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来自地球
2021-05-16

 集采后能生存下来的企业,必然是浴火的凤凰,这些企业的产品管线布局、创新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等等核心要素,一定将具备非常强大的竞争力。

来源 | 医药投资部落

2020年冠脉支架集采的结果,已经在2021年执行了完整的一个季度,很多数据和观察值得聊一聊。

01 冠脉支架生产企业受到的冲击

以乐普医疗(300003.SZ)为例,其中标的钴基合金雷帕素洗脱支架系统,降价到645元/个,降级幅度92.32%。

虽然集采价格从2021年才开始执行,但是集采的负面影响在2020年就已经显现。

乐普医疗2020年金属支架收入为8.45亿元,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38%,主要因为渠道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已售但未植入支架,不得不将通过退货或价格调整等方式予以处理,由此乐普医疗在2020年4季度形成了大额计提损失。

但是乐普胜在多元化布局,单个产品的冲击对于企业的影响是暂时的,2021年一季报,乐普医疗实现了净利润89%的增加,基本走出了冠脉集采的短期影响。

但是不是每家企业都能从容抵御集采的冲击,尤其是那些依赖冠脉支架单产品的企业。

比如赛诺医疗(688108.SH),其营收的80%以上来自于药物涂层不锈钢冠脉支架BuMA,原先在国内市占率在10%左右,但是并不在2020年这次冠脉支架集采范围内。

赛诺医疗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约2771万元,同比下降61.58%,净亏损约4129万元。对于一个市值30多亿的公司,如果短期没有给力的产品顶上,可能长期生存都将受到不小的影响。

02 临床使用受到一定的影响

在使用端,患者的使用成本下降是立竿见影的,已经降无可降的价格,再加上医保报销,有媒体说患者终于实现了“冠脉支架自由”。

但是现在看来,这个“自由”仅仅代表经济负担的下降,有一些之前未曾预料的问题纷纷浮出水面。

比如说,某些三甲医院一度出现冠脉支架断货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原先随叫随到、服务无微不至的渠道商纷纷退出,改为厂家直接配送。厂家为了降低成本,改为固定周期配送,比如一周一次甚至一月一次。

那么如果临时缺货怎么办?让厂家临时加送一批材料的话,这个额外费用谁来出呢?大概率只能等待下一次配送。

此外,可供病人选择的产品型号也减少了,有的长支架因为不具备经济效益,厂家选择减少产量甚至不再生产,临床上只能用两个短支架替代。

03 替代品如雨后春笋

冠脉介入治疗是一个整体方案,冠脉支架的价格被牢牢锁死,不等于冠脉介入治疗的整体成本就一定可以下降。

主力球员被红牌罚下,这球就不踢了吗?替补球员有的是!

其实早在好几年前,“精准PCI”、“有介入无植入”等概念就提出来了,但是对应的各类产品在临床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

比如说FFR早在2016年就被写入了冠脉介入治疗临床指南,但是临床使用率一直不高,医生主要还是依靠冠脉造影结果进行经验性的判断。

但是在冠脉支架集采之后,明显的看到更多的专家出来为“精准PCI”站台和推广,相信相关器械在临床的使用会在短期内有明显的增加。

所谓“介入无植入”的冠脉治疗产品,主要包括可降解支架、药物球囊、切割球囊等,也面临类似的情况。

以乐普医疗为例,其2021年一季度显示:介入无植入创新产品组合实现销售收入1.32亿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400%,较2020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320%,介入无植入创新产品组合占冠脉产品总销售额的62.6%,新型创新产品正逐渐成为冠脉产品的主力军。

但是很难讲新产品的好日子还能持续多久,这是一场残酷的追逐游戏。

以药物涂层球囊(DCB)为例,目前进口厂商有贝朗和波科,国产厂商包括大连垠艺、远大凯德诺、上海申淇、乐普医疗等,加上正在临床的产品,2-3年内市场上绝对不少于10张注册证,似乎已经可以听见集采办公室磨刀的声音。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