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榜

资本与商业研究。同名公众号ID:shizhibang2021

IP属地:未知
    • 市值榜市值榜
      ·04-24 22:57

      AI入凡尘:从风花雪月到千行百业

      作者:贾乐乐,编辑:赵元 大模型(LLM)发展起来之后,生成式AI开始井喷,有聊天对话、文生图,还有扩图等多种形态。 对于技术的进步,大众都喜闻乐见,但渐渐地另一种声音出现了:我们希望AI替我们工作,替我们打扫卫生,我们去风花雪月,可现在方向好像反了。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直接出现科幻小说、电影中“和人类无异,且供人类驱使”的机器人,显然不现实,但让AI从陪聊、废话大师到有用的工具,落地的途径已经不像之前那么模糊。 一个共识是,AI Agent是AI应用落地的关键推手,甚至是终极形态。 基于LLM的AI Agent是具有独立思考和行动能力的智能体,AI Agent=LLM+感知+规划+记忆+工具使用。 今年,红杉资本对2024年AI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Copilot将逐渐向Agent转变,Copilot是AI辅助人工作,Agent更像一个真正的同事,可以分担工作。未来,Agent还会走向具身智能,向实体形态的智能机器人形态发展。 确定性的趋势之下,很多平台和企业都在布局Agent,典型如OpenAI上线了GPT store,国内的钉钉近期上线了AI Agent store,智谱AI、昆仑万维也分别推出了各自的Agent平台。 OpenAI的GPT store已经于今年1月份上线,属于Agent的初级阶段,上线后的这三个月,GPT store差评满天飞。 作为本轮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领头羊”,OpenAI具有风向标意义,GPT store的遇冷也让人不得不重新考虑这几个问题:GPT store 不行是不是代表Agent不行? AI通过Agent形态落地,路径应该是什么样的?更实际的落地场景有哪些? 和钉钉这样的平台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承担什么任务? 一、AI落地,To B 还是To C? GPT store的推出,意味着人人都能构建Agent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27评论
      举报
      AI入凡尘:从风花雪月到千行百业
    • 市值榜市值榜
      ·04-19

      OPPO背水一战

      作者:武占国,编辑:何玥阳 4月18日,定价5499元的华为Pura 70系列开售,又是一分钟售罄。从Mate 60pro到Pura 70,华为被封锁三年后归来,收获了极大的关注度,也让其他手机厂商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尤其是正在冲击高端化的OV。 OPPO,功能机时代已通过音乐手机的定位,占得一席之地,进入智能手机时代,再次通过“充电两分钟,通话两小时”的广告语,席卷中国,成为国内出货量第一的手机品牌。 去年,OPPO先是放弃了自研芯片,后又遇到华为的回归,第三季度,OPPO手机销量开始大降。进入2024年,前六周,OPPO手机销量更是大跌三成,堪称滑铁卢。今年一季度全球整体智能手机市场回暖的情况下,OPPO的市场份额却出现了下降。 掉队的恐慌,笼罩着OPPO。 一、 OPPO沦为Others 2023年开年,OPPO成为了手机市场的最大赢家。 当时,整体市场依旧低迷,折叠屏手机是为数不多的增长点。OPPO的Find N2 Flip折叠屏手机大卖,让OPPO以35%的市场份额成为2023年第一季度折叠屏手机市场第一,在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22%。 到了第二季度,不同数据机构的数据出现了“打架”的情况,IDC数据显示,OPPO依旧是国内出货量排第一的手机厂商,而Canalys的报告则显示,OPPO被VIVO超越屈居第二,但他们市场份额非常接近。 转折在第三季度,各方数据均显示,OPPO被荣耀超越,成为出货量排第二的手机厂商。随着荣耀发布新款折叠屏手机,华为高端机型的回归,OPPO手机出货量开始加速下滑。 去年第四季度,OPPO直接跌到第五,Canalys更是将其归入了Others。 今年一季度,OPPO的销量依然不容乐观。OPPO掉队不是因为不努力,去年下半年,OPPO发布了高端折叠屏手机OPPO Find N3 Flip和OPPO Fine N3,本来有希望延续N2 Flip
      43评论
      举报
      OPPO背水一战
    • 市值榜市值榜
      ·04-08

