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三点原因?央行紧急调查银行联合贷业务

见闻财经
2020-07-28

一份来自央行的《关于开展线上联合消费贷款调查的紧急通知》(下称《通知》),再次让大家目光聚焦到互联网贷款上。

《通知》称,为掌握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创新情况,决定开展线上联合消费贷款调查,调查对象为银行和农村信用社。

今日(7月28日),见闻财经从某行人士获悉,该行已收到上述《通知》;按照要求,该行需统计上报规定月份的联合消费贷款余额、加权平均利率、不良率等数据,并需与该行当月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相应数据进行对比。

联合贷款,顾名思义,指针对某一借款需求,银行与其他有贷款资质的机构联合发放,出资比例由双方自行约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通知》附表中,央行将各行与蚂蚁花呗、蚂蚁借呗的合作情况,作为银行填写的重点。

据《财新》在2019年10月的报道,整个联合贷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万亿左右,涉及数百家银行等金融机构,这其中蚂蚁金服已经占到一半以上,约万亿元。

对于此次下发《通知》的原因,市场上也是众说纷纭。

原因一:违规流入楼市?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援引资深银行业内人士消息,《通知》不是为了出台新的监管规定,而是要摸清楚线上消费贷款有多少流入楼市。

见闻财经注意到,在7月17日银保监会正式公布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对互联网贷款资金用途也提到,不得用于购房及偿还住房抵押贷款,不得用于股票、债券、期货、金融衍生产品和资产管理产品等投资,不得用于固定资产、股本权益性投资和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用途。

近年来,“房住不炒”成为政策主基调。7月24日,房地产工作座谈会继续强调“房主不炒”的定位,并指出“要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稳住存量、严控增量,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7月16日,银保监会官网更是一次性发布9张处罚信息,涉及平安银行、北京银行、邮储银行和中国信达4家公司,处罚信息均与贷款违规和流入房地产相关,总罚款金额达到1752.22万元。

实际上,对于挪用贷款、违规的问题,业内一直有人建议,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应切实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管理,用途方面,对每一笔消费贷款应明确用途,并要求客户提供用途证明,不发放无指定用途的综合性消费贷款,减少挪用风险。

原因二:贷款利率调查?

有分析认为,此次央行调查,是为了掌握对客利率定价的情况。

主要是因为,7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

其中提到,抓紧修改完善民间借贷司法解释,大幅度降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坚决否定高利转贷行为、违法放贷行为的效力。

这一信号表明,目前司法保护的民间借贷利率(24%),在监管看来依然过高,不利于纾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以及从源头上防止“套路贷”“虚假贷”。

实际上,在持牌金融机构中,综合费率超过红线情况,目前多数都是发生在包括联合消费贷款在内现金贷业务;若法定认可的利率最终被调整,毫无疑问,此类业务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最大。

原因三:不良率调查?

亦有分析认为,央行可能是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角度关注此类业务。

实际上,受疫情影响及风险暴露滞后性,银行业信用风险,监管一直密切关注。

截至6月末,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3.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004亿元,不良贷款率2.10%,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78.1%,比年初下降4个百分点。

7月11日,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在介绍我国银行业运行情况时就表示,当前不良贷款并未充分暴露,存在较大上升压力;我们必须做好不良贷款可能大幅反弹的应对准备。

不过,有业内人士向见闻财经分析,目前市场上,联合贷款大部分都有互联网巨头参与,像蚂蚁集团、微众银行等;以不良率来看,互联网巨头们的风控水平,实际上要好于多数城商行。

因此,主要出于调查“联合消费贷款的风险”的目的而开展此次《通知》,可能性并不大。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