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冗杂、产品老套的苹果,能打破创新者的窘境吗

巴弟不听话
2019-09-17
转自---互联网斗兽场

最近Information的一篇文章对苹果公司的管理层架构做了相当详尽的梳理,将其各主要业务线负责人以及分管运营、公司发展、法律、财务、政府事务和公关等重要人物都列了出来。

满打满算下来,当前苹果公司一共有269名管理层。如此庞杂的管理团队,相比乔布斯时代只有十几人的精练骨干成员显然是多了不少,因此这很容易引发外界对其管理结构有效性的质疑。

不过换个角度看,最近几年苹果的组织架构之所以变化如此频繁,也可以理解为,这是它面对自己的最核心产品——iPhone创新窘境的一种应对手段。

当然,如此庞杂的管理团队也是因为苹果公司的员工人数也在大幅增长。而这件事的直接后果就是,以前直接汇报给库克的20位左右苹果高层,他们自己的直属下级人数也开始激增。

比如,4月份零售部门CEO阿伦茨离职后,人力资源负责人奥布莱恩接手了之前的汇报线,现在她得听取23个下属的汇报。还有,因为首席设计师Jony Ive要离职,首席运营官杰夫威廉姆斯不得不负责以前由Jony Ive主管的设计团队,于是之前的8个下属又添了2个。

不过人事变动只是一方面,对大多数人来说,关于苹果,他们最关心的自然还是每年发布会上新产品的进展。

不过可惜,被屡屡吐槽创新热情已经不复当年的苹果,最近的一次发布会依然没有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核心产品iPhone最大的更新居然只是镜头,曾经依靠产品赢得众多铁粉的苹果不得不再次给大家讲起那个老故事:虽然我们的硬件不够划时代,但是我们还可以靠服务盈利。

当苹果第一次提出“未来要更多地靠服务赚钱”、成为一家“服务公司”时,Ben Thompson就曾直言——苹果的这个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

他当时的逻辑是,借助服务赚钱是一种横向策略,而通过硬件本身赚钱则是一种垂直策略。

这两种策略导致公司要做的事优先级完全不同:前者应该尽可能扩大市场,最行之有效的方案就是卖更便宜的iPhone,有了更多人用,才能通过低边际成本的后续服务赚更多的钱。而后者应该着力于打造产品,只有产品足够具备差异化,才有人愿意为高额的硬件溢价买单。

尤其是iPhone X的推出,更证明了苹果想要做“服务公司”有多么不可能。原因在于,定价过于昂贵的手机只能吸引到想要最好手机、愿意付最高价格的客户,而这群人显然过于小众。

不过本次发布会,苹果带给大家的一个明显转折是产品分层(当然因为SE的存在这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有了相对更便宜的产品,苹果就有希望吸引更多对价格稍微有些敏感的人,这样一来,苹果距离服务公司也就更近一步。毕竟,卖出去的手机越多,从长远来看,才意味着会有更多的服务收入。$苹果(AAPL)$
大公司头条
大公司又发生了什么事,收购、合作、入股?来这里关注最重要的商业新闻和公司动向吧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发表看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