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琦:十年创业路-携程如家汉庭(2011/6/17)

 

  • 第一程:携程

 

99年,大学同学万辉介绍认识梁建章,那时他在Oracle公司做,我们闲来无事经常出去周末旅游。有一次建章从美国看女朋友回来,心情很激动,说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如火如荼,我们是不是也一起搞个试试。当时我自己经营一个小公司,挣点小钱,但不管怎么努力也做不大,正在琢磨如何实现存在高远的志向呢,一拍即合,当即决定创业。又拉来了从事金融的沈南鹏(巧得很,南鹏也是万辉介绍认识的)和从事旅游的范敏,大家志同道合,一起开始了创业——携程旅行网。

当时创业的主要动机就是想借助互联网的浪潮,挣点钱,发点财。当然,在创业动机里也是有理想的成分,想要做点什么来证明自己,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他们三位当初如何想,我不是很肯定,估计境界相差也不大。要说我们大家当时多崇高、多有远见,倒是不见得。也就是四个不满现状的年轻人,有些莽撞,有些机会主义,还带些理想主义,追逐财富梦想的平常创业故事。

商业模式也没有什么石破天惊的创新,只是仿照美国Expedia的模式,先从内容开始,然后准备靠订房、订票获取利润。

那个时候是凭着一份能够讲得通的商业计划书,就可以融到钱的年代,我们的商业计划不如那些门户网站这么激动人心,但是加上我们四个还不错的资历,拿到风险投资还是可以的。第一笔钱是具有远见的IDG投的,而且从此开始,一口气投了三个我参与创办的企业:携程、如家、汉庭。这不能不说明疯狂年代依然有聪明人和明白人。

公司从卖景点门票开始,到零售旅行社的团队保价,尝试过几个盈利模式。当时旅行社、机票代理都很牛,不一定看得懂我们,接触了几个订房公司,倒是规模不大,也在盈利和规模化之间挣扎。我们利用互联网这个好概念,吸引了部分行业菁英;又通过互联网的高溢价,购并了最大的订房公司——现代运通,携程从此走向了以订房为主的业务模式。

我们几个创始人,始终坚信做企业一定要赚钱,光靠点击率和风险投资的钱来维持企业不靠谱。这也是我们从公司一开始就拼命寻求盈利模式的原因。在碰上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候,我们误打误撞的正好是“鼠标加水泥”(互联网——订房中心)的模式。风险投资的最后一笔钱救了我们的命(包括凯雷和IDG),使我们能够支撑到盈利的那一天,然后再上市,实现辉煌。

有人说VC和PE这些投资人都是吸血鬼,贪得无厌。包括有些人对投行等中介机构印象也不好。我这里想借机澄清一下我的观点:商业是一条有机的价值链,所有的环节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利润分享和共存共赢也是必须的,不存在谁好谁坏的问题,关键是心态。有些创业者患得患失,总是感觉别人占了便宜。在融资的时候到底如何定价,没有固定的标准,虽然有现金流贴现、PE或EBITDA倍率等技术方法,但许多时候靠双方的感觉。上市定价也是一样,共赢、长期、稳定发展才是根本。

关于泡沫许多人也是批评、诟病较多,实际上聪明人借助泡沫可以做好多事情,比如融资、网罗人才、免费吸引眼球和关注等等。

泡沫的时候,融资一定作价不低,再精明的投资人也很难抵御泡沫时的冲动和疯狂,他们离股市更近,更容易受到股市起伏的影响。泡沫中拿到钱,可能决定了企业的生或死;泡沫中拿到钱也必然是高估值,创业者不会吃亏的。

像互联网泡沫,搅和起多少人投身互联网事业,有些从外企出来(像建章和南鹏),有些从国企高位下海(像范敏),没有泡沫的煽惑能行么?我看比较悬。

不管是互联网泡沫还是房地产泡沫,都是大众和媒体关注的重点。借此推广自己,增加知名度和曝光率,何乐而不为呢?携程网在互联网泡沫中虽然不及门户网站出风头,也是风光不小,那个时候的媒体报导恐怕是后来所不及的。

在携程的创业中,我们始终坚持:任何商业机构都是要挣钱的。因此,我们苦苦寻求盈利点——从卖门票到卖旅游团,再到酒店订房;我们在99年就有了自己的800预订电话;2000年确立了绕开支付与配送的酒店预订模型;2002年就实现了盈利。

待到互联网泡沫渐渐上去,资本市场开始回暖的时候,携程第一个冲出去,2003年12月在纳斯达克上市,今天的市值将近60亿美金。

 

