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炒5.5G,可能是个大坑!

君临财富
2023-10-24

今天市场开始炒5.5G通信,主要源于华为推出了一款新产品。

华为当下实在是太火了,无论推出什么产品都能引起市场的瞩目,引来资金的关注和炒作。

新闻是这样说的:

“2023全球移动宽带论坛期间,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总裁曹明发布了全球首个全系列5G-A产品解决方案,助力运营商向5G-A高效平滑演进。”

所谓5G-A,是基于5G的演进和增强,是5G技术的升级演进版本,也被称为5.5G。

5.5G的特性包括:

“增强了5G的eMBB(增强移动宽带)、uRLLC(高可靠超低时延)和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三大能力,提供更高速率、更高可靠性和更低时延等特性;

同时,在5G基础上新增了三大革命性能力,包括UCBC(上行超宽带)、RTBC(宽带实时交互)和HCS(通信感知融合)。”

是不是听得有点晕?

我来给大家理一下重点,其实核心就是一句话:5.5G时代,网速将提升10倍。

通信行业的升级,关键指标就是网速——

5G的速率定义是:下行峰值速率1Gbps以上,上行峰值速率500Mbps以上;

5.5G的速率定义是:下行速率达到10Gbps,上行峰值速率达到1Gbps以上;

6G的速率定义是:传输速率较5G再大幅提升10倍-100倍,峰值网速最高可达100Gbps。

如何提升传输速率呢,主要的方法就是提升带宽频谱。

就像修建高速公路一样,通过公路的拓宽,增加车道,让汽车行驶不会拥挤,车速自然就能够提升了,这样安全系数(可靠性)、不迟到(低时延)都可以保障了。

所以说,带宽提升是关键,结果就是网速提升、可靠性提升、低时延实现,能连接更多的设备,带来一系列新的应用场景。

5.5G能够优化的场景包括:远程医疗手术、远程驾驶、车联网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VR/AR和卫星通信等等。

举个例子,汽车自动驾驶。

今天的汽车,即使自身配置了传感器、摄像头、雷达等多种设备,但由于身处复杂道路环境中,视野和感知能力仍然受限,汽车自动驾驶被集体卡在了L2级别。

但随着5.5G的升级,市场预期其更强大的通信能力,可以让单车智能升级为车路协同,从而真正实现无人驾驶及智慧交通。

目前我国编制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指出,中国要在2025年实现C-V2X终端新车配备率达50%,2030年基本实现普及。

V2X(Vehicle to Everything)作为一种车用无线通信技术,是将车辆与一切事物相连接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

作为车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V2X之所以将目标覆盖率50%设定在2025年,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2025年是5.5G通信大范围落地的一年。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5.5G是不改变5G的网络架构,主要通过射频部分的改进、软件升级以及AI赋能,来释放潜能的一种技术。

因此,变量最大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天线、滤波器、射频芯片等细分板块。

天线方面,5.5G将升级为超大规模天线阵列(ELAA)技术,天线振子数从192提升到1000甚至2000。

滤波器方面,ELAA的通道数量大幅增加,滤波器需求将从192个增加到576个,而且要求滤波器更小、更轻、更低成本。

基站天线行业的龙头是通宇通讯、盛路通信、信科移动。

通宇通讯是最纯正的基站天线龙头,主要原因是它的“通信天线及射频器件”业务占比高达94.78%。

而且产品竞争力也比较强,是爱立信、华为、中兴通讯等三大通信设备龙头的供应商。

相比来看,盛路通信的主营业务是军工电子,基站天线和微波天线的业务占比分别只有21.42%、16.46%。

信科移动的主营是“移动通信一体化服务和网络设备”,基站天线虽然也有出货,但占比很小。

滤波器方面的龙头是武汉凡谷、灿勤科技。

两家企业都是纯正的滤波器企业:

武汉凡谷成立更早(1989年),规模更大,年营收额在20亿元左右。

不过,武汉凡谷的毛利率更低,只有20%左右,近十年的营收增速缓慢,2014年已经有17亿营收了,2022年也不过20亿营收,呈现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

灿勤科技恰好相反,成立较晚(2004年),营收规模较低,2022年只有3.4亿元。

但近两年的毛利率在28%-36%之间,净利率22%-26%,相对更高,营收从2017年的1.2亿到2022年的3.4亿,成长性明显更好。

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大浪潮中,灿勤科技抓机会的能力无疑要更强。

根据业内调研,灿勤科技的基站用陶瓷介质波导滤波器技术优势突出,下游深度合作华为、康普通讯、高通、中国信科、诺基亚等核心大客户。

2023年上半年,公司推出最新款适用于700MHz的陶瓷介质滤波器产品,能够实现中高频段更广的5G信号覆盖,帮助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428.5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71%。

————

以上是机会分析,下面讲讲风险。

移动通信技术每代发展的周期大约为8-10年。

上一代,5G技术的大规模落地,是在2019-2020年落地的;

下一代,6G技术的大规模落地,预计在2028-2030年左右登场。

5.5G作为5G和6G之间的过渡和衔接,主要是在5G存量基站上,通过“软件升级+增加板卡”的方式实现。

所以在运营商5.5G的相关基建投资上,是不会有很大增长的,预期要放低。

另外,从协议全面冻结,到基站大规模建设需要一段时间。

例如,5G第一版标准协议R15于2018年6月冻结,2018年下半年三大运营商陆续启动5G场外测试,基站建设规模在几百站级,2019年10月5G商用,当年我国新建5G基站15万站,2020年新建62万站。

从协议全面冻结,到基站大规模建设,相隔了一年多的时间。

回到5.5G,也是类似的,相关的R18协议2024年3月才会全面冻结,那么大规模落地很可能要到2025年了。

虽然设备采购,会在落地前大半年开展,带来一波投资机会,但现在毕竟才2023年呢。

所以5.5G的投资,怎么样也要到明年下半年才会升温。

而在大规模投资落地前,运营商往往会相对减少支出,就像车企的新车上市前,往往是个销量低谷一样。

万一,5.5G标准协议冻结时间延后,影响频段许可的发放进度,导致商用落地延后的连锁反应……

那就更是个大坑了。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