      手机还装不下AI的梦想

      作者:武占国,编辑:何玥阳 2024年,对于手机行业,必然是混战的一年。 普遍认为,AI手机是继功能机、智能机之后,手机行业的第三个阶段。 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说,AI手机时代下,手机行业和用户体验都将迎来革命性的变化。周鸿祎判断,2024年是AI手机元年,大模型推动智能手机2.0时代的到来,不转向AI的手机厂商会成为下一个“诺基亚”。 在手机行业已经连续七年不景气的背景之下,各大厂商都希望抓住“AI”这个概念,给成熟的行业创造一个向上的拐点,给自己争到座次重排的机会。 华为、小米、OPPO、VIVO、荣耀等都推出了各自的大模型,小米、VIVO、OPPO等发布了AI大模型手机。 在所有主流的智能手机厂商中,苹果几乎是唯一一家还没有正式发布大模型应用的厂商。近日,苹果也被曝出与谷歌和OpenAI洽谈,为iPhone提供大模型支持。国内可能将由百度为今年发布的iPhone16、Mac系统和iOS18提供AI功能。 AI手机的厮杀正在开始,那么它能拯救手机厂商吗? 一、 行业下滑、苹果挤压,催生AI手机 保持优越的硬件产品性能和极致的软件产品体验,一直是手机行业竞争的关键,流畅的体验、高性能的拍照摄像功能,优越的性能是消费者下单的关键。 从苹果推出iPhone,到用AI芯片结合算法优化手机使用体验,苹果手机几乎集成了各个功能的全部优势,优质的摄像头、传感器等高性能硬件。软件方面,自研的IOS操作系统,深度优化了相机等应用,使手机的运行更加流畅,而且有着更好AI图像处理等算法,也使手机的性能达到最佳。 因此,苹果一直占据着高端市场,利润超过其他所有品牌之和。从数量上看,三星凭借着价格优势,2010年以来一直是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第一名,直到2023年被苹果超越。 2016年之后,全球手机出货量首次开始下降,手机行业的厮杀也更激烈了。 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众多国产品牌也通过低价
      27评论
      举报
      手机还装不下AI的梦想
    • 市值榜市值榜
      ·04-02

      Keep距离盈利又近一步,线上健身跑通了?

      作者:贾乐乐,编辑:何玥阳 3月28日,Keep发布了上市以来的第一份财报。 2023年,Keep收入21.4亿元,同比减少3.3%。在整体收入略有收缩的背景下,Keep的毛利润从9亿元增长到9.6亿元,已经连续四年提升,整体毛利率相对平稳,保持在40%以上,2023年为45%。 Keep的运营成本有明显改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都有10%以上的降幅,因此亏损收窄了55.7%,2022年,Keep经调整亏损为6.67亿元,2023年经调整亏损收窄至2.95亿元。 如果单看2023年下半年,Keep经调整后的净亏损率为6.3%,距离盈利越来越近。 整体来看,在规模和质量之间,Keep的优先级是高质量发展,在降本增效方面有更出色的表现。 Keep作为最大的线上健身平台,财报数据的变化,意义不限于自身,也让一些行业性问题有了答案。比如,线上健身是否摆脱了疫情依赖症?知识/内容付费到底可不可行,什么样的内容付费才可行?本文将通过Keep的财报回答这些问题。 一、常态化下,线上健身还好吗? 毫无疑问,疫情是线上健身发展的催化剂。 2015年到2019年,在移动互联网的这一高速发展期,线上健身的市场规模增长也比较快,但比重只提升了9个百分点左右,当然,部分原因是Keep等线上健身平台没有急于商业化 。疫情袭来之后,在线健身市场份额在两年间增长了11.4%。 和运动相关的内容、设备、健身APP都吃到了红利。 2020年国际奥委会曾组织发起一系列线上体育活动,吸引了5000名奥运选手以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43亿人参加;2021年,抖音运动健身视频数量同比增长134%,健身类主播涨粉同比增长208%,直播收入同比增长141%;Keep的月活从2019年的2177万增加到2022年的3639万。 也正因此,常态化下,线上运动健身的渗透率能否进一步提升、相关APP能否保持月活、收入的增长,成
      297评论
      举报
      Keep距离盈利又近一步,线上健身跑通了?
    • 市值榜市值榜
      ·03-25

      AI社交来了,微信慌了吗?

