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行业净利增长61.60%,芯片设备爆发!

君临财富
2023-10-18

2023年是芯片产业链的大熊市,主要原因是2020-2022年疫情需求爆发带来的产能过剩。

看行业数据,23年上半年,半导体行业营业收入为2208.37亿元,同比下降 7.29%。

其中数字芯片设计同比下降16.43%,模拟芯片设计同比下降14.86%,集成电路制造同比下降10.83%,集成电路封测同比下降12.56%,半导体材料同比下降9.80%。

再看全行业利润,更是愁云惨淡:

23H1半导体行业归母净利润为153.56亿元,同比下降58.24%;

其中数字芯片设计同比下降78.79%,模拟芯片设计同比下降120.62%,集成电路制造同比下降61.52%,集成电路封测同比下降75.93%,,半导体材料同比下降28.83%。

而在万绿丛中,唯有一个细分板块红红火火。

这就是芯片设备板块,23年上半年,半导体设备营收同比增长35.32%,净利润同比增长61.60%!

相当亮眼。

回顾今年的芯片设备板块股价,2-4月份的春季行情中,是有过一波大幅上涨机会的。

主要原因是:

第一,人工智能大模型投资的热潮,带动了芯片需求增长的乐观预期;

第二,日本和荷兰相继官宣半导体制裁,国产设备替代有望迎来新的增长动力。

不过,到二季度后,随着大模型炒作的退潮,后续美国制裁升级的担忧,和芯片产业链营收持续下行,整个板块也出现了深度调整。

但总体来看,今年的芯片设备板块还是跑赢了大盘不少的,主要还是业绩够硬。

近期,随着三季度业绩披露的推进,芯片设备板块再次异动频频,迎来了又一个投资窗口期。

在君临看来,芯片设备板块在下半年的看点,主要来自几点:

第一,全球半导体需求触底,拐点临近。

据SIA数据,2023年2月全球半导体单月销售额触底,为3970亿美元,同比-20.70%。

此后连续5个月出现环比改善,3-7月环比增长幅度分别为0.33%、0.53%、1.75%、3.66%、2.34%,拐点信号明显。

今年二季度,全球前15大主要芯片公司中,有11家公司第二季度营收开始反弹增长,仅有4家公司出现小幅环比下滑。

按业内机构集微咨询的预计,2024年一季度,全球半导体行业将迎来回暖。

第二,中国需求提前爆发。

中国是全球芯片需求重镇,制造业发达,创新需求蓬勃,增速一向领先于全球。

今年下半年,有两大机会点。

一个新能源汽车增速的回暖,得益于华为问界等一批新能源车明星车型的推出,今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90.4万辆,环比增长6.8%,同比增长27.7%。

另一个是手机需求的复苏,得益于华为Mate 60等明星机型的爆发,叠加双十一购物节,重新激活了沉寂已久的手机市场。

我们看下游晶圆厂的产能利用率,可以看到明显的复苏势头。

根据中芯国际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2023年Q2产能利用率为78%,相较第一季度上涨了10%,公司判断23H2销售收入将好于上半年。

第三是国产替代的机会。

上半年芯片设备板块能够逆风飞扬,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趋势,关键就是“国产替代”。

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日本、荷兰推出的制裁法令,让替代需求更加旺盛。

日本在3月宣布,7月施行的设备管制法令,包括了六大类23种先进半导体制造设备,均为14nm以下的先进制程设备。

日本在全世界具有优势的设备是涂胶显影和清洗领域,涂胶显影设备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高达90%,清洗设备领域的份额也高达77%。

荷兰的出口管制3月宣布,9月生效,最迟可延长至2023年底,主要管制对象是高端光刻机。

根据SEMI与集微咨询的统计,2021年我国芯片国产设备的采购额仅占 11%。

经过将近两年的奋起直追,2023年中的国产设备采购率已经提升到20%左右,大幅提升了一倍。

近期,市场的关注焦点,主要落在两块:

一个是目前国产化率仍然低于10%,甚至不足5%的细分领域,未来增速预期将更强劲。

比如:光刻机、量测检测、涂胶显影、离子注入设备等。

另一个是华为芯片国产化带来的超预期机会。

华为“遥遥领先”的手机,主要采用多重曝光技术来实现,所谓多重曝光,就是把原来一层光刻图形拆分到两个或多个掩膜上,利用多次曝光和刻蚀来实现原来一层设计的图形。

即,反复的“涂胶-光刻-显影-刻蚀”……

这就意味着,国产先进芯片链未来对涂胶显影设备和刻蚀机的需求有可能大幅提升。

————

得益于以上几个利好的支撑,今年中报我国芯片设备板块中(除了后道测试设备外),其余环节都获得了净利的大幅增长。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2023H1十四家半导体设备企业销售净利率21.64%,同比+4.33pct。

净利率的提升,主要原因是规模化带来的费用率下降, 2023H1十四家半导体设备企业期间费用率为27.86%,同比-1.88pct。

可以说,随着规模扩大,净利率提升,我国的芯片设备龙头已经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下半年,这种势头无疑将会持续。

接下来,君临根据研究机构CINNO Research的“2023上半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厂商市场规模排名Top10”,为大家解剖一下产业链的最新形势。

