在持续增长,不仅意味着自动驾驶的业务方向被验证了,更重要的在于这个过程中,百度找到了自动驾驶商业化核心的支撑点。

这个支撑点就在于,百度ASD能力成为汽车产品的“第四竞争力”。

首先,市场需求在增长。

从百度ASD业务的增长来看,不是简单的B端销售带动,其中有深刻的市场端原因。那就是企已经开始意识到,传统的“三大件”之外,越来也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愿意为自动驾驶买单。

汽车厂商买单,背后的逻辑是消费者愿意买单。因为消费者认知是新技术的商业变现基础。

智能汽车为什么比燃油车更受消费者关注,那是因为一部分消费者在用脚投票,以自动驾驶为核心的智能汽车正逐渐占据汽车销售的中心地位。

这带来了一个重要的变化:从商业底层逻辑上,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前景变得明朗。百度财报ASD业务数据,则是这种变化的一个侧面印证。

其次,以自动驾驶为核心的新出行商业正在完善成型。

新技术的价值,在于能够孕育出新商业。完整的盈利模型下,萝卜快跑商业化进一步扩张。

萝卜快跑数据增长,意味着自动驾驶服务的商业化正在快速形成规模,商业上的规模化落地正在被持续验证。

就像早期网约车在一线、二线城市被验证,萝卜快跑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的订单增长,也说明了完整的盈利模型下,商业化规模化其实是迟早的事。

自动驾驶在出行领域的商业化是“双向的”。

在商业化方向上,技术越成熟,商业化越顺畅;在技术方向上,商业化越有规模,技术上进步越快。

萝卜快跑增长表明,大规模的运营正在推动技术迭代;持续的安全记录为政策开放提供支持,加速规模增长。反过来技术能力越强,越能促进商业落地,落地规模越大,技术能力也就越精进,从而形成技术、商业以及规模化的正向飞轮。

自动驾驶加速分层,行业进入“耐力赛”阶段

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相比其他领域,自动驾驶“科技”促进生产力的特征更加明显。自动驾驶赛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业赛道,而是战略赛道。

另外,自动驾驶的兴衰,意味着芯片、传感器、整车制造、AI算法、车路协同等数个赛道的兴衰。这些赛道对智能工业、对于智能经济也有战略意义。

好赛道中,并不意味着所有选手都是优秀选手。自动驾驶赛道也会经历一个“筛选”的过程。

潮水退却之后,最尴尬的不是“深潜者”而是“裸泳者”。

从风口“狂吹”到估值“杀跌”,从“一哄而起”到“大浪淘沙”,这其实也是产业逐渐走向健康、成熟的必经之路。

而对于自动驾驶本身来说,商业化落地可持续性远比落地的速度重要的多。

一个重要的判断是,自动驾驶行业正在进入耐力赛阶段。

就像勒芒比赛中,由于比赛车辆竞争力的差异,不同的组别的赛车会在不几个不同车流相互竞争,会逐渐“分层”。自动驾驶商业化也是一个动态的分层的过程。

优胜劣汰,是动态分层的一个重要法则。

首先技术专注度上的分层。

AI商业化难,自动驾驶商业化也同样难,所以这两年资本市场一直关注的点是在于落地情况。一些做L4自动驾驶公司做L2讲商业化故事,无非是想落地求生。但商业化喊了一段时间,却没有真正改观。核心原因在于动力来源问题:要完成从二级市场推动到消费市场推动的商业化嬗变。

比如,同样是做自动驾驶,百度等头部科技企业,与自动驾驶公司是完全不同的处境。

百度等大厂不必为了短期追求商业化成绩而推动商业化,技术路线、战略方向上更稳健也更有竞争力。

其次商业化落地的分层。

头部公司商业化层次更加分明,创业公司只能做选择题,但头部企业做的是多选题。

以百度为例,从车、路、行三个维度布局商业化:

1.造车、赋能传统厂商,ASD商业化落地两条腿走路。

百度自动驾驶商业化,造车是一副好牌,但自己下场造车还不够,赋能汽车主机厂+造车两条腿走路,显然在商业落地上更加稳健,商业化越稳,百度作为自动驾驶头部玩家的底气就越足,未来的增长也就可持续。

2.ACE智能交通持续推进,布局智慧交通大局,为今后的商业化打提前量。

自动驾驶的商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且与智能交通密不可分,财报数据显示,目前百度ACE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已经被63个城市采用,覆盖范围较一年前的24个城市持续提升。

3.萝卜快跑通自动驾驶规模化,进一步打造自动驾驶规模商业化场景。

要跑赢耐力赛,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有自我“充能”的能力,对于自动驾驶来说,就是要能够通过商业化带来现金流。萝卜快跑的进一步规模化,让外界看到了自动驾驶规模化变现被验证,这

要跑赢耐力赛,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有自我“充能”的能力,对于自动驾驶来说,就是要能够通过商业化带来现金流。萝卜快跑的进一步规模化,让外界看到了自动驾驶规模化变现被验证,这三条路线上的商业化,意味着百度自动驾驶正在进入一个新的稳步增长阶段,不断形成自动驾驶持续落地的能力。

分层表现在二级市场上,创业公司估值回撤,而百度这样头部自动驾驶的价值的正在被“压实”。

对于头部的科技公司,自动驾驶的业务的推进和商业化节奏其实不太受二级市场估值变动的影响。换句话来说,即便是自动驾驶概念股估值被杀,但消费市场验证之后,自动驾驶头部企业的基本面很难被动摇。

从另一面来看,市场看衰不总是坏事。

二级市场上,赛道估值回撤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头部企业价值被压实的过程。就像白酒,估值再怎么跌,茅台股价影响其实并不大,因为市场明白茅台就这么一家。AI、自动驾驶等赛道莫不是如此。

从这个角度来,虽然近期二级市场估值有所波动,但自动驾驶赛道额价值远未到顶,接下来的商业化推进,会进一步释放这个赛道的成长性。

事实上,百度财报中透出的增势,对整个自动驾驶行业来说是一个有利的信号,自动驾驶的价值成长之路远未结束,恰恰正处伊始,未来向上的道路依旧很长。

结语:

自动驾驶是一个高科技、高壁垒的行业,这些行业的价值锚定物其实不只是消费市场,也是企业自身的稀缺性,而只要能够保持技术优势,头部的科技企业的稀缺也一直都会存在,这一点不会随着环境周期波动而改变。

市场经过波动后,优胜劣汰的局面似乎是定数,“裸泳者”可能会沉没,但真正有积累的玩家依然会增长。至于这样的增长会给行业带来怎样的改变,值得持续期待。

# 闲聊几句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