      作者:武占国,编辑:何玥阳 一场关于AI社交的大战,正在拉开序幕。 近日,QQ内测“AI聊天搭子”,包含了不同类型的虚拟角色,前不久抖音也上线了“话炉”,去年11月美团上线了WOW。包括传统社交巨头腾讯,以及其他大厂抖音、美团、百度,都开始亲自下场,准备这场AI社交大战。 社交赛道混战屡见不鲜,无论是微信在熟人社交的崛起,还是陌陌在陌生人社交领域“占山为王”,都伴随着腥风血雨、死伤无数,大家都想来社交市场分一杯羹。 现在AI正在重塑一切,机会似乎又一次摆在了互联网大厂面前。去年,马化腾在回答有关ChatGPT的提问时就表示,AI是互联网百年不遇的机遇。 那么,AI会颠覆现有社交产品的形态吗? 一、 AI如何改变社交? 社交,是群居动物永恒的需求。 从远古时代的猿猴通过梳毛联络彼此感情,到农业社会通过书信联络、彼此交流,工业社会通过电话、传真可以进行实时的交流,再到互联网时代,大众通过互联网进行社交,社交方式一直在变,但“线上”的社交永远无法替代真实世界的社交。 互联网、AI的到来,让线上的社交无限接近线下社交,未来随着XR、AI、机器人的发展,虚拟世界变得更加丰富、真切,与现实世界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社交也将产生新的形态。 互联网时代,社交产品做的是人和人的连接,以及“人-内容-人”的连接。国内像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陌陌,国外像Facebook、twitter、Instagram、Snapchat等社交产品,大多都有人和人以及“人-内容-人”的连接功能。 区别在于关系链的强弱、互动频次的高低。 微信、Facebook属于关系链强、互动频次高的社交软件,陌陌、Soul等属于弱关系、少互动频次的社交软件。微博、抖音、快手等产品则更多的是“人-内容-人”的连接,也是一种单向强关系链,互动频次则相对于微信弱了很多。 在以上场景,AI大多只能扮演辅助社交的角色,比如微信里
      322评论
      举报
      AI社交来了,微信慌了吗?
    • 市值榜市值榜
      ·03-22

      Temu狂飙,没有秘诀

      作者:何玥阳,编辑:赵元 拼多多又交出一份杀疯了的财报。 3月20日,拼多多发布财报,2023年第四季度集团整体收入888.8亿元,同比增长123.2%,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的798.74亿元,全年收入2476.4亿元,同比增长89.7%。 拼多多集团的业绩一再超出预期,背后Temu当居首功。2023年,拼多多集团的交易服务收入为941亿元,同比增长241%,交易服务收入包括国内电商业务的佣金,也包括跨定电商业务的佣金,其中Temu是强劲的增长动能。 目前,Temu已经进入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年底,Temu的独立访客数量达到4.67亿,与阿里旗下的速卖通并驾齐驱,排名全球第二。 据汇丰调查报告估算,2023年,Temu贡献了拼多多集团总收入的23%,这一数字在2024年有望升至43%,在2025年超过50%。业绩会上,拼多多集团董事长兼联席首席执行官陈磊表示,目前,全球化业务仍处于早期阶段。 由于Temu扩张速度很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研究人员改变了对拼多多的估值方式,原来是以集团整体的净利润,按照PE估值法进行估值,现在是将Temu视为一个单独的分部进行估值,然后再与主站估值加和。 这种转变说明,不管是在业务、财务还是估值层面,Temu对拼多多集团来说,都越来越重要。 从2022年9月到现在,Temu运营不过一年半的时间,它是如何变成拼多多集团的第二增长曲线的?在出海越来越成为共识的背景之下,其他的跨境电商平台有什么作业可以抄?  一、增长没有秘诀 零售没什么新鲜的“箴言”,无非是在“多快好省”上下功夫,甚至不需要全方位都出类拔萃,只要有一项有明显的优势就能有一番天地。 国内电商崛起时,淘宝依靠商家多、商家多吸引消费者,“淘宝”成为网购的代名词,直到现在“万能的淘宝”仍然是个常用语,京东依靠“快”满足品质化、时效性的需求,拼多多则是靠省打出一片天下。 在线上
      287评论
      举报
      Temu狂飙,没有秘诀
    • 市值榜市值榜
      ·03-20

      多部作品未播先火,阅文将迎来IP大年?

