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何时止跌?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互联网怪盗团
2022-09-19

9月15日,星期四,位于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香港的数据显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破7。

数据来自同花顺

我在前文分析过最近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和原因,

大胆假设,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加速下跌,会破10吗?

今天我们来讨论下,人民币汇率最近为何“跌跌不休”呢?

首先,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是什么?

影响一国货币汇率的因素很多,今天笔者不从教科书的角度来谈汇率,比如利率、国际收支等,而是谈另外两个重要的因素:一个是支撑货币的国家经济实力,另外一个是货币信用。

先说国家经济实力。毫无疑问,当今世界最有经济实力的国家是美国,当然其货币也非常坚挺。今年以来,几乎全世界的货币对美元都是贬值的,这还是在美国经受疫情影响、俄乌战争冲击等负面因素的影响下出现的局面。

美国人只做了一件事,加息,就让全世界的货币臣服,如果没有背后强大的经济实力是难以想象的。很多人将这种强势理解为霸权,但我要说的是这只是结果,并不是原因,在分析很多问题的时候,我希望我的读者朋友们不要因果互换。

在讨论美国的时候,我们绝对不能忽视其强大的经济、科技、文化、金融、政治等影响力,如果非要有一种实物来直观地体现美国这种强大的实力,那就是美元。美国仍然是中国最值得借鉴模仿的对手。

当然,货币强大,还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开放性。这种开发性,我们可以理解为自信。美元可以全世界自由兑换,这是一种开放的货币,不担心别人做空。但是有很多国家的货币是无法自由兑换的。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朝鲜的货币的封闭性和其国家经济实力成正比。

我再举例一个国家瑞士,瑞士的精密制造、生物制药、金融服务等行业闻名世界,人均GDP近10万美元。中国的高净值客户如果想有个小金库,首选瑞士,安全又保密。大家来围观下瑞士法郎对美元的汇率表现:

从上图可以看到,瑞士法郎对美元的表现一直是很亮眼的,除了在俄乌战争之后的一两个月出现了大幅下滑,目前已经逐渐走强。瑞士法郎仍然比美元值钱,现在1瑞士法郎可兑换1.03美元。

既然国家经济实力能反应到汇率的强势,我们也可以反过来从汇率变化看到该国的经济情况,比如中国今年的经济状况。

支撑货币的第二大因素是信用。信用的意思是国家不能用一些强制手段来干预汇市,货币不能在市场大幅随意贬值升值。关于货币信用的问题,我在以前的文章里已经提到过,货币是国家的信用,超发滥发货币都标志一个国家货币信用的破产,在此不再赘述。

在那天没有到来之前,请不要抄底卢布

这一次为什么这么快贬值?

因为经济实力和汇率的相关性,我们不禁要问今年中国的经济怎样了?

2022年3月,国务院在《政府工作报告》里给出今年GDP增长的目标是5.5%,虽然该数字是2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速的最低水平,但是今年想要完成这个目标的难度却变得越来越大。

中国2022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2.5%, 第二季度是0.4%。而第二季度,美国的成绩单是2.3%(注:同比),排名第一的印度是20.1%。可以说,印度是后疫情时代恢复的最快的经济体,我们勉强用印度的经济体量比较小,成长空间大来解释吧。

本来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不至于这么差的,以正常的经济发展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中国有一把高悬于经济发展之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三年未绝的疫情。本文不讨论疫情政策的好坏,但是明眼人应该能看得出来该政策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就笔者自己的企业来说,目前江西发生疫情,我们大概有两万件毛衫被封在疫区进出不得,解封日期遥遥无期,客户的索赔几乎无法避免。这不过是大时代背景下的一个缩影,那些深受疫情影响的地区应该能感同身受到生意和生活的寒意。

昨天我参加了某银行有关汇率的会议,该会议主要分析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形势,并对各外贸企业提供预测和外汇金融服务。

就参加会议的大多数企业来说,他们都做了美元外汇业务,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美元最近升值如此之快。由于是远期收汇,外贸企业正常从接单到收汇需要半年时间,所以很多企业锁汇在6.5-6.7之间,很多大金额的外贸出口企业为今天的人民币贬值捶胸顿足。

据说有一家企业锁汇6.7,金额300万美金,马上面临交割。按照最近7的汇率,少赚90万。而那些没有做美元锁汇的企业现在笑得合不拢嘴,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本来是保护企业免受汇兑损失的银行业务,如今却面临巨额损失。这谁能料到?只能怪美元升值得实在是太快了!