Top 1 北方华创

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商,产品覆盖了刻蚀、沉积、清洗等主要半导体制造设备,以“产品全”著称。

1H'23半导体装备相关营收71.4亿元,同比增长68%,稳居中国大陆榜首位置。

根据中报,公司 2023年上半年营收84.27亿元,同比+54.79%。归母净利润17.99亿元,同比+138.43%。

公司总费用率为21.96%,同比下降7.37个百分点,运营效率出色。

10月12日,北方华创披露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盈利267,000万元-309,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35%-83.26%。

Top 2 中微公司

半导体刻蚀设备和沉积设备龙头。

根据中报,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收25.27亿元,同比+28.13%,归母净利润10.03亿元,同比+114.4%。

其中,刻蚀设备收入为17.22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32.53%,毛利率达到46.16%。

中微公司是目前大陆先进芯片设备研发的领头羊,在国际最先进的5纳米芯片生产线及下一代更先进的生产线上,公司的CCP刻蚀设备实现了多次批量销售,已有超过200台反应台在生产线合格运转。

另外,在ICP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EPI外延设备上,公司的技术也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Top 3 盛美上海

清洗设备和先进封装湿法设备龙头,近年开始进军沉积设备。

根据中报,上半年公司营收16.10亿元,同比+46.94%;归母净利润4.39亿元,同比+85.74%。

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51.60%,同比增长4.62pct;归母净利率为27.30%,同比增长5.70pct

截至2023年9月27日,公司在手订单总金额为67.96亿元,同比增长 46.33%。

其中,已签订合同订单总额65.26亿元,同比增长约四成,已中标尚未签订合同订单2.7亿元,同比增长近16倍。

三季度,将会是公司又一个丰收的季节。

Top 4 华海清科

CMP(化学机械抛光)设备龙头,适用于晶圆制造及先进封装的关键制程。

根据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4亿元,同比增长72.12%;归母净利润3.74亿元,同比增长101.44%。

综合毛利率46.32%,净利率30.31%。

根据公告显示,华海清科首台12英寸单片终端清洗机 HSC-F3400 机台出机发往国内大硅片龙头企业。该产品是公司继 CMP 设备、减薄设备之后,在湿法设备系列产品中的又一重要布局。

Top 5 拓荆科技

薄膜沉积设备龙头。

根据中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1.83%,归母净利润1.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22%。

表面看增收不增利,主要原因是2023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达到2.10亿元,大幅增加78.77%,研发投入占比达20.93%。

该公司是目前业内研发野心最大的龙头之一,在多个领域保持高额投入。

根据拓荆科技公告,公司的ONON氮化硅/氧化硅堆叠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另外,在PECVD设备、SACVD设备、ALD设备上,公司的产品都已经进入到7nm~14nm的产业化验证中。

颇有“拼命三郎”的气势。

Top 6 长川科技

半导体测试设备龙头,产品包括测试机、分选机、探针台等。

根据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7.62亿元,同比下降35.86%,实现归母净利2048万元,同比-91.65%。

测试设备是下游需求景气度最低的环节,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封测环节本身就比较成熟,设备技术的门槛也较低,竞争更激烈。

Top 7 芯源微

湿制程设备龙头,包括涂胶显影、刻蚀、清洗设备等。

根据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6亿元,同比增长37.95%;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95.48%。

2023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7697.75万元,同比增长80.33%(增速不亚于拓荆科技)。

公司第三代浸没式高产能涂胶显影设备平台架构FT300(Ⅲ)于2022年12月份发布后,获得了下游客户的广泛认可,高端offline Barc设备已实现客户重复订单。

公司的涂胶显影设备覆盖Line、KF、AFdy、ArF浸没式等多种光刻技术,实现了在28nm及以上工艺节点的全覆盖,已通过客户端验证达到量产要求。

Top 8 至纯科技

至纯科技主营业务包括高纯工艺集成系统、半导体湿制程设备、光传感及光器件等。

其中,1H'23半导体装备相关业务营收4.4亿元,同比增长17%。

至纯科技旗下至微科技是国内湿法设备主要供应商之一,目前湿法设备在28 纳米节点已经全覆盖,14nm及以下湿法设备也已有4台设备交付。

Top 9 华峰测控

半导体测试设备龙二。

根据中报,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81亿元,同比降低29.50%;归母净利润 1.61亿元,同比降低40.39%。

封测环节低迷,跟长川科技一致。

Top 10 新益昌

半导体测试设备龙三,1H'23半导体装备相关营收3.8亿元,同比下降23%。

————

另外补充两家值得关注的企业。

第一家,万业企业,离子注入设备龙头。

根据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9亿元,同比增加134.34%,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加318.10%。

2023年以来,公司旗下凯世通及嘉芯半导体共获得集成电路设备订单近3亿元,两家公司累计集成电路设备订单金额近15亿元。

不过,该公司的业绩有一些水分,主要是公司另一板块主业房地产营收波动带来。

第二家,中科飞测,量测检测设备龙头。

根据中报,公司营收3.65亿元,同比增长202.25%,归母净利润 0.46亿元,同比增长242.88%

这两家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国产化率低于10%,是目前业绩爆发最猛的优质赛道。

三季度业绩陆续披露中,君临将为大家紧密跟踪。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