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亿国债落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君临财富
2023-10-25

10月24日晚,忽然传出中央增发1万亿国债的消息,引发市场沸腾。

历史上,增发特别国债,救市效应明显,比如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2020年疫情危机深重时,都带来了一波小牛市。

因此市场的期待,是可以理解的。

君临的关注点要更深入一些:这次的增发国债,和历史上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是时间点的选择。

历史上,三次增发国债都是在年中的时候,5-8月份推出的,从未试过在年底四季度出台。

主要原因是,四季度已经是财年收官时节,一般来说GDP目标尘埃落定,很少需要临时增发国债。

第二个是刻意突破赤字预算。

历史上,大多数增发国债都不纳入赤字,主要为了将赤字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但这次增发国债,将其全额计入2023年赤字,一次性提高2023年赤字率至3.8%。

因此超过了2020年的3.7%,成为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赤字率最高的年份。

君临认为:选择在“第四季度增发”这个特殊时点,并刻意突破赤字率,传达出了两个信息——

第一个是“忧虑”。

今年下半年推出的一系列地产救市措施,低于预期,有可能对明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造成压力。

高层显然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才决定提前出手,未雨绸缪。

这也是今天市场“先涨后落”的重要逻辑。

第二个是“突破”。

非常环境,需用非常手段。

刻意突破赤字率,就是在向市场传达一个信号,未来将继续推出非常规的积极政策,稳定全社会信心。

另外,本次增发国债还有一些与众不同之处:

(1)“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全部安排给地方”。

(2)“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收支压力,进一步优化了财政支出结构,也进一步优化了债务结构”。

历史上,虽然特别国债也主要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但是这么明确的指向,还是第一次。

回顾今年以来的政策,“化解地方债务”是高层救市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尤其是,当前地方政府在地产行情低迷,土地出让金下台阶大趋势下,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地方政府“缺钱”,使得以“公务员消费+G端投资”为特征的三四线地区经济熄火,进一步拖累了中国的经济增长。

因此要“救市”,一要救地产,二要救地方政府。

三季度,高层连续出手松绑地产政策,但效果低于预期,于是四季度将救市重点转向地方政府。

国债支出方向上,资金将集中用于水利工程板块。

主要是两个考虑:

第一,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提升抵御外部冲击、战争动荡带来的经济安全能力。

第二,避开隐性债务压力较大的城建和交通运输板块。

今年以来,由于地方债务问题,导致财政的基调是控制风险,以化债为主,传统基建投资下滑较大。

比如,9月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累计同比仅有-0.1%,道路运输业投资累计同比也仅有0.7%。

因此,随着特别国债的发行,水泥和工程板块在短线有一波修复机会,是可以预期的。

另外在投资上,还可以关注一条隐藏的“化债机会线”。

早在今年7月24日的高层会议上,就提出了“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的框架政策。

化债的政策有多种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方式是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本质是借新债还隐债,以时间换空间。

9月底,内蒙古披露拟于10月9日发行663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券,开启本轮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序幕。

截至10月20日,已有22个地区披露了拟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的文件,发行金额达9438亿元。

这轮地方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

其中规模前五的地区为云南、内蒙古、辽宁、天津、贵州,金额分别为1076、1067、1006、948、882亿元。

五个省市,占了总体再融资资金的53%,超过一半。

在本轮发行最早的内蒙古特殊再融资债说明中指出,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偿还2018年之前认定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拖欠企业账款。

更新信息披露文件中,资金用途已调整为偿还存量债务,其他省份债券说明书中统一注明资金用途为“偿还存量债务”。

我们知道,2016-2018年间,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有过一波PPP项目投资的热潮,但这些项目后来很多都烂尾了。

这些G端企业,以建筑工程和环保行业为主,由于大额的应收款计提减值损失,导致很多公司暴雷,业绩一落千丈。

最著名的有东方园林、碧水源等,暴雷后创始人出局,控股股东变更,相当悲催。

随着化债方案的推进,如果相关应收款能够收回,将对公司的当期业绩产生显著贡献,迎来一波修复机会。

如果细分板块具有一定成长性,契合当下的碳中和(生态建设)、垃圾焚烧等需求增长方向,那么估值向上的空间还会更大。

前者的代表是蒙草生态、东珠生态、绿茵生态,后者的代表是伟明环保、瀚蓝环境、洪城环境等。

说一下蒙草生态。

根据最新财报,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94亿元(-10.73%),归母净利润2.83亿元(+86.01%),扣非归母净利润2.49亿元(+96.34%)。

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4.88亿元(+18.43%),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大幅增长的原因在于,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回款大幅增加,冲销信用减值损失增加;同时提前偿还金融机构贷款,财务费用减少以及公司根据《政府补助》准则确认的收益增加。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应收账款为25.71亿元,同比减少33.76%,信用减值损失为1.52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0.06亿元大幅增长。

蒙草生态位于内蒙古,历史上曾深受2018年去杠杆的打击,股价一度跌去80%以上。

但今年以来,受益于地方政府化债行动,内蒙古率先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的影响,股价已逐步走出上行通道。

随着其它地方政府的化债行动扩大,类似的机会将陆续出现。

万亿利好来袭,是进场号角吗?
重磅利好来了!中央财政将增发1万亿元国债,机构认为,此举对稳经济、稳预期、防风险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受该消息刺激,热门中概股纷纷大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3.98%,连续两日强势跑赢美股大盘,你觉得中概股和港股有哪些机会?哪些股票值得青睐?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