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抗疫医生曝光爱尔眼科行贿,“眼茅”光环背后乱象丛生

锌财经
2022-01-11

文/陈妍

编辑/安娜

最近,一位武汉抗疫医生与民营医疗机构爱尔眼科的纠纷,进入网友们的视线。

自1月6日以来,微博名为“@急诊向日葵艾芬”的武汉抗疫医生艾芬接连晒出多份名单,揭露爱尔眼科手术回扣明细。名单中包括“国家公职人员姓名、转介人职务、联系人、金额、开户行、卡号、患者姓名、病种、手术费”等信息,回扣金额在70多元到2000多元不等,总金额超过78万元,时间集中在2017年至2019年。

艾芬质疑爱尔眼科存在行贿之举。她在微博中用了“行贿中国”的字眼,并发问道:“如此大的金额,如此众多的人群,是否构成行贿罪?”

1月8日,宿迁爱尔眼科医院某高管回应称,所谓回扣在医院就是转介费,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1月9日,宿迁爱尔眼科医院官方发布声明,表示目前网传信息,该院于2019年已进行整改,严肃处理违规员工,并撤换了管理团队。

此次舆论事件的发酵,起源于艾芬在2020年12月底与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的一起医疗纠纷。

艾芬曾于2020年5月接受爱尔眼科的右眼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然而,术后不仅视力没有恢复,还因右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近乎失明。复盘后,艾芬质疑爱尔眼科隐瞒其视网膜病变问题,为了盈利夸大晶体植入作用,导致她错过治疗眼疾的最佳时机。

爱尔眼科否认了艾芬的质疑,并提供《关于艾芬女士诊疗过程的核查报告》,证明艾芬的病变与手术无关。但艾芬则认为医院方避重就轻,推卸责任,直至今日仍在晒出证据进行反驳。

不管是一年多前的医疗纠纷,还是如今对医院行贿的曝光,曾被资本市场吹成“眼茅”的爱尔眼科,在医生艾芬的重“锤”之下,已然祛魅。

流水线上的眼科帝国

爱尔眼科曾是民营眼科界的传奇。

2009年,爱尔眼科作为首批28家上市公司之一登陆A股创业板,此后,公司股价一路飙升,市值也是水涨船高,公司常年以30%以上的净利润增速支撑起其高昂的股价。一骑绝尘的爱尔眼科被称之为“白马股”,受到市场认可。

爱尔眼科主要提供屈光手术、白内障手术、视光、眼前段、眼后段等服务。其中,屈光手术、视光服务和白内障手术构成其三大核心业务。2021年中报显示,屈光手术、视光服务和白内障手术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8.45亿元,15.24亿元和10.7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38.72%,20.75%和14.60%,支撑起爱尔眼科的大半个江山。

区别于其他的医疗项目,眼科治疗除去必备的眼科医师,非常依赖先进的手术设备,如此也为爱尔眼科流水线式、连锁化的商业模式提供可能。

2014年,爱尔眼科走上快速扩张和并购之路。它先后设立七家产业并购基金和机构,仅以11.88亿的自有资金,撬动了162亿的资金规模,用于收购各地眼科医院。在满足资金需求的同时,避开新建医院盈利爬坡期风险,将优质资源注入上市公司体系。

今年元旦前夕,爱尔眼科斥5.01亿元巨资,收购了义乌爱尔、沅江爱尔等14家医院部分股权。据统计,仅2021年,爱尔眼科就收购了近30家医院。

官网显示,爱尔眼科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开设眼科医院及中心达720家,其中中国内地611家、中国香港7家、美国1家、欧洲89家、东南亚12家。

因此,相比起专业眼科医院,如今的爱尔眼科更像是一家并购和孵化眼科医院整合机构。

然而,与快速扩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爱尔眼科的研发投入少得可怜。公司定期报告显示,2018年到2021年9月,其研发支出占比分别为1.22%、1.53%、1.38%、1.36%。

一边是商业版图的疯狂扩张,另一边却是过少的研发投入,以及难以服众的医疗纠纷,如此巨大的分裂,或许便在暗示爱尔眼科会跌下神坛。

跌落神坛,股价被“拦腰砍断”

在艾芬与爱尔眼科旷日持久的纠纷里,爱尔眼科的市值相较于2020年12月31日收盘时的3086.6亿元,已蒸发超千亿元,股价较2021年2月的历史最高点92.69元/股,已经“腰斩”。截至1月10日收盘,报价37.29元/股,跌3.72%。

此外,知名基金也纷纷退出。2021年第三季报显示,高瓴集团、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型基金等明星机构已经从爱尔眼科前十大股东中消失。

在一系列的“挫败”中,爱尔眼科背后的乱象,也浮出水面。

事实上,除了日前备受关注的“艾芬事件”,这些年爱尔眼科的医疗纠纷不断。2017年,武汉爱尔眼科因人工晶体安装失误,导致患者左眼失明。2018年,葫芦岛爱尔眼科因诊疗过失,导致患者视网膜脱落。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数据统计,2014年到2020年,爱尔眼科作为被告的医疗损害相关案件共75起,对患者的赔偿金额从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

爱尔眼科还因频繁发布虚假广告,被市场监督管理局点名。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爱尔眼科子公司因出现违法广告、违规生产与销售等行为,受到行政处罚100次左右。

如今,众多民营眼科医院陆续登陆资本市场,除了已经在A股上市的光正眼科外,普瑞眼科、何氏眼科、华夏眼科均成功过会,眼科赛道进入白热化阶段,曾独占市场的爱尔眼科已不再稀奇。

眼科行业将会重新洗牌,市场竞争也会愈发激烈。爱尔眼科$爱尔眼科(300015)$ 若想让“折断的腰”重新立起来,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大公司头条
大公司又发生了什么事,收购、合作、入股?来这里关注最重要的商业新闻和公司动向吧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