本轮美元升值除了国内经济负面因素,另外最重要的就是美元加息,今年美元已经在3月、5月、6月、7月四次加息,合计225个基点,而在九月份据说还要加息75-100个基点。这是美国为了抑制国内通货膨胀和过旺需求的手段,但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之深广,全世界货币都给出了答案——争先恐后地贬值。

加息预示着美元回流,也意味着美元和美债更值钱。人民币并不能成为例外,只是贬值幅度相对还算偏小的。

接下来我们要关注美联储的举动,为下一轮加息做好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

有关本轮美元升值和通货膨胀,我们看下近邻日本的经济表现方便更好理解。G7集团的日本近20年来经济一直比较低迷,物价都没有怎么涨过,但在今年这个局面终于被打破了。日本多年来物价不涨,害得日本政府设立了2%的通胀目标但却难以实现,但今年日本将喜迎大概2.3%的物价上涨。

在G7成员国里,日本一直是一个另类,央行实现负利率,通货膨胀很少,工资也不增加。据报道,日本有一种玉米做的小吃,40年来一直是10日元一个,今年终于涨到12日元,这事居然上了新闻。日本物价终于撑不住了,还是因为和汇率有关,让我们看看日元对美元的表现。

数据来自金投网  日元持续徘徊24年低位,2022年大概贬值30%

日本是进口大国,美元外汇很重要,美元的升值让日本成为输入型通胀的受害者,新冠疫情和美元升值20年来终于实现了日本宽松货币政策无法实现的物价上涨目标。

那么美元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呢?

美元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美元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外贸的影响。有利于出口制造业,美元升值,结汇的人民币就多了,利润空间会增加。中国本来就是出口制造的大国,本轮升值,新能源车、机械、纺织、电子等行业是最大受益者。

以笔者所处的纺织业为例,今年汇率上升,会给企业利润增加2%。同时,我们的报价在国际竞争中将更有优势,东南亚等纺织业竞争对手的订单无疑会回流中国。但是考虑到汇率并不是单边上行的趋势,不少企业在美元报价时候很多还维持在6.7的报价水平。而笔者对美元中长期比较看好,可能会按照6.9以上汇率来报价。当然在报价后,还是要考虑到汇率因素,可以做部分锁汇或者一些银行外汇期货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制造业出口可能面临挑战。以服装为例,东南亚很多纱线、面料等纺织品来自中国。原材料的成本很一般在成衣里占据30-50%,这部分成本会让东南亚进口企业受惠于人民币贬值。但这远不及中国商品优势,毕竟劳动力成本越来越大,中国制造将成为本轮人民币贬值的最大赢家。

人民币贬值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来中国旅游和买东西的外国人,中国的吃住行游娱购将显得更便宜。考虑到疫情,中国旅游业暂时还不会享受到这部分红利。

显然,人民币贬值对中国不全都是好事,比如股市和房市。我们先看看人民币破7前后几天A股那熊样。

上周四和周五股市的大跌,很多高手应该会跟着做空(卖出)A股吧?如果不是,我们炒股的朋友以后就要多关注下外汇市场的走势。人民币贬值,资金外流去升值货币国家和高利率国家,配合A股出演“股汇双杀”。

贬值也不利于房市,你的房子会显得不值钱了,在以房地产为主要财富的中国中产阶级来说,房地产的下跌是他们财富的巨幅缩水,这对于并不景气的房地产行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希望房价下跌的人和不希望房价下跌的人各执一词,在各大论坛和社群里唇枪舌剑。

贬值还不利于进口,中国进口的大宗商品石油、天然气、芯片、大豆、玉米等都将面临成本上涨的压力从而推高物价,增加输入型通胀的风险。

还有那些出国留学的留学生们将增加更多的学费和生活费。这对留学人员来说,是一笔额外增加负担。

所有这些成本,你们都考虑进去了吗?经济不景气、收入不增加的情况下,支出的增加你能承受吗?

汇率何时稳定?

显然,国家不允许人民币汇率单边大幅贬值。央行的干预开始出台,手段也很多。九月初的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还有逆周期因子,远期收汇风险准备金等等。只是干预得越多,人民币贬值的风险越大,我们外贸企业的心理还是买涨不买跌,尽量不结汇。

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今年强调:“人民币长期的趋势应该是明确的,未来世界对人民币的认可度会不断增强,这是长期趋势。但是短期内,双向波动是一种常态,有双向波动,不会出现‘单边市’,但是汇率的点位是测不准的,大家不要去赌某个点。合理均衡、基本稳定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我们也有实力支撑,我觉得不会出事,也不允许出事。”

刘行长“不允许出事”的表态耐人寻味。

但不管央行怎么做,稳定汇率最关键的仍然是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增加经济活力,让GDP 数据更加合理稳健。目前,源于疫情政策、地缘政治风险、俄乌冲突、国际金融动荡等因素,人民币并不具备升值的可能性。

我在某银行内部会议得到的消息是近期人民币汇率会靠近7.1,迈向7.2。这也许就是央行能容忍的极限吧。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关注中美关系。小平通知曾经说过,“凡是和美国搞好关系的国家都富了”,而今,凡是和俄罗斯搞好关系的管家都穷了同样适用。这种现象,不由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最近台湾问题让中美关系剑拔弩张,这对汇率乃至中国经济的影响无疑是“全面而深刻”的。

总之,在疫情政策改变、国内经济向好和中美关系改善之前,我看不到人民币升值的基础。至于人民币贬值到什么程度,我借用易中天老师的那句话作结:

“未来无法预测,一切皆有可能。”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