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动车离特斯拉还有多远?业内人士这样说

锐问
2019-12-06


作者 | 周欣

关于新能源汽车,《锐问》昨天发布了一篇稿件,叫《特斯拉在中国风生水起,国产造车新势力步履维艰,为什么?》。

操作这篇稿件时,我们采访了十多位行业内人士,发现大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看法存在非常大的分歧。

这也是我们决定再整理出这篇采访笔记的原因。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一、#产品用户体验对比#

新能源汽车爱好者Allen(26岁,男)

“从消费者角度考虑,蔚来重视的,可能就是他们的服务和产品的品质感,确实它们在资金这块用的也比较粗犷,但这也是他们定位所产生的问题,就是从高端路线切入。

个人感觉,威马更强调性价比;小鹏的品牌目前是中端,价位在十几万到二十几万。”

Tesla资深用户Yu(40岁,男)

“孩子喜欢车的翅膀。所以Tesla首先是一个给用户特别品牌魅力的豪华车,其次,是一个有科幻感的电动车。

使用体验是,单反和单电的差别。——刷新系统给人感觉车在不断更新;做工粗糙;小毛病不少。

国内那些车啊,不会考虑。也不是品牌不好,主要是没形成认同。”

广汽新能源用户Alice(25岁,女)

“我就开过广汽新能源,传祺ge3。

我就是排到新能源号,而且我家地下车库和我住的附近商场都有充电桩,很方便。没想到后来真香了。

反正我不太想买互联网品牌汽车,还是偏向于传统品牌的新能源领域,觉得互联网汽车的技术不一定稳健。

可能还是心理作用吧。”

二、#关于蔚来汽车的讨论#

汽车行业主编 Tony:

“蔚来,应该是有一套电动汽车切入市场的逻辑的,跟特斯拉类似。

特斯拉认为,电动汽车最早期只能是做特别贵的、小规模产量;做了一段时间以后,做中等级别;最后一个阶段,是便宜、大规模。

电动汽车早期,确实有续航里程的问题等等,所以只能是富人先去买特别贵的车,去享受性能优势和身份感,然后逐渐降低成本,让普罗大众接受。

现在没做起来,因素还是挺多的,主要是效率低,成本高。还有它一开始上来,不仅是造车,还打造服务特性,花费了巨大的成本在做服务上,比如做一键充电,换电模式,包括门店。

说白了就是什么都想要,既想要卖车,又想给你提供很好的服务,但早期的金钱和精力,其实又不足以支撑这么多的成本。

包括公司内部治理的问题,人员的成本,公司的效率,业界其实也都觉得他花钱大手大脚惯了。——早期挖人给的薪水,也都非常高。

我之前看到过内部李斌做的对比,他意思是说自己现在才4年,如果你拿4岁的特斯拉跟他比,他做的并不差。此外,他还指出一点,美国不像中国有这么多财政补贴,但美国只有特斯拉,所以大量的那些退税/积分政策,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特斯拉,但在中国,新势力起码有几十家。”

汽车行业长期观察者 Jill:

“Nio house 搞这么奢华,这要花很大本钱的。但是现在,投入远远大于你的收入。简单来讲。就是自我造血能力不足。”

汽车行业高级营销总监 Jack:

“蔚来为什么这么贵,也是希望先走这种高端路线,跟特斯拉一样,再慢慢扩大规模。

之前我认识的国内一家厂商,也想主打高端人群,后面评估下来说,这种高端车还是卖不动,经济上算不过来。放弃了。”

三、#关于国内造车新势力的争议#

1、《锐问》:国内造车新势力的问题是什么?

汽车行业长期观察者Jill:

“每家可能有共性的问题,也有个案的问题。国内,我觉得还远远没到那阶段,蔚来算比较早的,才五年,五年时间证明不了什么问题的。一款车开发出来就得三年时间。”

2、《锐问》:有人认为,国内新能源汽车最大的问题是卖不动。

汽车行业资深人士Mark:

“卖不动。首先还是,技术成熟度没有得到一致认可。燃油车发展近百年,到现在实现了一定稳定的状态,新能源车真正面向市场也就三五年,你指望所有人都接受和了解,安全,应用性,匹配条件……

这不现实。”

小鹏汽车内部员工Kelvin:

“卖不卖得动,是相对概念。

比如我们小鹏,我就觉得我们车卖的还是可以的,数据的话最多大概一个月卖到2000。而且我们数据比较稳定。”

3、《锐问》:很多人都说,中国造车新势力骗子很多。

汽车行业长期观察者Jill:

“各有各的活法,车企还是车企,还是要把车造好卖好。

现在已经没人去讲故事了,现在都在造车。建厂也好,赶进度也罢,有的甚至是把节奏放缓。因为车一旦量产出来,故事就讲不动了。”

4、《锐问》:电池这块,为什么不自己做?很多人认为,新造车势力对供应链没有把控。

不愿具名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员工L:

“电池这块没必要自己做,这就是一个投入产出的事情。特斯拉能做这个事儿,因为特斯拉环境不一样,它在早期的时候就得到了松下的的支持。就像手机厂商做研发,他不会直接去做电池一样,一个道理。

说我们对供应链的掌控不行,没有真正深入到汽车的产业里面,很多东西都要借助外力,我认为这是目前很正常的状态。

再说供应商影响力的话,其实更多还是看企业这块怎么去跟供应商合作,当然也要看企业产品做得怎样。

随着新造车势力的交互量、销量持续上涨,我觉得未来供应商肯定不会拒绝一个有一定实力的,能赚钱的企业供应商。”

汽车行业长期观察者Jill:

“供应链的把控,我感觉可能是中美都存在的问题,因为它本身量也没有那么大,很难像传统的主机厂对供应链的把控。

我前面一直在讲,还是积累太少了。”

$特斯拉(TSLA)$$蔚来(NIO)$

老虎官方出品
关于老虎的一切~~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 晓五
    2019-12-06
    晓五
    电池这块宁德时代优势太大了,一般车企的市值都没有宁德一半多,自己造的话一是没有规模优势,二是后面得技术优势也越拉越大,所以说整车厂真是一门苦生意
发表看法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