  • 第二程:如家

携程最后一轮融资正好处于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期,我们唯恐现金储备不够,融的钱比较多。因此公司盈利以后还有很多现金剩余。公司决定寻找新的投资方向,让剩余的现金发挥最大的作用——这些现金的成本非常昂贵,都是通过稀释我们创始股东的股份得来的。

 

当时携程的订房量已经有几万间了,对中国各档次酒店的销售状况比较了解。有许多客户反映携程上便宜的酒店很少;在酒店方,卖得最好的一家经济型酒店——新亚之星,不像其它酒店无限量供应客房,每天只能让我们预订几间。从供求关系来看,经济型酒店是一个市场的空白点。因此公司决定开始经济型酒店投资的尝试,派我为代表进行探索,这也就是当初如家的由来。

一开始的商业模型是最佳西方酒店联盟的模式,利用携程主推的诱惑,发展3星级酒店挂牌如家,硬件不统一,服务标准不统一,定价体系也不统一,但坚持牌子是一样的。由于业主不同,实际上许多酒店挂两块牌子。这样的盈利模型收入很少,品牌特征不明显。

在融资方面也不顺利。记得和南鹏在北京走访了好几家风险投资公司,都是无果而终。大家对这种小型旅馆的模型不感兴趣,大多数投资者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看清酒店业的情况。

记得在IDG一次内部投资企业的聚会上,我们提出的建议:不要老盯在IT等高技术企业上,是否在传统领域做些尝试。当时,IDG应该是将信将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又一次成为我们的第一轮投资者。他们投资我们,最关键的原因应该还是看重我们这批人——携程的这个团队,已经经历了一些风雨,感觉还是可以成事的。

因此,要指望VC、PE投资者比创业者本人更了解一个行业,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尤其是一些新行业和老行业的创新、变革。尽管现在许多投资公司都养了大批分析师之类的人才,这些人学校出来没几年,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参透一个行业是不现实的。那么,最好的方法是找到这个行业最顶尖、最优秀的人才,来帮助甄别判断。要么就是看创业团队,是否能够成事,是否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值得投资。

在接触了国内几家主要的经济型酒店玩家以后,非常幸运地得到和首旅合作的机会。虽然当时也有好多人对于和国企合作,不抱幻想,认为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但是,最后的结果却出乎大多数人意料之外。

一是首旅的最高决策层,不计较眼前的小得失,主要着重于品牌投资和价值投资,对于我们合资公司的管理层也非常放手,完全是市场化的机制。至今,我仍然佩服他们宽广的胸襟和远大的视野。

二是和首旅的合作为我们争取了时间,当时我说:至少比我们自己从零开始,提前了1-2年。今天看来这1-2年是多么重要啊!甚至是致命的因素:要是晚两年,莫泰、7天等连锁迅速崛起,如家的先发优势可能就丧失殆尽了。

而且通过首旅的4家“建国客栈”,我更加坚定了直营发展的模式,坚决摒弃了原来的联盟模式,这也是如家能够快速发展,并且能够快速盈利的关键。

在如家,我带去了许多IT和互联网企业的风格,其中有许多是跟我的创业伙伴学习得来的。比如,在传统行业引入风险投资。现在好像没有什么稀奇的,那个年代风险投资大多数学习硅谷模式,关心技术和IT,很少投资酒店这种传统的行业。我们一开始也就设计好,经过若干轮融资,准备上市,达到我们当初将多余现金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并且将互联网行业“快鱼吃慢鱼”的提法带到酒店业,讲求速度和效率,而不是步步为营、按部就班、遵循常规发展。

同时引入许多现代管理工具和手段:ERP系统,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考核等等。

这样的做法,打破了酒店业的常规,开创了中国酒店业的一个新时代。

但是,天不随人意,创业不久,2003年的非典开始了。恐惧笼罩着神州大地,同时也影响了一部分投资人。董事会决定停止新项目、裁人、减费用,对于我们整个团队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我也经历了创业以来最大的一次考验和撞击,正所谓“内忧外患”——内部除了不能完全认同部分董事的意见,而且许多创业元老纷纷离开;外部是不知道深浅( 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不知何时结束?)的“非典”,酒店生意受到很大影响。

我认为那时候投资人和我都是对的。这样的危机从来没有遇见过,没人有经验。太冒险了公司就完蛋,无异于赌博。投资人考虑的是控制风险,我看到的是机会,可能考虑得相对长远一些。但这样的摩擦还是为后面的分手埋下了伏笔。

04年底,离我们上市的目标越来越接近,董事会决定寻找职业经理人进入公司。当大家看到孙坚的时候,都觉得是个不错的人选:为人谦和、友善,沟通能力强,有连锁经验。感觉公司过了草莽创业的阶段,应该由职业经理人来领导更为合适。也有人建议我继续留在公司,可以有个平缓的过度。但由于前期大家的分歧,使得我感觉缺乏尊重和不信任感,还是选择了离开。