      作者:小戎,编辑:贾乐乐 2023年,阅文似乎迎来了历史性的拐点。 这个拐点,体现在经营上是更加追求发展的质量,在财报上是净利润的增长要比规模漂亮得多。 3月18日,阅文披露的财报显示,2023年,阅文实现收入70.1亿元,同比下降8%,从年内来看,收入表现不佳主 要在上半年,下半年同比有5%的增长。 阅文的收入分为两部分,以付费阅读为主的在线业务和版权运营及其他,比如电视剧、电影的制作以及发行,《你好,李焕英》《热辣滚烫》两部卖座电影都是阅文出品。 从结构来看,下半年版权运营是拉动阅文收入增长的主力。 在收入整体略有收缩的背景下,阅文实现了净利润8.04亿元,同比增长32%。 阅文的商业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创造更多的IP和经营、释放IP的价值,因此,IP的创作机制以及形成产业化发展的能力,决定了阅文的发展。 围绕IP,阅文有两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出海扩散IP的影响力;利用AI的能力做深IP生态。 今年的2月份,阅文举办了“2023阅文全球华语IP盛典”首次走出国门,以“东方奇遇夜”为主题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录制并在腾讯播出。当晚阅文发布了2023全球华语IP榜单,榜单中出海作品比例近七成。 出海能给阅文带来多少成长空间?AI如何与IP进行结合?我们将从财报入手,探究阅文是否仍有增长动力。  一、护城河还稳吗? 在阅文的业务盘里,以起点读书为代表的内容社区是IP生态的支点,《庆余年》《斗破苍穹》《赘婿》《大奉打更人》都是起点的经典IP,而后被漫改、影视化。 换句话说,在线阅读的发展是整个阅文的基石。 2023年,阅文在线阅读业务上做了明显的“聚焦动作”,即,加强“付费属性”,减少ROI较低的渠道投入,因此由免费阅读带来的广告收入减少,这是造成上半年阅文收入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因为缩减了在低回报率渠道的营销,降本增效的效果比较明显。 财报显示,阅文的付费表现向好,
      336评论
      举报
      多部作品未播先火,阅文将迎来IP大年?
    • 市值榜市值榜
      ·03-19

      途虎盈利给互联网养车的几点启示

      作者:何玥阳,编辑:赵元 途虎交出一份成立以来最好的财报。 2011年,途虎从轮胎起家,现在业务能满足从轮胎、底盘零部件更换到保养、维修、美容等全方位汽车服务需求,收入来源也更广,包括轮胎、底盘零部件的更换、汽车保养、汽配件贸易(汽配龙)、加盟服务收入、广告收入和其他。 2024年3月15日,途虎发布了上市以来的第一份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途虎实经调整净利润为4.81亿元;2022年对应的数据分别为亏损5.52亿元。 不管是哪个口径,途虎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盈利。 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一阵子,途虎的股价表现不佳。资本市场有哪些担忧?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途虎的这份年报以及途虎长期的投资价值? 一、股价下跌,业绩上涨 2023年,途虎的整体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17.8%。从增速来看,这个已经成立十多年的公司,仍然处于成长期。 从用户数量来看也是如此。2023年,途虎的交易用户数达到1930万,同比增长16.9%,注册用户数达到1.15亿,同比增加20.7%。 在收入中,轮胎底盘零部件以及汽车保养业务表现更加亮眼,收入增幅都在20%以上,汽配龙业务的发展动力稍显不足,收入从15亿元降到14亿元。这是途虎主动进行的调整,即,专注于即时采购,忽略批发业务,简单来说就是更聚焦自身及门店的主业。 相较于规模扩张,在降本增效方面,途虎取得的成绩更出色,表现为毛利率提升,费用率下降。 2019年到2023年,途虎的毛利率从7.4%上升到24.7%。 一方面是因为业务结构发生了变化,比如更高毛利率的汽车保养业务占比提升,提升自有品牌的销售,前面所提到的批发业务毛利率也比较低,通过更聚焦的战略,汽配龙业务毛利率提升了14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规模扩张带来了更有利的商业条款,比如批量采购可以拿到更低的价格。 途虎有更强的话语权,还体现在资产结构上。 途虎基本没什么有息负债,主要的负债都是对上游
      316评论
      举报
      途虎盈利给互联网养车的几点启示
    • 市值榜市值榜
      ·03-12

      价格战,阿里云的中场战事

      作者:武占国,编辑:齐笑 阿里云搞了一个预期违背。 3月1日,阿里云迎来史上最大规模的降价,也是力度最大的一次降价。“平均降价幅度超过20%”,“涉及100多款产品、500多个产品规格”,“最高降幅达55%”,覆盖计算、存储、数据库等所有核心产品,这一系列降价消息。 而在不到一年之前,阿里云已经进行过一次“史上最大”降价。接下来的两个季度,阿里云的收入增长只有2%和3%,并没有预期的起飞,从去年四季度来看,去掉阿里的贡献,收入还出现了下降。 第二个预期违背是,在这次发布会之前,很多人预判主角是AI和大模型,结果发布会的重心是回归公有云。 那么,在降本增效、利润重于规模的主旋律下,阿里云为什么又一次选择降价? 一、降价:一招鲜吃遍天 价格战是企业之间竞争,常用的手段,云计算领域更是如此。 从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时代,一台服务器只能给专属企业使用,到云计算时代通过云计算操作系统,将一台服务器可以分给多家企业使用,在追求最大化利用服务器算力资源的时候,云计算的商业模式注定是以规模取胜的。 换句话说,谁的价格更低、谁的服务更好,谁就能赢得这场商战。 阿里云是中国内地,最早跨入云计算领域,开始部署算力集群并研发飞天操作系统的企业,因为先发优势和技术优势,阿里云迅速成为中国云计算的龙头。 2020年,阿里云已经跻身全球第三大云计算厂商,国际研究机构Gartner数据显示,阿里云亚太市场份额排第一,全球排第三,仅次于亚马逊的AWS和微软的Azure。 在阿里云走向行业巨头的过程中,曾经不看好云计算的马化腾和李彦宏,也都下场开始了云计算市场的竞争,分别成立了腾讯云、百度智能云,还有其他国内大厂华为、京东、字节、金山也都加入了这场战斗,甚至传统的运营商(电信、联通、移动)也都加入了战局,这让云计算市场变得拥挤不堪,竞争激烈。 阿里云也从2013年首次降价后,进行了连续数十次降价,2014
      373评论
      举报
      价格战,阿里云的中场战事
    • 市值榜市值榜
      ·03-07

      贾跃亭和丁磊的骂战,只是冰山一角

      作者:武占国,编辑:何玥阳 高合丁磊和贾跃亭的骂战升级了。在高合刚曝出来停工停产、情况危急时,贾跃亭就骂高合是行业耻辱,近日贾跃亭创办的FF又起诉丁磊及其关联公司侵犯商业秘密和不正当竞争。这两个人的渊源是丁磊曾经是乐视汽车中国及亚太区的CEO,后来高端大气上档次的FF91量产希望破灭,他们一个去了美国造车,一个新成立品牌继续造车。骂战的背后,是贾跃亭怀疑高合汽车抄袭FF,丁磊这边也说要起诉贾跃亭侵犯名誉权。两人背后定位高端新能车企都深陷泥淖,这只是行业残酷的冰山一角。在他们打口水战的同时,国内中低端新能源市场掀起了一场价格战。 2024年,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近身肉搏、惨烈厮杀的新剧情,或许高合的停产、龙头比亚迪的降价,只是这场血腥之战的序幕... 一、高端市场的苦果,高合尝到了 春节假期过后的2月18日,高合的大部分员工收到了“停工停产6个月”的通知,以及“工资迟发,后续只发放2000多元基本工资”的消息,后来,大部分员工的工卡被禁止进入办公楼。 创始人丁磊表示,向公司和员工道歉,自己的造车思维比较老派,不及互联网思维,让公司出现了停摆,目前自救窗口期至多只有三个月。 高合汽车也算是含着金钥匙出身,丁磊在上汽体系工作多年,最高担任过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通用总经理。丁磊还担任过上海浦东新区副区长,负责引入特斯拉在上海投资建厂。 特斯拉在上海建厂这一车圈历史性事件,没有在丁磊任期内完成,但另一个历史性事件丁磊全程参与——贾跃亭造车。 2015年,丁磊弃政从商,出任了乐视汽车中国及亚太区的CEO。后面贾跃亭不回国了,定位极其高端的FF91 迟迟无法量产和交付。 2019年,高合发布了Hiphi X,这是一款形似FF91的车,定位和定价也偏高端,定价在68万到80万之间。 到现在,高合汽车发布了3款车型,但均高开低走,销量不佳,比如第一款车,至今一共卖了8833辆。 同样以高端车
      1,319评论
      举报
      贾跃亭和丁磊的骂战,只是冰山一角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