应该讲,孙坚做得还是相当的不错,管理上延续的很好,过渡比较平缓;在原来基础之上又上了一个台阶。我离开后的第二年(2006 )10月,如家成功地在纳斯达克上市,现在市值在14亿美金左右。

 

  • 第三程:汉庭

 

离开如家以后,并没有想去做一个和如家竞争的东西。当时的想法是进行中档酒店的尝试,类似于早期雅高的诺富特Novotel和万豪的万怡Courtyard,现在汉庭的“全季”和如家的“和颐”也是属于这一档的。同时还对商业地产感兴趣,在上海参与了几个创意园区投资,还购买了若干物业,想做如家加盟店。

现在看起来,这些想法都非常超前。当时的情况也确实如此,中档酒店过于超前,进入饱和运营的时间长,而最要命的是适合开这类酒店的城市和地段不多,这样也就很难规模化。第一个加盟如家的物业,运转也不顺畅,也就断了购买物业加盟的想法。再说自己这点资金,购买物业还是不够充裕的,人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运用,杠杆放大效应也不强。

苦撑了两年以后,在2007年杀了个回马枪,回到了经济型酒店的市场中来。

这也要归功于我的一个朋友,他问我:中国未来可以容得下几家大型经济型酒店连锁?我说4-5家是至少的。他又问:中国有人比我更熟悉经济型酒店行业吗?我不敢说是唯我一个,但也是其中之一吧。因此决心回到这个行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重新做回经济型酒店,轻车熟路,省去了弯路,直奔主旨。新起点,新高度:我们的产品更好,选址更加方便主要客户,团队更加强大和互补,尤其是股权结构的设计更加稳定,公司发展的速度也是同行中最快的,愿景和目标更加高远。

在产品设计上,不再用比较卡通和张扬的彩**块,而是改为较为沉静平和的温馨风格;时尚简约的专利卫生间;光纤接入、双网口、公共区域无线覆盖的升级互联网服务;房卡、会员卡、梯禁门禁的一卡通;不用退房的“无停留离店”;有利于颈椎的荞麦枕头;有格调的印象派油画……和已有的经济型产品对比,汉庭快捷俨然是老版经济型酒店的“升级版”。

在选址上和其它品牌错开,他们主要是扩大网络覆盖,我们却是要进入中心城市的中心位置,而且以长三角为主,逐步向渤海湾和珠三角发展。这样在一开始就将最主要的经济地区连成子网络,对于商务客人来说比较方便。

汉庭的初创也是非常幸运,除了一开始和我一起创业的海军、成军等人,07年加入汉庭的张拓、张敏,也是非常优秀。我曾经说:汉庭这个团队完全可以和我们携程当初的四个人相媲美,有些地方还超过我们当初。在这次路演中,我的自我溢美之词也为众多见多识广的投资人所证实,认为我们的高管是行业内最优秀的团队(之一吧,谦虚点)。

在股权结构上,确保创始团队的股份较大,上市后还有超过50的比例。股权过于分散,不利于公司长远的规划,会倾向于近期和短期利益考虑。经过这几年的创业打拼,感觉酒店行业的企业有一个大股东,会发展得更好。更稳定一点。老柳也曾经说过:公司要有主人。

汉庭创立初期,再也不将上市作为目标,而是将上市看成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汉庭的愿景是成为世界领先酒店集团。我也曾用一句话表达此次创业的理想: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快乐地成就伟大的事业。

在融资上也比较幸运,投资我们的大多数是熟悉的朋友,大家比较了解。尤其是IDG,周权在海南一句开玩笑的话:季琦,你下一个创业公司我们一定投你,你卖狗屎我们也投。这句话让我感动良久,是激励,也是鞭策。

也许老天偏偏要考验我们,创业不久就碰到金融危机,实际业务影响不大,但是资本市场一片萧条之声。碰到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我始终认为危机的时候是“买东西(投资)”的好机会,因为价格便宜啊。不管是非典时期的物业,还是金融危机时候的企业,价格都是最低的。在这次金融危机期间,我也做了这辈子最大的一笔投资——投资汉庭,我本人追加了许多投资,跟投资人一起投入汉庭。这既是我对汉庭的承诺和信心,也是一次很明智的投资。

利用危机,汉庭抓紧练内功,抓成本控制,抓员工培训,抓紧IT系统建设……危机过后,汉庭也是最早走出危机的企业之一。并且顺利地于10年3月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目前市值超过十亿美金。#中国酒店行业的观察与思考#

# 推荐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行业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